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6

合集下载

高级中学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高级中学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高中生物新课标结论性语句《必修1》必记知识归纳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蓝藻出现以后,使得有氧呼吸生物得以发生,氧形成臭氧,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登陆。

3、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动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一般较植物高。

7、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10、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1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亲水性物质的亲水能力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12、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

13、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其修正过程――课本阅读内容)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6、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其基本元素为C、H、O、N,基本单位是约20种氨基酸(2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从而依次连接为肽链)。

蛋白质分子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由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次序不同,肽链空间结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多样性(如:结构物质,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所以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 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基本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细胞膜外表还有糖被)和功能(物质交换,如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细胞识别;分泌,内吞和外排;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10条结论性语句

110条结论性语句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高中生物新课标结论性语句《必修1》必记知识归纳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蓝藻出现以后,使得有氧呼吸生物得以发生,氧形成臭氧,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登陆。

3、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动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一般较植物高。

7、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10、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1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亲水性物质的亲水能力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12、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

13、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其修正过程――课本阅读内容)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

高中生物新课标结论性语句《必修1》必记知识归纳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蓝藻出现以后,使得有氧呼吸生物得以发生,氧形成臭氧,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登陆。

3、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动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一般较植物高。

7、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10、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1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亲水性物质的亲水能力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12、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

13、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注意其修正过程――课本阅读内容)14、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5、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6、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高考备考: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111条

高考备考: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111条

2019高考备考:中学生物结论性语句111条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 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四周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 生物体都能适应肯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根据肯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全部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14.细胞膜具肯定的流淌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 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爱护作用。

16. 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 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限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协调一样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1.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2.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高中生物必修1——3课本中的结论性句子

高中生物必修1——3课本中的结论性句子

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细胞都具有相似的基本单位,如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4.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5.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不一定进行无氧呼吸,因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6.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不能说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7.细胞学说的意义1)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8.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且遗传密码通用9. 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2. 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在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C、H、O、N,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P、S。

细胞中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3.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直接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的条数和空间结构不同6.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根本原因是DNA多样性7.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8.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细胞形态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形成的mRNA不9.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直接能源物质:ATP10.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11.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脂质的运输1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13.在氧化分解中,糖类需氧量最少,脂肪需氧量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14.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15.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16.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不能写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推荐下载】最新高二生物寒假复习: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

【推荐下载】最新高二生物寒假复习: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

[键入文字]
最新高二生物寒假复习: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
高中如何巩固知识点,加强知识点记忆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5高二生物寒假复习:必修教材结论性语句总结,供您参考!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1。

生物课本结论性语句

生物课本结论性语句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叫做拟核。

3.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4.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5.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水浴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

6.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7.淀粉遇碘变蓝色。

8.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9.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其中有8中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叫做必需氨基酸。

10.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在细胞内,每种氨基酸的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11.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3.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4.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DNA是由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RNA则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

绝大多数的生物其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中,如HIV\SARS病毒等。

高中教材结论性语句(答案)

高中教材结论性语句(答案)

高中教材结论性语句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多样性。

2.吃熟鸡蛋容易消化的原因:高温引起蛋白质不可逆的永久变性失活,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更容易和蛋白酶结合,更易水解。

3.脂肪作为储能物质比糖类更有优势,是因为脂肪和糖类相比,氧元素比例较低,碳和氢元素比例较高,因此脂肪在氧化分解时比相同质量的糖类耗氧多,产生的能量也多。

4.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蓝藻含有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5.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6.主动运输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7.细胞分裂间期的特点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细胞有适度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

8.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平均进入2个子细胞。

9. 老年人的白发与白化病患者白发的原因不同:前者是由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白化病患者是细胞中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不能合成酪氨酸酶,细胞中缺少酪氨酸酶所致。

9.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0.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11.唾液淀粉酶在60 ℃环境中处理后,再增加底物,反应产物的总量不再变化,原因是该酶在高温下已变性失活,失去催化能力。

1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描述的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萤火虫尾部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而发光。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空中课堂结论小结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上册空中课堂结论小结

1《沁园春·长沙》第一课时结论一、色彩绚烂,生机盎然(山红、江碧、百舸争流、鹰击、鱼翔)二、浪漫完美,想象瑰奇(红遍、尽染、碧透)三、壮阔恢宏,意蕴丰富(万山、层林、漫江、长空、浅底、竞自由)小结分析概括诗歌景色的特征,可以通过想象画面进入诗歌的情境初步感知,再从意象入手进行细致而深入地品味。

在分析意象的特点和意藴时,我们要抓住相关的字词,像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第二课时结论《沁园春·长沙》抒发的情感是丰富而深沉的。

第一、抒发了故地重游欣賞壮丽秋色的喜悦之情。

第二、抒发了对同学少年的追忆之情,表现了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

第三、抒发了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关切之情,流露了自己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小结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时代的背景,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这种“知人论世”的方法,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知人论世,既要依托翔实可靠的资料(《毛泽东自传》和《毛泽东诗词新解》),还可以从“时间”(1925年)、“地点”(长沙)等多角度予以分析,以期获得更全面准确的认知。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第一课时结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具有双重视角。

一方面,诗人站在海边,从滚滚的海涛中汲取了一种伟力。

另方面,诗人想象自己俯瞰大洋,进一步突显了这“カ”的伟大。

《峨日朵雪峰之侧》以我这个攀登者的形象,设定了攀至高处而并未登顶这一特别的立足点,通过单个视角从不同方向描写了“我”发现的诸多意象,表现了一种拼搏的、理智的、达观的生活态度。

小结视角作为从绘画理论中移植到文学理论的用语,指观察的角度。

诗歌的视角有时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

它有时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而是带有强烈的想象的。

视角的确定有助于理解诗人意象的选择和安排,有助于理解诗人营造的意境和画面,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和创作意图。

第二课时结论“红烛”和“云雀”毫无疑问是整首诗的主要意象,这一个意象统摄全诗,其他的意象都是围绕它建立的,为表现它而服务的。

高中生物精典结论性语句122条

高中生物精典结论性语句122条

高中生物精典结论性语句122条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差不多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差不多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点,使各物种既能差不多上保持稳固,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阻碍环境。

第一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那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专门大,那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要紧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要紧能源物质。

10.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其差不多元素为C、H、O、N,差不多单位是约20种氨基酸(2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从而依次连接为肽链)。

蛋白质分子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由于组成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不同,排列次序不同,空间结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多样性(如:结构物质,催化,运输,调剂,免疫等),因此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关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确实是这些物质最差不多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差不多上由细胞构成的。

14.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差不多支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细胞膜外表还有糖被)和功能(物质交换,如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等;细胞识别;分泌,内吞和外排;排泄;免疫等)有紧密关系。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部分110条结论性语句-教学文档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部分110条结论性语句-教学文档

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部分110条结论性语句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部分110条结论性语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019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9.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0.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1.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2.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这些化合物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3.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14.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5.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6.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7.核糖体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1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19.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021年整理)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2021年整理)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

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结论性语句(新课标)的全部内容。

高中生物新课标结论性语句《必修1》必记知识归纳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蓝藻出现以后,使得有氧呼吸生物得以发生,氧形成臭氧,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在登陆.3、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4、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5、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6、动物性食物中氨基酸的含量一般较植物高。

7、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8、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

10、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11、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亲水性物质的亲水能力为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12、血钙过低,会出现抽搐;血钙过高,会出现肌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 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76.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2.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因而产生了基因的重组。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