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中国古代文化

第一部分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统治

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

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就是要“克己复

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

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③“为政以德”,在以“德”、

“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

—“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

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

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③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

弟子整理记录的《论语》一书中。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重要奠基人,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说。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

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

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②他和弟子的言论后来被汇编整理

成《孟子》一书。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四书”之一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思想)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

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王道”②提出“君者

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②吸收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

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春秋时期重要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否定“天命论”;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

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政治方面)、“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②思想体系博大

精深。③《道德经》又称《老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

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

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要达到“逍遥”,就

要“无所恃”,不义受各种条件左右)。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

3、墨家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兼爱”(孔子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

别的爱;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非攻”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主张各国和平相处)、“尚力”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节俭”

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

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③《墨子》

是研究墨子思想的基本资料。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

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律是

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御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

主的政权、威势,即权威。势是法和术的前提,法是要求

臣下必须遵守的,术是君主时刻不能离开的。);②认为

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③韩非子主张法制,提出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评价--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

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

受。③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

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三、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部分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破,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

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倡导“待

时而动”、“因时制宜”】)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背景--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形势的

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

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③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