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设计史中的主流

合集下载

外国现代设计史

外国现代设计史

外国现代设计史1工艺美术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

它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2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其发展时间约为1895—1910年。

3装饰艺术运动:是继新艺术运动之后的一场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它起源于法国巴黎,从1910年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1935年前后为止。

4德意志工业同盟:是1907年10月6日成立的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方机构,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各方面的支持。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促进中心。

宗旨:a是把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起来;b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德国设计水平;c主要走非官方路线,成为设计界的行业组织;d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接受现代工业;e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f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

5包豪斯:全称“国立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其基本原则是a主张艺术和设计的新统一b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c 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6系统设计: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常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强而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

7流线型风格: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外部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产品风格。

8计划废止制:20世纪40—5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厄尔为了不断促进汽车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的推进一种制度:在设计新的汽车样式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最少每两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三到四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即“计划废止制”。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西方设计流派是指西方国家在设计领域中的各种风格和流派。

这些设计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文化背景下形成,并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展示其独特的特点和对设计界的贡献。

一、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其特点是装饰华丽、线条优美、造型复杂。

巴洛克风格的设计充满了壮丽、优雅和夸张的元素,常被用于宫殿、教堂、宗教画等领域。

巴洛克风格的色彩鲜明、光影变化多端,给人以华丽、浮夸的感觉。

二、新古典主义风格(Neoclassical Style)新古典主义风格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对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一种回归。

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模仿和借鉴,强调对称、简洁、平衡的设计原则。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常见于政府建筑、公共场所和一些重要纪念碑。

三、艺术装饰风格(Art Nouveau Style)艺术装饰风格兴起于19世纪末的法国,并迅速传播到欧洲各国和美国。

这种风格的设计追求自然形态和线条的流动感,强调曲线、花朵和植物的图案,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和装饰性。

艺术装饰风格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在建筑、家具、珠宝和平面设计领域。

四、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 Style)现代主义风格在20世纪初兴起,并对当代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原则,反对过度的装饰和复杂性。

这种风格的设计作品注重形式的纯粹、材料的实用和结构的合理。

现代主义风格在建筑、家具、平面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五、后现代主义风格(Postmodernism Style)后现代主义风格是20世纪后期的一种设计思潮,对现代主义风格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后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各种元素的混合和碰撞,追求个性、多样性和文化的包容。

后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作品常以戏剧性的形式表达,突破传统的设计限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

外国现代设计史知识点导言:外国现代设计史是设计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设计风格、思想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外国现代设计史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设计的发展历程。

一、巴洛克艺术与建筑巴洛克艺术和建筑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是一种充满动态和装饰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设计注重对称性、曲线和运动感,追求宏伟壮丽的效果。

柱形、壁龛和半圆形的构造是巴洛克设计的典型特征。

二、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成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包豪斯倡导功能主义和简约风格,注重材料的实用性和工艺的精确性。

包豪斯设计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结合,强调设计要服务于大众。

三、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是一种追求艺术与生活融合的设计风格。

此运动主张艺术应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人们的生活环境。

装饰艺术运动注重线条的流动性、花纹的丰富性和色彩的鲜明性。

四、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在20世纪初兴起,试图打破传统的艺术和设计观念。

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的简化、功能的实现和机械化的生产。

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有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沃格尔斯等。

五、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注重垂直线条和尖拱形的设计,追求空间的延伸和向上发展。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坎特伯雷大教堂等。

六、现代印刷术的影响现代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刷技术的发展使设计在视觉传达方面更加丰富多样,文字、图像和颜色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七、国际风格20世纪中叶,国际风格成为现代设计的主流流派之一。

国际风格注重简约的几何形式、尺度的均衡和色彩的纯粹性。

这种设计风格强调功能性,追求普适性和全球性。

八、数码设计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数码设计成为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码设计涉及到图像处理、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多个方面,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工具。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归纳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归纳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归纳在西方设计史的长河中,各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流派,它们各具特色,代表着不同的设计哲学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对几个重要的西方设计流派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方设计的发展脉络。

1. 文艺复兴设计文艺复兴设计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艺术运动中的设计风格。

这一时期的设计注重对古典艺术的回归,追求对称、比例和秩序的完美表达。

代表性建筑有意大利的圣彼得大教堂和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这些建筑充分展示了文艺复兴设计的优雅与庄重。

2. 巴洛克设计巴洛克设计兴起于17世纪晚期,其特点是奢华、雕饰繁复以及追求艺术的宏大与表演性。

在室内设计中,壁画、圆顶天花板和华丽的家具成为了巴洛克设计的重要元素。

法国凡尔赛宫和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的内部装饰都体现了巴洛克设计的精髓。

3. 新古典主义设计新古典主义设计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设计风格,它追求对古典艺术的再次诠释,并强调对称性和比例感。

新古典主义设计与巴洛克设计相比更加简约、清晰,注重几何形状和地方性特色的利用。

巴黎凯旋门和美国国会大厦都是新古典主义设计的杰作。

4. 装饰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它在建筑、室内设计和工艺品制作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装饰艺术设计追求独特的造型和细节,并赋予设计作品一种艺术性的气息。

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和维也纳的分离教堂都具有明显的装饰艺术设计特点。

5. 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初,它以机械化生产和功能主义为导向,摒弃了过多的装饰和华丽,注重实用性与形式的简洁性。

现代主义设计在建筑、家具和工业设计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德国包豪斯学派和荷兰派设计师都是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代表。

6. 后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的一种设计流派,它突破了现代主义的限制,注重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并引入了多样性和杂糅性的设计元素。

后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创新和反传统,强调对设计过程与背后故事的关注。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一篇: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

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

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传统绘画写实功能趋于弱化,工业、信息、科技革命所需的理性思维,驱动艺术家对艺术的抽象美进行不断探索,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在此背景下,新的艺术路线、美术流派不断呈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主流艺术呈现三个演进阶段:20世纪初至一战曝发: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主义和抽象派世人公认塞尚、梵·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时影响有限。

1901年-1906年,他们的作品在法国巴黎才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

把他们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的画家却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

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

”纳比派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代替油画布,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以追求色彩的效果。

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P.博纳尔、M.德尼、E.维亚尔等。

画家鲁赛尔和女儿安纳特法国维亚尔逆光下的裸女法国博纳尔沐浴瑞士瓦洛顿莎乐美德国斯塔克塞尚作品梵高作品1905年法国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

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弗拉曼克和德朗。

在北欧,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

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蒙克、安索尔、席勒、柯克西卡、诺尔德以及桥派的基希纳、蓝骑士派的斯基和马尔克。

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较为相似,两者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使用颜色的目的却不同。

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现感情和自我,用以发泄心的苦闷。

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绿色条纹的马諦斯夫人科利尤尔船队德朗弗拉曼克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鲍尔像席勒自画像奥地利席勒裸女莫迪里阿尼最后的晚餐诺尔德基尔希纳裸女法国马尔凯安索尔自画像年轻的姑娘柯克西卡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是第一个把具象带往抽象形式的画家,他的“把自然还原为圆柱、圆锥与球体的三种基本形状”认识,催生了立体派的诞生。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汇总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汇总

西方设计流派知识点汇总设计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的设计流派以及其背后的理念和风格。

本文将对几个西方设计流派进行知识点的汇总,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这些设计风格。

1. 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现代主义设计流派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股潮流,追求简洁、功能性和抽象性的设计风格。

这一流派强调线条的纯粹性、几何形状的简洁性以及材料的实用性。

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师包括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贝聿铭等。

2. 包豪斯设计流派包豪斯设计流派起源于德国,追求将艺术与工艺相结合,注重功能性和工业生产。

包豪斯设计师倡导将设计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追求简约、实用和经济。

包豪斯设计流派对现代建筑和家具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和米斯·凡·德·罗等。

3. 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兴起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对材料的讲究和对装饰的过度。

艺术装饰派设计流派的设计师致力于将艺术与工艺相融合,创造出华丽独特的艺术品。

代表人物包括奥本海默、威廉·莫里斯和路易斯·康等。

4. 极简主义设计流派极简主义设计流派强调简洁、精确和功能性,追求去除多余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突出设计的本质和实用性。

极简主义设计流派的作品通常具有几何形状的纯净线条、中性色调和简单的材料。

代表人物有迪特·拉姆斯和乔纳森·艾夫等。

5. 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后现代主义设计流派强调对传统规则和限制的反叛,注重个体性和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师通常善于使用非传统的材料和形式,追求拼贴和碎片化的视觉效果。

代表人物包括弗兰克·盖里和菲利普·约翰逊等。

总结:以上是几个西方设计流派的知识点汇总,每个设计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理念,对于设计师和设计爱好者来说,了解这些流派的背景和特点对于进行设计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设计史名词解释

包豪斯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

这所由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试验成果,并加以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大成的中心,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和工业设计的基本面貌。

包豪斯经历格罗佩斯、迈耶、米斯三个不同阶段,造成了包豪斯兼具理想主义的浪漫、共产主义的政治目标、实用主义和严谨的工作方法,精神内容极其丰富和复杂。

它建立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与美国以改形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形成对立。

而后来包豪斯大批人员移居美国,将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和美国的商业体系相结合,形成战后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形式主义加大,商业味道浓重,理想主义内核消失,遭到理论界的批判。

77页设计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预算他是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设计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计的内涵和灵魂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1页设计的核心内容所谓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构思、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①计划、构思的形成;②视觉传达方式,即把计划、构思、设想、解决问题的方式利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③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影响第一方面,即影响计划和构思的因素不同,因而有传统设计和现代设计之分;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第二方面,即视觉传达方式变得复杂和发达;第三个方面,即设计的最后应用问题,技术和生产条件的发展,造成设计应用的新变化。

1页现代设计共分为几大设计领域答:现代设计共分为以下七大设计领域:(1)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室内和环境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成为现代工业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包括包装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企业形象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等几个方面);(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部门:①摄影,②电影与电视制作,③商业插图。

现代设计史重点知识点

现代设计史重点知识点

现代设计史重点知识点现代设计史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的设计发展历程,它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个现代设计史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包豪斯学派、功能主义设计以及瑞士国际式设计等。

一、包豪斯学派包豪斯学派是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它由德国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于1919年,追求将艺术与工艺品的生产与制造相结合。

包豪斯学派的设计理念是简约、实用且功能主义,注重形式与功能的一体化。

它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法,提倡追求纯粹、现代、创新的设计。

二、功能主义设计功能主义设计是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概念。

它强调设计应特别关注产品或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性,拒绝一切不必要的装饰。

功能主义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并且深受包豪斯学派的影响。

该设计思想在设计师们中快速传播,并在整个欧洲和美国迅速发展。

功能主义设计追求简单、实用、经济、耐用的设计,体现了现代工业化社会对设计的要求。

三、瑞士国际式设计瑞士国际式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期间在瑞士及其周边地区兴起的现代设计潮流。

这种设计风格以简洁、几何、清晰的形式为特征,追求功能、明确和效果的最大化。

它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平面设计领域表现出色。

瑞士国际式设计以其冷调的色彩、严谨的布局和现代感的组合而闻名,成为当代设计中的经典。

四、平面设计的发展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文字、图像和其他视觉元素结合起来,传达特定信息。

平面设计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兴起,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其中,俄国构成主义和德国包豪斯学派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20世纪后半叶,平面设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巧,追求简洁、清晰和有效的传达方式。

总结:现代设计史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包豪斯学派、功能主义设计以及瑞士国际式设计等。

这些知识点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设计,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八大艺术设计主义

八大艺术设计主义
3/19术家,布拉克与毕加索,寻找新的画中主题及空间的表达模式。 他们受到了保罗· 塞尚、乔治· 秀拉、伊伯利亚雕塑、非洲部落艺术(即便布拉克驳 斥这种说法),以及野兽派的影响。立体主义画家接受了P.塞尚关于创造视觉立 体形象的观念,进而转向一种对心理的立体形象的追求。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 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 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 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了许多 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 视法造成的三度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 出一个二度空间的绘画特色。
3/19/2017
虽然作为立体主义分支的黄金分割社于1920、1925年继续举行展览,但作为艺 术运动的立体主义早在1914年便失去活力。 立体主义是富有理念的艺术流派。它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 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 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 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 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 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主要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 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立体主义在反传统的口号下有浓厚的形式主义倾向。但它在艺术形式上的探 索,又给现代工艺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等注重形式美的实用艺术领域 以不小的推动作用。 立体主义的产生也是美术自身发展的必然。在传统绘画中只依看到的客观自 然作画,所表现的只是自然的一个局部和一个片面,随着现代人的现代生活 变化:客观与微观,速度和多变,机器对人的制约,这就要求绘画要表现这 多样复杂性;古希腊柏拉图关于几何美的观点及塞尚着意描绘事物的结构、 永恒性的观点加之非洲黑人雕塑的启迪,这就导致立体主义艺术的产生。

现代主义设计史(英美近现代设计史)

现代主义设计史(英美近现代设计史)

小结
• 美国是没有传统文化束缚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兼 容性很强的文化。同样也是进取型很强的文化。 • 美国的现代设计带有强烈的商业色彩,把促进销售当 成设计的唯一目的 • 美国对于现代设计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发展了工业设 计,并且把工业设计职业化。第一代工业设计师所具 有的设计表现能力和商业谈判技巧。 • 商业化的美国现代设计艺术见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同样,美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促进了现代设计的高速 发展。
20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产生了一些出色的工业设计作品。 1948年,设计师伊斯戈尼斯(Alee Issigonis)设计的莫里斯牌 大众型小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辆车的设计是从大众化、 实用化的原则出发,小巧而紧凑,但同时又考虑到英国国民普 遍存在的追求表面高贵的心理,使其成为英国第一种可以在国 际市场上与德国“大众”牌汽车相媲美的小汽车,它生产了十 年之久。1959年,伊斯戈尼斯设计了另一型号的莫里斯小型 轿车,外观干净利落,被认为是战后英国工业设计的杰作。
极度先进,却为人所接受。
重视推动自己公司的形象 和个人形象。
1935年
冰箱销量翻三倍
罗威很少投身于所谓设计观念上 的理论探索,而是一个完全凭借 敏锐的直觉进行设计的大师,好 的设计能够促进产品的销售,体 现其商业价值。可口可乐:白色 文字、深红底字,变形字体下面 是一条既延续又跃动的白色波状 曲线,消费者挡不住冲击和震撼, 销售量接连翻了数百倍。
伊姆斯
于1946年设计的餐椅伊姆斯 与 于1956年设计的安乐椅和垫脚凳
第一个成功地批量生产的浇注塑料椅 子,这些椅子是以玻璃纤维固定的聚酯浇 注出来的,是1948年被查尔斯•埃姆斯 (1907-1978)设计出来的。它们是1951年 被赫尔•曼米勒家具公司推出来的并生产了 几种不同类型的独立形式一直到的1995年。 这DAR( 餐饮和书桌椅子)模型由一种 轻型结构钢丝为基础,它们经常被称为 “艾菲尔铁塔”。RAR的变异形式在底部 有白桦木摇杆。其他标准模型(DAX, LAX and SAX)有更传统的金属腿,有些是带着 旋转座位的。 这设计是原于埃姆斯在1948年国际现代艺 术底价家具设计竞赛-有机形一体式印花金 属桶形座椅的。这的获奖作品竞赛是跟像 赫尔曼•米勒这样的家具零售商合作的,且 他同意把获奖的设计生产到商品化。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现代设计史发展脉络
与新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在于:功能主义与有机写太的结合,几何形与有机形态的有机结合。大胆独特,取材于自然题材装饰,却以一种抽象的形式现象。
与新艺术主义风格的不同点在于:收到日本传统设计的印象较大,能找到东方艺术的痕迹。
与新艺术风格的不同点在于:更加抽象和富有个人表现.
四.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国际风格)
1新建筑风格
(芝加哥学派)
2荷兰”风格派”
3”俄国构成主义”
4包豪斯风格
(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
⑸⒈法国装饰艺术风格
⑵美国装饰艺术风格
(3)英国的装饰艺术风格
⑹美国流线型风格
(流线型设计风格)
⑺⒈功能主义风格
(美国)
⒉德国的新功能主义风格
⒊英国的当代主义设计风格
⒋美国有机现代主义风格
⑻.日本的设计主义
⑼.有机现代主义风格
⑽.意大利艺术化设计风格
1880——1940年
1871年
1917-1931年
1917
191年代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二战后
20世纪50年代
1925年
1951—1957建立
弗兰克.莱特
彼得.贝伦斯
勒.柯布西那
格罗佩斯
米斯.凡德罗
沙利文
兰克.莱特
蒙德里安
罗塞尼.尼佐里
1功能主义原则
2“形式服从功能””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是现代主义对设计形式的主要观点,追求形式简约和简单的几何造型.
3重视设计对象的成果核算
注重功能的简洁实用,”形式追随功能”.”重视内部的结构”功能和空间的利用.反对单纯与功能无关的装饰
用纯粹的几何形式和单纯色彩来探索现代主义设计的新形式语言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复习要点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复习要点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复习要点整理1.巴洛克时期(17世纪末-18世纪):巴洛克艺术风格充满了浓厚的装饰和夸张的曲线,多用于教堂和宫殿的室内设计。

巴洛克设计注重对称和对比,追求豪华和力量感。

2.角尺派(1760年代后):角尺派是法国一群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队,倡导几何形状和对称比例,追求纯粹和简洁的设计风格。

角尺派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3.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旨在恢复手工艺制品的价值和尊严。

该运动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鼓励艺术家和工匠合作。

4.包豪斯学派(1919-1933年):包豪斯学派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一所艺术和设计学校,以其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包豪斯强调功能和简洁,追求工业化生产中的实用性和效率。

5.资讯设计(20世纪50年代-现在):随着电子媒体的兴起,资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资讯设计注重信息传达的效率和易读性,通过图形、排版等手段来呈现信息。

6.无形设计(20世纪60年代-现在):无形设计是指非物质类的设计,如服务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

无形设计注重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通过考虑用户的感受和互动来改善服务和产品。

7.可持续设计(20世纪70年代-现在):随着环保意识的兴起,可持续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可持续设计注重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通过绿色材料和可再利用的设计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8.数字设计(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设计在现代设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数字设计包括图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和游戏设计等,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创造和呈现设计。

9.共享设计(21世纪):共享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设计概念,强调合作和分享。

共享设计倡导开放和透明的设计过程,鼓励设计师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10.当代设计趋势:当前的设计趋势包括平面设计中的简洁和扁平化风格,产品设计中的人性化和智能化,以及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和绿色建筑。

西方设计流派

西方设计流派
波普设计 (Pop Design,1960-1970)
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波普设计是一场风格前卫而又面向大众的设计运动,是波普艺术(Pop Art)思想在设计领域的一种体现,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文化观、消费观及其反传统的思想意识和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审美趣味,充满了对传统的反叛,强调设计趣味的新颖、奇特,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并波及欧美。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波普设计是一个反现代主义的设计运动,以诙谐、富于人性和多元化的设计,反对现代主义设计的重功能、重理性、严谨而呆板的特点和讲究完美、整洁、高雅、形式单一的传统,打破了二战后工业设计局限于现代国际主义风格的过于严肃、冷漠、单一的面貌,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具有戏谑性的挑战。波普设计在20世纪60年代的设计界引起强烈震动。并对后来的后现代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科技风格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High-Tech)。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军用通讯机器风格,即所谓“游击队”风格,以图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是与20世纪50年代未以来以电子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还强烈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高技术”风格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解构主义设计 (Deconstruction,1980-)
新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对现代主义设计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在继承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崇尚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风格,追求简洁、纯净的造型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表现;并创造性地发挥想像力,以形态鲜明的个性表现,赋予设计明显的象征意义。坚持使用现代主义的设计语汇和设计方法,以单纯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涵与个人风格。作为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风格,新现代主义并不是其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是对它的更新发展。新现代主义由于具有现代主义注重功能和理性的严谨而简洁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表现和象征性风格,因而得到了较大发展。这一风格兴起于美国建筑设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影响日盛。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世界博览会:1851年伦敦举行代表建筑:水晶宫(约瑟夫·博克斯顿)新型材料:玻璃、钢铁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代表作:红屋(与菲利普·韦伯合作设计)采用哥特式建筑细节设计风格:清新自然、简洁、以功能为主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

新艺术运动概念:1.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的名字——“新艺术之家”有关,评论家取其中的“新艺术”为名来称呼这个席卷欧美的设计运动。

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10余年,涉及欧美十余个国家,后来逐步被“装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所取代。

它是设计上一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2.新艺术运动设计范围十分广泛,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直到绘画,在现代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20世纪初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3.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等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也是对工业化风格的一种强烈反应,重视传统手工艺,放弃传统装饰风格,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获得装饰动机。

4.新艺术运动在艺术风格上多用曲线和有机形态。

风格及影响:1.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是陈旧的。

2.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浅析西方现代美术主要流派

浅析西方现代美术主要流派

浅析西方现代美术主要流派【摘要】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以20世纪初至一战曝发: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主义等;二、以一战至二战结束: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等;三、主要以二战后: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超级写实主义。

除上述之外,能够归入现代艺术范畴的还有偶发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影像艺术和大型装置艺术等等,其中许多艺术活动已经超出了美术的范畴。

【关键词】特征;影响;流派西方现代主义大体分两个阶段:一、现代主义流派,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等欧洲国家地区,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后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二、后现代主义流派,它设计具有一种明确宗旨的设计风格,在一种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特点。

现实主义作为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则是以浪漫、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

就现代美术,以梵高、高更等为主的后印象主义充当现代艺术的引导线,且一发不可收拾,使现代艺术与以往三千年完全不同的美术观念以及形式、特点。

因此美术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以希腊“模仿说”为理论基础的西方艺术,一直注重艺术作品,至文艺复兴时期发明了再现法后,围绕再现这一主旨,西方的绘画逐渐形成成熟而规范的写实主义艺术语言。

而后现代主义,波伊斯是20世纪后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之一。

他全面反省历史,批判当下并向往未来。

波伊斯是一位言行并重的思想艺术家,因其作品构成的特殊性,他的多数作品无法以实物的形式保留。

不同门路艺术在其后现代阶段表现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些一般的特征。

第一阶段的发展1、野兽派野兽派是以20世纪初至一战的一个绘画流派,它的历史很短,1905年产生,1907年已结束,1908他们未一起办过展览,1905年在巴黎秋季沙龙展览会上,展出了马蒂斯、佛拉芒克、德兰等人的作品,同时还展出了雕刻家马尔克的一件多纳太罗式的雕塑。

评论家沃塞尔叫道:“多纳太罗被野兽包围了”。

野兽派由此而来,野兽派对色彩的运用方面,既有表现方面,又有结构方面,这让我们想起了凡高、高更、塞尚三人的导火索作用,从某种意义程度上来看,野兽主义也可以叫做表现主义的一种形式,它对现代艺术的表现主义一派起到最迅速、最持久的影响,尤其在二十世纪的头几年间,表现主义在德国成熟的时候。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史

西方现代设计史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西方现代设计史1.朱铭、荆雷合着《设计史》六个时期:设计的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时代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2.王受之着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综合地、分门别类地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3.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博览会,暴露出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就是一种罪恶”的缺点,从而引发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的先驱。

5.威廉·莫里斯设计的《乔莎集》,被誉为书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6.朱尔斯·谢列特,“现代广告之父”。

7.“新艺术之家”:萨穆尔·宾。

(主张设计师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为装饰纹样,取消直线,代之以流畅、纤细而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

8.“现代之家”:①.朱利·梅耶-格拉弗②.阿贝尔·兰德利③.保罗·佛洛特④.毛里斯·迪佛雷纳。

9.“六人集团”:①.亚历山大·察平特②.查尔斯·普伦米特③.托尼·塞尔莫斯汉④.赫克托·基马德⑤.乔治·霍恩切尔⑥.卢帕特·卡拉宾。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师的重要人物。

11.“格拉斯哥四人集团”:①.麦金托什②.玛格丽特·麦克唐纳③.费朗西丝·麦克唐纳④.赫伯特·麦内尔。

从事家具、彩绘玻璃和平面设计等设计工作,他们的设计主要采用自然中的各种植物纹样作装饰,具有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

12.安东尼·高蒂,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现代简约风格的发展历史

现代简约风格的发展历史

现代简约风格的发展历史前言:20世纪90年代,极简主义从北欧的瑞典兴起。

以其简单实用的形式和天然绿色材料,它已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

简约主义起源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自极简主义发展以来,虽然造型中没有装饰,但它几乎化为乌有,但非常注重简洁几何造型的优雅,从而达到简洁而丰富的效果。

进入21世纪,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理念的发展,极简主义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1、现代简约史简约主义源于20世纪初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是由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复古风潮的叛逆和极简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0年代初期,开始融入室内设计领域。

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

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

而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

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二、什么是现代简约许多人把现代简约误认为是“简约+经济”,导致了现代简约,造型简单,工艺简单。

事实上,现代简约风格非常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室内空间的透明理念。

一般室内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家具陈设,甚至灯具和器皿都具有造型简单、质感纯净、工艺精细的特点。

认为任何复杂的设计、没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构件和任何装饰都会增加施工成本,并强调模板应具有更多功能。

室内通常使用简单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大多使用直线,也使用玻璃和金属。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职业压力和繁重的娱乐使他们需要一个简单的环境,给他们的身心一个放松的空间。

“现代简约”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在现代社会中被大众群体所喜爱和追求。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之美,更是起到准确快速传达信息的功能,它更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取悦大众眼光,具有很强烈的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现代设计史中的主流18世纪启蒙文学大师伏尔泰曾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以他的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

意大利语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

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加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

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幽雅的风格。

他们既没有英国人的力量,也没有意大利人的柔和……”。

设计风格的差异性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处于同一时代的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新艺术运动的曲线派与直线派设计师就体现出不同的风格,高蒂的风格与麦金托什的风格就迥然不同;20世纪60^-70年代的意大利设计风格中也体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理性的现代主义与激进的前卫设计相互辉映;当代的德国设计也体现出一定的多样化,以青蛙设计为代表的趣味性设计打破了现代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刘勰(约465 - 532年)在《文心雕龙·体性》中曾经说过:“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De Buffon, 1707-1788)有句明言“风格就是整个的人”和我国古语所说的“文如其人”有异曲同工之妙,风格的个人性与差异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美国哲学家、美学家门罗C Thomas Munro } 1897 -1974)认为:“艺术风格是一种复合的描述性类型,它要求较多的个别特性,对其作出明确的界定。

它是由种种特性或特点结合而成的,这些特征或特点倾向于一起出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之中,或者己经一起出现在某些地方或某些时期的艺术作品之中。

它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特性复合体一一一种互有关联的有特性的群集或结构,并且带有某种侧重点或连续性,作为各种实例的一种构成原则出现,具体实例离开了这种原则,会变得面目全非。

设计风格与艺术风格有相通之处,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别。

艺术风格中无足轻重的功能要素在设计风格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不过功能本身不属于美的范畴,它总是依附于形式的,而形式表达出美感,因此功能与形式这两个要素的矛盾足以引起设计风格的变迁。

现代主义设计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结出了累累硕果,后现代主义故意弱化功能,强调形式,虽然这是一种激进的做法,也呈现出激进的设计产物,但也从反面说明了功能与形式的不可分离性。

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群体性的特点。

“朝夕相处,师承相同,环境相似,当然就会有相似之处”,同一时代的大多数设计师往往具有社会环境、受教育状况、知识层面等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造成他们设计风格的相似性,在反观过去的历史时,便呈现出设计风格的群体性,这也是设计风格时代性的体现。

简洁严谨是德国的设计风格,极富人情味是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的独特风格,既具传统特色又趣味十足的风格体现了意大利独领风骚的文化韵味。

如上所述,我们无法否认设计风格的时代性,然而,在时代性的背后,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也是勿庸置疑的,这表现为同一时期设计风格的主流与支流。

由于机械化大生产替代手工业有着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加上工业革命初期的机器生产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冶金等产业,因而传统手工艺设计所面对的严峻考验在一开始尚未直接暴露出来。

因此,在1850—1864年间的设计界,弥漫欧洲的复古风格仍旧维持着暂时的繁荣,主要体现在家具设计和陶瓷设计领域。

新古典风格以简洁、单纯、庄重、典雅、理智、务实的特点一扫罗可可那种矫揉造作、纤巧浮丽的脂粉之气;哥特式风格的复兴是浪漫主义风格的主要特色;折衷风格者任意模仿、自由组合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同内容、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都被自由组合在一起。

折衷风格出现的较晚,但它比另外两种复古风格持续时间更长,因为它弥补了两者之间的缺陷,也符合生产变革时期人们无所适从的心态。

1850—1864年间,工艺美术风格业己出现,只是它的影响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属于这一时段的支流风格。

包括我导师李亮之教授在内的许多的设计史论研究者都将工艺美术运动的时间提前到1850年,其主要原因就在于1851年的水晶宫博览会是设计改革运动的导火索,之前的酝酿皆因这次的博览会而爆发。

工艺美术风格的集大成者莫里斯(WilliamMorris, 1834 —1896)早在1860年前后与他的两个朋友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在此之前的结婚事件中,他的朋友为他设计了极具工艺美术特色的“红屋”C Red House,他自己又亲自设计了房间里的地毯、家具等等,这些设计都是他对工艺美术风格积极探索的结晶。

1864— 1890的最后几年里,新艺术派掩饰在工艺美术的主流之下,同时深受工艺美术主流的影响。

从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师阿瑟·马克穆多(Arthur Heygate Mackmurdo } 1851一1942)的工作时间来看,应该说他是“工艺美术”运动晚期的代表人物和“新艺术”运动的开创人物,由此可以看出新艺术派对工艺美术运动的传承作用。

工艺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一一莫里斯十分强调装饰与结构因素的一致和协调,为此他抛弃了被动地依附于己有结构的传统装饰纹样,而极力主张采用自然主题的装饰,开创了从自然形式、流畅的线型花纹和植物形态中进行提炼的过程,新艺术的设计师们受到他的影响而将这一过程推向了极端。

新艺术派酝酿的过程是对工艺美术风格的学习过程,也是逐步接受工业化的过程。

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通过各种各样的展览和出版物,在欧洲大陆广为传播。

尽管工艺美术运动是反工业化的,但在欧洲大陆,反工业化的姿态较为温和,终于在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过程中转变为接受机械化,最终导致了一场以新艺术为中心的广泛的设计运动,并在1890—1910年间达到了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新艺术派的作品又分为曲线派和直线派,早期的新艺术派作品以曲线派为主,事实上,早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就有一些设计师在从事“新艺术”风格的探索了,西班牙新艺术派的代表人物高蒂(Antoni Gaudii Cornet 1852—1926)正是其中之一,他在19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的居里宫(the Guell Palace)就具有鲜明的“新艺术”特征。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1881年,比利时人奥克塔·毛斯(Octave Maus)创办了民主色彩浓厚的艺术刊物《现代艺术》,宣传新艺术思想,在他的组织下,一批有志于艺术与设计改革的青年人在1884年组成了一个前卫小组二十人小组,成为比利时新艺术风格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可以看出,除了新艺术支流的存在之外,1850—1890年间,甚至在1850年之前,复古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

复古风格主要包括古典主义复兴、浪漫主义以及折衷主义思潮。

新古典主义的家具设计一反罗可可式的作风,多以直线造型代替曲线,以对称构成代替非对称,以纹样的简洁明快代替繁琐造作,显示了人们对理性风格的向往。

君王的权威意志,在过去的岁月中留下清晰的烙印。

历代的君王均将各自的风格喜好强加于世,这一特点在家具设计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路易十六式家具”、“齐彭代尔式家具”、“亚当式家具”、“赫普尔怀特式家具”、“谢拉尔式家具”、“帝政式家具”、“拜德米亚式家具”,这些风格都是复古风格的典型代表。

这些风格大都以消瘦的直线为造型基调,追求整体比例的协调,不做过分的细部雕饰,表现出注重理性,讲究节制,结构清晰和脉络严谨的古典主义精神。

如图3-7所示为亚当设计的凳子,采用了古代贮水槽的造型,如赫普尔怀特设计的木条背沙发,取自一项1787年的雕刻。

无论是追求古典复兴的新古典主义,抑或是希冀沉醉于幻想的浪漫主义,再或是由于无所适从而揉合多种风格的折衷主义,这些产品的使用对象基本上都是为当时的王公贵族,流行于当时的贵族阶层,并不能作为一种普遍的大众风格流行于普通民众之中,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复古风格的势头逐渐被工艺美术风格盖过,在1864—1890年间沦为支流。

1890年以后,工艺美术风格的主流地位动摇,取而代之的是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是工艺美术风格的延续,其1890—1905年间占据主流地位。

1905—1910年间,新艺术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繁荣,在这一时段,新艺术风格仍然占据着主流地位1905—1910年间,贝伦斯等人的设计探索以及他们所设计产品中体现出的风格都是现代主义的前兆,属于早期的现代主义风格。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现代主义逐步占据主流地位,但现代主义的早期探索在1905^ 1910年间是作为支流风格出现在历史舞台的。

经过1905—1910这5年的探索,现代主义风格逐步占据主流地位,并将这种地位延续到1939年。

1939—1980年间的设计界异常活跃。

随着时代、地域和需求的不断变化,现代主义风格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不同的国家发展出不同的风格。

与此同时,物质的富裕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更大需求,现代主义最深层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决定了现代主义风格必然是不能对产品大加装饰的,由此引发了波普风格和激进设计等反现代主义的思潮和风格。

然而,无论是波普风格还是激进设计,都只在形式上做文章,并未深入到现代主义的内核。

因此,在如此异彩纷呈的40年里,现代主义风格的主流地位仍旧未被撼动,设计风格的支流却又让整个设计风貌变得色彩斑斓,绚丽异常。

我国虽然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但相对于西方我国在现代设计发展方面却落后了几十年,在西方国家的设计运动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现代设计的思想还未在中国萌芽,这是由于机械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当时尚未在我国建立健全,也是我国长期以来闭关锁国带来的后果。

由于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他们接受西方影响更快更直接,设计思想的萌芽也比内陆早一些,随着改革开放在我国大陆的推进,设计思想也逐步在大陆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设计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纷纷成立设计研发部门,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独立设计公司出现,设计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伴随科技革命和商品经济的浪潮,工业设计事业在西方国家的发源和发展,其过程表现为一种合乎自然规律的、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水到渠成”的自然状况。

相比之下,80年代初工业设计思想在中国的导入,就更多地带有“超现实”的色彩,根本与当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不同步,仅仅停留在少数具有前瞻眼光的学者的理性呼唤上。

当热火朝天的讨论与惨不忍睹的现状相遇之后,原来的兴致勃勃也变成了索然寡味,于是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设计本身以及对设计理应持有的态度,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中西方的差别,并开始尝试探讨中国应走的设计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