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原理图

合集下载

300W车载逆变器电路图与原理分析.pptx

300W车载逆变器电路图与原理分析.pptx
KSP44为电话机中常用的高压三极管,当KSP44损坏而无法买到时,可用日光灯电路中常用的三极管 KSE13001进行彳弋换。KSE13001为FAlRCHl1.D公司产品,主要参数为BVCB。=400V,BVCE。 =400V,ICM=100mA,PCM=。.6W,hFE=40~80°KSE13001的封装形式虽然同样为T。-92,但其引脚电极的排序却与 KSP44不同,这一点在代换时要特殊留意。KSE13001引脚电极的识别方法是,当面对三极管的印字标识面时,其 引脚电极1为基极B、2为集电极C、3为放射极E。
SS8550为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易购的三极管,价格也比较便宜,单只售价仅0.3元左右。
KSP44为T。・92形式封装的NPN型三极管。其引脚电极的识别方法是,当面对三极管的印字标识面时,其引 脚1为放射极E、2为基极B、3为集电极C。
KSP44的主要参数指标为:BVCB。=500V,BVCE。=400V,VCE(三)=。.5V,VBE(。N)=。 .75V,ICM=300mA,PCM=。.625W,TJ=150oC,hFE=40~2000
IRF740A为T。∙220形式封装的N沟道增加型MoS快速功率开关管。其引脚电极排序1为栅极G、2为漏极D、3为 源极S。
IRF740A的主要参数指标为:VDSS=400V,ID=I。A,Ptot=120W,RDS(。N)S55。m。
当IRF740A损坏无法买到时,可用封装形式和引脚电极排序完全相同的N沟道增加型M。S开关管IRF740B、 IRF740或IRF730进行代换。IRF740、IRF740B的主要参数与IRF740A完全相同。IRF730的主要参数为 VDSS=400V,ID=5.5A,RDS(。N)31。其中IRF730的参数虽然与IRF740系列的相比略差,但对于150W以下功率的逆 变器来说,其参数指标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12V逆变器(DC12V转AC220逆变器)的原理及制作

12V逆变器(DC12V转AC220逆变器)的原理及制作

12V逆变器(直流12V转交流220逆变器)的原理及制作过程这里介绍的逆变器(见图)主要由MOS 场效应管,普通电源变压器构成。

其输出功率取决于MOS 场效应管和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免除了烦琐的变压器绕制,适合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中采用。

下面介绍该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制作过程。

12V逆变器电路图逆变器电路图如下图所示:12V逆变器原理这里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方波信号发生电路(见图3)图3这里采用六反相器CD4069构成方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中R1是补偿电阻,用于改善由于电源电压的变化而引起的振荡频率不稳。

电路的振荡是通过电容C1充放电完成的。

其振荡频率为f=1/2.2RC。

图示电路的最大频率为:fmax=1/2.2×3.3×103×2.2×10-6=62.6Hz;最小频率fmin=1/2.2×4.3×103×2.2×10-6=48.0Hz。

由于元件的误差,实际值会略有差异。

其它多余的反相器,输入端接地避免影响其它电路。

场效应管驱动电路图4由于方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振荡信号电压最大幅度为~5V,为充分驱动电源开关电路,这里用TR1、TR2将振荡信号电压放大至0~12V。

如图4所示。

MOS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这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图5MOS 场效应管也被称为MOS FET,既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

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为增强型MOS 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5。

它可分为NPN型PNP型。

NPN型通常称为N沟道型,PNP型也叫P沟道型。

由图可看出,对于N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N型半导体上,同样对于P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P型半导体上。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工作过程图文说明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工作过程图文说明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工作过程图文说明单相逆变器电路由于受到功率开关器件的容量、零线(中性线)电流、电网负载平衡要求和用电负载性质等的限制,容量一般都在100kV A以下,大容量的逆变电路大多采用三相形式。

三相逆变器按照直流电源的性质不同分为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和三相电流型逆变器。

1.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电压型逆变器就是逆变电路中的输入直流能量由一个稳定的电压源提供,其特点是逆变器在脉宽调制时的输出电压的幅值等于电压源的幅值,而电流波形取决于实际的负载阻抗。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基本电路如图6-15所示。

该电路主要由6只功率开关器件和6只续流二板管以及带中性点的直流电源构成。

图中负载L和R表示三相负载的各路相电感和相电阻。

图6-15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电路原理图图6-15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电路原理图功率开关器件VT1~VT6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控制信号为三相互差1200的脉冲信号时,可以控制每个功率开关器件导通180度或120度,相邻两个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互差60度逆变器三个桥臂中上部和下部开关元件以180度间隔交替开通和关断,VT1~VT6以60度的电位差依次开通和关断,在逆变器输出端形成a、b、c三相电压。

控制电路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可以是方波、阶梯波、脉宽调制方波、脉宽调制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其中后三种脉宽调制的波形都是以基础波作为载波,正弦波作为调制波,最后输出正弦波波形。

普通方波和被正弦波调制的方波的区别如图6-16所示,与普通方波信号相比,被调制的方波信号是按照正弦波规律变化的系列方波信号,即普通方波信号是连续导通的,而被调制的方波信号要在正弦波调制的周期内导通和关断N次。

方波调制波形图6-16 方波与被调制方波波形示意图2.三相电流型逆变器。

电流型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源是一个恒定的直流电流源,需要调制的是电流,若一个矩形电流注入负载,电压波形则是在负载阻抗的作用下生成的。

在电流型逆变器中,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控制基波电流的幅值,一种方法是直流电流源的幅值变化法,这种万法使得交流电输出侧的电流控制比较简单;另一种方法是用脉宽调制来控制基波电流。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

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作者:————————————————————————————————日期: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原理框图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太阳能必须完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的过渡。

光伏并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系统将主要用于调峰电站和屋顶光伏系统。

在光伏并网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是核心部分.目前并网型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DC—DC和DC-AC两级能量变换的结构。

DC—DC 变换环节调整光伏阵列的工作点使其跟踪最大功率点;DC—AC逆变环节主要使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同时获得单位功率因数。

其中DC—AC是系统的关键设计.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系统采用两级式设计,前级为升压斩波器,后级为全桥式逆变器.前级用于最大功率追踪,后级实现对并网电流的控制。

控制都是由DSP芯片TMS320F2812协调完成。

图1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图逆变器的设计太阳能并网逆变器是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并送入电网。

同时实现对中间电压的稳定,便于前级升压斩波器对最大功率点的跟踪。

并且具有完善的并网保护功能,保证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图2是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图。

图2 逆变器原理框图控制系统以TI公司的TMS320F2812为核心,可以实现反馈信号的处理和A/D转换、DC/DC变换器和PWM逆变器控制脉冲的产生、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控制、故障保护和存储、485通讯等功能。

实际电路中的中间电压VDC、网压、并网电流和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电流信号采样后送至F2812控制板。

控制板主要包括:CPU及其外围电路,信号检测及调理电路,驱动电路及保护电路.其中信号检测及调理单元主要完成强弱电隔离、电平转换和信号放大及滤波等功能,以满足DSP控制系统对各路信号电平范围和信号质量的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及太阳能电池特性ppt课件

光伏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及太阳能电池特性ppt课件
1.电流源 电流源是相对于电压源来说的. 对于电压源,电源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试
图维持不变,这就是说,电源上的电压是恒定的, 从欧姆定律来看,就是电源电压V不变,I和R可 以变化,即V=IR
对于电流源,电源输出到负载的电流试图不 变,也就是来自电源的电流不变。这并不常见, 但确实存在,并且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也遵从 欧姆定律,即V=IR
3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其实在实际运行中电流源和电压源不是很好区分,但 是也有很多特点可循,在电力电子设备中,可以看它的控 制对象来区分是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是以电压为控制 对象,而电流源是以电流为控制对象,也就是常说的直接 电流控制,现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就以三相交流输出电流 为主要控制对象加上直流电压来实现MPPT最大功率跟踪 控制的。
其中T1-T6 就是IGBT功率模 块,L是滤波电抗 器,C为滤波电容
7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我公司的逆 变器就是由两个 这样相同的结构 并联成500kW
8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这是滤 波电抗器 和滤波电 容
9
太阳能电池特性
以下2个图是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辐照,不同温度下的IV曲线,图中S表示辐 照强度,T表示电池板温度
1.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2.太阳能电池特性 3.并网逆变器原理
1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并网逆变器实际上是一种电流型并网的 有源逆变电力电子设备,要想系统的了解 这种并网逆变器,需要明白几个概念: • 1.什么是电流源? • 2.什么是有源逆变? • 3.为什么会并网?也就是为什么电流会流向 电网?
2
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图中的U1为逆变器, U0为电网,Z1逆变器和电 网间的线路阻抗,i1是并 网电流,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i1=U1-U0/Z1,也就是要 实现并网,必须符合 U1>U0,这就是在直流电 压过低时不能并网的原因。

逆变器原理图 框图

逆变器原理图 框图

车载逆变器的整个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各采用一只TL494或KA7500芯片组成控制电路,其中第一部分电路的作用是将汽车电瓶等提供的12V直流电,通过高频PWM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技术转换成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第二部分电路的作用则是利用桥式整流、滤波、脉宽调制及开关功率输出等技术,将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转换成50Hz、220V的交流电。

图1电路中,由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1、VT3、MOS功率管VT2、VT4以及变压器T1组成12V直流变换为220V/50kHz交流的逆变电路。

由芯片IC2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5、VT8、MOS功率管VT6、VT7、VT9、VT10以及220V/50kHz整流、滤波电路VD5-VD8、C12等共同组成220V/50kHz高频交流电变换为220V/50Hz工频交流电的转换电路,最后通过XAC插座输出220V/50Hz交流电供各种便携式电器使用。

图1中IC1、IC2采用了TL494CN(或KA7500C)芯片,构成车载逆变器的核心控制电路。

TL494CN是专用的双端式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其尾缀字母CN表示芯片的封装外形为双列直插式塑封结构,工作温度范围为0℃-70℃,极限工作电源电压为7V~40V,最高工作频率为300kHz。

TL494芯片内置有5V基准源,稳压精度为5 V±5%,负载能力为10mA,并通过其14脚进行输出供外部电路使用。

TL494芯片还内置2只NPN图二本逆变器输入端为汽车蓄电池(+12V,4.5Ah),输出端为工频方波电压(50Hz,220V)。

其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了典型的二级变换,即DC/DC变换和DC/AC 逆变。

12V直流电压通过推挽式变换逆变为高频方波,经高频升压变压器升压,再整流滤波得到一个稳定的约320V直流电压;然后再由桥式变换以方波逆变的方式,将稳定的直流电压逆变成有效值稍大于220V的方波电压,以驱动负载。

逆变器工作原理图

逆变器工作原理图

逆变器工作原理图
逆变器工作原理:由交流变换成直流叫整流,反之,由直流变成交流叫做逆变.在本中频装置中用到两种情况的逆变,一种是直流逆变成中频交流,由感应圈输出.另一种是直流逆变成工频交流,输送到电网去.本图属于前者.简述工作过程:如果先触发1.4号二个可控硅这时电流由直流电源Ud的正端-1号可控硅-负载-4号可控硅-Ud负端,如图黑实线所示.经过半个周期后再触发2,3号可控硅.而1.4号可控硅关断,这时电流从Ud正端-2号可控硅-负载-3号可控硅-Ud负端,如图虚线所示.在二个半周中负载电流改变了方向,负载电流变成了交流.图中LK是限流电抗,当可控硅触发后,它的电流将从无到有以很高的速度增长,即可控硅的电流变化率di/dt很大必须要有LK限制di/dt 以免超过可控硅的允许值而损坏.。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工作过程图文说明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工作过程图文说明

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作过程图⽂说明三相逆变器电路原理和⼯作过程图⽂说明单相逆变器电路由于受到功率开关器件的容量、零线(中性线)电流、电⽹负载平衡要求和⽤电负载性质等的限制,容量⼀般都在100kV A以下,⼤容量的逆变电路⼤多采⽤三相形式。

三相逆变器按照直流电源的性质不同分为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和三相电流型逆变器。

1.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电压型逆变器就是逆变电路中的输⼊直流能量由⼀个稳定的电压源提供,其特点是逆变器在脉宽调制时的输出电压的幅值等于电压源的幅值,⽽电流波形取决于实际的负载阻抗。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基本电路如图6-15所⽰。

该电路主要由6只功率开关器件和6只续流⼆板管以及带中性点的直流电源构成。

图中负载L和R表⽰三相负载的各路相电感和相电阻。

图6-15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电路原理图图6-15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电路原理图功率开关器件VT1~VT6在控制电路的作⽤下,控制信号为三相互差1200的脉冲信号时,可以控制每个功率开关器件导通180度或120度,相邻两个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互差60度逆变器三个桥臂中上部和下部开关元件以180度间隔交替开通和关断,VT1~VT6以60度的电位差依次开通和关断,在逆变器输出端形成a、b、c三相电压。

控制电路输出的开关控制信号可以是⽅波、阶梯波、脉宽调制⽅波、脉宽调制三⾓波和锯齿波等,其中后三种脉宽调制的波形都是以基础波作为载波,正弦波作为调制波,最后输出正弦波波形。

普通⽅波和被正弦波调制的⽅波的区别如图6-16所⽰,与普通⽅波信号相⽐,被调制的⽅波信号是按照正弦波规律变化的系列⽅波信号,即普通⽅波信号是连续导通的,⽽被调制的⽅波信号要在正弦波调制的周期内导通和关断N次。

⽅波调制波形图6-16 ⽅波与被调制⽅波波形⽰意图2.三相电流型逆变器。

电流型逆变器的直流输⼊电源是⼀个恒定的直流电流源,需要调制的是电流,若⼀个矩形电流注⼊负载,电压波形则是在负载阻抗的作⽤下⽣成的。

《逆变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逆变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使用注意事项
❖ 1)对于交流直通结构的逆变器,在没有直流接入的情况 下,禁止将市电接入直接带载使用。
❖ 2)不是所有的逆变器都具有48V防反接功能,所以在接线 前要保证直流电压的极性正确。
❖ 3)在农村、山区等电力环境恶劣的地区使用本逆变器, 逆变器的市电运行方式可能被禁止。
❖ 4)使用发电质量不高的油机系统输出作为逆变器的市电 输入时,逆变器的市电运行方式可能被禁止,需要视具体 情况决定。
❖ 5)在没有市电的环境使用时,逆变器可能有声音告警, 如果需要取消该功能,需要向逆变器厂家咨询,并由资深 电源工程师进行操作。
选型基本原则
对于UPS/逆变器的选型,在选型阶段应该 考虑到UPS的安规认证,要满足当地安规 标准,一般为各国广泛接受的安规认证类型 有:UL(北美)
CSA(加拿大) TUV(德国) CE(欧盟) 我国采用3C认证。
逆变器基础知识
什么是逆变?什么是逆变器?
逆变是将直流转化成交流的过程, 实现逆变过程源自变换器叫做逆变器。精选PPT
2
回目錄
结构原理框图
这种结构的交流旁路不经过逆变器处理,与负载是 直通的。
逆变器原理框图
这种结构的逆变器交流旁路经过逆变器内部整流、逆变,对市电具有净化功能。 这两种结构的逆变器,逆变部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交流旁路功能。
逆变器、UPS月(含季、年)检查记录项目
1输出电压测量记录 2输出电流的测量记录 3输出频率检查 4风扇及滤网的清洁及检查 5逆变及旁路转换试验 6直流工作地线检查 4保护地线检查 8防雷保护单元检查更换
精选PPT
9
回目錄
谢谢各位!
冗余式逆变器原理
两台1500VA的48Vdc/220Vac逆变器的输出送至冗余开关,在逆变器Ⅰ、Ⅱ输出正常时 ,交流输出由逆变器Ⅰ供电;在逆变器Ⅰ输出异常时,冗余开关在10毫秒内将交流输出 切换至逆变器Ⅱ供电,实现不间断备份转换供电。

三电平逆变器

三电平逆变器

三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分析
1( p ) Tc1和Tc 2导通 SC 0(o) Tc 2和Tc 3导通 1( n ) T 和T 导通 c3 c4
利用上述理想开关函数,每相桥臂电路结构可以 简化为一个与直流侧相通的单刀三掷开关S
三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分析

三电平逆变器等效开关 图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当ɑ=0时,逆变器各桥臂开关函数以及对应负载上a相输 出电压波形为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当0<ɑ<30度时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当ɑ=30度时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当30度<ɑ<60度时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当ɑ=60度时,60度<ɑ<90度时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三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单脉冲控制

由以上波形可以看出,当控制角0<ɑ<30度时, 输出波形较接近正弦波,当ɑ=15度时,uAN的 波形最接近正弦波,由12个阶梯组成; 而当ɑ>60度时,波形变为不连续的脉冲波,谐 波很大 因此,在电力牵引传动系统中,逆变器采用三 电平主电路且机车运行于高速区时,方波控制 角都会满足0~30度
二极管中性 点钳位电路
三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

工作原理分析

三电平逆变器每相4个功率开关元件,分3种开关工作模式,以 A相为例: V11 V12 V13 V14 输出电 压 代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