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实验报告4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数字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验一数字基带信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极性码、双极性码、归零码、不归零码等基带信号波形特点。

2、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

3、掌握从HDB3码信号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方法。

4、掌握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的帧结构特点。

5、了解HDB3(AMI)编译码集成电路CD22103。

二、实验内容1、用示波器观察单极性非归零码(NRZ)、传号交替反转码(AMI)、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整流后的AMI码及整流后的HDB3码。

2、用示波器观察从HDB3码中和从AMI码中提取位同步信号的电路中有关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HDB3、AMI译码输出波形。

三、实验步骤本实验使用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

1、熟悉数字信源单元和HDB3编译码单元的工作原理。

接好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

2、用示波器观察数字信源单元上的各种信号波形。

用信源单元的FS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示波器探头的地端接在实验板任何位置的GND点均可,进行下列观察:(1)示波器的两个通道探头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BS-OUT,对照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判断数字信源单元是否已正常工作(1码对应的发光管亮,0码对应的发光管熄);(2)用开关K1产生代码×1110010(×为任意代码,1110010为7位帧同步码),K2、K3产生任意信息代码,观察本实验给定的集中插入帧同步码时分复用信号帧结构,和NRZ 码特点。

3、用示波器观察HDB3编译单元的各种波形。

仍用信源单元的FS信号作为示波器的外同步信号。

(1)示波器的两个探头CH1和CH2分别接信源单元的NRZ-OUT和HDB3单元的AMI-HDB3,将信源单元的K1、K2、K3每一位都置1,观察全1码对应的AMI码(开关K4置于左方AMI 端)波形和HDB3码(开关K4置于右方HDB3端)波形。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某种媒介传输信息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模拟通信是将信息通过连续变化的信号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编码为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实验中将使用调制解调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解调器3. 通信接收器4. 频谱分析仪5.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6. 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将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

4. 利用通信接收器接收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5. 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信号的传输质量。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失真度等参数。

7.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现象。

通过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参数,可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验数据显示,数字通信方式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信号的频谱分布与调制方式密切相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通信技术实验,我们验证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方面。

实验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通信技术的更多领域,以期在通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

实验四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电子二班 044 陈增贤一、实验目的1.掌握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数字信号传输过程。

2.掌握位同步信号抖动、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掌握位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在数字分接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1.用数字信源模块、数字终端模块、位同步模块及帧同步模块连成一个理想信道时分复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使系统正常工作。

2.观察位同步信号抖动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观察帧同步信号错位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4.用示波器观察分接后的数据信号、用于数据分接的帧同步信号、位同步信号。

三、基本原理本实验要使用数字终端模块。

1. 数字终端模块工作原理:原理框图如图4-1所示,电原理图如图4-2所示(见附录)。

它输入单极性非归零信号、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把两路数据信号从时分复用信号中分离出来,输出两路串行数据信号和两个8位的并行数据信号。

两个并行信号驱动16个发光二极管,左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一路数据,右边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第二路数据,二极管亮状态表示“1”,熄灭状态表示“0”。

两个串行数据信号码速率为数字源输出信号码速率的1/3。

延迟1延迟2整形延迟3FS-INBS-INS-INFD FD-7FD-15FD-8FD-16BD显示串/并变换串/并变换F2÷3并/串变换并/串变换D2B1F1D1SD-DBD显示B2图4-1 数字终端原理方框图延迟1、延迟2、延迟3、整形及÷3等5个单元可使串/并变换器和并/串变换器的输入信号SD 、位同步信号及帧同步信号满足正确的相位关系,如图4-3所示。

移位寄存器40174把FD 延迟7、8、15、16个码元周期,得到FD-7、FD-15、FD-8(即F1)和FD-16(即F2)等4个帧同步信号。

在FD-7及BD 的作用下,U65(4094)将第一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一路8位并行信号,在FD-15和BD 作用下,U70(4094)将第二路串行信号变成第二路8位并行信号。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数据通信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浙江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完成数据通信方面的实习。

实习
主要以实验室为实习基础,在实习期间,对公司正在开发的局域网数据通
信系统做详细研究,完成实验室里针对数据通信的网络实验,实验以实现
简单的UDP通信和TCP报文序列发送为主要实验内容,实习周期为两个月,时间从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3月1日。

二、实习内容
1.实验室整体设备介绍:
实验室内的设备包括两台计算机、一台网络打印机、一台网络路由器、一台数据交换机、一台服务器以及一个集线器,所有设备均是该实验室的
主要设备。

2.硬件设备以及实验环境介绍:
实验期间,依据实验室要求,将两台电脑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Ubuntu)、网络调试软件(Wireshark)和网络虚拟机(Virtualbox),以及其它必要的软件;同时,将网络路由器和数据交换机进行了IP地址
划分和设置,并且连接计算机,最终形成了实验环境。

3.所做实验项目介绍:
(1)UDP数据通信实验:通过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机,实现两台计算
机之间的UDP数据通信,即使用UDP协议发送数据,最终实现数据在发送
方和接收方的传输。

4.pcm编译码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4.pcm编译码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4.pcm编译码 -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PCM是指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的缩写,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
它常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其传输到接收站。

它通过将实时信号转换为一
系列数字并进行抽样数据,以到达目标呈现出模拟信号序列从而实现数据通信的传输。

一般来说,编码技术会将模拟信号处理成“文本”,PCM 将处理成已经精确编号的digit,最后的处理都是电信号。

PCM编码的完整过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模拟信号的采样,把时域中的信号采集成数次采样,第二步是编码,将采样的信号的值编码成digits,第三步是字节组装,把编码的digits 放进字节中,再发出。

下面就重点介绍PCM编码的
模拟信号采样过程和字符组装过程。

首先介绍模拟信号采样。

PCM编码首先会把信号采样,即把时间域中的模拟信号,采
集成离散点并组织成序列,如此会确定数字采样值。

采样频率越高、采样数据越多,就可
以更好地反映出模拟信号的变化,即保留越多的信号特性,由此可以看出,采样是PCM编
码的重要环节。

接下来介绍字节组装。

PCM编码会将采样的数据进行编码,将数据放入字节中,最后
进行发送。

数据编码是将A/D转换的精确采样数据转换为一个数字码,以便可以传输或存
储数据。

通常压缩率会越高,所需的传输带宽也会越小,这就可以大幅度节省传输成本。

以上就是PCM编码的基本流程。

PCM编码是一种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重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数字音频传输系统中。

优点是能够实现远程传输、信号增强,同时有较高的稳定性。

4G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4G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4G移动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任课教师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实验一: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与QPSK无线传输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XSRP无线传输Matlab形式接口的使用方法。

2.掌握真实FM信号的解调处理方法3.掌握QPSK调制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4.掌握QPSK解调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掌握XSRP无线传输Matlab形式接口的使用方法。

2.掌握真实FM信号的解调处理方法3.分别采用数字键控法、模拟相乘法QPSK调制,观测QPSK调制信号波形。

4.采用相干解调法QPSK解调。

三、实验仪器1.安装有XSRP系统软件的PC机。

页脚内容32.XSRP系统软件加密狗。

3.XSRP硬件。

4.示波器。

四、实验原理FM接收机FM的原理是以载波的瞬时频率变化来表示信息,可以使用一个频率偏移来精确地模拟相位随时间的变化,而从IQ中得到相位信息是很容易的。

FM Signal = sine(carrier frequency + ∫0t message signal dt)下划线部分即为相位信息,而对于以IQ形式采集的调频电台信号,可以很方便地获得相位信息,将IQ 构成的复数转换为polar极坐标形式即可获得。

然后我们利用积分的逆过程即微分就可以获得原来的信号。

但是当相位在-180度至180 度范围内变化时,还存在一个相位不连续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相位增加360度的倍数使得相位变化连续,即进行相位展开。

五、实验步骤首先,打开实验目录1.7.4,呈现如图30. 1界面。

页脚内容4图30. 1 FM接收机实验界面FM实验打开后,FM解码过程就开始了,但由于未配置合适的接收频率,解出的信号完全为噪声。

因此在开始实验前,需要对RF进行配置,将RF接收频率配置到目标频率,如106.4MHz,示意图如图30. 2。

确认配置成功。

图30. 2射频参数配置页脚内容5之后在界面上点击右键,选择右键菜单中的“显示后面板”,我们可以看到该实验的源程序,如图30. 3。

基于315MHz的数字无线通信(发射,接收)系统实验报告

基于315MHz的数字无线通信(发射,接收)系统实验报告
void main (void)
{ //P1=0x00;
P37=1;
SCON = 0x50;/* SCON:模式1, 8-bit UART,使能接收*/
TMOD |= 0x20; /* TMOD: timer 1, mode 2, 8-bit reload */
TH1 = 0xFD; /* TH1: reload value for 9600 baud @ 11.0592MHz */
图3为发送载波波形
同组同学接收的图像:
图4为接收载波波形
说明射频发射模块工作正常,接收模块正常,与本组同学通信正常。
九、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电源电路部分输出电压不是5V?
电容接反了,而且小电容不仔细看都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同的。
2、串行接口部分连接与电路图不相符?
发现信号地应该与5针脚相连接,可是电路板上却与1针脚相连接,用一根导线将1针脚与5针脚相连,即可正常传输数据。
串口调试图像:
5、实现自发自收
将自发自收程序烧到单片机中,用串口线将电路与计算机相连接,在发送框中输入发送的内容,点击接收,接收框中出现刚才发送的内容。
将程序拷入CPU中,P3.7口线输出10KHZ的方波,说明RS232芯片正常通信,CPU工作正常。
调试图像:
CPU工作正常(P3.7口线输出10KHZ的方波)图像。
通过通信系统方案设计及具体的电路调试和软件编程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通信系统的了解,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设计要求
通过亲自设计,动手焊接并调试电路实现315M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无线收发数据功能
四、给定条件
电路板(发送)、电阻、电容、发光二级管、晶振、7805、2262、2051单片机、RS232、导线等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所专注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高校,北京邮电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

本实验报告将对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三、实验内容1. 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讲解。

学生们了解到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解调、信道、解调解码等几个关键部分组成。

2. 调制解调技术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重点学习了调制解调技术。

学生们使用软件仿真工具进行了调制解调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他们深入理解了调制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信道编码和解码信道编码和解码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通过实验了解了不同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如卷积码、RS码等,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实验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调制解调技术的选择对通信系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2. 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误码率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信道编码和解码技术对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是评估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掌握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和解码等相关知识。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设想(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通信原理实验,使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对通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信号与系统基础实验- 信号波形观察与分析-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2. 模拟通信原理实验- 模拟调制与解调实验(如AM、FM、PM)- 信道特性分析- 噪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3.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 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如2ASK、2FSK、2PSK、QAM)- 数字基带传输与复用-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4.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 TCP/IP协议栈原理与实现- 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 物联网通信技术(如ZigBee)5. 通信系统设计实验-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和实验设备- 编写实验报告提纲- 准备实验数据和分析工具2.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3.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四、实验报告格式1. 封面- 实验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实验日期2. 目录- 实验报告各部分标题及页码3. 正文- 实验目的与背景- 实验原理与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论与讨论- 实验心得与体会4. 参考文献- 列出实验过程中参考的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五、实验报告撰写要求1. 实验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逻辑严谨2. 实验原理阐述准确,实验步骤描述详细3. 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论具有说服力4. 实验报告格式规范,语言表达流畅六、实验报告评价标准1. 实验原理掌握程度2. 实验操作熟练程度3. 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实验报告撰写质量5.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通信原理实验,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通信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信原理实验四RS422

通信原理实验四RS422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RS232与RS422接口实验RS422接口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RS422的基本特性和应用二、实验仪器1、ZH7001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一台2、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三、实验原理一个数据通信设备在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时,一般是通过数据接口进行。

在数据接口中主要是传输两类信息:(1)数据;(2)时钟。

有时也只有数据信息而没有时钟信息,这时时钟信息将由接收端从接收数据流中提取出来。

数据接口的设计取决于应用场合。

复杂的接口可包括物理层、链路层等,简单的只包括物理层:即物理结构与信号方式的定义(信号的传输方式)。

在信号传输方式方面,目前可选的种类很多:TTL、RS232、RS422、V35、ECL等。

信号传输方式的选择与信号的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能等有关。

对于低速、近距离信号的传输可采用TTL方式,对于一般略高速率、距离较近时可选用RS232方式。

随着距离的增加、信号速率的提高可采用RS422、V35等信号方式,对于很高的信号速率通常采用ECL信号接口方式。

RS422是电气设备之间常用的数据接口标准之一。

采用平衡接口传输方式,当− +− o o V V为正时,为数据0,当− +− o o V V 为负时为数据1。

在通信原理综合实验系统中,RS422接口采用接口专用集成芯片SN75172与SN75173。

SN75172完成由TTL->RS422的电平转换;SN75173完成由RS422->TTL的电平转换。

该功能的电原理框图如图8.1.1所示。

在该模块中,测试点的安排如下:1、TPH01:发送时钟2、TPH02:接收时钟3、TPH03:接收数据4、TPH04:RS422译码输出其余测试点安排在JH02连接头的外部自环接头上。

自环连接头的制作见图8.1.2。

四、实验步骤准备工作:为便于引入观测信号,将来自解调器的数据送往RS422端口进行测试,测试系统连接参见图8.1.3所示。

通信原理pcm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pcm实验报告

通信原理pcm实验报告通信原理PCM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脉冲编码调制(PCM)的原理和应用,并掌握PC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方法。

二、实验原理PCM是一种数字通信技术,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PCM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进行采样、量化和编码,使之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然后再通过解码和重构,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与原信号相似的模拟信号。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连接实验仪器:将信号源与示波器相连,示波器与编码解码器相连。

b. 调节信号源:设置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使之适合实验要求。

2. 信号采样:a. 打开示波器,选择合适的时间基准和触发方式。

b.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幅度,使得信号波形清晰可见。

c. 通过示波器触发功能,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

3. 信号量化:a. 将采样得到的模拟信号通过编码解码器进行量化处理。

b. 调节编码解码器的量化步长和量化级别,使得数字信号能够准确地表示原信号。

4. 信号编码:a. 将量化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解码器进行编码处理。

b. 调节编码解码器的编码方式和编码速率,使得编码后的信号能够方便传输和解码。

5. 信号解码:a. 将编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解码器进行解码处理。

b. 调节编码解码器的解码方式和解码速率,使得解码后的信号能够准确地还原为原信号。

6. 信号重构:a. 将解码后的数字信号通过编码解码器进行重构处理。

b. 调节编码解码器的重构滤波器和重构参数,使得重构后的信号能够与原信号相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实现了PC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

经过采样、量化、编码、解码和重构等步骤,原始的模拟信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解码和重构后恢复为与原信号相似的模拟信号。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信号的采样频率和量化级别对信号的还原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较高的采样频率和较大的量化级别可以提高信号的还原精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复杂度。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实验平台,理解和掌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并对系统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系统参数的调整,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1. 引言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将原始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后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递的系统。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平台,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实验平台搭建本实验使用了一套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际硬件平台。

平台包括了发送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

发送端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和DAC(数字-模拟转换器),接收端包括ADC(模拟-数字转换器)、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

信号源产生了原始信号,经过调制器和DAC转换为模拟信号后送入传输介质。

接收端接收到模拟信号后,经过ADC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解调器解调和信号检测器进行信号恢复。

实验平台的搭建过程如下:1.将信号源与调制器相连,调制器与DAC相连,形成发送端。

2.将传输介质与DAC相连,传输介质与ADC相连,ADC与解调器相连,解调器与信号检测器相连,形成接收端。

3.通过相关的接口和电缆连接发送端和接收端。

4.系统参数调整在搭建好实验平台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参数调整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调整: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信号源的频率和幅度,以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和条件。

2.调制器的调整:根据传输介质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调整调制器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3.DAC和ADC的采样率和分辨率调整:根据信号源的频率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以保证信号的准确传输和恢复。

4.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的参数调整:根据传输介质和调制方式,调整解调器和信号检测器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解调和信号恢复能力。

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

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

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下面是本文库带来的有关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数字通信技术实验心得1通过近一周的学习,我们从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参观实习丰富了本人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本人观察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

现将本次实习就参观实习内容、实习收获、以及未来自己努力的方向等作以总结。

1. 实习单位及心得体会_移动(_分公司)一、公司概况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根据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要求,_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_分公司(简称“_移动”)于1999年7月19日正式成立,负责中国移动通信网在_地区的网络建设、维护、发展与运营管理,经营范围为移动电话业务、移动数据业务以及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推出了多种话音增值业务和无线数据业务。

目前,公司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客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150”、“158”和“159”。

公司下辖10个职能部门、11个生产部门、4个县市营业部,共有移动员工457人,平均年龄35岁。

20xx年7月,公司完成注资重组、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企业。

_移动通信始于1992年,至今已建成功能完善、质量优良、覆盖全区的gsm 数字移动通信网。

到20xx年4月27日,全市移动通信网上通话客户总数已达159万户。

除提供移动电话话音通信业务外,先后推出了点对点短消息、移动手机支付、移动交费卡、移动彩铃、企信通等新业务,开辟了移动通信服务新领域,更大范围、更高程度地方便了广大客户使用移动电话业务。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通信系统综合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掌握通信系统的设计、搭建、调试和性能评估方法,提高对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包括: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通信实验箱、计算机等。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作为通信系统的输入源。

示波器用于观测信号的时域波形,帮助分析信号的特性和变化。

频谱分析仪则用于测量信号的频谱分布,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

通信实验箱提供了通信系统的硬件模块和接口,便于进行系统的搭建和连接。

计算机用于运行相关的通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验原理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组成。

信源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发送设备将信源输出的信号进行调制、编码等处理,使其适合在信道中传输。

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会对信号产生各种干扰和衰减。

接收设备对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等处理,恢复出原始信息,并将其传递给信宿。

2、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适合信道传输的频段上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解调则是从已调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方式与调制方式相对应。

3、编码与解码技术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原始信号进行的一种变换处理。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信源编码(如脉冲编码调制 PCM)和信道编码(如卷积码、循环码等)。

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用于恢复原始信号。

4、信道特性信道对信号的传输会产生衰减、延迟、噪声和失真等影响。

了解信道的特性对于设计和优化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四、实验内容1、模拟通信系统实验(1)AM 调制与解调实验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正弦波信号作为原始信号,经过 AM 调制后,在信道中传输。

在接收端,使用解调电路恢复出原始信号,并通过示波器观察调制前后和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分析调制深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设备。

2. 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区别。

3. 通过实验,熟悉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

模拟通信是指将信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本实验将重点探讨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组成。

信源产生原始信息,编码解码器将信息进行数字编码和解码,信道用于传输信息,信宿接收并处理信息。

三、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模拟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 实验内容:观察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2. 数字通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掌握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 实验内容:- 观察数字调制解调过程,分析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3. 误码率测试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误码率的概念,掌握误码率测试方法。

-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测试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 分析误码率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四、实验步骤1. 模拟通信实验- 搭建模拟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调制解调器。

- 观察调制解调器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2. 数字通信实验- 搭建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宿和编码解码器。

- 观察编码解码器的工作过程,分析其工作原理。

- 对比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差异。

3. 误码率测试实验- 搭建数字通信系统,并设置不同的误码率。

- 通过实验,测试不同误码率下的通信效果。

- 分析误码率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模拟通信实验- 观察到模拟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出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 发现模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信道噪声的影响。

systemview数字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四 实验报告

systemview数字通信系统仿真实验四 实验报告

[实验四]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的无失真条件。

2、掌握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3、掌握通过眼图分析法来衡量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掌握数字基带信号传输的无失真条件。

2、通过仿真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

3、通过仿真观测系统眼图。

三、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内容1: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仿真原理图:
图4-1验证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仿真原理图结果如下:
图4-2 输入信号的波形
图4-3 输出信号的波形
图4-4 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叠加
图4-5 经过升余弦滤波器整形后的信号波形
图4-6 经过升余弦滤波器整形后的信号与原信号的叠加波形
结果分析:由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波形叠加可观察到收发波形基本一致,加入一定幅度的噪声仍然能正常传输,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得到验证。

改变噪声幅度,错误波形可能增多。

实验内容2:用于观察眼图的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原理图:
结果如下:
图4-8 二元码眼图(噪声幅度为0.1V)
图4-9 二元码眼图(噪声幅度为1V)
图4-10 三元码眼图
图4-11 四元码眼图
结果分析:增大噪声幅度,眼图的“眼睛”张开的幅度变小,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
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只“眼睛”,传输四元码时,会显示三只“眼睛”。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报告导言:数字基带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它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实现高效的信息传递。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深入了解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实验平台,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掌握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2. 了解数字信号的产生和处理方法;3. 学习调制和解调技术在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 理解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5. 实验验证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二、实验原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信号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信号恢复等环节。

在信号产生阶段,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生成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在调制阶段,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在解调阶段,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在信号恢复阶段,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数字信号处理器与模拟信号处理器连接,构建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平台。

2. 信号产生: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生成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包括语音信号、图像信号等。

3. 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常用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等。

4. 传输:将调制后的模拟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可以选择有线传输或者无线传输方式。

5. 解调:接收到传输的模拟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与调制前的数字信号进行比较。

6. 信号恢复: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对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以恢复原始信号。

7. 性能指标测量:对实验平台进行性能指标测量,包括误码率、信噪比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我们成功实现了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各个环节。

在信号产生阶段,我们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生成了不同类型的模拟信号的数字表示,包括语音信号和图像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 入 信 号 功 率 谱 密 度 (dB/Hz)
10 0 -10 -20 -30 -40 -50 -2 -1 0 1 2
1
输入信号
0.8 0.6 0.4 0.2 0 0 5 10
1 0.5
2ASK
2ASK功 率 谱 密 度 (dB/Hz)
10 0 -10 -20 -30 -40 -50 -5 0 5
0 -0.5 -1 0 5 10
1 0.5
2PSK
2PSK功 率 谱 密 度 (dB/Hz)
0
0 -0.5 -1 0 5 10
-20
-40 -5 0 5
1 0.5
2FSK
2FSK功 率 谱 密 度 (dB/Hz)
0
0 -0.5 -1 0 5 t 10
-20
-40 -5 0 f 5
1
随 机 相 位 2FSK
1
2FS K
2 F S K 功 率 谱 (d B / H z )
0 -20 -40 -50 -40 -30 -20 -10 0 f 10 20 30 40 50
0 -1 0 0.2 0.4 0.6 0.8 1 t 1.2 1.4 1.6 1.8 2
实验2.设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为111010011, 采用2PSK方式传输。 已知码元传输速率为24Baud, 载波频率为48Hz: (1)试画出2PSK信号的时间波形; (2)若采用相干解调方式进行解调,试画出各点时间波形; (3)若发送信息“0”和“1”的概率相等,试画出2PSK信号频谱结构示意图,并计算其带宽。 .
0 -1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1
2P S K
2 P S K 功 率 谱 (d B / H z )
0 -20 -40 -50 -40 -30 -20 -10 0 f 10 20 30 40 50
0 -1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d_2psk = 2*d_NRZ-1; s_2psk = d_2psk(1:Lt).*ht; subplot(221) plot(t,s_2psk); axis([0 10 -1.2 1.2]); ylabel('2PSK'); subplot(222) [f,s_2pskf] = T2F(t,s_2psk); plot( f,10*log10(abs(s_2pskf).^2/T) ); axis([-fc-4 fc+4 -50 10]);ylabel('2PSK 功率谱密度(dB/Hz)'); % 2FSK % s_2fsk = Acos(2*pi*fc*t + int(2*d_NRZ-1) ); sd_2fsk = 2*d_NRZ-1; s_2fsk = A*cos(2*pi*fc*t + 2*pi*sd_2fsk(1:length(t)).*t ); subplot(223) plot(t,s_2fsk); axis([0 10 -1.2 1.2]);xlabel('t'); ylabel('2FSK') subplot(224) [f,s_2fskf] = T2F(t,s_2fsk); plot(f,10*log10(abs(s_2fskf).^2/T)); axis([-fc-4 fc+4 -50 10]);xlabel('f');ylabel('2FSK 功率谱密度(dB/Hz)'); %随机相位 2FSK fai = 2*pi*rand(1,N); fai_2fsk = sigexpand(fai,fc*N_sample); fai_2fsk = conv(fai_2fsk,gt); s_2fskd = A*cos(2*pi*fc*t + 2*pi*sd_2fsk(1:length(t)).*t +fai_2fsk(1:length(t))); figure(3) subplot(211); plot(t,s_2fskd); xlabel('t');ylabel('随机相位 2FSK'); axis([0 10 -1.2 1.2]); [f,s_2fskdf] = T2F(t,s_2fskd); subplot(212); plot(f,10*log10(abs(s_2fskdf).^2/T)); xlabel('f');ylabel('随机相位 2FSK 功率谱密度(dB/Hz)'); axis([-fc-4 fc+4 -50 10]);
数字通信实验 4 数字信号调制实验(4 学时)
实验 1.用 Matlab 产生独立等概的二进制信源。 (1)画出 OOK 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 (2)画出 2PSK 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 (3)画出 2FSK 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设 f 1 f 2 1 ) 。 Tn %2ASK,2PSK,文件名 binarymod.m clear all; close all; A=1; fc = 2; %2Hz; N_sample = 8; N = 500; %码元数 Ts = 1; %1 baud/s dt = Ts/fc/N_sample; %波形采样间隔 t = 0:dt:N*Ts-dt; T = dt*length(t); Lt = length(t); %产生二进制信源 d = sign(randn(1,N)); dd = sigexpand((d+1)/2,fc*N_sample); gt = ones(1,fc*N_sample); %NRZ 波形 figure(1) subplot(221); %输入 NRZ 信号波形(单极性) d_NRZ = conv(dd,gt); plot(t,d_NRZ(1:length(t))); axis([0 10 0 1.2]); ylabel('输入信号'); subplot(222); %输入 NRZ 频谱 [f,d_NRZf]=T2F( t,d_NRZ(1:length(t)) ); plot(f,10*log10(abs(d_NRZf).^2/T)); axis([-2 2 -50 10]);ylabel('输入信号功率谱密度(dB/Hz)'); %2ASK 信号 ht = A*cos(2*pi*fc*t); s_2ask = d_NRZ(1:Lt).*ht; subplot(223) plot(t,s_2ask); axis([0 10 -1.2 1.2]); ylabel('2ASK'); [f,s_2askf]=T2F(t,s_2ask ); subplot(224) plot(f,10*log10(abs(s_2askf).^2/T)); axis([-fc-4 fc+4 -50 10]);ylabel('2ASK 功率谱密度(dB/Hz)'); figure(2) %2PSK 信号
axis([-fc-30 fc+30 -50 10]); %figure(2) %2PSK 信号 d_2psk = 2*d_NRZ-1; s_2psk = d_2psk(1:Lt).*ht; subplot(425) plot(t,s_2psk); ylabel('2PSK'); axis([0 2 -1.2 1.2]); subplot(426) [f,s_2pskf] = T2F(t,s_2psk); plot( f,10*log10(abs(s_2pskf).^2/T) ); xlabel('f');ylabel('2PSK 功率谱(dB/Hz)'); axis([-fc-30 fc+30 -50 10]); % 2FSK % s_2fsk = Acos(2*pi*fc*t + int(2*d_NRZ-1) ); sd_2fsk = 2*d_NRZ-1; s_2fsk = A*cos(2*pi*fc/2*t + 2*pi*sd_2fsk(1:length(t)).*t ); subplot(427) plot(t,s_2fsk); xlabel('t'); ylabel('2FSK'); axis([0 2 -1.2 1.2]); subplot(428) [f,s_2fskf] = T2F(t,s_2fsk); plot(f,10*log10(abs(s_2fskf).^2/T)); xlabel('f');ylabel('2FSK 功率谱(dB/Hz)'); axis([-fc-30 fc+30 -50 10]);
输 入 信 号 功 率 谱 (d B /H z )
20 0 -20 -40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输 入 信号
1 0.5 0
0
0.2
0.4
0.6
0.8
1
1.2
1.4
1.6
1.8
2
1
2A S K
2 A S K 功 率 谱 (d B / H z )
0 -20 -4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0.5 0 -0.5 -1 0 1 2 3 4
随 机 相 位 2FSK功 率 谱 密 度 (dB/Hz)
5 t
6
70 -6 -4 -2 0 f 2 4 6
实验内容
实验1.设载波频率为20HZ,码元速率为2Baud,用matlab语言画出: (1)ASK,PSK,FSK时间波形; (2)计算信号的功率谱 (3)分析调制信号的带宽,相干解调时滤波器带宽 %2ASK,2PSK,文件名 binarymod.m clear all; close all; A=1; fc = 20; %2Hz; N_sample = 8; N = 500; %码元数 Ts = 0.5; %2 baud/s dt = Ts/fc/N_sample; %波形采样间隔 t = 0:dt:N*Ts-dt; T = dt*length(t); Lt = length(t); %产生二进制信源 d = sign(randn(1,N)); dd = sigexpand((d+1)/2,fc*N_sample); gt = ones(1,fc*N_sample); %NRZ 波形 figure(1) subplot(421); %输入 NRZ 信号波形(单极性) d_NRZ = conv(dd,gt); plot(t,d_NRZ(1:length(t))); ylabel('输入信号'); axis([0 2 0 1.2]); subplot(422); %输入 NRZ 频谱 [f,d_NRZf]=T2F( t,d_NRZ(1:length(t)) ); plot(f,10*log10(abs(d_NRZf).^2/T)); ylabel('输入信号功率谱(dB/Hz)'); axis([-20 20 -50 20]); %2ASK 信号 ht = A*cos(2*pi*fc*t); s_2ask = d_NRZ(1:Lt).*ht; subplot(423) plot(t,s_2ask); ylabel('2ASK'); axis([0 2 -1.2 1.2]); [f,s_2askf]=T2F(t,s_2ask ); subplot(424) plot(f,10*log10(abs(s_2askf).^2/T)); ylabel('2ASK 功率谱(dB/H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