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质课教案_27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培优课件_3
谢谢指导!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1、社会经济大发展 2、政治大变革 3、军事大动荡: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
——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直接动力 4、思想文化: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 繁荣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
表现:民间办学兴盛; 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影响:法家思想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 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1.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 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2.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是 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
3.“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
不偷;……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 贫。”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 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
李悝
吴起
【合作探究】4阅读学思之窗,“兵家 和法家都重视战争,他们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认识?变法改革和战胜攻取有什么 关系?”
(1)原因:思想是现实的反映。法家 思想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兵家 思想产生于战争实践。
(2)关系: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 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 手。
高中历史人教版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持 变法。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答案:
(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平籴 法” (2)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 薄弱;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当 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士人”追求建 功立业,秦孝公重任商鞅,支持变法;各国变 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3)促进各诸侯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和政 治进步。 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的大变革、 大动荡、大发展时期。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1、社会经济大发展
表现: ①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兴修水利 ②手工业 ③商业
影响: 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①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②产生新的阶级:新兴地主和自耕农阶级,
要求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③引起政治领域的变革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社会经济大发展 ——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 2、政治大变革
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
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
之分土
——《史记》
商鞅入秦
商鞅变法的原因条件 小结
客观:(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 (1)经济:生产力发展 ,封建经济产生; (2)政治: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3)军事: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4)思想:民间办学兴盛,百家争鸣。
军事: 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富国强兵
论 依
据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质课教案_11
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史实;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认识改革变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画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产生的思维导图,理解春秋战国的阶段特征;通过表格整理各国变法内容的分类,了解各国变法的内容,理解春秋战国变法的特点;通过分类整理秦国变法的条件和机遇,理解秦国变法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春秋战国时期的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各国变法内容的分类和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分析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自学成果的相互评价,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特征;认识地主阶级的兴起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认识改革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已经具备了相关知识,包括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同时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也有深入了解。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联系已学过相关内容,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各领域变动使商鞅变法具有必然性。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变法风潮兴起的根本原因。
难点:对比分析春秋战国各国改革变法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本课设计改变传统的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阶段特征的讲授为切入,而以地主阶级兴起的原因为切入点。
因此本课导入也围绕着地主阶级的兴起作为导入。
为了转变学生视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利用《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和《大秦帝国》中的商鞅的荧幕形象进行对比,黄世仁阴险狡诈、无恶不作,而商鞅正直向上,都是属于地主阶级,为什么荧幕形象差距会如此之大?并且如果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影视题材往往地主阶级是以反面的形象出现,而如果取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影视题材往往地主阶级是以正面的形象出现,为什么呢?最后通过学生思考发言,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是进步的阶级。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培优课件_23
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性 (经济) 兼并战争的需要——必要性 (军事) 新兴地主的需要——必要性 (政治) 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能性 (文化) 2、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二)秦国小环境:
不利状况:政治、经济、文化落后;BC4世纪初秦 迫切性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增强齐国实力, 使齐桓公成为春
秋第一个霸主
魏 李悝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 国 变法 行平籴法。政治:制定《法经》
使魏率先强盛
战 国
楚 国
吴起 变法
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 三代以后的爵禄;②强令旧贵族迁居, 变相没收其土地;③裁撤冗员Hale Waihona Puke 削减使楚成为战国中 的强国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课 题: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主 讲 人: 工作单位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
商
与秦国历史机遇
鞅 第2课 “为秦开帝 变 业”----商鞅变法
法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背景 内容 影响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的历史概念: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2.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 □大变革——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8—21页的内 容,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快速、准确地 完成下列表格,归纳要点,边读边记边勾 画。若有疑问,可低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 师。三分钟后检测,比谁回答得既快又准 确。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优质课教案_7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课程标准:知道春秋时代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背景)教学目标:1.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历史地图、图片和文字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其表现。
(时空观、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利用列表法,从教材中归纳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内容,比较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变法的不同。
(历史解释)3.让学生结合教材的内容并研读史料,分析秦国变法的必要性,解读秦国变法的有利条件,辩证认识“落后与先进”。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唯物史观)重点: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难点:以秦国的变法为例,辩证认识“落后与先进”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学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必修2学过《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在必修3学过《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因此,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变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讲解、史料阅读、小组合作讨论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结合历史必修内容的学习,我们对春秋战国已有了整体的认识,它是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个时代杀戮中充斥着残酷,竞争中也增添些许的浪漫,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位处边陲的秦国要想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唯有变革是出路。
那么,秦国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变革呢,秦国变革又具备哪些条件呢?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二、检查学生预习预习问题1:阅读教材第18页引言,观察地图结合教材第一框“社会变化的新气象”的内容,回答春秋战国“新气象”的表现有哪些(时代背景)?参考:1.总体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2.表现: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经济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上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士阶层的崛起,新兴地主要求变革。
「原创」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
「原创」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秦国历史背景2. 掌握改革变法风潮的意义教学内容:1. 秦国历史概述2. 改革变法风潮的背景3. 改革变法风潮的意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秦国历史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改革变法风潮的背景和意义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改革变法风潮对秦国历史的影响第二章:商鞅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2. 掌握商鞅变法的影响教学内容:1. 商鞅变法的背景2. 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3. 商鞅变法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商鞅变法的影响第三章:吴起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吴起变法的具体措施2. 掌握吴起变法的影响教学内容:1. 吴起变法的背景2. 吴起变法的具体措施3. 吴起变法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吴起变法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吴起变法的具体措施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吴起变法的影响第四章:白起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白起变法的具体措施2. 掌握白起变法的影响教学内容:1. 白起变法的背景2. 白起变法的具体措施3. 白起变法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白起变法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白起变法的具体措施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白起变法的影响第五章:秦国历史机遇教学目标:1. 了解秦国历史机遇的背景2. 掌握秦国历史机遇的影响教学内容:1. 秦国历史机遇的背景2. 秦国历史机遇的影响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秦国历史机遇的背景2.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秦国历史机遇的影响3.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秦国历史机遇对秦国发展的作用第六章:商鞅变法的影响与争议教学目标:1. 探讨商鞅变法在秦国历史中的深远影响。
2. 分析商鞅变法所引起的争议及其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1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培优课件_17
风起云涌, 列国行变法
--改革变法汇成时代潮流
第三板块
何去何从, 秦国做抉择
三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的状况(改革必要性)
公元前771年,戎族攻破镐京,灭掉西周。秦 襄公率兵拥立周平王,并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周 平王为酬谢秦襄公,封他为诸侯,封地为秦。
公元前7世纪后期,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 千里,遂霸西戎”,步入强国之列,但秦国地处 西陲(今陕西大部和甘肃省一部)政治经济文化相 对落后于东方六国。
商鞅变法的背景
1.必然性: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2.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3.改革可能性(商鞅变法的具体背景) ①秦国面临的有利条件: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
较弱;法家学说得到认同;民风质朴,尚武。 ②历史机遇: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使魏国在战国中率先强盛, 揭开了战国大变法序幕。
吴起
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 ②没收旧贵族的土地 ③裁官、削俸、养兵和奖励军功
④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 请托
打击世袭贵族特权, 取得一定成效,使楚 国成为强国。
其他
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仲连改革;韩国 申不害改革
促进了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
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春秋和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有什么不同?
(1)从历史条件上看:春秋时期社会转型刚开始,旧的社会制度刚开始遭到破坏, 新兴的封建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发展刚开始起步;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加快,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发展壮大。
(2)从内容上看:春秋时期的改革从赋税制度入手,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没 有触及上层建筑;而战国时期的改革,既有经济基础的变革,又有废除旧贵族特 权的上层建筑的变革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PPT课件
13.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这两种现象分别
是出自于春秋时期的
A、齐国和鲁国
B、魏国和鲁国
C、鲁国和楚国
D、齐国和楚国
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新气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出现改革变法风潮 B、思想文化繁荣 C、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D、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7.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反映了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君王纷纷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B、确立封建制,摧毁奴隶制的需要 C、阶级斗争尖锐 D、要称雄天下的欲望
9.战国时期,最合乎社会发展需求,并成
第 1 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主观: (1)秦孝公支持 (2)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 对薄弱 (3)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4)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1.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
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
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2.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
性质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3.春秋战国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是
A、生产力获得很大发展 B、战争频繁
C、文化繁荣
D、大动荡、大变革
4.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原因是 A、新兴地主阶级势力越来越大 B、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实行 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统治者增加国力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商鞅变法使中国历史发展与同期的西方海洋文明发展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它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适应了秦孝公富国强兵的需要,不但奠定了秦王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基础,而且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1课主要介绍了各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商鞅变法既具必然性同时具有可能性。
对第1课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的学习为第2课商鞅变法内容和第3课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学习作了很重要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1学过《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在必修2学过《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在必修3学过《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变动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本课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联系必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从而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思想各领域变动使商鞅变法具有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法家思想的特点。
2、知道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和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基本时代特征。
4、运用唯物史观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诸侯国改革变法之间的关系;探究分析各诸侯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秦国面临的历史机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相地而衰征”、“初税亩”、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等史实的学习,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渗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形态、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等唯物史观。
2、秦孝公抓住机遇进行改革,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进程。
使学生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一个国家的振兴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坚定当今社会变革的信念,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改革变法是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六、设计思路本课内容丰富,理论性强,采用问题教学法。
首先教师要设计预习提纲,充分利用教材图文资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解决问题。
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注意释疑解难、适当联系和拓展延伸,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突破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评价中,实现基础知识的落实,实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实现情感态度的感悟和升华。
七、预习提纲【课程标准】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3、理解秦国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改革的必然性)探究1:阅读教材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探究2:阅读教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路提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探究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探究4: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异同?(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探究5: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改革的必要性、可能性)(四)、总结:探究6:结合以上内容归纳商鞅变法的背景?补充资料:1、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 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被应用於生产过程, 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可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 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2、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一定的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三个基本要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有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
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首要的、决定的部分。
4、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区别的一面是:生产关系是一定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物质关系的总和,而经济基础是指各种关系之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在每一种社会形态中,住往不是唯一的生产关系,而是多种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例如在封建社会,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与此并存的有奴隶制的残余,后期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还有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是指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土地私有制。
因此,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有量上的区别。
5、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相联系的一面是:经济基础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构成经济基础的基本因素也就是生产关系的三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因素,也是经济基础中最基本的因素,是经济基础的基础。
因此,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有质上的联系。
6、经济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例如,战国时期各地还残存着奴隶制,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从战国到明清这一时期在整个社会生产中仍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
因此,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学习历史,就要从分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分析同时并存的多钟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出发.去把握社会的经济基础。
7、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
社会的上层建筑又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大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内容,思想上层建筑是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各种观点的观念体系。
8、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黄梁庄镇一带)人。
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
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9、封邑制:中国古代君主封赐给宗室、外戚和功臣封邑的制度,盛行于周朝。
受封者称封君,在封邑内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
分封以宗法制度为根据,封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卿、大夫在封邑内享有统治权利并对诸侯承担义务,并可世袭。
九、板书设计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历史趋势)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经验教训)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必要可能)十、教学反思1、本节课突出体现以“问题”驱动教学的动态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较好地实现了既定目标。
同时,问题探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领着他们的思路不断向深处延伸,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从经济大发展出发探究其深远的影响,看似平凡却“一发牵动全身”,教师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他们理解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活”历史,认识到这一时期的改革和变法具有必然性,2、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国家很多,与老教材比容量明显增加,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繁琐的感觉,围绕重点难点,既充分利用教材又大胆取舍教材,突出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理清基本线索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本堂课内容理论性强,并且各国变法中难懂的概念较多。
由于时间问题,课堂中生成问题的解决还欠到位。
附录:【巩固训练】1、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的条件是: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形成及其经济势力的增长③地主阶级要求发展封建经济,实行地主阶级专政④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国先后实行变法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D.消灭奴隶制残余3、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A.300亩B.200亩C.500亩D.100亩4.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改革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5.下列改革和变法运动,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是A.管仲改革B.李悝变法C.吴起变法D.商鞅变法6.“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7.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新气象的根本原因在于A.出现改革变法风潮B.思想文化繁荣C.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与推广D.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8.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内容不同B.方式不同C.发动者不同D.性质不同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国语齐语》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
罢无能,废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