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吸水性树

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高材1203 庞进20120221172

摘要:本文介绍了淀粉类、纤维素类、共聚合类、复合类以及可生物降解类高吸水性树脂及其发展、结构以及吸水理论,并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它能吸收自身质量几百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优良的保水性,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

关键词: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结构

1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高吸水性树脂发展迅速,品种繁多,根据现有的品种及其发展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1.1 按原料来源主要分类

1淀粉系:包括淀粉接枝、羧甲基化淀粉、磷酸酯化淀粉、淀粉黄原酸盐等。

2纤维素系:包括纤维素接枝、羧甲基化纤维素、羟丙基化纤维素、黄原酸化纤维素等。

3合成树脂系:包括聚丙烯酸盐类、聚乙烯醇类、聚氧化烷烃类、无机聚合物类等。

1.2 按亲水基团的种类分类

①阴离子系:羧酸类、磺酸类、磷酸类等;

②阳离子系:叔胺类、季胺类等;

③两性离子系:羧酸-季胺类、磺酸-叔胺类等;

④非离子系:羟基类、酰胺基类等;

⑤多种亲水基团系:羟基-羧酸类、羟基-羧酸基-酰胺基类、磺酸基-羧酸基类等。

1.3 按制品形态可分四类:粉末状;纤维状;膜状;圆颗粒状。

2 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

2.1国外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前,人们使用的吸水材料主要是天然产物和无机物,如多糖类、纤维素、硅胶、氧化钙及磷酸等。50年代,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高分子吸水理论,称为Flory吸水理论[1],为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吸水性树脂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最早在1961年由美国农业部北方研究所Russell等[2]从淀粉接枝丙烯腈开始研究,其目的是在农业和园艺中作为植物生长和运输时的水凝胶,保持周围土壤的水份;其后Fanta等接着进行研究,于1966年首先发表了关于淀粉改性的物质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的论文,指出淀粉衍生物具有优越的吸水能力,吸水后形成的膨润凝胶体保水性很强,即使加压也不与水分离,甚至具有吸湿保湿性,这些特性都超过了以往的高分子材料。首次开发成功后,世界各国对高吸水性树脂在体系、种类、制备方法、性能改进、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975年美国谷物加工公司成功研究出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但直到1978 年才由日本的三洋化成工业率先进行了商业化生产,将高吸水性树脂用于一次性尿布,于1979年在日本名古屋投产了1000吨/年的生产设备,产品远销欧美各国,使其市场潜力和应用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高吸水性树脂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70 年代末美国UCC公司用放射法交联各种氧化烯烃聚合物,合成了非离子型的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能力高达2000倍,从而打开了合成非离子型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大门。

80年代出现了以天然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原料(藻酸盐、聚氨基酸、壳聚糖、蛋白质等)制取的高吸水性材料,同时,出现了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由于它能改善吸水性材料的耐盐性、吸水速度、水凝胶的强度等许多性能,所以发展迅速。

90年代初,吸水性树脂的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最新开发了对环境友好的聚氨基酸系高吸水性树脂、可生物降解的复合纤维或无纺布材料、高吸水性树脂泡沫、芳香性卫生用品、室内装饰性凝胶材料等。目前,日本触媒、三洋化成及德国Stockhausen 三大生产集团掌握了全球高吸水树脂70%的市场,他们之间均以技术合作方式,进行着世界性国际联合经营,占居了世界主要技术和市场。

在过去将近20年中,世界高吸水性树脂的市场需求持续强劲增长是全球高吸水性树脂的生产能力和趋势,从1986年世界高吸水性树脂产量不足0.5万吨/年,到2001年为125万吨/年。目前全球对高吸水性树脂生产和需求几乎是直线上升趋势。在本世纪,随着北美、西欧高吸水性树脂市场逐渐进入成熟期,以及亚太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高吸水性树脂的需求将急剧膨胀,全世界对高吸水性树脂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2.2国内发展

我国从80年代才开始研制高吸水性树脂,1982 年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的黄美玉等在国内最先合成出聚丙烯酸钠类高吸水性树脂,80年代后期己有20多个单

位、研究所、纺织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济宁化肥厂联合研制出聚丙烯酸类的高吸水性树脂,建起国内第一套100吨/年的生产装置。我国高吸水性树脂的消费始于1991年,一些独资或合资企业引进护翼卫生巾生产线,1993年引进尿裤生产线后,消费需求不断增加。1985年北京化工研究院申请了国内第一项吸水性树脂的专利,到2006年底,我国己申请专利200多项,主要集中在合成淀粉接枝丙烯腈皂化水解物、聚丙烯酸盐、聚乙烯醇衍生物等高吸水性树脂[3]。

近年来,医用高吸水材料、生物可降解高吸水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如淀粉类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材料、聚氨基酸类、可生物降解高吸水性树脂、无机—有机复合高吸水性材料、羟乙基纤维素高吸水性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90年代末,我国己将高吸水性树脂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列为重大科技推广项目。吉林省开展的移植苗木研究,黑龙江省开展的种子培育研究均取得可喜成就,新疆、河南等省也在研究利用吸水性树脂改良土壤,甘肃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许多单位也开展了高吸水性树脂研究工作,开发出一系列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以及耐盐耐高温等高吸水性树脂,成功应用于西北干旱土壤改良、油田堵水等工作。

高吸水性树脂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在工业化及应用研究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所需的高吸水聚合物大部分仍需要进口。如何加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理论的研究,并开发出性能良好而廉价的吸水性树脂,这些都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努力。

3.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与吸水机理

3.1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三维网络结构,它不溶于水而大量吸水膨胀,形成高含水凝胶。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是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要具有这种特性,其分子中必须含有强吸水性基团和一定的网络结构,即具有一定的交联度。实验表明:吸水基团极性越强,含量越多,吸水率越高,保水性也越好。而交联度需要适中,交联度过低则保水性差,尤其在外界有压力时水很容易脱除。高吸水性树脂的微观结构因合成体系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大多数高吸水性树脂是由分子链上含有强亲水性基团(如羧基、磺酸基、酞胺基、羟基等)的三维网状结构所组成。吸水时,首先是离子型亲水基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开始离解,阴离子固定在高分子链上,阳离子作为可移动离子在树脂内部维持电中性。由于网络具有弹性,因而可容纳大量水分子,当交联密度较大时,树脂分子链的伸展受到制约,导致吸水率下降。随着离解过程的进行,高分子链上的阴离子数增多,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树脂溶胀,同时,树脂内部的阳离子浓度增大,在聚合物网络内外溶液之间形成离子浓度差,渗透压随之增大,使水进一步进入聚合物内部。当离子浓度差提供的驱动力不能克服聚合物交联构造及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所产生的阻力时,吸水达到饱和。

3.2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文献资料报道,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两种占主要地位,金益芬等[5]认为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有3个原动力:水润湿、毛细管效应和渗透压。高吸水能力主要由这3个方面的因素决定。水润湿是所有物质吸水的必要条件,聚合物对水的亲和力大,必须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如-OH、-COOH等);毛细管效应则是让水容易迅速地扩散到聚合物中;渗透压可以使水通过毛细管扩散、渗透到聚合物内部,或者说,渗透压可以使水连续向稀释聚合物固有电解质浓度的方向发动。刘廷栋等则认为当水与高分子表面接触时主要有3种相互作用:一是水分子与高分子中电负性强的氧原子形成氢键;二是水分子与疏水基团相互作用;三是水分子与亲水基团的相互作用。上述两种理论虽然表述不相同,但二者的理论都是建立在高吸水聚合物的主体网络结构基础之上的,实质是相同的。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形成高含水凝胶,属于弹性凝胶。高吸水性树脂的出现促进了凝胶学理论的发展,弹性凝胶的基本规律和特性也适用于高吸水性树脂。在研究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Flory对凝胶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热力学理论公式以及Omidian等提出的吸水动力学理论。

3.2.1 Flory-Huggins热力学理论

Flory深入研究了高分子在水中的膨胀后,从聚合物凝胶内外离子浓度差产生的渗透压出发,导出了高吸水性树脂溶胀平衡时的最大吸水倍数理论[6]:

(1)对于离子性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固定在树脂上的电荷密度为一个较大值,因此吸水倍数较大;而对于非离子性树脂,固定在树脂上的电荷密度值较小,所以吸水倍数较小;

(2)在相同接枝率的情况下,交联剂用量越少,交联密度越小(要形成有效的三维网络结构),即分母越小,吸水倍数值越大,树脂的吸少能力越好;

(3 )对于同一树脂,当外部为电解质溶液时,由于树脂结构是确定的,因而可将单体单元的摩尔体积、固定在树脂上的电荷密度、交联密度视为常数,同时电解质浓度不是很大时,溶剂与树脂的亲合力与纯水时的差别不大,此时溶液离子强度越大,吸水倍数越小,且吸水倍数与外部溶液的电解质离子强度成反比,这就解释了高吸水树脂在盐溶液中其吸液率急剧下降的原因。

但处于吸水状态的高吸水性树脂,显示橡胶的弹性行为,其刚性率与交联密度成正比。

吸水倍率表示交联密度小时,吸水倍率大,但刚性则反而降低。显然只控制交联密度是不能同时满足既提高吸水能力,又获得高强度凝胶的高吸水性树脂。进一步解释为,达到吸水极限(吸水倍数最高状态时)的树脂,吸水倍数高时其凝胶的弹性就变差。而具有高吸水能力的树脂没有达到吸水饱和状态时,其吸水凝胶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这种理论指导的意义在于:仅仅注重追求高吸水倍数的树脂,而不照顾吸水后树脂水凝胶的刚性(弹性)是缺乏实用价值的,如果树脂吸水后变成稀汤状,吸水倍数再高也缺乏实用价值。获得具有良好实用价值的树脂既要兼顾尽可能高的吸水倍数,又要保证一定的弹性“成型”性。

3.2.2吸水动力学理论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时,一方面水向吸水性树脂内部扩散;另一方面组成吸水剂的高分子链在水的作用下彼此分离、扩展。吸水速率取决于水向高吸水性树脂内部的扩散速率以及高分子链在水的作用下扩展的速率。

4.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4.1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是按自由基型或离子型接枝共聚机理进行。淀粉在引发剂存在下或辐射下,使淀粉变成自由基,淀粉自由基与乙烯类单体反应生成淀粉大分子自由基,继而再

与乙烯类单体进行链增长、链终止,从而得到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

4.1.1 淀粉接枝丙烯腈类高吸水性树脂

淀粉接枝丙烯腈及α-甲基丙烯腈符合接枝共聚基本原理,可用负离子催化剂使淀粉进行离子型接枝共聚,也有自由基型接枝共聚。目前制备吸水性树脂常采用自由基型接枝共聚。

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吸水性树脂由于采用的原料、引发方式、分散介质、反应条件等不同,因而工艺过程有所不同。

先用表氯醇和淀粉乳交联,再在硝酸铈铵引发下接枝共聚丙烯腈。所获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在20 ℃下1h可以吸水200 % ,胶体硬度8.0g/ cm3 ,抗酶性85 %。

研制了玉米淀粉- 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凝胶,经硝酸铈铵引发剂处理,在氮气氛保护下,预先凝胶化的淀粉与一定量的甲基丙烯腈接枝共聚,再经氢氧化钠中和、水洗和干燥等,制得淀粉-甲基丙烯腈共聚凝胶,其最大吸水量为250g/ g。

以焦磷酸锰盐为引发剂引发可溶性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并通过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水解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吸去离子水倍率达522ml/g,自来水302ml/g,吸合成尿86ml/g。

用硝酸铈铵为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得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腈高吸水性树脂,此高吸水性树脂在室温下30min吸蒸馏水和自来水分别为其自身重量的1000倍和200倍。

4.1.2 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高吸水性树脂

直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烯类单体与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不需要进行皂化,使工序大大简化,而且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的毒性比丙烯腈低很多,这可以简化洗涤工序。所以淀粉接枝丙烯酸类来制备吸水性树脂得到了迅速发展。将淀粉与中和后的丙烯酸、环己烷、脱水山梨糖醇月桂酸单酪、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过硫酸铵和EDTA 组成悬浮液,经过加热聚合,共沸蒸馏,再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交联,得到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和吸合成尿的能力分别为320g/ g 和36g/ g ,5min 吸水倍率为110g/ g 和22g/ g。

经过工艺改进,取消了淀粉糊化步骤,将未糊化淀粉与丙烯酸共聚,产品性

能与糊化淀粉的接枝物相比,抗腐变性和凝胶强度明显提高,且吸水能力仍可达到自重的600~800 倍。

利用微波合成了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合成的树脂吸水倍率达588g/g,比同样条件下用普通方法合成的树脂吸水率480g/g高。

充分利用辐射引发和反相悬浮聚合的优点,用60Coγ射线辐射引发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淀粉/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可吸去离子水约760ml/g,自来水约200ml/g,0.9%的NaCl溶液约55ml/g。经检测发现吸液速率较快,6min内可达吸液饱和,并且在压力下保水性能良好,基本满足农业抗旱保水的需要。

4.1.3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类高吸水性树脂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得到的产物含有酰胺基和淀粉基,是非离子型产物,直接作为吸水性树脂,耐盐性高,强度高,吸水速率快。其产物可以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进行水解,可以得到两种高吸水性树脂。一种完全水解得到含有羟基、羧基的产物,这与淀粉接枝丙烯酸类产品一样,既有离子基团(-COOH),又有非离子基团(-OH),其吸水性很高;另一种部分水解,可得到含羟基、羧基、酰胺基的产物,为具有多种基团的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倍率、吸水速率、耐盐性、强度等可以通过水解情况进行调节,有可能得到性能全面、符合要求的吸水性树脂;丙烯酰胺常温下为固体,易于处理、保存、运输方便。

4.1.4 淀粉接枝丙烯酸酯类高吸水性树脂

淀粉/丙烯酸酯类接枝共聚制备的超强吸水性树脂的种类很多,但由于丙烯酸酯类单体的价格远比丙烯腈和丙烯酸类高,而且制造过程不如接枝丙烯酸简单,所以不如淀粉接枝丙烯腈类和淀粉接枝丙烯酸类那样发展迅速,但从理论方面研究其接枝反应的人很多[7]。

以淀粉、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制备了一种可降解型高吸水性树脂,经过28 天降解约70%。

通过化学引发法来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羟乙酯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树脂吸去离子水倍率为560g/g,吸0.9%NaCl率为62g/g。

4.2 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纤维素与淀粉相同,原料来源广,能与大量低分子反应,但天然纤维素的吸水能力不强,为了提高其性能,主要通过化学反应使其具有更强或者更多的亲水基团,但仍要保持其纤维状态,以保持其表面积大和多毛吸管性。

以棉花纤维素和琥珀酸酐为原料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为400g/g,降解性较好,自然条件下25天可基本完全降解。

采用柠檬酸作交联剂,羟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乙基纤维素发生交联反应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率为900g/g。采用该方法来制备吸水性树脂,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避免产生有毒的中间体。

通过向羟甲基纤维素分子上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具有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等多种亲水基团,通过调节各组分含量及反应条件使分子中各亲水基团发挥协同效应,提高

树脂的耐盐性,该两性高吸水性树脂吸去离子水1503g/g。吸生理盐水165g/g。

4.3 合成系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合成系高吸水性树脂指完全采用合成的分子结构形成的树脂。按种类,常用的亲水性单体有丙烯酸、丙烯酰胺等具有活性双键的物质,也有采用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等亲水性高分子进行接枝共聚。合成系高分子可以根据性能需要,比较方便的调整结构,实现吸水性能。

4.3.1 聚丙烯酸类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来制备聚丙烯酸类吸水性树脂,其中丙烯酸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向其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过硫酸钾,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在氮气氛围下溶解,得到待聚合液。将环己烷与正庚烷按1:1加入到反应器中来作有机连续相,然后向其通氮气除去氧气,搅拌升温到55℃,然后将待聚合液逐渐加入到反应器中,在80℃反应2h。最后聚合物用甲醇进行洗涤,在50℃真空烘箱中干燥3-4h。该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220g/g.60min时高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的吸收能力为850g/g,对人工尿为63g/g。无论去离子水或人工尿,吸水树脂均能在50min达到吸收平衡。采用聚丙烯酸与高岭土杂化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的复合可显著提高材料的吸水率可达980ml/g,对生理盐水溶液的吸水率达95ml/g。高岭土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后形成凝胶的强度。

4.3.2 聚乙烯醇类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用顺丁烯二酸酐作交联剂来制备聚乙烯醇类高吸水性树脂最佳制备条件为:顺丁烯二酸酐/聚乙烯醇=0.3,反应温度98-105℃,聚乙烯醇聚合度为1700,溶液的PH值为10左右,最佳条件下制备出来的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250倍左右。

4.3.3共聚物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分别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1,2-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P)三种交联剂在水溶液中对甲基丙烯酸钙和丙烯酰胺进行自由基聚合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DP交联的吸水树脂因在凝胶过程中形成了弹性网络结构,所以其吸水能力要优于其他两种[8]。采用60Co-γ辐射来制备κC-g-PAAm,然后再碱性水解得到H-κC-g-PAAm高吸水性水凝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NaOH浓度为3mol/L,水解时间为60min,温度为80℃),最大吸水倍率为704g/g。实验表明H-κC-g-PAAm 可以从盐水中吸收大量的淡水。采用两步聚合法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首先丙烯酰胺发生聚合,然后苯胺被吸进聚丙烯酰胺网络中,单体间发生聚合。

5.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有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其应用领域已经涉及多个行业,例如卫生用品、医药用品、农业等领域,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功能材料。

5.1 卫生用品

高吸水性树脂在生理卫生用品方面的应用是比较成熟的一个领域,也是目前最大的市场, 约占总量的80 %。如婴儿襁褓、纸尿布、失禁片、妇女卫生巾、卫生棉、止血栓、生理棉、汗毛巾等产品中都可以应用高吸水性树脂。高吸水性树脂部分代替纸浆生产妇女卫生巾和婴儿纸尿布,己受到高度评价,另外,如手术垫、手术手套、手术衣、手术棉、贴身衬衫、内裤、鞋垫等一些生理用品中也广泛用到高吸水性树脂。

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能的改善,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卫生材料的轻薄型、较高的接触干燥性、最低的漏出率,对皮肤无刺激,具有抗菌、杀菌作用及长时间的吸水能力和长时间使用不折皱的效果等方面。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杀菌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微生物菌株均有杀灭和抑制其生长的作用,树脂中季铵基团的含量越高,树脂的抗菌效果越好,大大提高了卫生保障。

5.2 农林园艺及荒漠化治理方面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不但吸水性、保水性极为优良,而且其在土壤中形成团粒结构,使土壤白天和晚上的温差缩小,同时还能吸收肥料、农药,防止肥料、农药以及水土流失,并使肥料、农药、水缓慢释放,增强肥料、农药效果,以及大大增强了抗旱效果。

目前,高吸水性树脂在农艺园林方面的应用还非常有限,主要原因是它的成本较高而且在土壤中的吸水能力不够,反复使用性较差。高吸水性树脂在这方面的应用还具有较大的潜力,今后应重点开发高吸水、保水并能反复使用而且成本较低的高吸水性树脂。并应进一步加强利用高吸水性树脂改良干旱贫瘠土壤,特别是改造沙漠方面的研究。

5.3 生物医药

高吸水性树脂在生物体中的适应性已经有不少的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合成和半合成的高吸水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适应性。利用高吸水性材料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的特性,可制成和生物体含水量相近的各种组织材料,而且医药吸水性材料吸水后形成的凝胶比较柔软,具有人体适应性,如对人体无刺激性、无副反应、不发生炎症、不引起血液凝固等,这些都为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高吸水性树脂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疗的各个方面:超强吸水性材

料可用于制备能吸收手术及外伤出血和分泌液,并可防止化脓的医用绷带、棉球和纱布等;用于接触眼镜、人体埋入材料、保温保冷材料等医疗用品的生产和制造中;用于制造人工玻璃体、人工角膜、人工皮肤、人工血管、人工肝脏、人工肾脏等人工器官;用于保持部分被测液的医用检验试片;用于制备含水量大、使用舒适的外用软膏:另外,高吸水性树脂还在缓释药物基材等制造中得到应用,能通过调节含水率改变药剂的释放速度,避免随时间推移,释放速度逐渐降低。

5.4 污水处理

对于富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如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吸附法、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等。利用吸附材料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吸附材料包括天然物质或工农业废弃物,

如沸石、木质素、海草粘土等,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大大降低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费用;另一类是合成类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有聚丙烯酸盐、丙烯酰胺其改性产物等,能与多种金属离子鳌合、吸附或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作为吸附剂可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回收贵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

6. 展望

高吸水性树脂具有众多的用途和广泛的应用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石油资源日益匮乏,对其要求也在不断增加,高性能化、复合化、对环境友好是其将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6.1高性能化吸水性树脂

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是高吸水性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但二者似乎是冲突的。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高,但吸水速率慢;而非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则刚好相反。二者性能均优的高吸水性树脂正是我们要开发研究的,提高吸水速率可以通过增大高吸水性树脂的比表面(粉碎或制成片状等) 和亲水基团多样化(引入非离子型亲水基团) 来改性。此外,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交联的高分子电解质,吸液率受离子影响较大, 故耐盐性较差, 而实际应用中, 几乎都是在离子溶液中,为此,耐盐能力的提高也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性, 但性能互相抵制, 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的需要。高吸水性树脂的综合性能高性能化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6.2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材料复合化是发展的必然, 高吸水性树脂也不例外,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出现了一系列吸水性复合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可与无机物、有机物、高分子等复合, 制备出性能优良、成本较低的吸水性复合材料,如高岭土—高吸水性树脂复合材料、吸水性橡胶材料、吸水性塑料(如将高吸水性树脂与塑料或橡胶混合制成密封材料,用于隧道和地铁工程的止水材料, 该类复合材料既具有吸水特性,又具有相混材料的性质) 及吸水性纤维等。尤其是高吸水性纤维更是引人关注, 它

兼化工和纺织两行业的特色,其优越的性能将使其有重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新禧. 超强吸水剂[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002, 3.

[2] 田义龙, 张敬平, 付国瑞. 高吸水性树脂[J ]. 塑料, 2003 , 6: 75~79.

[3] 金益芬, 麻立春. 高吸水聚合物的应用与发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00, 29: 6~8.

[4] 陶子斌, 乐丹蓉.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与市场[J]. 丙烯酸化工与应用. 2003, 16: 1~8.

[5] 黄美玉, 吴如. 用聚-γ-巯丙基硅氧烷-稀土金属络合物引发丙烯酸的聚合[J].自然杂志, 1982, 12: 950~951.

[6] 李建颖. 高吸水与高吸油性树脂[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7] 金益芬, 麻立春. 高吸水聚合物的应用与发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00, 29: 6~8.

[8] 刘廷栋, 刘京.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M]. 高分子通报, 1994, 181~185.

高吸水性树脂产品指标

高吸水性树脂产品指标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吸水量可达自向重量几十倍甚至几千倍的树脂。这种树脂不但吸水量大,而且保水能力强,并有很强的增稠性能,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生理卫生用品、农林园艺、改选沙漠、医药、土木工程、工业用品、保鲜包装材料、日用品等领域。 一、物理性质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具有吸水功能的透明粉剂,本品同时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等元素、降解后元素、无残留、不污染土壤。 二、主要指标 三、主要用途 1、用作土壤改良剂:将高吸水性树脂与栽培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改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透水性和透气性,缩小土壤昼夜温差变化,调节封的干湿度,减少灌溉次数,达到改良劣质土壤、抗旱保收的目的。 2、用作种子培育促进剂和苗木移植保存剂:高吸水性树脂以混合法、片法和涂覆法用于植物种子培育,可使其提早发育,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促进生长。将高吸水性树脂与草籽拌种,可提高飞机在干旱地区播种的成活率;将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凝胶涂覆在出土的幼苗的根部,进行保水处理,可大大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移植存放时间。 3、用作化肥缓释剂:用高吸水性树脂对化肥进行包衣后施肥,可使肥料缓慢释放,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流失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4、其它:高吸水性树脂还可用于土壤培土、农药扩散剂、菌固培养等方面。

四、包装及储存 1、包装:本公司的产品均采用三合一牛皮纸包装,内衬聚乙烯塑料膜,每袋净重25公斤。 2、储存:该产品应置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中,注意防潮。 聚丙烯酸钠 百科名片 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和重要化工产品,固态产品为白色(或浅黄色)块状或粉末,液态产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溶解于冷水、温水、甘油、丙二醇等介质中,对温度变化稳定,具有固定金属离子的作用,能阻止金属离子对产品的消极作用,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殊性能的表面活性剂。 目录[隐藏] 概述 性质 加工或制造方法 用途 概述 性质 加工或制造方法 用途 [编辑本段] 概述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

神奇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吸水性树脂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各种塑料制品、薄膜、人造皮革、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领域,是高分子材料渗透到电子、生物、能源等领域后开发涌现出的一种新型材料。 功能高分子有时也称为精细高分子或特种高分子,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具有传递、转换或贮存物质、能量和信息作用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或具体地指在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化学反应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选择分离性、能量转换性、磁性等功能的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高吸水性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吸水、保水功能,可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上千倍,最高可以达到5300倍

的水,即使挤压也很难脱水,被冠予“超级吸附剂”的桂冠。 高吸水性树脂的种类很多,所用原料及工艺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类型有聚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类、醋酸乙烯共聚物类、聚氨酯类、聚环氧乙烷类、淀粉接校共聚物类等,此外还有与橡胶共混的复合性吸水材料。在上述各种类型中,研究开发较多的为聚丙烯酸酯类。该树脂系以丙烯酸和烧碱为主要原料,采用逆向聚合法而制得。由于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树脂吸水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发展非常迅速。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白色或徽黄色、无毒无味的中性小颗粒。它与海绵、沙布、脱脂棉等吸水材料的物理吸水性不同,是通过化学作用吸水的。所以树脂一旦吸水成为膨胀的凝胶体,即使在外力作用下也很难脱水,因此可用作农业、园林、苗不移植用保水剂。在蔬菜,花卉种植中,预先在土壤中撒千分之几的高吸水性树脂,可使蔬菜长势旺盛,增加产量。在植树造林中,各种苗木移植期间往往因为保管不善而干枯死亡。如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姓名:曹伟然学号:0908010121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性能及在各方面的应用。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吸水性合成树脂;合成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to classify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Summarizing means about synthetizing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Key words: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means about synthetizing 1 高吸水性树脂的简介 高吸水性树脂也称超强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简写为SAP。它是一种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水溶胀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能够吸收自身重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耐候性,一旦吸水膨胀成水凝胶,即使加压也难以将水分离出来。 1.1 SAP的分类 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素类、合成树脂类和其它天然高分子类。按亲水化方法可分为四大系列,分别是亲水性单体的聚合物,疏水性聚合物的羧甲基化反应物,疏水性聚合物接枝聚合亲水性单体共聚物,含腈基、酯基、酰胺基的高分子水解反应物。按交联方法分类为用交联剂进行网状化反应、自交联网状化反应、放射线照射网状化反应和水溶性聚合物导入疏水基或结晶结构等四种。按亲水基团的种类可分为含有羧酸、磺酸、磷酸类的阴离子系,叔胺、季铵类的阳离子系,两性离子系,羟基和酰胺基的非离子系和多种亲水基团系等五大种类。从制品形态上可分为粉末状、纤维状、薄膜状和珠状。 1.2 SAP的性能及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应用,其应用领域不同,对它的性能也有不同的要求,高吸水性树脂主要有以下几项性能。 1.2.1 吸水性

水凝胶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水凝胶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摘要:水凝胶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分子材料,本文主要叙述了水凝胶在生物医学、记忆元件开关、生物酶的固定、农业中的保水抗旱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水凝胶在国内外研究状况,最后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水凝胶;应用;进展 前言 水凝胶可定义为在水中能够溶胀并保持大量水分而又不能溶解的交联聚合物。分子能够在水凝胶中扩散。水凝胶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能够感知外界刺激的微小变化,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电场、磁场等,并能够对刺激发生敏感性的响应,常通过体积的溶胀或收缩来实现。水凝胶的这一特点使它在生物医学领域、记忆元件开关、生物酶的固定、农业中的保水抗旱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 图一,水凝胶的三维网络结构和扫描电镜图片 水凝胶有各种分类方法,根据水凝胶网络键合的不同,可分为物理凝胶和化学凝胶。物理凝胶是通过物理作用力如静电作用、氢键、链的缠绕等形成的,这种凝胶是非永久性的,通过加热凝胶可转变为溶液,所以也被称为假凝胶或热可逆凝胶。许多天然高分子在常温下呈稳定的凝胶态,如k2型角叉菜胶、琼脂等[2];在合成聚合物中,聚乙烯醇(PVA)是一典型的例子,经过冰和融化处理,可得到在60℃以下稳定的水凝胶[3]。化学凝胶是由化学键交联形成的三维网络聚合物,是永久性的,又称为真凝胶。 根据水凝胶大小形状的不同,有宏观凝胶与微观凝胶(微球)之分,根据形状的不同宏观凝胶又可分为柱状、多孔海绵状、纤维状、膜状、球状等,目前制备的微球有微米级及纳米级之分。根据水凝胶对外界刺激的响应情况可分为传统

的水凝胶和环境敏感的水凝胶两大类。传统的水凝胶对环境的变化如温度或pH 等的变化不敏感,而环境敏感的水凝胶[4,5]是指自身能感知外界环境(如温度、pH、光、电、压力等)微小的变化或刺激,并能产生相应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变化甚至突变的一类高分子凝胶。此类凝胶的突出特点是在对环境的响应过程中其溶胀行为有显著的变化,利用这种刺激响应特性可将其用做传感器、控释开关等,这是1985年以来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根据合成材料的不同,水凝胶又分为合成高分子水凝胶和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天然高分子由于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环境的敏感性以及丰富的来源、低廉的价格,因而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是天然高分子材料稳定性较差,易降解,近几年不少学者开始了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共混合成水凝胶的研究工作[6,7],这将是今后的一大重要课题。 1 聚合物交联 从聚合物出发制备水凝胶有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两种。物理交联通过物理作用力如静电作用、离子相互作用、氢键、链的缠绕等形成。化学交联是在聚合物水溶液中添加交联剂,如在PVA水溶液中加入戊二醛可发生醇醛缩合反应从而使PVA交联成网络聚合物水凝胶。从聚合物出发合成水凝胶的最好方法是辐射交联法,所谓辐射交联是指辐照聚合物使主链线性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连接。许多水溶性聚合物可通过辐射法制备水凝胶[9],如PVA、polyNI2PAAm、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聚丙烯酸(PAAc)、聚丙烯酰胺(PAAm)、聚氧乙烯(PEO)、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等。采用辐射法合成水凝胶无须添加引发剂,产物更纯净。 2 水凝胶的性质研究 2.1 溶胀-收缩行为 吸水溶胀是水凝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溶胀过程中,一方面水溶剂力图渗入高聚物内使其体积膨胀,另一方面由于交联聚合物体积膨胀,导致网络分子链向三维空间伸展,分子网络受到应力产生弹性收缩能而使分子网络收缩。当这两种相反的倾向相互抗衡时,达到了溶胀平衡。 2.2 力学性能 水凝胶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溶胀性能,而且应具有理想的力学强度,以满足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及其发展

论文与综述 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及其发展 刘全校,王晓翔,吕玉彬,李金丽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2600) [摘 要] 论述了高吸水性树脂(SAR)的吸水、保水原理、分类和制备方法,讨论了改进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保水原理;改性方法;发展方向 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 Resin缩写SAR)是一种典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能够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水分或者数十倍的盐水,并在压力下仍能保持大量的水,具有吸水量大、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建筑、医疗卫生、环保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中[1 4]。 1 SAR的吸水、保水原理 高吸水性树脂为轻度交联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它是由水溶性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接枝、共聚、交联形成的不溶于水但能高度溶胀的聚合物,其分子结构上具有疏水基团和很多亲水基团(如羟基、羧基、酰胺基等),在保水剂的内部形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亲水基团与水分子接触时相互作用形成各种水合状态;而疏水基团因疏水作用而易于折向内侧,成为局部不溶性的微粒结构,导致进入的水分子失去活动性,局部冻结,形成 伪冰(False ice) 。大分子的网络能将吸收的水分全部凝胶化,成为高吸水性的状态。SAR的交联度较低,水分子进入网络后,网络弹性束缚水分子的热运动,使其不易从网络中逸出。从热力学角度看,SAR的自动吸水性降低了整体自由能,而排除了水分会使自由能升高,不利于体系稳定的因素,这就是高吸水性树脂特有的,在受压条件下仍具有很强保水性的原因[5,6]。 在高吸水性树脂内部,高分子电解质的离子间相斥作用(渗透压作用),使树脂因水进入分子而扩张,但交联作用使水凝胶具有一定的强度(橡胶弹性力),当二者达到平衡时,树脂吸水达到饱和,此饱和值即为吸水率[7]。因此,高吸水性树脂 收稿日期:2011-01-10在溶液中的吸水与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溶胀介质的性质可用Flory公式[8]来表示。 Q5/3 [i/(2 V u S 1/2)2+(1/2-x1)/V1] (V e/V0) 式中:Q 高吸水剂的平衡吸水率; V u 高聚物结构单元体积,L; i/V u 固定在高聚物上的电荷浓度,C/L; S 外部溶液的电介质离子强度,mol/L; V1 溶胀介质的摩尔体积,L/mol; (1/2-x1)/V1 水同高聚物交联网络的 亲和力; V e 交联聚合物的体积,L; V0 高聚物的总体积,L; V e/V0 高聚物的交联密度。 式中的第一项表示渗透压,第二项表示和水的亲和力,此两项之和表示吸水能力。 高吸水性树脂还具有反复吸水功能,释水后变为固态,再吸水又膨胀为凝胶。 2 SAR的分类 高吸水性树脂发展很快,种类也日益增多,并且原料来源相当丰富,由于高吸水性树脂在分子结构上带有的亲水基团,或在化学结构上具有的低交联度或部分结晶结构又不尽相同,由此在赋予其高吸水性能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各自的特点。从原料来源、结构特点、性能特点、制品形态以及生产工艺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分类,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4]。2.1 按原料来源进行分类 随着人们对高吸水性树脂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高吸水性树脂分为淀粉系列、纤维素系列和合成树脂系列的分类方法,已不能满足分类要求。因此,邹新禧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六大系列的分类。 26

高吸水性树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高吸水性树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作者:齐葳芊 摘要: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它的吸水能力是可以达到自身重量的百倍以上的,而且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材料。以前人们在使用高吸水性树脂的时候主要是在医疗用品和儿童的玩具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这种高分子材料在使用的时候范围更加的广阔,已经不断应用到了日用化学工业中,例如日用化妆品的生产、除臭剂的生产和留香材料的生产。在日用化工中应用高吸水性树脂是非常有前景的,在应用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分析,使其发挥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日用化学工业;分析 高吸水性树脂因为自身的特点,它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在种类上也是非常多的,而且在原料商也是非常丰富的。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这样就使得这种材料在很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其中在日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就是很有成果的。在日用化学工业中,应用这种材料主要是因为这种材料在吸水性方面是非常的突出,而且这种材料是无害的,在生产和使用中不会对人体带来影响。日用化学工业中,这种材料主要进行日用化妆品的生产、医疗用品的生产、杀菌剂的生产和儿童玩具的生产。在日用化学工业中,应用这种材料也是要进行一定的研究的,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1 高吸水性树脂在日用化学工业中应用特点 在日用化学工业中应用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生产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在进行化妆品的生产时,应用这种材料可以使化妆品在使用的时候感觉更加的湿润,而且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凉快。在进行化妆品生产的时候,经常会使用到水溶性凝胶,这种材料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受到空气干燥环境的影响,出现无润滑性的凝胶。而在进行化妆品的生产时,使用高吸水性树脂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它还可以起到油性物质的作用。高吸水性树脂在应用的过程中和其他的物质在相容方面是非常好的,这样的效果可以对化妆品的增稠效果进行提高。在应用高吸水性树脂进行医用水溶性润滑剂生产的时候,这种材料可以代替油性润滑脂,在使用的时候,避免出现油脂的污垢,影响使用效果。使用高吸水性树脂进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储藏的时候,安全性更高,而且不容易出现变质的情况。 2 高吸水性树脂在日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2.1 在化妆品生产中的应用 在化妆品生产中,高吸水性树脂可以作为化妆品的添加剂来进行应用。在制造化妆品的时候,一定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使得化妆品的效果更好,同时对皮肤起到保湿的效果。在进行花露水的生产时,一定要加入人工香料,同时还要加入酒精溶液,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使花露水达到清凉消毒的作用。但是在花露水生产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缓释/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进展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我国氮、磷、钾肥高消费、低利用率的现状以及造成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出缓控释肥这种新型的肥料,并对缓控释肥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和总结,重点论述了应用缓控释肥的优点及国内缓控释肥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和方向。 关键词:缓释肥;控释肥;优点;前景和方向 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化学肥料是农业生产中最大的物质投入,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资料表明,在提高单产中,化肥对增产所起的作用占40%一60%[1]。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由于化学肥料本身性质和土壤环境条件及农业措施等综合影响,化学肥料利用率很低。中国因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所造成的养分资源浪费是十分惊人的。据统计中国每年生产、施用的氮肥量(以纯氮计,下同)约为2千万t,其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50%,累计利用率为45%-60%,因氮肥利用率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达239.4亿元[2]。如何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减小因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高效农业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缓释和控释肥(slow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ertilizers,简称SRFS和CRFS)的研制和应用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路。缓释肥和控释肥的研制已经成为世界肥料研究的热点。 一、缓释/控释肥定义和分类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委托国际肥料发展中心(IFDC)编写的《肥料手

册》1980年版(1984年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为中文版),第21章为控制释放肥料。内容包括: (1) 控制释放磷肥。主要有磷矿粉、煅烧磷酸铝矿、碱性炉渣、脱氟磷肥、熔融钙镁磷肥、雷诺尼亚磷肥、骨粉、磷酸二钙、磷酸铵镁、偏磷酸钙和偏磷酸钾。 (2) 控制释放氮肥。主要有:1.微溶物质:脲甲醛(UF)、异丁叉二脲(IBDU)、丁烯叉二脲(CDU)、草酰胺、磷酸铵镁(Mag Amp);2.水溶性缓释肥:脒基硫脲(GUS)、脒基磷脲(GUP);3.包涂层的可溶物质:包硫尿素(SCU)、聚合物包膜肥料;4.硝化抑制剂。 (3)控制释放钾肥。主要有聚磷酸钾、聚磷酸钙钾、包硫氯化钾。 上述《肥料手册》1998年版取消了控制释放这一章,但列出了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定义如下。 (1) 缓释肥料(Slow—Release Fertilizer,SRF)定义:一种肥料所含的养分是以化合的或以某种物理状态存在,以使其养分对植物的有效性延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 (2) 控制释放肥料(Controlled—Release Fertilizer,CRF)定义:肥料中的一个种或多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具有微溶性,以使它们在作物整个生长期均有效。理想的这种肥料应是养分释放速率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完全一致。微溶性可以是肥料本身特性或通过包裹、包膜(Coating)可溶性粒子而获得。 由上述定义可知,缓释、控释肥有两大类: (1)微溶性化合物,如《化肥手册》1980年版所描述的肥料本身特性所具有的微溶性氮、磷、钾肥;

高吸水树脂的用途

第1节医药卫生用品方面的应用 由于高吸水性树脂无毒、无刺激和高度生物相容的特性,在医疗卫生用品领域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人们利用高吸水性树脂作为吸收材料吸收尿液、血液、药物,制作如卫生巾、尿布、餐巾纸、失禁垫片、医用药棉等。 高吸水性树脂的超强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使得生理卫生方面的产品大大轻薄化、小型化、舒适化,消除了人们很多苦恼。经过最近20年来的高速发展,高吸水性树脂在全球范围实际产量已达年产100万吨以上,其中80%~90%左右用于卫生领域。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用高吸水性树脂作卫生材料已经普及,成为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材料。用于卫生材料的高吸水性树脂要求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吸水后形成的凝胶有一定强度,加压保水性好、尽可能高的生理盐水的吸液倍率,并且吸水树脂吸水后表面干爽性好。水溶液聚合法经粉碎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一般粒径在100μm—1000μm之间,粗细粉末混杂在一起,在吸水时,细的颗粒由于表面积更大,吸水速度快,优先膨胀形成凝胶,这些凝胶包裹在粒径较大的树脂颗粒周围,形成“生面团”,阻止水快速向大粒径颗粒内部渗透,既影响了吸水速度,也降低了吸水后颗粒的干爽性。这种粉碎所得的“初产品”基本不具备满意的使用价值。虽然有文献表明改变交联剂可以增加树脂的吸水速率,但这种方法对卫生材料用的树脂增加的吸水速率是不明显的。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通过引入表面处理的工艺,对吸水树脂颗粒的表面进行第二次交联,形成外部交联度高,内部交联度低的“核壳”结构,可以极大地改善吸水后颗粒的干爽性、保水性。在增加的这种后处理过程中使用亲水性的小分子物质,同时加快了水在颗粒间和颗粒内的传导速度,使吸水速度提高很多。虽然这种后处理对粒子表面交联形成“核壳”结构,限制了树脂颗粒自由膨胀能力,但能够使树脂在压力下吸收能力提高而得到补偿。 近年来在缓控释药物中作为药物的骨架载体的合成类亲水性高分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高吸水性树脂。在该领域享有盛名的美国古立德公司(Goodrich Corp)的系列交联丙烯酸聚合物carbopol就是缓控释骨架材料的典范。聚丙烯酸类的高吸水性树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来采用这类材料制备的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system.TDS or Targeted Drug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

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应用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前言 (2) 1.1 高吸水性树脂简介 (2) 1.2 高吸水性树脂分类 (3) 1.3 高吸水性树脂主要的聚合方法 (3) 第二章实验部分 (4)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4) 2.2 主要实验 (4)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4) 3.1 反应温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5) 3.2 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5) 3.3 交联剂用量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6) 3.4 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单体比例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7) 3.5 丙烯酸中和程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7) 3.6 反应温度对高吸水性树脂吸水率的影响 (8) 3.7 是否通氮气保护对反应的影响 (8) 3.8 结构表征 (8) 第四章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9) 4.1高吸水性树脂的特殊而又广泛的应用领域 (9) 4.2高吸水性树脂未来的发展方向 (10) 第六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中文摘要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N,N 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或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一丙烯酰胺)(P(AA—AM)),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对树脂在去离子水和0.9%盐水和自来水中吸水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在去离子水中吸水率为1200 。 关键词:水溶液聚合丙烯酸丙烯酰胺合成吸水率 ABSTRACT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N,N一methylenebisacrylamide (NMBA ) as crosslinking agent,Potassium persulfate (KPS) , Ammonium persulfate(APS) as an initiator Synthesis of superabsorbent poly (acrylic acid a acrylamide)(P(AA-AM)), study the monomer ratio, and the degree of acrylic acid, initiator and crosslinker,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resin in deionized water and 0.9% saline and tap water in the water absorption. Resins prepared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in deionized water absorption is 1200. Keyword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Acrylic acid Acrylamide Synthesis Water absorption

高分子保水剂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高分子保水剂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庄文化1,2,3,4,冯浩1,2,3,吴普特1,2,3 (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杨凌712100; 3.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杨凌712100; 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 高分子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保水抗旱材料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保水材料通过自身的吸水供水,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空隙度,抑制蒸发达到保水效果,减少了降雨对土壤的侵蚀。通过减少养分淋失,达到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减少肥料污染的作用。大量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高分子确实能够促进种子的出苗及植物生长,但必须结合土壤含水率正确使用。未来研究应重点开发低成本保水保肥多功能保水剂,不断扩大保水剂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关键词:保水剂; 土壤水分; 土壤肥料; 植物生长; 土壤侵蚀; 中图分类号:S156.2 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0605080 Development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e Zhuang Wenhua1,2,3,4,Feng Hao1,2,3,Wu Pute1,2,3 (1.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WR&CAS , Yangling 712100, China; 2.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Yangling 712100, China; 3.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Saving Irrigation at Yangling, Yangling 712100, China;4.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39) Abstract: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i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s a new kind material absorbing and storing water. It can hold water in soil and reduce soil erosion by the way of absorbing water itself, increasing soil aggregates and porosity, reducing soil bulk density and evaporation. The super absorbent added in soil can reduce the fertilizer loss, control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lost fertilizer, increase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A lot of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using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properly can absolutely increase the rate of seed emergence and promote the crop growth. The multifunctional super absorbent polymer with lower cost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and scale should be extended in the further study. Key words:super absorbent polymer; soil water; soil fertilizer; plant growth; soil erosion; 0 引言 保水剂是利用强吸水性树脂制成的一种具有超高吸水保水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颗粒剂。这类物质含有大量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基团,可吸收自身重量的数百倍至上千倍的纯水[1 ]。这些被保水剂吸附的水能够慢慢释放出来供土壤、植物利用,遇到外界来水时保水剂能够继续膨胀吸水达到蓄水作用。20世纪60年代,美国农业部首先利用玉米制成淀粉接枝聚丙烯脂类保水剂,作为“改善水分状况的重要工具”在西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又研制开发了以“TAB”为代表的保水剂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TAB用于地面撒施可节约用水50%~85 %[2,3]。70年代以后,保水剂的研究与应用日益普及,日本在沙漠绿化、英国在水土保持、法国在土壤改良、俄罗斯在节水农业等方面保水剂的应用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收稿日期:2006-05-22 修订日期:2006-10-1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4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专项 (Z24015400,08080239) 作者简介:庄文化(1982—),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保水剂的农业应用方面研究,E-mail: whzhuang04@https://www.360docs.net/doc/4516192642.html, 通讯作者:冯浩,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学。杨凌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712100

高吸水性树脂在卫生用品上的应用_倪靖滨

收稿日期:2008-12-24 作者简介:倪靖滨(196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辐射加工研发 工作。 文章编号:1002-1124(2009)04-0046-03 高吸水性树脂又称高分子吸水材料(SAP ),是 一种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1],是一类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具有吸水量大和保水性强两大特点,它可以吸收比自身重量高几百到几千倍的水,而且所吸入的水在适当的压力下也不会被挤出。这是传统的吸水材料如纸、海绵、泡沫塑料等所无法比拟的。SAP 的研究与开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在国内主要还是用于卫生巾和纸尿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SAP 的需求量大大增加。2000年,中国卫生巾消费量将达310亿片,其中超薄型卫生巾占卫生巾总量的30%,每条超薄型卫生巾用量按1g 计,需要1万t SAP 。中国每年出生婴儿2000万人,有30%的婴儿使用布及片,每人一年用300片,每片用6g SAP ,则需要1万t SAP 。60岁以上老人1.2亿,加上失禁病人,所需成人垫片数量不断增加,至少需要600t SAP 。我国农作物种子年需求量700万t ,其中商品种子350万t ,生产种子包衣的企业约60家,种衣剂年产量达1万多吨,其中需要SAP 1500t ,水稻旱育秧苗需500~1000t 。我国人多地大,又是一个缺水国家,今后加大西部开发,对SAP 的需 求量将会迅速增加。 在SAP 性能方面,由于SAP 是一种高分子电解质,吸液率受离子强度影响较大,普遍存在耐盐性能差,通常只有吸纯水的10%甚至更低,而且随盐溶液浓度增加吸液率显著降低,在实际应用中S A P 接触的几乎都是离子溶液,提高SAP 耐盐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吸水倍率和吸水速度是SAP 的主要性能指标,离子型SAP 吸水倍率高,但吸水速度慢,而非离子型SAP 则正相反。二者性能均优的SAP 也是目前研究的方向;另外,SAP 吸水时颗粒间渗透性差、易形成内干外湿的“面粉团”而影响使用。因此,综合性能好的SAP 成为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内容。 1SAP 的种类 SAP 可以根据各种各样基准进行分类[2]。从原料方面大致可分为淀粉、纤维素、合成聚合物等;从离子种类可分为阴离子(聚丙烯酸、聚磺酸盐、丙烯酸的接枝、丙烯酸共聚合等)、阳离子(季铵盐等)、两性、非离子(聚乙烯醇、聚丙酰胺、聚氧乙烯等)4个类型;从交联方法上可分为交联共聚、自交联、辐射交联、水溶性聚合物交联或引入疏水性基团或结晶结构等;从产品形态上可分为:粉末状、球形、无定形、膜状、纤维状等。 现在市售的SAP 大都属于阴离子和非离子型, 高吸水性树脂在卫生用品上的应用 倪靖滨1,李红2,张晓东1,高德玉1 (1.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2.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本文综述了高吸水性树脂在卫生用品方面的应用,分类,合成方法、国内外发展现状,最新发展 动向以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卫生用品;儿童尿布;卫生巾中图分类号:TQ320.79 文献标识码:A Superabsorbent polymer for sanitary application NI Jing-bin 1,LI Hong 2,ZHANG Xiao-dong 1,GAO De-yu 1 (1.Technical Physics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ces,Harbin 150086,China; 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 , 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of superabsorbent polymer in sanitary field.The classifica -tion,preparation method,the present statu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SAP in the world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superabsorbent pelymer;sanitary;diaper;sanitary towel Sum 163No.04 化学工程师 Chemical Engineer 2009年第4期 DOI:10.16247/https://www.360docs.net/doc/4516192642.html,ki.23-1171/tq.2009.04.009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伟然学号:0908010121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性能及在各面的应用。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吸水性合成树脂;合成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ay to classify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Summarizing means about synthetizing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Key words: super absorbent polymers; means about synthetizing 1 高吸水性树脂的简介 高吸水性树脂也称超强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s),简写为SAP。它是一种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水溶胀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有机溶剂,能够吸收自身重量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水,且吸水膨胀后生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耐候性,一旦吸水膨胀成水凝胶,即使加压也难以将水分离出来。 1.1 SAP的分类 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淀粉类、纤维素类、合成树脂类和其它天然高分子类。按亲水化法可分为四大系列,分别是亲水性单体的聚合物,疏水性聚合物的羧甲基化反应物,疏水性聚合物接枝聚合亲水性单体共聚物,含腈基、酯基、酰胺基的高分子水解反应物。按交联法分类为用交联剂进行网状化反应、自交联网状化反应、放射线照射网状化反应和水溶性聚合物导入疏水基或结晶结构等四种。按亲水基团的种类可分为含有羧酸、磺酸、磷酸类的阴离子系,叔胺、季铵类的阳离

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芳琴

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王芳琴 发表时间:2018-01-10T14:59:48.8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作者:王芳琴 [导读] 保水剂是一种能保水、固土、保肥的高分子化合物。 志丹县水土保持工作队陕西延安 717500 摘要:保水剂是一种能保水、固土、保肥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主要出现在干旱、降水较少的地区,通过缓慢释放水分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为作物的生产提供充足的水分。文章通过介绍保水剂的功能以及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并指出保水剂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具体使用方法,让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保水剂;水土保持;应用;研究 1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机理 保水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保水上,它是一类聚合的高分子化合物,它能够大量的吸收地表上的水分,然后通过化学机理缓慢的释放水分到土壤中,时刻保持土壤长期处于湿润的状态,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我们在分析保水剂的化学结构时不难看出它的整体结构呈三维网状。在保水剂吸收水分过程中,能够通过网链上的电解质,使网络内部溶液与外部水分之间产生巨大的渗透势差,以此保证外部水分能够不断进入分子内部结构中。从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主要功能来看,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水、保土和保肥。 1.1保水功效 保水剂的保水效果主要是通过其内部的分子结构来实现的,当期沿着地表进入到松软的土壤中后,它能够迅速的吸收周围的水分并缓慢的释放,帮助实现保水功效。保水剂的作用更能够在暴雨天气中体现出来,当降水充足时,它能够将很大一部分水分吸收存储起来,使得地表径流减少,防止水流过程中顺便带走地面的土壤,起到固化土壤的作用。 1.2保土功效 保水剂作为一种高吸水性树脂,它兑土壤中的土粒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土壤的作用。同时,当保水剂充分吸水后体积增大,能够吸附更多的土壤形成块状聚集,防止扬尘等带走地表上的小颗粒土粒,降低土壤之间的缝隙,改善土壤内部的结构,能够抵御风沙和雨水的侵蚀。 1.3保肥功效 保水剂还具有离子交换以及吸附作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尿素,尿素溶解到水中时就会分解除很多的铵根离子,这时它们就会被很好的锁定在保水剂分子中,进而为植物的生长锁住更多的肥料。通过试验数据得到,保水剂的吸肥量与地表的铵分子数的含量成正比。 2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应用涉及因素 2.1关于保水剂类型的选用 目前市场上的保水剂有很多种类型,它们的应用场合不同,对于水土保持的倾向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所取得成效也不尽相同。通常情况,针对于荒漠降水不足的地区,需要使用高吸水和高速率吸水的保水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这部分地区的保水剂循环使用的要求。除此之外,我们往往还会考虑到水剂的吸水倍率、耐盐性、稳定性以及持水性等多重特性考虑在内。 2.2关于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的施用方法 我国在保水剂的使用要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为主,水土保持方面应用较少。保水剂在农业方面的使用方式存在多种多样,这与国外的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外主要是将保水剂应用于水土保持方面,因为针对使用的场景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2.3关于保水剂的施用量 保水剂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没有明确的规定用量。将保水剂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原则上是施用量越大越好,但从经济角度出发,通常都会使用产投比高的保水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下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诸如像在抗旱造林中不需要大范围的使用保水剂;干旱较为严重的地区可调整保水剂的施用量,达到保持水土的作用;针对于周期性干旱变化的地区,也不易大量的使用保水剂。 2.4关于保水剂施用范围 保水剂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要效应时间以及效应空间。影响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它自身以及外部环境的一些影响因素在内的,这是我们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场景,来对保水剂的用量以及适用范围进行界定。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也非常多,所以需要选取适合土壤类型的保水剂类型。 2.5保水剂的使用时间选择 水土保持建设施工时间比较长,而不同的季节中降雨量也不同,需要针对季节变化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保水剂[1]。如果地区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可以先将保水剂放到水中浸泡,待其贮存充足的水分,再加入土壤中混和使用。如果不这样处理就会造成植物中水分倒流的问题出现,加重植物根系缺水的状况最终使其枯死。虽然浸泡环节浪费了部分时间,但是保水效果却更加显著。采用这种先浸后混的方式,材料释水后就有了充足的膨胀空间,能够顺利的吸水,土壤空隙的通气性也会得到强化,对植物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雨季来临之前,保水剂不需要沿着每一个植物穴的逐个使用,可以采取统一整地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雨季到来时储存足够的水分,让植物在秋季与冬季也能够健康的生长,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保水剂在应用过程中的建议 应该科学的选择保水剂,确保使用过程安全可靠。当前制作保水剂所使用的原料以及合成的方法上比较多样化。虽然保水剂实际应用具有较大的广泛性,但也不是一种可以任意使用材料类型,在选择与使用中一旦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就容易对植物及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通常农林业发展中可以采用钾盐或铵盐类的保水剂,避免使用合聚丙烯酸盐,这类保水剂导致土壤板结或农作物死亡。比如要想达到储水、蓄水的效果,就需要选择大颗粒、凝胶强度高的保水剂;为了提升树木成活率,就需要选择粉状、凝胶强度较弱的保水剂类型,能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另外,保水剂的运用还应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当前阶段,市场中的保水剂多种多样、类型混杂,保水剂具体的构成成分、原料、结构形式等存在不同。品牌及组成材料不同的保水剂应用后对土壤造成的影响有较大差别。使用前需要向相关销售者或

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何琪琪 摘要 淀粉类高吸水性树脂,由于其降解性好,对环境友好,成为吸水树脂领域的研究重点,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成果。高吸水性树脂或水凝胶是一类重要的部分交联聚合材料,它能够吸收大量的液体,通常是水。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商业上,高吸水性聚合物主要是以丙烯酸作为主要成分来生产的。本文是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在水溶液中接枝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通过考察单体与淀粉、交联剂、引发剂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探寻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与方法,从而得到吸水率高、吸水性强且能够多次反复有效吸水的高吸水性树脂。 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6-7,单体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3-3.5,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5%,反应时间2.5-3h,反应温度60℃时,可以合成具有较好吸水性能的高吸水性树脂,在自来水中吸水倍率可达65- 75g/g。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丙烯酸;丙烯酰胺;淀粉 --

--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引言 . (1) 1.1 论文选题缘由 (1)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 1.2.2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2) 1.2.3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研究 (4) 1.3 (6) 1.4 (6) 1.5 今后产品研发的方向和展望 (7) 第2章实验部分 (9) 2.1 实验试剂 (9) 2.2 实验仪器 (9) 2.3 实验原理 (9) 2.4 实验步骤 (10) 2.4.1 丙烯酸中和 (10) 2.4.2 淀粉糊化 (10) 2.4.3 接枝共聚 (10) 2.4.4 吸水能力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5 接枝特征参数的计算 (10) 第3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结论 (12) 参考文献 (20) 致谢 (1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