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之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怒气冲冲,但还是接见了他(《触龙说赵太后》)
愿陛下亲之信之。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吾见相如,必辱之。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些,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这么做呢(《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前一个“之”
,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季氏将伐颛臾》)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子女想报父母之仇,臣子想要报君王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龄大了,不能干什么了。(《烛之武退秦师》)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客人赞美我,是有想要求我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不担心军队人数不多,而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勾践灭吴》)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师说》)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信陵君窃符救赵》)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劝学》)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屈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