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2024年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

2024年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自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脱贫任务越来越严峻,脱贫工作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为了全面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2024年我国将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本方案将对2024年的工作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以确保顺利实现目标。
二、总体目标2024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绝对贫困,切实解决所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三、工作重点1. 准确识别贫困人口通过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
采用多种手段,包括摸底调查、数据分析等,确保贫困人口的精确识别。
注重全面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包括贫困人口的家庭背景、居住环境、教育水平、就业状况等,为制定精准的扶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完善扶贫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同等的权益。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扶贫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加强政策协同,促进扶贫措施与其他社会政策的衔接。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推动扶贫政策的多元化和灵活性。
3. 提高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发展农村产业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途径之一。
通过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投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注重发展农村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合作社、农村电商等产业组织,提高农村经济的组织化程度。
4. 促进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教育和医疗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
加大对农村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和医疗条件。
增加对贫困家庭子女的资助,确保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增加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人民的健康水平。
5.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加大对贫困家庭的低保、医疗救助、养老保险等社会救济的保障力度。
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Nongjingluntan
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白秀珍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贫困人口如 余率高,使用效率不高,小额信贷率底。 岗全体干部进行结对帮扶。行业扶贫部
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 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
二、整改的措施
门要坚决落实好双重责任,既要抓好本
和前期督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 建促动,深入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工 和服务员,坚决落实每月必须到结对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作,加大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的力 扶户走访 ( 次以上的要求,深入开展走
#、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业务 度,切实增强村级组织率领贫困群众自 访,入户调查,宣传政策,开好帮扶对象
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 工作站每年乡镇安排工作经费不得少 口,主动创新思维,探索建立扶贫政策 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 于 ) 万元;各行政村要也建好扶贫工作 落实绿色通道,确保行业扶贫政策快速
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 室,明确专人专抓专管。充实工作力 高效落地。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严
些贫困户登记信息与户籍信息不相符, 还要积极帮助贫困对象协调做好项目 可能需要产业或者就业扶贫,年轻年幼
存在按人识别贫困户的现象。普遍存在 申报、组织实施、争取信贷等具体工作, 的可能需要教育扶贫;在帮扶过程中一
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村两委掌握的 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到人。帮扶 定要注重综合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
!、脱贫责任要进一步压实。进一步 合扶贫、教育、卫生、民政、建设等行业
合不够,不能集中力量抓工作推进,作 压实责任,挂点领导要把挂点联系乡镇 部门资源,对已有的产业扶贫、教育扶
如何认识我国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如何认识我国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要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扶贫标准,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确保焦点不散、靶心不变。
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党政机关定点扶贫,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积极性,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
(6月1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脱贫攻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一般来说,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
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脱贫攻坚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
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
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件轻松能解决的事,必须要立足国情,发挥好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政府的领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
要相信党的领导是脱贫攻坚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脱贫攻坚根本的保证,是我们要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2024精准脱贫工作总结

2024精准脱贫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年份,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年。
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脱贫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完成脱贫工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精准脱贫工作措施,下面对此做一个总结。
一、精准识别对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贫困人口的识别机制,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准确确定了贫困人口的范围和特点。
我们将贫困人口划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贫困人口采取不同的救助政策。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注,确保他们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扶。
二、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发展潜力,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手工业等产业,帮助贫困地区增加收入,提升生活品质。
同时,我们加强了产业链的整合,鼓励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三、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提升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在2024年,我们注重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水平。
我们加大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他们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同时,我们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改善贫困地区的教学条件。
通过提升教育质量,我们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加他们未来的就业机会。
四、深化健康扶贫行动,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工作,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我们大力推进健康扶贫政策,提高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增加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免费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我们帮助贫困人口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水平。
五、加强社会保障,稳定贫困人口收入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力度,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我们通过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低保标准,加强就业培训,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
20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2019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一、2019年扶贫工作总体要求(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要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和临时性扶贫问题,确保脱贫不返贫。
要加强脱贫攻坚成效评估,实现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二)加强产业扶贫。
要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提升贫困群众增收能力。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优化帮扶措施,促进就业和创业,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三)完善扶贫政策。
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体系,推动政策落实到位。
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引导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推动扶贫工作落地生根。
(四)加强扶贫监督。
要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监督机制,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力度。
要强化考核问责,严惩不负责任、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确保扶贫工作不打折扣。
二、2019年扶贫工作具体措施(一)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
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做到因户施策、因地施策。
要加强扶贫对象的识别和登记工作,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
要加强扶贫对象的培训和引导,提升其自身素质和技能,增强脱贫能力。
(二)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要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贫困户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等产业项目。
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管理机制,确保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三)加强就业扶贫。
要通过拓宽就业岗位、培训技能人才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要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就业情况跟踪和服务,确保他们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四)加强教育扶贫。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的支持,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贫困群众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加强医疗卫生扶贫。
要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机制,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要增加对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贫困群众的健康权益。
(六)加强生态扶贫。
2017上半年江苏省属事业单位真题

2017上半年江苏省属事业单位真题一、单项选择题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会见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演讲,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问题提供中国方案,下列对人类命运共解正确的是( )。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赖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共建共赢共享思想的集中体现④主权平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循的重要准则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2.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下列对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意不正确的是( )。
A. 集中疏解北京的首都功能B.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C.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D. 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A.集中疏解北京的首都功能3.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为此,必须更好的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下列做法最符合精准扶脱贫要求的是( )。
A. 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扶贫台账B. 完善扶贫脱贫扶持政策,健全扶贫工作机制C.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D. 根据致贫的原因和脱贫的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D.根据致贫的原因和脱贫的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扶持4. 十八大以来,我国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明确改革的主线是(A.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B. 城乡关系结构性改革C. 所有制结构性改革D. 收入分配结构性改革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 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我们正确把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
下列表述蕴涵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相统一哲理的是()。
深圳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深圳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经济特区,一直致力于扶贫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努力实现精准扶贫,确保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深圳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一、深圳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
深圳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深圳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
1.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
深圳将建立健全精准识别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准确识别贫困户和贫困原因,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到人、到户。
2. 实施产业扶贫。
深圳将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持农民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3. 加强教育医疗扶贫。
深圳将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建设学校和医院,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
4. 实施易地搬迁扶贫。
对于那些生活在特别贫困、生态脆弱区域的贫困户,深圳将实施易地搬迁扶贫政策,将他们安置到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深圳将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讯等方面,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和生活环境,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
三、深圳精准扶贫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深圳将建立健全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2. 加大资金投入。
深圳将增加对扶贫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扶贫资金的有效利用。
3. 加强宣传教育。
深圳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扶贫政策和成果,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扶贫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4. 加强监督评估。
深圳将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对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建议

精准扶贫的意见和建议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关乎着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理念和方式,旨在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现脱贫攻坚的目标,以下是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精准识别贫困对象1、建立完善的贫困标准和评估体系贫困的界定应该综合考虑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保障、住房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定明确、量化、可操作的贫困标准,确保贫困对象的识别准确无误。
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贫困标准,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
2、加强基层调研和信息收集扶贫干部要深入贫困地区,逐村逐户进行调查,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
通过与村民交流、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贫困家庭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和更新。
3、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为了确保贫困对象识别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
第三方机构可以对贫困对象的识别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现象的发生。
二、精准制定帮扶措施1、因户施策根据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
对于因病致贫的家庭,要加强医疗救助和保障;对于因学致贫的家庭,要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对于缺乏产业支撑的家庭,要帮助其发展特色产业。
2、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
比如,在山区可以发展林果业、中药材种植;在水乡可以发展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种植。
同时,要加强产业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3、加强教育培训扶贫先扶智,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近年来,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省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下面就对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总结。
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通过建立健全
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资源精准投放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身上。
同时,广东省还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二、扶贫资金合理使用。
广东省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用
在刀刃上,不浪费一分一毫。
同时,加大对扶贫项目的监督和考核力度,确保扶贫项目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广东省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
水利、电力等方面的改善,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强化脱贫攻坚工作机制。
广东省建立健全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
机制,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合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局面。
五、宣传教育,凝聚力量。
广东省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了全
社会的力量,形成了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广东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脱贫
攻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一步,广东省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大力度,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024年贫困村级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2024年贫困村级精准扶贫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贫困是世界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了实现我国2030年的全面小康目标,2024年贫困村级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应该制定。
本计划旨在帮助贫困村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目标设定1. 实现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通过重点帮扶,确保贫困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不留一个贫困户。
2. 提高贫困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通过发展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福利等措施,提高贫困村的整体发展水平,确保脱贫后贫困村能够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3. 建立有效的脱贫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贫困村的脱贫情况进行评估,以确保脱贫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工作重点1. 市场导向,发展特色产业。
结合贫困村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提高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村的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 建设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水平。
同时,关注贫困村的居住环境问题,改善住房条件,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3. 加强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
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改善贫困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学校和医院的设施和设备,提供更好的师资和医疗人员,提高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4. 加强培训和创业支持。
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提升贫困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通过创业引领,帮助贫困村的贫困户实现自主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脱贫自我发展能力。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贫困村级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2024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24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扶贫事业参与者和贡献者。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通过坚定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实施,使我国的脱贫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2024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
然而,脱贫攻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依然突出,贫困人口收入增长乏力,贫困质量有待提高等。
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制定2024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确保脱贫成果的巩固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2024年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巩固小康成果,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将所有贫困地区剩余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脱贫攻坚范围,确保不留盲区、不落一人。
2. 提高脱贫人口的收入水平,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后的收入增长,使其实现全面小康。
3. 确保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4. 加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重点1. 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
制定巩固脱贫成果的实施方案,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后不返贫。
加强监测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2. 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投资,提升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发展产业,增加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贫困地区发展适应本地资源和人力条件的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
4.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体系的支持,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住房保障工作,确保贫困人口有安全、卫生、适宜的居住条件。
实施“六个”举措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文/刘学华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全面吹响,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郧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目前尚有84个重点贫困村、5万贫困户、14.45万贫困人口。
面对艰巨的扶贫工作任务,我们将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落实“六个”举措,即“绘好一张蓝图、决胜两个战场、动员三军齐发、把握四个精准、开展五百行动、创新六大机制”,全面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脱贫”的目标。
就是绘制好一张全县“5万户14.4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按时摘帽”的脱贫决战图,对全县的脱贫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每年每个乡镇(场、区)脱贫目标任务,并指导乡、村两级进一步分解,具体到村、户、人,建设项目、建设资金、致富产业,到选派干部、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做到都有明白账、全县一盘棋。
动员全县上下围绕这一“作战图”,抓住这个“牛鼻子”,紧盯目标,一户一策,精准发力,强力推进,脱贫一个村,插上一面红旗,三年让红旗插满84个贫困村,最终赢得这场扶贫攻坚战的胜利。
就是决战决胜全县整体战和乡镇阵地战两大战场。
全县的整体战就是紧紧围绕“三年脱贫、两年巩固、精准扶贫、不落一户”的要求,按照贫困县退出机制要求,到2018年必须要“摘帽”,这是战略总攻目标。
县委、县政府成立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负责统筹指挥这场战役。
阵地战就是围绕战略总攻目标,以乡镇为单位,作为一个个分战场、一个个小阵地。
各乡镇(场、区)成立分战区指挥部,乡镇(场、区)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兵把守,各个击破,“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完成这场扶贫攻坚战的胜利。
就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坚持群众当主力、政府给推力、社会聚合力,三方共发力、三军齐上阵。
一是坚持群众当主力。
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和主体,我们既要担责,又不能包揽,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激励他们自力更生、立志脱贫、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成为扶贫攻坚的“主人翁”和“主力军”。
2024年精准扶贫帮扶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24年精准扶贫帮扶脱贫攻坚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在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确保脱贫攻坚战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
二、工作重点1.精确识别贫困人口。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准确地识别贫困人口,围绕贫困原因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帮扶措施精准落实。
2.深入推动扶贫产业发展。
加强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持,继续组织实施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手工业和劳务输出等项目,为贫困地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
3.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构建健全教育扶贫长效机制,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确保贫困地区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学费减免、助学金发放等方式,确保贫困家庭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4.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情况,提升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
5.加强生态环境修复。
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加大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修复工作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6.加强社会保障工作。
继续健全完善贫困人口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提升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水平,减轻贫困人口的生存负担。
7.加强党建工作。
在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中,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领导体系,确保党的工作指导能够得到贯彻执行。
三、工作措施1.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制定相关工作规范、操作手册和考核办法,完善帮扶措施的实施方案。
成立帮扶脱贫指导组,组织专家和干部深入到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
2.加强资金保障。
充分利用财政扶贫、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渠道,加大对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2024年全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24年全年精准扶贫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年。
在党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密团结在一起,积极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就2024年全年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总结。
一、坚定不移抓好精准识别2024年,我们在精准识别上进行了大量工作。
首先,我们坚持“五级书记抓”,把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到每一级书记的重要日程中。
同时,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全面梳理贫困人口信息,确保脱贫对象真实准确。
我们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确测算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为后续的脱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狠抓产业扶贫,提高脱贫质量在2024年,我们将精准扶贫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大力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发展农村电商等举措,有效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
我们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民从土地增收到多元经济增收的转变。
同时,我们注重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业等新兴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加新动力。
三、强化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素质教育扶贫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2024年,我们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加强乡村学校建设,改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我们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每个贫困家庭有条件接受教育。
此外,我们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乡村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
四、加强健康扶贫,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健康是人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确保贫困人口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我们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贫困人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
五、深化社会扶贫,加强帮扶措施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深化社会扶贫工作,加强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参与,建立起多方合作的脱贫机制。
我们组织各类志愿者团队,开展定期的扶贫活动,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8篇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8篇第1篇示例: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我国明确了一系列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扶贫识别机制,确保扶贫政策精确到每一个贫困户,精准到每一项扶贫措施。
只有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才能让贫困地区的群众真正受益。
二、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之策。
我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发展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要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引导农民走上致富路。
三、易地搬迁扶贫易地搬迁是解决贫困地区人居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
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易地搬迁工作,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居乐业的新家。
四、教育扶贫教育是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水平,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让他们走出贫困,改变命运。
五、医疗扶贫医疗是保障贫困地区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是确保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实现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梦想。
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广大扶贫开发工作人员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人类共同梦想而不懈努力!第2篇示例: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主要工作目标扶贫开发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主要工作目标之一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6篇

扶贫工作总结通用模板6篇篇1一、引言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全面总结本年度扶贫工作的进展、成效、经验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计划。
通过梳理我们的扶贫工作,旨在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扶贫工作概况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扶贫工作:1. 产业发展扶贫:通过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2. 教育扶贫: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环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 健康扶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
4.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5. 金融扶贫: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户拓宽致富渠道。
三、扶贫工作成效通过全体扶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本年度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 贫困人口减少:实现了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脱贫。
2. 产业发展壮大:扶持的当地特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3. 教育水平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贫困家庭孩子的受教育程度。
4. 健康状况改善:健康扶贫工程有效减轻了贫困人口的医疗负担,提高了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5. 基础设施完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提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四、工作经验与不足在本年度扶贫工作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1.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扶贫计划。
2. 注重产业扶贫,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户参与度。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存在一些不足:1. 部分地区扶贫工作进展缓慢,需要加大力度。
2. 扶贫项目可持续性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扶持和技术支持。
3. 贫困人口参与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组织引导。
五、改进建议与未来工作计划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和未来工作计划:1.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24精准扶贫年度总结

2024精准扶贫年度总结2024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国政府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以下是2024年度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
一、扶贫政策的创新2024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化了精准扶贫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的扶贫模式,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发展。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增加了扶贫资金的规模,提高了扶贫标准。
同时,还加大了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就业。
其次,针对贫困地区存在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制定了差异化的扶贫政策,如对深度贫困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帮扶措施。
这一系列的政策创新,为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二、精准扶贫的成效显著2024年,精准扶贫的成效显著。
首先,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根据统计,2024年贫困人口减少了约5000万,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实现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脱贫。
其次,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政府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修建了大量公路、桥梁、水库等设施,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水利条件,提升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卫生条件,保障了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后,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和优化。
通过精准扶贫,贫困地区的农民纷纷发展起了特色产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效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帮扶工作的推进2024年,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工作力度。
在全国范围内,政府组织了大量的帮扶队伍,派驻到贫困地区开展帮扶工作。
帮扶队伍由各级政府官员、企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他们深入到贫困地区,与当地群众共同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
帮扶工作主要包括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方面。
2024年精准脱贫巩固提升工作总结

2024年精准脱贫巩固提升工作总结2024年是中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年。
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成效,但是要实现全面脱贫、巩固提升的目标还面临很大的挑战。
为了总结2024年的工作,并对未来的扶贫工作进行规划,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政策支持。
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是精准,必须建立科学、准确的贫困识别机制,进一步细化扶贫政策,确保帮助的对象是真正的贫困人口。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能力,为脱贫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化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需要通过培育壮大产业、推动农民就业创业等方式,使贫困地区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产业扶持力度,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贫困地区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市场资源。
三、加强教育扶贫。
教育是脱贫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让贫困地区的人们真正掌握技能,提高就业能力,实现持续发展。
在2024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扶贫的投入,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质量和覆盖率。
同时,还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四、加强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保障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2024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低保、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确保贫困人口不因病、因灾、因残致贫。
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帮扶力度,鼓励人们互助互爱,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五、加强监督和评估。
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时刻保持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加大违规现象的打击力度,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
六、加强宣传和教育。
精准扶贫工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基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作者:白秀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1期习近平总书记说: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总书记再三强调言必信,行必果。
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一、存在的问题自从2014年脱贫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脱贫攻坚上都倾注了很多精力,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通过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和前期督查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领导业务不熟,精准推进指导性不强、效率不高,对全年脱贫攻坚工作没有系统安排,扶贫工作基础不扎实,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
有的行业扶贫部门协调配合不够,不能集中力量抓工作推进,作风不实,被动应付,资料多,落实的少。
有的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高,自身下乡驻村时间少,帮扶措施不强。
因村派人缺乏正对性,有的第一书记还是兼职的,对村情民情缺乏深入了解。
只了解几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的帮扶干部一年只去帮扶户家里走访1-2次,去了也只是打打照面,问问情况,既没有落实帮扶举措,更没有跟踪帮扶问效,“一证两册”资料信息不完整。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思想认识上出现了问题。
2、精准落实不到位。
还有大量的边缘户,错评率很高,群众满意度不高。
一些贫困户登记信息与户籍信息不相符,存在按人识别贫困户的现象。
普遍存在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村两委掌握的信息不一致,村委历史资料欠缺的现象。
政策吃不透,执行落实难,因户施策难度大,贫困户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
在精准退出方面,第三方评估中,精准退出的不达标率高,有的甚至超过了7%,高出标准3倍以上。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为了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中国提出了“两不愁三保障”战略,即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收入稳定增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这一战略的实施,为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聚焦“两不愁”目标,着力解决温饱问题“两不愁”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基本目标,也是农村贫困人口最迫切的需求。
实现“两不愁”,就是让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在发展扶贫领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
为了实现“两不愁”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通过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特色产业等,提高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推动移民搬迁,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着力保障“三保障”,助力脱贫攻坚任务“三保障”是指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这三个方面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
在义务教育方面,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免费教育”政策,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还有各种教育扶贫资金的投入,以及对农村学校的改造与建设。
在基本医疗方面,政府提出了“健康脱贫”战略,通过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健康扶贫项目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在住房安全方面,政府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的住房质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三、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质量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作者:
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年第03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
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要打牢精准扶贫基础,通过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做实做细,实现动态调整。
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要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合理控制建设规模和成本,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促进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
要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学生上学等问题。
要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再贷款等政策要突出精准。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要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在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
农村干部在村里,工作很辛苦,对他们要加倍关心。
习近平强调,要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要防止层层加码,要量力而行、真实可靠、保证质量。
要防止形式主义,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要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要严肃问责。
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习近平强调,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