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图(二)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地形图](https://img.taocdn.com/s3/m/0978f347a8956bec0975e382.png)
一、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地图的比例尺 2.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上的图例
1.地图的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图上距离 (2)公式: 比例尺= 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40千米
(3)表现形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40千米
辨别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不同 的情况:
• (1)无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
• (2)有指向标的地图 • (3)有经纬网的地图
一般地图
经纬网地图
指示标地图
有指向标的地图
如图,ab为一公路,cd为 一河流,A、B分别为小村 庄。读图回答。
(1)图中公路由a向b的走向变 由东南向西北转为由南向北 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河流cd段的流向是 自西向东 _______________。 西南 (3)村庄A在村庄B的_____方向。 西北 (4)该地常年盛行的风向是_____风。 盛行风 d b c a A B 北
B
A、
1
B、
2
1
C、
4
1
D、不变
8
2.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大小的比例尺绘 制同一地图,其结果是 B C A、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大
B、就范围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大
C、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大的愈详细 D、就内容来看,比例尺愈小的愈详细
2.地图上的方向
辨别地物的“四面八方”
八 个 基 本 方 向
1.读图完成: (1)E处是陡崖地形,相 对高度不小于300 米。 (2)若甲地气温约15℃, 只考虑高度变化, 乙地气温约为 16.8 ℃。 (3)用符号“ ‖”画出兴 建水库的最佳坝址。 如果只修一个大坝, 并能得到尽可能 最大的库容,一般地说 坝高约为 200 米。 (4)若量得图中甲乙两地的距离为6cm,则两地的实际 距离为 12 km.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等高线地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3.等高线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e2ecb8312b3169a551a419.png)
(4)等值线的几条重要规律
①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数值相差1个等值距或数值相等(大于或小于)
②一侧大于另一侧:就某条等值线而言,其一侧数值肯定大于另一侧
③局部小闭合-“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00
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
100
200
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
2021/6/18浙江省缙云中学 周曰志
√ (1)山顶⑤的海拔可能是:
A.881米
B.955米
C. 1005米 D. 1055米
√ (2)A与B的相对高度为
A.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
√ (3)⑤和⑥相对高度可能是:
A.300米
B.455米
C. 500米
D. 555米
√ C. 200~300米 D. 〔300~500米12)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一个定值(等高距),特别说明的例外。
③ 一般不相交,不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
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④ 疏缓密陡: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
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⑤闭合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
10 2021/6/18浙江省缙云中学 周曰志
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
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
200
小于小的”原则。如右图中200<A<300、100<B<200。 100>P>0 300>Q>200
④弯曲-“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高值、低值
第2讲 位置与方向(二)【高频考点+典例精析+易错精练】-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易错高频考点
![第2讲 位置与方向(二)【高频考点+典例精析+易错精练】-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易错高频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339a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c.png)
第2讲位置与方向(二)1.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①先找观测点;②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③最终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例1】(2022春•硚口区期末)依据描述把下面的地点填在相应的框里:学校的东南方是公园,电影院在学校的西北方,书店在电影院的东方,学校在商场的北方,动物园在学校的西方,游泳馆在学校的西南方,医院在学校的东方.【分析】依据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及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标注如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方向辨别方法的机敏应用。
【例2】(2021•武冈市)公园在图书馆北偏东30°方向6千米处,请用1:200000的比例尺在右图中表示出公园位置,先计算出图上距离,再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依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面,左西右东”,以图书馆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确定学校的方向,依据学校与图书馆的实际距离及比例尺,即可计算出学校与图书馆的图上距离,从而即可在图中标出学校的位置。
【解答】解:6千米=600000厘米600000×=3(厘米)如图:【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机敏应用。
画平面的关键一是方向的确定,二是依据实际距离及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例3】(2022春•紫阳县期末)观看如图游乐场部分示意图,中心是一个圆形花坛。
(1)摩天轮在花坛的面,滑梯在花坛的面,激流勇进在花坛的方向。
(2)花坛的西北方向是碰碰车,西南方向是海盗船;旋转木马在花坛的东南方向;过山车在激流勇进的南面。
依据描述,标注这些具体位置。
【分析】先确定四个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再由四个基本方向推导出另四个方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解答】解:(1)摩天轮在花坛的西面,滑梯在花坛的北面,激流勇进在花坛的东北方向。
(2)画图如下:【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四周八方八个方位,再进行认真确定每一个游乐设施的位置。
初升高完美衔接地理PPT第二篇第2讲 地图常识
![初升高完美衔接地理PPT第二篇第2讲 地图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98b48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5.png)
(2)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 ①铁路、公路线 铁路、公路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 部;陡坡处线路要呈“之”字形弯曲,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 ②引水、输油线路 引水线路应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水至地势低处,使水自 流。输油管道的线路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答案
解析
4.丙所处的等高线部位为( C )。
A.山顶
B.鞍部
C.山谷
D.山脊
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应为山谷。
答案 解析
5.将图中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下列正确的是( A )。
A.1∶200 000
B.1∶400 000
C.1∶200 0000
D.1∶4 000 000
图中线段比例尺为图上1 cm代表实际距离2 km,转化为数字比例尺为1∶200 000。
答案
解析
山西省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登山活动,老师出示山地等高线示意图(如下 图),提醒大家路上注意安全。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属于断崖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图可知,丁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甲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乙 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丙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
类型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陡崖 E.鞍部 F.洼地
主要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3.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类型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
![第2讲 地图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b5c795acfa1c7aa00cc4e.png)
2.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定向法: 面对地图,“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
(2)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的箭头指 N
向 北
(3) 经纬网定向法:
方
经线指示 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 方向
W
正西 N 在实验区的___ 学 科技园区 校 东北 在学校的__ 正东 在学校的___ 农业实 验区
在 学 校 的 东 _ 南 _ 火车站
0 2千米
1:200000
0
20千米
40千米
1:2000000
1厘米
0 100米
1:10000
170
180
170
A
50
B
60
比 例 尺 的 计 算
若图中A、B两点的图上距2.22cm,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000 。
东亚地图
北京地图
北京
图 A 图 B
0
1000km
0
100km
两图图幅相等, B 图的比例尺大, A 图的 地区范围大, B 的内容详细。
200米<A<400米 600米<B<800米
实战演习:
在下面甲乙两图中找出山谷的位置,若 山谷中都发育有河流,说说河流的流向。
结论: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坡度的定义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
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 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1 ∠2 ∠3
tg∠ = h D
D1 D 2
D3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
分 层 设 色 地 形 图
三、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分析
1、绘制方法 ①选择剖面线。 ②绘制水平底线,剖面线与
第2讲 地图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32c188d66f1aff00bed51ee5.png)
例2 暑假中,北京的小华想开私家车到山东泰山旅游,他 要准备 ( C ) A.中国政区图 B.中国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 D.世界政区图 [解析]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 中国政区图只能找到某个地方,不能确定行驶路线;中 国地形图只能确定地势高低走向和地形的分布;世界政 区图表示的范围太大。 白几 方又
A.① C.③
B.② D.④ 白几 方又
[解析] 本题考查在地形图上判断地形。从图中 看,甲村的海拔是 100 米以下,乙村的海拔是 600 米以 下。要能同时看到两个村子,必须符合中间没有障碍 物。在①点是看不到乙村的,因为①和乙村之间隔了 地势高的山脉。同样道理,在③和④处也不能看到甲 村。只有②地符合条件。
白几 方又
阅读并记忆
常见图例
白几 方又
景观图
白几 方又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及其等高线的表示
白几 方又
考点 2
等高线地形图
白几 方又
地形图面面观
白几 方又
即 学 即 练
甲、乙两地海拔及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分别是多少米?
1500米
500米
第2 讲
地图
白几 方又
考纲要求
懂得在地图上识别常见图例、辨别方向、量算距 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懂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峰、山脊、山谷, 判断地势的高低变化。 懂得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的分布及流向。 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 信息。 学会阅读校园、社区、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 示意图。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 实例。
大象馆在熊猫馆
专题地图课件第二讲专题地图第二章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专题地图课件第二讲专题地图第二章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f6e2c2a300a6c30d229f78.png)
符号法是用途较广的表示方法之一,如居民点、工 农业企业、学校,某些台、站等多用此法表示。这种表 示法能简明而准确地显示出专题要素的地理分布和变化 状态。
符号法以符号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反映物体的特定 属性:符号的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 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电子地图中利 用符号的焦距、时间等变量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化。
Fe Cu P 文
三、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其定量数据的表达主要是通过符 号的大小来实现。符号的比率设计是关键。
1, 符号的比率与非比率
在专题地图上,一般以符号的大小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指标。如果符号的大小与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有 一定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为比率符号。例如,在人口 分布图上,表示城镇的圈形符号的大小与其人口数有一定 的比率关系。如果符号的大小与专题要素之间无任何比率 关系,这种符号称为非比率符号。在政区图上,居民点主 要是通过符号的不同结构特征表示行政意义,这是非比率 符号最通俗的例子。
范围法的特点: 1,当用散列的符号图形表示要素分布的概 略范围时,该类符号完全没有定位意义,仅仅是 概略地指明要素的分布范围。
2,范围法能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渐进性, 一般不强调表示数量的指标。不同时期现象范围 的重叠和变化,可显示现象的发展变化。
3,范围法具有简单、明确的优点,在编制 专题地图时,可作为独立的表示方法,如表示煤 田分布、森林分布等等,但常常与其它方法配合 使用。
4,当用质底法显示两种性质的现象时,通常用颜色 表示现象的主要系统,而用晕线或花纹表示现象的补 充系统。
二,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例如等高线、 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磁偏线、等 震线、等重力异常线等等。
第二讲:考点一地图的三要素
![第二讲:考点一地图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422b8c37f1922791688e851.png)
3、选择地理区位
(1)选点
•气象观测站: 地势平坦开阔,周围障碍少 •水库坝址: 河流峡谷处,上游有口袋形地区作水库库区 •港口建设: 应选择在避风的深水海湾 (2)选线 类型:①交通路线 ②引水路线 ③输油管线 原则:①利用有利地形。如选择坡度缓、弯道少的线路
②避开不利地形。如尽量避免通过高山、河流、 陡崖、高寒、沙漠、沼泽等
思考:南半球的应怎样?
阴山
北
坡
阴山
南
坡
请根据阴山的积雪程度判断图示的南北坡?
(三)图例和注记
首都
· ·
省,自治区,直 辖市界 地区界
时令河,湖 水库,渠道
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铁路 等高线 一般城 注记: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公路 镇 山峰
洲界 国界 未定国 长城 运河
省级行政 中心
关隘
缩放 原比例尺 现比例尺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放大到n倍 原比例尺×n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 放大 放大(了)n倍 原比例尺×(1+n) 缩小到1/n 原比例尺×1/n 缩小 缩小(了)1/n 原比例尺×(1―1/ n)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放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题】1.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 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长度为10厘米的河流,在新图上为20厘米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376e2c4028915f804dc2f9.png)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
![第二讲 地图三要素及地形图(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491a97c77da26925c5b0b3.png)
第二讲 地图地图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用规定的图式符号和颜色,把地球表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有选择地缩绘在平面图纸上的图。
如中国政区图、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等。
一、地图的三要素(一)比例尺1.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例1:在一张地图上,60°N 纬线上有两地,其图上距离为11.1cm ,经度相差30°。
则此图的比例尺是A 、1:15000000B 、1:1000000C 、1:30000000D 、1:15000003例2:A 乙图上一厘米代表的水平距离是甲图的2倍B 乙图表示的范围比甲图广,内容比甲图详细C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广,内容比乙图详细D 甲图表示的范围比乙图小,内容比乙图粗略4、比例尺的放大与缩小①比例尺放大: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或原比例尺×( 1+放大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或原比例尺×(1-缩小倍数)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1/160000,比例尺缩小。
③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例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2,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4注意:比例尺缩放只是对距离的缩放,而不是对图的缩放。
地图图幅放大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倍数的平方。
例3: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5.比例尺大小的选定(1)给自己家绘制一张新居布置平面图选用:选用大比例尺(2)在一张边长为104cm 的白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边上各留2cm 的边框,问下列比例尺中最合适的是:A .1:5000000B .1:5700000C .1:6000000D .1:5300000【解析】图上最大距离为100cm,我国行政区划的实地距离南北约5500km,东西约5000km,则分别可采用的比例尺是1:5000000和1:5500000,由于纸张大小一定,所以为了让中国的所有区域都绘制出来,应选择小的比例尺,比例尺小于1:5500000都可以,但在所给的小于1:5500000比例尺中,越大的比例尺因为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则应选择比较大的较为合适。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区域地理第2部分 第2讲 地图 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区域地理第2部分 第2讲 地图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543d0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5.png)
第2讲地图考纲呈现目标要求1.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读及常用图例的识记。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
1.了解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会比较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了解常见的图例、注记,学会推断各种地图上方向的方法。
3.理解等高线的主要特点,能够正确判读等高线地图和绘制地形剖面图。
基础整理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图形读图思考(1)在“中国地图”中,可以指示方向的组成要素是什么?提示:图中的经纬线。
(2)乡村小道能清楚地表现在小比例尺的地图中吗?为什么?提示:不能。
一般小比例尺地图反映地地物比较简略。
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表现形式①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②数字式:1∶500 000。
③线段式:(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的详略关系①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图幅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实际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具体;反之,实际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2.方向(1)经纬线(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定向:无任何方向信息时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一般规律确定方向。
3.图例和注记(1)图例: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例如,图中的“⊙”。
(2)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等。
例如,图中的“北京”。
基础整理二地形图图形读图思考(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含义是什么?提示:数值反映的是海拔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谷与山脊处的等高线分布有何区分?提示:山谷处等高线向数值增大处弯曲,而山脊处等高线向数值减小处弯曲。
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高度: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两点的海拔分别为1_000米、500米。
(2)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A、B之间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c70d2e1dff00bed5b9f31dd8.png)
南 北
3.常见图例和注记
图例
含义 ____ 居民点 ____ 洲界 长城 运河
图例
含义
常年河、湖 ________
铁路 ________
图例
含义 水库
山峰 ______
时令河、湖 沼泽
关隘
沙漠 ______
二、地形图的判读
图 1-2-1
海平面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__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方法点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例题 5】图 1-2-5 中,B 点位于 C 点的( D )
图 1-2-5 A.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B.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方法点拨】极点俯视图中,根据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越靠近南极点,位置越靠南。
【例题 6】(2011 年湖南邵阳)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
图 1-2-7 (1)图中村庄 A 大致在村庄 B 的________方向。 东北
(2)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 西北向东南 【方法点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可将参照物(B 村庄)作为坐标中心,平移指向标,再进行位置判断。
考点 4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A.10℃
C.6 ℃
B.8℃
D.3℃
【方法点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考点 5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的识别
1.山谷和山脊:流水法 据“水往低处流”的常识,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弯曲变
形处,水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如图 1-2-9①中 CD 处,为山
脊。图②中 CD 处为山谷。
图 1-2-9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
![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1 第1章 第2讲 地图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974b2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4.png)
[最新考纲]1。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思维导图]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答案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密集.(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北高南低。
(4)A点海拔H是900<H<1_000米,A、B的相对高度Δh为500<Δh<70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500≤H<60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为200≤Δh<400米。
提示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当闭合曲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高距;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2.坡度大小的判断(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坡度越缓。
区域地理第二讲地图讲解
![区域地理第二讲地图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66535dc5da50e2524d7f76.png)
拓展延伸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 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等高 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 闭合曲线外低 山峰 内高符号▲
课本P11 第1题
【特别提醒】 一般地,在同一幅地图上,各部位的比 例尺大小是一样的,如大比例尺地图和经纬线没有变形 的经纬网图(如图甲),但如果在经纬线变形的图中,不 同纬度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如图乙),纬度越低,比例尺 越小,纬度越高,比例尺越大。
比例尺的缩放(P8)
3.方向
一般情况 ___上__北_下__南____,左西右东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 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 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 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 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 挡住人们的视线。(如下图)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和崖顶的最大海拔高度 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d,则陡崖的 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n-1)d≤H<(n+1)d 陡崖崖顶的最大海拔<过崖顶最大等值线海拔高度+等高 距。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 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 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 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更高。具 体如下图所示:已知a<b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
2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图》
![2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a0002ae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0.png)
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类型:
需要 去公园游览寻找景点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 发生地点
地图类型 _导__游__图 _交__通__图 _世__界__的__国__家__和__ _地__区__图
2.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地域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 不一样。根据获取信息的多少,选择_比__例__尺__合适的地 图。
(2)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海拔(米) _5_0_0_米以上 200~500米
_5_0_0_米以上
_2_0_0_米以下
地面状况
地势起伏很大,顶尖坡陡
地势起伏较大,顶圆坡缓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外围较陡
地面宽广平坦 _四__周__高__,_中__间__低__
3.地形剖面图:
③等高距:在同一幅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 _相__对__高__度__。
(3)不同的山体部位。
①山峰
②山脊
③山谷
④陡崖
等高线闭合, 海拔数值从 中间向四周 逐渐_降__低__
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 _低__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 曲部分向 _高__处凸出
等高线 _重__合__的 部分
2.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地形类型:陆地表面有山地、_丘__陵__、高原、_平__原__ 与盆地五种。
沿着_等__高__线__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 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_起__伏__和坡度的_陡__缓__。
【方法点拨】等高线的特点 ①闭合曲线。 ②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③同图等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④密陡疏缓(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 方坡陡;反之,坡缓)。
第2讲 地图
![第2讲 地图](https://img.taocdn.com/s3/m/95e9f351804d2b160b4ec0d5.png)
第2讲地图【要点热点探究】2.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后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3.实地面积的计算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照其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
判断比例尺大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2.比例尺大小与实际范围、内容详略的判读①同样范围: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②同样比例尺:范围越大,所占图幅越大。
③同样图幅: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3.等高线地形图上利用比例尺对坡度的判读①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图幅相同,两图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图幅相同,两图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4.等压线图中,利用比例尺判读风力①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压线图中,图幅一定时,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风力越小。
②两幅气压差相等的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5.经纬网图上,利用比例尺判读面积经纬网图中,图上距离相同的经线或纬线的实际长度长,则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1)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2)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3)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4)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探究点一地图的三要素例1 (2011·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在一张地图上,60°N纬线上有两100000 cm即1:150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地球和地图
第2讲 地 图(二)
一、等高线地形图(参考地图册P5-6)
1.海拔和相对高度
⑴海拔(绝对高度):某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如图中A 、B 两点的海拔分别为 、 。
⑵相对高度:某点高出另一点的 距离,如图中AB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2.等高线地形图
⑴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 ,把它们注在图上。
然后,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用此种方式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称等高线地形图。
⑵基本特征:
①同线
②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 。
③等高线为 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 、不重叠(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 。
⑦示坡线表示 方向。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的判读:
① 根据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值判断。
② 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河道位置判断。
③ 根据气温判断(在低层大气中,高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想一想:还可以根据哪些方面确定海拔高度?
☆☆练一练☆☆
1.右图中 A 点海拔高度是 ,山顶高度H 的取值
范围是 。
2.右图是一幅没有等高线注记的局部地形图,等高距为300米,AB
是河段,当B 点气温为15℃时,则C 点的气温是
A .6℃
B .22.5℃
C .24℃
D .7.5℃
单位:米
2.相对高度的判读:
① 利用两点具体的海拔高度值求出。
② 利用温度差求出(在低层大气中,高度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③ 利用河流的流向判断。
想一想:还可以根据哪些方面确定相对高度? ④ 确定等高线图上任意两点的相对高度的方法——“高度轴三步判断法”:
第一步,画出“海拔高度轴”,依照等高距确定高度轴上的单位(如图1中的等高距就是100米)
,并标注出
海拔高度(如图1);
第二步,然后将位置较低和位置较高的两点标注在数轴上(如图2中“低点高度”和“高点高度”的取值范围); 第三步,依据“高于最小值,低于最大值”的原则确
定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如图1、2)。
☆☆练一练☆☆
读右图回答4~5题。
4.A 点与D 点的相对高度(H )为(单位:M)
A.1000<H<1200
B.1200<H<1400
C.1400<H<1600
D.1000<H<1400
5.若F 点气温为15℃,则E 点气温为
A.8.9℃
B.9.6℃
C.10.5℃
D.11℃
6. 右图中Q 点与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m )( )
A.40<H<41
B.40<H<50
C.59<H<60
D.60<H<61
3.坡度的判读(参考地图册P6)
坡度:如右图,坡度 = AB / BC (垂直高度 / 水平距离)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 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 的地方坡度较缓。
▲在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如果等高距和等高线的疏密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坡度较 ,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 ,如果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 ,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 ;如果等高距、比例尺和等高线的疏密三者都不一致,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1 F
☆☆练一练☆☆
8.读某地地形图(右图),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9.下面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相同,关于①-④图中坡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0.读右图所示的两幅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反映的实际范围与乙图相等
B.乙图反映的实际范围比甲图大
C.EF处的坡度比EˊFˊ处大
D.EˊFˊ处的坡度比EF处大
4.根据等高线识别地形部位(参考地图册P6)
①山顶和凹地:两者等高线闭合,从四周向中心递增的是山顶,从四周向中心递减的是凹地。
示坡线: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斜坡降低的方向。
示坡线通常绘在沿山脊及山谷线的方向上。
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框中用等高线画出山顶和凹地。
②山脊(线)、山谷(线)和鞍部:
▲山脊:等高线弯曲转折处的“V”形尖端指向山麓(即指向地势降低的方向)。
山脊线:在山脊部位,各条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山顶和山脊线常常成为两侧河流的分水岭。
▲山谷:等高线弯曲转折处的“V”形尖端指向山顶(即指向地势升高的方向)。
山谷线:在山谷部位,各条等高线最大的弯曲处的连线。
★山地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脊上一般不会有河流。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经过鞍部纵横两个方向上有两组对称的形态——一组为山脊,一组为山谷。
它们等高线的凸出部分都指向鞍部中心。
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框中用等高线画出山脊、山谷和鞍部。
③陡坡、缓坡和断崖
陡坡:等高线密集。
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植被。
等深线(地图册P5)密集的地方适宜于修建。
缓坡:等高线稀疏。
土壤厚度较大,可以适当修造梯田,盘山公路也大多修建于此。
断崖:等高线。
开发途径主要有滑翔、跳伞、攀岩、蹦极等(要考虑相对高度)。
画一画:在下面的方框中用等高线画出陡坡、缓坡和断崖
第2讲地图(二)
练一练:1. 250<H<280 280<H<310 2.C
练一练:4.D 5.B 6.C
练一练:8.C 9.C 1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