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室关于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意见
(讨论稿)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制定本学科新课堂教学流程。小学语文教学将以“自主、合作、探究、高效、快乐”为关键词,进一步优化学科课堂结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能。
一、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设定六大模块:
1、课前预习,自主研读
2、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3、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5、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6、总结激励,拓展提升
二、课堂基本流程说明及要求
第一步:课前预习,自主研读
老师以各种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预习,使学生产生一定的竞争心理,这样会大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根据具体要求,学生的自学能有的放矢,做到目标明确,知识面广,理解度深。若学生能基本完成以上要求,则在课堂上的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愉快。所以,预习效果好,不仅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更为高效课堂做好坚实的垫基工作。
为了收到更好的自主研读的效果,我们应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方法,即四步预习法:
读—查—学—赏。
(一) 读
1、读课题,通过课题揣摩课文大体内容,可针对课题提问。
2、第一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第二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文告诉我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4、第三遍读课文,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准备跟老师同学交流。
(二) 查查资料,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
(三) 学自学生字新词
1、查阅字典、词典,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扩词。
2、用各种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理解要掌握的词语,口头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可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四)赏
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课堂预习的检查力度。同时,逐渐探索当堂预习的好方法。
第二步: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学生只有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身心”去学习。在老师的激励与组织下,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下进行探究性地学习,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学到尽量多的知识,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最终实现高效率的学习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体验过程,感悟方法。在感受文章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时,学生的情感、对人与事物的态度、以及价值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定的影响。
要求:
1、新课的导入应具备三个要求:激活性,激活已有经验,引发学习动机;联系性,找准新课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由已知走向未知;定向性,明确学习目标,定好探究路线,选择学习方式。
2、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各种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质疑,引领他们走进新课的学习。比如故事、名言警句、新旧知识链接、游戏、图片、动画、音乐等。
第三步: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在检测读书过程中了解识字学词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1、检测学生独立识字情况。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生字放在词、句中让学生认读,听写重点生字。不要对所有生字的教学平均使用力量,对新词、难理解的词放在语言环境中解决;
2、检测课文朗读情况,是不是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不是读书时能做到不
添字,不掉字,难读的长句能合理断开;方式上课整篇接读、对读,也可读重点段落。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展示的机会,可充分发挥同桌和小组的力量;
3、根据情况,也可检测学生能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不要有过高要求。
第四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学习心得在小组内交流
1、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及学习要求,拟定思考题,整体呈现,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探究,保证学生学习的高效率。提炼的问题要具备开放性、典型性和探究性的特点。
2、组织学生组内讨论,合作探究。本模块的实施是一堂课的主要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是否具有高效性。所以,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以开放性的问题引领,给学生以充分的时空,让学生自主、合作式地朗读、思考、讨论、交流等。可参考以下几步来实施:个人研读文本,自行解答——小组交流,合作解答——深度质疑,合作探究
总之,老师要把握一种观点: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学生的,老师只是适时地引导,激励。
在学生明白所要学的内容后,引导、鼓励学生读题质疑,初读课文后自主质疑。尊重学生的每个疑问,表扬质疑行为,激发学生较强的探究意识。
第五步:展示交流,精讲点拨
汇报交流,一是自我的展示与锻炼,二是对学情的了解与把握。学生在汇报中能锻炼表达能力,能增强自信心。交流中引导朗读,能体会文章情感,体现阅读教学特点。有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价会让学生学到方法,享受成功的喜乐,从而产生学习情结,生发学习期待,走上乐学、好学之路。
要求:
1、老师以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展示学习收获。可采取个人与小组代表的形式展示,也可采取轮流或抢答的形式激励等。
2、在学生展示过程中,相机引导、鼓励学生朗读,读出人物的特点,读出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中,适时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可采取学生个人评价、小组代表评价、老师引导评价等。
3、在评价中让学生弄懂问题,理解并掌握本课所学,产生激情,感受快乐。注意两个结合:自主与引导相结合,点拨与点评相结合。注重思路、方法和能力训练,让学生逐渐形成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
第六步:总结激励,拓展提升
本块的实施,要求老师引导、激励学生以各种形式汇报学习收获,以期对本课所学再次回顾,产生收获的成就感。引导学生小结收获,一是巩固所学,二是提高归纳能力,三是享受成就,体验快乐。评价学习效果时,师生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自我评价或他评价,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激励或鞭策。老师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肯定与鼓励,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学习兴趣和期待,为他们的持续学习注入内在动力。拓展学习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能力在课外应用,为学生终生学习养成习惯基础,也是对他们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锤炼。
老师再结合学习目标和本课内容,进行适当拓展。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延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知识的迁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迁移的内容可以是读写方法,也可以是课文的语言材料,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还可以是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搜集、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也可以阅读合适的课外读物,并对其中的句、段进行摘录,写写读后感。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交流、评议,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求:
1、老师精心设计体现三维目标的练习题目(还可鼓励学生出题),限时当堂完成(比如是5—8分钟)
2、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再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3、在评比总结中,以正面激励为主,更多的是让学生体验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增强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催生学习的激情。
实施本流程要注意的几点:
1、年段不同、内容不同、各班学情不同……老师引导的时间比例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