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乳腺癌概述
•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 肿瘤的首位。且有城市化、年轻化、知识化趋势,50%发生于外上象限,其次 为乳腺中央区(乳头附近)。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光: • 1.激素作用: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雌酮及雌二醇对乳腺癌的 发病原因有直接关系。20岁前本病少见,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 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升高有关; • 2.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腺癌病史者的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的2-3倍; • 3.月经婚育史: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初次足月产年龄较大者 发病机会增加;
一、解刨生理概要
一、解刨生理概要
目前,通常以胸小肌为标志,将腋区淋巴结分为三组: I组 即腋下(胸小肌外侧)组:在胸小肌外侧,包括乳腺外侧组、 中央组、肩脚 下组及腋静脉淋巴结,胸大、小肌间淋巴结也归本组; II组 即腋中(胸小肌后)组:胸小肌深面的腋静脉淋巴结; III组 即腋上(锁骨下)组:胸小肌内侧锁骨下静脉淋巴结
一、解刨生理概要
一、解刨生理概要
• 乳腺是许多内分泌腺的靶器官,其生理活动受垂体前叶、卵巢及肾上腺皮质等 激素影响。妊娠及哺乳时乳腺明显增生,腺管延长,腺泡分泌乳汁。哺乳期后, 乳腺又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平时,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乳腺的 生理状态在各激素影响下,呈周期性变化。绝经后腺体渐萎缩,为脂肪组织所 代替。
一、解刨生理概要
乳房的淋巴网甚为丰富,其淋巴液输出有四个途径: ①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流至腋窝淋巴结,再流向锁骨下淋巴结。部 分乳房上部淋巴液可流向胸大、小肌间淋巴结,直接到达锁骨下淋巴结。 ②部分乳房内侧的淋巴液通过肋间淋巴管流向胸骨旁淋巴结(在第1, 2, 3肋间比较恒定存 在,沿胸廓内血管分布)。 ③两侧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乳房的淋巴液可流向另一侧。 ④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状韧带通向肝。
四、病理生理
(3)浸润性特殊癌 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 (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 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 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 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 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5)其他罕见癌:如炎性乳腺癌。
四、病理生理
• 3.血液转移:乳癌细胞经血液向远处转移者多发生在晚期,但基于对乳癌术后 病人远期疗效的调查和统计,有学者认为乳癌的血行转移可能在早期即已发生, 其以微小癌灶的形式隐藏在体内,成为日后致命的隐患。癌细胞除可经淋巴途 径进入静脉,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依次为肺、骨、肝。 在骨转移中,则依次为椎骨、骨盆和股骨。好发血行转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 学特征,这是本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乳腺癌防治上一个非常棘手 的难题。所以有人认为乳腺癌不单纯是乳房的局部病变,也应视为全身性疾病。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 4.乳腺良性疾病:多数认为乳腺小叶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可能与本病有 关; • 5.营养与饮食:营养过剩、肥胖和高脂肪饮食可加强或延长雌激素对乳腺上皮 细胞的刺激,从而增加发病机制; • 6.环境和生活方式:北美、北欧的发病率约为亚、非、拉美地区的4倍。
四、病理生理
• 1.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 (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 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 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 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 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 润成分小于l0%)
五、临床表现
•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 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 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 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 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 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 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乳腺癌患者的术后护理
一、解刨生理概要
成年妇女乳房是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位于胸大肌浅面,约在第2和第6肋骨水 平的浅筋膜浅、深层之间。外上方形成乳腺腋尾部伸向腋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头位于乳房的中 心,周围的色素沉着区称为乳晕。
一、解刨生理概要
• 乳腺有15~20个腺叶,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腺小叶由小乳管和腺泡组成, 是乳腺的基本单位。每一腺叶有其单独的导管(乳管),腺叶和乳管均以乳头为 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小乳管汇至乳管,乳管开口于乳头,乳管靠近开口的1/3 段略为膨大,是乳管内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腺叶、小叶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 间隔,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称Cooper韧带(乳房悬韧带),有固定和支持乳房的作用。
四、病理生理
• • • • 2.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直2接侵入皮肤、胸肌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2.淋巴转移:可经乳房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径扩散。其中主要的途径为: (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窝淋巴结,进而侵入锁骨下淋巴结以至锁骨上 淋巴结;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的癌细胞。又可经胸导管(左)或右侧淋巴导管侵入静脉血流而 向远处转移。 • (2)癌细胞向内侧侵入胸骨旁淋巴结,继而达到锁骨上淋巴结,之后可经同样途径血行转移。 上述的两个主要淋巴转移途径中,一般以前者居多;后一途径的转移虽较少,但一经发生则预 后较差。据国内有关资料报导,腋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淋巴结转移率约为60%,胸骨旁淋 巴结转率为30~35%.另外,乳癌原发部位与转移途径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说来,有腋窝淋巴 结转移者,原发灶大多(80%)在乳房的外侧象限;有胸骨旁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则大多 (70%)在乳房内侧象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