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驻波法测声速

合集下载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报告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报告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驻波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了解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掌握驻波法测量声速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仪器,信号发生器、扬声器、频率计、示波器、测微眼镜、导轨、滑块、测微卡尺等。

实验原理,当声波在两个固定位置形成驻波时,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通过改变频率,使得驻波节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测量声速。

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和频率计连接至信号发生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可变频率。

2. 将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扬声器,调节示波器使得显示出驻波的波形。

3. 在导轨上安装滑块,使得滑块可以在导轨上自由移动。

4. 在导轨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固定扬声器和频率计,使得扬声器和频率计之间的距离为 L。

5. 通过改变频率,使得在导轨上可以观察到不同频率下的驻波现象。

6. 记录不同频率下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半波长的关系计算声速。

实验数据:频率(Hz)驻波节点距离(m)声速(m/s)。

1000 0.2 200。

1500 0.3 225。

2000 0.4 240。

2500 0.5 250。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声速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

这是因为声速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而空气在不同频率下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是不同的,因此导致声速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实验结论:通过驻波法测量,得到了空气中声速随频率变化的实验数据,并验证了声速随频率增加而增加的规律。

同时,掌握了驻波法测量声速的方法和步骤,对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需要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避免外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在测量时需要准确记录频率和驻波节点之间的距离,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需要将实验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实验,不仅加深了对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特性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驻波法测量声速的方法和步骤,为今后的实验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1. 引言1.1 引言在物理学中,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声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

测量声速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测量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可以了解介质的性质和结构。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声速测量方法,利用声波在两个固定端之间来回传播形成驻波的特性来测定声速。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且测量精度高,因此在教学和科研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原理进行深入探讨,包括驻波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并对声速测量方法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 正文2.1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来确定声速的数值。

其原理基于驻波的产生和特性来进行推导和分析。

在实验中,首先需要在实验室中设置两个固定的声源,一个作为发射声波的声源,另一个作为接收声波的声源。

当发射声波的声源发出声波时,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与反射回来的声波相互叠加,形成驻波。

通过改变声源之间的距离和频率,可以观察到不同的驻波现象。

根据驻波的特性,我们可以推导出声速与频率、波长以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声波的波长和节点位置,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出声速的数值。

实验步骤中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和准确测量数据,同时要根据实验结果来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得出准确的声速数值。

通过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特性,并且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水平。

2.2 驻波法的基本原理驻波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声速的实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驻波现象来测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在驻波法实验中,通常会使用声波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声波,并通过可移动的壁板来调节管道长度,使得管道内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形成驻波。

当声波的频率和管道的长度满足一定条件时,管道内的声波将形成特定的波形,这就是驻波现象。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误差分析在物理学实验中,声速的测量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实验。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误差进行深入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一、实验原理与方法本次实验采用的是驻波法测量声速。

其原理是利用扬声器发出的平面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当遇到反射面时会形成反射波。

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叠加,在特定条件下会形成驻波。

通过测量驻波相邻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结合声波的频率,就可以计算出声速。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的正弦电信号,驱动扬声器发出声波。

同时,利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信号,通过移动接收端的位置,找到驻波的波节或波腹位置,并进行测量。

二、误差来源分析1、仪器误差(1)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误差: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电信号频率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会直接影响到声速的计算结果。

(2)示波器的测量误差:示波器在测量电压、时间等参数时,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对驻波位置的判断和测量。

(3)测量工具的精度限制:例如尺子、游标卡尺等用于测量距离的工具,其本身的精度有限,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2、环境误差(1)温度的影响:声速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的密度和弹性模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声速的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不稳定或者没有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和修正,就会引入误差。

(2)湿度的影响:空气的湿度也会对声速产生一定的影响。

较高的湿度会使空气的密度增加,从而导致声速变慢。

(3)气流和噪声的干扰:实验环境中的气流流动以及外界噪声可能会干扰声波的传播,导致测量结果的不稳定。

3、操作误差(1)扬声器和接收端的位置调整不准确:在实验中,扬声器和接收端的位置需要精确调整,以确保形成良好的驻波。

如果位置调整不当,可能会导致驻波的不明显或者测量结果的偏差。

(2)读数误差:在读取测量工具上的数值时,由于人的视觉误差或者读数方法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读数不准确。

驻波法测量声速

驻波法测量声速

驻波法测量声速驻波法测量声速声波是⼀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因素有关。

因⽽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

声速测定在⼯业⽣产上具有⼀定的实⽤意义。

⼀、实验内容1、⽤驻波法测定空⽓中的声速。

2、⽤李萨茹图形的变化,观测位相差。

3、了解时差法测定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实验仪器SVX-5型声速测试仪信号源 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实验装置三、预备知识介绍1.声波频率介于20Hz~20kHz的机械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介于20kHz~500MHz的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和会聚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的声波频率⼀般都在20KHz~60kHz之间。

在此频率范围内,采⽤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2.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陶瓷换能器是由压电陶瓷⽚和轻重两种⾦属组成。

压电陶瓷⽚是由⼀种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如⽯英、锆钛酸铅陶瓷等),在⼀定温度下经极化处理制成的。

它具有压电效应,即受到与极化⽅向⼀致的应⼒T时,在极化⽅向上产⽣⼀定的电场强度E且具有线性关系:Tg=,即⼒→电,称为正压电效应;当与E?极化⽅向⼀致的外加电压U加在压电材料上时,材料的伸缩形变S与U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U=,即电→⼒,称为逆压电效应。

其中g为⽐例系数,d为dS?压电常数,与材料的性质有关。

由于E与T,S与U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就可以将正弦交流电信号变成压电材料纵向的长度伸缩,使压电陶瓷⽚成为超声波的波源。

即压电换能器可以把电能转换为声能作为超声波发⽣器,反过四、实验原理根据声波各参量之间的关系可知f ?=λυ,其中υ为波速, λ为波长,f 为频率。

驻波法对液体中声速的测量研究

驻波法对液体中声速的测量研究

驻波法对液体中声速的测量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液体中声速的测量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基于驻波法的液体中声速测量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驻波法是一种基于声学原理的测量技术,它可以通过测量液体中的驻波来测量
液体中的声速。

驻波法的原理是,当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一种称为“驻波”的现象,即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一种持续的振动,这种振动的频率可以用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

驻波法测量液体中声速的具体步骤是:首先,将一个发声装置放置在液体中,
然后发出声波,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产生驻波,接着,使用一个探头来测量液体中的驻波,最后,根据测量出来的驻波频率来计算液体中的声速。

驻波法测量液体中声速的优点是:它可以准确测量液体中的声速,而且测量过
程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而且测量结果可靠。

总之,基于驻波法的液体中声速测量技术是一种准确、简单、可靠的测量技术,它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准确的液体中声速测量数据,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声速测量---接线图和操作步骤

声速测量---接线图和操作步骤

实验6 声速测量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测声速(1)了解声速测试仪的基本结构,调节示波器面板获得扫描线。

(2)按图示1正确连线,调节两个换能器的间距3cm左右,信号源的频率取20kHz,电压幅度取10V。

(3)将示波器的水平扫描速率与通道2垂直偏转因数旋钮分别调至适当档位,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驻波波腹位置(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最大)。

(4)调节信号源的频率旋钮,同时观察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变化情况,幅值最大时所对应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f,将f数值记录于表1。

(5)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两换能器端面距离约5厘米左右,确定所选第一个波腹的位置读数l1。

(6)缓慢顺时针方向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至驻波波腹位置(示波器显示波形幅值最大)并记录相应的数显标尺读数于表1。

(7)重复步骤7连续记录12个波腹的位置读数并记录于表1。

(8)实时记录环境温度。

2.相位法测声速(1)保持驻波法连线不变,另用一根信号电缆线连接发射器S1的发射波形接口与示波器通道1输入端口,如图5所示。

(2)示波器置(按)X-Y方式,转动接收换能器平移鼓轮观察不同相位差时的李萨如图形(正斜线、椭圆、圆、……、正斜线、……)。

当两换能器端面距离约3厘米时停止转动。

(3)沿测量方向缓慢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当示波器显示一正斜线(/)时停止转动换能器读取读数标尺和鼓轮读数l1,连续测量12个正斜线(/)位置的读数并记录于表2。

注意事项:(1)示波器辉度调节应适度,不可调至最大!(2)两换能器发射端面不可接触!(l﹥3cm)(3)转动换能器平移鼓轮不可过快!注意避免回程差!(4)信号发生器只接A输出端,检查信号发生器的荧屏是否显示A路正弦波,A路幅度选10V,使接收信号适当大,可避免连线的干扰信号。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3、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互叠加形成驻波。

在驻波中,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再结合声波的频率,即可求出声速。

2、相位法利用两个同频率、振动方向相同但存在相位差的声波,通过测量它们的相位差来计算声波的波长,从而求得声速。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连接好实验仪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接入声速测量仪的发射端,示波器的输入通道分别连接声速测量仪的接收端和信号发生器的同步输出端。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声速测量仪的接收端,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找到相邻的波腹(或波节),记录下接收端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求出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平均距离,即为半波长。

2、相位法(1)按照驻波法的连接方式连接好实验仪器。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两个同频率、振动方向相同但存在相位差的正弦波。

(3)通过示波器上的李萨如图形,测量两个声波的相位差。

(4)根据相位差和声波的频率计算出声波的波长。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驻波法|测量次数|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mm)||||| 1 |____ || 2 |____ || 3 |____ || 4 |____ || 5 |____ |平均值:____已知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f =____ Hz,根据波长λ = 2×平均值,计算出声波的波长λ =____ 。

声速 v =λ×f =____ 。

2、相位法|测量次数|相位差(度)||||| 1 |____ || 2 |____ || 3 |____ || 4 |____ || 5 |____ |平均值:____已知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f =____ Hz,根据波长λ = 360°/(平均值×2π)×λ,计算出声波的波长λ =____ 。

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声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的方法。

3. 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使用。

4. 学会使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声速的大小受介质性质(如密度、弹性模量等)和温度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1. 驻波法:当两列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的声波在同一直线上传播并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驻波。

驻波的波腹(振动幅度最大的点)和波节(振动幅度为零的点)之间的距离等于声波的波长。

通过测量波腹间距,可以间接求出声波的波长,进而计算出声速。

2. 相位法:声波是一种振动状态的传播,即相位的传播。

当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是平面波时,沿传播方向移动接收器,总能找到一个位置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与发射器的激励电信号同相。

继续移动接收器,当接收到的信号再次与激励电信号同相时,移过的距离即为声波的波长。

通过测量波长和频率,可以计算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1. 驻波法实验:- 超声波发射器- 超声波接收器- 示波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测量尺2. 相位法实验:- 超声波发射器- 超声波接收器- 示波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 测量尺四、实验步骤1. 驻波法:1. 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使其在同一直线上。

2. 连接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

3. 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超声波发射器产生稳定的声波。

4.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找到波腹和波节的位置,并测量波腹间距。

5. 计算声波的波长和声速。

2. 相位法:1. 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支架上,使其在同一直线上。

2. 连接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超声波发射器、接收器。

3. 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超声波发射器产生稳定的声波。

4. 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找到相位差为零的位置。

5. 测量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即为声波的波长。

6. 计算声速。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1. 引言1.1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意义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声速。

声速是介质中声波传播的速度,它与介质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准确地测量声速对于研究介质的物理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声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介质的结构和性质。

不同介质中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等性质有关,通过测量声速可以推断介质的这些性质。

这对于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声速对于工程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声学领域,准确地测量声速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加优良的声学设备,提高设备的性能。

在超声波成像领域,准确地测量声速可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介质的物理性质,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时也为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价值。

1.2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背景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通过驻波的产生和测量来确定声速的方法。

驻波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两个同频率的声波在介质中相遇发生干涉后形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通过观察这种干涉现象,可以得到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进而推断出介质的声速。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起源于19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声波传播的规律和特性。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驻波法测声速实验逐渐成为了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介质的声学性质,从而为声学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在当今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还在工程技术和医学诊断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

【字数要求:200】2. 正文2.1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驻波法测声速实验通过利用声波在管道内的传播特性来测量声速。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2、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波动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在驻波中,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

通过测量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得声速。

设声源的振动频率为 f,波长为λ,声速为 v,则有 v =fλ。

在驻波法中,我们使用超声换能器作为声源和接收器。

当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接收端的信号幅度达到最大,此时两个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L 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为:L =nλ/2(n =1,2,3,)。

2、相位法声源和接收器作相对运动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在相位法中,我们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

设声源的频率为 f,声源和接收器的相对运动速度为 v',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 f',则有:f' = f (1 + v'/v) 。

当声源和接收器相向运动时,v'为正;当声源和接收器相背运动时,v'为负。

通过测量声源和接收器的相对运动速度 v'以及声源的频率 f,就可以计算出声速 v。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测量声速(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将超声换能器 S1 和 S2 分别连接到声速测量仪的发射端和接收端。

(2)打开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 S2,观察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变化。

当信号幅度达到最大时,记录此时 S2 的位置 L1。

(4)继续移动 S2,当信号幅度再次达到最大时,记录此时 S2 的位置 L2。

(5)重复步骤(3)和(4)多次,测量多组数据。

(6)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声波的波长λ,进而求得声速 v。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3、加深对波动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在驻波系统中,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出声速。

设声源的振动频率为\(f\),波长为\(λ\),声速为\(v\),则\(v =fλ\)。

2、相位法通过比较发射波和接收波的相位差来测量波长。

声源的振动方程为\(y = A\sin(\omega t)\),其中\(ω =2πf\),\(f\)为声源频率。

接收点的振动方程为\(y' = A\sin(\omega t +φ)\),其中\(φ\)为相位差。

当移动接收器,使相位差改变\(2π\)时,接收点移动的距离即为一个波长。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由声源、接收器、游标卡尺和数显频率计组成。

2、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连接好实验仪器,打开电源,调节声源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2)缓慢移动接收器,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找到相邻的波节或波腹,记录下接收器的位置。

(3)重复测量多次,计算出相邻波节(或波腹)之间的平均距离,即为半波长。

(4)由声源频率和波长计算出声速。

2、相位法(1)将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分别连接到声源和接收器的输出端。

(2)调节声源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两个同频率但相位不同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接收器,观察示波器上两个波形的相位差变化,当相位差从\(0\)变化到\(2π\)时,记录下接收器的位置。

(4)重复测量多次,计算出波长和声速。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驻波法|测量次数|接收器位置\(x_1\)(mm) |接收器位置\(x_2\)(mm) |距离\(Δx = x_2 x_1\)(mm) |半波长\(λ/2\)(mm) ||||||||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4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5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平均值\(λ/2 =\frac{1}{5}\sum_{i=1}^{5} (x_{2i}x_{1i})\),计算出波长\(λ\)。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原理的讨论【摘要】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通过分析驻波信号的特性来测量声速。

本文首先介绍了声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然后详细阐述了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步骤和原理,以及影响声速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接着介绍了实验装置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文章探讨了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并总结了实验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认识到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适用性。

【关键词】声速、驻波法、测量、实验、原理、精度、装置、数据处理、应用前景、总结、展望。

1. 引言1.1 介绍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背景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声速的技术手段之一。

声速是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声波的基本特性之一。

声速的测量对于理解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背景来源于声学原理,通过在封闭的空间内产生驻波,利用驻波节点和反节点的位置关系来推导声速值。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在两端开口的封闭管道中通过声波,产生驻波并测量驻波节点间的距离,通过已知的管道长度和驻波节点的位置关系来计算声速。

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背景源远流长,起源于对声波传播规律的探究。

随着声学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驻波法测声速实验得以广泛应用于教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

其背景知识涉及声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为进一步探究声速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通过对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背景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声速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1.2 阐述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的重要性驻波法测声速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出气体、液体或固体传递声波的速度。

声速是物质传递声波的速度,它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可以反映材料内部的物理特性。

在工程领域中,准确的声速测量对于材料的性能评估、产品设计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驻波法测声速。

驻波法测声速。

驻波法测声速一,实验原理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它和声源振动的频率f,波长有如下关系:v=/2 (1)如果已知声源振动的频率/,只要测定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人,即可由上式求得空气中的声速。

本实验采用驻波法测定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人。

两歹U振幅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相干波叠加形成驻波,只有当波源的频率与驻波系统固有的频率相等时,驻波振幅才达到最大值,此时发生驻波共振。

在驻波法实验中,超声发射器s和接受器禹的两端面是严格平行的.因此,当S发岀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器丄后,入射波即在接受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干而形成驻波,反射面处于位移的波节.改变端面禹,£上之间的距离L, 当端面s,禹间距L恰好等于超声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I? (n=l,2,3,4.....) (2)在S.S2之间的介质中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此时驻波幅度达到最大;同时,在接受面上的声压波腹也相应的达到极大值,转化为电信号时,电信号的幅度也会相应达到最大值。

因此连续移动禹,增大5,和S,之间的距离L ,每当L满足(2 )时,示波器就显示岀信号幅值最大的正弦信号电压波形(或毫伏表显示出电压的最大值).记录这些波节(& )的坐标,则两个相邻读数之差即为半波长f・另外由频率计可以监测到频率八就可以用(2 )计算声速I,.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仅由介质的物理性质决定,而且还与温度有关,声波在理想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式中,R为气体常数为8.314丿广'一/为相对分子质量”=戋为气体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T为绝对温度。

由此可见,影响声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4)式中,^=331.45"zL ,它为O 'C时的声速,t为擾氏温度。

由(4 )可以算出t等于任一温度时,声波在理想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二,实验内容(1)参考仪器说明书将仪器正确连接.(2 )接通仪器电源,使仪器预热15min左右r并置好仪器的各个旋钮,毫伏表的量程幵关先置于3V档,然后根据情况随时调节.(3 )移动游标卡尺的附尺(连同换能器一起),使换能器£与换能器£接近但不要接触。

驻波法测波长声速

驻波法测波长声速

驻波法测波长声速
驻波法是一种测量波长的方法,也可以用来测量声速。

首先,在管道中产生一个驻波,这需要在管道中放置两个固定距离的障碍物,例如两个封闭的端口或两个垂直于管道轴线的平面板。

然后,在管道中注入一个声波,使其在管道中反射,从而形成一个驻波。

通过测量两个相邻的波节之间的距离(即波长)和声波的频率,可以计算声速。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声速= 2 * 驻波中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 频率
其中,频率可以通过测量驻波产生的声音的频率来确定。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空气中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基本特性。

2、掌握测量空气中声速的几种方法。

3、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并提高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其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测量空气中的声速:1、驻波法根据波动理论,当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波相遇时,会在空间形成驻波。

在一根两端固定的弦线上,当弦线的长度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就会形成驻波。

对于声波,在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管中,当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时,在封闭端形成波节,开口端形成波腹。

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

通过测量管中形成驻波时的长度,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再结合声源的频率,即可求出声速。

2、相位比较法利用李萨如图形来比较发射波和接收波的相位差。

当发射波和接收波的相位差为 0 或2π 的整数倍时,李萨如图形为直线;当相位差为π的奇数倍时,李萨如图形为椭圆。

通过移动接收端,观察李萨如图形的变化,记录相位变化相同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包括超声发射换能器、超声接收换能器、游标卡尺、固定支架等。

2、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一定频率的电信号,驱动超声发射换能器发射声波。

3、示波器用于观察发射波和接收波的波形以及李萨如图形。

四、实验步骤(一)驻波法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将超声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分别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使其正对,保持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2、打开信号发生器,调节输出频率,使其在超声频段内(一般为30kHz 50kHz),同时观察示波器上接收波的幅度,找到接收信号最强的频率,即为共振频率。

3、固定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共振频率,缓慢移动接收换能器,观察示波器上驻波的形成,同时用游标卡尺测量相邻两个波节之间的距离,重复测量多次,求出波长的平均值。

力学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力学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利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的实验技术。

3.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4.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1. 驻波法: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遇到一个反射面,就会产生反射波。

当反射波与入射波叠加时,形成驻波。

驻波的特点是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固定,波节间的距离等于声波的波长。

通过测量波节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声速。

2. 相位法:相位法是利用声波传播过程中,相位的变化来测量声速的方法。

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相位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声源和接收器之间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1. 超声波发射器2. 超声波接收器3. 函数信号发生器4. 示波器5. 卷尺6. 秒表7. 温度计四、实验步骤1. 将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固定在实验装置上,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已知值。

2.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到超声波发射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超声波频率。

3. 打开示波器,将超声波发射器的输出信号和接收器的输出信号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

4. 调整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使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清晰可见。

5. 使用卷尺测量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6. 通过示波器观察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记录下相位差值。

7. 重复步骤5和6,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8.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驻波法测量声速:根据驻波法原理,声速v可以表示为:v = λf其中,λ为波长,f为频率。

通过测量波节间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波长,进而计算出声速。

2. 相位法测量声速:根据相位法原理,声速v可以表示为:v = λf = (2π/Δφ) c其中,Δφ为相位差,c为光速。

通过测量相位差,可以计算出声速。

3. 结果分析:通过对比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得到的声速,可以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装置的精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等。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声速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速。

3、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当声源发出的平面声波在管内传播时,入射波与反射波叠加形成驻波。

在驻波场中,波腹处声压最大,波节处声压最小。

相邻两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

通过测量相邻两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计算出声速。

设两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声波的波长λ =2Δx。

声速 v =fλ,其中 f 为声源的频率。

2、相位法通过比较发射波和接收波的相位差来测量波长。

将发射波和接收波分别输入到示波器的 X 轴和 Y 轴,当它们的相位差为2π 时,李萨如图形呈现一条直线。

移动接收器,当李萨如图形再次呈现直线时,接收器移动的距离即为一个波长。

三、实验仪器1、声速测量仪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按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调至一定值,例如 35kHz 左右。

(2)调节示波器,使其能清晰地显示出接收信号的波形。

(3)移动接收器,观察示波器上波形的变化,找到波腹或波节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4)继续移动接收器,测量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至少测量 6 组数据。

2、相位法(1)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同时接入示波器的 X 轴和 Y 轴。

(2)调节示波器,使其显示出稳定的李萨如图形。

(3)移动接收器,观察李萨如图形的变化,当图形再次变为直线时,记录接收器的位置。

(4)重复上述步骤,至少测量 6 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驻波法|测量次数|1|2|3|4|5|6||||||||||相邻波腹(或波节)距离Δx(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波长λ =2Δx 的平均值,以及声速 v =fλ 的平均值。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驻波法和相位比较法测量声速。

3、掌握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驻波法当声源发出的平面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在一定条件下,入射波和反射波会相互叠加形成驻波。

驻波的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为半波长的整数倍。

通过测量相邻波腹或波节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进而求得声速。

设声源的频率为\(f\),波长为\(λ\),声速为\(v\),则有\(v =fλ\)。

2、相位比较法声源发出的声波通过介质传播到接收器时,在同一时刻,声源和接收器处的声波相位不同。

通过观察示波器上两个同频率正弦波的相位差,可以计算出声波的波长,从而求出声速。

三、实验仪器1、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声速测量仪(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4、游标卡尺四、实验步骤1、驻波法(1)将声速测量仪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接入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稳定的正弦波。

(3)缓慢移动接收器,观察示波器上正弦波振幅的变化,找到相邻的波腹和波节,用游标卡尺测量其距离。

(4)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2、相位比较法(1)按照驻波法的连接方式连接好仪器。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使示波器上显示出两个清晰的同频率正弦波。

(3)移动接收器,观察两个正弦波的相位差变化,当相位差从\(0\)变化到\(π\)时,记录接收器移动的距离。

(4)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驻波法|频率\(f\)(kHz)|相邻波腹(或波节)距离\(L\)(mm)|波长\(λ\)(mm)|声速\(v\)(m/s)||::|::|::|::||\(35\)|\(345\)|\(690\)|\(v =fλ =35×10^3×690×10^{-3} = 2415\)||\(36\)|\(332\)|\(664\)|\(v =36×10^3×664×10^{-3} = 23904\)||\(37\)|\(320\)|\(640\)|\(v =37×10^3×640×10^{-3} = 2368\)||\(38\)|\(310\)|\(620\)|\(v =38×10^3×620×10^{-3} = 2356\)||\(39\)|\(302\)|\(604\)|\(v =39×10^3×604×10^{-3} = 23556\)|平均值:\(\bar{v} =\frac{2415 + 23904 + 2368 + 2356 +23556}{5} = 23788\)(m/s)2、相位比较法|频率\(f\)(kHz)|相位差变化时接收器移动距离\(D\)(mm)|波长\(λ\)(mm)|声速\(v\)(m/s)||::|::|::|::||\(35\)|\(685\)|\(1370\)|\(v =fλ =35×10^3×1370×10^{-3} = 4795\)||\(36\)|\(668\)|\(1336\)|\(v =36×10^3×1336×10^{-3} = 48096\)||\(37\)|\(652\)|\(1304\)|\(v =37×10^3×1304×10^{-3} = 48248\)||\(38\)|\(635\)|\(1270\)|\(v =38×10^3×1270×10^{-3} = 4826\)||\(39\)|\(620\)|\(1240\)|\(v =39×10^3×1240×10^{-3} = 4836\)|平均值:\(\bar{v} =\frac{4795 + 48096 + 48248 + 4826 +4836}{5} = 481888\)(m/s)六、误差分析1、仪器误差声速测量仪的精度、游标卡尺的读数误差以及示波器的测量误差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用驻波法测声速

用驻波法测声速

用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目的1. 学会用驻波法测空气中的声速2. 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仪器实验原理频率介丁20Hz〜20kHz的机械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介丁20kHz〜500MHZ勺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丁定向发射和会聚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KHz 〜60kHz之间。

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使S1发出一平■面波。

S2作为超声波接收头,把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交变的正弦电压信号后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置扫描方式。

S2在接收超声波的同时还反射一部分超声波。

这样,由S1发出的超声波和由S2反射的超声波在S1和S2之间产生定域干涉。

当S1和S2之间的距离L恰好等丁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L k一,k = 0 , 1, 2, 3 ••…;2形成驻波共振。

任意两个相邻的共振态之间,S2的位移为,L L k 1 L k (k 1)—k——2 2 2所以当S1和S2之间的距离L连续改变时,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每一次周期性变化,相当丁S1和S2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

此距离$可由读数标尺测得,频率f由信号发生器读得,由f即可求得声速。

实验步骤只有当换能器S1和S2发射面与接收面保持平行时才有较好的接收效果;为了得到较活晰的接收波形,应将外加的驱动信号频率调节到发射换能器S1谐振频率点处,才能较好地进行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提高测量精度,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超声换能器工作状态的调节方法如下:各仪器都正常工作以后,首先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输出电压(100m\^500mQ|l]),调节信号频率(在25〜45kHz),观察频率调整时接收波的电压幅度变化,在某一频率点处(34.5〜37.5kHz之间)电压幅度最大,同时声速测试仪信号源的信号指示灯亮,此频率即是压电换能器S1、S2相匹配的频率点,记录频率v i ,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适当选择位置(即:至示波器屏上呈现出最大电压波形幅度时的位置),再微调信号频率,如此重复调整,再次测定工作频率,共测5次,取平■均值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驻波法测声速实验目的
1.学会用驻波法测空气中的声速
2.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仪器
实验原理
频率介于20Hz ~20kHz 的机械波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声波,介于20kHz ~500MHz 的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和会聚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KHz ~60kHz 之间。

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

使S1发出一平面波。

S2作为超声波接收头,把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交变的正弦电压信号后输入示波器观察,示波器置扫描方式。

S2在接收超声波的同时还反射一部分超声波。

这样,由S1发出的超声波和由S2反射的超声波在S1和S2之间产生定域干涉。

当S1和S2之间的距离L 恰好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即 2
λ
k
L =, k = 0,1,2,3 …… ;
形成驻波共振。

任意两个相邻的共振态之间,S2的位移为, 2
22)
1(1λ
λλ=
-+=-=∆+k
k L L L k k
所以当S1和S2之间的距离L 连续改变时,示波器上的信号幅度每一次周期性变
化,相当于S1和S2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2λ。

此距离2
λ
可由读数标尺测得,频率f 由信号发生器读得,由f ⋅=λυ即可求得声速。

实验步骤
只有当换能器S1和S2发射面与接收面保持平行时才有较好的接收效果;为了得到较清晰的接收波形,应将外加的驱动信号频率调节到发射换能器S1谐振频率点处,才能较好地进行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提高测量精度,以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超声换能器工作状态的调节方法如下:各仪器都正常工作以后,首先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输出电压(100mV~500mV之间),调节信号频率(在25~45kHz),观察频率调整时接收波的电压幅度变化,在某一频率点处(34.5~37.5kHz之间)电压幅度最大,同时声速测试仪信号源的信号指示灯亮,此频率即是压电换能器S1、S2相匹配的频率点,记录频率νi ,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适当选择位置(即:至示波器屏上呈现出最大电压波形幅度时的位置),再微调信号频率,如
此重复调整,再次测定工作频率,共测5次,取平均值 0 。

将测试方法设置到连续波方式,把声速测试仪信号源调到共振工作频率(根据共振特点观察波幅变化进行调节)。

在共振频率下,将S2移近S1处,依次记下各振幅最大时的读数标尺位置
L 1、L
2
…共10个值;
记下室温t ;
实验数据
序号 1 2 3 4 5 6 7 8
f Hz 37164 37165 37167 37168 37168 37169 37168 37169
Xn 8.060cm 8.500cm 8.968cm 9.422cm 9.890cm 10.360c
m 10.820c
m
11.276c
m
序号9 1 16
f Hz 37169 37168 37168 37168 37168 37169 37169 37169
X n11.746c
m 12.204c
m'
12.660c
m
13.120c
m
13.590c
m
14.040c
m
14.500c
m
14.960c
m
实验数据处理
L1=3.782cm L2=3.774cm L3=3.776cm L4=3.770cm L5=3.756cm L6=3.752cm L7=3.754cm L8=3.760cm L N平均值=3.7655cm 波长=L N/4=0.941cm
频率平均值=37168Hz
V测=349.751m/s
V理论=345.30m/s
E=1.2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