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课件.ppt
合集下载
3.3.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最新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高效备课优秀课件
![3.3.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最新版)(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高效备课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639e5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f.png)
联 复杂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系 决定作用,而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数量关系
问题角度
关键词
1
2
3
是“多个中的 是 “ 办 事 情 ” 关键词。 一个”,还是 还 是 “ 看 问 “二者之一”。 题”。
地位作用
4
是促进事物发展, 还是正确看待事物。
统 一
论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重点论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抓重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反对均衡论
某地方始终坚
据说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
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区后,他张弓搭箭,睁大眼睛左右搜寻,
心 , 为 了 发 展 经 济 , 突然从左边树林窜出一只鹿,正待放箭,
大量开垦土地,发 忽然,又见右边森林跑出一只四不象。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语
conclusion
回看历史,中美合作凝聚着几代人的政 治智慧和不懈努力。从50年前“乒乓外交” 为中美关系破冰,到21世纪初美方签署对华 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再到建立多个机制 性对话增信释疑,中美之间有分歧,更拥有 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需求。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②: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区别
含义 地位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 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支配地位。
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处于被支配地位。
作用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https://img.taocdn.com/s3/m/fb969c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f.png)
3
同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运动的、变化的 ,具有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辩证 唯物主义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则更注重用自然科学的方 法来认识和解释世界。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尝试用自然界的某种具体事物 或现象解释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和作用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种 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
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 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种思想方法有助于 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
批判和创新
唯物辩证法也需要不断地批判和创新,以破除各种形式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同时结合 时代的特点,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个人应用唯物辩证法的鼓励与建议
实事求是
同时,对立统一规律也强调矛盾双方的统一性,矛盾双 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而推动事物向新的方 向发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事物的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表明,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与周围其他事 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事物的永恒发展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永恒性,即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实现自我完善和 创新。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和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这种思想方法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斗争,推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1e099a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2.png)
总特征 联系观 发展观
唯物 辩证法
矛盾观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核心
2022—2024年高考考情透视
考点要求
世界是普 遍联系的
2024 2023
考题统计 选择题:北京卷、浙江卷、甘肃卷 主观题:新课标Ⅱ卷 选择题:北京卷、辽宁卷 主观题:天津卷、浙江卷
哲学上,相反的东西就是对立。如:善与恶,美与丑等。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斗争性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注: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⑴区分矛盾同一性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①相2.矛互盾依的赖基:本强属调性的是谁对 统也立 一离不开谁矛;盾
解决矛盾
地位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特别提醒: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 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知识点2 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的特殊性
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知识点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事物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
➢“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事物内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内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 ➢“事物内部”强调构成矛盾的双方必须处于“同一体”中,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能构成矛盾。 比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PT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474e6169eae009581bec77.png)
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 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 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 制约: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 P.69 页墨子对学生要求严格的事例 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说明了什么道理?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
区 别
联 系
考点3:(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 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①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种矛 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 同本质”; ②特殊性: 即个性(个别),是指不同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 “特殊本质”。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 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 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表明 A.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都有其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C)
(07广东卷)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 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 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 D)
【拓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含义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具有特殊性 哲学 依据 (唯物论) (辩证法) 侧重 强调主观符合客观, 强调矛盾特殊性,反 反对主观主义 对“一刀切” 点 (1)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主观与客观 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 发的深刻表现。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928d4770bf78a652954f9.png)
主要是
A.矛盾具有同一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一只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 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子觉得很轻。 后来,它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 棉袋往水里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 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在 A A.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B.不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地认识 问题 C.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起来 D.用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 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 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 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 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 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 粮食产量的提高。 ⑽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 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2分)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 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 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 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 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 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 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 转化。
想问题(心动)
“抓主流” “把握本质” “重点” “中心” “关键” “识大局”“主体”“优 “突破口” “九个指头”
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 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 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 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A.矛盾具有同一性
C.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D.矛盾具有特殊性
3、一只驴子有一次驮着一袋盐过河,河水 浸在盐袋上,盐化了,驴子一下子觉得很轻。 后来,它为主人驮棉花过河时,它就故意让 棉袋往水里泡,结果棉花袋越来越重,压得 驴子站不起来。这只驴子错在 A A.把个性当成了共性 B.不懂得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地认识 问题 C.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起来 D.用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脱离客观实际
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 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 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 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 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 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 粮食产量的提高。 ⑽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 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2分)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 性、一般和个别)
⑴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 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 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 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 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 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 转化。
想问题(心动)
“抓主流” “把握本质” “重点” “中心” “关键” “识大局”“主体”“优 “突破口” “九个指头”
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⑴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 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 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⑵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 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 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共19张PPT)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69cffe2bb4cf7ec4afed0d3.png)
(5)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按步骤、 分阶段、一步步、循序渐进等,体现了事物发展是从量变 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积极做好量的 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16
17
重难点突破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理论透析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 个别的关系。 (2)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 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受普遍性的制约;矛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搞好试点示范;推广成功经 验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北京和伦敦以各自方式展 现奥林匹克精神。
• ①承认矛盾,解决矛盾。正确认识四川文 化建设的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文化建 设。 •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以经济发 展为工作重心,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四川 经济社会发展。 • ③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借鉴国内外经验,立足四 川实际,发展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
第九课归纳: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 要有:
(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常用答题术语: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 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 善于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 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主 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 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 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 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81fe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3.png)
02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种变化和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作 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因素所决定的。
03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背景
唯物辩证法是在19世纪中叶形成的,当时欧洲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逐渐确立,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发生了 重大变革。
结语:唯物辩证法的未来展望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趋势
综合化
实证化
随着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深入,唯物辩证法将 更加注重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研究,以揭示更 多复杂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
实证研究方法将被更多地引入到唯物辩证法 的研究中,以提供更精确的理论解释和预测 。
数学化
应用化
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将被更多地应用于唯 物辩证法的研究,以更好地模拟和预测社会 现象的发展趋势。
唯物辩证法与逻辑学的相互关系
逻辑学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工具
唯物辩证法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逻辑学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有效的思维 工具和方法。
唯物辩证法对逻辑学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对于逻辑学的应用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思维。
04
唯物辩证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规律的具体应用。
03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逻辑学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论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帮助我们透过现象看 本质,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
认识论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应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通过认识论,我们可以运 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40张ppt)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课件(共40张ppt)政治统编版必修四](https://img.taocdn.com/s3/m/1876038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08.png)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
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 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3)典型事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点,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 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
的基 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 本属 性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同 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性
要求我们学会在对
和斗 ②矛盾的对峙属性即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挤、相互对 峙中把握统一,在
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
阅读与思考(一) 答案:
(1)哲学道理: 爱因斯坦对光的看法,主要是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本身包含着两个 方面,既是光子,也是光波,表明了客观自然界本身既唯物,又辩证,包含着 矛盾的对峙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 (2)这里所说的“矛盾”是反应了自然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 种特殊的状态,“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实体,它在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属性 关系。这种属性关系是事物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对 峙”,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峙”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 盾。
精髓。
注5: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是矛盾的普遍性或 特殊性,而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b1dca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c.png)
思考: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 现了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主要矛盾
➢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主次方面
➢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
主要矛盾
➢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主次方面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主要矛盾
课堂巩固
漫画《你敢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③要防止矛盾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守住底线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真题演练
1.(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图漫画“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切断了自己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 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 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 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 向转化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 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 之重”等词语。 (注重处理问题强调抓、解决)
一个矛盾统一体(简单事物)内部的两 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 要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共74张PPT)(2024)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 (共74张PPT)(2024)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3242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9.png)
B 斗争性(对立) 含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相互分离的趋势。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 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 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
同一性
斗争性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1.居安思危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不象倾,声音相和,
前后相随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3.乐极生悲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斗争性,双方相互对立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混为一谈
注意3: 不能把哲学矛盾等同于生活中的 矛盾(“甲同学和乙同学吵架了”)
例如: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
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注意4:准确理解把握“事物内部”,指事物作为一个统一体,本身所 固有的矛盾。 矛盾是客观的(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哲学上的矛盾不能 被随意制造或消灭。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矛盾的同一性】
“苦尽甘来”“置之死地而后生” 朋友与敌人、善与恶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
课堂练习
下列语句各体现矛盾的什么属性?
1.否极泰来
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复习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cdd4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5.png)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复习 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6
CONTENTS
• 唯物辩证法基本概念 • 唯物辩证法实质剖析 • 唯物辩证法核心思想解读 • 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
用 • 唯物辩证法与其他哲学流派比
较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唯物辩证法基本概念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
辩证法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基本矛盾 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通 过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
筑等领域,推动社会进步。
个人主观能动性
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要充 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挑 战和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和素质。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的重要动力源泉,通过创新思维 、创新技术等方式,推动经济、
矛盾分析方法的应用
矛盾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领域,都需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人民群 众,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 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 ,实现了辩证法的科学化、系统化 。
02
唯物辩证法实质剖析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01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是推动事物发
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30张ppt)
![政治统编版必修四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932b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4.png)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既要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 方法论 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即遵循从特殊---普遍----特殊的工作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地位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 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含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 义 和趋势
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属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
区
体
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 一体中;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别 现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特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点
矛盾特殊性侧重考查世界观【答题模板】 设问方式:材料是如何体现矛盾的特殊性的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 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析: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析: 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析:
矛盾分析法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方法论 用对立统一 观点看问题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 与重点 论的统
一
核心概念一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 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 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 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注意抓主要矛盾的提示词:
抓重点、中心、关键、核心、重中之重、要害、 着力(解决、办好)、第一要义(务)、攻坚、牛鼻 子、关节点、节骨眼、抓症结等。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要求我们要坚持共性和个 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同类事物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个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实际运用: 提示:把握例词: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考点1:矛盾Βιβλιοθήκη 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所包含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 制造矛盾,也不能任意取消矛盾。矛盾具有客 观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C • A.目标:奋斗的方向
• B.信念:勇者的利器
• C.障碍:跨越的支点
• D.天才:勤奋的结晶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 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漫画里面的墙对于人而言是前行的障碍,但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跨越的支点。故C项最恰 当。
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 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矛盾,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 ③“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
C 所以说“火不热”
• 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 “火不热”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1、主(次)要矛盾的含义 (1)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 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 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 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 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在事物的共性指导下,研究事物的个性。要 善于从事物的个性中概括出事物的共性。要坚持共性 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内容比较难
理解,如果的确理解不了,建议只记: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2011·广东卷] 观察右图(改编自陈耶门《沉默 集》),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 最贴切的是( )
(2)次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
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 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 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 理好次要矛盾。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 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即实现原理与方法论的一一对应)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 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复杂事物的诸 多矛盾、同一矛盾双方各有其特殊性。要求我们坚 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接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 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 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 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3)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 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
(4)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 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
• (2008四川卷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 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 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 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 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 者热
• 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 不热”
(1)只要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或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包含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如果有普遍都适用或都要坚持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要 与具体情况相结合,也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这一原理在实际 工作中的应用:
(1)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