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23.棉花蕾铃脱落:由生理失调或病虫机械损伤造成的棉花蕾铃或棉铃与植株体分离的现象。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笔记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笔记

饶东云复习资料第一章1.作物的概念指由野生植物经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2.作物的分类按生物学特性分类ө按作物感温特性喜温作物: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耐寒作物: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ө按光周期反应特性长日照作物: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短日照作物: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日中性作物:荞麦、豌豆等。

ө按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碳3作物:稻、麦、大豆、棉花、油菜、蚕豆等。

碳4作物:玉米、高粱、甘蔗、四倍体黑麦草等。

ө按作物感水特性水生作物:莲藕、菱、萍等。

喜水作物:水稻、茭瓜等。

耐涝作物:高粱、麻等。

耐旱作物:粟、棉花等。

♦按播种收获季节分类ө按播种季节春播作物:棉花、春玉米、春小麦等。

夏播作物:水稻、大豆、花生、夏玉米等。

秋播作物: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等。

ө按收获季节夏收作物:小麦、油菜、大麦、蚕豆、马铃薯等。

秋收作物: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甘蔗、甘薯等。

♦按学科分类ө大田作物。

ө园林作物。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作物一般指大田作物作物栽培学对大田作物的分类大田作物一般分3个大类8个小类。

第2节作物栽培学的内涵与作用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变化规律和栽培管理规律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长与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形态建成与生理生化规律。

♦环境变化规律温、光、湿、气、矿质元素等的季节变化与区域变化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栽培管理规律播栽期、密肥水、化学调节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效应及其与环境的耦合关系。

二、作物栽培学的研究目标依据前述三大规律,采取栽培措施,使各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以达到作物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目的,使投入发挥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为群体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群体,并非个体。

解决群体的个体间在争夺光、温、水、肥、气中所存在的矛盾,发挥作物的最大增产、优质潜能及最大生态效益。

作物栽培学 复习

作物栽培学 复习

《作物栽培学》复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广义):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良并用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3.作物(狭义):主要指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一般称大田作物或庄稼。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对象是大田作物。

【作物可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作物】二、简答题。

1.简述作物栽培学的性质。

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栽培措施达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一门应用科学。

简言之,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率、环保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包括作物的特征特性、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根据这二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栽培措施,以达到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

2.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作物栽培学的任务在于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作物栽培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的潜力。

】3.作物栽培学的特点。

(1)复杂性;(2)季节性;(3)地域性;(4)变动性4.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法有哪些?(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生长发育究法;(4)发育研究法5.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

(1)人类可以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水稻的两次绿色革命);(2)可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进一步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6.作物起源的研究方法。

(1)调查野生种、栽培种等种质资源的分布;(2)文化遗物考究;(3)史书文献考究;(4)语言学考究;(5)杂交育种与细胞学研究(如分析杂交种的育性、同功酶酶谱类型、基因片断诊断等)。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

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

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

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

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

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5-6.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考试包过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作物生产和作物学的地位,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作物栽培学性质。

难点:作物生产的本质与地位,作物栽培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作物与作物学作物: 广义的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农作物作物林木作物狭义的作物: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粮、棉、油、麻、丝、茶、糖、烟和饲料等物。

又称大田作物。

对广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的行业就是种植业。

对狭义的作物进行栽培与管理就是作物栽培。

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作物学范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作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利用与品种选育、遗传改良以及种子生产等理论、方法和技术作物学性质应用学科:自然学科:主要应用于——对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获取产品高产、优质、高效;——产品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科:人类所需的农产品数量、质量的安全平衡人类所从事的作物生产利用的资源的平衡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的特点:作物种植的地域性作物生产的持续性作物种植的季节性作物生产的综合性作物生长的周期性作物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作物栽培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和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

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作物育种学总论笔记

作物育种学总论笔记

张天真——作物育种学总论名词解释、填空、简答名词解释◆品种(cultivar):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农作物品种的三个基本特性:DUS D特异性(distinctness);U一致性(uniformity);S稳定性(stability)。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

◆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天然异交:区别于人工杂交,是指同作物不同品种间的自然杂交。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指具有完全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但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雄性不育性(malesterility):植物的雌蕊正常而花粉败育,不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

◆无融合生殖(apomixes):植物的雌雄性细胞甚至雌配子体内的某些单、二倍体细胞,不经过正常的受精和两性配子的融合过程而直接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

◆自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减退,称为自交衰退。

表现为生长力下降,繁殖力、抗逆性减弱,产量降低等。

◆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pure line cultivar):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连续多代的自交和选择育成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在严格选择亲本(自交系)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同质杂合◆群体品种(population cultivar):遗传基础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或异质性的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

异质杂合。

◆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synthesis cultivar):育种家按照一定的育种目标,选用优良的品系,更具一定的遗传交配方案有计划的人工合成的群体。

异质杂合。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笔记教学文案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复习笔记教学文案

第一章一、作物: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作物: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作物二、作物学:研究粮、棉、油等各类大田作物生产管理、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

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栽培管理、生长调控、优化决策等途径,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及其可持续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四、作物遗传育种学(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研究作物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及种子生产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五、农作物的分类方法农作物(field crops)——大田作物、庄稼其分类一般有下列方法:1、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p18传统分类法)(一)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豆(菽)类作物、薯类作物(二)经济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纤维类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类作物、其他作物(三)绿肥与饲料作物:绿肥与饲料作物(四)药用作物:药用作物六、作物的分布世界作物分布1、小麦(wheat),是世界栽培面积最大的谷物,总面积约2亿公顷。

北美洲、亚欧大陆2、水稻(rice),喜温好光喜水。

为世界第二大谷物,总栽培面积约1.5亿公顷,集中于东亚、南亚地区。

3、玉米(corn, maize),喜温好光耐旱为世界第三大谷物,主要优质饲料作物,总栽培面积约 1.3亿公顷,集中于亚洲、北美洲。

4、豆类:喜温,较耐旱。

亚洲、北美洲。

美国、巴西、中国——大豆5、薯类作物分布:以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中甘薯主要分布在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巴西;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印度、美国。

6、油菜其中亚洲(中国、印度)、北美洲(加拿大)、欧洲(法国)7、花生,亚洲、非洲8、向日葵俄罗斯、阿根廷。

9、棉花主要分布在三个植棉中心东亚——中亚——南亚中心: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北美洲——南美洲中心:美国、墨西哥、巴西,其中美国年产100万吨以上。

植物栽培学(总论)复习资料

植物栽培学(总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农业起源的标志是:由采集野生植物到人工栽培植物、由狩猎到饲养家畜家禽。

2.种植业的开始标志着农业的形成。

3.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西亚(小麦、大麦)、中南美洲(玉米、马铃薯)、东亚(主要是中国,粟黍、水稻)。

4.中国的农业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

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起源于北方,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起源于南方。

5.中国原始农业形成的种植制度是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为主。

6.我国传统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多熟种植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

7.改善农业环境的措施有:不违农时、改良土地、因地制宜。

8.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措施是选育良种、精耕细作。

9.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

10.作物栽培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地改善环境,创造条件,使作物的遗传潜力得以最大表达。

11.现代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如温度,降水量、光照、土壤酸碱度和营养及与植物本身需求的关系等。

②植物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植密度对单株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等。

③植物个体本身器官之间的关系。

如调节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的关系等。

第二章植物的分类1.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殖上发生隔离初期所形成的群体,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区。

2.变种——是种的变异类型,这个类型在形态构造上也有显著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区域。

3.品种——是指由人工培育而成,具有人类需要的某种经济性状,基本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的一种栽培植物群体。

4.种子植物最常用两个自然分类系统是: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

5.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两种。

6.禾本科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甘蔗等。

7.茄科的蔬菜主要有:蕃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等。

8.十字花科作物主要有:油菜、萝卜等。

9.旋花科作物主要有:甘薯、蕹菜等。

10.葫芦科作物主要有:西瓜、南瓜、黄瓜等。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总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作物栽培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研究对象是大田作物1、作物栽培学特点:复杂性、季节性、地区性2、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作物生理研究法3、作物种植一般分为三大类: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芋类)、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类、其他)、饲料和绿肥作物1.生长: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不可逆增加。

通常可以用大小、轻重和多少来度量。

2.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有时这种过程是可逆的3.分化: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形态结构、内部代谢和生理功能发生的变化。

4.S形生长过程:作物的个别器官、整个植株的生长以及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均经历前期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条S〃形的曲线。

(S型曲线的应用: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减速增长期(最高速率)、缓慢下降期)生产上的指导意义:可作为作物检验生长发育进程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在作物生育过程中应密切注视苗情,使之达到该期应有的长势长相,向高产方向发展。

各种促进或抑制作物生长的措施,都应该在作物生长发育最快速度到来之前应用同一作物的不同器官,超过S形生长周期的步伐不同,生育速度各异,在控制某一器官生育的同时,应注意这项措施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5、棉花的主茎各节均可出生分枝,一般主茎第5~7节位以下着生的分枝多为叶枝(营养枝),其它节位着生的多为果枝,在果枝中,棉铃对叶生,枝条曲折,与茎垂直、叶枝中叶片多锐角。

棉叶为子叶、先出叶、真叶。

4、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它包括植物学上的三类器官,即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以及用作无性繁殖的根茎等营养器官选用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对保证全苗壮苗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总论参考复习

作物栽培学总论题库现农业经济再循环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

其核心是“种- 收”过程,又称之为作物栽培。

3.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研究作物生产综合技术的应用学科, 它是研究作物生 长发育规律、 作物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关系, 并探讨作物生产实现高产、 稳 产、优质、低成本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措施。

4. 分蘖:禾谷类作物分蘖节上着生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长成的新茎称为分蘖。

5. 定日作物:要求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期的作物。

6. 中耕作物:株行距离较大,植株对地面覆盖度小,经常要中耕松土的一类作物。

7. 拔节:茎的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迅速进行分裂伸长, 使植株节间突然迅速 伸长的现象。

8. 有效分蘖:能生长至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

9. 无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分蘖。

10. 一次分蘖:从主茎叶腋长出的分蘖。

11. 二次分蘖:从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

12. 剑叶:禾本科植物主茎顶部的最后一片平展叶。

13. 直根系: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

14. 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及其侧根和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不定根)所组成的 根系。

15. 作物的适应性: 是作物长期适应于一定环境条件而形成的一种性状, 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16. 生长: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 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扩大来完成 , 既包括营养体的生长也 包括生殖体的生长 .17. 发育:器官、机能的质变过程,通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特殊花、 果实、种子形成,狭义指生殖生长转变的开始。

18. 作物生育期:作物从播种出苗到成熟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所需的时间。

19. 生育时期:在作物的全生育期中根据其形态和生理上发生显著变化的特点划分成几 个阶段称之为生育时期。

20. 营养生长:一般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

21. 生殖生长 : 一般指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

22. 感温性: 作物因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 23. 感光性: 作物因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其发育进程, 24. 基本营养生长性:即使作物处在适于发育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也必须有最低限 度的营养生长才能进行幼穗(花芽)分化的特性。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主要知识点复习资料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论一、作物生产概况1.中国及世界耕地面积。

2.三大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

3.山西省粮食作物。

4.山西省经济作物。

二、作物起源及分类1.起源于中国的作物(水稻、大豆、谷子、荞麦、大麦等共136种)。

2.起源于新大陆的作物。

3.作物的分类(三大部分、八大类别)。

三、作物生长发育1.生长、发育的概念(生长、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营养体向生殖体的过渡)。

2.种子及其萌发.(1)种子的概念(种子、果实、无性繁殖的根茎叶等)。

(2)种子休眠。

(3)种子萌发过程(吸胀、萌动、发芽)。

(4)种子萌发的条件(水、温度、空气)。

(5)种子出土类型(子叶出土、子叶不出土、半出土)。

3.根和根系生长.(1)单子叶作物的根系(须根系,含种子根、节根、气生根)。

(2)双子叶作物的根系(直根系,主根与侧根)。

(3)根生长的几种趋性(向水性、趋肥性、向氧性)。

4.叶的生长.(1)影响叶生长的因素(温度、光、水、矿质营养)。

(2)叶面积指数(LAI)。

5.花.(1)花序(圆锥花序、穗状花序、肉穗花序、总状花序)。

(2)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四、生育时期、生育期1.生育期的概念。

2.生育时期的概念。

五、作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与生活因子。

2.作物与光。

(1)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2)光周期反应对花原基起诱导作用的因素。

(3)长日照作物。

(4)短日照作物。

(5)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从南向北、从北向南引种后,生育期和开花期会发生什么变化。

3.作物与温度。

(1)温度三基点。

(2)耐寒作物、喜温作物。

3)冷害、霜冻、高温的危害。

4.作物需水临界期。

5.作物与空气。

(1)一年内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

(2)一天内作物群体内CO2浓度的变化。

六、作物产量及其形成1.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

2.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豆类、棉花、薯类)。

七、作物的品质1.品质的概念。

2.环境对品质的影响。

作物栽培总论复习资料.doc

作物栽培总论复习资料.doc

作物栽培总论复习资料一>名词与概念:1.广义的作物: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栽培、利用、演化而来的貝有济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培的一切植物。

狭义的作物是指人工定向选择、驯化改11并丿]J适当方法种植管理的植物。

即人工栽培的大田植物。

人们对广义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叫种植业;对狭义作物的栽培与管理叫作物栽培。

2.农业资源: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所涉及到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町以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如光、热、水、土地、生物、矿质元素等。

工业装备水平、人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等3.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枳、数量、巫量上不可逆的增加的过程。

生长是量变过程。

4.分化——从一种同质细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制质细胞类型的过程。

即从无到冇过程。

5.发育——作物体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质变过程。

6.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由胚珠受精发育成的繁殖器官。

7•农业上的种子指用來繁殖下一代的繁殖器官(播种材料)&休眠:有生活力的种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彖9.强迫休眠••种子具备发芽能力,因缺乏发芽必需条件处于静止状态。

10自发休眠或生理休眠:种子给以适宜条件也不发芽11.发芽…胚根、胚芽伸长突破种皮12.种子的寿命: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能力经历的时间。

13不定根-在基部茎节上发生的根14节根••地下茎节上的不定根;15气生根■■地上茎节上的不定根16•分藥节--茎或分槃的基部茎节不伸长密集于地表处称为分槃节17.分麋力一禾谷类作物产生分麋的特性和能力18•分麋期:全111有50%植株出现第一分藁的时间19.冇效分藥■■能正常抽穂结实(单穗结实5粒以上)的分麋。

20•无效分麋-分麋不能正常抽穗结实(单穗结实5粒以下)。

21居间生长…禾谷类作物茎或糜的生长,主要依靠每个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空组织细胞的分裂与伸长而实现。

这种生长方式叫居间生长22.拔节-主茎或分藥基部第一伸长节间伸长达1〜3 cm时称为拔节。

整理作物栽培学 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

整理作物栽培学 总论复习题要点总结

●第一章★作物学:一般指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科学理论与技术体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主要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探索通过生长调控、管理优化决策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个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可持续发展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研究对象: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生长发育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实现作物栽培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安全保护。

换句话说,作物栽培就是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作物品种和自然资源的潜力★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满足粮食需求,保证食物安全;2提高作物产品的质量,增加供给的多样性;3提高作物生产效益;4实现可持续发展★作物栽培科学技术的未来方向:优质高产栽培节本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技术绿色安全栽培标准化栽培设施栽培信息化栽培★农作物、大田作物、庄稼分类: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为粮食作物、工业原料作物和饲料及绿肥作物。

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有:按感光周期反应特性分:长日照作物(小麦、油菜、蚕豆)短日照作物(水稻、棉花、玉米、大豆)日中性作物(荞麦、豌豆)定日照作物(甘蔗)按感温反应特性分:喜温作物(最低最适最高(10-8-30-40)稻棉烟、耐寒作物(1-3-20-25-28-30)麦油菜③按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分为C3作物C4作物CAM作物(菠萝)④按感水反应特性分为水生作物⑤按根系形态分为直根系作物和须根系作物(稻、玉米);⑥按茎秆形态分为高秆作物、矮秆作物和蔓茎作物。

按播种或收获季节分类①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②夏收作物、秋收作物。

作物栽培学复习总结.doc

作物栽培学复习总结.doc

作物栽培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短tl照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短日照,短日照促进发育,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一定临界日长时, 才能开花的作物。

如稻、玉米、棉花等。

2.收获指数:又称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3.营养临界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屮,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在绝对数量上虽不算太多,但需要的程度很迫切,此时如缺少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后来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过来。

这一吋期就叫作物营养临界期。

4.有效积温: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的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为有效温度。

作物全生长期或某一发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5.棉花铃重:指棉花单铃子棉重,以g表示。

6.冬发油菜:越冬时幼苗有9〜10片绿叶,叶面积指数在1.5以上,开盘直径在30cm以上的油菜, 称为冬发油菜。

7.水稻僵苗:水稻移栽后不长新根、不分葉,生长基本停滞。

&水稻有效分藥:能最终正常抽穗结实的分藥为有效分藥,一般在拔节以前15天发生的分藥,其有效的可能性较大。

9.温度三基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有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之分,称为温度三基点。

10.复种:指在同一块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11.感光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需要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耍一定光周期诱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12.棉花衣指:指100粒子棉上纤维的重量,以g表示。

13.作物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

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作物如麻类、薯类、绿肥、甘蔗等,生育期是指出苗到主产品收获适期的总天数。

14.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作物各器官的建成呈一定的对应关系,在同一时间内某些器官呈有规律的生长或伸长,叫做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这些同时生长(或伸长)的器官就是同伸器官。

15.物候期: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作物栽培学:是为农业生产直接服务的一门重要的应用科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生活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研究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农业技术措施的科学.2.作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植物。

3.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其全生育期需要较高的积温。

4.经济产量: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获得量。

5.生物产量:作物光合作用形成干物质总量。

6.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7.阶段发育:植物从种子发育发到成熟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的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8.叶片功能期:从叶片定型到衰枯前。

9.光合势:持续光合的叶面积与光合时间的积。

10.小麦出苗期:麦田50%植株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幼苗长出地面2cm的时期。

11.小麦分蘖期:麦田50%植株第一分蘖伸出叶鞘1。

5—2cm的时期。

12.小麦拔节期:第一节间离地面1。

5-2cm的时期。

13.玉米拔节期:雄穗伸长,基部节间总长度为2-3cm时期。

14.玉米大喇叭口时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雄穗处在四分体期。

叶龄指数为60左右。

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的时期.15.棒三叶:果穗叶及其上位叶,下位叶统称为棒三叶.16.玉米穗肥:从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并以大喇叭口期为中心施用的促进穗大粒多的肥.17.水稻三性:水稻的生育期内具有的感温性、感光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的统称.18.水稻感光性:光照偏短、暗期加长,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快,幼穗分化提早;光照延长,暗期缩短,水稻完成光周期的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的特性称为水稻感光性。

19.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具有在高温和短日照处理,都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的特性。

20.小秧:3叶期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1.中秧:3.0-3。

5叶龄内移栽的水稻秧苗。

22.大秧:4。

5-6。

5叶领移栽的水稻秧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东云复习资料第一章1.作物的概念指由野生植物经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2.作物的分类按生物学特性分类ө按作物感温特性喜温作物: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耐寒作物: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ө按光周期反应特性长日照作物:小麦、大麦、黑麦、油菜、蚕豆等。

短日照作物:稻、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日中性作物:荞麦、豌豆等。

ө按光合作用CO2同化途径碳3作物:稻、麦、大豆、棉花、油菜、蚕豆等。

碳4作物:玉米、高粱、甘蔗、四倍体黑麦草等。

ө按作物感水特性水生作物:莲藕、菱、萍等。

喜水作物:水稻、茭瓜等。

耐涝作物:高粱、麻等。

耐旱作物:粟、棉花等。

♦按播种收获季节分类ө按播种季节春播作物:棉花、春玉米、春小麦等。

夏播作物:水稻、大豆、花生、夏玉米等。

秋播作物:小麦、大麦、油菜、蚕豆等。

ө按收获季节夏收作物:小麦、油菜、大麦、蚕豆、马铃薯等。

秋收作物:水稻、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甘蔗、甘薯等。

♦按学科分类ө大田作物。

ө园林作物。

作物栽培学研究的作物一般指大田作物作物栽培学对大田作物的分类大田作物一般分3个大类8个小类。

第2节作物栽培学的内涵与作用一、作物栽培学的概念指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环境变化规律和栽培管理规律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生长与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形态建成与生理生化规律。

♦环境变化规律温、光、湿、气、矿质元素等的季节变化与区域变化规律及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栽培管理规律播栽期、密肥水、化学调节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效应及其与环境的耦合关系。

二、作物栽培学的研究目标依据前述三大规律,采取栽培措施,使各生产要素合理组合,以达到作物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目的,使投入发挥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研究对象为群体作物栽培学研究的是群体,并非个体。

解决群体的个体间在争夺光、温、水、肥、气中所存在的矛盾,发挥作物的最大增产、优质潜能及最大生态效益。

♦综合很强重点研究的是良法,解决良种与良法的配套、区域环境与良法的配套,处理茬口的衔接和作物生产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应用性强作物栽培学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针对性、灵活性以及发展性的特征。

四、作物栽培学的地位与作用♦农业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学科,作物学是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基础,作物栽培学是作物学的二级学科。

♦作物栽培学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大问题,对社会稳定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二、作物生长与发育作物生命周期分生长和发育两种基本现象。

♦生长(growth)指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器官数量增多的过程。

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包含营养体和生殖体的生长;是一个数量变化过程,同时伴随植株形态的规律性变化。

♦发育(development)指作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质变过程。

如从叶原基分化到长成一张成熟叶的过程是叶的发育;由茎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进而转化为花蕾和开花是花的发育。

发育的结果是植株根、茎、叶和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作物生活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有时很难区分。

♦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统一关系:生长是发育的基础,没有生长的物质基础就没有发育。

如停止生长的细胞就不能完成发育。

发育分化更多的新器官,又促进了生长,没有发育也就没有进一步的生长。

生长与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对生长有利,不一定对发育有利。

如低肥对生长不利,而加快了发育。

第2节作物的种子及其萌发一、作物种子分类作物生产用的种子是泛指用于繁殖下一代的材料,包括3类器官。

植物学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

如豆类、麻类、棉花、油菜、花生的种子。

果实:由子房等发育而成。

如水稻的颖果。

营养器官:如甘薯块根,马铃薯块茎,甘蔗茎节等二、作物种子的结构种子一般包括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

种皮:种子外面的保护组织。

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幼小植物体,一般可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4个部分。

胚乳:营养物质贮存的部分。

有的种子有,如水稻、小麦、荞麦;有的种子则没有,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内,如棉花、油菜、大豆、花生。

三、作物种子萌发过程种子的萌发(germination)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吸胀:种子内有机亲水胶体吸收水分的物理过程。

萌动:种子内一系列代谢活动恢复的生理生化过程。

发芽:胚根、胚芽突破种皮的生长发育过程。

禾谷类作物将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作为发芽标准。

四、种子发芽的条件含淀粉较多的禾谷类种子吸收自身重量40%-60%的水,含蛋白质多的豆类种子吸收自身重量的120%-180%水,才能萌发。

♦氧气种子内淀粉、蛋白质、脂肪水解需要氧,缺氧进行无氧呼吸,导致乙醇中毒。

氧不足,根系生长受抑制♦温度种子萌发也有其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不同作物不同,小麦分别为3-5、15-31、30-43℃,水稻分别为10-12、30-37、40-42℃。

♦光照大多数大田作物种子的萌发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有部分作物受光影响。

烟草和莴苣种子需光,番茄、茄子、瓜类、苋菜种子需暗。

红光可破除休眠,而蓝光尤其是远红外光却抑制种子萌发。

五、种子的寿命和休眠♦种子寿命种子寿命是指种子从采收到失去发芽力的时间。

一般贮存条件下,多数种子的寿命为1~3年,少数种子达6~11年。

♦种子休眠种子休眠是指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分初生休眠和次生休眠2种情况。

初生休眠:指种子在生理成熟时或收获后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大多数作物种子为初生休眠。

次生休眠:指种子在正常情况下能萌发,遇上不利环境条件的诱导便转入休眠状态。

很多野生植物的种子具备次生休眠特性。

♦种子活力的鉴别方法组织还原力法:用0.1-1%三苯基氯化四唑测定种子,活种子有呼吸,遇三苯基氯化四唑后其胚呈红色,而死种子不着色。

原生质着色力法:用0.1%靛蓝洋红测定种子,活种子胚不着色,而死种子胚着色或全部染上色。

细胞萤光法:用紫外线萤光灯照射纵切的种子,有生活力种子能发出蓝色、蓝紫色等萤光,而无生活力种子为黄色、褐色或无色。

一、作物根系及其生长发育(一)根系的类型作物的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和不定根演变而成,根据有无主根,分为须根系和直根系2类。

♦须根系单子叶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为须根系,由种子根(或胚根)和近地表之下茎节上发生的次生根(也称不定根、节根或冠根)组成。

♦直根系双子叶作物(棉花、油菜、大豆等)为直根系,由粗大的主根(胚根)和一些细小的分枝侧根组成(二)根系的生长♦单子叶作物单子叶作物种子萌发后首先长出初生根(胚根),随植株长大,依次从近地表之下茎节上长出次生根。

初生根和次生根生长到一定程度,其上再长出分枝根。

♦双子叶作物双子叶作物种子萌发后首先长出主根(胚根),随植株长大,从主根上依次长出侧根。

侧根生长到一定程度,其上再长出细根二、作物茎及其生长发育(一)茎的组成作物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节上着生叶和腋芽(或花芽)。

♦单子叶作物的节间单子叶作物(如稻、麦)下部节间一般不伸长,称为分蘖节;上部少数节间伸长,称为伸长节间。

水稻、小麦等作物的伸长节间中间是空心的,玉米等作物的伸长节间中间是实心的。

♦双子叶作物的节间双子叶作物(如棉花)节间一般都伸长,节间中间是实心的。

(二)茎的生长茎秆的高度取决于节间数和节间的长度,茎主要靠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分裂和体积扩大,使每个节间伸长而逐渐长高。

单子叶作物居间分生组织一般在节间基部,双子叶作物在茎尖顶端。

节间生长一般分为组织分化、伸长长粗、物质充实和物质输出4个时期。

组织分化:分化形成茎内输导、机械等组织。

节间急速伸长、长粗。

物质充实:机械组织厚壁细胞中纤维素、木质素充实,薄壁细胞中积累淀粉。

物质输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降解,以糖和氨基酸向外转运三)影响茎生长的因素温度:适宜的高温条件下节间伸长较快。

光照: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抑制节间伸长的作用。

在群体较大条件下,光照不足,植株串高就是这个道理。

营养:氮肥促进节间伸长。

激素:赤霉素GA3促进节间伸长,矮壮素CCC抑制节间伸长。

三、作物的分枝(一)分枝的类型作物具有分枝特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等作物较强,玉米、烟草、芝麻等作物较弱。

分枝都是由节上叶腋内的腋芽发育而来的。

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腋芽将发育成为一个独立的茎秆,称为分蘖。

棉花等作物的腋芽,有的发育成为枝条(营养枝、果枝),有的直接转化为花芽(花)(二)影响分枝的因素密度:种植密度越大,分枝越少。

营养:氮肥越多,分枝越多。

激素:赤霉素GA3抑制水稻分蘖。

品种:有的分枝能力强。

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弱,分枝多(一)叶的组成♦单子叶作物单子叶作物的叶至少由叶片和叶鞘2部分组成,有些作物,如水稻还有叶枕、叶耳和叶舌。

四、作物叶及其生长发育♦双子叶作物双子叶作物的叶至少由叶片和叶柄2部分组成,有些作物,如棉花、大豆还有托叶(二)叶的生长叶起源于茎尖基部的叶原基。

叶原基发生于茎生长点的某些细胞的分化。

在茎生长点转化为生殖生长前,可以不断分化叶原基,前后两个叶原基出现的间隔时间称为分叶间隔(plastochrom)。

叶原基长成叶,一般分为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3个阶段。

顶端生长分化叶轴(原始叶柄/叶鞘和叶片),边缘生长形成叶的雏形,居间生长使叶长大至成熟。

禾谷类作物居间生长的结果使叶片和叶鞘迅速伸长,从下位叶的叶鞘内抽出。

前后两个叶片叶尖出现的间隔时间称为出叶间隔(phyllochrom)或出叶周期。

出叶间隔对指导禾谷类作物生产意义重大,对双子叶作物而言则没有太大价值。

叶片平展后即可进入光合作用,定型不久后达到高峰.叶片光合物大部分外输,从开始输出光合物到失去输出能力的间隔时间称为叶的功能期。

(三)影响叶生长的因素温度:温度主要影响出叶间隔,温度越高,出叶间隔越短。

营养:氮肥主要促进叶柄/叶鞘变长、叶面积增大。

(二)花(穗)分化♦禾谷类作物幼穗分化禾谷类作物幼穗分化开始较早,稻、麦作物一般在主茎拔节前后开始幼穗分化。

♦双子叶作物花芽分化棉花2-3叶期花芽分化,大豆无限结夹品种第1复叶全展开花芽分化,油菜10多叶时花芽分化,花生3片真叶时花芽分化。

(三)开花、授粉和受精♦开花开花是指花朵张开,已成熟的雄蕊和雌蕊(或两者之一)暴露出来的现象。

开花习性同一株上的顺序:主茎先开花,然后为一次分枝(蘖),二次分枝(蘖)同一花序上则有三种顺序:①下部花先开,然后向上,如棉花、油菜、花生、豆类等;②中部先开,然后向上向下,如小麦、大麦、玉米等;③上部先开,然后向下再向上,如水稻、高梁等。

开花时间:一般从早晨到下午5时左右开花,但高粱是从半夜到凌晨。

花期:禾谷类作物小于10天,豆类作物15-70天,油菜25-50天,棉花50-60天,花生50-12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