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 中国经济史 期末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史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永佃制: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一

些发达省份盛行的一种由农村下层自发形成的特殊租佃制度。永佃制最早出现于宋代官田的经营中,主要是出于鼓励垦荒的目的,后来在私田的经营中也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是一种佃农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李静博士论文)。在土地占有关系上,永佃制表现为土地的所有权同耕作权的分离,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永佃制放松了地主对佃农的人身隶属关系,佃农有了更大的人身自由,生产生活亦较有保障。即将地权分为田底权、田面权,地主享有前者以收租;佃农享有后者(耕作权),可以转让,地主不能干涉剥夺。

2、条约制度:自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起,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

约在中国攫取侵略特权,包括割地、赔款,而它们在中国的经济活动,就是以条约特权的享受为基本特征的。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是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产物,也是中国被迫和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的关系的产物,。

作为中国蒙受屈辱的标记,它产生和形成于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外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列强来说,战后签订的条约“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闭关自守的破产,被迫卷入国际市场,同时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

3、子口税:是指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时期,外商在交纳进出口

商品的5%关税外,如果要把进口洋货自通商口岸运入中国内地市场,或将中国土货从内地运往口岸出口,只须再纳一次从价2.5%的子口半税,就可在中国广大内地通行无阻,不再交纳任何捐税。这种抵代税相当于进出口税的一半,故又称子口半税,这种“子口税”是帝国主义破坏中国内地征税主权的一种税制,阻碍了民族产业发展。

4、厘金:商品过境税。厘金是中国自清代至中华民国初年征收的一种商业税

(最初为商品过境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又称厘捐﹑厘金税。它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由于厘金征收混乱,它成为一种扰民剥商的恶税,严重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5、四行两局:四行二局是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

是指1928年改组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1933年成立的中国农民银行,

1927年成立的中央银行,两局是指1930年成立的邮政储金汇业局和

1936年成立的中央信托局。它们是国民党政府运用政治力量,或新建、

或改组而建立起来的官僚资本金融体系,它们的建立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为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垄断全国金融和经济体系奠定了基础,也标志着四大

家族垄断资本的建立。

6、白银风潮:在20世纪20-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蔓延之际,美国

为摆脱并转嫁经济危机,高价收购白银,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发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中国爆发的一场金融危机,造成中国农村经济破产,民族产业衰落,债券钞票滥发,银行钱庄崩溃,史称白银风潮。

7、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曾实行的减轻农

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而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土地政策,是对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一种渐进性的改革。一方面是减少封建性地租额和高利

贷利息额,削弱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贫困生活,吸引占人口80%以上

的广大农民积极参加抗战;另一方面是在减租减息后仍然要交租交息,使

地主也能保持一定的经济地位,以争取地主阶级参加抗日。

1926年7月,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

地实行的减轻农民所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而不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

种战时土地政策。它包括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和奖励富农发展生产,是抗

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和经济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得到了

广大农民和地主的拥护,极大地提高了他们抗战与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

团结各阶层共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二、简答

1、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摧残破坏农村社会经济,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严重下降。

(2)鸦片贸易促进高利贷恶性发展,加速了居民生活贫困化进程。

(3)商业贸易的畸形萦荣(四川西藏)。

(4)人口减少,体质下降。

(5)白银外流。导致银贵钱贱,物价上涨,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直接受害者。

(6)清政府国库银减少,加剧政府财政危机,增加税收负担。

(7)由贸易顺差转为逆差。

(8)为清政府提供一定的税收来源。

2、19世纪外国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促使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2)引入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

(3)依靠侵略特权,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加重近代中国通货混乱,加剧对中国人民财富的掠夺程度。

(5)外国资本控制中国金融市场,控制财政经济命脉。

(6)对中国工矿运输行业加以垄断和控制。

3、洋务运动中主要企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洋务运动,又称晚清自救运动、自强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洋务派军用企业是洋务派官员为维护清廷统治,镇压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而建立的,以“自强”为口号,引入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企业。例如: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等。

大部分企业由地方督抚自行建立,虽然处于过渡阶段,发展水平较低,但也有利于巩固国防,在引进新式生产方式等方面开风气之先,已经具有一些新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开启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所办学堂也为传播西方科技和工业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军事企业也带有封建性:(1)这些企业控制权掌握在洋务派官僚手中,但终究是归清王朝所有。(2)创办目的是为清军提供新式装备,不投入市场,不追求剩余价值,不按价值计算。(3)产品是为清朝封建政权镇压人民反抗服务。(4)企业在管理体制上沿袭了封建衙门的落后管理方法。

洋务派民用企业是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又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了,从航运业首先开始。并筹建了新式采矿、冶炼、纺织企业。为进一步发展采矿业,提高运输能力,还修建了铁路,发展交通运输业。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