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课件】
合集下载
税制构成要素课件
![税制构成要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73c3b1caaedd3382c4d3cc.png)
单一比例税率 如我国原牲畜交易税,实行5%的单一比例税率 。
差别比例税率 例如我国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 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照7.5%征收车辆购置税,对1.6升以上排量 乘用车按照10%征收车辆购置税。
幅度比例税率 如我国现行营业税,对娱乐业规定5%一20%的 幅度比例税率,各省、区和直辖市可在此区间内具体规定本地区适 用税率和对不同纳税人确定不同的适用税率。幅度比例税率是一种 灵活性较大的特殊的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使税率的适用更符合 各地的实际情况;使税率的适用更加符合不同纳税人的实际情况; 使税率的统一性与灵活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税率的调节功能更加 强化。
(八)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
行政处罚:如吊销税务登记证,收回税务机关发给的
票证、加收滞纳金、罚款
刑事处罚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违反税法行 为的纳税人所采取的处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 维护税法严肃性的重要手段。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如 : 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 救济性捐赠,在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 的,允许扣除。超过3%的部分则不得 扣除。
2、税率式减免——即通过直接降 低税率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
3、税额式减免——即通过直接减 少税额的方式实现的减免税。
减免税还可以划分为:一次性减税 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 型减税免税、扶持发展型减税免税。
(一)纳税人(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
纳税人: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实际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扣缴义务人:在其经营活动中负有代扣代缴纳税人税款并 向国库缴纳义务的单位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中国税收制度讲义398页PPT
![中国税收制度讲义39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9e02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8.png)
(二 )税收法律关系要素
1.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1)征税主体 (2)纳税主体
2.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1)实物 (2)货币 (3)行为
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1)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变更和终止
1.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
2.税收法律关系的变更
3.税收法律关系的终止
(5)纳税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收回或购买的货物 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对外分配行为。
(6)纳税人将自产或委托加工收回或购买的货物 无偿赠送他人的对外捐赠行为。
2.混合销售行为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一项销售行为即涉及货物销售又涉及 非应税劳务提供的行为,两者之间密切相连,且从同一受 让方取得价款。
下列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征收增值税:
1.销售货物。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2.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指有偿提供相应的劳 务服务性业务。
3.进口货物。指从我国境外移送至我国境内的货物。
(二)增值税征收范围的特殊规定
1.视同销售货物
按现行税法规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下列 行为虽然没有取得销售收入,也视同销售货物,应当 征收增值税。
(1)纳税人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委托代销)以 及代他人销售货物(受托代销)的行为。
2.法国增值税的探讨与实施 3.我国增值税的引进与推广
三、增值税的特点
(一)增值税的一般特点
1.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
2.实行道道环节课征,但不重复征税。
3.对资源配置不会产生扭曲性影响,具 有税收中性效应。
4.税收负担随应税商品的流转而向购买 者转嫁,最后由该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承 担。
(二)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其他特点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PPT 13页)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PPT 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69e47d3ec850ad02de8041bc.png)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的个人。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税负转嫁,即是指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的现象,
或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方式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1
27.12.2019
12
27.12.2019
13
27.12.2019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等
边际税率是指最后一个计税依据所适用的税率。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
累进税制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 而提高,但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在比例税 制情况下,边际税率就是平均税率。
6
27.12.2019
五、纳税环节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客体。
这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 的,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和调节经济的需要, 可以根据客观的经济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 征税对象。
2
27.12.2019
三、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 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一)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三)定额税率
4
27.12.2019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也就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税收实际负担率。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由于存在税前的大量
扣除,经济的通货膨胀等因素,2019
(1)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 (2)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控制税源。
一、纳税人 纳税人即纳税义务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的个人。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纳税人并不一定就是负税人。 税负转嫁,即是指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的现象,
或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缴纳的税款通过各种方式转 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1
27.12.2019
12
27.12.2019
13
27.12.2019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等
边际税率是指最后一个计税依据所适用的税率。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
累进税制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 而提高,但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在比例税 制情况下,边际税率就是平均税率。
6
27.12.2019
五、纳税环节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 征税的目的物,亦称课税客体。
这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 的,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和调节经济的需要, 可以根据客观的经济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 征税对象。
2
27.12.2019
三、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 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一)比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三)定额税率
4
27.12.2019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也就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是税收实际负担率。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由于存在税前的大量
扣除,经济的通货膨胀等因素,2019
(1)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 (2)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控制税源。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PPT课件
![第一章税收制度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13d97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d.png)
7
比例税率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如: 企业所得税税率25%,增值税税率17%。 种类: ①单一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 ②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行业差别;地区差别) ③幅度比例税率
8
定额税率
对每一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如,我国新耕地占用税条例的税额标准如下:人均耕地不 超过1亩的地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下同),每平 方米为10元-50元;人均耕地超过1亩但不超过2亩的地 区,每平方米为8元-40元;人均耕地超过2亩但不超过3 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6元-30元;人均耕地超过3亩的地 区,每平方米为5元-25元。
23
关于税收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
......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 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 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1.纳税期限的含义:纳税人 按税法规定缴纳税的期限。 包括计税期限、申报期限 和缴税期限。
(1)一次课征制 (2)两次课征制 (3)多次课征制
2.纳税期限的两个具体规定: (1)按期纳税 (2)按次纳税
16
六、税收优惠
1、概念、意义(税法严肃性与灵活性结合的体现) 2、种类:
税基式减免税:免征额和起征点 税率式减免税: 税额式减免税:
出口退税
17
税基式减免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 十五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 (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 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 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 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 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 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 产成本的150%摊销。
比例税率
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如: 企业所得税税率25%,增值税税率17%。 种类: ①单一比例税率:企业所得税 ②差别比例税率(产品差别;行业差别;地区差别) ③幅度比例税率
8
定额税率
对每一单位征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如,我国新耕地占用税条例的税额标准如下:人均耕地不 超过1亩的地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下同),每平 方米为10元-50元;人均耕地超过1亩但不超过2亩的地 区,每平方米为8元-40元;人均耕地超过2亩但不超过3 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6元-30元;人均耕地超过3亩的地 区,每平方米为5元-25元。
23
关于税收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
...... 第三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 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 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1.纳税期限的含义:纳税人 按税法规定缴纳税的期限。 包括计税期限、申报期限 和缴税期限。
(1)一次课征制 (2)两次课征制 (3)多次课征制
2.纳税期限的两个具体规定: (1)按期纳税 (2)按次纳税
16
六、税收优惠
1、概念、意义(税法严肃性与灵活性结合的体现) 2、种类:
税基式减免税:免征额和起征点 税率式减免税: 税额式减免税:
出口退税
17
税基式减免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 十五条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 (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 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 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 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 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 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 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 产成本的150%摊销。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PPT课件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bd3afdec3a87c24128c42c.png)
(三)累进税率
1、[累进税率]: 2、种类: (1)全额累进税率 例:甲和乙月应纳税所得额2000元和
2001元,按全额累进税率征税, 甲应纳税额为:2000x10%=200元, 乙应纳税额为:2001x15%=300.15元
• (2)[超额累进税率]:
• 上例: • 按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甲应纳税额为: • 500x5%+1500x10%=175元 • 乙应纳税额为: • 500x5%+1500x10%+1x15%=175.15元
3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 要无疑 ,到这 里方是 长进。 ——朱 熹
••Βιβλιοθήκη 32、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 要,必 先于读 书。 ——朱熹
•
•
3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 必长; 大嚼大 咀,终 不知味 也。 ——朱熹
•
•
3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 无疑, 到这里 方是长 进。 ——朱熹
四、税率:
(一)税率: 1、[税率]: 2、种类: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定额税率
(二)比例税率: 1、[比例税率]: 2、形式: (1)单一比例税率: (2)差别比例税率: a、[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b、[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c、[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3)[幅度比例税率]:P5
税额的多少只同课税对象的数量有关,同 价格无关。
2、形式:
(1)[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2)[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即首先按某种标志
把课税对象分为几类,每一类再按一定标志分为 若干项,然后对每一项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 如:车船使用税以及关税中的船舶吨税。 (3)[幅度定额税率]:即在一个税种中只规定 一个统一的定额税率。如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 汽油、柴油等税目。
税收制度概述 PPT参考幻灯片
![税收制度概述 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ce5c4eb584254b35eefd34b3.png)
22
第二节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 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 (1)纳税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超 额);定额税率(定率税率)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3
(6)减免税 (7)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 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因素。
按各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益划 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 分类。
1
1、按照税法的功能分为 (1)税收实体法
规定国家和纳税人的实体权利、义务的税收 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收程序法 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 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 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的利 益分配关系。在总体上税收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 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 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屠宰税等
17 17
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 密切。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 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 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 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所得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 础。
16 16
同时,应当另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缴纳地方 所得税。该项缴纳的地方所得税,就是附加税。
(五)按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分类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
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 配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 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第二节税收制度构成要素
是税收课征制度构成的基本因素,具体体现在国家制 定的各种基本法中。主要包括: (1)纳税人 (2)课税对象 (3)税率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全额、超 额);定额税率(定率税率) (4)纳税环节 (5)纳税期限
3
(6)减免税 (7)违章处理等 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三项是一种税 收课征制度或一种税收基本构成的基本因素。
按各税法的立法目的、征税对象、权益划 分、适用范围、职能作用的不同,可作不同的 分类。
1
1、按照税法的功能分为 (1)税收实体法
规定国家和纳税人的实体权利、义务的税收 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收程序法 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 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 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法律关系体现为国家征税与纳税人的利 益分配关系。在总体上税收法律关系与其他法律 关系一样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
2、地方税 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的 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屠宰税等
17 17
这类税一般收入稳定,并与地方经济利益关系 密切。
3、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 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 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 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所得税) 这种分类方法是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 础。
16 16
同时,应当另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缴纳地方 所得税。该项缴纳的地方所得税,就是附加税。
(五)按税收的管理和使用权限为标准分类 1、中央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或
由地方政府征收后全部划解中央政府所有并支 配使用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关税和消费税、 等。这类税一般收入较大,征收范围广泛。
中国税制第一章ppt
![中国税制第一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1368d376eeaeaad1f330eb.png)
(三) 公平税负的原则 公平税负的原则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 一是对境遇相同的纳税人,必须实行同 等的税收负担政策;二是对境遇不同的 纳税人,可以实行不同的税收负担政策, 纳税能力强的,多负担一些,纳税能力 弱的,少负担一些。
(四) 注重效率的原则 1、简化税制,规范分配方式。 2、选择最佳的税种和税率形式。 3、建立科学严密的税收征管体系。 (五) 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
(九)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 按税收负担是否能够转嫁分类,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 接税两种。 (十)按税收管辖权所涉及的对象分类 按税收管辖权所涉及的对象分类,税收可以分为国内税和 涉外税两种。 (十一)按国家预算收入口径和征收管理机关分类 按国家预算收入口径和征收管理机关的不同分类,我国现 行的税收可以分为工商税、农(牧)业税和关税三大类。 (十二)按税收存续时间分类 按税收存续的时间分类,税收可以分为经常税和临时税两 种。
四、我国税收制度建立的原则 (一) 维护国家权益的原则 1、建立独立自主的税收制度。 2、独立自主地选择税收管辖权原则。 (二) 保证国家财政需要的原则 1、合理确定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正确处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 前利益的关系。 2、选择适当的主体税种。 3、提高税收征管的水平和效率。
(三)按税收缴纳的形式分类 按税收缴纳的形式分类,税收可以分为实物税、 力役税和货币税三种。 (四)按计税依据分类 按计税依据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 税两种。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价内 税和价外税两种。
(六)按税收课征目的分类 按税收课征的目的分类,税收可以分为一般税 和特定目的税两种。 (七)按应纳税额的确定方式分类 按应纳税的确定方式分类,税收可以分为定率 税和配赋税两种。 (八)按税收管理权限和收入归属分类 按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的归属分类,税收 可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三 种。
《税收制度》课件
![《税收制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cf67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6.png)
国外税收制度的借鉴与启示
1 2
完善税制结构
优化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例,提高税收的公平性 和可持续性。
加强税收法制建设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执法透明度和规范 性。
3
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简化征管流程,降低行政 成本。
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推进税制结构优化
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实现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 。
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是国家为了实现特定 政策目标,对某些纳税人和征 税对象给予减免或照顾的特殊
规定。
税收制度的分类
按税收负担是否易于 转嫁分类:直接税和 间接税。
按税 :从价税和从量税。
02
税收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税收制度
01
02
经济调节功能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制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例如对特定行业或产品 征收特别税,以抑制过度投资或消费,从而保持经济稳定。
社会管理功能
税收制度可以作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例如通过个人所得 税和社会保险税等,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资源配置功能
税收制度可以通过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征税差异,引导资源向政府鼓励 的方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04
税收制度的种类与特点
流转税类
增值税
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 收的一种税,实行价外征 收,税负由消费者承担。
消费税
对特定商品或劳务的消费 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实行 价内征收,税负由生产者 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关税
对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征 收的一种税,实行价外征 收,税负由进口商承担。
所得税类
个人所得税
20世纪初,增值税作为一种新型间接 税逐渐普及。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fc6b8975f46527d3240ce08d.png)
第五讲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税率 四、附加、加成和减免 五、违章处理 六、纳税环节 七、纳税期限 八、纳税地点
一、纳税人
(一)含义 (二)相关概念 1、负税人 2、扣缴义务人
(一)含义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 主体。
五、违章处理
(一)含义 (二)主要税务违章行为 (三)对税务违章行为的处罚
(一)含义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所 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它是税收的强制性特征在税制上的体现。
(二)主要税务违章行为
1、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使用欺骗、隐 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2 2、抗税。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 等方法,拒绝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3、欠税。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规定的纳 税期限,少缴或未缴税款的行为。 4、骗税。骗税是指纳税人通过假报出口 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
三、税率
(一)含义 (二)种类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一)含义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 例,即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量。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 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是税收制度 的基本要素和中心环节。
(二)种类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多少,都 按同一比例征收。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即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 固定的税额,又称固定税额。
二、课税对象
(一)含义 (二)相关概念 1、税目 2、税源 3、计税依据
一、纳税人 二、课税对象 三、税率 四、附加、加成和减免 五、违章处理 六、纳税环节 七、纳税期限 八、纳税地点
一、纳税人
(一)含义 (二)相关概念 1、负税人 2、扣缴义务人
(一)含义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 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 务的单位和个人,是缴纳税款的 主体。
五、违章处理
(一)含义 (二)主要税务违章行为 (三)对税务违章行为的处罚
(一)含义
违章处理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所 采取的惩罚性措施。 它是税收的强制性特征在税制上的体现。
(二)主要税务违章行为
1、偷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使用欺骗、隐 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 2 2、抗税。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 等方法,拒绝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 3、欠税。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规定的纳 税期限,少缴或未缴税款的行为。 4、骗税。骗税是指纳税人通过假报出口 等手段,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
三、税率
(一)含义 (二)种类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一)含义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 例,即税额除以课税对象数量。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的 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能力,是税收制度 的基本要素和中心环节。
(二)种类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多少,都 按同一比例征收。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提高的税率, 即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分别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 固定的税额,又称固定税额。
二、课税对象
(一)含义 (二)相关概念 1、税目 2、税源 3、计税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累进税制情况下,平均税率随边际税率的提高 而提高,但平均税率低于边际税率;在比例税 制情况下,边际税率就是平均税率。
五、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交纳税款的环节。 ❖ 任何一种税都要确定纳税环节。 ❖ 如对一种商品,可以选择只在生产环节征税,称为
“一次课征制”。也可以选择在两个环征税,称为 “两次课征制”。还可以实行在所有流转环节都征税, 称为“多次课征制”。
❖ (一)比例税率 ❖ (二)累进税率 ❖ (三)定额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也就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 实际税率是税收实际负担率。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由于存在税前的大量
扣除,经济的通货膨胀等因素,会产生比较大的 差异。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等
❖边际税率是指最后一个计税依据所适用的税率。 ❖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
七、减税免税
❖ 减税免税是税收制度中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 鼓励和照顾的一种规定。
❖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收一部分,免税是对应纳税额 全部免征。
❖ 减税免税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 (1)起征点 ❖ (2)免征额 ❖ (3)减税免税规定
八、违章处理
❖ 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处罚措施。 ❖ 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课件
26.09.2020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 物,亦称课税客体。
❖ 这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的,是税收 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 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和调节经济的需要,可以根据 客观的经济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征税对象。
三、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 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 设置税目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列举法”,即按照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
目分别设计税目,必要时还可在税目之下再划分 若干个细目; ❖另一种是“概括法”,即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 计税目。
四、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应 纳税额计算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我国 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三种:
天、3天、5天、10天、一个月、一年等作为纳税期 限; ❖ 按次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次数作为纳 税期限。
报缴税款的期限
❖ 由于纳税人对纳税期限内取得的应税收入和应纳税款 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结算并办理纳税手续,因此,还必 须规定一个报缴税款的期限,例如限定在纳税期满后 的什么时间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到期未缴就要作为违 章处理。
行、严肃纳税纪律的重要手段,通过违章处理, 可以加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纳税的自 觉性,从而有利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并充分发挥 税收的职能作用。
选择确定纳税环节的原则是:
❖ (1)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 ❖ (2)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 ❖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控制税源。
六、纳税期限
❖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期 限。
❖ 可以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 ❖ 按期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一定时期如1
五、纳税环节
❖ 纳税环节是征税对象在运动过程中交纳税款的环节。 ❖ 任何一种税都要确定纳税环节。 ❖ 如对一种商品,可以选择只在生产环节征税,称为
“一次课征制”。也可以选择在两个环征税,称为 “两次课征制”。还可以实行在所有流转环节都征税, 称为“多次课征制”。
❖ (一)比例税率 ❖ (二)累进税率 ❖ (三)定额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即法定税率,也就是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 实际税率是税收实际负担率。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之间,由于存在税前的大量
扣除,经济的通货膨胀等因素,会产生比较大的 差异。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等
❖边际税率是指最后一个计税依据所适用的税率。 ❖ 平均税率是全部应纳税额与收入之间的比率。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在
七、减税免税
❖ 减税免税是税收制度中对某些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给予 鼓励和照顾的一种规定。
❖ 减税是对应纳税额少征收一部分,免税是对应纳税额 全部免征。
❖ 减税免税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 (1)起征点 ❖ (2)免征额 ❖ (3)减税免税规定
八、违章处理
❖ 是对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所采取的教育处罚措施。 ❖ 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保证税法正确贯彻执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课件
26.09.2020
二、征税对象
❖ 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 物,亦称课税客体。
❖ 这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的,是税收 制度的基本要素之一。
❖ 国家为了筹措财政资金和调节经济的需要,可以根据 客观的经济需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征税对象。
三、税目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它具体地规定一个 税种的征税范围,体现了征税的广度。
❖ 设置税目有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列举法”,即按照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
目分别设计税目,必要时还可在税目之下再划分 若干个细目; ❖另一种是“概括法”,即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设 计税目。
四、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应 纳税额计算的尺度。它体现征税的深度。我国 现行税率大致可分为三种:
天、3天、5天、10天、一个月、一年等作为纳税期 限; ❖ 按次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次数作为纳 税期限。
报缴税款的期限
❖ 由于纳税人对纳税期限内取得的应税收入和应纳税款 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结算并办理纳税手续,因此,还必 须规定一个报缴税款的期限,例如限定在纳税期满后 的什么时间内将税款缴入国库,到期未缴就要作为违 章处理。
行、严肃纳税纪律的重要手段,通过违章处理, 可以加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纳税的自 觉性,从而有利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并充分发挥 税收的职能作用。
选择确定纳税环节的原则是:
❖ (1)有利于及时稳妥地集中税款; ❖ (2)符合纳税人纳税规律,便于征纳; ❖ (3)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控制税源。
六、纳税期限
❖ 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期 限。
❖ 可以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两种。 ❖ 按期纳税,即以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的一定时期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