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体内临床药物分析新技术
体内临床药物分析新技术患者的身体内部是一片神秘的世界,而临床药物分析技术的发展正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通过对体内药物以及样本进行分析,临床药物分析技术为医生提供了在诊断和治疗中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体内临床药物分析新技术,其中包括基于体内样本的药物分析、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分析、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药物分析技术与个体化医疗的结合等方面。
首先,基于体内样本的药物分析是临床药物分析的基础。
常见的体内样本包括血液、尿液、唾液、脑脊液等。
通过对这些样本的药物浓度进行测定,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从而指导临床用药。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进行药物血浆浓度监测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抗癫痫药物,测定其血浆浓度可以避免治疗的不足或过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次,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分析是体内临床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药动学则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与规律。
药物代谢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例如某些药物在个别患者体内可能会发生不良代谢,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或清除过快,从而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或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通过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分析,可以确定药物的合理用量、优化给药方案,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降低。
第三,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体内临床药物分析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直观的信息。
分子影像技术通过使用放射性示踪剂或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可以对体内的生物过程、疾病发展以及药物的作用进行直接观察和定量分析。
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可以通过示踪剂追踪药物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评估药物的靶向性和临床疗效。
此外,PET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生化特征和预测药物治疗的疗效。
最后,体内临床药物分析技术与个体化医疗的结合是未来发展趋势。
个体化医疗致力于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疾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
(二)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
1.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
(7)药物的吸附 ①玻璃容器吸附 1%三甲一氯硅烷 10%二甲二氯
硅烷 ②血浆
2.液固萃取
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针管式 抽空减压 加压 过滤
(1)固相萃取步骤
①固相选择 样品1ml 1ml规格固相 1~25ml 3ml规格固相 ②固相处理
反相C18 固定相的6~10倍体积甲醇洗柱,使溶剂化 6~10倍水缓冲服液冲洗达分离状态 ③上样 ④分离 用适当的弱溶剂洗涤 洗去杂质,通N2干燥固相 ⑤洗脱待测物 改变pH或极性
2.血浆蛋白结合率
Df+P
Db
K=
•[P]·[Df ] •Db
血浆蛋白结合率:
Β= •Db =
•1
•Db+Df
•1+K/np+Df/np
解离常数
结合力强的药物可以置换结合力弱的药物,通过竞 争蛋白是药物相互作用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K、np是影响β的重要因素
np↓ β↓ K↓ β↑ 药物在足够高浓度时使结合部位饱和,浓度再增高 ,多余的药物均呈游离状态,结合部分比率降低,药物 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
五、药物代谢与体内药物分析的关系
1.样品的保存 样品可能会分解,如血浆酯酶可使酯类药物水解,
酶类可使药物继续代谢,加入酶抑制剂和冷藏保存。 2.分析方法选择 光谱法 色谱法 免疫法 3.样品的提取、分离法
体内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的应用进展
体内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一些新兴色谱技术,如色谱-固相微萃取联用法、色谱-质谱联用法、色谱-色谱联用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生物色谱法、手性色谱法等的具体应用进展;展望了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应用中的前景及其发展方向,即开发新的检测技术及借助计算机手段,以实现其连续化、自动化、联用化及智能化。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生物样品;色谱技术;色谱法现代药学的迅速发展促使药物及其代谢物在机体内处置过程的研究不断深入,一方面对体内药物分析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体内药物分析研究方法的蓬勃发展。
在体内药物分(blopharmaceutical analysis,BPA)中,目前所采用的分析技术主要为:色谱法、光谱法、微生物法、免疫法等,其中以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
色谱技术因其理论的深入研究、技术的日臻完善、仪器及其组件的更新,使之在BPA领域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近年来,色谱技术特别是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使得对复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变得更加准确、快速和简便,本文就近年来新兴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1 色谱联用技术1.1色谱-质谱联用法(cbromatoppby-massspectrometry CMS)1.1.1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魏万里等[1]归为快速检测尿液中苯丙胺类毒品成分,在尿液中0.1mol/L 碳酸钾水溶液后。
以丙酸酐进行衍生化反应,用正己烷1mL萃取后,再用GC-MS 法分析。
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快速检测尿液中的苯丙胺类毒品成分。
李穰等[2]建立了以正二十一烷为内标用GC—MS法测定抗焦虑新药(AF-5)血药浓度的分析方法,并对AF一5不同剂型的血药浓度进行了测定。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陈亭如;毛士龙
【期刊名称】《药学实践与服务》
【年(卷),期】2024(42)2
【摘要】目的探讨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查阅相
关文献,对临床样本的特点、临床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
药学中的应用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综述。
结果和结论近年来,随着临床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的需求增大,以及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
床药学工作中,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发生的重要辅助技术之一。
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血液采样的侵入性阻碍采样、
药物监测结果解释能力弱和临床检测方法等仍有待完善的问题。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在后续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改善和解决。
【总页数】6页(P60-65)
【作者】陈亭如;毛士龙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3.临床药学专业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调查与思考
4.临床药学专业体内药物分析教学模式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的应用
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的应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体内药物分析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药物浓度监测、个体化用药、毒副作用监测等方面。
1. 药物浓度监测
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体内药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通过监测药物浓度,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频率,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的治疗窗口比较窄,需要定期监测药物浓度,避免药物过量或者浓度不足导致治疗失败。
2. 个体化用药
通过体内药物分析可以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
不同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代谢能力有所不同,有些患者代谢能力较快,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有些患者代谢能力较慢,需要减少药物剂量。
因此,个体化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3. 毒副作用监测
体内药物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者更换其他药物。
有些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的活性代谢物会引起
毒副作用,通过监测这些代谢物的浓度可以及早发现毒副作用的发生,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综上所述,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
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个体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体内药物分析在临
床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的好处。
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进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探讨・34・ChinesejournalofethnomedicineandethnophannacyAcademicstudy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进展尹德华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江苏赣榆222100I摘要】:对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生物样品采集与前处理,常用分析技术方法(包括荧光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及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手性色谱、柱切换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联用等)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生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展望【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23-00:34.一02体内药物分析是由药物分析学派生出来的--l'-J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
体内药物分析特点是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等。
因此,其发展与生物样品处理技术、分离技术、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并随着这三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体内药物分析学已成为药学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生物医学及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巨大要求和分析技术上的飞跃性进步。
l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和制剂生物利用度测定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初的用武之地。
而随着药物体内过程的研究和药物代谢物分离测定工作的逐渐开展,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已与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和临床药理学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2体内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在体内药物分析中,药物进入体内处于复杂的生物介质中,浓度呈微量、动态变化,而且药物在体内经过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其化学结构和物理状态都在发生变化。
因此.体内样品需经过适当的采集和处理,才能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1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目前采集的样品多为血液和尿液,还有其他部位样品如唾液、头发、乳汁等。
为了测定体内任意部位的组织或器官中药物浓度.通常的做法是在给药后一定时间处死动物,通过制备组织匀浆的方式进行测定,但这些方法无法应用于人。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方法的设计和评价
为: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毛细管凝胶电泳、毛细管等电聚焦、毛细管等
速电泳和毛细管电色谱法。上述这些方法近几
年来在体内药品分析中均得到不一样程度应
用。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方法的设计和评价
第14页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方法的设计和评价
第15页
• 选取何种方法进行体内药品分析为好呢?普通 要依据药品理化性质、结构持征、药品浓度大 小、干扰成份多少、预处理方法、试验目标以 及试验室条件等原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方法的设计和评价
第9页
1、HPLC法
• HPLC法在体内药品分析中应用已大大超出其 它分析方法,成为体内药品分析中应用最广泛 技术之一。与GC法相比,它含有以下优点:
• (1)适用范围广,可在室温下进行检测。对于 挥发性低,热稳定性差,分子量大以及离子型和评价
(一)以纯品进行测定
• 取药品或其代谢物纯品适量,按确定方法测 定,求得浓度与测定响应值之间关系,进行线 性范围、最适测定浓度、检测灵敏度、测定最 适 条 件 ( 如 pH 值 、 温 度 、 反 应 时 间 等 ) 等 选 择。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和方法的设计和评价
第21页
(二)空白样品测定
• 取空白生物样品,按确定方法进行处理,测定 空白值(或色谱图)。空白值高低或色谱图情况 将影响到方法灵敏度和专属性,应力争将空白 值降低。在色谱分析中应力争降低体内样品中 内源性杂质峰,对无法消除内源性杂质峰应设 法使其从待测物色谱区域内移开。能否取得良 好样品空白试验结果,是决定测定方法实际可 行性主要步骤,必须设法处理。
• 另外,还有一些含抗生素类药品生物样品,它 们可用微生物方法测定,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培 养基内扩散作用,比较样品与药品标准品二者 对接种试验菌产生抑菌圈大小,借以测定样品 内抗生素药品浓度。
体内药物分析最新进展
体内药物分析(biopharmarmaceutical analysis)即对进入生物体(包括人和动物)的体液、组织及器官内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或受药物影响而发生某些变化的内源性物质(如激素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是由药物分析学派生出来的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
这门新兴学科涉及到分析化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药动学和生物药剂学等多门学科。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医药学及临床药学的兴起,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在国内亦应运而生,它对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研究及评价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现已成为药学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体内药物分析是为适应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等相关学科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它是通过分析人或动物第1/8页体液及各组织器官中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以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从而有助于药物的研究、临床合理应用等。
体内药物分析特点是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因此,其发展与复杂生物样品处理技术、分离技术、检测技术密切相关,并随着这三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 体内药物分析的必要性(1)可以选择最佳的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案,做到合理用药。
以往临床上对同种疾病患者,给予同样剂量的药物,可是治疗效果却差别很大。
例如对癫痫发作患者施以同样剂量苯妥因的治疗,过去认为每日300mg 可以控制症状,而实际却不然。
有人观察了200 例结果能控制发作者占28.5%,测得血药浓度为10-20mg/L;无治疗效果者占60%,测得血药浓度<10mg/L;而有11.5%患者出现中毒症状,血药浓度>20mg/L。
这就说明不能简单地依据表观剂量来推算机体的效应。
要保证药物安全、有效,必须对患者体液、尤其是血液中药物含量进行测定。
根据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表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有关。
体内药物分析实验
体内药物分析实验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药物在动物或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毒性,这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使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体内药物分析实验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一、实验原理体内药物分析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对药物在动物或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毒性进行分析,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和性质。
通常,实验分析的对象是药物在动物或人体中的含量、代谢产物及毒性反应等,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判断药物是否安全和有效,从而指导其研发和使用。
二、实验方法体内药物分析实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涉及各种实验方法,下面我们将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1. 动物模型的制备在体内药物分析实验中,研究人员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动物模型,并对其进行制备。
动物模型可以是小鼠、大鼠、猪、狗甚至人类等,不同的模型在药物代谢和毒性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研究。
同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人员还需要对动物进行控制,包括饲养、喂食、运动、病理等方面的控制。
2. 药物给药药物给药是体内药物分析实验的关键步骤,研究人员需要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给药方式。
给药方式通常有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口服、皮下注射等。
药物的剂量需要根据动物体重和药物的药动学特性来确定。
3. 体内药物分析在药物给药后,研究人员需要采集动物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对其中的药物代谢产物等指标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可以是生化分析、药物浓度测定、毒性指标检测等。
4.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方差等的计算和统计推断。
三、实验应用体内药物分析实验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通过体内药物分析实验,研究人员可以了解药物在动物或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从而对其药物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和评价。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介绍
体内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是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包括实验动物等机体)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获得各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和转变、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
从而有助于药物生产、实验、研究、临床等各个方面对所研究的药物作出估计与评价,以及对药物的改进和发展作出贡献。
体内药物分析任务和对象的特点:1、被测定的药物和代谢物的浓度或活性极低;2、样品中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大多需要分离和净化;3、样品量少,尤其是连续测定时,很难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4、工作量较大,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会成倍地甚或按指数级数增加;5、往往要求很快地提供结果,尤其在毒物检测工作中;6、实验室应有多种检测手段,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7、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
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储存一、样品的种类和选取原则:(一)血样:血浆(plasma)和血清(serum)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常采用的样本,其中选用最多的是血浆。
因血浆中的药浓可反映药物在体内(靶器管)的状况。
而且血浆中药物浓度的数据报道较多,可供借鉴。
血浆是全血(whole blood)在加肝素、枸橼酸、草酸盐等抗凝剂的全血经离心后分取,量约为全血的一半。
血清则是在血液中纤维蛋白元等影响下,引起析出血块,离心取得。
血块凝结时往往易造成药物吸附损失。
全血也应加入抗凝剂混匀,以防凝血。
对大多数药物来说血浆浓度与红细胞中的浓度成正比,所以测定全血也不能提供更多的数据,而全血的净化较血浆与血清麻烦,尤其是溶血后,血色素等可能会给测定带来影响。
但是一些可与红血球结合或药物在血浆和血球的分配比率因不同病人而异的情况下,则宜采用全血。
血样采取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血样取样时间间隔问题也常随测定目的不同而异。
目前大都是测定原型药物总量。
当药物与血清蛋白结合率稳定时,血药总浓度可以有效表示游离药物的浓度。
但对低蛋白症或尿毒症患者,药物结合率降低,则在通常安全有效的血药总浓度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可显著增加。
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进展
四、研究成果与不足
四、研究成果与不足
近年来,体内药物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首先,体内药物分析的实验条件和操作规程尚未完全统一,不同的研究 机构和研究人员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参数,这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和可比性。
引言
引言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在药物研发、临床医学和毒理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体内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 不良反应,为新药发现、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也面临着复杂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挑战,需要 不断发展和优化。
四、研究成果与不足
其次,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由于个体差异和病理生理状态的不 同,会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产生影响,这增加了体内药物分 析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最后,体内药物分析与药理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多个学 科交叉渗透,需要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合作,以便从多层次和多角度揭示药物的 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
血药浓度监测是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应用之一,对于指导临床用药、评价药 物治疗效果以及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药浓度监测的方法主 要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分析法等。其中,色谱法具有高 灵敏度、高分离效能等优点,已成为血药浓度监测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方法
五、结论
五、结论
体内药物分析作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的重要支撑,其研究进展对于改善和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综述了体内药物分析领域的研 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与不足以及发展方向和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尽管体 内药物分析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实验方 法和操作规程,以便更好地揭示药物的体内过程和作用机制,
体内药物分析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作者简介 : 齐玉梅 , ,9 9 1月生 , 女 16 年 副主任 护师 , 门职 荆 业技术 学院医学院。4 0 0 4 80
9 吴秀玉, 宝德 , 单 尹爱 田, . 区护理 人员服 务 内容进 展
山西 医科 大学第二 医院(3 O 1 季 文 OOO ) 体 内药物分析是 由药物分 析学派生出来的一 门研究生 力, 深入开展有关工作 。
科 医学 ,0 5 8 2 ) 16 —7 9 2 0 , ( 1 :7 716 .
3 瘳碧霞 , 李燕妮 . 社区护理工作 的管理探讨 .中国社区医学 .
2 0 . 1 4 : 15 . 0 5 1 ( ) 5 — 3
1 沈慧霞 , 7 冯飞仪, 胡雁 , . 区护理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 . 等 社 护
一
[ 时研究 . 护理管理 ,03.3 1 )3 —2 20 2 (0 :13 .
1 胡斌春 , 0 包家明 . 浙江省社 区护理规范化管理探索 .中国护理
管 理 ,0 4 4 5 :32 . 2 0 , ( )2 —4
1 李 冰娜 , 1 罗平 . 区护理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 社 护理学
志 .0 4 1 (3 :71 2 0 .9 1 ) 1。9.
2 张玉梅 , 冯玉仪 . 夏海鸥 , . 区护 理需求 和工 作内容 的调 等 社
查 分 析 . 华 护 理 杂 志 ,0 3 3 ( )222 4 中 2 0 ,8 3 :3 —3 .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体内药物分析理论的文献,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和认识,对其测定前样品的处理以及测定的基本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样品处理样品测定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具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是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从而获得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各种参数、及代谢的方式、途径等信息,有助于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1]。
1 体内药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体内药物分析的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
因此,测定前样品需经过分离、纯化、富集、改变属性等处理后,方可进行测定。
根据样品的种类、所用的测定手段、被测药物的种类及浓度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各异。
1.1 预处理的基本理论[2]1.1.1 预处理的一般原则体内药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生物样品的类型、药物的结构及性质及测定方法的种类等。
例如,血浆或血清需除蛋白,使药物从蛋白结合物中释出;唾液样品主要采用离心去除粘蛋白沉淀等。
药物的酸碱性(PKa)与溶解性涉及到药物的萃取手段;药物在样品中的浓度相差悬殊,浓度大的样品对前处理要求稍低,浓度越低则样品前处理要求越高等。
放射免疫测定法由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属性,生物样品只需经初步处理去除主要干扰物质后即可直接用于测定;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防止蛋白质等物质在色谱柱上沉积,上柱前需对生物样品进行去蛋白或进行溶剂萃取或制备衍生处理等。
1.1.2 预处理的基本方法1.1.2.1 蛋白质的去除沉淀蛋白的方法有多种,依据沉淀试剂种类的不同,析出的蛋白质的形状亦不同,且所得上清液的pH值也稍有差别。
例如,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放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蛋白质脱水而沉淀;加入强酸及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使溶液的pH值异于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以不溶性盐形式析出;此外,测定一些与蛋白结合牢固或形成缀合物的药物时,常采用有机破坏、酶解、酸水解或酶水解等方法,使被测药物得以释出。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GC-MS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用于药物 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毛细管电泳法(CE)
CE方法基于电解质溶液中的荧光物质的运移差 异,对药物进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 和验证
在本次演讲中,我将介绍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与验证这些方 法的步骤。我们还将探讨常见的分析方法,并分享一些实际样品分析的案例 研究。
研究目的和背景
我们的研究旨在提高体内药物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对药物疗效评估至关 重要。
建立药物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1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通过建立准确和可重复的药物分析方法,我们可以优化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以提高 治疗效果。
2 保证药物安全性
合适的药物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潜在的药物代谢产物和有害副作用,确保药物的 安全性。
3 促进新药开发
通过建立高效的药物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新药的代谢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从而推动新药的研发。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我们使用建立和验证的分析方法, 在血浆样品中测定药物的浓度, 以评估药物的相应效应和剂量控 制。
通过分析代谢产物,我们可以进 一步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体内 转化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支持。
使用建立和验证的分析方法,我 们能够监控药物制剂的质量并确 保合格产品的生产。
总结和展望
通过建立和验证准确可靠的药物分析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 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并为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与验证方法的步骤
1
地高辛的体内分析方法应用与进展
收稿日期:20050817作者简介:蒲晓辉(1980),男(汉族),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T el .131********,E m ail pgh425@1631com ;李好枝(1943),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学研究,T el .024********。
文章编号:10062858(2006)07047106地高辛的体内分析方法应用与进展蒲晓辉1,赵 辉1,李好枝2(11河南大学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21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总结地高辛血药质量浓度监测方法,寻求最适的测定方法。
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与地高辛监测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综述分析。
结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很多,常用方法主要有:FPIA 、酶免疫分析法、RIA 、CL IA 、乳胶免疫抑制法、干化学法、HPLC 法等。
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其中RIA 、CL IA 、EIA 和HPLC MS 4种方法更好。
关键词: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免疫分析法;干化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R 9141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所查文献可知,地高辛的血药浓度主要是运用免疫分析法测定,且各种免疫分析法有其共同基本原理[1](见图1)。
Fig.1 The immunoreaction of antigen and antibody 免疫反应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遇到其相应的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放射性同位素与抗原相结合后形成的标记抗原,在不严重损伤有关反应的决定簇的条件下,仍能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如上式所示,将欲进行测定的某抗原先行标记,然后以一定量的标记抗原、抗体与未标记抗原相混合,则不论标记的抗原或未标记的抗原都能与抗体产生免疫反应,而形成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或未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由于未标记抗原与标记抗原都在竞争与抗体进行结合,所以,这种现象称为竞争抑制作用。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87 6
重庆 医学 2 0 0 8年 4月 第 3 7卷 第 8 期
・
综
述 ・
体 内药 物 分析 技术 的研 究 现状 及展 望
汤 建 林 综 述 ,周 世 文 审 校
( 第三 军 医大学新桥 医院 I床 药理 基地 , 】 各 重庆 4 0 3 ) 0 0 7
系统 , 其最 低 检 测 限可 达 0 1 g mL, 性 范 围 为 0 1 1 0 g .n / 线 .~ 0n/
mI 。
1 2 固 相微 萃 取 技 术 固相 微 萃 取 技 术 是 在 S E基 础 上 , . P 于 18 99由加 拿 大 P wlzn研 究 小 组 首 次 提 出 , a iy s 是集 进 样 、 取 、 萃
浓 缩 功 能 于 一 体 的 新 技 术 。该 技 术 通 过 石 英 纤 维 头 表 面 的 高
大量 有 毒 试 剂 , 利 于 环 保 和操 作 人 员 的 身 体 健 康 。近 年 来 , 不 随着 固相 萃 取 技 术 ( P ) 固相 微 萃 取 技 术 ( P ) 微 透 析 取 SE、 S ME 、
关键 词 : 内 ; 体 药物 分 析 ; 术 技
中图分类号 :97 R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3 8 20 )80 7—4 1 7- 4 ( 0 80 —8 60 8
体 内 药 物 分 析 ( ip amam cui l nls ) 为 适 应 b h r r ae t a a a i 是 o c ys 药 代 动力 学 、 床 药 理 学 和 生 物药 剂 学 等 相 关 学 科 的 需 要 而 发 临 展 起 来 的 。它 是 通 过 分 析 人 或 动 物 体 液 及 各 组 织 器 官 中药 物 及 其 代谢 物浓 度 , 了解 药 物 在 体 内 数 量 和质 量 的 变 化 , 得 药 获 物 代 谢动 力 学 的各 种 参 数 和 转 变 , 以及 代 谢 的 方 式 、 径 等 信 途 息 , 而 有 助 于 药 物 的 研 究 、 床 合 理 应 用 等 。体 内 药 物 分 析 从 临 特 点 是样 品成 分 复 杂 , 被测 组 分 含 量 低 , 因此 , 发 展 与 复杂 生 其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在体内的各种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它在药物研发、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药物监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准确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科学家们不断努力开发出各种分析方法来解决药物体内的分析问题。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可以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代谢产物以及代谢动力学参数等。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全面评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征。
二、药物浓度监测药物浓度监测是临床药物应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监测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可以实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药物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药物浓度监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和荧光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准确性的特点,能够对药物的浓度进行精确测定,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药物中有关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可以评估药物的纯度、含量和质量稳定性等。
常用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IR)、紫外分光光度法(UV)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对药物中的有关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保药物质量的合格性。
四、药物分布与转运研究药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是了解药物在体内分布和吸收转运的重要手段。
通过研究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和转运过程,可以了解药物的组织选择性和跨膜转运特征。
常用的药物分布与转运研究方法包括荧光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在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及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2、紫外分光光度法 、
• 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比色法高 , 适用于测定 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比色法高, 具有紫外吸收的药物, 方法简单, 具有紫外吸收的药物 , 方法简单 , 仪器要求也 不高。 但用于测定含药浓度低的样品时, 不高 。 但用于测定含药浓度低的样品时 , 也受 到一定的限制。 如测定体液中药物浓度时, 到一定的限制 。 如测定体液中药物浓度时 , 亦 可能受体液中内源性杂质的干扰和影响 。 因 此 , 本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也受到灵敏度和专 一性的限制。 但采用一些光谱分析技术, 一性的限制 。 但采用一些光谱分析技术 , 如用 差示分光光度法, 导数分光光度法, 差示分光光度法 , 导数分光光度法 , 双波长和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等,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等 , 可适当提高方法的灵敏 度和选择性, 也可消除杂质的干扰, 因此, 度和选择性 , 也可消除杂质的干扰 , 因此 , 该 法目前仍用于一些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检测。 法目前仍用于一些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检测。
分析方法的设定依据
(一)做好文献总结、整理工作 一 做好文献总结 做好文献总结、 • 对已有报道的药物进行测定,应系统总结前人 对已有报道的药物进行测定, 的文献,从中找出哪些问题已解决,还存在哪 的文献,从中找出哪些问题已解决, 些问题等。对尚无文献报道的, 些问题等。对尚无文献报道的,也可根据药物 的性质情况,参考相似类型药物的文献资料。 的性质情况,参考相似类型药物的文献资料。
(二)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与体内状况 二 充分了解待测药物的特性与体内状况 •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过程是建立方法的主要 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性(pKa)、亲 依据 。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性 、 脂性、溶解度、极性、光谱特征、稳定性等, 脂性、溶解度、极性、光谱特征、稳定性等, 这些性质与分析方法的选择、 这些性质与分析方法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改善 密切相关。与常规分析方法不同, 密切相关。与常规分析方法不同,体内药物分 析的对象是来自生物体内的样品, 析的对象是来自生物体内的样品,因此对药物 在体内的状况必须了解,如药动学参数、 在体内的状况必须了解,如药动学参数、体内 代谢情况等。这涉及样品取样频率与间隔, 代谢情况等。这涉及样品取样频率与间隔,分 析方法的选择等。 析方法的选择等。
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方法在滥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质谱法
质谱联用技术
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 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等,可 提供化合物的结构信息,适用于未知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鉴定。
高分辨质谱法
具有高质量精度和高分辨率,可准确 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适用于蛋白质 、多肽等大分子药物的分析。
免疫学方法
01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核磁共振法
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 进行测定,可提供化合物的结构 和构象信息,适用于复杂药物分 子的研究。
光谱法
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利用 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现象进行 测定,适用于药物的结构鉴定和 定量分析。
03 滥用药物检测中的体内药 物分析应用
样本采集与处理
血液样本采集
通过静脉采血或指尖采血等方式,收集被测者 的血液样本。
体内药物分析分析方法在滥用药物 检测中的应用
目录
• 引言 •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 滥用药物检测中的体内药物分析应用 • 体内药物分析在滥用药物检测中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在滥用药物检测
中的实际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01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药物滥用问题日益严重,对个体健 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02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概述
色谱法
0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具有高灵敏度、高
分辨率和高通量的特点。
02
气相色谱法(GC)
适用于挥发性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如麻醉药、有机溶剂等。
03
薄层色谱法(TLC)
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适用于快速筛选和半定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能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信息。
随着近年的科技进步,体内药物分析发展迅速,更快速、更高灵敏度、更高选择性、更高自动化的分析方法已成为今后体内药物分析发展的新方向。
通过查阅文献,本文综述了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进展。
【关键词】体内药物分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免疫分析联用
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
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1]。
体内药物分析借助于现代化
的仪器与技术来分析药物在体内数量与质量的变化,以获得药物在体内的各种信息,有助于从生产、研究、临床使用等方面对药物作出估计与评价,从而改进和
发展[2]。
目前,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色谱法
色谱(Chromatography )技术具备分离和分析的双重功能,且有很高的选择性
和灵敏度,可同时分析结构相似的药物和代谢物等,一直是研究体内药物及其代
谢物最强有力的手段。
色谱法可分为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
相色谱法(HPLC)等。
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最为常用,特别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现已成为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并常作为体内药物分析中评价
其它方法的参比方法。
1.1 柱切换技术
柱切换技术(column switching, CS)是指用阀来改变流动相走向和流动相系统,
从而使洗脱液在一特定时间内从预处理柱进入到分析柱的在线固相分离技术。
CS
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分辨率和选择性高;(2)使待测组分富集,灵敏度高;(3)在一个色谱网络系统中实现多个分离目标;(4)可在线衍生化,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
(5)在线纯化样品,使预处理过程自动化。
CS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
1.2 手性色谱技术
为了评价药物对映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查其光学纯度,近年来药物对映体测
定技术尤其是拆分和定量方法有了迅速发展。
测定药物对映体的方法有直接法和
间接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待测药物浓度很低,一般采用直接法(即在色谱中
运用手性固定相或手性流动相添加剂)进行测定。
目前,在药物分析领域中应用
较为广泛的手性固定相主要有环糊精手性固定相、蛋白质手性固定相及Pirkle型
手性固定相。
常用的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有手性蛋白、环糊精手性试剂、手性冠醚等。
1.3 超临界流体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是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新型色谱技术。
超临界流体是
指物质在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的一种物质形态,此物态的物质兼有气体
的低粘度、液体的高密度以及介于气液之间的扩散系数等特征。
CO2是一个较理
想的流动相,在SFC中应用最为广泛。
1.3.1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色谱与质谱的联用是应用于药物分析中最为活跃的技术,能够使样品的分离、定性、定量一次完成。
目前,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GC-MS)
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
文红梅等[3]用LC/ESI/TOF/MS测定了环维黄杨星D在Beagle犬血浆中的浓度,对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
于治国等用LC-MS鉴别出6,7-二甲氧基香豆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
1.3.2 色谱与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NMR)仪在灵敏度、分辨率、动态范围等方面技术的提高,色谱(特别是HPLC)与NMR仪直接联用已成为可能,并已经成为体内药物分析中有力的结构鉴定技术之一。
目前HPLC-NMR联用进行体内药物分析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尿液中代谢产物的研究。
为了解决NMR的灵敏度低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截流模式或采用高频仪器来提高系统的灵敏度。
这些均为LC-NMR联用技术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胶束色谱法
胶束色谱(micellar chromatography, MC)法是一种在常规色谱柱上实现体液样品直接进样分析的色谱方法。
MC使用表面活性剂SDS的水溶液作为可溶解血清蛋白的流动相,使血清蛋白保持溶解状态而不干扰测定。
早期MC的主要缺点是分辨率低,对蛋白质与固定相之间以及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显示,降低流动相中SDS的浓度使其低于CMC,提高流动相中有机溶剂(如甲醇)的浓度,既能对生物样品作直接进样分析,还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
2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HPCE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相比,相同处在于都是高效分离技术,仪器操作均可自动化,且均有多种不同分离模式。
差异在于:HPCE用迁移时间取代HPLC中的保留时间,分析时间比HPLC短;对HPCE而言,从理论上推得其理论塔板高度和溶质扩散系数成正比,对扩散系数小的生物大分子而言,其柱效就要比HPLC高得多;HPCE所需样品为nL级,最低可达270 fL,流动相用量也只需几毫升,而HPLC所需样品为μL级,流动相则需几百毫升乃至更多;但HPCE仅能实现微量制备,而HPLC 可作常量制备。
HPCE和普通电泳相比,由于采用高电场,分离速度要快得多;检测器除了未能和原子吸收及红外光谱连接以外,其他类型检测器均可连接检测;一般电泳定量精度差,而HPCE和HPLC相近;HPCE操作自动化程度比普通电泳要高得多。
胡晋红等以MECC分离模式,以酮康唑为内标,建立了适合环孢菌素A临床治疗监测的定量分析方法。
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是被分析药物(Ag)和标记后的该药物(Ag*)与该药物的专属性抗体(Ab)竞争有限的结合部位,未标记药物(Ag)的浓度决定于标记药物(Ag*)与专属性抗体(Ab)结合的量。
它将分析方法与免疫原理相结合,进行超微量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用量少、样品一般不需进行预处理等优点。
因此,该法特别适合分析大批量低浓度的体液样品。
其缺点是测定药物的种类受试剂盒供应的限制,且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不如色谱法。
参考文献
[1] 李好枝.体内药物分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2] 吴如金.体内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
[3] 文红梅,池玉梅,李伟,等.HPLC-MS法测定犬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2004,2(3):l62-l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