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知觉现象及色彩与空间
色彩构成-色彩的联觉与心理-06
![色彩构成-色彩的联觉与心理-06](https://img.taocdn.com/s3/m/ee11799252d380eb62946dfe.png)
②色彩的膨胀和收缩: 我们的眼睛观察对象时容易受到色彩属性的干扰而产生错觉和幻觉。如同样的面积,红、橙、 黄比蓝、绿、紫看起来面积更大。不同的色彩组合会给人面积大小不同的感受。
这种心理的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称为“色彩的膨胀性”, 反之为“色彩的收缩性”。
色彩的轻重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花卉、棉花等, 产生轻柔、漂浮、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到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 稳定、降落等感觉。 白色最轻,黑色最重。名都较高的、纯度居中、色性偏冷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是较轻的;反 之,明度低、纯度极高或极低的、色性偏暖的色彩,给人以重的感觉。
• 朴素通常是朴实无华、较灰浊低彩度的颜色;纯灰色最为典型,其明度较灰暗; 色性偏冷且对比较弱的颜色。
2、色彩的快乐和忧郁感:这种感觉主要与明度、纯度有关。明度高且对比较强的颜色 以及纯度偏暖的色彩,给人感觉明朗、快乐;明度较低、纯度低且色性偏冷的色彩, 给人感觉阴郁低沉。
3、色彩的兴奋与沉静感:与色相、明度、纯度有关,其中以纯度影响最大。
(6)听觉感: 色彩是看的见的音乐。浓重的色彩似乎可以使人听到浑厚低沉的音调,明亮的色彩似乎使人可 感受到的高昂。银灰色似有金属般脆亮的声音;红色(Do)是一种热情澎湃的声音,具有强烈、 充实、浑厚、不安定感。橙色(Re)是介于红黄之间,个性较温和,带有浑厚不安定的特质;黄 色(Me)具有清雅、单纯、愉快的感觉,是三原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活泼,积极、敦厚、轻盈、 中性;灰色(Fa),浓滞,表情与其他色彩格格不入,却能与任何颜色产生一种特殊的对比性调 和,苦涩、厚而不重、硬而不坚。绿色(So),清闲、空旷、生意盎然、冷静、有锐利感,与红 色有一种互为补色的关系。蓝色(La),就有忧郁、清冷、寂寞、哀伤感,独立、寂寞自成一格。 紫色(Ti),尴尬、孤僻、虚幻、迷离、茫然、阴性,令人猜不透颜色,在音阶中也有一个音 乐永远听起来虚无、轻飘飘、不能独 “绘画是无声的诗,音乐是有声的画” 立必然扮演饰音的角色的Ti音。 色彩给人听觉上的宁静和喧闹感。色彩对比强烈时给人感觉热闹,色彩对比弱时感觉宁静、雅 致。
色彩心理学分析
![色彩心理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a391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9.png)
色彩心理学分析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影响的学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色彩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的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红色红色是一种引人注目的颜色,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
红色通常与热情、力量和爱情等情感在一起。
然而,过度使用红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紧张或不安。
蓝色蓝色是一种平静、温和的颜色,它通常与平静、信任和稳定等情感在一起。
蓝色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提高人们的自信心。
然而,过度使用蓝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沉闷或冷淡。
黄色黄色是一种充满活力的颜色,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
黄色通常与快乐、创造力和温暖等情感在一起。
然而,过度使用黄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焦虑或不安。
绿色绿色是一种自然、和谐的颜色,它通常与平静、健康和舒适等情感在一起。
绿色可以缓解人们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绿色还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治愈力的颜色,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紫色紫色是一种神秘、高贵的颜色,它通常与灵性、智慧和神秘等情感在一起。
紫色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提高人们的自信心。
然而,过度使用紫色也可能导致人们感到孤僻或冷漠。
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设计、营销、教育等。
了解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利用色彩来达到我们的目的。
例如,在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产品的吸引力;在营销中,色彩可以根据目标群体的喜好来增强产品的销售力;在教育中,色彩可以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对色彩的反应以及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通过学习色彩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对色彩的反应,从而更好地利用色彩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色彩与服装心理学色彩与服装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和服装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对设计师和时尚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消费者和市场策略有着深远的意义。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aa02d7d29ec3d5bbfd0a741e.png)
在正常的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对色彩作出直觉反映。但是,这只是决定人对于色彩的视知觉 中的直觉部分,对色彩的视知觉有着更大作用的是知觉,这一部分是人们多年积累的对于物 质色彩的认识经验,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经验会影响我们对于色彩的判断,我们将这种现 象称为“色彩的衡常性”。 所谓“色彩的衡常性”,这是由视知觉的经验在影响你对色彩的判断,一只香蕉在不同的环 境中、不同的光源下,色彩是完全不同的,但许多人在表达香蕉的色彩时,总免不了陷落到 黄色中去。这就是知觉的衡常性在发生着作用,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视知觉的衡常性。有时, 这种色彩的衡常性将利于我们对事物色彩的判断,有时这种视觉的衡常现象却影响了我们对 事物色彩的正确判断,色彩写生时常常摆脱不了固有色的影响就是色彩的衡常性在作怪.。
•
视知觉在色彩设计中是很重要的,认识同一色彩在环境中的不同视觉效果,是设计师稳操胜劵 的前提,如某种色彩附着于不同的物质表面,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光滑的表面与粗糙的表面对 光的折射不一样 。比如,一种颜色涂在一根竿子上和涂在一面墙上是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比如, 我们在不同的距离去看同一种色彩,感觉也会不同,距离远了,对局部的色彩感觉就会减弱, 而对整体色彩的感觉就会完整起来。在观察色彩的时候能忽略一些小的色彩,而把握住大的色 彩关系,在色彩设计中就能主动改变色彩的关系,以满足色彩设计的需要。又比如说,明度高 的色彩视觉上会更近些,同一灰度的色彩在不同的色彩上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等等。
• 2、色彩与视知觉
• 我们会在对色彩的观察中发现,色彩在视觉中的印象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影 响我们对色彩的判断。比如说,一块白色的石膏体,放在不同的环境色前面,会产 生不同的色彩感觉,但是,这个石膏体在我们的色彩经验中是白色的,我们会以这 种经验来替代视觉判断,并由此产生错视。也就是说,人对于色彩的视觉印象与知 觉判断经常会发生矛盾和冲突,科学的色彩理论能够帮助我们作出理性的认识。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
![色彩构成第三章-色彩的视觉感知](https://img.taocdn.com/s3/m/6e0d45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c.png)
同样明度的紫色放在黑底上, 感觉发亮;色味变浓,纯度变 高;
同样明度的灰色,放在白底 上,感觉更暗
两种明度有差异的色彩放置在一起, 在相互映衬下,明度越亮的色彩感觉就越 明亮,而明度越低则越暗淡。
室 内 色 彩 设 计 应 拉 开 明 度
3.纯度异化:
当无彩色的灰色与鲜艳的颜色并列放置时,灰色显得更灰,鲜艳显得 更鲜艳,在色彩设计中,我们为了色彩纯度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图形中加 上一小部分的灰色以增加深度。
一、明暗适应
暗适应现象
从亮处走进暗室时, 开始什么也看不见, 经过相当时间后, 才开始恢复视觉。
暗适应大约需要5-10分钟
明适应现象
从暗处走向亮处, 在最初什么都看不清,
经几秒钟后, 视觉才恢复正常,
明适应需要0.2秒左右
第二节 视觉适应
二、远近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柱形成像元比较小, 但敏感,它们在夜间 或光线不良的情况下 发挥作用,它们更敏 感于物体的活动。
人眼的构造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色彩测试表现出人的生理机能对色彩感知的作用
第三章 色彩的视觉感知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视觉适应有三种现象
明
远
颜
暗
近
色
适
适
适
应
应
应
第二节 视觉适应
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第一节 色彩感觉形成的生理因素
一、眼球
人眼是一个球体, 直径约为一英寸。 它长在一个多骨的、 不能弯曲的眼窝里, 只有表面露在外边。
眼球的大部分被一 层坚韧的白膜(巩膜) 所覆盖,通常人们 称之为眼白。
色彩知识点目标总结图
![色彩知识点目标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01ecff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色彩知识点目标总结图在日常生活中,色彩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色彩不仅仅在艺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在设计、商业和心理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掌握色彩知识对于美术、设计等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色彩与心理的关系以及色彩的实践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色彩知识,并指导读者在实践中运用色彩知识。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光的视觉表现,是由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波所引起的。
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的种类,如红色、绿色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亮度;饱和度则是色彩的纯度程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通过调节这三个属性,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2. 色彩的混合原理在色彩的混合中,有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两种不同的原理。
在光的加色混合中,当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同一点时,它们会相互叠加,形成新的颜色。
而在颜料的减色混合中,当不同颜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时,它们会相互吸收光线,最终呈现出混合后的颜色。
3. 色彩的三原色和三补色在色彩的理论中,有三个基本原色,分别是红、绿和蓝,它们又被称为三原色。
它们是可以调配出所有颜色的颜色。
而三补色则是与三原色相对应的三种颜色,分别是品红、黄和青,它们是可以和三原色相混合抵消的颜色。
4. 色彩对比原理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增强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加生动和丰富。
二、色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美术领域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创作中,色彩是艺术家表现情感、展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2. 设计领域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色彩是设计师进行设计的基本要素。
设计师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传达品牌形象、产品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微课色彩知识点总结
![微课色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7dd7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f.png)
微课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概念1.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人眼在特定光线作用下,对物体所反射、透射出的光的视觉感受。
色彩是光的一个属性,它是光的波长和频率的表现。
人类的色彩感知是通过视网膜上的三种视锥细胞对光信号的感受来实现的。
这三种视锥细胞对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有着不同的敏感程度,从而形成了对复杂的色彩世界的感知。
1.2 色彩的基本特性色彩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基本色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颜色,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它反映了色彩的明亮程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浓度程度,它反映了色彩的鲜艳程度。
1.3 色彩的作用色彩在生活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物体的表面特征,还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和行为。
在视觉传达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人们可以通过色彩来获取对象的相关信息和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行为选择。
二、色彩基本知识2.1 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是色彩固有的基本属性,是区分颜色品种的标志,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色彩的亮度属性,是色彩深浅的度量。
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度属性,它反映了色彩的鲜艳程度和灰度的程度。
这三种属性共同构成了色彩的表现形式。
2.2 色彩搭配原则色彩在搭配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对比原则、同类原则等。
对比原则指的是选择色相对立、鲜明对比的色彩进行搭配,以产生强烈的冲击效果。
同类原则指的是选择色相接近、明度、饱和度相似的色彩进行搭配,以产生柔和、和谐的感觉。
2.3 色彩的心理作用不同的色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
比如红色具有振奋、激励的作用,蓝色具有安静、冷静的作用,黄色具有明朗、活泼的作用等。
设计师在进行色彩选择时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遵循心理学上的色彩作用规律,以达到更好的传达效果。
三、色彩理论知识色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比较常见的分类有原色、混合色、中性色等。
原色是指无法通过混合得到的三种基本色,即红、黄、蓝。
中班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班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482cd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5.png)
中班色彩知识点总结大全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色彩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好色彩知识对于学习绘画、设计和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色彩在艺术和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一、色彩的基本知识1. 颜色的概念颜色是人们通过视觉器官感觉到的一种视觉现象。
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和折射使我们能够感知到不同的颜色。
2. 颜色的三要素颜色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等;明度指的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即颜色的明亮度和暗淡度;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鲜艳程度,即颜色的纯净度和混浊度。
3. 色彩的混合颜色的混合分为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
加色混合指的是通过调节不同光线的强弱来形成各种颜色,如红光、绿光、蓝光的混合可以形成各种颜色;减色混合指的是通过调节颜料的混合来形成各种颜色,如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可以形成各种颜色。
4. 颜色的视错觉颜色的视错觉是指当不同颜色的面积一样大时,我们会感知到颜色的明暗程度不同,这是因为色彩与周围环境和其他颜色的影响而产生的视错觉。
5. 颜色对情绪的影响各种颜色都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如红色会使人兴奋、黄色会使人愉快、蓝色会使人安静等,设计师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意境。
二、色彩的分类和特点1. 色相的分类色相可以分为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它们是颜色的基本分类,也是所有其他颜色的基础。
2. 明度和饱和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可以分为明度和暗度两个方面;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可以分为饱和和淡化两个方面。
3. 冷暖色彩冷色调包括蓝色、绿色、紫色等,它们给人一种清凉、安静的感觉;暖色调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等,它们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4. 互补色和三原色互补色是指在色相环上相对位置的颜色,比如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等,它们是颜色搭配中常用的对比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da22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e.png)
《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21900112课型:职业素质课学时:总共64学时。
其中讲授12学时,实验(实训)52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实训场地:画室、实训基地二、学时分配一、课程概述色彩构成作为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的作业训练,使学生将理性的色彩知识融入感性的色彩设计实际中,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直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境界,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并能融会贯通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色彩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设计色彩视觉语言表达的一种基础训练,本课程是为培养学生认识和把握色彩规律、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和设计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色彩的物理特性、生理特性、色彩的混合、色彩的要素与色彩主体,以及色彩的对比调和规律有较系统的了解认识,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学会用色彩构成规律培养色彩的审美自觉性,并能将其融会贯通于自己的设计之中。
主要内容:(一)讲授部分第一单元色彩的物理理论1、色彩产生的原理2、色彩的表示方式第二单元色彩的分类与特性1、色彩的分类2、色彩的基本属性3、色彩的混合第三单元色彩与心理1、色彩的视知觉现象2、色彩的情感与思维第四单元色彩的构成1、色彩的对比构成2、色彩的调和构成3、色彩的调性构成4、色彩的采集重构第五单元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功能1、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功能2、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3、产品造型设计的色彩功能4、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功能5、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功能(二)实验(实训)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见本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
四、建议教材(或自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 材:《色彩构成》王力强文红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色彩艺术》(瑞士)约翰内斯.伊顿著杜定宇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分为讲授部分考核和实践环节考核,两者成绩之和为本课程最终成绩。
色彩心理学及色彩原理
![色彩心理学及色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25abe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f.png)
色彩心理学是十分重要的学科,在自然欣赏、社会活动方面,色彩在客观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反应与行为。
色彩心理透过视觉开始,从知觉、感情而到记忆、思想、意志、象征等,其反应与变化是极为复杂的。
色彩的应用,很重视这种因果关系,即由对色彩的经验积累而变成对色彩的心理规范,当受到什么刺激后能产生什么反应,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讨的内容。
色彩的配合,是研究实用色彩的题材。
它主要追求色彩的和谐与色彩的美感。
纯粹色彩科学纯粹色彩科学称为色彩工程学,包括表色法、测色法、色彩计划设计、色彩调节、色彩管理等。
包装色彩学是色彩工程学在包装色彩设计与色彩复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是自然色彩、社会色彩和艺术色彩的有机统一。
包装色彩学从包装色彩出发,系统地反映色彩形成与表述、色彩设计与再现的现象与规律,是色彩构成、色度学及印刷色彩学等有关内容的有机结合,是对包装色彩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的有机结合。
心理颜色日常生活中观察的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即形成心理颜色视觉。
在色度学中,颜色的命名是三刺激值(X,Y,Z);(R,G,B);色相,明度,纯度,主波长等。
然而在生产中则习惯用桃红、金黄、翠绿、天蓝、亮不亮、浓淡、鲜不鲜等来表示颜色,这些通俗的表达方法,不如色度学的命名准确,名称也不统一。
根据这些名称的共同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组。
将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归纳为一组;明度、亮度、深浅度、明暗度、层次表示的归纳为一组;饱和度、鲜度、纯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归纳为一组。
这样的分组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严格的定义,彼此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例如,色相不等于色光,明度也不等于亮度,饱和度也不等到于纯度、鲜度、深浅度。
但是在判断颜色时,它们也是三个变数,大致能和色度学中三个变数相对应。
主波长对应于色相。
人们常说的红色就有一定的波长范围,红色在色度图上也只是一个区域,人们绝不会把500nm的单色光称为红色。
色度学中的亮度对应于明度、亮度、主观亮度、明亮度、明暗度和层次等,在相同的背景上,亮度小的颜色一般总是比亮度大的颜色显得暗些。
色彩基础知识解析教程
![色彩基础知识解析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46735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2.png)
⾊彩基础知识解析教程⾊彩基础知识解析教程⾊彩基础知识解析教程⽬录1、⾊彩知识基础知识讲解2、配⾊基础及⾊彩搭配3、颜⾊关系4、关于⾊彩的互补⾊和相关⾊彩的配搭问题5、⾊彩的联想与⼼理感觉6、化妆常⽤⾊彩搭配⼀、⾊彩知识基础知识讲解⾊彩知识(⼀)1、关于⾊彩要理解和运⽤⾊彩,必须掌握进⾏⾊彩归纳整理的原则和⽅法。
⽽其中最主要的是掌握⾊彩的属性。
⾊彩是由光的刺激⽽产⽣的⼀种现象,光是发⽣的原因,⾊是感觉的结果,认识⾊彩是由光线⼀物体⼀眼睛这样⼀个过程。
五光⼗⾊、绚丽缤纷的⼤千世界⾥,⾊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机勃勃。
⾊彩作为⼀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常⽣活的各个⽅⾯。
⾐、⾷、住、⾏、⽤,⼈们⼏乎⽆所不包,⽆时不在地与⾊彩发⽣着密切的关系。
⼈的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客观世界的光和声作⽤于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脑的活动,我们就有了感觉,就对外界事物与现象有了认识。
⾊彩是与⼈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的知觉(记忆、联想、对⽐…)联系在⼀起的。
⾊彩感觉总是存在于⾊彩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的⾊彩感觉存在。
⼈的⾊彩感觉信息传输途径是光源、彩⾊物体、眼睛和⼤脑,也就是⼈们⾊彩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这四个要素不仅使⼈产⽣⾊彩感觉,⽽且也是⼈能正确判断⾊彩的条件。
在这四个要素中,如果有⼀个不确实或者在观察中有变化,就不能正确地判断颜⾊及颜⾊产⽣的效果。
光源的辐射能和物体的反射是属于物理学范畴的,⽽⼤脑和眼睛却是⽣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彩永远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彩感觉总包含着⾊彩的⼼理和⽣理作⽤的反映,使⼈产⽣⼀系列的对⽐与联想。
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度学委员会曾经把颜⾊定义为:颜⾊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膜⽽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景象。
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的定义为:⾊是光作⽤于⼈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色彩构成混合
![色彩构成混合](https://img.taocdn.com/s3/m/84fcf9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0.png)
2. 视觉后像 暗适应:5-10分钟 明适应:0.2-0.14秒
3. 同时对比
规律:A.亮色与暗色相邻,亮更亮,暗更暗. 灰与艳并置,灰更灰,艳更艳. 冷与暖也是同样的结果.
B.不同色相邻,都倾向把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C.补色相邻,由于对比作用各自都增加了补色光,色彩鲜艳度也同时增加.
加强同时对比效果的方法: 提高纯度,使对比色建立补色关系,运用面积对比.
当人的视觉感受和以往的色彩经验发生冲突和 矛盾时,就可以以颜色视觉理论来解释并纠正.也 正是这些视知觉的印象判断,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 创造空间.
一、 视觉适应
1. 距离适应
2. 明暗适应 暗适应:5-10分钟 明适应:0.2-0.14秒
3. 颜色适应 4. 色的恒常性
二、 色彩的错觉
1. 色的膨胀和收缩感
3. 中性混合(旋转混合、空间混合): 原理:与色光混合相似 规律:混合各明度的平均值 注意:特定条件下产生
第一章 色彩与视知觉
第一节 色彩知觉现象
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是一种客观而又复杂的现 象,同样的一个色彩,经由视觉传到人脑,会因人 的个性、接受的时间、生理状况、情绪反差而产生 不同的差异,更会因性别、年龄、生活、种族、风 俗习惯而有个体或群体的差异。
运用:展览会的光源、舞台照明、商品橱窗展 示、时装发布会等
注意:避免用补色色光去与物体色结合
2. 颜色的混合 (减法混合):
原理:颜色混合的次数越多,其明度越深,所以 在色彩学上有把颜色的混合称为减法混合
规律:色相变了,明度、纯度都降低
运用:几乎涵盖所有配色运用
注意:三种色料(不包括白)调出的色彩就偏灰 偏暗,两种色料等量调和不宜选补色,如不等量, 则可.
大班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
![大班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26738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2.png)
大班美术色彩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1 色彩的定义色彩是光的颜色,是一种具有色泽的视觉感觉。
人类视觉系统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感知,形成了视觉上的色彩。
色彩是通过光线照射物体反射或发射到人眼中的视觉感觉。
1.2 色彩的基本特征色彩的基本特征包括: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指的是色彩的种类;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深浅程度。
1.3 色彩的心理作用色彩对人的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色彩能够引起人的不同情绪和情感,比如红色代表热烈和激情,蓝色代表沉静和冷静,黄色代表快乐和活力等等。
二、色彩的分类2.1 色彩的基本色色彩的基本色包括红、黄、蓝三种,这三种颜色是不可再生的基本颜色,其它色彩均是由它们三个颜色相混合而成的。
2.2 色彩的光谱色光是多种颜色光波混合而成的一种光,其中包括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蓝光、紫光等七种颜色。
这七种颜色构成了光谱上的七色,也是色彩创作中常用的颜色种类。
2.3 色彩的渐变色彩的渐变包括冷暖色的渐变和明暗色的渐变。
冷色指的是蓝、紫、绿等冷感色彩,暖色指的是红、黄、橙等温暖的色彩。
明暗色指的是同一颜色在光照下的明亮和昏暗之分。
三、色彩的运用3.1 色彩的对比色彩对比是指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色彩饱和度对比等。
通过对比能够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2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在色彩搭配中要注意色彩的和谐、色彩的对比和色彩的统一,以及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进行创作。
3.3 色彩的运用技巧色彩的运用技巧包括色彩的层次、纯净度、颜色的层次、色彩的明度、色彩的形态等方面的技巧。
这些技巧能够帮助美术创作者更好地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四、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色彩在美术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表现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通过对色彩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艺术效果。
色彩知识
![色彩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e14e431227916888486d7f3.png)
两色同属于高纯度配置—对比非常强烈、显得刺眼、眩目,
令人不快,故需要用明度和浊度加 以调配,缓冲其强烈的冲突感。
4、补色配色
• 概念:位于色环上直径的两端,其两个颜色的关 系,称为补色。 • 方法:呈现180度角度之比。避免纯度过高,导 致激烈的冲突带来的不调和感。 • 效果:清晰、明亮、灿烂、戏剧性强、激越、腾 跃。
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这也影射了哥特小说的哥特的涵义惨白的面孔夸张的五官麻木的表情凌乱的长发复古的着装和冰冷的金属装饰这些都已是哥特族的经典特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
色彩搭配
“第一印象”是在最开始的几秒钟内 决定的,而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部分 就是以色彩为中心的视觉信息。
使用唤起注意的黄色,以衬托黑色的条纹状
9、诱目性
• 引人注目:一般而言,明色、纯度高的颜色 、暖色 • 易忽视:一般而言,暗色、纯度低的颜色、冷色
色彩的诱目性会因颜色的大小、强弱、持续时间、 动态、位置和观察者的心态而不同。
10、前进与后退
• 前进感:波长较长的色光、明度高、纯度低、 温暖、明亮。红、橙、黄、赤 • 后退感:波长较短的色光、明度低、纯度高、 清冷、寒冷、深远。蓝、深绿
民族性的、自然的感觉
• 基本的感觉:民族性的、异国情调的、自然的 • 主要的基调色:灰色调、沉色调、深色调、暗色 调等为基础的色彩(g/d/dk/dp) • 基本的配色:使用上述的色调,以同一色调的、 类似色调的整合,再将色相以同一的、类似的范 围做整合。并在同一、类似色整合过的色彩上添 加不同的色相以求变化。
• 柔和: 就柔和的色彩而言:明度较高、纯度较低的颜色 就无彩色而言:中明度的灰色 就冷暖色而言:暖色系 • 坚硬: 就柔和的色彩而言:明度低、纯度高的颜色 就无彩色而言:高明度的白色 就冷暖色而言:冷色系
论色彩感觉的共通效应-最新年精选文档
![论色彩感觉的共通效应-最新年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849c6ef4028915f804dc2a4.png)
论色彩感觉的共通效应一、色彩感觉的形成色彩本身没有灵魂,只是光发生在不同载体上的物理现象,它的最初功能是一种形式表象的识别符号,只有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觉。
色彩被感知的过程是复杂的,可归结为三个部分:1.光照射在不同物体上经过吸收、反射产生不同的物理变化。
2.反射后的色光被人眼所感知,产生下意识的生理感受。
这是一种纯感官的感受,是暂时的,随着视线的转移会消失。
3.如果视线被色光吸引而停留,相应的生理感受就会持续发生,引起人的某种感觉经验上的共鸣,产生心理变化,甚至是感官的联想,从而完成色彩被感知的过程。
二、色彩视觉感觉的共通效应色彩感觉从表面上看是发生在人的视觉领域,但由此在人主观意识上产生的感觉却不是单一的。
这一视觉感觉必然同时延伸到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引起各感觉经验上的共鸣,对人的心理变化同时产生影响。
这种人感觉上的共通效应是十分明显的,正如人看到了黄色会联想到柠檬的色彩,并同时产生酸涩的味道感。
人的各感官之间是互通的,当它们受到某种外界刺激,会同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在大脑汇集并产生一个共有的感觉,同时也给各个感官留下一个相应的印象记忆,其中一个感官再次受到相同印象的刺激时便引发了这种记忆,并诱发其他感官做出相应的感觉反应,这就是各感官间的共通效应。
人类通过各个感官的共同协作、互相作用来完成感知的过程,这样产生出的感觉信息才是最真实、最完整的。
因此,色彩的感觉绝不仅限于视觉领域,它是人身体各个感官的共通感受。
三、色彩视觉与听觉、嗅觉、味觉、触觉1.色彩视觉与听觉在视觉领域中,色彩作为最敏感、最活跃的元素,能够唤起多感官的共通反应,而这种共通效应最明显地表现在视觉和听觉之间。
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痴迷于探求色彩与音乐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你可以‘听’颜色,可以‘看’声音……一个特定的音响能引起人们对一块与之相应的明确的色彩联想……绘画应像音乐一样具有流动性……”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与形式间相互配合,表达出视觉与听觉相融的艺术魅力。
色彩原理
![色彩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44ad9e4524de518964b7d93.png)
固有色λ固有色是指物体在正常的白色日光下所呈现的色彩特征。
λ物体的绝对固有色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固有色存在。
λ两种表现形式:λ由物体表面反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做表面色λ由透过透明物体的光所呈现的颜色叫透明色光源色λ光源色对物体的色彩影响很大,物体只有在收到光的照射后才能呈现明暗与色彩λ光源色的光量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λ强光下,物体色会变得明亮浅淡λ弱光下,物体色会变得模糊晦暗λ中等光线下,物体色的本来面目才清晰可见环境色λ环境色也称条件色,是指某一物体反射出一色光有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色λ两个方面的特点:λ每一种物象都有它的固有色,以此区别于其他物象的颜色;λ我们所看到的任何物象都存在于某一具体环境中,它既受到当时的光源色影响,也受到周围环境色的影响三原色λ色光三原色、颜料三原色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色彩构成λ根据构成原理,将色彩按照一定的关系原则去组合,创造出适合目的的美好色彩,这种创造过程,就是色彩构成。
λ三要素λ色相、明度、纯度(也称饱和度)色相λ色彩不同的相貌。
明度λ色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称为色的亮度、深浅。
纯度λ波长的单纯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度,也称饱和度。
色彩混合λ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新色称为色彩混合。
λ三大类:λ加色混合、减色混合、中性混合加色混合λ也称色光混合,即将不同光源的辐射光投射到一起,合照出的新色光。
λ朱红、翠绿、蓝紫是加色混合的三原色减色混合λ通常指物质的、吸收性色彩的混合。
λ减色混合的三原色是品红、柠檬黄、湖蓝空间混合λ通常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达成的混合,又称并置混合。
色彩的分类λ依据原色理论和混色理论,人们用色彩制作了360°的环,被称为色相环。
色相环被用来描述色彩的分类,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的选择正确的色彩,用于设计作品中。
λ依据色相环,可将色彩分为同类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和互补色。
传统绘画色彩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重构
![传统绘画色彩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重构](https://img.taocdn.com/s3/m/c23ab71b14791711cc791730.png)
传统绘画色彩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重构作者:洪易娜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摘要:色彩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色彩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从色彩构成的角度研究室内的色彩设计,通过分析阐述如何在传统绘画中提炼色彩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重构。
关键词:色彩元素色彩设计空间设计重构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传统绘画中的色彩元素色彩是人的视觉对可见光的感觉,不同的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
例如:色彩可以使人感觉进退、凹凸、远近的不同;另一方面,色彩能产生热情、喜悦、冷静等一系列心理效应。
绘画中的色彩经过历史上各个艺术家不断地探索,其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弗朗切斯卡在色彩绘画中强调鲜明的轮廓线和富有表现力的大色块来进行创作;达·芬奇则采用极单纯而又丰富的色调创造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印象派画家莫奈所作教堂系列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色彩观念,采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天空、田野,致力于风景画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现代抽象主义绘画创始人俄国画家康定斯基则比印象派画家更大胆地反叛了传统,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已不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物象而存在;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用一种奇特的色彩来进行创作,其色调已经超越了物象本身的色彩范畴,达到了一种色彩的抽象概括,他对色彩运用,是精神上富有表现力主题的要求,不受物象色彩的制约,根椐画面上节奏、旋律的需要而重新组合色调,作品富有现代精神。
色彩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内容,色彩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也不占据空间,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起着创造或者改变某种风格、营造氛围的作用,会给人带来丰富的视觉和艺术上的享受。
人们借助色彩的生理与心理功能,可以调节对空间环境的认识和用于改造空间环境色彩,使色彩更好的服务于整体的空间设计。
二、色彩构成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著名的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曾说过:“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
色彩的搭配具有非常强的目的性,是一个创造性的审美过程,室内空间色彩搭配要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等关系,充分发挥空间色彩对室内空间的美化作用。
色彩感知现象描述
![色彩感知现象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2a84a4e16294dd88d0d26b64.png)
色彩感知现象描述摘要:色彩是我们视觉感知的首选,它随处可见,只要是有光的地方就有色彩。
在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力总是直接而快速的。
色彩总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着诱人的神奇魅力。
源于生活的色彩丰富而灿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为创造,它既满足了我们的视觉享受,又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
关键字:视觉感知色彩对比色彩心理正文:1.概述色彩是我们视觉感知的首选,它随处可见,只要是有光的地方就有色彩。
在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力总是直接而快速的。
色彩总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中发挥着诱人的神奇魅力。
源于生活的色彩丰富而灿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为创造,它既满足了我们的视觉享受,又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源泉。
色彩是艺术设计者传情达意的最佳表述方式,而色彩的传达方式是视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感觉经验80%以上取自视觉。
“所谓视觉,实际上就是通过创造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
”视觉是人的眼睛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构成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认识,是在视感觉的基础上依赖于神经中枢的调节和思维产生的。
色彩随视觉与光影的不同,可产生出无穷无尽的色彩视觉效果,同时色彩又由于所表现的物体与环境的不同,所呈现的视觉效果都不相同。
2.色彩感知色彩感觉是由人的眼睛在观察物体时产生的。
人视觉感知过程中生理上的几个器官,由眼球、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液、视网膜、成像元等组成。
在观察自然色彩时经常强调抓“第一印象色”,其原因是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色彩就不会像刚看到时那么强烈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个自动适应的过程。
这种视觉适应分为明暗适应,远近适应和颜色适应。
从黑暗的屋子突然走到强光下,眼前会是一片白茫茫,但很快就会回复正常,这就是明适应,大约需要0.2秒左右。
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暗室,起初什么也看不见,这个恢复过程相对长一些,约5~10分钟,这是暗适应。
人眼相当于一架精密度很高的照相机,能自动调节焦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色彩的扩张与收缩在平面构成与绘画的色彩构图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比例、对称与均衡这些构成法则在涉及到色彩时都须对此予以考虑。
在室内设计中暖色调客厅
在室内设计中冷色调客厅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2、色彩的进退感
实质上处于同一距离上的不同色彩,会造成不同深度印象,即有的色彩有“抢前” 的趋势,而另外一些色彩则有“后退”的倾向。一般来说,进退感对比最强烈的色彩 组合,是互补色关系。在“红——绿”、“黄——蓝”、和“白——黑”这三组两 极对立的色彩组合中,红、黄、白会表现出十分突出的抢前趋势,而绿、蓝、黑则明 显地退缩为前者的背景。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除上面提到的互补色(或对立色)对比条件外,明度对比中,亮色为进, 暗色为退;饱和度对比中,高饱和度色是前进色,低饱和度是后退色;有彩 色系与非彩色系对比中,前者是前进色,后者是后退色。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色彩的进退感对比有助于图形知觉基本模式——“图像/背景”模式的建立, 是提高视觉传达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视觉后像有两种:由于视觉惯性作用残留的后像叫正后像;由于视觉神经兴奋过度而产生疲劳并 诱导出相反的结果叫负后像。无论是正后像还是负后像均是发生在眼睛视觉过程中的感觉,都不 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景像。正后像节日之夜的烟花,常常看到条条连续不断的各种造型的亮线。其 实,任意一瞬间,烟火无论在任何位置上只能是一个亮点,然而由于视觉残留的特性,前后的亮 点却在视网膜上引成线状。再如你在电灯前闭眼三分钟,突然睁开注视电灯两三秒钟,然后再闭 上眼睛,那么在暗的背景上将出现电灯光的影像。以上现象叫正后像。电视机、日光灯的灯光实 际上都是闪动的,因为它闪动的频率很高,大约100次/秒上,由于正后像作用,我们的眼睛并 没有观察到。电影技术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发明的,在电影胶卷上,当一连串个别动作以16图形/ 秒以上的速度移动的时候,人们在银幕上感觉到的是连续的动作。现代动画片制作根据以上原理 ,把动作分解绘制成个别动作,再把个别动作续起来放映,即复原成连续的动作。 正后像是神经正在兴奋而尚未完成时引起的,负后像则是经兴奋疲劳过度所引起的,因此它的反 映与正后像相反。例如:当你长时间(两分钟以上)的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再把目光迅速转移 到一张灰白纸上时,将会出现一个青色方块。这种现象在生理学上可解释为:含红色素的视锥细 胞,长时间的兴奋引起疲劳,相应的感觉灵敏度也因此而降低,当视线转移到白纸上时,就相当 于白光中减去红光,出现青光,所以引起青色觉。由此推理,当你长时间凝视一个红色方块后, 再将视线移向黄色背景,那么,黄色就必然带有绿味(红视觉后像为青,青+黄=绿,参见下表 )。又例如:在一白色和灰色背景上,长时间地(两分钟以上)注视一红色方块,然后迅速抽去 色块,继续注视背景的同一地方,背景上就会呈现青色方块。这一诱导出的补色时隐时现多次复 现,直至视觉的疲劳恢复以后才完全消失。这种现象也是负后像。明度对比也会产生负后像
现象。人们对颜色感觉容易引起联觉,那是因为颜色容易对人的心理产 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一 色彩的冷暖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知觉经验,这种经验来源于联想。颜色的冷暖更多
是来自人对光的体验。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色相)是不同的,紫光波长
最短,红光波长最长。长波系列的色彩有温暖的感觉。这一关联的转移感 觉有比较直接的物理背景.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 会慢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 适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二 色彩的空间感
色彩虽然是一种比空间形象更抽象的一种感觉,但这种感觉总是 依附在某种空间形式之上。色彩不能独立存在,空间形式却可以,色 彩感觉与空间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那么这两种感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的。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三、色彩的重量感
这种衍生性感觉来源于生活经验,也与色彩的空间感有关。生活中许多
膨松的物体,如天上的云、液体中的泡沫和棉花,都是色浅而轻,源于及密 度的经验,深色给人一种结实沉重的感觉,浅色则给人以轻浮的印象。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此外,色彩的重量感还与色彩表面的质地感觉有关,表面光均匀的色彩显 的轻,表面毛糙的色则显得重。
清爽 宁静
温馨 热烈
同样的房间布局,不同的色彩搭配,带给你什么样 不同的感受?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1 色彩的扩张与收缩
波长长的暖色光、光度强的色光对眼睛成像的作用力比较强,从
而使视网膜接受这类色光时产生扩散性,造成成像的边缘出现模糊带,产 生膨胀感。反之波长短的冷色光或光度微弱的色光成像清晰,相比之下有 收缩感。一般而言,暖色、浅、亮的色有扩张感;而冷、暗的色有收缩感。 这是一种由色彩所唤起的空间广延度上的关联感觉。
【设计构成】
建筑学院 11.0课程体系
设计构成
第九单元:色彩与视知觉
• • 复习 色彩的知觉现象
第一节
•
色彩与空间
第二节
设计构成
第十一单元:色彩与视知觉
了解弧形隔墙节点及卫生间造型元素-马桶
第三节
•
PHOTOSHOP常用工具四
第四节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设计构成
色彩与视知觉
在心理学上,对于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