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deee1e783e0912a3162a74.png)
喝菊花酒
插茱萸
(课后第一题)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 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与第一句相呼应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 你是怎样过节的。(课后第二题)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站-立+贝=贴 常-巾+贝=赏 察-宀=祭 吃-口=乞 纟+充=统 饣+并=饼 尚+土=堂
生活识字
南
锣
鼓
巷
多音字
chónɡ
重
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chónɡ chónɡ 重新 重复
chónɡ 重合
zhònɡ zhònɡ 重要 重量
zhònɡ 轻重
tiē jiē zhōu ài
贴街 舟艾
示例: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晚 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访亲朋好友,互 送祝福,相互祝贺。
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课后选做题)
傣族的泼水节
彝族的火把节
藏族的雪顿节
蒙古族那达慕
本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个传统节 日和相关习俗。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祖国灿烂 的 民族文化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节日:春节 活动形式: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的日期:正月初一 你知道过春节的时候,还有哪些活动吗?
贴春联
走亲访友
舞龙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节日:元宵节 活动形式:看花灯
元宵节的日期:正月十五 元宵节,还有哪些活动呢?
吃元宵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 2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课件PPT
![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 2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99855b476a20029bd642d7a.png)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识字方法
看图识字
饼
饼 是 食 物 , 所 以 左 部 是 “饣” (饭字旁),右部是声旁“并”。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识字方法
地名识字
巷
注意区分“港(gǎng)”和“巷”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我会写
贴街 舟艾 敬转团热 闹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多音字
(zhuǎn) 转弯
项习俗。农历七月初一到 诉衷肠。这一天也叫作七夕。
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
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
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
“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品析
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当空照”表明中秋节当 天,圆月非常明亮,人们赏月 吃月饼,一家人团圆。
农历八月十五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品析
转
(zhuàn) 转动 车轮飞快转(zhuàn)动,转(zhuǎn) 弯 后就到家了。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字源识字
舟
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一只弯弯的小船,船上还 有横木,十分逼真。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易写错
tiē
贴
不要写成捺,这笔是一点 组词:粘贴 体贴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易写错
jiē
街
不要与“衔”弄混
组词:大街小巷 街头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易写错
tuán
不要与“困”弄混
团 写错
rè 偏旁部首不要忘
热 组词:热闹 热心
倍速学习法 学习好方法
词语理解
大街小巷:泛指城市里的各种街巷。 转眼:形容时间极短。 团圆:(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祭扫: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登高:上到高处。本文指重阳节登山的习俗。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识字2《传统节日》(课件)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9b481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0.png)
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 名称,最后数数文章共有几 句话。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共8句话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元宵, 看着花灯哈哈笑。 大宫灯,红又红, 走马灯,转不停, 鲤鱼灯,尾巴摇, 兔子灯,拉着跑。 小朋友们拍手笑, 大街小巷真热闹。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识字 2 传统节日
自读要求
在拼音的帮助下 把字音读正确,难读 的词多读几遍。
读一读
(chuán)(tǒnɡ) (tiē)
传 统 贴窗花
(xiànɡ) (jì香
shǎngjú 赏菊
(tánɡ) (lánɡ) (qǐ)(qiǎo) (bǐnɡ) 满堂 牛郎织女 乞 巧 月饼
A、端午节
B、七夕节
课后拓展
搜集更多中国传统节日的资 料,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响应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号 召。
xiāo 元宵
读一读
传 统 贴窗花 大街小巷 祭扫 赛龙舟
艾香
满堂 牛郎织女 乞 巧 月饼
赏 菊 元宵
贴传
宵统 舟 巷祭 艾
堂巧
乞郎 饼赏 菊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节日知识擂台赛 贴窗花,放鞭炮( B、春节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二课时课件(22张PPT)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第二课时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96408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b.png)
学 习
想一想:人们会怎样过端午节呢?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赛龙舟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吃粽子 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
插艾叶 和粽子一样香的是艾叶!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乞巧节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中秋节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吃月饼
海上生,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节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重阳节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书写指点
敬转团热闹
“敬”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转”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横、横、 竖折撇、点。“专”字第三笔是一笔写成。
“团”是全包围结构,最后一笔封口。“才”的 竖勾压竖中线。
“热”是上下结构,上部要写得左窄右宽,“丸” 的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 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
识字 2 传统节日 第2课时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2 传统节日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纭,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香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闹”是半包围结构,“市”的点、竖均落笔在 课文《传统节日》。 业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2》教学PPT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2》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6fbaae5a8102d276a22fa3.png)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写一写
谢谢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说一说
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哪些?
说一说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 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端午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传统节日
第 2 课时
读一读
传统 祭扫 乞巧
贴窗花 龙舟 牛郎
元宵 艾香 月饼
小巷 满堂 赏菊
传统节日
春节还有什么活动?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说一说
说一说元宵节还有那些习俗?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资料袋
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 气候转暖,万物欣欣向荣,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因而称为 清明。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许多地区的人们往往合二 为一,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清明节习俗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 的意思;“午”与“五”既同音又通用。所谓“端午” 就是“初五”。由于午时艳阳高照,阳光灿烂,故又 名 “ 端 阳 ” ; 端 午节这天,月、日皆为五,故又称 “重五”;端午节用菖蒲避邪,故又称“蒲节”。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 (课件)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1f94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11.png)
悠久文化 家国情怀
连一连。
放 赛 看 贴 吃
花灯 窗花 月饼 龙舟 鞭炮
知识拓展
傣族 泼水节
我们国家很多民族都 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你还知道有哪些呢?
彝族
火把节
苗族——跳花节
跳花节在正月举行。节日当天, 苗族男女都会穿上节日盛装,聚 集在种满树和开满花的山坡上载 歌载舞。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 年,傣族人民用相互 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 的到来。
每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来历,分小 组查阅相关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讲一 讲。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4月4日/4月5日 五月初五 七月初七 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
传统节日
,人欢笑,
,雨纷纷,
贴窗花,放鞭炮。 先人墓前去祭扫。
,看花灯,
,赛龙舟,
大街小巷人如潮。 粽子艾香满堂飘。
,来乞巧,
,要敬老,
牛郎织女会鹊桥。 踏秋赏菊去登高。
堂乞巧郎饼赏菊
传统 祭扫 乞巧 赏菊
贴窗花 元宵 大街小巷 赛龙舟 艾香 满堂飘 牛郎 月饼 敬老 转眼 团圆 热闹
认 传统 乞巧 贴窗花 元宵节 读 词 祭扫 牛郎 赛龙舟 满堂飘 语 艾香 月饼 赏菊 大街小巷
传转
chuán(传说)
zhuǎn(转达)
传
转
zhuàn (传记)
zhuàn(旋转)
你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
活动形式: 赛龙舟 吃粽子
饮雄黄酒
日期:
农历五月初五
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
插艾草
饮雄黄酒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2773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与第一句相呼应
春节
朗读指导
重读佳节名称,声音要欢快,传递 出期盼全家团聚的急切和喜悦之情 。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 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课后第二题)
④端午节 ③清明节 ②元宵节 ①春节 ⑥户贴对联,
放鞭炮,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拜访亲朋好友,互送祝福,相互 祝贺。
课文小结
本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我国七个传 统节日和相关习俗。我们从中感受到了 祖国灿烂的 民族文化 ,增强了民族 自信心 和 自豪感 。
课堂演练
一、把对应的节日习俗连一连。
清明节
贴窗花
端午节
吃月饼
中秋节
踏秋赏菊
春节
赛龙舟
重阳节
祭扫
二、说一说:你和家人年年都过哪些节日? 你们是怎么过节的?
示例:我和我的家人每年都过春节、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的时候, 我们一家人贴对联,放鞭炮,吃饺子,去 给爷爷奶奶拜年。
大街 宽
小巷 窄
看看花花灯灯
想一想,看花灯的人们挤满了大街小 巷是什么样的场面呢?除了可以说“人如 潮”,还可以怎么形容呢?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人头攒动
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会怎样过元宵节?
吃元宵
猜字谜 逛庙会
春节贴窗花、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看花 灯,人们的心情怎样?带着感情读一读。
朗读指导
每个节日的习俗。
互动课堂
朗读课文1-5句,画出句中提到的传统 节日和习俗。
正月初一
春节到了,人 们喜欢做些什么呢?
做做贴窗花这个动作,说说你还贴过什么。
贴创可贴 贴福字
贴贴画
除了贴窗花、放鞭炮,春节还有哪些 习俗?
贴春联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004e5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5.png)
乞巧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赛龙舟 赏菊 贴窗花 乞巧 吃月饼
课后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全诗押ɑo韵,读时注意韵 脚,读出韵律感。可根据文中节日的不同氛 围来确定朗读情感,如关于春节的几句要读 出欢腾、喜庆的情感,关于清明节的几句要 读出怀念、庄重,稍显悲伤的情感。
背诵指导:背诵注意联系生活经验和 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要 做什么,再与课文对比来进行背诵。也可 以通过定位联想法,结合一年中传统节日 的时间顺序,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节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我国的月饼多种多样,你都吃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月饼?
云腿月饼
莲蓉月饼
枣泥月饼
蛋黄月饼
豆沙月饼
五仁月饼
冰糖月饼
梅干月饼
课文探究
你能说说和中秋节相关的传说吗?
《嫦娥奔月》
课文探究
五月初五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重阳节有什么传统习俗呢?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习俗?给同学们讲一讲。
会写字
艾 热 上下结构 贴 敬 转 左右结构 闹 半包围
街 左中右结构 团 全包围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 彳
街
书写: 左中右宽窄相当,要写得紧凑,左、中高, 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 样高。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独体字 部首: 舟
舟
书写: 首笔撇从竖中线起笔,第二笔撇和第三笔横 折钩均写长,横压横中线,两点上下对称。
人如潮 人多得像潮水一样, 形容人特别多。
课文探究
除了看花灯,你们家还怎么样过元宵节?
猜字谜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二课 传统节日 PPT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 第二课 传统节日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f04e904b73f242326c5f40.png)
(传达)(统一)(元宵) (小巷)(课堂)(乞求)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巧 郎饼 赏 菊
(乞巧)(新郎)(月饼) (欣赏) (菊花)
节日 春节 花灯 清明节 先人 龙舟 中秋 圆月 转眼 全家 团员 热闹
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课文一 共写了哪几个节日。
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 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习俗 :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
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 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 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 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 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 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敬老。
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是……
总结提升
1.您能把这些传统节日按照时间来 排序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些传统节 日,你最喜欢什么节日?你家是怎么 过这个节日的?
和节日相关的古诗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元宵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端午节: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巧 郎饼 赏 菊
(乞巧)(新郎)(月饼) (欣赏) (菊花)
节日 春节 花灯 清明节 先人 龙舟 中秋 圆月 转眼 全家 团员 热闹
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课文一 共写了哪几个节日。
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 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习俗 :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
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 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 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 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 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 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重阳节:踏秋、赏菊、登高、敬老。
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是……
总结提升
1.您能把这些传统节日按照时间来 排序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乞巧节 中秋节 重阳节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些传统节 日,你最喜欢什么节日?你家是怎么 过这个节日的?
和节日相关的古诗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元宵节: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端午节: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传统节日》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41a65c376baf1ffc4fadf7.png)
插艾草
饮雄黄酒
七月七,来乞巧, 乞巧节
(七夕)
牛郎织女会鹊桥。
小朋友,你 知道牛郎织女的 传说吗?
《牛郎织女》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农历八月十五
吃
赏
月
饼
月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说一说:重阳节Biblioteka 哪些敬老活动?你还知道哪些重阳节的习俗?请给大家讲一讲。
喝菊花酒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妙解课文
认真读读课文,思考:
1.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传统节日? 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日期吗?
2.不同的节日人们都进行了哪些活动?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艾草 课堂 乞 巧 牛郎 月饼 赏 菊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我会写
tiē
jiē
zhōu
ài
贴街舟艾
jìnɡ
zhuǎn tuán
rè
nào
敬 转 团热 闹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传统
xiāo
xiàng
宵
巷
六尺巷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jì
祭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táng
堂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三单元《识字2 传统节 日》人 教部编 版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PPT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识字2:传统节日》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145a841f5335a8102d22094.png)
吃元宵
猜灯谜
识字2 传统节日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节日:清明节 活动形式:扫墓、缅怀先烈
清明节的日期:节气清明那天,公历四月初
识字2 传统节日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节日:端午节
活动形式: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
识字2 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日期: 五月初五
端午节还有什么习俗?
喝 雄 黄 酒
踏秋赏菊去登高。
节日:重阳节 活动形式:赏菊、登高
识字2 传统节日
重阳节的日期: 九月初九
你知道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吗?
喝菊花酒
插茱萸
识字2 传统节日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与第一句相呼应
识字2 传统节日
朗读指导(课后第一题)
在朗读时应根据节日的不同用不一样的语调 读,如春节应读出欢快的语调,清明节应读出庄 重的语调。此外,朗读时应读出节奏感、韵律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识字2 传统节日
一、把对应的节日习俗连一连。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春节 重阳节
贴窗花 吃月饼 踏秋赏菊 赛龙舟 祭扫
识字2 传统节日
识字2 传统节日
背诵指导(课后第一题)
背诵课文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自己 在这些传统节日里要做什么,再与课文对比来进 行背诵。
识字2 传统节日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 你是怎样过节的。 (课后第二题)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识字2 传统节日
二、连一连。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课件PPT[心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课件PPT[心选]](https://img.taocdn.com/s3/m/d871f667a5e9856a5612608a.png)
初
读
课 文
•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圈
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 不重读,不漏字。
• 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巧记生字
按读音:翘舌音的字: 传、舟、赏 后鼻韵母的字:统、巷、堂、 郎、饼、赏
偏旁归类识记:传、贴、宵、艾、饼、 赏、菊
换一换:粘——贴、常——赏、 消——宵、朗——郎
减一减:察——祭、吃——乞、 港——巷
第1课时 第2课时
课
第1课时
题
导
同学们喜欢过节吗?请大家来猜一猜:
入 这是什么节日?
放鞭炮,拿红包。( 春节,正月初一 )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五月初五 ) 吃月饼,赏月亮。( 中秋节,八月十五 )
2 传统节日
“传”:左边是单人旁,右边一个“专”。 “统”:总统,统帅,统一。
什么是传统呢?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从几千年前一直 传到现在。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在过的节日,就 叫“传统节日”。
书写指导
敬转团热闹
“敬”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转”是左右结构,右边的笔顺是: 横、横、竖折撇、点。“专”字第三笔是 一笔写成。
“团”是全包围结构,最后一笔封口。 “热”是上下结构,上部要写得左窄右宽, “丸”的笔顺为撇、横斜钩、点。四点底与上 部同宽。 “闹”是半包围结构,“市”的点、竖均 落笔在竖中线上。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春节和端午节 两个传统节日的。
分小组讨论,自由交流,全班汇报。
① 品读与节日相关的语句,找出人们是 怎样过节的。
② 联系生活实际补充说明还有哪些其他 的活动形式。
合作探究
运用以上学法学习剩下的节日,分 组讨论。可以查看课前搜集的资料,完 成表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优质课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23480b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c.png)
识字2 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上课课件
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节日呢?春节、端午、国庆节、劳动节、儿童 节……每年都有许多的节日,但各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有所不同。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吧。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中秋节
节日源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 着悠久的历史,从一些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 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的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 繁荣,科学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节日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 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逐渐从原始祭拜、禁忌 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活动、 享乐活动等,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有些风俗一直延 续发展,经久不衰。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 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 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jìng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尊敬 敬爱
敬老
笔顺 造句 我们向祖国敬礼。
zhuǎn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转眼 转告
转弯
笔顺 造句 开车转弯不能太快。
tuán
结构 全包围结构 组词 团圆 团员
团结
笔顺 造句 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回家团圆。
rè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热烈 热水 热门
笔顺 造句 今天天气非常炎热。
乞巧
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夜晚,是织女 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 孩们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对着空中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 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 红( gōng)技法更娴(xián)熟。乞巧的方式大 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传统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上课课件
同学们都知道些什么节日呢?春节、端午、国庆节、劳动节、儿童 节……每年都有许多的节日,但各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有所不同。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吧。
春节
端午节
元宵节
中秋节
节日源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 着悠久的历史,从一些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里,我们可以了解到 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 定型,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的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 繁荣,科学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为节日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 良好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节日逐渐从原始祭拜、禁忌 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变得丰富多彩,出现了许多体育活动、 享乐活动等,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有些风俗一直延 续发展,经久不衰。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 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 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 文化底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jìng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尊敬 敬爱
敬老
笔顺 造句 我们向祖国敬礼。
zhuǎn
结构 左右结构 组词 转眼 转告
转弯
笔顺 造句 开车转弯不能太快。
tuán
结构 全包围结构 组词 团圆 团员
团结
笔顺 造句 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回家团圆。
rè 结构 上下结构
组词 热烈 热水 热门
笔顺 造句 今天天气非常炎热。
乞巧
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相传,每年的七月初七夜晚,是织女 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 孩们在七月初七的晚上对着空中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 天祭拜,乞求天上的织女能赐予她们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 红( gōng)技法更娴(xián)熟。乞巧的方式大 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 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传统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4.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3
主问题: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互学要求: 1.组内交流朗读。 2.达成共识。
4
主问题: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展学要求: 1.组长主持,组员依次汇报。 2.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5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以查查资料,再说出几个来。
参考答案:我知道的其他民族的传统节日有:蒙古族的那 达慕、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的刀杆节、彝族的火把节、 白族的三月街、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灯节、景 颇族的目瑙纵歌节、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花山节等等。
27
拓展延伸
描写元宵夜的词语
和和美美 阖家欢乐 阖家团圆 阖家美满 团团圆圆 灯火通明
16
主问题: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我国的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团圆、喜庆、吉祥 和希望。
17
课文结构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祭扫)
重阳节(踏秋 中秋节
(吃月饼 赏月)
赏菊 登高 敬老)
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18
课文主旨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
12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中秋节民俗活动的描写。吃月饼、
赏月是人们在这一天要做的事。“十五圆月当空照” 写出了这个节日的具有代表性的环境。
13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描写。“要敬老”
运用:本文的“大街小巷”,属于含有一对反义的成
语,固定用法,用词很准确,使文章语言生动。
7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看花灯”是元宵节的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大街小巷人如潮”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大街上的 热闹场景,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又散去。
8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在清明节里都做什么了。“雨 纷纷”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凄风苦雨的天气,也 代表人们的哀伤的心情。“先人墓前去祭扫”,交代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晨 傍晚 正午 深夜
清晨 正午 傍晚 深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播种 结果 开花 长叶
播种 长叶 开花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小练笔 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一下 你的家乡风俗习惯。
32
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
一、把音节补充完整。 t____ iē q ǐ q____ ___ iǎo x____ iànɡ 大街小巷 ﹒ ch____ uán t____ ǒng
贴春联 乞巧 ﹒ ﹒﹒ l____ sh____ ánɡ ǎnɡ j____ ú
以求美观。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 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22
本课是识字课,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
俗的词语集中儿歌中,我们在诵读中了解了我
国的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积累了语言,并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源远流长 的历史文化。
23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师点拨:要读得热情,读出对祖国节日的赞美 和热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学会背诵,记住我 国的这几个典型的传统节日。
张灯结彩 花团锦簇 瓜果飘香
皓月当空
拓展延伸 关描写春节的古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拓展延伸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拓展延伸 关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35
四、填一填,分一分。 ①( 贴 )窗花 ②( 赛 )龙舟 ③( 吃 )月饼
④( 看 )花灯
⑦( 包 )粽子 ①⑤ 春节:______ ⑥ 重阳节:______
⑤( 放 )鞭炮
⑧( 猜 )灯谜 ③ 中秋节:______
⑥( 赏 )菊花 ④⑧ 元宵节:______
②⑦ 端午节:______
36
五、我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 1.清明节 重阳节 端午节 春节 中秋节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
“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的最具代表性的 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給压 岁钱,还有贴春联。
6
阅读方法解密:准确使用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
概念: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成语,是指成语中有一对反 义词。 好处:可以让语言简洁明了、文采飞扬,使文章的表 现力更加生动。
37
六、我会读选文,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1.文中介绍的传统节日有( ACDF )。(多项选择)
A.春节
D.清明节
B.元旦节
E.儿童节
C.元宵节
F.端午节
38
贴窗花 ,________ 放鞭炮 ,还可以_______ 吃年饭 , 2.春节可以________ 拜年 。 ________
20
国学诵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王安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 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
21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春联】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
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 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 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
② 传统节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难点)
2
主问题: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自学要求: 1.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2.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
俗活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9
推荐阅读 过大年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 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 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
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
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 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牛郎 ﹒
赏 ﹒
菊 ﹒
传 ﹒
统 ﹒
33
二、看拼音写字词。 jìng jiē 爱
敬
ài
街
道
rè nɑo 草
艾
热 闹
34
三、辨字组词我能行。
团( 团圆 )
困( 困难 ) 郎( 牛郎 ) 朗( 朗读 )
Hale Waihona Puke 贴( 贴画 )粘( 粘贴 ) 舟( 龙舟 ) 船( 小船 )
街( 街道 )
衔( 衔接 ) 转( 转动 ) 传( 传说 )
是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常在这天举行尊老爱
老活动。“踏秋、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民俗 活动。
14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15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感受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让我们拿
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25
参考答案: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1)元宵节:这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吃元宵,晚上,我和
小伙伴在公园里看花灯,放烟花。
(2)中秋节:在我们这儿是除了春节外,第二重要的节日。 这一天,我会和家人团圆赏月,吃月饼。
26
3.选做:我国很多民族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你知道哪些?
教师点拨:我国的各民族的节日,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可
3.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例如傣
泼水节 ,藏族有__________ 雪顿节 ,彝族有 族有__________ 火把节 。 __________
39
了清明节人们的主要活动。
9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端午节人们的活动描写。“赛龙舟” 是南方人们的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粽子艾香满
堂飘”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人们插艾叶,吃粽子的
情景。
10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句话写了七月初七的民俗活动和相关传说。
24
2.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
过节的。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春节 重阳节 中秋节 教师点拨:先按照时间顺序排一排。这几个节日,一般按
照农历过的,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
五,清明节是按照阳历的4月4日或5日,端午节是农历的五 月初五,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 初九。知道时间就好排顺序了。再选两个节日说一说,自 己是怎么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