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二首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个人参》赏李清照《如梦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海棠依旧”试问卷帘人,却道”?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作者介绍】
今(,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1151李清照(1084年~年)
丈夫赵明诚历人。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山东省济南市)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颠沛流离,境遇孤苦。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成就。所作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在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惑,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擅长白描手法。论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极强,但流传不多。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简析】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
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它
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却答之卷帘人”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急切地向“应“知否”与一个对此,以“海棠依旧”。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形一句,绿肥红瘦”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
境。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从听觉上”写起,通过“雨疏风骤昨夜立足清晨醒后,从“”。值得指出的绿肥红瘦”“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是,这“绿肥红瘦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首词之所以耐人咀嚼,其原因也正在这里。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仅供个人参考其次,通过问答进行感情上的对比烘托。这种写法,不
仅语言精炼生动,结构也由此显得分外紧凑,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真切感。人物的身份、性格、教养以及感情上的细微差别也都历历在目,词也由此而显得生动活泼。观察上的粗疏与感情上的淡漠,卷帘人””一句,写出了“却道“它恰好衬托出作者体察的细腻与情思的深婉。没有这种
细腻的体察与深婉的情思,是不可能写出好作品来的。再次,成功地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
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瘦肥人的“”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前面说过,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弦外音,味外味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答依旧'黄了翁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无限凄婉,却又
妙'‘绿肥红瘦二句来。而得极淡,跌出‘知否'这段评语有
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助于我们对这首词的理解。常记溪亭日暮》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解题】
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填词用的典调)名。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如梦令》,词牌( 【注评】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
溪边的亭子。日暮:黄昏时候。沈醉;大醉。沈:同“沉”。醉不知归路。(ch沈én)也暗示溪亭景色宜人,“沈醉”既有饮酒过量的意思,这里说令人陶醉,乐而忘返,并为下面“误入”句伏笔。○两句点“常,)并以沈醉不知归路和事件溪亭地点)(明时间日暮、()( 记”总领,引起后面的描绘。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兴尽:游兴得到满足。晚:比合适的时兴尽晚回舟,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该入而入。藕花:荷花。因误入藕花深处。游兴沉酣,乐而忘返,所以错过了光线较好的时刻,才把船。“争渡”○两句承上“沈醉不知归路”,启下划到荷塘里。争渡:抢着把船划出去。争:争着,抢争渡,争渡,
着。○酒意未消、游兴未减,全然不顾误入歧途,非要夺路前进不可,活画出少女天真烂漫的情态。“争渡,争渡”,按《如梦令》词牌规定要用短韵叠句,这里巧迭“争渡”,突出了沉醉之态和急追之情,妙造自然。惊飞了栖息在沙滩上的水鸟。惊:惊惊起一滩鸥鹭。动。起:飞起来。一滩:满滩。鸥鹭:鸥本指海鸥,鹭即鹭○鸥鹭惊骇,拍翅飞起,与主人公的鸶,这里泛指水鸟。
“争渡”融合一起,形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极天真之能事。【译文】
我时常记起有一次在溪边亭子里游赏,面对夕阳,开怀畅叙,游兴高,酒兴也高,陶醉得竟忘记了回家的水路。我尽情的
游赏够了,已错过光线明亮的辰光。船一掉头,胡里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嘻笑声、于是大家抢着划呀,划呀,胡涂地划进荷花的深处。摇橹声把满滩的水鸟也惊动得飞起来了。
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简析】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是她青]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
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词意是:仲夏的一个午后,作者和亲人外出游玩,在溪边的一个亭子里饮酒,直到日落西山,还留连忘返。待兴尽踏上小舟,却迷失了归路。结果不知不觉闯入了藕花丛中。他们赶紧划啊赶紧划,扑楞楞,惊飞起一滩鸥鹭。
沈醉()和事件(日暮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地点溪亭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二字总领,,不知归路)并用“常记”花深处情景的描绘。“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误”一滩鸥鹭”的景象。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仅供个人参考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