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民中心校进城务工子女帮扶案例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
学校教育帮扶典型案例材料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实行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其中,有一些典型案例,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一、原创教学方法帮扶乡村学校某市的低保学生小明,虽然一直表现出色,但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报名参加辅导班,课程较为单一,成绩略有下降。
该市中学校长得知后,主动联系小明所在的乡村学校,邀请小明参加该校开展的学科竞赛并给予学习资助。
此外,该校根据小明的学习特点,开展了野外生物课程,尤其是鸟类学和自然环境保护。
通过把生动有趣的家庭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小明的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升。
小明在该校首届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也是乡村学校第一次参加该校的参与竞赛活动。
夏令营期间,学校和留守儿童家长一起助力小明参观了博物馆,让小明了解到更多社会和文化历史。
二、定点支教培养优秀人才某市的高峰primary学校是“三区三州”的贫困地区,该校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家庭。
该校合作的大学老师,利用毕业实践奖学金,到该校进行定点帮教。
其余老师,按照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与其年级相适应的教《音乐、英语、美术等课程》,重视教育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以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志愿者服务,帮助贫困学生圆梦某市的扶贫教育项目,聚集了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志愿者艺术团队。
通过志愿者服务,这些团队帮助乡村学校搭建了舞美和音乐设备,带领学生团队参加了全国小学生艺术节和全国浓墨书画大会,让孩子们在草原和沙漠中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风貌。
其中的许多学生因此成为中国的艺术之光,成为各国学生到中国学习的优秀代表。
四、科技服务支撑下的乡村教育创新通过“一师一村”的扶贫教育项目,某市教科局利用互联网科技,为乡村校园提供了实时的在线培训平台。
这个平台汇集了大城市的优秀 teacher,以及县城教育霸权和教育专家来,直接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开展了多种常规及非常规的教学实践,以指导乡村学生的一步一步成长。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及相应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务工,他们往往携带着未成年子女一同来到城市。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教育问题,如入学难、学习质量较差、心理问题等。
随迁子女往往面临着适应城市学校环境的困难,他们与本地学生在家庭背景、社会经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容易出现适应不良、学习困难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随迁子女的个人成长,也影响到城市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因此急需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合作,采取相应措施,为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1.2 问题提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从事务工。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
这些随迁子女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包括就读学校难、学习环境差、文化适应问题等。
他们往往处于弱势群体,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容易产生学习困难或者辍学现象。
如何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未来,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如果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前景和社会适应能力,甚至可能导致社会问题的加剧。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为这些随迁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和支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问题提出】。
2. 正文2.1 政府责任政府在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政府应加大对这一群体的教育政策支持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平等享受教育资源。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增加购买服务和扶持资金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教育监管和评估,确保他们的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教育机构的监管,提升教育质量,确保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结对帮扶活动记录20篇
流动人口子女结对帮扶活动记录20篇
活动记录1:走进农村学校
日期:2021年1月10日
地点:XX市XX镇中心小学
参与人员:志愿者A、志愿者B、20名流动人口子女
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是为了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教育辅导和心理支持。
志愿者A和志愿者B与流动人口子女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和困扰,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建议。
志愿者们还组织了一场音乐欣赏会,通过音乐和唱歌来放松孩子们的心情。
活动结束时,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以便日后继续帮助他们。
活动记录2:开展艺术创作活动
日期:2021年2月15日
地点:XX市XX社区活动中心
参与人员:志愿者C、志愿者D、15名流动人口子女
活动内容:该活动旨在激发流动人口子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志愿者C和志愿者D带领孩子们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
志愿者们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孩子们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活动中,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志愿者们还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家人和朋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继续记录18个类似的活动)。
论文: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前言进城务工人员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也有后顾之忧,最重要的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由于自己本身的经历,让他们认识到接受良好教育的必要性。
所以他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教育资源贫瘠的农村,他们要走出去,他们的孩子也必须走出去。
于是城市中多了很多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教育问题是怎么样的,他们受教育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
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这是他们父母的大事,也是一个社会的大事。
本人利用暑期之便,结合毛中概课程知识。
特深入连江县敖江经济开发区调查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
(一)调查时间2010年8月5日—7日(二)调查地点、对象福州市连江县敖江经济开发区生活区、上山村、清塘村居民区在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通过一对一访谈方式开展,以入户调查为主,街头随机调查为辅。
其中,深入民工家,随机调查60份,街头随机调查40份,总共调查一百份。
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96%,问卷容量为96。
经统计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在读小学的占37.5%,初中的占45.8%,高中与职专的比较少分别占11.5%、5.2%;这些孩子中来连江三年以内的占得比较多,达到88.5%,三年以上的只有11.5%;他们当中所就读的学校公办学校的占有43.7%,其中高中和职专的都是在公办学校,就读于民工子弟学校的也比较多达到47.9%,由于私立学校费用较高,所占人数比较少,只有8.4%;同时,他们就读学校的位置在县城的占有27.1%,这其中还是高中生为主,大多数是在开发区所在的城乡结合部,占有55.2%,也有17.5%学生的因各方面原因不得不在离比较远的农村就读;被问及入学的手续是否麻烦时认为容易的和一般的各占20.8%,剩下的58.4%认为不容易,其中还是以一年级以及新生为主。
做好家校联系,为进城务工子女托起未来的希望
做好家校联系,为进城务工子女托起未来的希望【摘要】随着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现如今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问题之一。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于本地儿童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而家长们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职业的制约又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要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他们健康全面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扎实做好家校联系方面,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家校联系随着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现如今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问题之一。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于本地儿童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而这些家长们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职业的制约又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
我校作为我县外来农民工子女示范学校,已接收了300多名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读。
约占全校学生数的94%。
这些特殊的外来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属于弱势群体。
我所带的班级也是典型的农民工子女班级。
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证他们健康全面发展,是我工作的重心。
随着与他们的深入接触,我深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十分欠缺,。
因此,我认为要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必须要从做实做好家校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状况做起。
1.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
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
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一名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转变的个案分析1
一名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转变的个案分析摘要: 本文从个案分析入手, 对外来务工子女这一新生的弱势群体的心理转变进行探究。
关键词: 外来务工子女;心理转变;个案1 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经济结构被逐渐打破, 不同地域的劳工不断的流动, 形成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群。
在这个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中, 有很大一部分是连同自己的孩子一起进入到当地的, 另外, 年轻一代有很大一批都在当地结婚生子。
对于许多有子女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 他们本身在离开家乡出外打工之后遇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 子女教育问题更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
对于这些务工子女的教育, 有关部门是相当重视的, 虽然多数外来务工子女已能进入学校接受教育, 但他们在当地所受到的不公平以及他人的偏见和歧视却不可避免。
同时, 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 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
因此, 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不可避免发生很多困难。
外来务工家庭大多来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经济收入和文化素质都较低,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仅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在和当地孩子优越的生活进行过对比之后,他们的孩子在心理上或多或少会产生自卑, 行为异常可能表现为攻击性强, 习惯性撒谎, 偷窃、逃学等具有非情感依赖的异常行为。
2 个案学生黄某, 男, 2012年进入我校就读初一。
年龄比班上学生都要大, 但是此时他却和他认为很“嫩”的小孩子一起坐在初一的课堂中, 并且在学习等各方面都比不过他们, 这对他的心理冲击力可想而知。
因此, 他在班级就表现为经常违纪犯规, 比如打架闹事, 欺负同学, 破坏公物等, 除此之外, 该生还有一个恶习, 就是爱和老师狡辩甚至顶嘴。
作为班主任, 我多次教育, 但收效甚微。
后来, 我让他担任班级的“纪律监管员”, 主抓班级的纪律问题。
刚开始他有点不习惯, 甚至有点受宠若惊。
走马上任后颇有点“拿了鸡毛当令箭”的架势。
在他像骄傲的公鸡一样昂起头时, 我适时提醒他现在是一个小干部, 要以身作则, 不能像以前一样了。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
的通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邯郸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13.11.11
•【字号】邯教办[2013]102号
•【施行日期】2013.11.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教育
正文
邯郸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
(邯教办〔2013〕102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文教体局)、市直各学校: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河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市组织了中小学德育创新案例评选活动。
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泛参与,全市共收到案例300多件。
我局按照公平公正、重在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对各中小学报送的案例进行严格评审,共评出一等奖20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80项,现将获奖项目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单位以这次表彰为契机,再接再厉,取得新的成绩。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广大德育工作者学习获奖成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破解德育难题,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德育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和建设和谐校园中的导向作用。
附件:2013年度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获奖项目名单
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附件:
2013年度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获奖项目名单。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教育扶贫典型材料3篇|教育扶贫典型案例【篇一】“某某这次高考考了636分的好成绩,肯定能考上重点大学!”高考成绩揭晓后,某某县某某镇长江村四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多亏了教育扶贫政策,圆了我这个贫困生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近日,面对某某县纪委监委教育扶贫专项督查组的来访,某某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情况。
这是县纪委监委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以有力监督助推教育扶贫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扶贫先扶智。
某某县作为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制度试点县之一,为保障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该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教育扶贫项目、资金、政策三个重点,梳理确定了包含送教上门、“雨露计划”等在内的5项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内容,并按照监督清单内容,抽调精干人员6名,组成3个专项监督检查“小分队”,紧盯教育扶贫项目执行落实、扶贫资助精准发放等环节,重点检查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两个方面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贫困户子女资助“不错不漏”。
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5个,已全部督促相关单位立行立改,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证。
今年以来,在县纪委监委的精准监督下,共发现全县教育系统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5个,已全部整改完毕。
各类教育助学资金和“雨露计划”补助金按时发放1237.6万元,受助学生19391人次,受惠建档立卡学生13769人次。
“我们将严格对照扶贫领域监督清单,聚焦教育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问题,提升监督执纪问责实效,做到监督一项、落实一项、巩固一项,确保教育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篇二】投入9890.39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入2136.45万元资助各类贫困学生,招聘169名教师充实农村学校任教……这一组组醒目的数字,正是新干县2022年教育精准扶贫的鲜活写照。
去年以来,该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夯基础、补短板、兜底线、促公平、始终将教育精准扶贫的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浅析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浅析近年来我国农民已由过去分散、跑单帮式的流动进入家庭化人口流动阶段,许多城市都出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化现象。
2003年举家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2430万人,占所有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21.3%,家庭化比例已经达到相当程度,且目前仍呈进一步增强趋势。
“家庭化”过程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数量的急剧增加。
由此引发了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相关教育问题。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子女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显著影响。
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所言“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因此,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能够接受良好、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需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故此,本文着重探讨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供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问题随着流动和迁移,受城市文明和中国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双重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比上一代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尽量把子女带在身边,并在一定程度上针对子女的特点进行教育。
然而,受多重因素影响制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和氛围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服务业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低层次工作,月薪较低。
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66元,一半以上农民工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其中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19.67%。
整体而言,收入偏低,经济水平相对低下。
受经济条件限制,他们能在城里买房的很少,多数都是租住简陋的平房,有的甚至只能找一些工厂、破旧建筑的角落作为安身之所。
对随迁务工子女教育案例
对随迁务工子女教育案例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随迁务工子女教育这档子事儿。
你想想看啊,那些跟着爸妈来到陌生城市的孩子们,就像一颗颗小种子被风吹到了新的土地上。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叫明明。
他跟着爸妈从老家来到大城市,一开始,他满眼都是迷茫和害怕。
在老家,他有熟悉的小伙伴和老师,可到了这儿,一切都变了。
他得去适应新的学校,新的环境,这多不容易啊!他就像一只孤单的小鸭子,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队伍。
有一次我碰到明明妈妈,她满脸愁容地说:“真担心孩子在这里跟不上学习,受委屈啊!”咱换位想想,要是你处在明明的位置,你会怎么样呢?肯定也会心里没底吧!
但幸运的是,明明遇到了一位特别好的老师,那位老师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明明的心。
老师耐心地教导他,鼓励他去交朋友。
慢慢地,明明这颗小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啦!他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其实像明明这样的随迁务工子女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就像是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渴望着找到一个安稳的港湾。
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不就是那座指引方向的灯塔吗?难道我们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吗?
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不能让他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孤单前行。
我们应该伸出双手,拉他们一把,让他们也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因为每个孩子都有梦想的权利,都应该有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啊!这就是我的观点,我们必须重视随迁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的未来充满希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帮助,欢迎随时联系我。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
帮扶留守儿童经典案例两篇《从心坎沾染》一、案例介绍陈雨飞,男,该同学上课轻易走神,不爱和同学交流,对于大人的话,许多时刻不予理睬。
在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对于他我已经有深入的印象,那时我认为他是自闭症孩子。
本学年接这个班,刚开始他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他不答,读课文他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
他成天少言寡语,眼光愁闷,心事重重的。
在留守儿童中是属于比较特别的。
二、案例剖析1.亲情的缺掉陈雨飞同学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相处甚少,全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对学生关心不够。
2.学习基础差今年二年级我接这个班,我发现他连拼音字母都不熟悉,更别说识字,写字了。
三、采取措施:1.和学生交心,从心坎沾染。
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我会经常走近陈雨飞,带他一起读课文,一起与他剖析学习的方法,教他写字,勉励他提高。
在此过程中,他的脸上逐渐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颜。
2.同学的榜样沾染。
为了让孤单、自卑的陈雨飞走出关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秀的同学(包含留守儿童)去主动接近他,与他一起学习、活动。
在思想道德,行动习惯和学习等方面帮忙他,尽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提高。
3.集体的浸染温暖。
温暖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浸染和温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利用班上开展各项运动的机会,让他自动的加入进来,全班同学为其加油助威,既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他认为自己其实并不孤单,全班同学都是自己的伙伴、后盾。
四、反思——“爱”的力气有多大?如今的陈雨飞,在课堂上可以发言了,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能背诵下来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流也是越来越多,看到他的笑颜不再是难事。
从陈雨飞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上课、行动习惯、和同学交流等方面,他都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应当要归功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以给枯萎的小草带来全部春天;爱可以给干枯的大地带来勃勃生机;爱可以给孤单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状况调研报告一、本文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其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这些孩子由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往往面临着教育机会不均等、教育质量不高、心理适应困难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揭示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的现状,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也随之迁移到城市。
然而,这些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努力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城乡差距、地区差异等因素,教育资源的分配仍然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一些城市学校的招生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导致部分孩子只能就读于条件较差的学校,甚至无法接受教育。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随迁子女多来自农村地区,他们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城市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农村有所不同,使得他们在适应城市教育环境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
一些城市学校对随迁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简陋,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再次,教育公平性问题突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教育方面与城市本地孩子相比,往往面临着更多的不公平待遇。
一些学校存在对随迁子女的歧视现象,如分班不公、待遇不公等,使得他们的教育机会受到限制。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保障他们的教育权益。
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探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多重因素交织、深层次矛盾凸显的结果。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1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一、产生背景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
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
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
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
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
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
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要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
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
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
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实施方案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实行筹划(2016-2017学年)依据上级关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有关请求,联合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成长状态及实际需求,更好地施展先生和黉舍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效,更好地开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存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健康成长,深刻推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心理健康教导,特制订本实行筹划.一.指点思惟建立“以工资本”的教导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优越气氛,切实抓好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关爱工作,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二.工作目的经由过程对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根本情形及广泛问题的查询拜访.剖析与研讨, 找到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用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营造健康.快活.平等.协调的成长情形.同时,要加强引诱,形成合力,大力宣扬,建立目的义务制和完美的工作考评轨制,不竭进步我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工作的水温和成效.三.重要措施(一)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引诱.1.成立引诱小组,明白职责分工.成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引诱小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同一引诱和治理,包管各项工作请求周全卖力落实到位.组长:凃义安副组长:毛克武.杜登共.唐鸿组员: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1)进修上优先指点.班级要从进修方面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一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剖析学生的学业情形,制订进修帮扶筹划,明白帮扶时光.内容和阶段性后果.每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由教师牵头确立一逻辑进修辅佐,教师要对结对帮扶后果进行按期检讨.(2)生涯上优先照顾.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高兴.家长宁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患病时,要实时诊治,悉心照顾.(3)运动上优先安插.高度看重并卖力组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介入集体运动,或依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运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造就自力生涯才能.3.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轨制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交心,随时控制留守学生的思惟动态,引诱他们健康成长.促使更多的帮扶先生成为“代理家长”.教师要按期访问与暂时监护人交换,实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形,帮忙做好儿童的思惟工作.对已缺掉的家庭教导进行抵偿,使他们走出孤单和愁闷的暗影,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先生和同窗的关怀和爱护下健康成长.4.建立健全教师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交心交心轨制黉舍要按期召开帮扶教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请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交心交心一次,具体填好记载卡.对少数进修不卖力.人格成长不健全.道德成长掉衡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要制订个体教导治理筹划,侧重进行矫治和帮忙,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5.开展人文关爱运动.经由过程按期举办主题班会.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各类运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介入,使他们生涯在欢快.和气的气氛中,找到家的感到,加强进修.生涯的信念,领会到进修的快活.成长的快活.6.重视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的心理健康教导.针对品格行动误差和心理障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班级要侧重上恶意理教导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改正运动,按期开展思惟教导.情绪教导.自力生涯教导和谅解怙恃教导等,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后代觉得备受关爱,体验到性命成长的快活与痛苦,清除不良情绪体验,建立乐不雅向上的生涯立场,造就准确的人生不雅.价值不雅.让留守学生经由过程教师和集体的暖和填补亲情缺掉对其人格成长的消极影响.(二).不竭总结,促进“关爱”工作深刻高效开展.1.全部教职工要充分熟悉这项运动的重要性.紧急性和实际意义,要从办人平易近满足教导.进步全平易近本质.构建协调社会.办事新农村扶植,保护社会稳固的大局和高度动身,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2.各年级要联合本筹划制订响应的运动筹划,确保运动有序进行.3.宽大教职工要积极合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运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情势,让我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4.不竭总结经验,凸起特点,大力宣扬,扩展运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石门县思源试验黉舍。
随迁子女关爱行动案例分析
随迁子女关爱行动【案例简述】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菱湖五小施教区范围学生迅速锐减,由原来最顶峰的一千五百多下降到了此刻的二百人左右。
与之相反,随着施教区内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用工人员队伍逐渐扩大,随之而来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
到本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学生共317人,其中随迁子女学生有103人,第二学期:全校学生共303人,其中随迁子女学生,有96人,大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
【案例分析】在这些学生中大部份孩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相对比较差,学习的知识联系性差,知识脱节,家长对孩子学习不重视,尤其是在新溪第二砖瓦厂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多数来自云南贵州贫困地域,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大多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时间不超过两年,乃至有的孩子只是短暂几个月,因此孩子们对新学校不能很好适应。
更有甚者方言浓、普通话不标准与其他孩子沟通都有必然困难。
这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学校老师们眼前,如何才能让这些外来务工子女学生更快、更好融入学校,融入班级,快乐成长呢。
但是,作为用工企业,要“留得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能有比较理想的学校上学,是很重要的方面。
【对策办法】按照南浔区委、人民政府区、教育局《南浔区开展“春泥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依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与耀东包装有限公司、新溪第二砖瓦厂等三家企业签定了菱湖五小德育教育时间基地协议,学校特制定方案,联合企业开展了随迁子女关爱行动。
一、开展“走进每一个家庭,关爱每一学生”家访活动。
利用每一个学期初、学期末、寒暑假等时间,学习组织教师对用工企业随迁子女学生进行家访,实现“全覆盖”。
即:参与对象覆盖全部教师,登门走访覆盖全部随迁子女学生家庭。
针对外来学生的家长多数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节假日少、工作忙、不能按时参加家长会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前后组织教诲处、少先队、班主任教师走进湖州耀东包装有限公司及新溪第二砖瓦厂,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解答家长关注的教育政策和热点问题,增进家校良性互动;主动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班级育人特色,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踊跃宣传科学家庭教育观念,普及学生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家教方式,引导家长既关注学生学业进步,更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把“家长学校”办进了企业。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总结20__年,为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我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20__年秋季进城务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应入学人数2693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100安排入学就读。
目前,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入学2634人,其中小学1934人,初中786人。
公办学校招收1803人,民办学校招收831人。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整合城区教育资,加强城镇中小学规划,加快学校建设1、改扩建学校:城区中小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硬件建设,为学校接受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工作奠定了基础。
2、选址再建新校:县教体局积极争取政府学校建设投入,落实经费保障,督促学校建设进度。
去年秋期,我县二初中正式建成,招生20班(远期36班),有效缓解了城区就学压力。
(二)加强管理,畅通入学渠道,确保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全部就近入学1、今年秋期开学前,教体局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区范围学生同等对待。
2、于今年8月份印发了《__县教育体育局关于20__年城区招生工作的通告》,明确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的招生原则、招生划片范围、招生办法程序和招生政策,推进了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通告》下发后,县教体局对城区学校的招生工作,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加强了领导,进行了专项督查,推进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的有效落实。
3、在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中,县教体局强化服务意识,在方城教育信息网上公布入学政策和咨询电话,在城区的显要位置张贴《招生通告》,接受家长的咨询。
同时,简化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手续,根据城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确保了我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入学。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读问题研究案例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读问题研究案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校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在校表现进行了分类研究,积累了具有典型性的各类案例案例一:随迁就读学困生的教育管理与转化与全校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比较,农民工子女的学习优秀生比例与市区优秀生比例基本相同,而学习的差生却偏多,有的学生只打几分,及格已经是奢望。
这部分学习差生基本上都是家庭教育跟不上、本身行为习惯差,而且后转入比例较大。
在这些学困生当中,小宇可以算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是2011年春天转入二年三班孔老师班的一个高个子男孩儿。
来了没几天班主任就发现他是自己上班11年来见过的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上课爱开“小差”,总是“左右逢源”,搞得“四邻不安”,闹得家长都和老师告他的状;下课时也爱和别人发生矛盾。
最令人挠头的是他的学习,不仅不写作业,成绩更是低得可怜。
期中质量达标检测中,他只打了8分!孔老师为此跟带着他的母亲沟通过,但家长对此却过于轻描淡写,“学什么样算什么样吧”。
家长的态度让人恼火,照这样下去,这孩子的行为习惯怎么能改变?成绩怎么提高呀!这无异于在班主任的头上狠狠的敲了一棒,面对着这个让老师十分挠头的孩子,班主任在家长不配合的情况下采取了行动……1、了解小宇不良习惯的成因。
据小宇的姐姐说原来他还是很听话的,爸爸也十分疼爱这个儿子。
常年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很想让一家人有更好的生活,还把家搬到了市内。
尽管家里条件不太好,但是一家人在一起也是挺开心的。
可是进城后母亲开始不满足于家庭的生活条件,竟闹起了离婚,家庭氛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气之下父亲去了更远的城市打工,留下母亲一个人带着姐弟俩。
母亲又气又怨,经常对姐弟俩发脾气,没多久小张宇的性格就发生了变化。
他想念在远方的爸爸,讨厌妈妈的唠叨。
上小学后他的成绩就始终跟不上队伍……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班主任更加坚定了要改变他的信念。
2、多管齐下,合力助其改变。
在期中考试以后,孔老师针对张宇做了两件事:(1)把班长跟小宇排在同一张桌,前后左右都安排好学生,并私下里给这些同学布置任务,提醒他们不能跟张宇一起调皮。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案例
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案例李燕我校处在城郊结合处,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外来务工的子女比较多,这些学生中有成绩优异的,但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成绩差和能力差,还有部分学生是双差生,不仅是成绩和能力差,品质也很有问题,老师对他们很是头疼。
分析原因有下:首先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安徽泗洪等偏僻的农村,他们原本学校的教育能力就薄弱,所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比较差。
其次,家庭缺乏教育观念,这些学生的家长从外地来到南京就是来打工,他们没有什么知识文凭,只能做些苦力或者做些小买卖,每天很辛苦没有时间管理孩子,有的家长想教育孩子可是也力不从心,况且有的外来务工人员身边带有三四个小孩,根本无暇顾及小孩的学习,只能听之任之。
最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强,他们有时半年在这里工作,半年在那里工作,孩子就跟着他们读书,有可能一学期就转两个学校,大多数务工子女都是插班生,很少从初一就来读书,这就有一个适应问题,频繁的调动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学习。
在我工作之初2001年时,我班的外来务工子女只有2-3个,而到现在2008年,我班外来务工子女已经达到12-15人,他们变成了班级的中流砥柱,虽然他们的成绩和学习能力差,但是经过我的观察和接触,务工子女们其实很单纯,只是学习习惯差,长时间无人管理,教师如果善用得法,还是很容易教育好他们的。
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在教育务工子女方面的一些做法,希望各位教师多指教!一教育入册“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在他们一进入学校,我就为他们成立档案入册,先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家庭和以前的学习情况,还有他们喜爱的运动和科目等等。
将他们的情况写成册,专门管理他们。
然后跟他们的家长接触,了解他们家长的为人,从而确定孩子的品性和本质,找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毛病和缺点的解决口,对症下药. 在他们一入校就关心研究他们,会让孩子们和家长首先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在新学校里是个新的开始,他们会有新的面貌面对学习。
同时也让教师的管理做到有备而来。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成功案例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成功案例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好孩子的感觉。
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向上地成长、快乐地学习!案例一:我班有个学生叫王伟,一年级刚入学,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就睡觉,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
原来是刚开学那段时间老师常常批评他。
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现如今已经六年级了,他无论是在纪律上、学习上,还是在个人卫生上,都有了一点的进步。
困难儿童法律帮扶案例(3篇)
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然而,由于家庭、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家庭暴力、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等。
这些困难儿童往往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容易成为社会问题的受害者。
为了保障困难儿童的基本权益,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开展法律帮扶工作。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案例——小明的蜕变之路,来展示困难儿童法律帮扶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二、案例介绍小明,一个生活在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从小,小明就表现出了聪明好学的一面,但家庭的经济条件却让他难以享受到同龄孩子应有的生活。
三、困境1. 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明无法就读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只能在村里的小学就读。
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育设施简陋,影响了小明的学习进度。
2. 生活困境:小明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家中缺乏基本的生活用品,冬天没有保暖的衣物,夏天没有防暑的设施。
3. 法律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小明在遭遇侵权行为时,不知道如何维权,常常忍气吞声。
四、法律帮扶1. 法律援助: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主动联系了他。
他们为小明提供了法律咨询,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为他申请了法律援助。
2. 教育帮扶: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为小明争取到了免费就读条件较好的学校的资格。
此外,他们还帮助小明申请了助学金,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
3. 生活关爱: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与当地慈善机构联系,为小明筹集了生活用品和衣物。
同时,他们还定期走访小明家庭,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 心理辅导:由于小明长期缺乏关爱,心理状况不佳。
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为他联系了心理辅导师,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
经过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的帮扶,小明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他在新学校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更重要的是,小明逐渐树立了法律意识,学会了依法维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城务工子女帮扶案例
一、学生情况介绍
基本资料:张湜浛,女,11岁,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组成成员:爸爸、妈妈、外婆;
家庭教育状况:爸爸、妈妈外出务工,她自小跟外婆一起生活。
外婆对其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对她的要求从来不说半个不字。
个性特征:张湜浛长聪明、活泼,但自信心差,性格执拗,容易动怒。
上课不太听讲,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自己做小动作,很少参与课堂的任何活动。
与同学的关系很差,大部分都不愿意跟她玩,她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二、原因分析
1.外婆的无原则溺爱。
张湜浛外婆一味的溺爱、娇宠、迁就孩子,导致她任性、蛮横、不讲道理。
2.父爱、母爱的缺失。
张湜浛的爸爸、妈妈为了生活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她,到大城市打工赚钱,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她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张湜浛的外婆很少让她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让她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小皇帝。
小学四年来,张湜浛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加剧了她的易暴易怒情绪。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老师主动和孩子亲近,和她做朋友。
对
她的情绪表示理解。
当她调皮时,不要直接批评,要调查清楚,搞明白是什么原因,然后和她讲道理,让她慢慢的平静下来再探讨原因。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
我和张湜浛的家长联系,告诉她的外婆一味的娇纵孩子,已经造成不良后果,要对她的无理要求说“不”,当她犯了错误要注意方法,及时批评教育;让张湜浛的爸爸、妈妈通过电话经常和她联系,关心她的学习、生活,让她感受到自己和其她小朋友一样拥有父母的关爱。
3.教给她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
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她回想生气的原因。
请她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
带动班上学生给她找优点、和她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她与其她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她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四、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张湜浛已经有些进步,易怒现象少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好了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
希望她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