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之的用法

合集下载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


(3)动词
往, 到……去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送孟浩然之广陵》
B
动词,到
人称代词,我
指示代词,这、此。 指示代词,这、此。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2.解释下列 “之”的用法 ① 又试之鸡 ② 我欲因之梦吴越 ③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 吾欲之南海,何如 代词,它 代词,这个传说 动词,到 动词,到 音节助词,不译
⑤ 顷之,烟炎张天
⑥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助词
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代人,作宾语)


使之然也。 (《劝学》)
(代物,作兼语)
(代事理,作宾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指示代词,这)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活用作第一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时可不译。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
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
复指性定语。

③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 “我”“你”。
你的运用能力有多强?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及练习题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的用法及练习题

虚词:“之”(1)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例: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2)助词①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音节助词(在句中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无实在意义,不译。

)例:久之,目似瞑。

《狼》例: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④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何陋之有?《论语》例:宋何罪之有?⑤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3)动词①谓语动词例: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课后习题:第一组:1.无丝竹之乱耳2.无案牍之劳形3.沿河求之4.春冬之时5.实是欲界之仙都6.往之女家7.忘路之远近8.渔人甚异之9.具答之第二组:1.闻之,欣然规往2.心乐之3.乃记之而去4.鹏之徙于南冥也5.马之千里者6.策之不以其道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8.属予作文以记之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10.览物之情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山之僧智仙也5.名之者谁6.醉翁之意不在酒7.山水之乐8.山间之朝暮也9.山间之四时也10.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第四组:1.得之则生2.呼尔而与之3.行道之人弗受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今为妻妾之奉为之7.此之谓失其本心8.弗之怠9.走送之10.益慕圣贤之道1.当余之从师也2.无限肥滋味之享3.戴朱樱宝饰之帽4.盖余志勤且坚若此5.肉食者谋之6.小大之狱7.公与之乘8.公将鼓之9.公将驰之10.故克之第六组:1.故逐之2.孰视之3.暮寝而思之4.吾妻之美我者5.朝廷之臣莫不畏臣6.数月之后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9.盖追先帝之殊遇10.欲报之于陛下也11.恢弘之势之气12.受任于败军之际13.以伤先帝之名。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句
“之”是文言文中最重要的虚词之一,掌握“之”的意义和用法,首先要掌握它的三种词性:代词、助词、动词。

1. “之”作代词,一般用于动词之后,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例如:《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赂秦:送给秦国;力亏:力量亏损;破灭之道:毁灭的道路。

)《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客之美我者:赞美我的客人;欲有求于我也:想要向我请求什么。

)《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之不知:不懂得断句;惑之不解:不理解;或师焉,或不焉:或者向老师请教,或者不向老师请教。


2. “之”作为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狼》:“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以刀劈狼首:用刀砍狼的脑袋;又数刀毙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它。


3. “之”表示第一人称,我。

例如:《归去来兮辞》:“胡为乎遑遑欲何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慌张地想去哪里?)。

虚词“之”的用法

虚词“之”的用法

之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作《师说》以贻之。

(之:他)(《师说》)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狼》)③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⑥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⑦人非生而知之者。

(之:代事理)(《师说》)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结构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④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3.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一、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概述在文言文中,“之”是一个频繁出现的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用法。

它既可以作为代词,表示宾语或者定语,也可作为介词,引导状语或者补语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详细讨论“之”的多种用法。

二、“之”作为代词的用法1. “之”作为宾语在文言文中,“之”常常充当动词的宾语,一般表示人或物。

例如:“夷易近使天下大通”,其中的“天下大通”就是动词“使”的宾语,“之”指代整个事件或情况。

2. “之”作为定语除了充当动词宾语外,“之”还可以充当名词或形容词修饰成分。

例如:“纣罪己弗能逃于死”,其中的“己弗能逃于死”,表示自己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起到修饰整个句子的作用。

三、“之”作为介词的用法1. 引导定状补在古代汉语中,往往使用介词“以”加上动词的目标对象(一般是人),构成一个介词短语,例如:“以尧千载为前”,其中的“以”和“为前”之间的“即”就是一个定状补。

2. 引导时间地点补充文言文中,“之”也可以引导时间或地点的补充,用于进一步说明这些概念。

例如:“五十年之后,汉朝亡于曹操之手”,其中“五十年之后”就是由“之”引导的时间补充,“曹操之手”则是表示曹操成为亡国的原因。

四、“之”的其他用法1. “之”作为助词代替动词在某些情境下,“之”可作为助词代替动词出现,表示一种语气上的缓和或婉转。

例如:“吾闻其知人而后安生,乃言其用事也”,其中的“闻其知人而后安生”,可以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听说他了解人情才会安心生活”。

2. “……之一”在古代汉语中,“……之一”的结构常用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并且强调该部分在数量上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随大溷同,趋类呈华兰”,其中的“华兰”,作为善良品质中屈指可数的代表,用“之一”来表示特指。

3. “……之以”在文言文中,“之以”常用来引出一种推理、原因或者解释。

例如:“家有牛五十,而无牸策之以耰”,其中的“策之以”可以理解为“利用这种方法”。

作文-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作文-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常见用法“之”是文言文中一个重要的虚词,用法复杂。

在此本文对“之”字的用法作简要的归纳。

一、用作代词,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之:代“我”。

2.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

如:“遂使之行成于吴。

”之:代大夫文种。

3.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之:这样的。

4.代事。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之: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5.代物。

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之:代木。

6.代军队。

如:“子犯请击之。

”之:代秦军。

二、结构助词,分以下几种情况。

1.宾语的标志。

用于宾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有时不译。

如:“是寡人之过也。

”之:可译为“的”。

2.宾语前置的标志。

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夫晋,何厌之有?”“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厌”提前到了动词前。

3.定语后置的标志。

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

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

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作“马”的定语。

4.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第二个“之”,是“得”的意思。

5.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可分以下三种情况。

①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主谓短语在句中作宾语。

如:“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虚词之的用法

虚词之的用法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太后盛气而揖之。

太后怒气冲冲,但还是接见了他(《触龙说赵太后》)愿陛下亲之信之。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吾见相如,必辱之。

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廉颇蔺相如列传》)2.指示代词,表近指。

这,这些,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这么做呢(《季氏将伐颛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季氏将伐颛臾》)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子女想报父母之仇,臣子想要报君王之仇(《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龄大了,不能干什么了。

(《烛之武退秦师》)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客人赞美我,是有想要求我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不担心军队人数不多,而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勾践灭吴》)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师说》)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信陵君窃符救赵》)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虚词之的全部用法及例子

虚词之的全部用法及例子

虚词之的全部用法及例子
虚词“之”的用法有:
1. 人称代词。

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

取之不尽。

操之过急。

言之成理。

取而代之。

有过之无不及。

反其道而行之。

2. 人称代词。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3. 指示代词。

这;那:之二虫。

之子于钓。

4.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

钟鼓之声。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

无价之宝。

缓兵之计。

千里之外。

意料之中。

十分之九。

5.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

战斗之激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以下是“之”的例句:
1. 由京之沪。

君将何之?
2. 求之不得。

3. 言之成理。

4. 之二虫。

5. 赤子之心。

之的虚词用法

之的虚词用法

之的虚词用法
"之"是一个多功能的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1. 作为名词的代词:表示事物、物品、人等。

例如:背之书(背书)、物之类(物种)、人之所以能(人的能力)等。

2. 作为名词的修饰成分:表示程度、数量、范围等。

例如:极之美(非常美)、尽之力(尽全力)、秋之风(秋天的风)等。

3. 作为动词的宾语: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爱之深(深深地爱)、忍之努力(努力忍耐)等。

4. 作为动词的补语:与动词共同构成补语结构,表示状态或结果。

例如:收之既快(快速收起来)、使之成为(使其成为)等。

5. 作为介词:表示动作的方式或条件。

例如:步步之雷霆(一步一步地雷霆)、以和之音(用和谐的声音)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之"的使用较为正式、书面,一般不在口语中使用频繁。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字的用法

初中文言文虚词“之”字的用法

一、“之”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如:1、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3、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4、渔人甚异之。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如: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五种)1、“之”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如: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

(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译:各种草木的花。

④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

(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放在主谓之间,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

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虚词之的用法有哪些 释义分别是什么

虚词之的用法有哪些 释义分别是什么

虚词之的用法有哪些释义分别是什么虚词之的用法一般有以下几种,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指示代词:这;此。

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例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虚词之的用法1虚词之的用法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如: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如: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可省去。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3.用作动词: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到,去)2文言虚词有哪些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一、文言文中“之”的基本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之”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其用法多种多样,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之”的主要用法。

一、作为代词1.表示人或物之间相互关系:如“父子”、“君臣”、“师生”等。

“之”可代替其中的较短名词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修辞效果。

例如:“君子事上天之心者,斯不足以备其性也。

”2.表示主动关系:当“之”后跟有动宾关系时,充当宾语。

例如:“忠孝所专名,则惟此而已矣。

”这里的“惟此而已矣”,即为宾语。

二、作为介词1.表示方位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东西南北”。

例如:“四明山尊毁甚至于不赮蕴乎东南,弘纪夷标矣”。

三、进行音韵变化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之"会发生音韵变化。

比如:1.与前面的字合并成一个音节,并读轻声:如“胜利”的古音为shēngli,而在文言文中可以写作“胜之”或者“胜廐”。

2.“之”与“于”连用:在一些表达时间和地点的短语中,“之”与介词“于”常常连用。

如:“百年之后”,表示一百年以后。

二、文言文中“之”的特殊用法除了上述的基本用法外,文言文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多音字标志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字有时候会有不同的发音和意义。

“之”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多音字标志,来指示该字应当读取哪个音。

例如:“固尔利天下之君子乎?”这里的“固尔利”原本是一个人名,“据尔利”是他原姓名号。

二、表示程度或数量在描述程度或数量时,“之”可以起到修饰作用。

例如:“富不可淫也,贫不可夺也”。

这里的“不可淫也”表示程度极高,“不可夺也”则表示数量极少。

三、引导引述动词当一个句子出现间接引语时,“之”常常充当连接词,在引述动词后使用。

“谓善世教民者,是亦若此欤?”四、写作技巧中的“之”在文言文的写作中,作者常常使用“之”来替换某些普通词语,以增加表达的图景感和美感。

这种用法被称为修辞手法。

“之”可以替代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01
其智能亦自可韬 语其妻曰……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chōu]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C项“之”均为代词,他,代罗提督。
3.(2011.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文言虚词的用法
于(与)焉何其若 因为所以则而且 乃之乎者也
“之”字用法判断
第一章

(一)动词,到……去 。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三)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做好这类题的方法是,删除法,把这个“之”字去掉,再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句意前后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就可断定这个“之”字在句中起到这个作用。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格式:名词(或形容词)+之+名词。
于厅事之东北角
魏,多变之国也
01
02
03
04
05
06
怅恨久之
顷之,烟炎张天
A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

虚词“之”用法

虚词“之”用法

2、指示代பைடு நூலகம்,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 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⑥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 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 ⑤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 ⑥恢弘志士之气 / 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动词用,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相当于“到”、 “去”、“往”: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④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 “她们”、“它”、“它们”。 例如:②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③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⑤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⑥呼尔而与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其格式 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③甚矣,汝之不惠!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④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音节助词。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 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

文言虚词"之"字用法归类汇总1.、用作代词(这一类较多):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代事一般翻译为:这(些)、这样、这件事。

如:使之冲烟而飞鸣、为之怡然称快、驱之别院、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观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诲女知之(指:事物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它)、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它)、下车引之(他)、人皆吊之(贺之)(他)\忽啼求之(这些东西)、传一乡秀才观之(他的诗)、邑人奇之(这件事)、余闻之也久(这件事)、卒之为众人(他)(最终他成为普通人)、数刀毙之、亦毙之(它)、受之天也(它,指聪明通惠,受之于天,从先天得到的)、彼其不受之天也(它)、不受之人(教育)、夫不受之天)、或以钱币乞之(他的诗)于舅家见之(他)、妇拍而呜之(他)、复投之(指骨头)、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箬蓬覆之、闭之,则右刻……、石青糁之、左臂挂念珠倚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它、工艺品,这只“小船”)、如鸣佩环,心乐之(这)、属予作文以记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或置酒而招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录毕,走送之、乃记之而去、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亦、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山间之朝暮、山间之四时、四时之景不同、宴酣之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若脱笼之鹄、曝沙之鸟、呷浪之鳞、余之游将自此始、己亥之二月也、黔娄之妻有言……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者(马中的日行千里的马)、虽有千里之能、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益慕圣贤人之道、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无鲜肥滋味之享、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然足下卜之鬼乎(它)、楚人怜之(他)、固以怪之矣(这件事)、令辱之(他)、皆下之(它们)、杀之以应陈涉(他们)、受地于先王而守之、愿终守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时人莫之许也(这件事)、先主器之(他)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宜枉驾顾之(他)、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先主解之曰(这)、欲报之于陛下也(它)悉以咨之(他们)、先帝称之曰能(他)、愿陛下亲之信之(他们)、子墨子闻之、愿借子杀之、请说之、宋无罪而攻之、吾即已言之王矣、欲窃之、子墨子九距之、环而攻之而不胜、委而去之、亲戚畔之、天下顺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得之则生、呼(蹴)尔而与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子往见之、子知之乎、鵷鶵过之、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问之客曰、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燕赵闻之、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2.、用作助词:(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这一类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指代人、事、物,一般作宾语。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太后盛气而揖之。

太后怒气冲冲,但还是接见了他(《触龙说赵太后》)
愿陛下亲之信之。

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吾见相如,必辱之。

我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廉颇蔺相如列传》)
2.指示代词,表近指。

这,这些,此。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这么做呢(《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前一个“之”
,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季氏将伐颛臾》)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子女想报父母之仇,臣子想要报君王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龄大了,不能干什么了。

(《烛之武退秦师》)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客人赞美我,是有想要求我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不担心军队人数不多,而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勾践灭吴》)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师说》)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如果这样),还要门客做什么呢?(《信陵君窃符救赵》)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劝学》)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屈原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