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平均数
学情分析报告
把握学情因材施教——《平均数》一课学情分析的实践操作与思考《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设计教学时,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更要解读学生,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分析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特点等。
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和能力特点,进而设计出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新知。
由此,我们开展了对《平均数》一课的“学情分析”。
从教学程序上来说,学情分析分三个阶段:学前、学中、学后。
从分析方法上来说,了解学情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比如问卷调查、课前访谈、课中提问、课后作业分析等。
平均数是一个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平均数”与学生过去学习的“平均分”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在方法层面,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通过平均分(即求和均分)的操作而求得。
在意义层面,平均数与平均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平均分是为了实现“每份一样多”这一结果而进行的实际操作,其结果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
而平均数则是统计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值”,虽然接近真实值,但其实只是作为一种虚拟的数值而存在。
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
也就是说平均数具有“虚拟性”。
据此,学生已有的经验一方面能为探索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会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形成干扰。
小学数学里所说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即用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
这种算法上的特点衍生出平均数的另外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平均数的区间性,即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总是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二是平均数的敏感性,因为每个数据都参与运算,所以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平均数。
对平均数这些特性的感悟,有助于学生丰富对平均数的认识,不断提高数据分析的水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及其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求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学具:为学生准备纸张、笔等学习用具,方便他们记录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篮球比赛、体重测量等,引导学生关注平均数。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平均数吗?为什么需要平均数?2.呈现(10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并学会如何求平均数。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资源等。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1《平均数》平均数的意义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1《平均数》平均数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八下数学20.1《平均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均数的定义、性质、求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同学的体重、成绩等,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求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_平均数(青岛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统计的作用及其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这儿有一幅篮球赛的图片,请看屏幕。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体会运用平均每场得分进行统计的必要性。
(1)提问。
谈话:这就是7号、8号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
看看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7号、8号小组赛得分情况统计表谈话: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喜欢!老师也喜欢。
红队和蓝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突然,蓝队5号队员意外受伤,需要下场休息,教练员需要重新派一名替补队员上场。
蓝队有7号、8号两名替补队员,派谁上场呢?教练员叔叔犯了愁。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提问:也就是谁的投篮水平高派谁上场?(板书)合作探索,解决问题谈话:教练员叔叔有7号、8号运动员小组赛的得分统计表(出示课件)师:(指着统计表)这条线表示7号运动员第2场没有上场。
追问:那这条呢?还有这条呢?评价:你们能够活学活用反应可真快,老师为你们点赞!提问:你能试着算一算两名运动员在小组赛得分情况吗?(巡视)生1:7号运动员 9+11+13=33(分)8号运动员 7+13+12+8=40(分)40>338号运动员投篮水平高。
生2(评价):这样比不合理,两个运动员的上场次数不同。
师(评价):你真善于观察,老师表扬你。
师提问:那不能用总分数比,怎么办?应该比什么?生(回答):应该比他们平均每场比赛的得分。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出研究课题上周的雏鹰活动中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当小裁判,根据一个大组即两个小组的组员所得星的数量选出优秀小组,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展示和交流好吗?二、展示研究成果,引出“平均数”1、人数相同情况下求和法比较A小组内五位成员和对方组五位成员的比较,自己小组所得星数量分别是3颗、3颗、5颗、5颗、7颗、4颗。
对方组得星数量分别为6颗、2颗、4颗、3颗、5颗,得星数量总和分别为:3+3+5+7+4=22(颗),6+2+3+5+4=20(颗),22颗>20颗,A2组胜出。
请同学们提出建议并交流。
2、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去掉1人的方法B组在汇报的时候遇到人人数不同的情况,4人一个小组,得星分别为:3颗、5颗、6颗、5颗,总数为:3+5+6+5=19(颗),对方小组得星分别为:4颗、5颗、6颗、3颗、3颗,总数为:4+5+6+3+3=21(颗)。
考虑到自己小组与对方组人数不同,所以想把对方组的人数去掉一个,也就是去掉3颗星。
4+5+6+3=18(颗)。
19颗>18颗,我们组胜出。
同学们提出疑问,部分同学不同意这种方案。
3、“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C小组学生通过把星星摆出来的方法,将得星多的同学的星移给得星少的同学,求出平均每个同学所得的星,然后再进行比较,学生总结研究方法,引出“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核心知识点】平均数的意义【前置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具备了初步分析数据的能力。
【后继地位】为后面学习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思想方法阐释】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及其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具、学具课件、学习纸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运动项目?生:跳绳、羽毛球、篮球……师:咱们同学都是运动爱好者,老师也特别喜欢运动,并且非常喜欢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7号和8号可是场上的主力,下面是他们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
你们能看懂吗?7号、8号队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生:能。
师:你们都看懂什么了?生1:一共有5场比赛。
生2:7号第1场,第3场,第4场分别得了9分,10分,11分。
……师:这里的小横线表示什么意思?生1:表示没得分。
生2:这里的小横线表示7号和8号没有上场。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师:仔细观察、分析统计表中每个队员得分情况,你觉得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如果出:生1:8号,因为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第3场7号10分,8好第二场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师: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他是一场一场的进行比较的,第一场的7号得了9分,8号7分,7号赢,把第二场和第三场合起来看,7号10分,8号13分,8号赢,第4场7号11分,8号12分,8号赢,8号还有一场8分,所以8号的水平高。
但是教练要从整体考虑,请同学们观察每个同学的得分,谁的投篮水平更高呢?(下接统计图的引出)如果出这种继续:生2我觉得8号队员的投篮水平高,因为8号的总分是40分,7号队员的总分是30分,8号的总分高。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啊?老师班里正在评选“优胜小组”,你帮老师算算这两个小组,哪个是优胜小组。
(板书:优胜小组)出示:二、借助素材,体会概念1.整理数据,学习概念谈话:先独自思考并计算,待有了结果就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全组可以形成一种意见,也可以有不同意见。
预设:(1)二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二组的总分高。
算算看。
9+11+13=33(分)7+13+12+8=40(分)(2)一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一组的平均分高。
算算看。
(9+11+13)÷3=11(分)(7+13+12+8)÷4=10(分)追问:平均分是什么分数?预设:就是把得分匀匀,让每个同学的得分都一样。
课件展示,匀匀看。
追问:匀匀后,一组同学的平均得分是多少?(11),二组呢?(10)小结:也就是说,一组有三位同学,总分虽然少,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二组有四位同学,总分虽然高,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低。
整体来看,一组表现更好,应该是优胜小组。
追问:平均分10分是二组哪位同学的得分?像这样,11就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10就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板书)2.利用概念,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你能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平均数吗?15和17 1、2、3、4、5 1、2、3、4、5、9板书(平均数的求法:移多补少、总数÷个数)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谈话: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
《平均数》学情分析
《平均数》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
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
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强,喜欢被表扬。
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欠成熟,仍需要形象思维的强化与支撑。
所以本节课在设计时,我从形象的移多补少的动态展示过程开始,引导孩子一步步理解抽象的平均数的概念。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三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教案学情及教材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今后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以及其他常见的统计量。
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是在学习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最基础的数据整理分析,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新教材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份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既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
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
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4-97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据统计观念,能灵活的选择方法解决平均数的问题。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在分析数据中的作用,初步培养共性寓于个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及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磁性白板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数师:孩子们,喜欢体育运动吗?最拿手的是什么?前几天他们就进行了一场男女一分钟投篮大比拼,你们希望谁赢?各有各的想法,咱们用事实说话,请看当时记录的数据师:第一轮比赛谁赢啦?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师:看,第二轮,谁赢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发现比较总数更好一些。
师:男生赢一局,女生赢一局,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第三轮,在一名女队员无法参加比赛的情况下,谁赢了?理由教师请几名同学发言,说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师小结:大家所说的平均数是求什么?就是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投进多少个。
这个方法大家同意吗?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接下来咱们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开始研究。
二、分层探究,认识平均数1、移多补少师:不计算,你能一眼看出女生平均每人投了多少个吗?把你的想法操作给大家看一下学生上台操作。
师:这样移完了之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像刚才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移完后,女生平均每人投进了5个,2、求和均分男生平均每人投进了多少呢?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
全班交流汇报。
师:其实,不管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求和均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变得怎么样?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4篇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学情分析篇1第一教时教学内容:平均数(一)(P116例1、例2)教学目标:1、知道平均数的意义。
2、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3、会正确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4、初步建立平均数的统计思想。
5、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要求下列问题,必须已知哪两个条件,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 平均每天加工零件多少个(2)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3) 平均每组分到几本书(4) 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2、导入(1) 象以上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平均每一份是多少。
类似题称之为求“平均数”。
所谓平均数,就是把不相等的几个数量,在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其相等。
揭示课题:平均数(2)求平均数用什么方法求平均数首先从问题中判断:把什么作为总数平均分;是按什么平均分的,即与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是什么;然后用“总数÷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
二、探究1、例1:有4组小长方体,第一组有9个,第二组有5个,第三组有7个,第四组有3个。
平均每组有多少个(1)默读题目,想一想这到题的数量关系式长方体的总个数÷组数=平均每组的个数总数÷ 份数(2)生列式,并说明是怎样想的(9+5+7+3)÷4问:平均每组的个数会不会比最多一组9个多,会不会比最少一组3个少,为什么(3)阅书P116的例12、例2:陈小红期中考试成绩,数学和英语都是98分,语文96分,自然常识100分。
她的’平均成绩多少分(1)自学例2的解题过程:A.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括号中为什么会出现两个98相加总份数为什么是4)B.你能完整说说这题的数量关系式吗总分÷科数=平均成绩(2)练习:书P117的练一练的1、2(只列式)三、运用1、根据问题找总数、总份数(1)平均每辆车运煤多少吨(2)平均每季度生产多少台(3)平均每人踢毽子多少个(4)平均每组踢毽子多少个(5)平均每次踢毽子多少个2、列式解答(1)第一组植树12棵,第二、第三小组共植树20棵。
小学数学_人教版《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出示学校社团活动小组活动时的照片)师: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众多的社团活动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
环保小分组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这是他们收集饮料瓶的成果?(课件出示图片)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组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2)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第八单元《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黑板有3排苹果磁片,个数分别为7、3、2,由此提问:怎样移动才能使每排磁片个数同样多?(设计意图:移动小球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并渗透“移多补少”法。
让学生明白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追问:在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有一个什么数量没有变?(总量没变)现在每排几个磁片?这个“4”是什么数呢?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师:我们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
这是我们班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和视频)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一、铺垫孕伏.1.小华 4 天读完 60 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 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一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 160 斤,平均体重多少斤?师:上述 1、2 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 3 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二、探索新知.1.引入新课.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问题.(板书课题:)2.教学例 2.(1) 出示例 2.用 4 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 6 厘米、 3 厘米、 5 厘米、 2 厘米.这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非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4)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 1 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 4 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普通浮现两种方法.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者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 16 厘米,再用16÷4=4 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 6 厘米中取 2 厘米放入 2 厘米杯中,从 5 厘米杯中取 1 厘米放入3 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 4 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 4 厘米.这说明原来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 4 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 厘米,矮个身高 140 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 160 厘米.并非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在不少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 4 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7)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6+3+5+2)÷4=16÷4=4 (厘米)答:这 4 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 4 厘米.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8)看例 2 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 4 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明确:复习题中, 4 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一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 4 厘米;例 2 是求的平均数, 4 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一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 4 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9)反馈练习.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 28 米、 29 米、 27 米.求平均成绩.3.教学例 3.(1)出示例 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 6 个同学,第二组有 7 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学生号 1 2 3 4 5 6 7 平均一组136 142 140 135 137 144 ——二组132 141 133 138 145 135 142(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4)列式计算.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6+142+140+135+137+144) ÷6=834÷6=139 (厘米)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32+141+133+138+145+135+142)÷7=966÷7=138 (厘米)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139-138= 1 (厘米)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 1 厘米.(5)反馈练习.一个小组有 7 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 39 千克、 36 千克、 38 千克、 37 千克、 35 千克、40 千克、 34 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三、课堂小结.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的方法.四、布置作业.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一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板书设计探索活动小小预言家活动目的1.让学生通过思量、分析,加深对统计知识的理解.2.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活动准备老师把家里今年前三个月用电量情况制成统计表.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四月份用电量 84 度 93 度 87 度约 ? 度活动过程师问:(1)同学们能用学到的本领,帮我算算我家前三个月,平均每月的用电量是多少?(2)请你预测一下,老师家 4 月份大约用电多少度?儿童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目的l.让学生通过对爱看什么样栏目电视的采集、整理及数据分析,体味统计的意义.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调查的各种方法,并能对调查的事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建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儿童电视片头片段的录相带、录相机、几种表格.活动步骤一、教师打开录相机,播放儿童喜欢看的各种节目片头.你喜欢看什么类型节目:“我喜欢看《大风车》”、“我爱看《东方儿童》”、“我爱看《东芝动物乐园》”、“我爱看《小神龙俱乐部》”……二、展开1.师:如果要你去了解同学们喜欢看什么栏目的电视,你准备怎么做?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问一问.生:可以在所住的小区进行一次调查生:可以在班级里问一问.师:是不是可以设计项目,让被调查的人来填写.这种方法叫“问卷法”.2.小组合作.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采集数据的方案(包括对象、方法、内容).说明自己组的方案及其优点,别的组进行质疑.(l)小组讨论,可能浮现的几种情况;小组 1:用谈话的方法进行调查,步骤是:随意地找同学,碰到一个同学问一些问题 (随机抽样),问题主要有“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哪个栏目的电视?”小组 2: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小组 3: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还有一点补充,在问卷下面增加了一栏,备注栏,让同学们挑选后还可以写一写问卷中没有引出的但自己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如《新闻》等.小组 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下面增加了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这个栏目.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达板书:采集数据的方法方法:谈话法问卷法随机调查调查的对象:部份全部事前准备:设计谈话内容问卷.(2)评价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三、采集电视栏目的收视情况.出示课题:儿童电视栏目收视率的调查.l.师,现在我们用谈话法来了解我班同学喜欢看的电视栏目.(1)采集数据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姓名性别喜欢看的电视栏目原因(2)整理数据并制成表.2.回答问题.(1)男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女生比较喜欢什么栏目?(2)哪个栏目是同学们最愿意看的?有哪些收获?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有多长?你看电视与你的学习有没有发生冲突,你是怎样解决的?一教材分析和目标确定教材在“简单的数据整理”之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4.4平均数》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4.4 平均数》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平均数》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均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班级同学去公园游玩,每个同学带了不同数量的糖果,一共分了多少块糖果,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新课讲解:讲解平均数的含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如何求得的,并引导学生归纳平均数的性质。
3.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一些求平均数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让学生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作业的分配、比赛成绩的计算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以及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平均数,探究平均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但他们对平均数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表面,对其性质和求法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平均数,提高他们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究平均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求法,以及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数学软件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平均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性质,总结出平均数的定义。
3.讲解平均数的性质:通过实例和数学推理,讲解平均数的性质,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4.学习平均数的求法:引导学生运用公式法和列举法求解平均数,巩固所学知识。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学情分析】平均数
《平均数》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平均数,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学情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过“平均分”,也只会求平均数,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对极端数据缺乏认识。
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研究平均数的过程中重点突破对平均数意义的感知和理解,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同时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半学期已经学过简单的统计表。
教师应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效的练习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基础进行设计。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的教学,我们在课前进行的学情调查内容如下:
第1题学生都能计算出平均成绩是92分,但没有出现移多补少的方法。
第2题多数人说有危险,少数人认为没有危险但说不清理由。
通过学情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只会求平均数,但对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对极端数据缺乏认识。
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同时渗透移多补少的方法。
我们的练习教学过程如下──师:公园里有5个平均年龄是10岁的人,猜猜看他们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生:都是10岁。
师:会出现这5个人都超过10岁或都小于10岁的情况吗?为什么?
生:不会。
10应该比最小的年龄大,比最大的年龄小。
师:你能写出这5个人可能的年龄吗?
生:11岁、11岁、10岁、9岁、9岁。
(大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
师:这5个人一定是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吗?
生:可能有一个大人,其他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师:为什么其中一个是大人,其他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呢?
生:大人的年龄比10大得多,一定要把多的补给特别小的孩子才行。
教师出示一个阿姨带4个小朋友的年龄,分别是30岁、5岁、5岁、5岁、5岁。
提问:可能是这样的5个人吗?
学生算一算确认。
师:如果5人中有3人是10岁,其他两人可能是多少岁?
生:可能一个9岁,一个11岁;也可能一个8岁,一个12岁;也可能一个7岁,一个13岁……
师:另外两个人不一定也是10岁,但是──
生:如果有一个超过10岁的话,就必定有一个人是小于10岁,他们的年龄加起来一定要是20岁。
这道题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
仔细分析这道题,开始的问题突出强调平均数的意义,明确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接着利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突出移多补少的方法;最后拓展到用平均数反过来求总数的计算。
可以说,这一道题的练习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学情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 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在课前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学情设计教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切实取得进步和发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