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质课教案_2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商鞅变法使中国历史发展与同期的西方海洋文明发展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它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适应了秦孝公富国强兵的需要,不但奠定了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基础,而且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1课主要介绍了各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商鞅变法既具必然性同时具有可能性。对第1课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的学习为第2课商鞅变法内容和第3课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学习作了很重要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1学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必修2学过《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在必修3学过《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变动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联系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各领域变动使商鞅变法具有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法家思想的特点。

2、知道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和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基本时代特征。

4、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析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等史实的学习,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渗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唯物史观。

2、秦孝公抓住机遇进行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使学生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一个国家的振兴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坚定当今社会变革的信念,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五、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六、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采用问题教学法。首先教师要设计预习提纲,充分利用教材图文资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注意释疑解难、适当联系和拓展延伸,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突破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评价中,实现基础知识的落实,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实现情感态度的感悟和升华。

七、预习提纲

【课程标准】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3、理解秦国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改革的必然性)

探究1:阅读教材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探究2:阅读教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路提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

探究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探究4: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异同?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探究5: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

(四)、总结:

探究6:结合以上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背景?

补充资料:

1、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 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被应用於生产过程, 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可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 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一定的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三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有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

4、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区别的一面是: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住往不是唯一的生产关系,而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并存。例如在封建社会,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与此并存的有奴隶制的残余,后期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还有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是指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土地私有制。因此,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有量上的区别。

5、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一面是: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基础的基础。因此,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有质上的联系。

6、经济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例如,战国时期各地还残存着奴隶制,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从战国到明清这一时期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学习历史,就要从分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分析同时并存的多钟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出发.去把握社会的经济基础。

7、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8、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