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定义及编号1。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性:(1)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2)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3)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4)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的功能有: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地图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说明注记.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普通地图上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普通地图上人文社会要素包括居民点、交通网和境界线 .3.地图有两种分幅形式,即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结合紧密,便于拼接使用;②各图幅面面积相对平衡,利于充分利用纸张和印刷机的版面;③可以使分幅有意识的避开重要地物,以保持其图形在图面上的完整。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
经纬线分幅:地图的图廓由经纬线构成.优点:图幅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可分多次投影,变形小。
缺点:①经纬线被描写成曲线时,图幅的拼接不方便;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制;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物体的完整性.4。
地图的编号:常见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式、行列式、行列-自然序数式等。
①自然序数编号法:将分幅地图按自然序数编号。
小区域的分幅地图或挂图(普通地理图、专题地图等)常用这种方法编号。
②行列式编号法:将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行和列,并相应的按数字或字母顺序编上号码,行和列号码的组合即为编号,大区域的分幅地图用此编号法。
③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它是行列式和自然序数式相结合的编号方法。
世界各国的地形图多采用此方式编号,即在行列式编号的基础上,用自然序数或字母代表详细划分的较大比例尺地图的代码,两者结合构成分幅图的编号。
地图学复习资料整理

一、地图的基本特征(一)地理信息的载体(二)数学法则的结构(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四)符号系统的运用(一)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 而作为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实体模型、可以是各种可视化屏幕影像、声像地图, 也可以是触觉地图。
地图能够存储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二) 数学法则的结构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三)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 根据应用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 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 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
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
一览性制图综合(概括)两次抽象: 符号化过程和选取和概括(比例尺缩小)(四) 符号系统的运用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质量和数量特征, 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 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
作为对客观事物的抽象表示----符号, 不仅可以是图形, 还可以广义的理解为文字注记和数字形式。
直观性地图语言(符号注记颜色)优点: (1)图形简化、清晰、易(2)表达灵活:依比例表示: 双线河、不依比例表示: 单线河。
可表示实地形体小但意义重大物体(3)表示物体的质量和数量特征:河流深度、湖水性质等: 符号形状、大小、颜色(4)表示地面上受遮盖的物体;(5)无形的自然和社会现象: 境界、太阳辐射二、地图的定义地图是依据特定的数学法则, 通过科学的概括, 并运用符号系统将地理信息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 以传递客观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二)地图的传递功能(三)地图的模拟功能(四)地图的认知功能一、地图的功能(一)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 指地图上的符号及其组合所代表的内容、意义和观念直接信息: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显性地理信息。
地图学复习重点(1—7章)

地图学复习材料(1—7章)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四大法则)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可以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a、普通地图是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b、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我国把比例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这8种地形图定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按其他指标的分类教材P8页(了解,会举例子)5、信息时代的地图进展陈述彭―――“地球功能漂移”学说内容:到了20世纪末叶,我国的地图信息以海量迅速增长,地图数据库不断扩充,遥感数据也源源供应,促使地图的功能发生变化,“地图从最初的信息获取功能逐步推移到信息储存的功能,进化到信息探索功能,移向分析、模拟、设计预测的功能”,地图功能的重点实施时代的漂移。
(结合教材P20页图1-13)6、现代地图的生产,可以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扩展题:简述现代地图的成图方法。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2、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状态的静止海平面,它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线,即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人们瞎想,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
地图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4.电子地图: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中制作和使用的,是由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构成的能够动态显示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及实时处理的数字图像。
5.地图学:研究地理信息的表达、处理和传输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6.地图分幅:指用图廓线分割制图区域,其图廓圈定的范围成为单独图幅。
7.地图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
地图模型论:将地图作为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用模型方法研究地图,对深刻认识地图的功能及其在地理学科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地图信息可视化理论:将数据转化为图形,以便于研究人员观察计算过程。
主要产品包括: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三维仿真地图、四维时空地图等。
地图综合理论包括地图内容的取舍和地图内容的概括。
普通地图制图学:以普通地图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普通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编图技术方法、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地图编辑和设计等。
专题地图制图学:以专题地图制图为对象的学科,研究专题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专题地图上猪蹄要素的资料收集和处理,各种类型专题地图的编织,专题地图的制图工艺和编辑、设计等问题。
计算机制图学: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电子仪器为制图工具,研究地图制图方法的学科。
地图分析:就是将地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各种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地图上表示的制图对象时空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规律进行研究,得出有用的结论,并指导自己的行动。
地图学学科重点转移有:模拟地图向数字地图转移,制图向制图、用图并重转移,品种单一向产品多样化转移,信息传输向地理信息深加工转移,二维静态地图向三维动态地图转移,地图产业化。
地图学复习纲要

地图学第一章.地图学概论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制作理论、技术和使用方法。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表面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以及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的基本特征:1. 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数学法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2. 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注记)3. 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地图概括)地图的内容1. 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2. 地理要素(普通地图七要素:独立地物,水系,交通网,土质和植被,居民地,境界线,地貌;专题地图:地理基础要素,专题要素)3. 辅助要素(图名、图例、坡度尺、接图表、三北方向、编图信息、外图廓)地图的分类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大比例尺:1:10万或更大;中比例尺:1:10万至1:100万;小比例尺:1:100万或更小国家基本比例尺: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专题地图: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要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要素围绕主题需要,作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专题地图包括: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其他专题地图第二章地图的分幅与编号地图的分幅矩形分幅,经纬线分幅矩形分幅优点:1.图幅间拼接方便2.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图纸和印刷版面3.图廓线可避免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1.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2.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经纬线分幅:优点1.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2.可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1.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2.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
3.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完整word版)地图学期末复习纲领

第一章 导论(1) 1。
如何全面理解地图的功能?获取信息的功能:作为表达空间现象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人们可以通过地图分析、地图量测,获取制图区事物现象的空间位置、长度、坡度、面积、体积、深度、密度、曲率、分率等具体的数量指标名词解释:(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是人类空间认知的结果,也是空间认识的工具)?2. 如何理解反映地面的像片(图像)、素描图和地图的区别?地图具有直观性、一览性、可测量性、几何相似性。
3。
如何理解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1)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顺带解释一下地图的定义)(2)地图有三个基本矛盾,而解决这三个矛盾的法则就是地图的三个基本特征.地球曲面与地图平面之间的矛盾,用数学法则即地图投影解决;地球表层原貌与地图抽象性之间的矛盾用符号化法则即符号系统解决;地理要素(现象)的复杂性与地图概括性之间的矛盾,用综合法则即制图综合解决。
(3)其详细解释如下:A 数学法则: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必须准确地反映它与客观实体在位置、属性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B 地图概括: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缩小了的地图不可能容纳地面所有的现象.地图上所表示的是在大量的地理信息中,根据需要选取最主要的信息加以处理,并经过人类的思维与加工即制图综合形成地图。
这种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就是地图概括。
它反映了人们对所选取地理信息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及联系的认识.C 符号系统: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球上具有数量极其庞大的,包括自然与社会经济现象的地理信息。
透过完整的符号系统,把制图对象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质量和数量特征,时-空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用十分概括与抽象的符号加以表示。
地图学概论复习内容要点

第一章现代地图学引论★1、现代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见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富豪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基本特性:严密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科学的地图概括2、看图识别地图的组成要素地形图的组成要素有数学要素(大地控制、缩小程度、地图投影)、地学要素(内容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图例图标、文字说明)★3、试述地图的功能及应用领域信息载负与存储功能,信息传输与交流功能,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地图认知与感受功能4、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划分为几类?按比例尺进行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按照地图表示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普通地图又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专题内容可进一步氛围自然地图、人文社会经济地图等★按照比例尺可划分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1:100万)★5、现代地图学的定义现代地图学是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数据可视化为基础,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发放的综合性科学。
★6、现代地图的作用经济建设的科学依据工程建设的设计蓝图产业及城乡规划的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的良好形式军事作战的重要工具决策管理的有力帮手国家疆域版图的重要表现形式7、在地图学发展历史过程中,熟知几种典型地图、代表人物及其贡献最古老的地图是距今4700年前苏美尔人绘制的地图中国裴秀提出“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方邪迂值(地形欺负、倾斜缓急、山川分布走向)西方地理学之父:古希腊埃拉托色尼第一次计算了地球曲率和周长托勒密是西方古代地图学的奠基人★(论述题)8、现代地图学与地学及相关学科的关系现代地图学与地学的关系是基础地学既是地图学的应用对象又是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地图作为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促进了地学的发展。
地图学期末复习要点

1、地图的基本特征:(1)地理信息的载体(多样性) :地图能够储存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2)数学法则的结构(可测量性)〔解决地球球面与地图平面的矛盾):地图总是以缩小的图形反映远大于视野的地信息,它通常需要将地球曲面上的景物和事物转化为平面状态表示,并且要准确的反映它与实体在位置属性间的关系。
(3)有目的的图形概括(一览性):〔解决了广阔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地图幅片有限的矛盾〕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之为地图概括。
(4)符号系统的应用(直观性):〔解决了逐一描绘各个地物的困难〕地理信息的图形表达借助地图符号,它便于空间定位以显示各种现象及其属性的相互关联。
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应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实践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3、地图的功能:(1)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2)地图的传递功能(3)地图的模拟功能(4)地图的认知功能4、地图的类型(1)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1:10万地面范围小,内容详细)、中比例尺(1:10万—1:100万)和小比例尺(1:100万地面范围大,内容简略)(2)按区域范围划分①星球图、地球图②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③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大区或省、市、县)地图④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3)按地图类型划分普通地图(地形图与地理图)、专题地图(4)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2维)、立体地图(3维)(5)按其他指标的分类⑴按用途:国民经济与管理地图(如人口、各种资源及其评价)、教育与科学技术地图、文化地图⑵按语言种类:汉字地图、外文地图、各少数民族文字地图、盲文(可触摸)地图⑶按历史年代:古地图、历史地图、近代地图、现代地图⑷按出版和使用方式:桌图、挂图、折叠、土地图集5、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骨架)、地理要素(图形要素)主体、图边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6、地图的用途: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国家基本比例尺:1:100万 1:50万 1:25万 1:10万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7、实测成图法(1)野外地形测图:它是应用不同的仪器设备,如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直接在现场实测,获得测量数据,进行地形图绘制。
地图学提纲

《地图学与测量学基础》复习提纲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导论1.地图的特征和定义地图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况,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类型的划分(一)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和小比例尺地图(二)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图;局部区域,如海湾图、流域图(三)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四)按地图的维数划分:平面地图(2维)和立体地图(3维)3.地图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东西方的差异地图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地图制作的成就、中世纪西方的黑暗时代和我国的地图传统、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测绘进步、信息时代的地图发展。
差异看书p9-21西方: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东方:农田水利、国家治理、攻城袭邑。
4.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地图学家及其理论1、托勒密:在前人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最早的地图集《地理学指南》,确立地球经度为360度的概念;设计了两种地球投影,一是简单的圆锥投影,一是球面投影。
确立了地球经度为360度,创造了普通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两种世界地图新投影。
2、裴秀:总结了地图史上闻名的“制图六制”,创立了中国传统地图学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3、墨卡托:设计的等角圆柱投影对航海最为适用,知道现在海图沿用了墨卡托投影。
5.地图的成图方法实测成图法(又分为野外地测图、摄影测量图)、编绘成图(又分常规编图、遥感制图、数字制图)★地球体与地图投影6.地球体的形状与大小的测量与描述P33—地球体的量度通过现代天文大地测量、地球重力测量、卫星地球测量等精密测度,都提供这样的事实:地球是一个极半径略短、赤道半径略长,北极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似梨型的椭球体。
地图学复习要点归纳

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基本特征: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地图投影)——地球曲面到地图平面的转换;采用符号系统表示地物或现象——表现信息的语言工具对信息进行综合(制图综合)——解决复杂的海量信息和有限的平面容量的矛盾2.地图的定义:地图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将空间信息按特定的数学法则定位于平面,并经科学提炼和有机概括后以符号化的形式描述在平面上地图形。
3.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数学要素是地图数学法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决定了地图上物体的分布位置。
(1)坐标网:地理坐标网:我们常说的经纬度就是一种地理坐标,它标定了物体在地球椭球面上的位置,可约略认为是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平面直角坐标网: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还绘有棋盘状的方格网,俗称“方里网”,是地图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网,主要用于图上快速判定物体间的距离。
(2)比例尺: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线段长度与相应的实地长度之比,它标志着地图模型的缩放程度,通过它,我们才能将图上量测的距离换算为实地的距离。
(3)测量控制点:测量控制点是地图测量和绘制时的控制基础,只出现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
每个点都有准确的平面坐标和地面高程,是确定周围地物的控制和依据。
地理要素是地图内容的主体部分。
它表示了图区范围内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分布、联系及变化状况,是地图使用者阅读的目标和主要信息。
辅助要素是一些帮助我们阅读和使用地图的工具,类似于产品的使用说明。
包括地图名称、图例、制作和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等。
4.地图分类(1)按照内容的不同,地图家庭有两大分支: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普通地图:各种基本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等)齐全,且内容详细程度相对均衡,能满足多方面的应用需求,因而也是最基本的地图,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基础地图。
专题地图:重在表示某一种或几种专题要素,这些作为地图主题的要素通常比普通地图中详细得多,包含了普通地图上所没有而属于专业领域特殊需要的内容。
地图学复习要点

《地图学》重点复习内容第1章概述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两个矛盾)2.地图的基本内容3.地图的分类:按内容(主题)、按比例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地图的分幅与编号:我国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新旧图幅号的计算5.地图的功能6.地图学定义7.地图学的学科体系8、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第2章地图数学基础1.地球的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2.旋转椭球体,椭球体三要素3.什么大地控制网?大地控制网的组成?4、对地球的三级逼近指的是?5、我国的大地原点、高程基准点?6.比例尺的定义、地图投影的定义7.地图投影的分类8、变形椭圆的定义9.地图投影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10..我国常用地图投影有哪些?11.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分带(计算带号,中央经线)12..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13..UTM投影与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比较分析第3章地图内容要素的表示方法1.地图的信息源有哪些构成?2.什么是量表系统?请一一解释?3、视觉变量有哪些?每一种视觉变量的特点?4.地图符号的定义、分类5、颜色三要素6、注记的作用,种类?7、深度基准面8.、制图要素主要有哪些?9.、常用的专题地图表示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比较分析?第4章地图内容的制图综合1..制图综合的定义2..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3.、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有哪些?4.开方根规律的公式、含义及应用第五章现代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1、数字地图的定义特点、电子地图的定义特点2.、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区别3..4D产品4.地图数字化的基本步骤?第1章概述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两个矛盾)定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信息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环境地理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与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学要点总结

地图学复习要点(简略)(一)填空题重点1、地图具有的四点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
2、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是:地图投影、坐标系统和比例尺。
3、地图的四点重要功能: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模拟功能和认知功能。
4、我国八种基本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000。
5、现代地图的产生可分为(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类。
6、地图投影变形主要是平面与球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形状)和面积三种变形。
7、地形图几何投影分为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和圆锥投影。
8、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地图的用途与主题、地图的比例尺、制图区域的特征、制图数据质量和制图图解限制。
(此题也可能是简答,见书P123)9、地图符号的设计应首先考虑其可读性。
10、色彩的三要素:色相、亮度和彩度。
11、四色印刷中指的四色即青、品、黄、黑。
12、一个图形的视觉中心比它的几何中心高约5%。
13、点状符号标注的优选顺序: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尽可能不注记在左边)。
14、在制图实践中以形状变量区分最高层次的本质差异,色相分量表达次一级分类体系,结构(网纹)或方向变量作最后补充。
15、制图数据分级以5~9级为宜。
16、范围法采用的分布界线常有精确定域和概略定域之分。
17、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称为点值法。
(此内容可能考名词解释)18、在各统计区内以点状符号表示制图数据的方法称为分区统计法。
19、考虑地图信息的有效表达,分级数一般在5~7级为宜,最少不低于3级,最多不超过9级。
20、地图的编制程序包括:地图设计、地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三个阶段。
21、地势表示的方法主要有: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晕渲法。
22、等高线表示地势详尽程度取决于比例尺和等高距的大小。
23、专题地图的类型分: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环境地图和其他类。
大学课程地图学复习重点

⼤学课程地图学复习重点地图学1)地图与地图学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然和⼈⽂现象,使⽤地图语⾔,通过制图综合,缩⼩反映在平⾯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的可量测性,特殊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地图⽐例尺和地图定向;2.由使⽤地图语⾔表⽰事物所产⽣的直观性,地图语⾔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标记两部分;3.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的⼀览性。
3.地图功能:传输、信息载负、模拟和认知。
4.数字地图:存储于计算机可识别的介质上,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特征,按特殊数学法则构成的地理现象的离散数据的有序组合。
5.电⼦地图:数字地图经过可视化处理在屏幕上显⽰出来的地图。
6.地图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地球表⾯各种⾃然和⼈⽂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的地图。
随着⽐例尺缩⼩,其详细程度也不断缩减。
按⽐例尺划分的地图(1:10万及更⼤为⼤⽐例尺;1:10万⾄1:100万为中⽐例尺;1:100万及更⼩为⼩⽐例尺);国家基本⽐例尺地图(1:5千,1:1万,1:2.5万,1:5万(覆盖国⼟),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共8种⽐例尺⽐例地图)。
专题地图:根据专业需要,突出反映⼀种或⼏种主题要素的符号。
⾃然地图、⼈⽂地图和其他专题地图(航海航空图等)。
7.地形图:是普通地图的⼀种,是按⼀定⽐例尺表⽰地貌、地物平⾯位置和⾼程的⼀种正射投影图。
8.制图六体:魏晋时期裴秀——分率(⽐例尺)、准望(⽅位)、道⾥(距离)、⾼下(⾼差)、⽅邪(坡度起伏)和迂直(实际距离到图⾯距离的换算)。
9.地图基本内容:数学基础:控制点(平⾯和⾼程)、坐标⽹(经纬⽹和⽅⾥⽹)、⽐例尺和地图定向。
地理要素。
整饰要素,包括外图廓、图名、接图表、图例、坡度尺、三北⽅向、图解等内容。
10.地图分幅⽅式:矩形分幅:相邻图幅间图廓线为直线,拼接⽅便,便于印刷,但制图区域之内⼀次投影,变形较⼤。
地图学复习总结

《地图学》复习参考纲要第一章概论地图的基本特性:特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和制图综合。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基本内容(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
地图的类型:①按尺度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②按区域范围划分,星球图和地球图;世界图、半球图、大洲图和大洋图;国家图、下属行政区地图;局部区域图;③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普通地图(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前者较详细,后者较概略)和专题地图;④按地图维数划分,二维平面地图和三维立体地图;⑤按其他指标的分类,用途、语言种类、历史年代、出版和使用方式。
为了区域表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的方便,地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分幅方式: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编号采用10位代码。
矩形分幅优点:①图幅间拼接方便;②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充分利用图纸和印刷版面;③图廓线可避开分割重要地物。
缺点: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较大;地理位置不易精确描绘。
经纬线分幅优点:①图幅有明确的地理范围;②可分开多次投影,变形较小。
缺点:①图廓为曲线时拼接不便;②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利于纸张的使用和印刷。
③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国家8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特点:一是具有统一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二是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三是国家基本地形图是依据国家测绘管理部门统一制订的测量与编绘规范和《地形图图式》完成的,以便能保证由各地方测绘部门分工完成的地形图,在质量、规格上的完全统一。
国家基本地形图投影分带(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投影,而1:1万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则采用经差3°分带投影。
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复习提要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地图学考试提纲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地图的分类(根据图型内容、比例尺分类)3.地图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不同地球表面(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对制图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地理坐标包含哪几方面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3.大地坐标系的地面参照系统与高程地面参照系统分别是什么在哪里5.大地控制网包含哪两方面6.地图投影的概念7.投影变形类型(长度、面积、角度);8.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各自的变形状况如何)(2)、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条件投影(经纬线特点)A.几何投影包括什么B.条件投影有哪几种类型9.全球区域地图常用投影——(1)、圆柱投影——正轴情况下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A、正轴情况下,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直线,经线为垂直于纬线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经线间的间隔与实地相应的经差成正比。
B、圆柱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应用范围a。
一般变形规律:圆柱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是相等的;不同纬线上变形值大小不同,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值愈大;变形值的分布具有对称性,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方向同纬线上变形值相等。
b.不同变形性质投影的变形分布等角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不断增大等积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逐渐缩短等距圆柱投影:纬距不变c.应用范围(典型:墨卡托投影)在赤道附近沿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最适宜于采用各种变形性质的圆柱投影;全球区域的地图可采用等角或等距圆柱投影,航海和航空图上常用墨卡托投影。
地图学复习资料

地图学复习资料地图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 地图的基本概念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严密的数学法则科学的制图综合完美的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效果:可量测性、可比性清晰性、一览性直观性、易读性传递性、持久性3\地图的优势(相对于航片和卫片)采用简化、抽象等手段、可更清晰的表示地表现象可根据需要突出表示三角点、水准点和泉水等地表上形体较小但较重要的地物对不易识别的事物现象可加以注记明确表达易于表达地表上一些受遮挡的地物。
可清楚表达行政区划界线、居民地人口数等许4\地图构成要素:①地理要素(图形要素)—地图上的主体,用地图符号表示.②数学要素—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③图边要素(辅助要素)—润滑剂5、地图分类(前两种)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①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按内容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②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按内容可分为自然地理图、人文社会经济图和其他地图(航海图、航空图)。
6、地图的功能:认知,模拟,传递,感受,载负§2 地图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理论地图学技术地图学应用地图学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地理信息学(Geomatics)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贮、显示、传播和应用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是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地图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1、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地图的基本特征: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测制地图的方法:实测成图、编绘成图5、地图的构成和作用: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作用:1.经济建设2.科学研究3.国防建设4.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6、地图的分类及相关概念:1.按地图的图型分类:有普通地图、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图3.按区域分类包括多个层次:——星球图、地球图;——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国家图以及下属的行政区区域地图;——局部区域图:海洋图、海湾图、流域图。
4.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虚地图5.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动态地图6.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立体图形7.按其他指标分类:按用途按语言种类、按出版使用方式、按感受方式、按历史年代7、地图的功能: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第二章:地形图及其应用1.地形图的特点和内容:内容:水文、地形、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和境界线。
特点:(1)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
(2)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3)统一的制图规范和图式。
2.地形图的分类: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3.分带和地图投影分带:为了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办法,规定1:2.5万——1:50万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1:1万及更大的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
地图投影:我国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即高斯——克吕格投影。
小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采用等角圆锥投影。
4.平面坐标系的建立方法直角坐标网1.坐标系的建立和起算直角坐标网是以每一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纵轴(X轴),赤道作为横轴(Y轴),纵坐标以赤道为0起算,赤道以北为正,以南为负。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部分1.现代地图的定义;地图学的定义: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功能;地图内容选取的顺序原则2.地图投影的实质;投影的三种变形;主方向的两个性质;变形椭圆3.地图投影分类4.地图数据的构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5.地图符号的分类6.贝尔廷的视觉变量包括哪六个?7.视觉变量产生的视觉感受效果8.消色物体?如何定义?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何为补色?颜色的三要素?9.地图注记10.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哪三大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廓外要素11.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12.专题地图分类13.制图综合的定义?解决哪两对矛盾?应顾及的因素?14.4D地图产品是什么?二、问答题、名词解释1.分述等角投影条件;等面积投影条件;等距离投影条件2.等变形线、等角航线、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三种投影的标准网的特点3.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角度变形4.地图比例尺、主比例尺、局部比例尺、方里网5.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6.什么是量表方法,四种类型为何?特点?7.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8.专题要素的基本表示方法?分析比较和综合运用9.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10.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11.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1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数字地图的比例尺概念与传统的相比有何不同?13.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远洋航海使用什么投影的地图,如何定向?14.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15.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16.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17.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18.地图符号库的设计,需遵循哪些原则?19.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与数字地图的联系与区别20.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21.什么是地图分析?地图学与地图设计1、地球曲面和地图平面之间点位的相互转换,实质上是曲面场和平面场之间的点位的数字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考试提纲
第一章导论
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地图的分类(根据图型内容、比例尺分类)
3.地图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
1.不同地球表面(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对制图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地理坐标包含哪几方面?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3.大地坐标系的地面参照系统与高程地面参照系统分别是什么?在哪里?
5.大地控制网包含哪两方面??
6.地图投影的概念?
7.投影变形类型??(长度、面积、角度);
8.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各自的变形状况如何?)(2)、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条件投影(经纬线特点)
A.几何投影包括什么?
B.条件投影有哪几种类型?
9.全球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圆柱投影——正轴情况下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
⏹A、正轴情况下,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
⏹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直线,
⏹经线为垂直于纬线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经线间的间隔与实地相应的经差成正比。
⏹B、圆柱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应用范围
⏹a。
一般变形规律:
⏹圆柱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是相等的;
⏹不同纬线上变形值大小不同,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值愈大;
⏹变形值的分布具有对称性,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方向同纬线上变形值相等。
⏹ b.不同变形性质投影的变形分布
⏹等角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不断增大
⏹等积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逐渐缩短
⏹等距圆柱投影:纬距不变
⏹ c.应用范围(典型:墨卡托投影)
⏹在赤道附近沿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最适宜于采用各种变形性质的圆柱投影;
⏹全球区域的地图可采用等角或等距圆柱投影,航海和航空图上常用墨卡托投影。
⏹(2)、伪圆柱投影(各种投影的投影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3)、多圆锥投影
10.区域地图常用投影
⏹1、方位投影(方位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2、圆锥投影(圆锥投影的变形规律与应用)
⏹3、伪圆锥投影
4、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11.选择地图投影的一般原则??
12.地图投影的判别(下面三个方面分别如何判别?)
(一).几何投影图和非几何投影图的判别(方位、伪方位)
(二).投影所属系统的判别(方位、圆锥、圆柱)
(三).地图投影变形性质的判定(等角、等积、任意)
第三章,地图概括
1.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
2.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
(1)选取(方法、优缺点)
(2)简化(数量、质量、图形特征简化)
(3)夸大
(4)符号化
第四章地图符号化
1.地图符号的分类及其量表
3.地图视觉变量包含哪些变量?
4.色彩的作用
5.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注记设计包括哪几方面?
第五章地图表示法
1.点状地理要素的表示方法:定位符号法
定性特征的表示:形状、颜色(色相)及其组合变量
定量特征的表示:尺寸、颜色(亮度、彩度)变量
其中尺寸变量:非比率符号、比率符号
而比率符号可分:绝对比率符号、条件比率符号(分别是什么?概念)
2.线状或带状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
(1)线状符号法:精确定位、静态
定性特征表示方法:形状、颜色(色相)及其组合变量
定量特征表示方法:尺寸、颜色(亮度、彩度)变量
(2)动线符号法:概略定位、动态
3.面状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掌握)
(1)定性特征表示方法?(色相、网纹的排列、方向变量)
全域连续分布面状现象:质底法(类型图、区划图)
局域成片和离散分布:范围法(范围图)
(2)定量特征表法方法
全域连续分布面状现象: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等值区域法
离散分布:点值法
理清各种方法的情况。
掌握A质底法与范围法的异同
B定位符号法与定位图表法的异同
C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
D定位符号法与分区统计图法的异同
4.三维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
(1)等高线法的测绘包含哪两个步骤
(2)分层设色法(建立(高度表)和色层表)。
第六章地图编辑
1.普通地图分为地理图和地形图
2.普通地图的地理要素:(自然要素)水系、地势、土质和植被、(社会人文要素)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
3.地形图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的关系
4.地形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