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1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4B

二、填空题

1.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气机,升降出入

3.后天,先天

4.皮,筋

5.心

6.正气,邪气

7.辨证求因

8.刺痛

9.阳盛而阴未虚

10.阴阳互根互用

三、名词解释

1.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3.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4.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5.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治病的主导思想,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辨析出疾病的病因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

四、问答题

1.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表现在(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分布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有哪些

(一)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二)影响脏腑气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2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名词术语解释

1.辨证论治:辨证,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3.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的作用。

4.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5.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6.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7.三因制宜:即所谓因时、因地和因人制宜。

三、填空题

1.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3.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4.肾,脾

5.任脉,冲脉

6.辨证求因

7.正气,邪气

8.心肝脾

9.邪气盛,邪气亢盛

10.阴盛而阳未虚

11.总原则,具体体现

12.阴阳互根互用

四、问答题

1.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主要表现在(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分布

(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

(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2.瘀血是怎样形成的其病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瘀血的形成:(1)血出致瘀(2)气滞致瘀(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5)血热致瘀

特点:(1)疼痛(2)肿块(3)出血(4)

色紫暗(5)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中医基础理论》试卷3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8D

33. B

二、双项选择题

1.AB

10AD 三、填空题

1.李东垣,张从正

2.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3.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4.肝为刚脏,肝主升发

5.思,口

6.气的推动作用,气的固摄作用

7.手走头,足走腹

8.劳力过度,劳神过度

9.伤寒,中寒

10.缓则治本,急则治标

四、名词解释

1.形神一体观:形体则指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五体和官窍及运行或贮藏于其中的精、气、血、津液等。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

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

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精神、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

2.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有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

3.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即谷精)和津液(即水津),并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4.乙癸同源: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

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5.血主濡之: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腑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

生理功能,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6.十二经别: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7.无形之痰:是指只见其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如眩晕、癫狂等。

8.五志化火:多指由于情志刺激,影响了脏腑精气阴阳的协调平衡,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气郁日久则可化热,气逆自可化火,因之火热内生。9.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之意。

10.因人制宜: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疗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