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领会二十字方针 建好新农村

板桥镇“大学生村官治村论坛”演讲稿认真领会二十字方针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板桥镇青山村委会周绍伟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青山村委会的大学生村官,名叫周绍伟,现任村委会副主任。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认真领会二十字方针建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碧空万里江如练,雏雁初飞天;家园前景谱新篇,涉世做村官。
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响应党的号召,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步;一方面,农村浓缩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年轻人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和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说实在话,我个人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也走过弯路。
当初,认识不到“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性,觉得“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就是接接电话,对来访的群众做做登记等一些简单的事情。
2009年1月,我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通过聆听有关领导讲话,与村里群众密切接触,对“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有了全新认识。
当看到群众一双双热切盼望致富的眼睛时;当听到领导一声声语重心长、充满期盼的嘱托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是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期盼,是党和国家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深深地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我所任职的青山村委会,现有农户900户,乡村人口3248人,全村国土面积3.4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25.1亩,耕地面积2391亩,人均耕地面积0.73亩。
人口较多,耕地较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符合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村官,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二十字方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规划

年来,我办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按照全面实施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大工程,遵循“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主导产业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重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以渭清线、延马线和苹果主产塬区为依托,以旧村改造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在巩固完善去年6个续建村的基础上,新启动6个试点村建设,抓好10个省市考核重点村建设,达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总体提高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
年初,县上及时印发了《延长县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安排意见》,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思路、任务和具体的工作措施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对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明确,确保工作任务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深入开展。
同时,在试点村、重点村建设中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挂、乡镇领导包抓、县级部门包扶、企业单位援建、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县委书记、政府县长等县级领导都能够深入实际,亲自到所包抓的重点村调查研究,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各成员单位领导也能够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己任,注重研究政策、捕捉信息,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坚持规划引领的工作思路不动摇,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城建局牵头,配合陕西省金城绿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计划完成了40个重点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使规划既能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又能彰显延长特色。
各项目单位都能严格按照规划来设计施工,避免随意变更规划设计和盲目施工现象发生,力求建设的科学合理。
同时,由县新农办牵头,各产业部门和乡镇配合,完成40个村的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确保产业建设的快速稳步发展。
目前,各项规划正在编制中。
二、配套设施、完善功能。
在新农村建设中,将治理农村脏、乱、差和实施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切入点,集中力量抓好以水、电、路、农民住宅和村庄公共设施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布点的新农村重点村有“两委会”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商业网点、学校、休闲健身广场等,彻底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面貌。
基层组织建设部分名词解释

基层组织建设部分名词解释1、“两推一选”:即村党组织委员会在换届选举时实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选举”的办法选出新一届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2、“二带多帮”工程:指在村党支部建设中开展党员带头发家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级帮、组织帮、领导帮、党员帮等党员先锋工程。
3、“三个文明”: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4、“三向培养”:即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
5、“三会一课”:即党小组会议、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议,党课。
目前我县农村只有党支部,没有建立党小组,一般只要求开展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1次)、支部委员会议(每月1次),党课(每半年1次)。
6、“三级联创”:即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内容的农村党的建设活动。
7、“五个好”: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目标要求是村党组织和乡镇党委建设实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8、“四民主两公开”: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党务公开、村务公开。
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五大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五大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下面给大家收集整理的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方便大家学习。
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一、产业兴旺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
现阶段农村发展落后,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收入低直接导致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村里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子自然就演变成“空心村”。
唯有乡村产业兴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社会问题,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宜居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农民的梦想,同时也是每个国人的梦想。
生态环境是宜居的根本,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现在许多肺病都是由空气直接引起的,饮用被污染的水资源会影响整个人体内脏器官。
因此,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势,可打造城市没有的绿水青山,遍地多彩野花,设施服务的环境,实现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
三、乡风文明实现乡村“乡风文明”,例如上篇文章中的山东中郝峪村,硬件软件一手抓。
但凡村里坚持戒烟的,村委会核实后,会每人每年奖励1000元的奖金;我们都知道这个村的每位村民都参加每年的利润分红,只要有老人向村委会投诉其子女不赡养他们,经村委会核实,会取消其子女的分红机会。
因此,村里的每位村民都遵守道德原则,整个村子的乡风都带动起来,成为了乡村文明示范村!四、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治理有效”,还是以中郝峪村为例,该村实行的是全民入股的政策,利润的80%归村民所有,这是许多乡村发展休闲农业没有完全调动村民积极性的一大法宝。
因此,运营负责人在管理与治理上会得心应手,十分顺畅的开展工作。
因为每位村民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跟自己的收入息息相关。
运营人员只要将制度规则设计好,就能将整个村子运营得井井有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时代下,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
近年来,我所在的农村也在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对此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但很多人的理解却是“规划大、投资大、浪费大、利益小、效果不明显”。
实际上,这个看法是十分片面和错误的。
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它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保障城乡统筹的需要。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规划,科学调配资源,加强治理,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原创性、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其次,我们应该强化产业发展,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产业兴旺。
针对目前我所在农村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积极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挖掘本地优势,发挥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潜力,建立健全优秀的生态农业产业,推动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需要探索转型升级思路,着力打造集绿色生态养殖、高效农业种植以及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态链,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治理同样重要。
在我所在的农村,我们先是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基础上,大力提升治理水平,并对泥浆滥堆、垃圾乱堆、水污染等重点治理,给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加大道路建设,修建了一些重要的农村公路,并提高网络通讯条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总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密切结合实际,适时调整策略,不断追求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贡献力量。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
天上不会掉馅饼
勤俭发家最光荣
应用科学快致富
生产经营一条龙
瞄准市场兴农业
笑看今朝新富农
生活宽裕
窗明几净新楼房
彩电空调和冰箱
吃讲营养用高档
出门坐车好风光
电脑学习多乐趣
又会享受又健康
乡风文明
邻里团结相关照
有事商量礼为先
帮贫扶困助人乐
遵纪守法护平安
家家都争文明户
共建美好新家园
村容整洁
房前屋后要干净
多讲卫生少病害
垃圾不要随处倒
栽花种树讲美观
爱护环境都有责
人人动手就不难
管理民主
若要建设新农村
村民个个是主人
村务公开都知晓
一事一议大家评
积极参与作贡献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1年党建名词

2011基层党建名词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创先争优”活动: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
“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六项工程:“堡垒工程”,即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民主工程”,即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素质工程”:即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基础工程”,即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提高村级班子服务办事能力。
“先锋工程”,即彰显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联动工程”,即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有、五能”农村党支部创建内容:有班子、能干事;有场所、能活动;有产业、能增收;有民主、能公开;有后备、能接班。
“五讲、五比”农村党员创建内容:讲大局、比党性;讲致富、比双带;讲团结、比和谐;讲承诺、比兑现;讲文明、比新风。
党建带团建工作“六带一强化”:即,带好思想、带好组织、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带好工作、带好作风,强化工作机制。
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机关党组织“五个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好、作风好、业绩好。
社区党组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居民反映好。
企业党组织“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四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标兵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农村小康建设的带头人。
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共同进步。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农村党组织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这个主题,针对农村工作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党员能做、会做以及需要党员做的事情,设置为若干个岗位,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员大会,通报岗位名称、岗位职数、岗位职责及要求,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党组织按照尊重个人意愿和因人制宜、择优配岗,最终确定上岗人选,并与其签订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在村务公开栏、党员活动室等位置,将认领岗位党员的姓名、住址、入党时间、所认岗位职责要求等向党员和全体村民公布。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二十字”方针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二十字”方针镇远县发展和改革局龙秀明[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二十字”方针是对它的高度概括,其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角度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和认识,以期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认识,最终达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它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总体目标。
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等方面。
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是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目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设施、经营及管理的水平和现状,决定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既要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又要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实现相互促进和良性协调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是要把生产各要素进行有机的优化组合,探索解决耕地、林地、水面等农业资源的有偿流转和转让的体制机制,生产器械的高效使用,种养殖、农业生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及农业农村经营、管理等责权利关系和投入机制等问题,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和提高投产率,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现代农业转化。
二是把培育新型农民和搞好农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长期和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大力实施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分期分批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农村20字要求

农村20字要求
农村20字要求,是指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方针,具体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1.产业兴旺:强调发展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生态宜居:倡导绿色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乡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治理有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法治化、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生活富裕:旨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最终实现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丰富,共同富裕目标逐步达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最佳答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问答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答: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这 20 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整洁”的要求,最主要的是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实现乡村管理民主的关键所在。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答:要把握好五个“坚持”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四是坚持循序渐进,务求实效;五是坚持节余资源,持续发展。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是什么?答: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 20 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
这 20 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
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解读

项劳民伤财、 千篇一律的形象工程。 必须制定我国 新农村 建设总体规划, 做到“ 规划先行、 学指导” 科 。 通过规划的制定, 使新农村建设一开始就能够沿着 正确的方向进行, 确保各项建设工程有序发展。同 时, 各地也要结合实际 , 编制省域内新农村建设总 体规划。 明确空间布局和实施步骤 。 并在此基础上 , 结合城镇建设规划 , 以县为单位编制新农村建设实 施规划。 坚持用规划统领新农村建设 。要改变以往 零星、 分散的做法。 乡村综合整治。 实施 集中连片推
其次, 培养新型产业 高。“ 十一五” 时期 , 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 不 农 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 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 务工 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 实现增长方式的 农民和务工农民 , 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 一方面协调 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 阳光工程”有针对性 , 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 , 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另 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谢。 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也包 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
德高望重、 有奉献意识、 组织能力强的“ 五老” 吸收 到理事会中, 让农民实现 自我组织、 自我管理、 自我 监督、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 自我建设; 要充分发挥 农村党支部、 村委会 、 村民小组在实施新农村建设 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要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 专业合作组织 。 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 来和联系起来, 鼓励他们发展生产, 积极调整农村 经济结构 , 参与产业化 经营 。 增强农村 自我发展能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
含在“ 生产发展” 的要求之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可以使农民在加工增值的过程中增加 生活分散, 信息不灵,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拉长产业链, 要进一步加快农 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在带领农 民致富过程中有很大 收入。在非农产业不发达的地区, 优势, 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 提升农 村工业化的进程。 城市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 , 也是“ 生产发展” 的 民的组织化程度 资料显示, 前我国农民合作组 目
村规民约范本

村规民约范本村规民约范本本村村民应遵循《宪法》、《中华人民共各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家其他法律、法规和省、地、市政策条例规定外,为提高全体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村规民约。
总则第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指导。
第二条认真学习“八荣八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三条坚守“六要六不要”,弘扬以德治村精神。
一要弘扬美德,尊老爱幼;不要虐待老人,歧视妇女。
二要彼此谦让,互相尊重;不要恶语伤人,以强欺弱。
三要艰苦创业,科技兴农;不要奢侈浪费,愚昧落后。
四要礼貌待人,热情好客;不要污言秽语,懒散焕弱。
五要男女平等,优生优育;不要性别歧视,违反国策。
六要美化环境,爱护公物;不要蚊蝇漫飞,陋习滥行。
林地管理第四条林业规划:全村林业发展总体规划,由村委会立足村情,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实地勘查规划,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生效。
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充分体现规划的权威性、目标性和连续性。
个人服从集体,由村委会组织规划区农户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经营,对不执行总体规划的农户,由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表决后统一收回该农户在规划区内的山林权属,由集体开发或流转他人开发,收益分配由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参照7︰2︰1比例分成议定。
第五条林地四至界限:但凡村民小组之间、山林与山林之间、现有道路与山林之间、村庄与山林之间、田地与山林之间的四至交界处,山林四至必须无条件退出5米,作为双方公共地带,谁也不能开发利用,公共地带天然林木归山主所有,谁开发公共地带,则该农户单方无条件再推后10米,作为双方公共地带。
党建术语

双思:致富思源,富而思进。
双学:学党章,学邓小平理论。
双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
两个务必: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推一选: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大历史任务: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三个规律认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三级联创:县、乡、村三级联动,创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组织。
一课三会制度:“一课”指上好党课,党支部每季度给党员讲好一次党课。
“三会”指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定期不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每月一次党小组会。
四个服从: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化方针(干部队伍建设):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五种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蕴涵的哲学道理

解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蓝图蕴涵的哲学道理曹铭泉2000年,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说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话,深深触动了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的心,并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自那以后,三农问题成了党的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2004年、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
2006年中央再次关注三农,主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
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道理。
一、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据统计,1950年,农业税占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39%,是我国财政的重要支柱;1979年,这一7比例降至5.5%;2004年,这一比例进一步降低至1%;到2005年,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达到28个,河北、山东、云南三省也有相当比例的县(市)免征农业税,全部剩下的农业税及附加只有约15亿元,只占全国财政总收入3万亿元的0.05%。
由此可以看出,取消农业税对我国财政减收的影响微乎其微。
2005年12月29日,关于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2006年,中国农民告别了上缴皇粮国税的历史。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和城市支持农村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制定的新的一号文件,做出了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重农补农的决策。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中央抓住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依据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业是农村的重要产业,农村是农民和农业的载体的原理,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

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十一五”规划《建议》勾勒出的新农村景象令人向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这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包括二十字的基本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精神文明,而管理民主则属于政治文明范畴。
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1世纪全面小康社会的农村,是实现现代化的农村,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包括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总体布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建设新农村,必须夯实物质基础。
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农民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农民也会失去积极性。
因此,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实际增收,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
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坚持两个不变:一是不能动摇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二是不能加重农民负担。
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必须坚持和完善,保障农民物质利益的基本准则必须遵循。
建设新农村的前提条件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这无疑需要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但这不单纯是多拿几个钱的事,更重要的是观念的转变。
城市建得再漂亮,马路修得再宽,如果农村凋敝、农业衰弱、农民富不起来,经济也难以长久繁荣,反而会拖国家现代化的后腿。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作者:丛轶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8年第04期[摘要]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 是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自身感到幸福的家园。
[关键词]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与发展,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以各地实际情况为基准,稳扎稳打、协调发展。
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了统筹城发展方针,逐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针。
中国现阶段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应运而生。
2008 年,浙江省安吉率先展开新农村建设,安吉开展的“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成为全国进行乡村建设的样板。
随后,广东省花都市、增城市和从化市以及海南省依次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并将“美丽乡村建设”上升为省级战略决策。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关于农村建设方面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农村建设理论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是从关于农村建设实践方面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探索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
在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西方学者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在农村建设中值得借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做为环境运动起点的标志,对农业污染的危害进行了研究和书写,用事实提醒人们使用农药例如 DDT 等对地球的危害性,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从生态环境与政治事务的关系的角度,丹尼尔.柯尔曼(2006)在《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这本书中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该从人类政治事务着手。
关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和方法,西方学者也有很多著述。
乡村振兴20字方针发言稿

乡村振兴20字方针发言稿
各位领导、亲爱的村民们:
大家好!
承载着乡土情怀与信念的我们,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齐聚一堂。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我们希望和力量。
作为乡村的主人,我们有责任使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繁荣、美丽和富饶。
乡村振兴的方针是以农业农村为重点,坚持农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我们要深入贯彻这一方针,以科技为引领,以农民为主体,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们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积极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弘扬民族特色。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我们要形成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投入力度,制定出台措施和政策,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各级干部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农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广大村民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中,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共同致力于推进乡村振兴事业。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更高的热情、更扎实的工作,将乡村振兴方针贯彻落实到每个角落,让我们的
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党的“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
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2、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是什么?
答:1、要改进调查研究,调研要轻车简从不安排宴请。
2、要精简会议活动,严控以中央名义召开的会议。
3、要精简文件简报,无实质内容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出访一般不安排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
制。
一般不得封路。
6、要改进新闻报道,压缩政治局委员报道数量字数。
7、要严格文稿发表,个人原则上不出书不题词。
8、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执行房车配备待遇规定
2、假如这次你被选拔为镇副科级领导干部,请结合基层工作实际,谈谈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是要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2分)。
二要结合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6分)。
具体工作论述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发展方向,抓好工作落实,重点抓好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惠农强农政策落实、社会稳定、群众生活安排等。
三要勤政廉政,密切干群关系,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