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悲剧文学作品中“美”的一般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悲剧文学作品中“美”的一般构成
[摘要]悲剧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中的悲剧的审美体验和认识,优秀的作品能通过作者创作和描述的审美意象来感染人、启迪人,从而形成特定的悲剧美,陶冶读者的思想。本文结合相关作品,分析解读文学作品构成悲剧美的几个关键要素。
[关键词]文学艺术悲剧美构成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中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所说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是指那些合乎历史必然性的人类进步要求和美好的品质。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遭受到的挫折、失败和牺牲。在毁灭中表现出正面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老舍在《论悲剧》中也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攸关的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这种力量能通过“悲”反射出美,通过“挫折”显示出崇高,通过“毁灭”展示出希望,从而使作品迸发出崇高悲剧的美学价值。那么,一件悲剧文学作品要想具有美学价值、愉悦阅读者的精神,进而形成悲剧美必须具备什么要素?
一、悲剧人物的苦难蕴含着社会意义
在现实中,有较好阅读经验的人欣赏悲剧文学作品,并不是怀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去玩赏和品味别人的痛苦,而是满怀对不幸者和受难者的同情和崇敬,通过看到好人遭殃去认识那个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激起对它的愤慨和否定的态度。美学史上有的人之所以认为欣赏悲剧是不近人情的事,主要原因是他们只看到悲剧人物的磨难、痛苦以至死亡,而没有看到在人物的苦难中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及其意义的缘故。只有把悲剧人物的不幸和一定社会联系起来,他的毁灭才超出个人的性质,才能折射出积极的社会意义。悲剧冲突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冲突,是相对弱小的新生力量与强大反动旧势力、旧思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悲剧则是这种冲突及其必然结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像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深刻反映了元朝封建社会的官府昏愦腐败、草菅人命,流氓无赖横行无忌、欺压良民的黑暗现实,鲁迅的《祝福》则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势力和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残酷迫害。
二、悲剧人物应有一定程度的正面素质
悲剧表现的是邪压倒正,是假恶丑压倒真善美,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目的是在毁灭中表现出正面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因而作品中悲剧人物的思想性格应具有某种或某些正面的值得肯定的东西,他的毁灭才能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罪恶。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虽然自身有许多缺点,但更有中国农村妇女的正面形象。首先祥林嫂是一个勤快、善良的劳动妇女,其次她对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求凭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就心满意足。祥林嫂的这种要求不算过分,然而,冷酷的封建礼教社会却连这一点权利都不给她,断送了她的求生之路。《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个有正面素质人物的“毁灭”,引起人们对封建势力和宗法势力的仇恨和对祥林嫂的同情。
三、创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在悲剧中应有强烈的表现
通过分析相关作品,我们能发现在悲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上,往往会形成一种奇特的鲜明的人物对照:从物质力量看,是反面人物压倒正面人物,是邪压正,但从精神力量看,则是正面人物压倒反面人物,是正压邪。窦娥是一位被黑暗社会“打倒”的正面人物,在这场较量中,她输掉柔弱的躯体,但在精神上窦娥压倒邪恶、赢得同情与赞美。因此,为了折射出这种“悲剧美”,在作品中创作者应把自己的同情、热爱和赞美给予悲剧主人公,应用浓烈的感情色彩去描绘悲剧形象,体现出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而对反面人物则应给予无情的揭露和鞭挞。正是因为要抒发这种感情,鲁迅先生才会在《药》的结尾给夏瑜的坟头(死)布置一个花环(生),从而深刻地把绝望、虚无、悲观与希望、乐观、信念揉合在一起,用沉重的音符奏响着历史发展的乐章和生命演进的乐曲,体现了作者对改革命运的思考,而小说的悲剧美也在这生与死的对照中得到最终的表达。
四、悲剧的结局在本质上是乐观的
由于创作者正确的艺术描写和艺术处理,悲剧人物虽遭到了不幸,但它所代表和体现的某种合理的社会理想和要求却更加显示了自己的合理性和存在的权利,这就鼓舞人们为实现它而继续斗争。悲剧当然有悲哀、悲伤、悲痛等因素,给人以压抑、沉重之感,引起“怜悯与恐惧”。但在这些消极情绪中,又饱含着积极向上的东西,这就是悲愤和激励。因为人们从牺牲者的奋斗中,依稀看到了美好未来的曙光,增强了人们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说,悲剧又的确是乐观的。悲剧这种巨大的道德感召力量能使懦怯者勇敢,软弱者坚强,
它能洗涤灵魂中的污垢,使人变得纯洁和高尚起来,这就是悲剧的净化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叔成主编.新编文艺学概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杨公骥主编.中国文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