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第四章 氟化物与牙健康
(二)人体氟来源
1、饮水:是人体氟的主要来源(65%),
饮水氟浓度、饮水量、饮茶
2、食物:约25%来自于食品
地域性差异、食物种类的差异
3、空气:非主要来源
4、其他:局部用氟的吞咽
(三)氟的摄入总量:
• 为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量的总和(mg/d)。 • 包括两个含义:
适宜总摄氟量(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正常生理功
目前全世界约40个国家或地区开展自来水氟化
广东省1965~1983年试行自来水氟化
2、加氟种类:氟硅酸、氟硅酸钠、氟化钠 应参考当地龋病患病率水平和氟牙症指数确定。
3、原则:饮水加氟,不能单纯以饮水自然氟含量为依据,
3、防龋效果
(1)饮用氟化水时间越早、越长效果越好
(2)防龋效果恒牙优于乳牙 (3)防龋效果:6倍 (4)防龋效果持久,从儿童到中年到老年。 成人牙冠龋减少60%,减少根面龋 (5)对光滑面龋的预防效果优于点隙裂沟 (6)错位牙和牙间接触不良减少
恒定地提供可溶性离子氟才具有最有效
的抗龋效果。
(二)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1、细菌对氟的摄取:
影响氟进入细菌体内的的因素:菌体外氟浓度
pH差异
• 菌体内的pH明显高于外部环境( pH)
•
+ 氟化物以HF的形式扩散进入细胞,分解为H
和F 。
_
(1)降低细胞内的HF浓度,刺激更多的HF扩散进入细胞
(2)增加细胞内的氟离子浓度,通常成为酶的抑制剂。
头兴奋的传导性;促进动物对铁的吸收,提
高血中铁和铜的水平
四、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1993年WHO口腔健康状况与氟化物专家委员会
的报告对氟的防龋机制做了如下陈述:实验室的
氟化物防龋
•直接抑制细菌产酸 •抑制酶活性
三、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
•
降低釉质溶解性
Ca10(PO4)6F2+2(OH-)
全身:Ca10(PO4)6(OH)2+2F-
局部:Ca10(PO4)6(OH)2+20 F-
10CaF2+(6 PO4-)+2(OH-)
•影响釉质表面性质
阻断蛋白质、细菌对釉质表面的吸附, 降低釉质表面自由能,磷灰石晶体低能状 态,与釉质表面接体点结合。
社区氟牙症指数 community index of dental fluorosis,Fci
表示一个地区的人群中氟 斑牙流行情况和严重 程度。 计算方法是根据Dean分类法对某地区的受检者 病损程度一一记分,然后在分别计数的基础上, 计算该地区群体的氟斑牙指数。 公式 :
(0.5×可疑人数+……+4×重度人数)
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Fluorides Systemic Benefits
饮水加氟 口腔氟片 氟滴剂 食盐加氟 牛奶氟化
饮水加氟
fluoridation of public water supplies
氟化水源是调节低氟区供水系统的氟含 量 ,达到一个适宜的浓度,用来预防龋 病。 氟化水源是一种迄今世界上最有效、最 经济、最易行的公 共卫生措施。
氟牙症
鉴别诊断 1. Enamel hypocalci fication hypoplasia 2. Tetracycline Pigmentation tooth 3. non-fluoride enamel opacity 4. extraneous Pigmentation 5. demineralized enamel opacity or
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影响研究
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影响研究氟化物在口腔卫生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中已久。
它能使牙齿更加强健,减少龋齿的发生率。
但是,目前一些言论与研究对氟化物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这篇文章将探讨有关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一些事实和正在进行的研究。
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正面影响氟化物可以使牙齿更加强健,同时减少牙齿接触到酸性的环境时受到的损伤。
大多数市售的牙膏都含有氟化物,它们是目前最广泛应用在口腔卫生中的产品之一。
此外,部分水源中也会加入适量的氟化物。
这个过程称为水氟化,可使公共水源中的氟化物浓度达到1 ppm。
研究表明,水氟化可以显著降低龋齿发生率。
当人们用含氟化物的口腔护理产品或饮用氟化水时,牙釉质表面会形成一层氟化物化合物层,从而减轻酸性环境对牙齿的侵袭,防止牙齿发生龋齿。
小儿短暂远离氟化物小儿长时间接触含氟牙膏或水源中高浓度的氟化物,可能会发生氟斑牙症。
这是因为当牙齿持续暴露于过量的氟化物时,牙釉质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牙齿变成白色斑点状。
为了防止氟斑牙症,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孩子的氟化物摄入量低于4毫克/天时才建议用含氟牙膏,因为当摄入量超过这个标准时,孩子会容易患上氟斑牙症。
当孩子年龄增长时,建议将氟化物摄入量增加到每天1.2到1.5毫克,以保持口腔卫生。
氟化物与骨骼和肾脏健康的关系虽然对于氟化物的作用和安全性有很多争论,但目前尚未有任何研究能够证明氟化物会对骨骼和肾脏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显示,天然水源中含氟化物浓度低于4 ppm并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但是,当氟化物的安全标准被超过时,会发生骨质压缩症等病症。
结论虽然氟化物可能存在较微弱的有害副作用,但对牙齿卫生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明。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小心地管理自己和家人的氟化物摄入量,特别是对于儿童。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口腔医生,他们会对您有所指导。
氟化物
氟结合HA形成氟羟磷灰石FHA或氟磷灰石FA
重新沉积于釉质致再矿化
氟化物降低釉质中的碳酸根从而降低溶解性
使Ca、P沉积率大于扩散率
2、影响牙形态结构 牙尖圆钝、沟裂变浅,易于自洁。
3、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1)细菌对氟的摄取
• 影响因素:菌体外氟化物浓度、pH差异(△ pH) • 以HF的形式扩散入胞内后分解成H+和F-导致— 更多HF进入细胞
• 地方性 饮水型3mg/L致氟骨症
生活燃煤污染型 工业性 • 氟牙症、氟骨症、神经系统、骨骼肌、肾 脏损害 • 预防:水、煤、工业
(三)氟牙症dental fluorosis
牙发育矿化期间机体摄入过量的氟引起
的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是地方性慢
性氟中毒的一种突出表现。
1.临床特点
• 恒牙多见,乳牙少见
F-浓度升高抑制酶
H+增加产酸减少或中止
(2)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
• 氟的抑酶作用
结合Mg2+竞争性抑制烯醇酶抑制乳酸形成 • 抑制细菌葡萄糖摄入、转化、利用 • 抑制细菌产酸
五、氟的毒性作用
• 氟化钠的成人致死量2.5-10g,儿童 15mg/kg,婴儿0.25g
• Probably toxic dose,PTD • < 5mg/kg 服用钙、铝、镁 • ≥ 5mg/kg 急救、住院观察 • ≥15mg/kg 急救、心脏监护、抗休克 5mg/kg
接触
• 安全性—很快硬固减少吞咽、用量少、不
用托盘操作时间短。
• 牙龈炎禁用
3、含氟凝胶、泡沫
①1.23 %酸性磷酸氟APF凝胶 • 使用托盘一次处理全口牙,但可能刺激胃肠道 • 自我保健:0.5% APF凝胶、NaF凝胶 0.1%SnF2 • 每季度一次、每半年一次
第单元氟化物与牙健康空气空气氟污染有时可造成机体氟中毒其他可能的氟来源某些口腔
第单元氟化物与牙健康空气空气氟污染有时可造成机体氟中毒其他可能的氟来源某些口腔第4单元氟化物与牙健康第一节氟化物与人体健康一、人体氟来源人体氟来源人体氟大部分来源于每天摄入的食品和水。
1.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
机体从饮水中摄入氟量的多少直接受到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的调控。
饮食摄入量又与个体的年龄、生活习惯及当地的气温等因素有关,习惯饮茶可增加人体氟的摄入量。
2.食物人体每天摄入的氟约有25%来自于食品。
植物食品如五谷种子类、蔬菜、水果、调味剂等,常因地区的不同其含氟量有较大差异。
动物性食品中以骨、软骨、肌腱的含氟量较高,其次是表皮等;代谢与分泌功能旺盛的腺体氟含量最少。
3.空气空气氟污染有时可造成机体氟中毒。
4.其他可能的氟来源某些口腔局部用氟产品的氟浓度很高,如不适量应用,可导致机体氟摄入量增高。
如含氟牙膏的使用。
5.氟的总摄入量氟的总摄入量为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入氟量的总和(mg/d)氟的总摄入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适宜总摄氟量,简称适宜摄氟量;另一个是安全摄氟量是指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长期超过此量将会导致慢性氟中毒的发生。
氟的适宜和安全总摄入量的标准范围,即每千克体重的摄氟量在0.05~0.07mg/d 为适宜。
二、人体氟代谢(一)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入体。
通常氟随饮水、食物或借助一种氟载体被摄入。
根据氟化物的溶解性和理化特性,各种来源的氟被吸收后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1.吸收率和程度大多数水溶性氟化物被机体摄取后,迅速被吸收,易溶解的氟化物如NaF片剂或溶液,几乎可以全部被吸收;而低溶解性的氟化物如CaF2、 MgF2和AlF3,则不易被迅速或全部吸收。
2.吸收机制及部位氟吸收是一个简单被动扩散过程。
氟在胃、肠道均可被吸收,在胃中能大量被吸收。
在空腹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氟可以转化成氟氢酸而被吸收,其吸收率取决于氟氢酸的浓度梯度。
通过肠黏膜吸收氟不依赖pH,而通过口腔和胃黏膜吸收则主要依赖pH。
氟化物与牙健康
重度(severs,4)
釉质表面全部受损,坑凹状缺损明显,牙冠 失去正常外形且脆性增加,可因咀嚼或外力而致牙 折,染色深,对美观和功能都有严重影响。
38
临床特点
(1)多发生在恒牙,乳牙少且轻。 (2)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
生活时间的长短。 出生-出生后 可使全口牙受侵害 2岁前 - ? 可仅累及前牙和第一恒磨牙 6岁后 - ? 不会出现氟牙症 (3)氟牙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氟过量的水平。 (4)牙釉质、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耐酸性强。
离子交换,形成氟磷灰石(FA),FA的酸溶解性较低。
Ca10(PO4)6(OH)2+2F -
Ca10(PO4)+2OH-
2、氟可与游离的HA结合,形成氟羟基磷灰石(FHA)重新沉积在釉质上; 或吸附于HA上直接进入晶体,使磷灰石晶体的稳定性和硬度增强
3、当使用高浓度的氟化物时,最初的反应产物是CaF2 ,再形成FA。
6、氟化物防龋的发展
机制
应用方式
安全性 经济
4
氟化物获得的赞誉
氟是人类与龋病斗争的最有效的武器。 氟化物预防龋病是20世纪预防口腔医学对人类最伟
大的贡献之一。 氟化物的使用是二十世纪百年口腔医学研究十大成
果之一。
5
一、氟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6
(一)氟的理化特性
第9号元素,是生命活动所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 自然界中的氟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氟化物与牙健康
氟化物防龋的历史回顾
1、发现氟牙症 我国三国时嵇康(公元223—262年)<<养生论>>:“齿居晋而黄” 1901年 Mckay 在美国可罗拉州山区发现牙齿变色现象 1916年 Black,Mckay 命名斑纹牙
氟化物与牙齿健康PPT课件
提高公众对氟化物与牙齿健康的认知
普及氟化物知识
01
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普及氟化物在牙齿健康中的作用与合理应
用方法。
提高鉴别能力
02
教育公众学会鉴别各类氟化物产品的真伪和优劣,避免购买和
使用不合格产品。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03
鼓励公众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提
高自身免疫力。
氟化物对牙齿的潜在风险
01
02
03
氟中毒
过量摄入氟化物可能导致 氟中毒,对骨骼和神经系 统造成损害。
牙齿变色
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可能导 致牙齿表面色素沉着,使 牙齿变黄或变黑。
口腔环境失衡
过度使用氟化物可能会破 坏口腔内的微生态平衡, 导致口腔pH值失衡,增加 患龋齿的风险。
氟化物在牙齿保健中的应用
适当增加富含氟化物的食物,如 海鱼、茶叶等,以补充日常所需 的氟化物。
04 氟化物与牙齿健康的研究进展
氟化物在口腔保健中的最新研究
氟化物对牙釉质形成的影响
研究表明,氟化物能够促进牙釉质的矿化,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适量摄入氟 化物可以预防龋齿,维护口腔健康。
氟化物在口腔微生物平衡中的作用
研究发现,氟化物可以抑制口腔中致龋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维持口腔微生物 的平衡,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氟化物与其他口腔疾病的关联
进一步研究氟化物与其他口腔疾病的关系,如口腔黏膜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以全面了解氟化物的口腔保健 作用。
05 结论
氟化物对牙齿健康的影响
防龋作用
氟化物能够增强牙齿釉质的硬度,降低龋齿发生的风险。
抗菌作用
氟化物对口腔中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氟化物与牙健康口腔医学健康课件
常见含氟牙膏 0.243(0.22)%氟化钠牙膏
0. 45%氟化亚锡牙膏 0.76%单氟磷酸钠牙膏
专业处方用 含氟牙膏 1.1%氟化钠牙膏
含氟牙膏的防龋效果
氟化物 研究报告数 平均龋齿减少率(%)
NaF
17
SnF2
46
Na2PO3F 34
Amine F
4
21.4 22.0 22.2
22.5
(Mellberg 1983)
含氟涂膜(fluoride varnish)防龋机制
高浓度沉积形 成氟化钙,低 浓度沉积形成
氟磷灰石。
具有显著的防龋 作用,效果与使
用频率有关
在牙表面上自然 干燥形成一层含 氟薄膜,增加氟 在釉质表面停留 时间,释放氟与 牙釉质反应,保
护牙釉质
增强再矿化, 有抗菌效果
含氟涂膜发展及品种
一种局部应用防龋制剂, 1964年由 Schmidt提出。 Duraphat为第一个产品,70 年代,Fluor Protector出现
含氟牙膏(fluoride toothpaste)
含氟漱口液(fluoride mouthrinse)
含氟凝胶(fluoride gel)
含氟涂膜(fluoride varnish)
氟化泡沫(fluoride foam)
03 含氟牙膏
含氟牙膏种类与效果
含氟牙膏防龋 效果与所含氟 离子浓度有关
全世界龋病下 降与含氟牙膏 广泛使用有关
目前有多种浓度的含氟涂 膜商品
增强牙釉质抗龋能力, 欧州广泛使用
美国近年开始使用
推荐用于儿童及幼儿
有效性与安全性
含氟涂膜是一种安全 有效的防龋方法
临床研究证明 Duraphat防龋效果为
第单元氟化物与牙健康 空气空气氟污染有时可造成机体氟中毒其他可能的氟来源某些口腔
第4单元氟化物与牙健康第一节氟化物与人体健康一、人体氟来源人体氟来源人体氟大部分来源于每天摄入的食品和水。
1.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
机体从饮水中摄入氟量的多少直接受到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的调控。
饮食摄入量又与个体的年龄、生活习惯及当地的气温等因素有关,习惯饮茶可增加人体氟的摄入量。
2.食物人体每天摄入的氟约有25%来自于食品。
植物食品如五谷种子类、蔬菜、水果、调味剂等,常因地区的不同其含氟量有较大差异。
动物性食品中以骨、软骨、肌腱的含氟量较高,其次是表皮等;代谢与分泌功能旺盛的腺体氟含量最少。
3.空气空气氟污染有时可造成机体氟中毒。
4.其他可能的氟来源某些口腔局部用氟产品的氟浓度很高,如不适量应用,可导致机体氟摄入量增高。
如含氟牙膏的使用。
5.氟的总摄入量氟的总摄入量为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入氟量的总和(mg/d)氟的总摄入量包括两个含义,一是适宜总摄氟量,简称适宜摄氟量;另一个是安全摄氟量是指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长期超过此量将会导致慢性氟中毒的发生。
氟的适宜和安全总摄入量的标准范围,即每千克体重的摄氟量在0.05~0.07mg/d为适宜。
二、人体氟代谢(一)吸收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入体。
通常氟随饮水、食物或借助一种氟载体被摄入。
根据氟化物的溶解性和理化特性,各种来源的氟被吸收后迅速进入循环系统。
1.吸收率和程度大多数水溶性氟化物被机体摄取后,迅速被吸收,易溶解的氟化物如NaF片剂或溶液,几乎可以全部被吸收;而低溶解性的氟化物如CaF2、 MgF2和AlF3,则不易被迅速或全部吸收。
2.吸收机制及部位氟吸收是一个简单被动扩散过程。
氟在胃、肠道均可被吸收,在胃中能大量被吸收。
在空腹情况下,几乎所有的氟可以转化成氟氢酸而被吸收,其吸收率取决于氟氢酸的浓度梯度。
通过肠黏膜吸收氟不依赖pH,而通过口腔和胃黏膜吸收则主要依赖pH。
除了胃肠道外,呼吸道、皮肤和口腔黏膜也能吸收部分氟。
氟化物与牙健康课件
现场抢救措施:迅速给患者补充大量牛奶,使牛奶中的钙与氟部分结合,
以减轻氟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二)慢性氟中毒
症状:氟牙症、氟骨症以及神经系统、骨骼肌和肾脏等非骨性损伤 预防方法:1.
选用适宜氟浓度的饮水来源 2.改变生活方式,清除因生活燃煤带来的氟污染 3.合理处理工业“三废” 4.预防工业氟污染
四、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二)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1.细菌对氟的摄入
控制氟化物进入细菌菌体内的两个因素是菌体外的氟化物浓度与 △PH
2.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
(1)氟的抑酶作用: 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的酶 (2)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 (3)抑制细菌产酸: 氟化物抑制细菌产酸的最低氟浓度为
1~2mg/L
四、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历史发展 ● 1945年首次在美国的自来 水加氟 ●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 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 新西兰等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了自来水加氟 ● 饮水氟化已得到150多个科 学 和卫生组织认可,如 WHO、 FDI、
饮水氟浓度、龋均和氟牙症
自来水氟化
1、在低氟区将社区供水的氟浓度调节到适宜 浓度即为自来 水氟化 2、氟硅酸、氟硅酸钠、氟化钠 3、水氟浓度为1mg/L时为最佳的防龋效果和 最少的氟牙症 4、根据当地原水氟浓度、气候以及供水量 定期投加 5、每天取水样做常规检测和记录
三、氟的生理作用
(一)氟防龋作用
缺氟能增加人体对龋病的易感性 低氟地区居民骨质疏松比高氟地区常见,
(二)参与骨骼的代谢
适量氟可使钙、磷代谢处于良好平衡状态。
(三)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四)其他功能
生殖功能;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导性等
氟化物与牙齿健康PPT课件
第一节 概述
2.食品 人体氟来源的25% ,吸收率20%
☺ 动物性食品 ☺ 植物性食品 ☺ 调味剂
第一节 概述
3.空气 4.其他来源
♪ 医药来源:氟哌酸、镇静剂 ♪ 口腔局部用氟产品 ♪ 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 ♪ 牙科充填材料
第一节 概述
5. 氟的总摄入量
适宜总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 安全总摄氟量: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
6~9岁 0.75 mgF/日 3 .效果 :北京社区牛奶氟化试点
两年结果显示降低乳牙新生龋33% 4 .优缺点:防龋效果还需做更多的研究观察。
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四、氟片(fluoride tablets)
♪ 成分:NaF或APF ♪ 剂量:0.25mg、0.5mg的片剂 ♪ 用法:每次处方NaF总剂量不得超过120mg ♪ 效果:对乳牙龋预防效果不明显,对学龄儿童恒牙龋预防效果较
细胞
H+ +F-
HF
第一节 概述
F- 浓度
10mg/L
抑制细菌代谢
100~250mg/L 抑制细菌生长
1000mg/L
杀死细菌
第一节 概述
五、氟的毒性作用(Toxicology of fluoride)
☺ 明确的致死量(certainly lethal dose)
16~32mg/kg (Hodge & Smith) 15mg/kg (Whitford)
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1 .概念 2 .浓度:90~350mg/kg 3 .效果:儿童龋均明显下降, 对第一恒磨牙效果较好。
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4 .优缺点
口腔预防医学氟化物与牙健康PPT
血液、乳汁和软组织硬组织:人体内99%的氟沉 积在钙化组织中,主要 存在形式为FA或FHA唾 液和菌斑
氟防龋的机制
氟的防龋作用主要是通过维持唾液中一定浓度的氟来实现的。
局部用氟:
氟-唾液-菌斑和菌斑液
全身用氟:
氟-唾液腺分泌-唾液/“氟库”
减少釉质脱矿,促进釉 质再矿化溶液中的HA未 达到饱和
防龋效果 (effect) 氟片 (fluoride tablet)
氟滴剂 (fluoride drop)
牛奶氟化 (milk fluoridation)
化学成分(chemicals)
Part 05
饮水氟化
氟概述|Dean氟牙症分类系统标准|氟化物防龋的 机制|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饮水氟化|食盐氟化
Dean氟牙症分类 系统标准
氟概述|Dean氟牙症分类系统标准|氟化物防龋的机制|氟 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饮水氟化|食盐氟化
上中切牙-DI可疑(代码1) 上中切牙-DI正常(代码0)
上 中 切 牙 -DI 轻 度 (代码3)
上 中 切 牙 -DI 中 度 (代码4)
上 中 切 牙 -DI 重 度 (代码5)
1961年香港实施饮水氟化,饮水 氟浓度为冬季0.9mg/L,夏季 0.7mg/L。1967年调高至 1.0mg/L。1978年下调至 0.7mg/L。1988年下调至 0.5mg/L。氟牙症患病率明显下降 而防龋效果不变。
1994年WHO将饮水氟 浓度的标准调1.0mg/L 为最高上限值0.5mg/L 为适宜下限值
water fluoridation – 防龋效果
对恒牙的防龋效果优 于乳牙
错位牙和牙间接触不 良减少
饮用时间越早越好, 效果可持续到老年
2013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预防医学复习要点:第四章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人体氟来源①饮水②食物③空气④其他氟的总摄入量①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克体重每天0.05~0.07mg)②安全摄氟量:人体最大可能接收的量人体氟代谢①水溶性氟化物被机体摄取后,迅速被吸收。
易溶解的几乎可以全部吸收;低溶解性的不易迅速或全部吸收。
②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其余主要存在于红细胞。
乳汁氟含量很低,为血浆氟的1/2。
软组织氟含量一般低于血浆水平。
胎盘有部分屏障作用。
脑的氟含量最低,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③机体内约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
氟以氟磷灰石或羟基氟磷灰石的形式与骨晶体相结合。
牙氟含量相对低于骨氟含量。
④唾液中的氟浓度低于血浆氟浓度,菌斑中氟含量远大于唾液。
⑤肾脏、粪便、汗腺、泪液、头发和指甲排氟。
★★氟防龋的作用机制:局部用氟时,直接给唾液中提供了大量的氟离子,这些氟离子很快进入菌斑和菌斑液中,使菌斑或菌斑液中的氟化物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浓度,并滞留其中,形成“氟库”氟库形成的机制可能为:①在酸性环境中,F-以HF的形式进入细菌体内;② F-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沉积在牙齿表面;③ F-通过菌斑细菌表面的负电荷结合在细菌表面。
氟化物的防龋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降低釉质溶解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②对微生物的作用a、对糖酵解的影响b、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c、抑制细菌产酸氟化物的毒性作用(知道区别)地方性氟中毒:是人在自然条件下,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性慢性蓄积性中毒。
工业氟中毒:从事冰晶石或矾土作业的工人,通过吸入、食用或饮水摄入的氟,导致骨硬化症。
1 2 3 下页。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预防医学复习摘要: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
第四章氟化物与牙健康1.氟的总摄入量:为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量的总和(mg/d)。
氟的总摄入量包括两个含义:适宜总摄氟量(简称适宜摄氟量,是指防龋和维护其他机体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安全总摄氟量(简称安全摄氟量,是指人体最大可能接受的量,当机体长期超过此量会导致慢性氟中毒)2.每千克体重每天的适宜摄氟量0.05-0.07mg之间,一般不应超过上限。
血浆游离氟一般为0.01-0.02mg/L。
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其余主要存在红细胞中。
尿氟水平被广泛看做为监测氟摄入量的最佳指数之一。
24h尿氟排泄量经常相当于氟摄入量的 40-60%,作为诊断地方性氟病的参考氟中毒的婴儿致死量仅为0.25g。
氟滴剂是一种含氟的溶液,每滴含氟离子小于0.125mg,适用于2岁以下的幼儿目前大对数牙膏含氟量为1000-1100mg/kg。
一些专家建议为儿童生产的含氟牙膏中氟含量为1500 mg/kg较好。
供专业人员使用的APF凝胶的含氟浓度为1.23%(2300mg/L)3.人体氟代谢:吸收、分布、排泄4.影响氟吸收因素---溶解度、食物中矿物盐的含量、PH5.局部用氟(topical application of fluoride)是采用不同方法将氟化物直接用于牙的表面,目的是增强牙齿表面的矿化程度或促进再矿化,以提高牙齿的抗龋力,通过局部作用预防龋病。
6..氟化物的防龋机制【必考】(一)降低釉质的脱矿和促进釉质的再矿化1)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2)促进牙釉质的再矿3)改善晶体结构(二)氟对微生物的作用1)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抑制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的酶2)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3)抑制细菌产酸7. 氟牙症临床特点:1、多发生在恒牙,乳牙少见 2.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如2岁前生活在高氟区,以后迁移至非高氟区,恒氟牙症可仅累及前牙和第一恒磨牙;如果6~7岁以后再迁入高氟区,则不会出现氟牙症 3.受损牙釉质可出现白色斑纹中度和重度出现褐色染和坑凹状缺损,以至牙齿失去整体外形;4.牙釉质、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较强 5.在同一牙列中,钙化越晚受损伤越重8.饮水氟化的原则饮水氟化(water fluoridation)是将饮用水的氟浓度调整到最适宜的水氟浓度,以达到既能防止龋病的发生,又不引起氟牙症的流行在进行人工饮水加氟时,应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以饮水自然氟含量为依据,应参考当地龋病患病水平和氟牙症指数才能对饮水氟化的效果与安全性的可行性作出初步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氟的生理作用
四、氟的防龋机制
(一)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 供氟
釉质摄取氟 增强釉质抗龋力
.当摄取的饮水或使用低浓度的氟化物时,与中的 形成离子 交换,形成。
()() ()
.氟也可与釉质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 氟羟基磷灰石()。
.当使用高浓度的氟化物时,最初的反应产物 是 ,再形成。
()()
.细菌对氟的摄取 氟浓度和Δ Δ 氟化物以的形式进入细胞
细胞
.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
()抑酶作用
磷酸甘油 催化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烯醇化酶 激活
丙酮酸 乳酸
()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 细胞内多糖 细菌代谢的营养物质 和能量来源 细胞外多糖 细菌附着的基质
()反馈性抑制细菌的产酸能 力
细胞
.氟直接杀灭细菌
()严重顺序:
双尖牙、第二磨牙、上切牙与尖牙
第一磨牙和下切牙很少受累
()好发牙面:
前牙—唇面 上后牙—鄂侧 颊面
下后牙—
.电镜下观察: 釉柱矿化不良,晶体大而异常,釉
柱 间质不清楚
.分类(): () ’分类(级)
正常(,)釉质表面光滑,有光泽,浅 乳白色
可疑() 釉质半透明有轻度改变,可从 少数白纹斑到偶见白色斑点。临床不能 诊断为很轻型,而又不完全正常的情况。
稳定。
年龄与沉积率的关 系
年龄 沉积率
岁以下 岁 岁
.牙齿 牙齿中的含氟量随水氟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釉质氟主要聚集在表层; 牙本质含氟量()介于表层和深层釉质之间;
牙本质近髓面高于牙本质其它部位; 氟化物在牙釉质、牙本质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乳牙含氟量比在同样条件下生活的恒牙含氟
量低。
.唾液 唾液中的氟浓度水平约为血浆氟 全唾液氟浓度与腺体分泌、饮食和氟制
()
掌握: 氟的防龋机制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和局部应用 熟悉: 氟的适宜摄入量、可能中毒剂量和致死量 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 氟牙症分类标准(分类) 氟牙症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了解:
二十世纪百年口腔医学研究十大成果
.氟化物的使用 .种植体、骨整合种植体 .牙菌斑的作用 .粘合剂系统 .牙周疾病的预防
.复合树脂 .局部麻醉剂 .抗生素 .组织再生 . 龋齿预防
()
概述
.氟离子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要素,是生 命活动所需的种微量元素之一; .人体各组织均有一定浓度的氟存在,氟对 牙齿和骨有特殊的亲和力; .氟是人类与龋病斗争的最有效的武器。
世界范围内使用氟化物的估计人数
氟的理化特性 ()
1. 卤族元素 原子量是,分子量是 2. 活泼性 3. 三态 气态、液态、固态 4. 溶解性
()
()
的作用
提高唾液的氟浓度 延缓唾液对氟化物的清除
问题
停止用氟,氟的防龋作用也随之消失; 在氟化区出生和成长的个体,其牙齿经过适宜
的氟浓度矿化,但一旦离开氟化区,就很快获 得与新居住区的患龋特性相同的新龋发生。
(二)促进釉质再矿化
再矿化
脱矿
供氟 抑制龋 釉质摄取氟
(三)氟对微生物的影响
剂有关 非刺激性唾液和全唾液的氟含量高于刺
激性唾液 唾液氟有防龋作用
.菌斑 菌斑氟的含量() 氟化区菌斑氟含量与外源性氟化物的
使用频率和氟浓度的高低有关 非氟化区菌斑氟含量主要与食物、唾
液和龈沟液有关
(三)氟的排泄() . 经肾脏排泄() .其它排泄途径(汗 ,粪便,头发、指
甲、泪液等) . 影响氟排泄的因素 食物中的钙、镁离子的浓度 气温 尿液 值
5.
6.
()
7.
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一)环境氟分布( ) .广泛性() 岩石和土壤
生物 水 大气
.不平衡性()
(二)人体氟来源( )
.饮水 ()占人体氟来源的, 水氟吸收率 ()影响因素:饮水氟浓度和饮水量 饮水量受以下影响: 气温 生活习惯 年龄
.食品 人体氟来源的 ,吸收率 动物性食品 植物性食品 调味剂
.空气 .其他来源 医药来源:氟哌酸、镇静剂 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 牙科充填材料
. 氟的总摄入量
正常人
氟的摄入量
年龄
初生个月 个月
岁以上 岁以上 岁以上 岁以上
成人
氟摄入量(天人)
二、人体氟代谢 ()
人体氟代谢
(一)吸收() .吸收率和程度
.吸收机制和部位 通过胃肠道、呼吸道、皮肤、口腔粘膜等吸
极轻( ,)小的似纸一样的不透明区不 规则地分布在牙齿上,不超过唇面的
轻度 (,)牙釉质的不透明区更为广 泛,不超过牙面的
中度(, ) 牙釉质的表面明显的磨损, 棕染,常很难看
重度(, ) 釉质表面严重受损,发育不全 明显,以至可能影响牙齿的整体外形,有 几个缺损或磨损区,踪染广泛,牙齿常有 侵蚀现象
量的氟而引起的牙釉质发育不全,是地 方性慢性氟中毒的早期突出的表现。
.临床特点 ()多发生在恒牙,乳牙少且轻。 ()患氟牙症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
化时期在高氟区 生活时间的长短。
()氟牙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氟过量的水 平。白色雾状和 切缘平行的条纹,有黄色或深棕色着
()牙釉质、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耐酸性强
(四)氟能影响牙形态
五、氟的 毒性作用( )
氟的致死量( )
成人 ,平均致死量
儿童
婴儿 ()
可能中毒剂量( , )
是指可能导致机体急性氟中毒,应立即采取医疗干预
的氟摄入量()。
(一)急性氟中毒( )
症状: 胃肠道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肠道出血、平滑肌痉挛、虚脱、呼吸困 难、严重导致死亡
应急治疗( ):
时间:立即治疗,摄入氟后小时,血氟浓 度到达最高峰
方法:
口服钙片、铝片,通过结合氟离子保护胃 粘膜()、补糖、补液。
间断补钙,维持血钙浓度水平
(二)慢性氟中毒( )
氟骨症 工业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 症状:关节强直、骨化 氟牙症 其它
(三)氟牙症( )
.概念 机体在牙齿发育矿化过程中摄入过
收 被动扩散 .食物和其它含氟制品中的氟吸收
.影响氟吸收的因素 氟化物的溶解度
水氟()() () 胃液的值呈负相关 食物中无机氟和钙、铝的含量 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
(二)分布 .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血浆氟 离子氟 、结合氟 乳汁氟 约为血浆氟的 软组织氟
.骨骼 正常人的骨氟含量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沉积率与年龄成负相关; 氟在骨骼的分布与骨的代谢有关; 成熟骨组织可持续释氟,维持血氟浓度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