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合集下载

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

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

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首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逐渐形成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基本认知能力。

幼儿在感知方面,能够逐渐辨别和识别外界的声音、颜色、形状等。

在注意方面,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外界刺激吸引,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在记忆方面,幼儿的记忆容量较小,主要依靠重复和触觉等感知方式来进行记忆。

在思维方面,幼儿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还缺乏抽象思维和概念形成的能力。

其次,幼儿的情感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的变化和情绪的表达。

幼儿在情感方面,逐渐表现出对亲近、亲密关系的需求,开始产生对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情感依恋,并且表现出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情绪方面,幼儿由于语言表达的不足,常常用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容易情绪不稳定,即时性强,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帮助来适应和调节情绪。

最后,幼儿的社交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逐渐建立社交关系和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幼儿在社交方面,开始能够与同伴进行简单的互动,表现出分享、合作和竞争的行为,但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在与他人相处方面,幼儿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等社交技巧,并逐渐培养友谊和建立友好关系。

总结起来,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特点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社交三个方面。

幼儿在认知方面,逐渐形成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基本认知能力。

在情感方面,幼儿逐渐建立情感依恋,表现出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学会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社交方面,幼儿开始与同伴进行互动,以自我为中心,需要成人的指导来学习分享、合作和建立友好关系。

这些特点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家庭和学校都应注重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发育进行关注和引导。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81
H:31、 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置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的桌
53、55、 面上,注意他是否努力去拾起它(见第53条及第56
56、57、 条)。
62、68、 评分:
71、76、 若小儿表现眼-手协调,并且努力去接触方木,即使未
81
能拾起它,便计分。
27
智力量表计分
➢ 粗分:指儿童通过的所有条目,包括基础水平前 面施测和未施测的所有条目。在智力量表相应条 目中,通过的打勾,没通过的打叉,然后计算通 过条目的总数,即为相应量表的粗分。
(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测验结果评定:
异常:2个或更多能区,每个能区有2项或更多项目 发育延迟。
异常:1个能区具有2项或更多的项目发育延迟,加 上1个能区或更多能区有1项发育延迟和给能区 切年龄线的项目均为“F”。
可疑:1个能区具有2项或更多项目发育延迟。 可疑:1个或更多能区具有1项发育延迟和该能区切
计分 失败 其他
婴儿:5个月6天=5.2月
25
智力量表实用指南
项目 编号 48
49
项目 名称 接近 悬环
※发 声时 的姿 势
年龄 定位 4.2 (26)
4.4 ()
场景编码 实践指南
D1:36、 用细绳将红环悬挂在小儿容易够到之处,轻微地晃动 38、45、 引起小儿注视,允许他有充分的时间做出反应(测优 46、48 势手:将红环置于中线,右侧和左侧,注意小儿持续
➢注解(举例):28项
6.小球从桌边滚下时,小儿视线会跟随它,直到小 球不见或看它究竟滚向哪里。检查者掷球时,应敏 捷使球滚出,几乎不令小儿见到检查者手,掷球时 勿挥臂。 7.小儿用拇指和另一指摘小丸(平剪摘) 8.用示指、拇指指端摘小丸,摘时腕部离开桌面, 从上面摘(垂直摘)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指通过对儿童智力、语言、感知、动作、社交情绪等方面的发育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测试,以确定儿童在这些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潜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儿童的发展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幼儿提供个体化的教育和康复干预。

1.智力评估:通过测量儿童智力水平,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状况。

最常用的智力评估工具是韦氏智力量表和贝尔斯顿儿童智力量表。

2.语言评估: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发展状况,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常用的语言评估工具有雷维尔语言发展评定量表和儿童语言发展检查表。

3.感知评估:评估儿童感觉器官的功能和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感觉等。

常用的感知评估工具有儿童视觉感知评估、听觉感知评估和儿童运动感觉评估等。

4.动作评估:评估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发展水平,包括大肌肉运动和小肌肉运动。

常用的运动评估工具有布伦克西儿童适应性测验和经典动作发展评定。

5.社交情绪评估:评估儿童的社交交往能力和情绪发展状况,包括社交技能、情绪识别和情绪调节等方面。

常用的社交情绪评估工具有儿童社交能力评估和贝尔斯顿儿童情绪行为量表。

评估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信息收集:通过观察和与家长、教师的沟通,了解儿童的背景、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2.测试评估:根据评估的目的选择相应的测试工具,并进行测试和记录评估结果。

3.结果分析:将测试结果与正常发育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儿童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4.结果解释:向家长、教师解释评估结果,讨论儿童的发展问题和干预措施。

5.干预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个体化的康复和教育建议,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问题,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的过程需要专业的评估师进行操作,他们具备丰富的儿童发育理论知识和评估技能,并且能够与儿童良好互动,建立信任关系。

综上所述,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为儿童提供全面的发展评估和个体化的教育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潜能发展。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

幼儿身心发展情况引言概述:幼儿身心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幼儿身心发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一、身体发展:1.1 生长发育:幼儿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较快,每年平均增长5-7厘米,体重增加2-3公斤。

1.2 运动能力:幼儿的运动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行走、奔跑、跳跃等基本动作,并开始学习简单的体育活动,如投掷球类、骑自行车等。

1.3 精细动作:幼儿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和书写活动,如画画、剪纸、握笔等。

二、认知发展:2.1 感知能力:幼儿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事物,并通过触摸、听觉、视觉等感官进行交流和认知。

2.2 语言能力:幼儿开始学习语言,并逐渐掌握词汇和语法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沟通。

2.3 认知能力:幼儿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简单的问题和指令,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情感发展:3.1 自我认知: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身份,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2 社会交往:幼儿开始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能够与同伴一起玩耍、分享和合作,培养友谊和团队合作意识。

3.3 情绪管理: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逐渐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四、社会发展:4.1 角色认同:幼儿开始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

4.2 社会规范:幼儿逐渐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开始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和引导。

4.3 合作意识:幼儿逐渐形成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五、性格发展:5.1 独立性:幼儿逐渐表现出独立性,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手等。

5.2 坚持性:幼儿的坚持性逐渐增强,能够坚持完成一些任务和目标,培养毅力和耐心。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

儿童行为的观察及评价

表演性
02
有些儿童可能在被观察时表现出不符合日常行为的特点,以迎
合观察者的期望或获得关注。
紧张情绪
03
被观察可能使儿童感到紧张或不安,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评价标准的不一致性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 价标准的不一致。
年龄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 此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背景的儿童, 制定统一、客观、可操作的行为评价 标准。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结合自然观察、实验法和调查法等多 种方法,对儿童行为进行全面、深入 的了解和评价。
THANKS
01
02
03
社会规范
观察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 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 德标准。
文化背景
考虑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 ,评估其行为是否与所处 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期 望相符。
家庭教育
分析家庭教育对儿童行为 的影响,观察儿童的行为 是否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成 果。
个性化标准
个人特质
尊重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观察其行为是否展现出个 人的兴趣、才能和特质。
刻板印象
对某些儿童或特定行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可能 导致观察者忽视个体差异和行为的多样性。
3
情绪影响
观察者的情绪状态可能影响对儿童行为的感知和 评价,例如焦虑或疲劳可能导致观察者过于敏感 或忽视重要信息。
被观察者效应
反应性
01
被观察的儿童可能意识到自己正在被观察,从而改变自己的行
为表现,这被称为“霍桑效应”或“观察者效应”。
实验观察法
定义
在控制条件下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 和研究,以探究特定因素对儿童行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指通过对儿童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交和情绪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测试,以评估其神经心理行为的发育水平和个体差异。

这种评价方法对于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发现潜在问题以及制定干预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评价的目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以及发育评价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常用的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其中包括定性观察、定量评估和标准化测试等。

定性观察主要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了解其发展情况,如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互动和注意力集中情况等。

而定量评估则利用各种评估量表和问卷等工具,对儿童进行多个方面的测量和评估,如儿童认知水平、动作能力和社交技能等。

此外,标准化测试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测试工具,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和分类。

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评价结果受到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如儿童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

其次,评价结果受到儿童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儿童的发育速度和方向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评价过程中还容易受到评价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如评估者对儿童行为的解读存在个人偏见。

因此,在进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估,尽量减少评估的偏见和缺陷,并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综上所述,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是了解儿童发展情况、发现潜在问题和制定干预计划的重要手段。

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定性观察、定量评估和标准化测试等,但评价结果受到环境、个体差异和评价者主观判断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判断,以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估结果。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行为
家长
量表
心理
评估
指导
教育工作者
评定
儿童
儿童 发育
提供
发育
能力
可以
量表
状况
评定
帮助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是一本专门针对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估的量表,旨在帮助家长和 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育行为心理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目录分析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是一本针对儿童心理发育行为评估的专业工具 书。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该书的整体结构、内容重点以 及编者的意图。

从目录的编排上可以看出,该书采取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各个章节 主题明确,相互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这使得读者能够快速找到自己 感兴趣或需要的部分,同时也能全面了解儿童心理发育行为的各个方面。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显示,该书具有逻辑清晰、 内容全面、更新及时等特点。这使得该书成为了儿童心理发育行为评估领域的 权威工具书,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评定量表》是一本非常全面、系统和实用的书籍。它不仅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评估儿 童发展的全面视角。这本书的,无疑是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我强烈推荐所有关心儿童发展的读者阅读这本书,相信它能为我们在理 解儿童心理和行为方面提供很大的帮助。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测评量表

儿童发育行为心理测评量表

• 发育与行为:伴随儿童的生长发育,其行为具有规律性, 也可以表现出异常模式,如: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力缺 陷多动障碍、阅读障碍等。
•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既往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感染性疾 病和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 对更加突出。
• 发育评定:重点评定儿童的体格、智力、适应行为、言语 、人格、运动功能等。通过评定,不仅可以了解个体与群 体生长发育状况,而且可以发现功能障碍,为制定康复治 疗目标和方案,正确实施康复治疗技术,判定康复治疗效 果提供科学依据。
• 语言 儿童语言的理解,模仿及表达思维能力。 • 大运动 姿势反应,头的稳定,坐,站,爬,走,跑,跳
等粗大运动能力。 • 精细运动 手与手指的抓握、握紧和操纵物体。 • 个人-社交 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对所居住的社会文化
的个人反应。
• 计算方法发育商(DQ)=发育年龄(DA)/实际年龄(CA)×100
发育筛查评定量表
名称` 预警征
开发单位及时间
中国疾控妇幼保健中心 2011
适用年龄 0~6岁
测试方法及时间 询问家长 2~3分钟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 测查法
北京协和医院1990 足月新生儿
现场测试 10分钟
DDST
北京市儿童保健所1982 0~6岁
现场测儿科医院 0~6岁
中科院心理所 1987
北京师范大学 1985
适用年龄 0~6岁
2~30月 0~6岁 0~3岁 3~6岁
测试方法及时间
现场测试 40~60分钟
现场测试 45分钟
现场测试 20~30分钟
现场测验 30分钟
现场测验 60分钟
目前常用的评估量表
• 0~6岁Gesell发育评估 • 韦氏智力测试 • 婴儿-初中学生评定量表 • 儿童适应行为量表 • 图片词汇测验 • 孤独症ABC量表 • 孤独症CARS量表

【儿童心理】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

【儿童心理】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

【儿童心理】各阶段幼儿心理发育特征1、13~15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注意力更加持久和有目的性,能逐渐集中注意力看书、图片、电视、听儿歌及故事等。

(2)记忆力能够忘记自己的东西,以及几个不好伙伴的名字,对曾经鼓腮过的事物维持记忆的时间减少,能够内隐记忆几天至十几天前的事物。

(3)思维开始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但仍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概括能力很低。

(4)情绪和情感发生同情心,当多个孩子在一起嬉戏时,如果一个孩子大哭了,其他孩子也可以一起大哭,以表示同情。

这个时期的孩子与亲人相互憧憬的情感最强大,也就是拆分恐惧情绪最强大的时期。

(5)意志出现最初的意志状态,但控制能力仍很差。

2、16~18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根据大人的要求,服从一定的活动需要,注意某些事物。

(2)记忆力对曾经处分的事物,维持记忆的时间进一步减少。

(3)思维仍以直觉行动性思维为主,具体的形象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

(4)情绪和情感主要特征为同情心、拆分恐惧和闷闷不乐人或陌生环境。

(5)意志力能按大人的吩咐完成一定的动作,如拿东西等,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3、19~21个月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某一事物达5~8分钟。

(2)记忆力能够忘记大人一些直观建议,以及忘记一些短小歌曲或诗歌。

发生回忆起的能力。

(3)思维能分析简单的问题并给予解答。

(4)情绪和感情情绪分化更为显著,例如开心的情绪分化为高兴与欢欣两种情绪;驳斥的、不开心的情绪中,又分化为憎恶、恐惧和愤慨等相同的情绪。

(5)意志力在行动中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如桌子上的东西太高,拿不着时,孩子会搬凳子,爬上去拿。

4、2岁幼儿心理发育(1)注意力能集中注意10~15分钟,能精确、更主动地听故事。

(2)记忆力能够忘记直观的儿歌,发生重现的回忆起。

(3)情绪和感情对亲人发出微笑,对陌生人、物或环境有恐惧感。

能爬或走向特定的人,并尾随其后表示欢迎或再见等喜悦情绪。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

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关键指标与测评引言: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之一,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经历着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变化。

心理发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个体在生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心理能力和行为的逐步发展与巩固,是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6-15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的关键指标以及相关测评工具,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关键指标1.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思考、记忆、观察、解决问题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测量智力指数来评估,例如儿童智力量表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2.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理解他人的情感。

情绪发展可以通过测量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来评估,例如情绪智力问卷和情绪管理能力测评。

3.社交发展:儿童和青少年社交发展影响着他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建立友谊关系。

社交发展可以通过测量社交技能、人际关系质量和社交焦虑程度来评估,例如社交技能测评问卷和人际关系质量量表。

4.自我发展:自我发展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自我意识、自尊和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变化。

自我发展可以通过测量自尊水平、身份认同和心理健康状况来评估,例如自尊问卷和心理健康测评工具。

二、测评工具1. 《儿童智力量表》:该量表是评估儿童认知发展和智力水平的常用工具,适用于6-15岁儿童。

它包含不同领域的认知任务,如言语、记忆和问题解决等,通过对儿童表现的评估得出智力量化指数。

2. 《情绪智力问卷》:该问卷旨在评估儿童情绪智力水平,适用于6-15岁儿童。

它包含一系列与情绪相关的问题,如情绪辨认、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等,通过对儿童的回答得出情绪智力评分。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报告单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报告单

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报告单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检查报告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检查项目:神经心理发育姓名: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检查医生:_______________检查结果及评估:一、神经系统发育评估1.肌张力:在本次检查中,儿童的肌张力正常。

未见异常的肌强直或松弛现象。

2.运动功能:儿童具有正常的运动发展。

能够完成相应年龄段内的运动技能,如坐立、爬行、行走等。

动作协调性良好,无明显的异常。

3.共济失调:在本次检查中,未发现儿童存在共济失调的现象。

儿童在运动时能够良好地控制身体平衡。

4.神经感觉:儿童的神经感觉发育正常。

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如触觉、听觉、视觉等,并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

5.口腔功能:儿童的口腔功能发育良好。

具有正常的吞咽、咀嚼和发音能力。

能够正确使用口腔肌肉完成各种动作。

二、心理发展评估1.知觉和注意力:在本次检查中,儿童表现出良好的知觉和注意力发展。

能够正确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环境,并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

2.记忆力:儿童的记忆力正常。

能够记住一定的信息,并在需要时进行回忆。

3.语言能力:儿童的语言能力良好。

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能够理解他人的语言。

4.认知能力: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常。

能够正确地识别物体和人物,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

5.情绪和行为: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发展良好。

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6.社会交往能力:儿童的社交能力正常。

能够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并有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综合评价:根据本次神经心理发育检查的结果,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发展良好,达到了相应年龄段内的发育水平。

儿童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感官和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情绪和行为的发展。

儿童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并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

第四章 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估

第四章 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估

(一)威廉姆斯 布林汉姆 威廉姆斯-布林汉姆 威廉姆斯 布林汉姆动作行为测验量表 1979年,用来评估4-8岁儿童动作的发展水平, 包括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评估。 10项大肌肉运动技能测验项目 4岁幼儿的大肌肉测验得分情况
(二)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CDCC(3~6岁)张厚灿、陈帼眉等联合编制 的。 量表包括言语、认知、社会性、身体与动作技 能四大部分测验。 下面选取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部分介绍给大家 共包括五项内容,只有捡豆子是精细动作能力, 其余均为大肌肉动作能力的测验。
测验内容和方法如下: 测验内容和方法如下: 单脚站立 从抬脚开始计时,到抬起的脚沾地为止,记录单脚站立的时间。 从抬脚开始计时,到抬起的脚沾地为止,记录单脚站立的时间。 立定跳远 画一条线,作为起跳线。儿童在起跳线后,双脚并拢向前跳, 画一条线,作为起跳线。儿童在起跳线后,双脚并拢向前跳,尽 可能向远处跳。跳两次,以最远的一次为准记成绩。 可能向远处跳。跳两次,以最远的一次为准记成绩。 蹲蹲站站 连续做蹲下、起来的动作,完全蹲下和真正站直算一次。 连续做蹲下、起来的动作,完全蹲下和真正站直算一次。 左跳右跳 以一条直线为中线,双脚同时起跳,从线的右侧跳到左侧, 以一条直线为中线,双脚同时起跳,从线的右侧跳到左侧,再从 左侧跳到右侧,连续跳,跳过线算一次。 左侧跳到右侧,连续跳,跳过线算一次。 快捡豆子 让儿童将小盒中的20粒黄豆迅速放倒透明小筒内 粒黄豆迅速放倒透明小筒内, 让儿童将小盒中的 粒黄豆迅速放倒透明小筒内,每次只能拿一 粒。
保密性原则 心理档案最好由专人负责保管,建立查阅制 度,不能任意给各位老师、家长或其它人阅读 和评价。幼儿心理档案不能作为幼儿品行评定 的依据。 教育性原则 建立档案时,要有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 量、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幼儿的心理 健康发展,不允许给幼儿留下心理创伤 最佳经济原则 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 得最大的效果。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

儿童心理发育评估儿童心理发育评估(一)小儿发育筛查本检查是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 Screen Test DDST)在我国标准化了的一种儿童发育筛查方法,用于0~6岁儿童。

它由104个项目组成,分为四个能区。

1、个人—社交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小儿对周围人们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2、精细动作—适应性能区这些项目表明儿童看的能力和用手取物和画图的能力。

3、语言能区组成本能区的项目表明儿童听、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大运动能区本能区项目表明小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

104个项目中,有的允许询问儿童家长报告的情况判断通过与否,有的是检查者观察儿童对项目的操作情况来判断。

筛查的结果分为正常、可疑、异常及无法解释四种。

对于后三种情况的儿童应在一定时间内复查。

若复查结果仍为原样,应进一步检查。

本筛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筛查出一些可能有问题,但在临床上无症状的患儿,也可以对感到有问题的经检查加以证实或否定;还可对高危婴幼儿(如围产期曾发生过问题的)进行发育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还可能辨别患儿属于哪一个能区发育迟缓而有可能对该能区进行早期帮助。

(二)婴幼儿发育评定量表是盖塞尔发展量表(GesellDevelopmental Schedules,1974)在我国的修订本(林传家等,1986),用于0~3岁婴幼儿。

本检查法是发育诊断法,能较准确地诊断婴幼儿神经发育水平。

检查内容为五大方面。

1、适应性行为2、大运动行为3、精细动作行为4、语言行为5、个人—社交行为医生通过测查和询问家长可计算出发育商数(development quotient,DQ)来表示被测儿童的发育成熟水平。

(三)绘人测验(Draw a Person Test)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测验方法,1926年由Goodenough首次提出。

1963年Harris对本方法进行大量研究,1968年Koppitz将之与韦克斯勒(Wechsler,WISC)及斯坦福-比奈(Stanford-Binet)量表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55~0.80,相关较为密切。

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育进程评估和发展促进

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育进程评估和发展促进
没有任何相关信号发生,8个月时脑电图与视觉形成相关的γ波震荡。
大脑皮层的各个脑区开始配合形成视觉分析复杂的图象] 。
听觉:能区别语言的意义 。
1岁: 视觉:角膜已经达成人大小(12mm);视力达±;不 完全辐辏反射出现;会指鼻子;能较好辨别场景深度, 可捡细棉线;可区分简单几何图形。[选择性观看] 听觉:开始学样发音;听懂自己的名字[行为反应测听法] 。
双眼单视功能:双眼感受—中枢—完整立体单一物象。 完成双眼单视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同时视 运动性融合 感觉性融合 立体视和深度感。
1.同时视:两眼视觉正常、两眼物象的同时感知。
正常视觉融合
2. 运动性融合:大脑 调节下的共轭辐辏 反射等精细协调运 动。
3. 感觉性融合:双眼 视野交叠约60°形 成视觉融合斜视或 两眼感觉的物象大 小相差5%便不能融 合,会形成复视或 竞争性抑制。
儿童气质理论
托马斯气质理论: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 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的个性风格特质,是个体 日常生活活动的一种稳定的模式,集中反映在在 其日常情绪、行为方式上。
托-切理论,把婴儿的气质类型
气质维度
活动水平 规律性
注意分散度 趋避性 适应性 坚持性
反应强度 反应阈
情绪本质
平易型
变动 非常规律
变动 积极接近 适应性强 高或低 中等或偏下 高或低
(一)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评估
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根据一定的发育理论,使用 一定的操作程序,对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和 行为能力等属性加以确定的过程。
在儿童早期,这一过程不仅在量上呈现着 高速发展状态,而且出现巨大而深刻的质 的变化。
(一)小儿中枢神经的生长与发育
大脑:
出 生:平均约370克(成人脑的 1/4)

12个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标准

12个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标准

12个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标准在12个月大时,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育会呈现出多种特点。

以下是从五个方面来描述12个月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标准:感知和认知发展、语言和沟通能力、社交和情感发展、运动和身体控制、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1. 感知和认知发展12个月的儿童通常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并尝试通过观察、摸索和实验来理解事物。

他们可能会学会识别一些简单的形状和颜色,并开始使用手指来指点物体。

2. 语言和沟通能力12个月的儿童通常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与他人交流。

他们可能会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如“妈妈”、“爸爸”、“再见”等,并尝试通过手势或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他们也开始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如“拜拜”或“给妈妈”,并开始表现出对语言的兴趣。

3. 社交和情感发展12个月的儿童通常能够与他人建立初步的社交关系,如对陌生人表现出警觉或害羞。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熟悉的人的依赖,并可能对陌生的环境和人产生不安或恐惧。

同时,他们也开始懂得分享和轮流的概念,并开始表现出对其他儿童的关注和兴趣。

4. 运动和身体控制12个月的儿童通常能够爬行、扶着家具走路,并可能已经学会独立行走。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各种运动和活动的好奇心,并尝试通过探索和实验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他们可能会学会抓住玩具并放进嘴里,也开始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如躲猫猫。

5. 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12个月的儿童通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开始表现出自我意识。

他们可能会用手指着自己的需要,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他们也可能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能力,如通过摇摇头来表示不同意或不想做某件事。

总的来说,12个月大的儿童在心理行为方面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别对待。

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担忧,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学家。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内容提要: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1.神经板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

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

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

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

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

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

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1.数量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

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评价教学目的:1.了解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特点及神经反射检查的方法;2.了解儿童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及运用运动发育对儿童神经心理的评价;3.熟悉儿童认知、情绪、社会性及个性发育;4.熟悉CBCL对儿童行为的评价;5.掌握DDST的操作及评价过程。

学时:3学时第一节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一、神经系统的发生与分化我们对大脑发育和功能还知之甚少,但可通过检查神经反射活动和其他神经行为活动,间接地了解脑的功能,早期发现婴儿脑损伤。

胚胎在第二周发育成3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神经系统起源于外胚层。

(一)胚胎期神经系统发生与分化1.神经板神经外胚层背侧中线的被复上皮细胞增殖增厚,形成神经板。

2.神经褶与神经沟神经板两侧边缘逐渐隆起、卷曲形成神经褶,中央下陷成神经沟。

3.神经管神经褶向中间靠拢,神经沟成管状,在受精后第4周,神经管两端的神经孔闭合。

神经管头端较阔,将来发育成脑;尾端较细,将来发育成脊髓;中央管腔发育成脊髓中央管。

到第4周末,神经管头端形成前、中、后3个脑泡。

第5周开始,出现头曲、颈曲和脑桥曲。

第6周,出现左右两个脑泡(端脑)、间脑、中脑和菱脑。

到第7~8周,大脑半球、基底节、丘脑、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眼、脑血管等均已分化。

4.神经管上皮的分化第6周末,神经管上皮细胞分为室管膜层(发育成脑室管膜胶质)、中层新生细胞(发育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边缘层(形成脑脊膜)。

5.脑细胞的发育第7周,脑细胞向外周移行,早分化的细胞在内部,晚分化的新细胞通过深层转到外层,形成脑皮质的各分层。

受孕后的10~18周为大脑皮质细胞分化的旺盛阶段,20~25周脑细胞数已接近成人,25周细胞基本结构完整。

(二)脑细胞发育的特点1.数量成熟的脑细胞称之为神经元,神经元包括多边形的胞体、突起(树突和轴突)。

人脑中神经元(neuron)不少于100亿个。

2.一次性完成脑细胞形成主要在妊娠6个月内,妊娠7~9月脑细胞数量稳定。

3.出生后的发育表现为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神经纤维增多、增长、增粗;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6岁前速度最快,以后减慢,30岁左右全部完成;6岁以后以轴突和树突间的联系加强、神经环路的增加为主。

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不同的神经纤维髓鞘化不一致,所有主要感觉束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

听神经出生时几乎所有纤维均含有较多的髓鞘,整个听觉通路的髓鞘化在2岁时已完成;视神经以外的视觉通路神经髓鞘化在出生时已相当充分,而视神经仅在眼眶一段有少量髓鞘。

运动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在出生时才开始,但与吞咽、吸吮动作有关的脑神经纤维的髓鞘在出生前已经形成。

大脑皮层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则一直持续到成年。

5.婴幼儿期神经发育特征婴幼儿期髓鞘化程度低,分化差,兴奋易泛化。

神经元数量与纤维的复杂程度与儿童智商呈正相关。

(三)神经发育异常神经系统不同的发育时期受到生物(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等有害因素刺激,其发育异常的表现不同。

1.胚胎4周以前有害因素作用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4周以前,可导致神经管闭合不全伴椎管闭合障碍,表现为无脑儿、脑脊髓膨出、脊膜膨出、先天性脊髓纵裂等。

2.胚胎4周以后有害因素作用有害因素作用于胚胎发育第4周到7个月之前,主要影响神经细胞的分化和移行。

细胞分化障碍引起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面神经血管瘤等;细胞移行障碍使细胞结构紊乱、数量减少、灰质移位,表现为裂脑畸形、小脑回、大脑回、胼胝体不发育、小头畸形、巨脑症、脑积水等。

二、神经反射检查及其意义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过程称之为反射。

早期神经反射分为两个部分,即原始反射(primitive reflex)和姿势反应(postural reaction)。

而通过后天学习与强化的反射,称之为条件反射(conditional reflex),如出生后2周,当婴儿被母亲抱起时,婴儿出现反射性的吸吮动作。

(一)原始反射1.原始反射研究历史早在1896年,Sherrington在研究肌张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的外展肌强直动物模型”,他观察到姿势性紧张模式随不同的身体姿势变化而改变。

这些皮层下反应以及其他的原始反射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得到描述。

近一个世纪以来,原始反射被神经生理学家、神经病学家、儿科学家、物理和职业治疗师以及其他对婴儿反射感兴趣的人详尽研究。

早期研究者不遗余力地把反射解释为返祖现象(atavisms),即一种从进化早期保留下来的生存性运动。

20世纪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早期,Capute及其合作者在巴尔的莫的John F. Kennedy研究所对原始反射临床应用及潜在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强调这种模式化运动方式作为脑功能障碍尤其是脑瘫的“神经发育标志物(neruodevelopmental markers)”。

Capute及其合作者倡导使用统一的名词,澄清概念,看不起对原始反射不一致和无序的描叙,如简单的用“存在(present)”、“缺失(absent)”和“出现(appearance)”、“消失(disappearance)”来描述原始反射的有或无。

还有一些研究报道显示,原始反射的出现和消失时间不一致,例如,Magnus等第一次描述了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 ATNR),否认这一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及婴儿中存在。

然而,Gesell运用录制胶片进行分析,确定ATNR出现于所有的新生儿中,同时还发现在很多5、6个月正常的婴儿中依然存在。

2.原始反射意义与检查近20年来,神经发育学家开始明确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和姿势反应发生延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定性和定量研究,Capute等强调把原始反射从姿势反应中区分开来。

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都代表了运动模式,但原始反射的运动呈高度模式化,需要通过特定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导,因此,原始反射是真正意义上的反射活动。

原始反射的神经学定位是脑干及其脑干以下水平。

大脑皮质发育成熟才能控制着脑干原始反射,改变原始反射强度,随年龄增长原始反射消失(有人更喜欢称之为整合)。

当婴儿头部在空间位置改变或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经迷路感受器、颈本体感受器或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感受器传入脑干反射中枢,引起头、躯干、四肢的肌张力反射性改变,产生相应的运动。

因此,去脑猫或无脑畸形儿表现为过强的原始反射,理论上原始反射不会消失。

当皮质整合推迟或处于胎儿或婴儿状态时,原始反射会超出通常消失的年龄而存在,也就是相对于正常状态而言,出现量的增加。

脑损伤可引起病理性的过度反射姿势,可用强直(obligatory)这一概念描述。

强直是指当刺激出现时,婴儿好象固定于或“卡在”特定的反射姿势,直至刺激的移去。

原始反射可追溯到孕25周,持续到出生后3~6个月。

6个月几乎所有的原始反射都消失,只有STNR和Galant反射除外。

Galant反射持续存在时间最长,仍有50%的12~18个月幼儿可检查出,STNR在少部分满周岁的儿童中存在。

临床应用最多的原始反射有Moro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tone labyrithine relex)、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ATNR)和被动支持反射(positive support reflex)等。

每种原始反射都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

例如,Moro反射检查时,让婴儿的头被动地转动一侧,由于颈椎上的本体感受器作用,脸偏向的那一侧的上下肢伸展,而位于对侧的上下肢收缩,脊柱旁肌肉轻度收缩,躯干轻度弯曲。

紧张性迷路反射检查时,让婴儿仰卧,检查者轻轻地托起小儿颈背部,躯干与水平线成45°,婴儿头后仰,引起相应的肩回缩和腿伸展,即所谓的“投降姿势(surrender posture)”。

检查者也可轻托婴儿顶枕部,头屈曲45°,引起小儿手收拢前伸,肩轻度伸展,腿收缩。

被动支持反射检查时,检查者双手从腋下抱起婴儿,然后轻轻地把婴儿足底碰在水平的检查台上,这一刺激可导致婴儿反射性地伸展臀、膝和踝部,以致于婴儿站立,完全或部分支持体重。

婴儿一开始可能踮起脚尖,但最后会放平足底,20~30秒内松软下来成坐位姿势。

原始反射这种模式化的姿势在正常新生儿和婴儿中短暂且易变(有时检查不出),但在神经损伤的婴儿中表现更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

在评价婴儿原始反射时,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原始反射在3个月内出现,3~6个月逐渐消退,大多在6个月以后消失;②在早期的不适宜时间消失或在正常消失的年龄存在,提示神经功能的损伤但可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例如,在小婴儿中,被动支持反射不出现,可能与低张力和/ 或虚弱有关,身体过于瘫软可能提示低张力型的脑瘫、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肌肉疾病。

如果原始反射持续存在,也可能提示某种类型的脑瘫存在;③反射的对称性,也是评价原始反射是否异常依据之一。

原始反射两侧不对称性,提示脑损伤,这在Moro反射检查中特别重要;④强直性反射在任何年龄都是病理状态。

原始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刺激-应答反应,最早可以追溯到胚胎发育的第25周,是中枢神经系统低分化状态的反映。

表3-1列出了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月龄,供评价时参考。

表3-1 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年龄原始反射刺激方式反应出现月龄消退月龄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乳头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初生4~7个月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手指触及一侧面颊头转向刺激侧初生4~7个月拥抱反射(Moro reflex)①两臂外展、伸直,然后内收初生3~6个月踏步反射(walking reflex)扶腋悬抱,足放平面迈步或向前走步初生1~2个月交叉内收反射(crossed adductor reflex)仰卧,一腿伸直,刺激足底,或让其迅速屈曲对侧腿先屈曲,然后伸直内收初生2~3个月手抓握反射(hand grasp reflex)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及婴儿手心紧握,并随轻拉而越握越紧初生3~4个月足抓握反射(plantar grasp reflex)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儿足底前部足趾内收、紧握初生6~9个月躯干侧弯反射(lateral curvature reflex, Galand reflex)俯卧,手指或棉棒钝端沿脊柱旁轻划躯干向刺激侧弯曲初生3个月不对称颈肢反射(asymmetric tonic neck reflex)仰卧,使婴儿头迅速转向一侧同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初生3个月站立反射(standing reflex)悬抱,托一足,另一足背触桌边下缘将其下肢抬到桌面初生1~2个月注:①婴儿仰卧,检查者托婴儿背部呈半坐位,迅速将婴儿躯干和头向后、向下倾斜15。

左右,婴儿出现两臂外展伸直,既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另一种检查方式是,当婴儿仰卧时,在婴儿头附近,用力击床面或桌面,婴儿呈拥抱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