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42传播学概论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双向互动“推”与“拉”是如何体现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电脑网络采用的要求用户高度参与、从信息之海中按需“拉”取信息的传播方式,它同传统的大众传媒如电视将信息“推”给受众的传播方式截然不同。
“推”技术的作用:按照用户要求为用户代劳从网上信息海洋选出某些信息,将它们“推”给用户。
“推”技术可以说是“推”中有“拉”。
不同的用户可以让“推”技术将不同的信息内容“推”给他们。
“推”技术的出现促使学术界进行思考:①出现“推”技术后人们使用互联网络的发展趋势如何?②出现“推”技术的驱动因素有哪些?③仿效电视模式,经济上依靠广告收入,是否为正走向商业化的电脑联网业指出了一条有效的出路?④它是否会关系到互联网络的潜在功能的发挥?⑤国外强调该技术在方便用户接收、使用网上信息中的作用,我国关注“推”技术可用作网络管理工作。
这是否体现了不同文化观察这一新兴技术时的视角不同?1、控制一般含义“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
在传播学中,控制有两层含义:(1)施控,传播者对信息流通所进行的干预、影响;(2)受控,传播者也会受到所处时代、社会的制约。
2、控制研究专门考察传播者及其活动特征,揭示传播者同时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控制研究包括三项内容:(1)探讨传播者施控行为及规律;(2)探讨传播者受到时代、社会的控制;(3)分析各种控制形态。
传播功能研究走向式微的原因。
第一,传播功能研究主要采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一理论有着先天的局限,限制了传播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后,社会冲突理论取代了结构功能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流地位。
作为传播功能研究的理论来源和基础的结构功能主义,在60年代以后它的地位已被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所取代。
由于结构功能主义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立场出发,注重研究社会整合、共同意识和力量均衡,忽视社会体系与其他有机体的差异,并转移了人们对变迁与冲突等社会现象的注意力。
00642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3.传播:传播原来含义较广,如交流,通讯,交际,交往等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人建立共同的意识”。
在传播学中,传播被定义为:“带有社会性的,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人类文化史,社会发展史并存的,传播是一种社会行为,它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②人类社会的传播方式虽然简单,但是却是多通道,多样的主要因素与推动力量,传播主要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的信息交流,沟通,扩散。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 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信息交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还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2024年4月 传播学概论 00642 自考真题
2024年4月传播学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传播效果研究的是A.普林斯顿大学B.佩恩基金会C.耶鲁大学D.福特基金会2.德弗勒控制论模式对申农——韦弗通信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发射机能B.接收机能C.反馈机能D.控制机能3.1947年,制定并发布《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新闻业》报告的组织是A.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B.美国记者工会C.哈钦斯委员会D.报业评议会4.传播的基本功能是A.传受信息B.应对环境C.调节身心D.传承文化5.美国新闻学教育的奠基人布莱尔认为,教授新闻学课程时应把它视为A.社会科学B.职业学科C.采编技能D.宣传工具6.组织中以指示、教育、说服和灌输为主的传播活动,属于A.上行传播B.下行传播C.横向传播D.圆形传播7.传播学诞生于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8.传者的版权,简单地说,就是传者对自己信息产品的控制权和A.传播权B.复制权C.隐私权D.发行权9.霍尔把受众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的解码形式称为A.同向式解读B.优先式解读C.妥协式解读D.双向式解读10.首次在电视媒介中展现了良好形象,最终赢下大选的美国总统是A.林肯B.罗斯福C.肯尼迪D.尼克松11.从功能角度看,恋人之间的约会属于A.消遣性传播B.工具性传播C.娱乐性传播D.派生性传播12.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中,被看成是传播社会思想根源的是A.传播内容B.反馈装置C.媒介技术D.感官平衡13.新闻专业主义得以形成的前提是A.新闻业的职业性B.信息的平衡与中立C.新闻业的专业化D.新闻业的独立性14.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体系演变,是从“一致效果论”到“选择效果论”,再到A.魔弹论B.有限效果论C.直接效果论D.多元效果论15.密尔是19世纪自由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对自由主义进行系统总结的著作是A.《论出版自由》B.《常识》C.《报刊的四种理论》D.《论自由》16.对传播学思想影响最大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A.孔德的实证理论B.涂尔干的行为分析理论C.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D.塔尔德的模仿理论17.最早试水互联网,尝试开办电子报的报纸是A.《南方日报》B.《新民晚报》C.《杭州日报》D.《楚天都市报》18.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偏见,通常不是因为A.文化多元论B.民族中心主义C.文化定势D.西方中心论19.导致流言和谣言产生的是群体传播中的A.群体意识B.群体规范C.集群行为D.群体接受20.形形色色的“认同”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广为人知的是A.社会认同B.国家认同C.民族认同D.文化认同21.作为当前国际传播主角的跨国传媒集团,大多数集中在A.英国B.美国C.中国D.日本22.“标题党”属于滥用A.传布权B.报道权C.批评权D.编辑权23.我国的媒介融合进程并非一帆风顺。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人际传播:反馈很容易,可随时作出灵活反应 组织传播:反馈比较困难 大众传播:反馈更加困难 【信息】:指表达规范不规范 人际传播:表达最不规范,只要双方领会即可 组织传播:表达则有所规范,因为必须使团体或本组织成员都能了解 大众传播:表达最为规范,因为它面向大众,非如此不可。
2
《传播学概论》第一章 传播概述
A控制论模式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各个“传播单位”之间的传、受机会均等,实际上 并非如此 B循环性的表述,也容易引起误解,传播经过一个完全的循环,不折不扣地回到它原来的出发 点,这种循环类比显然是错误的 C控制论模式仍未清楚地显示传播结构、过程与社会结构、过程的紧密联系
狭义。传播是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即人类传播) 1.2传播的类型
1、传播的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2、传播的四分法: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3、自我传播是最小的一种传播 4、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见的传播活动。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两四 人以上,下限明确,但上限模糊 5、群体:是指具有共同价值观念和情感,持续地相互影响并共同活动的个人有机集合体,如 家庭、社团、民族等 6、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如 政党、工厂、学校、公会等 7、大众传播:从受者角度看,包括这样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读报纸、杂志、听广播、 看电视、电影、上网等,大众传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传者、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 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网站等。 8、各类传播的特点: 【周期】传播的节奏、频率。 人际传播:为偶发、最没有规律的传播,随时随地可能发生 组织传播:有一定规律,如每隔多少时间开一次会 大众传播:最有规律,凡有媒介都必须顶起发送信息,并严守规律 【角色】传播过程中扮演的是传者还是受者 人际传播:传者和受者,可随时交替,机会均等 组织传播:对传者和受者有所规定,机会往往不均等 大众传播:传者和受者大体固定,机会完全不均等 【反馈】: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这与角色密切相关
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第二章 传播学简史
1、传播学的欧洲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和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2、西梅尔在他的一生中,有两本重要的著作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者产生了影响,一本《陌生人》,另一本讲述的是“网络理论”的《团体分支机构之网》3、施拉姆在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传播学》4、拉斯韦尔提出的五种传播研究(1)对“谁”即传播主题的研究,为控制分析(2)对“说什么”即传播内容的研究,为内容分析(3)对“通过什么渠道”即传播媒介的研究,为媒介分析(4)对“对谁说”即传播接收者的研究,为受众分析(5)对“产生什么效果”即传播效果的研究,为效果分析5、勒温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把关人”理论,也称“守门人”理论6、场论:勒温吸取了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并赋予其某种适合心理学的特殊意义7、群体动力理论:勒温被整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吸引,他潜心研究两者在大众传播方面的奥妙,并将心理学知识与传播学研究对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逐步发展出“群体动力理论”8、两级传播理论:即大众传播只有通过“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产生影响9、虚拟环境:李普曼认为“虚拟环境”是个人在他的头脑中创造的图画,即外在世界影响了人们头脑中的图像10、刻板印象:李普曼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沌世界提供解释11、施拉姆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传播学领域的创始人,也有人称他为“伟大的概括者”12、批判学派具有的特点:A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B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1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包括传播政治经济学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学派14、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被人尊称为“当代文化研究之父”15、“文化研究”学者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两种研究方法16、传播学界的两个主要学派,即常说的“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17、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有三大方面的差异,包括研究选题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对现有政治、经济秩序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的不同18、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对于资本主义现行制度持有的不同意见【经验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大众媒介就是能改进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2021年4月全国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课程代码00642)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传播”一词最早出现在A.《北史》B.《唐史》C.《宋史》D.《元史》2.美国电视摆脱娱乐媒介的局限性,参与总统大选而“染指”政治,开始于20世纪的A.30年代B.40 年代C.50年代D.60 年代3.达尔文开创非语言传播研究领域的著作是A.《物种起源》B.《社会学方法的规则》C.《人类和动物的表情表达》D.《体态语言》4.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把演讲的三要素界定为A.传者、受者和声音B.声音、符号和内容C.空间、时间和话语D.讲者、听者和内容5.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攝发端于A.口语B.文字C.印刷媒介D.电子媒介6.以“家常式”的“炉边谈话”反映出广播巨大影响力的美国总统是A.华盛顿B.罗斯福C.肯尼迪D.尼克松7.世界上第一个被冠以“传播”名称、并能授予学位的学术单位的创办者是A.默多克B.拉斯韦尔C.勒温D.施拉姆8.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具有时间偏向的媒介是A.羊皮纸B.纸草纸C.胶片D.白报纸9.近代报刊时期,媒介和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为A.媒介对政治的相对独立B.政治媒介化C.媒介政治化D.媒介议程主导政治议程10.把传播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依据是A.传播的范围B.传播的规模C.传播的空间D.传播的手段11.大众传媒实施與论监督的前提,是媒介和公众要拥有充分的A.知情权B.独立权C.参与权D.决策权12.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以来,长期困扰媒介从业者道德的问题是A.有偿新闻B.采访造假C.煽情哗众D.虚假广告13.文化帝国主义或媒介帝国主义的研究者,通常将批判的矛头指向A.韩国B.美国C.日本D.欧盟14.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使得文化传播从以文字为中心转向A.以逻辑为中心B.以形象为中心C.以审美为中心D.以艺术为中心Is.媒介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A.制播分离B.新闻娱乐化C.媒介集团化D.频道一元化.16.非语言符号是人际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A.信件B.电视画面C.网络表情符号D.个人所处的空间17.群体可分为初级群体、次级群体等,下列群体中属于次级群体的是A.家庭B.邻居C.友人D.企业18.组织传攝最根本的功能是A.培养“组织人”B.培养“社会人”C.克服沟通障碍D.实现组织目标19.媒介被称为“第四权力”,主要是因为媒介所拥有的A.传播渠道B.经济实力C.表达自由D.政治背景20.所谓“传者",即“传布者”,是指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又称A.信源B.信宿C.信道D.信息21.美国新闻学者盖尔顿和鲁奇认为,一个事件能否被选做新闻取决于9个因素,其中包括A.明晰性、文化接近性、出乎意料B.明晰性、合法性、调和性C.明晰性、时效性、社会文化价值D.明晰性、连续性、时效性22.以下不属于“霍尔模式”中解码立场的是A.支配立场B.中立立场C.协商立场D.对抗立场23.佩恩基金会的儿童研究和“火星人入侵”的恐慌研究挑战的是A.一致效果论B.选择效果论.C.间接效果论D.认知效果论24.在新事物创新扩散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创新者B.早期采用者C.早期追随者D.后期追随者25.两级传播理论强调的是A.人际传播的效力大于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的效力等于大众传播C.人际传播的效力小于大众传播D.人际传播效力与大众传播无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07年0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 )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2.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3.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C)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C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5.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B )A.德福勒模式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6.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7.“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C)A.合理性原则B.艺术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准确性原则8.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C)A.制定分类标准B.实施统计分析C.确定分析单元D.抽取分析样本9.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 C)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10.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即( C)A.娱乐功能B.信息功能C.动员功能D.整合功能1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
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B)A.“天赋人权”B.“观点的自由市场”C.“第一自由”D.“真理的自我修正”1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 A)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1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 B)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1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 A) 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1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
传播学概论 00642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一、传播学有哪些主要的思想来源?答: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与批判学派 4.其他传播学思想的欧洲先驱二、传播学为什么诞生于美国?答:1.学科背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新闻学得到长足发展,其中也包括新闻学,不久后应运而生的传播学,也可看做是新闻学的一种深化和升华,由其是先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传播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美国早期新闻学教育的发展,也对传播学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起了铺垫作用。
2.媒介背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科技突飞猛进,媒介技术也日新月异,建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大众传播事业。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开始摆脱娱乐媒介的局限性,拥有了政治功能,经济价值。
在此期间有些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亟待解决。
3.传播学的诞生: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已有很多相当成熟的专业与学科,这些学科都为传播学的诞生提供了养分。
三、传播学有哪几位奠基人?他们各自有何主要贡献?答:1、拉斯韦尔与5W模式2、勒温与“把关人”理论3、霍夫兰与劝服研究4、拉扎斯菲尔德与“两级传播”理论5、李普曼与<<舆论学>>四、作为传播学创立者的施拉姆有何主要贡献?答:施拉姆成为传播学的第一人,他第一次将传播学列为科学,并创造了第一批以“传播”冠名的机构。
他编写了大量的多种大众传播方面的著作,成为当时新兴的传播学领域的主要教材。
他开创了培养传播学博士学位的课程。
因此,施拉姆被公认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五、传播学的经验学派有哪些特点?答:他们的研究总是与实证的立场联系在一起,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统计的客观分析,具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他们不赞同或不擅长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辨性的阐释,强调经验材料和客观数据的运用,主张从外部条件的变量出发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和客观规律。
六、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流派?答:特点:1、他们都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2、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3、批判学派的方法论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具体到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时,批判学者认为,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促销文化”已成为一般倾向,大众传播如何表现与强化这一倾向应成为重要课题。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人类传播”的各种类型中,属于“非社会传播”的是(D)A、大众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自我传播2、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模式,对线性模式做出最重要的修正,是其引入了(D)A、“媒介”概念B、“讯息”内容C、“噪音”环节D、“反馈”机制3、提出“螺旋形上升”传播模式的学者是(A)A、丹斯B、竹内郁郎C、马莱茨克D、德弗勒4、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这个传播网络被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称之为(A)A、“舆论厨房”B、“意义之网”C、“乌合之众”D、“陌生人”5、第一次明确使用“大众传播学”概念的著作是(D)A、《宣传与传播世界史》B、《宣传与推行》C、《世界革命的宣传》D、《宣传、传播和舆论》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以科学方法为指导进行的受众调查是在(C)A、1978年B、1980年C、1982年D、1984年7、于1837年发明第一台实用电报机的人物是(B)A、本杰明·戴伊B、塞缪尔·摩尔斯C、尼古拉·特斯拉D、安东尼奥·梅乌奇8、人类传播革命的规律不包括(C)A、步伐呈现加速状态发展B、传播科技呈现叠加状态发展C、知识的增加呈倒金字塔状态发展D、信息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9、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四定律,莱文森认为麦克卢汉的“逆转”带有(A)A、潜在性B、确定性C、已知性D、人性化10、提出报纸应对政府提供一种其他机构无法提供的监督作用的人是(D)A、尼克松B、杜鲁门C、罗斯福D、杰弗逊11、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学的重要概念,最早兴起于(C)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12、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和首都各新闻单位共同制定了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D)A、《记者行为原则宣言》B、《新闻工作者道德律》C、《新闻工作者守则》D、《记者守则》13、“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一、课程内容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
”(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
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
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
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
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
00642传播学概论_新
传播学概论(新)绪论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具体地说,它要研究人类信息传播的容、方式、方法,传播的社会作用,传播的效果,传播的控制,传播者与受众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等。
不仅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媒介,而且要研究传播媒介的总类以及人媒介之间的关系等。
2.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3.狭义的传播学则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故而也称之为大众传播学。
4.传播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有商业、政治、战争等方面的因素,其起始阶段是作为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而进行研究的,20C五六十年代传播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代表:传播学“五大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传播学5W公式的创始人,从宣传的角度出发,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提出“意见领袖”、“二级传播”等理论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威尔伯-斯拉姆:传播学理论的集大成者,美国传播学的开山鼻祖6. 传播学的研究流派(1) 经验学派:也称传统学派、实证学派,从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涉取营养,将传播定位于一种行为,视传播为人们互相影响彼此行为、心理状态的社会互动过程,也被约翰-费斯克称之为“过程学派”。
是运用经验方法来分析社会想象的社会科学学派。
其实验室研究的特点是严格的控制与操作,相信数字测量和数字模式,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规的主要表现:(a)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b)必须提供准确的关于理论假设的佐证数据和客观材料(c)在研究出现可重复检验的普遍性情况下,归纳出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定理实证传播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为美国的13项里程碑项目,其研究的重点在于传播媒介的效果。
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佩恩基金研究”是第一个真正的传播研究,20c20年代首次将统计方法引进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来,使得容分析、受众研究等产波研究方法开始成型。
传播学概论 00642
第一章传播概述一、传播有哪些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二、传播的本质是什么?极端重要性既是传播的特性之一,又是传播的本质。
即从本质上看,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本或基础性行为之一。
三、传播的定义是什么?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它在传播中专指“心”的共有,并不涉及“物”的共有。
在传播实践中,这种“共享”不但是主观愿望,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
即它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
2.“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意图对受者施加影响、改变对方(认知、态度或行为)的过程。
3.“仪式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之间开展的仪式。
4.“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的流动。
“传播”即传授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四、怎样理解传播与信息的关系?传播和信息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位一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传播为形式,信息为内容,两者密不可分。
凡有“信息”处,必有“传播”,反之亦然。
五、传播有哪些类型?二分法分为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这里的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
亲身传播指的是:以人体自身为中介或媒介,尤其以语言为主要传播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为辅助手段传播的方式。
大众传播指的是: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如报刊、网络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四分法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
这里变换了视角,以传播的范围、规模为着眼点。
四中传播类型由小到大依次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自我传播:只不过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
这种以思考为核心的内向型自我传播,构成一切外向型传播的前提和基础。
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
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两人以上,下限明确,但上限模糊。
组织传播:所谓“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确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
大众传播:这是规模最大的一种传播。
传播内容的中介,既是信息的物理载体,又是接受行为的消费对象,通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体、传媒。
2023年10月 传播学概论 00642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传播学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传播活动具有功利性、目的性的传播定义属于A.“共享”说B.“符号”说C.“仪式”说D.“影响”说2.确立传播学框架的开山之作是A.通信模式B.5W模式C.控制论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从众传播的四大功能中,由C•赖特所增加的功能是A.“监测环境”B.“协调社会各个部分”C.“传承社会遗产”D.“提供娱乐”4.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新闻学院是A.艾奥瓦大学新闻学院B.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C.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D.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5.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人中,领导了宣传研究的是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勒温D.拉斯韦尔6.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新闻学译丛》把“mass communication”译为A.传学B.公众通讯C.群众思想交通D.传播学7.使大众化报纸的风潮席卷西方世界,并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报纸是A.《纽约时报》B.《太阳报》C.《华盛顿邮报》D.《今日美国》8.麦克卢汉认为,人的感官平衡通常发生在A.口语文化时代B.书写文化时代C.印刷文化时代D.电子媒介时代9.当下传媒集团最高层次的融合是A.媒介科技融合B.所有权融合C.文化融合D.全球融合10.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是确保A.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B.媒介对政治权力的制约权C.媒介的独立性D.媒介的客观性11.《权力的媒介》一书将世界上所有新闻媒介看作是由不同主题、旋律、变奏构成的一部交响乐,其中,马克思主义代表A.第一乐章B.第二乐章C.第三乐章D.第四乐章12.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媒介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长期困扰新闻从业者道德的问题是A.新闻娱乐化B.有偿新闻C.评论新闻化D.新闻失实13.“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所需的合适的气氛和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识字率,进而引起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高。
00642自考传播学概论考试试题(答案全面)
自考课程综合测验00642 试卷(课程代码 传播学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 在当今社会,规模最大的一种传播是()A. 自我传播 B .人际传播 C .组织传播 D .大众传播 2. 传播学诞生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 3. 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 .讯息的共享B .信息的共享C .消息的独享D .讯息的影响 4.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 .参与者即传播者B .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 .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 .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5.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 A .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 .传播的5W 模式 C .政治传播的概念 D .内容分析法 6.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 .流行文化B .民间文化C .精英文化D .媚俗文化 7.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 A .帕森斯 B .默顿 C .赖特 D .拉斯韦尔 8.“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 .简单随机抽样B .偶遇抽样C .判断抽样D .机械抽样 9.5W 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 .控制论模式B .线性模式C .申农——韦弗模式D .社会系统模式 10.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 .受众B .传播内容C .传播效果D .传播渠道二、填空题(共20分)1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 和()12. 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13.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14. 拉斯韦尔的五W 指的是:()、()、()、()、()15. 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三、名词解释(共25分) 16. 传播17. 批判学派18. 传播的三要素19. 传播基本模式年级 班级 准考证号 姓名20. 传播功能的三个层次四、简答题(共16分)21. 请简述传播的特性22. 请简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各自不同特点23. 请简述传播的二分法和四分法的区别24. 请简述麦克卢汉的传播理论五、论述题(共19分)25. 请论述拉斯韦尔的五W传播模式。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_1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真题1.(单选题,1 分)“知沟”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一个社会问题的重视。
这个问题是()A、社会信息流向问题B、社会與论聚焦问题C、社会阶层分化问题D、社会财富分布问题2.(单选题,1 分)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五类,认为就他们在新事物创新扩散中的作用而言,尤为重要的是()A、创新者B、早期采用者C、早期追随者D、后期追随者3.(单选题,1 分)与其他奥论研究理论不同,“沉默的螺旋”强调興论的()A、民意指向功能B、士气鼓舞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批判监督功能4.(单选题,1 分)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属于()A、一致效果论时期B、选择效果论时期C、间接效果论时期D、多元效果论时期5.(单选题,1 分)被视为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的是()A、狭义的知晓权B、狭义的批评权C、广义的知晓权D、广义的批评权6.(单选题,1 分)在传者拥有的几种专业权利中,使传播活动真正得以实施和展开的是其中的()A、采访权B、报道权C、批评权D、编辑权7.(单选题,1 分)《论出版自由》的是()A、穆勒B、密尔C、弥尔顿D、罗尔斯8.(单选题,1 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噸把大众传播的一种负功能表述为()A、麻醉精神B、文化认同C、消遣娱乐D、社会雷达9.(单选题,1 分)组织传播的主体是()A、组织系统B、组织的领导C、组织的管理层D、组织和组织成员10.(单选题,1 分)群体意识形成的基础是()A、群体结构B、群体目标C、群体规范D、群体认知11.(单选题,1 分)经济信息的解释性报道最早出现在于20世纪30年代的()A、德国B、美国C、法国D、英国12.(单选题,1 分)大众传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A、监督市场秩序B、传递和解释经济信息C、刊登商业广告D、促进和发展媒介产业13.(单选题,1 分)经济信息的公开发布,最早出现在16世纪初的()A、荷兰B、意大利C、西班牙D、葡萄牙14.(单选题,1 分)各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大致有五个共同点,其中第一个是()A、维护国家安全和司法公正B、尊重他人名誉和隐私,不得诽谤中伤他人C、新闻要真实、客观、公正,发现错误及时更正D、以正当方式工作,不受贿,不剽窃,保守职业秘密15.(单选题,1 分)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最早出现的是()A、自由主义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16.(单选题,1 分)大众传媒與论监督的威力来自()A、新闻本身B、新闻背后的民意C、新闻揭示的细节D、发表新闻的机构17.(单选题,1 分)所谓跨媒体融合,主要是指()A、报纸、杂志和图书的融合B、广播、电视和电影的融合C、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融合D、印刷媒体、电子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18.(单选题,1 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媒介即讯息”B、“地球村”C、“媒介是人体的延伸”D、“人性化趋势”19.(单选题,1 分)广播真正成为大众传媒的时间是20世纪()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0.(单选题,1 分)传播学批判学派诞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21.(单选题,1 分)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设置社会的“议程”,这个观点最早出自英国著名政治专栏作家()A、罗杰斯B、李普曼C、普利策D、赖斯顿22.(单选题,1 分)勒温对传播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之一是提出了著名的()A、“培养”理论B、“把关人”理论C、“两级传播”理论D、“整合营销传播”理论23.(单选题,1 分)布雷多克模式在拉斯韦尔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动机。
00642传播学概论大纲
《传播学概论》大纲苏州大学编(高纲0890)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传播学概论》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它是本专业应考者在学习了《新闻采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学概论》等有关基础课后,进行理论升华、提高的一门专业理论课。
其理论的思辨色彩较浓。
学习这门课,可以拓宽新闻思维视野,活跃思路,改变我们旧有的新闻观念,从而获得一种分析新闻传播现象、问题的新角度、新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在掌握大众传播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灵活地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新闻现象和传播问题,并能从事报刊、广播、电视的受众调查和效果分析。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现代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历史、方法与现状一、课程内容什么是传播学?传播学是“研究人的学问,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导消息,接受新闻及知识,怎样受教及教人,怎样消遣及娱人。
”(施拉姆)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是从传播的社会功能出发,利用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以社会信息交流尤其以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传播学30—40年代发端于美国,尔后逐步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在“新三论”的影响下,发展较快,出现了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以及施拉姆等著名学者。
产生许多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
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两个发展阶段。
传播学理论最早来源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等其他学科,50年代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
特别是后一阶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的影响下,传播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传播学传统上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即:作为传播主体的传播者、作为传播主题的受众、传播的内容与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A、正式沟通渠道
B、非正式沟通渠道
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
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
2、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论文是
A、《宣传·传播·舆论》
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C、《大众传播和大众鉴赏》
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3、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讲有三个要素,即讲者、听者和
A、场地
B、时间
C、条件
D、内容
4、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是
A、文献
B、录音笔
C、问卷
D、实地观察
5、有学者认为,很多传播行为属于工具性行为,即使是自我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
这位学者是
A、皮亚杰
B、霍克海姆
C、托尔曼
D、斯蒂芬森
6、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
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
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
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
7、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
B、商业信息
C、教育信息
D、娱乐信息
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三关是受众的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10、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
A、“皮下注射论”
B、“培养理论”
C、“有限效果论”
D、“知沟理论”
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2、下述学者中,被视为传播学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奇斯曼
B、阿列克谢耶夫
C、霍克海姆
D、拉扎斯菲尔德
13、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14、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整合机能
B、导向机能
C、反馈机能
D、创新机能
15、有学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重新定义了“功能”的概念,并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概念。
这个学者是
A、默顿
B、赖特
C、麦奎尔
D、加纳姆
16、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7、有种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
这种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关系论
D、选择性因素理论
18、蒂奇诺等学者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但主要因素是人们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19、“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A、怀特的把关模式
B、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C、巴斯的把关模式
D、布雷多克的把关模式
2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讯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有些学者把传播定义为有意图地施加影响的行为。
下述选项中属于这种行为的是
A、宣传法律
B、传授知识
C、推广技术
D、刊登广告
E、推销商品
22、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一篇文章中总结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下述选项中不属于...这些功能的是
A、监督舆论
B、麻醉精神
C、授予地位
D、重申社会准则
E、消遣娱乐
23、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新闻写作应该
A、多写短句
B、少用专用名词
C、多用动词
D、不用生僻的词
E、多用形容词
24、受众使用大众传媒、接收媒介信息的基本动机是
A、消遣娱乐
B、满足信息需求
C、满足心理需求
D、满足相互交往的需要
E、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25、拉扎斯菲尔德等通过伊里调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传播效果的概念、理论和假说,它们是
A、“意见领袖”
B、“两级传播”理论
C、“选择性接触”假说
D、“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E、大众传播的“强化”、“结晶”和“改变”效果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6、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如何运用______进行信息交流的学科。
27、拉斯韦尔对政治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______方面。
28、在抽样调查中,研究者将自己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环境中所能遇见或接触到的人均选入样本的方法,称为______。
29、皮亚杰把儿童的谈话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中心性的,一种是______的。
30、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对某个著名记者或编辑的研究属于其中的______研究。
31、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是______的,所以更多的是分散而不是集中人们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注意力。
32、15世纪中叶,德国人______用铅、锡等合金制成活字,并用他发明的印刷机印出了《圣经》,这标志着现代机械印刷的开始。
33、受众理论中的社会分类论认为,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对于一定的事物持有______的看法和态度。
34、据诺伊曼研究,______强调提示的意见,容易被人们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
35、数字化技术把诸如声音、文字、图像等可感信号,通过二进制编码转换成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即______可以处理的信号。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群体传播
37、环境监测功能
38、维持性信息
39、个人差异论
40、“议程设置功能”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施拉姆对创立传播学所作的贡献。
42、内容分析方法有哪些特点?
43、简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
44、简述我国古代发明的印刷术(要写出发明的朝代)。
45、简述罗杰斯总结的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为什么说伯洛在理论上比较透彻地阐明了传播过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7、为什么在开展说服性传播活动时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请举例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