高中生物公式定律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等的数量判断要点):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③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⑤DNA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⑥四分体:(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2个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5、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①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②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③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以下是一些高中生物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
1. 成功率(Success rate)= 成功次数 / 总实验次数
2. 成长速率(Growth rate)= (最终体重 - 初始体重)/ 时间
3. 增长率(Growth rate)= (最终长度 - 初始长度)/ 时间
4. 繁殖率(Reproduction rate)= 新生个体数量 / 成年个体数量
5. 平均速率(Average rate)= 总距离 / 总时间
6.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 质量 / 体积
7. 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总位移 / 总时间
8. 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 rate)= 产生的氧气体积 / 时间
9. 累计增长量(Accumulated growth)= 最终体积 - 初始体积
10. 平均周期(Average period)= 总时间 / 次数
请注意,具体使用哪些公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
使用这些公式之前,务必确认所需的数据和单位,并遵循正确的计算步骤。
第1页/共1页。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的总结:
1. 酶活性计算公式:
- 酶活性 = (反应物改变的浓度)/ (时间 x 反应体积)
2. 酶单位活性计算公式:
- 酶单位活性 = 酶活性 / 酶的总蛋白质量
3. 折射率计算公式:
- 折射率 = 入射光线速度 / 折射光线速度
4. DNA浓度计算公式:
- DNA浓度 = (A260值 x 50 ng/μL) / (窗宽 x 细胞液视差 x 100)
5. 过滤法计算公式:
- 过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过滤液的体积
6. 稀释法计算公式:
- 初始溶液的浓度 x 初始溶液的体积 = 最终溶液的浓度 x 最终溶液
的体积
7. 突变率计算公式:
- 突变率 = 突变数量 / 总细胞数
8. 地理密度计算公式:
- 地理密度 = 群落中个体数量 / 群落面积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生存率计算公式:
- 生存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10. 存活率计算公式:
- 存活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这些公式是高中生物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生物实验和研究中的定量问题。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公式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公式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物种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进化。
遗传学的研究涉及到基因、染色体、DNA等多个方面。
在高中生物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其中遗传计算公式更是考试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基本的遗传定律:第一定律即分离定律,第二定律即复合定律。
分离定律:两个基因分离传递,每个生殖细胞只能带有一个基因。
复合定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性状基因同时传递给子代,在子代中以各种组合的方式表现出来。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公式为:P1 × F1 = F2,其中P1为亲本的基因型,F1为F1代的基因型,F2为F2代的基因型。
该公式是遗传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它能够准确地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硬质和软质特征的遗传在遗传学中,硬质和软质特征是最常见的两种性状。
硬质和软质特征的遗传方式不同,硬质特征遵循隐性遗传规律,而软质特征则遵循显性遗传规律。
隐性遗传规律的公式为:Aa × Aa = 1AA:2Aa:1aa,其中A代表硬质特征的基因,a代表软质特征的基因。
显性遗传规律的公式为:AA × aa = 100% Aa,其中A代表硬质特征的基因,a代表软质特征的基因。
这两个公式的掌握对于理解遗传学中的隐性和显性遗传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连锁基因的遗传连锁基因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位于相邻位置的基因,它们的遗传方式也有着自己的规律。
在连锁基因的遗传中,最常见的是交换作用。
交换作用的公式为:AB/ab × ab/ab = 1AB/ab:1Ab/ab:1aB/ab:1ab/ab,其中A和B代表两种不同的基因,ab代表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
掌握这个公式可以清晰地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总结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遗传计算公式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点之一。
高中生物最新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最新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组成,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指挥细胞的生命活动。
- 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 内质网: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 高尔基体:进行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
- 溶酶体:消化细胞内外的废物。
2.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后期、纺锤体形成与消失和细胞质分裂四个阶段。
- 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不同的细胞。
3. 遗传- 基因:DNA上的遗传信息单位。
- 遗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等位基因、显性与隐性等。
二、生物多样性1. 分类学- 属、种、纲、目、门、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界和细菌界。
2. 克隆技术- 体细胞克隆:从体细胞中获得遗传物质克隆新个体。
- 胚胎克隆:从胚胎中获得遗传物质克隆新个体。
3. 进化论- 达尔文进化论:物种的多样性来源于自然选择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三、生态学1.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由相互依存的多种物种组成的总体。
- 养分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2.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区域。
- 濒危物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3. 生态位-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四、人类生殖与发育1. 怀孕与分娩- 受精: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 妊娠:受精卵着床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 分娩:胎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的过程。
2. 避孕与节育- 避孕方法:包括避孕药、避孕套等。
- 节育方法:包括人工流产等。
3. 遗传疾病和基因工程- 遗传疾病:由遗传物质的突变引起的疾病。
- 基因工程:利用基因技术修改和改造生物体的基因。
以上是高中生物最新知识点的总结及公式大全,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生物会考公式知识点总结
生物会考公式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学知识点和公式1.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公式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当细胞的体积增大时,其表面积增长速度不足以满足细胞内物质的需要。
这样就会限制细胞对外界物质的吸收和排泄,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运作。
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A/V=3/r。
其中,SA代表细胞的表面积,V代表细胞的体积,r代表细胞的半径。
2. 细胞膜通透性公式细胞膜通透性是指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渗透情况。
渗透压是细胞膜通透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渗透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π=σRT。
其中,π代表渗透压,σ代表溶液摩尔浓度,R代表气体常数,T代表温度。
3. 表观观察单位计算公式表观观察单位是一个描述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的参数。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OAU=报告数量×倍数。
其中,OAU代表表观观察单位,报告数量代表染色体上特定标记的数量,倍数代表染色体长度与其投影长度的比值。
二、遗传学知识点和公式1. 孟德尔遗传定律公式孟德尔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它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P+Q=1。
其中,P代表对偶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Q代表对偶基因的隐性基因频率。
2. 遗传距离计算公式遗传距离是描述两个基因之间在染色体上的距离的参数。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d=1/2(1-r)。
其中,d代表遗传距离,r代表遗传连锁现象的程度。
3. 突变率计算公式突变率是描述基因突变频率的参数。
突变率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μ=λ/L。
其中,μ代表突变率,λ代表单位时间内发生突变的个体数,L代表总体个体数。
三、生理学知识点和公式1. 细胞呼吸速率公式细胞呼吸速率是描述细胞产生能量的速率参数。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CR=ΔG/Δt。
其中,CR代表细胞呼吸速率,ΔG代表细胞产生的能量,Δt代表时间。
2. 气体交换速率公式气体交换速率是描述生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的速率。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 (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等的数量判断要点):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③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⑤DNA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⑥四分体:(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2个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5、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①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②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③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高中高一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生物公式大全细胞生物学公式1. 细胞分裂公式:有丝分裂中的公式为 M-phase = Mitoic Phase,简称M期。
- M期由有一对一分裂、有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组成。
2. 遗传学公式:- 变异率(Mutation Rate) = (变异个体数 ÷总个体数) × 100%分子生物学公式1. DNA复制公式:DNA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或遗传信息复制过程中自我复制的过程。
- DNA复制速率(Replication Rate) = (复制的DNA碱基对数÷复制所需的时间) × 100%2. 转录公式:转录是指在生物细胞中,将DNA模板上的基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 转录速率(Transcription Rate) = (转录的RNA碱基对数 ÷转录所需的时间) × 100%生物化学公式1. 光合作用公式: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光合有效率(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 (光合产物的能量 ÷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 100%2. 呼吸作用公式: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 呼吸效率(Respiration Efficiency) = (呼吸产物的能量 ÷呼吸作用所需的能量) × 100%遗传学公式1. 孟德尔遗传学公式:- 基因型比例(Genotype Ratio):例如,一对杂合纹眼果蝇杂种与全红眼果蝇杂种交配,后代红眼果蝇与纹眼果蝇的比例为3:1。
- 表型比例(Phenotype Ratio):例如,一对杂合纹眼果蝇杂种与全红眼果蝇杂种交配,后代有红眼果蝇和纹眼果蝇两种表型。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需其他相关公式,请随时告知。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1. 细胞呼吸公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
2. 光合作用公式:6CO2 + 6H2O + 阳光能→ C6H12O6 + 6O2
3. DNA复制公式:A-T,C-G
4. 染色体数目计算公式:2n,其中n为染色体的数目
5. 遗传交叉公式:P = (1-c)^n,其中P为概率,c为连锁性,n
为交叉数
6. 硝化反应公式:NH4+ → NO2- → NO3-
7. 蛋白质合成公式:RNA → 蛋白质
这些只是高中生物中一些常见的公式和概念,但并不是全部。
高中生物公式的多样性仍然是一个持续的研究领域。
为了获得更多
详细的信息,建议参考相关的高中生物教科书或咨询你的生物老师。
注意:在编写这份文档时,我们力求提供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然而,请记住,"完整版"的高中生物公式集合目前并没有被确定,而且某些公式和概念可能因为地区的差异而有所变化。
为了获得最准确和具体的信息,建议参考你所在地区的教材和课程大纲。
高中生物公式总结
高中生物公式总结1. 多肽、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与所含肽键数的关系:(1)多肽链中的肽键数=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1;(2)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该蛋白质分子中所含的氨基酸数—其肽链条数。
例如:牛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缩合成的两条肽链进一步构成的,在每个胰岛素分子中即含肽键51—2=49个。
2.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及DNA分子数与体细胞、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及DNA分子数的关系:(1)若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N条,则:体细胞中染色体条数=性原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初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2N条; 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条数=N条(减II前、中期)或2N条(减II后、末期)。
(2)若配子(精子或卵细胞)中DNA分子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分子数=2M; 性原细胞中DNA分子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 初级性母细胞中DNA分子数=4M; 次级性母细胞中DNA分子数2M。
3. 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有关数量关系式:DNA分子在结构上有一重要特点:其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间的碱基对的组成遵循碱基配对原则,据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1)在整个DNA分子中:A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任意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占DNA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即(A+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A+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T+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DNA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2) 在DNA分子的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之间:设DNA分子的一条链为A链,另一链为B链,则:A链中A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B链中T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A链中G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B链中C的分子数(或所占比例),反之亦然;A链中某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如(A+G)]=B链中另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相应的为(T+C)];A链中某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如(a+g)]与另两种不能配对的碱基数之和[相应的为(t+c)]的比值=b链中该比值的倒数。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整理版)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整理版)
本文档整理了高中生物学科中常用的一些公式,以供学生参考
和记忆。
以下是这些公式的简要介绍:
1. 光合作用公式:
- 光合作用方程式: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其
方程式为:二氧化碳 + 水 + 光能→ 葡萄糖 + 氧气
2. 遗传学公式:
- 孟德尔遗传公式:孟德尔通过豌豆的研究,总结了遗传规律。
其中最著名的有个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基因分离独立遗传等。
3. 细胞学公式:
- 细胞分裂公式: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后代繁殖不可
或缺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 染色体数目公式:染色体数目是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常见
的有23对染色体。
4. 动植物生理学公式:
- 呼吸作用公式: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以获取能量和提供氧气,其方程式为:氧气 +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 抗生素公式: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常用于医疗中。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为常用的一部分,更多的公式和相关内容
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教材和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希望本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与记忆高中生物学科中
的相关公式。
如果需要更多的帮助或是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归纳(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公式大全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mRNA(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 3=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 6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 等的数量判断要点):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③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 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⑤DNA 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⑥四分体:(减I 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 个四分体= 1 对同源染色体= 2 个染色体= 4 个染色单体= 4 个DNA )。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5、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①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②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③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高中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归纳
高中生物重要规律性 关系及公式归纳1、蛋白质结构中的等量关系: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 肽链条数=mRNA (翻译摸板)中的碱基数÷3 =DNA (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蛋白质中至少还有氨基和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2、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一般方法步骤如下:①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②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 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③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NH 2—C —COOHR H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 (间)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3、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的一组概念(染色体和DNA等的数量判断要点):①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②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③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④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⑤DNA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⑥四分体:(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2个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4、如某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则有: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2种) 4个.精细胞(2种各2个)4个.精子(2种(互补关系)各2个)1种.精原细胞1种.初级精母细胞2n种.次级精母细胞2n种.精细胞2n种.精子5、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①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②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③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高二生物遗传题计算公式
高二生物遗传题计算公式遗传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而遗传计算公式则是解决遗传问题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介绍遗传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解析。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
在遗传学中,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基础知识。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的三条定律,单因素遗传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二因素遗传定律。
这些定律为后人提供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也为遗传计算公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遗传计算公式。
1. 单因素遗传计算公式。
单因素遗传是指只涉及一个基因的遗传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定律来计算遗传比例。
计算公式为:孟德尔比例 = A/A + A/a + a/A + a/a。
其中,A代表显性基因,a代表隐性基因。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基因型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
举例,在豌豆植物的花色遗传中,红花色为显性基因(A),白花色为隐性基因(a)。
如果红花色和白花色的豌豆植物杂交,根据单因素遗传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红花色和白花色的比例。
2. 二因素遗传计算公式。
在某些情况下,遗传现象可能涉及到两个基因的组合。
这时,我们需要使用二因素遗传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二因素遗传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定律进行推导,计算公式为:孟德尔比例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基因型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从而预测后代的遗传特征。
举例,在果蝇的眼色遗传中,红眼为显性基因(A),白眼为隐性基因(a);翅膀的形状也受两对基因的控制,长翅为显性基因(B),短翅为隐性基因(b)。
如果红眼长翅的果蝇与白眼短翅的果蝇杂交,根据二因素遗传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基因型在后代中出现的比例。
三、遗传计算公式的应用。
遗传计算公式在生物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高中生物公式总结_
高中生物公式总结_主要是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反应式的计算:1.根据反应式中原料与产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这类题目的难度不大。
2.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计算:一般以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和放出CO2的量或放出和吸收O2的量)来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并以此间接表示植物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量的多少。
(1)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 =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 呼吸作用吸耗氧量(2)光合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 = 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 + 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3)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 = 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呼吸速率可在黑暗条件下测得)3.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中,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在绝对无氧的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设计在这两种极端条件下进行的有关呼吸作用的计算,是比较简单的。
但如果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设计的计算题就复杂多了,解题时必须在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中,根据题意确定有多少是无氧呼吸释放的,有多少是有氧呼吸释放的。
呼吸作用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以葡萄糖作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的量是相等的,但如以其他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时,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就不一定相等了,在计算时一定要写出正确反应方程式,并且要正确配平后才进行相关的计算。
Ⅱ.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的相关计算一、细胞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该种题型主要有两种出题方法:1.给出细胞分裂某个时期的分裂图,计算该细胞中的各种数目。
该种情况的解题方法是在熟练掌握细胞分裂各期特征的基础上,找出查各种数目的方法:(1)染色体的数目=着丝点的数目(2)DNA数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当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当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时,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高中生物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
高中生物公式及知识点总结大全(精华版)1.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维持细胞形状和结构,调控物质的进出。
- 细胞核: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 基因: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展。
- 线粒体:产生细胞的能量。
- 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决定个体的性状。
2. 遗传与进化- 遗传物质:DNA分子。
-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和生殖过程中的复制和分离。
- 遗传变异:突变和基因重组。
-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3.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 呼吸作用:有机物质被分解成能量和废物。
- 发酵作用: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
- 同化作用:合成有机物质。
- 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质。
4. 生物体内的物质转运- 血液循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 气体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的交换。
- 消化吸收: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 营养物质的运输:通过血液和淋巴液运输到细胞中。
5. 生命活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温度:影响生物体代谢速率。
- 光照: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 水分:影响细胞的代谢和组织的功能。
- pH值:影响酶的活性。
- 氧气浓度: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物种:具有相同形态、生殖方式和生物学特征的个体的集合。
-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生物学系统。
-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 食物链:描述生物体之间的食物关系。
-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减少污染、保护栖息地和合理利用资源。
7. 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来获得所需特性。
- 遗传工程: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体中。
- 细胞工程:利用细胞和组织的培养、繁殖和修复来生产和改善产品。
- 生物能源:利用生物质材料生产能源。
以上是高中生物的一些公式和重要知识点的精华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遗传定律概率计算公式整理
高中生物遗传定律概率计算公式整理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公式定律(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 %;(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②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③a.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b.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④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 %;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
4.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
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③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1个子房=1个果实。
④DNA复制:2n个DNA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标记的DNA分子占:2/2n=1/2n-1;标记的DNA链:占1/2n。
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
[注:X代表碱基在DNA中个数,n代表复制次数]。
(二)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三)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四)遗传定律概率计算: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n;4n;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2+雄性个体个体数)。
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
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a%=q;p+q=1;(p+q)2=p2+2pq+q2=1;AA%=p2,Aa%=2pq,aa%=q2。
(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
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5.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组数(m);(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②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
6.基因突变有关计算:一个种群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
(五)种群数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计算:1.种群数量的计算:①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捕获数中的标志数②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计算:设种群起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保持不变),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则种群数量Nt=N0λt。
S型曲线的最大增长率计算:种群最大容量为K,则种群最大增长率为K/2。
2.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①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②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③生产者固定全部太阳能X千焦,则第n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20%)n-1X千焦,能被第n营养级生物利用的能量≤(20%)n-1(1161/2870)X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