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高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高效教学的研究》课题实验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尤其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正逐渐改变着广大师生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如今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革命,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实现了办公现代化,优化了课堂教学,为课堂带来更加实用的辅助作用。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不少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没有针对重难点设计内容,甚至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科教学还存在一些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等。那么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多媒体技术和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最终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我们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3、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校很早就已经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了课堂,教师通过早期的培训,对现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并且被广泛应用,一批教师已经具备自主开发课件和制作课件能力。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提出本课题,并希望从理论、实践、应用等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在本课题的指导和规范下,形成多个子课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维度进行规范化地研究。
二、课题界定
(一)多媒体:“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而该词又是由mutiple 和media复合而成的。媒体(medium)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光盘、磁带、半导体存储器等,中文常译作媒质;二是指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等,中文译作媒介。所以与多媒体对应的一词是单媒体(Monomedia),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单媒体复合而成的。
(二)多媒体技术:这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高效教学:上个世纪,国外一些教育家就开始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追求有效的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或好的教学(good teaching)。其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而高效教学是建立在高效课堂之上的,这一切都是以有效课堂为基础的。高效教学
是相对于低效教学提出来的一个特定概念。它与低效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确保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学生能当堂学,当堂会;教师能保落实,减负担。
(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高效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上述技术手段,将固定的、静止的、抽象的,肉眼看不到,看不清的,以直观、动态的加以表现出来、放大出来,让学生感知、理解,最终实现: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效教学”是适应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多媒体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它的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形象化,有助于开发学生闲置的右脑,促进左右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加速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建立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学科教学,依托多媒体和互联网络,用虚拟的现实展示无形的想象,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活泼,激发学生兴趣,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高效的教与学。
(三)“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各学科教学,建立高效的课堂”是学校发展的需要。由于种种原因,我校教师中真正涉足教育科研领域的还不多,“传统”中陈旧的、落后于时代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育方法及教学组织方式仍在不小的范围内存在,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来加快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我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一)课题的理论构建。
1、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的特性。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和谐发展。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数学课程标准中都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要求,也对有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强调教育中要有“人”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学生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教。任何教育都要经过学生的仔细思考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己发现。只有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投身到教育和学习活动之中,这种教育和学习才会是和谐的、愉快的和成功的。
3、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和处理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