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基础分析 (1)
第一节规划背景 (1)
第二节历史沿革与城址分析 (2)
第三节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4)
第四节自然遗产价值分析 (6)
第五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9)
第六节城市风貌特色分析 (12)
第七节城市发展与名城保护存在问题 (14)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保护方式 (16)
第三章市域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规划 (20)
第一节文化与自然遗产特色分析 (20)
第二节保护框架 (21)
第三节“7圈1带”的保护 (22)
第四节文物古迹与古树名木保护 (24)
第四章中心城保护规划 (25)
第一节保护框架 (25)
第二节历史城区保护 (25)
第三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27)
第四节历史文化轴保护 (29)
第五节文物古迹及传统村落保护 (30)
第六节自然遗产保护 (39)
第七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45)
第五章中心城城市风貌规划 (47)
第一节城市风貌特色 (47)
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7)
第三节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50)
第四节视线走廊规划 (51)
第六章近期实施规划 (51)
第七章规划实施措施 (52)
附表1:本次规划的方法与思路一览表 (54)
附表2:中心城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55)
附表3:中心城自然遗产评价一览表 (65)
附表4:古树名木评价一览表 (66)
附表5:中心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一览表 (67)
附件1: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泰安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68)
附件2: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专家评审意见 (69)
附件3:本规划编制过程 (70)
附件4:规划编制单位和人员名单 (71)
第一章基础分析
第一节规划背景
一、概况
天下名山无数,泰山,独以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道,称五岳独尊,居名山之首。千百年来,吸引着古代赫赫帝王盛典登封,古今名人竞相留迹,四海游客朝拜如云。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邻济南,南依曲阜,西襟黄河,东枕泰沂。地处东经116º20´—117º59´、北纬35º38´—36º28´之间。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贯穿南北,大汶河横贯东西。泰安市辖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新泰市、东平县、宁阳县。到2008年,全市总用地面积为7762km2,总人口约550万人。境内北部群山,东部丘陵,中部是肥沃的平原,西部的东平湖,水面广阔,风光旖旎。
到2008年,泰安市建成区面积约97.4km2,人口约76万人。根据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其城市性质为:世界名山,文化与旅游名城,鲁中地区中心城市。规划到2020年,城市规模为人口135万人,用地147km²。其布局结构为:山城相依、生态优先、轴向生长、组团发展,形成“一个中心,一轴一线,六大组团,六条绿带”的空间布局结构,主副城和组团之间以生态绿廊相隔,以快速路和主干路相连。
二、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回顾
1982年,泰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1989年,泰安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世纪90
年代,泰安曾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多方面原因,未获批准。2006年,再次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于2007年3月9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87年,泰安市组织编制了《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为242km2,该规划对泰山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进行了科学评价,确定了9大景区,对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和测算,对景区保护、道路系统、服务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该规划对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1991年,泰安组织编制了《泰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该规划从市域入手,确定了泰山、泰安古城、徂徕山、大汶口、大汶河和东平湖六个保护圈;中心城的保护,通过对城市自然、人工、人文环境特色与城市风貌特色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城市自然、人工、人文环境保护的范围、内容、措施,突出了古城城市格局、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民居、传统商肆、文物古迹、遗址遗迹等保护,提出了远古文化、封禅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间文艺及传统习俗特色的保护,强化了岱庙、通天街—红门路、灵应宫、蒿里山等重点地段的保护。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的风貌、景观系统、视觉环境进行了规划。该规划得到专家和领导的好评,并获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该规划为泰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奠定了良
好基础,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996年,泰安组织编制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8年被省政府批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作为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1991年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泰山、泰安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等的保护提出了更加有效的保护措施。规划通过“一城两区、脱开旧城建新城”城市布局模式,推动城市建设发展新区,保护古城,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创造了积极条件。
随后,泰安市委、市政府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建设现代新区”的思路,着力突出了以历史文化轴为中心的老城区保护和以时代发展线为重点的新城区开发建设,下大气力搬迁了市政府等政府机关和企业,部分恢复了岱庙古建筑群,为名城保护腾出了空间,创造了条件。
2005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和泰山保护的实际,泰安市又组织编制新一轮《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5)》和《泰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正在编制的新一轮《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5)》,其保护对象由视觉景观保护走向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方法由消极保护走向积极保护,保护方式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规划范围远期168.1km2,远景322km2(不包括环山路以南部分)。性质为:泰山为五岳之首,雄伟壮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丰厚、形象崇高,是中国文化史的局部缩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具有重大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功能为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适当的观光、文化和生态旅游。规划分为12个景区,重点对泰山生态环境(包括地质地貌、自然水系、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和景观进行了保护和控制。在分析研究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制定了道路交通、森林保护培育、旅游等规划。
正在编制的新一轮《泰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贯彻和延续上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内容、范围,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泰山、古城和历史文化轴线的保护,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本次规划的方法与思路
本次规划基本思路是:按基础分析☐价值评价☐保护特色☐继承特色☐发扬特色五个层次进行分析和研究,突出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体内容详见附表1。
第二节历史沿革与城址分析
一、历史沿革
泰安古城位于泰山南侧山脚下,源于泰山西、中二溪的奈河、梳洗河像2条蟠龙,沿古城东西两侧向南汇入泮河,终入汶河。
西周时,泰安属鲁地,春秋后期,泰山周围的40多个大小国家被齐、鲁所并,泰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