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 新人教版
最新2024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2.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2.2.2 有理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二、小组合作,探究概念和性质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想一想:有理数的除法是怎样计算的?例1 计算:(1)(2)师生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1)中有带分数,是化为假分数还是用拆分法,让同学们用两种形式去计算结果,同时点几名学生上黑板演示结果,让学生通过计算去感悟两种方法比较好.(2)中含有小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通过乘法运算律简便计算. 让几名学生上黑板演示结果.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同学们,想想有理数的乘混合除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1. 注意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中,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可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2. 同时将小数化为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方便约分;3. 还可应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做游戏:有个写运算符号的游戏:在“3 □ 50 □ 2 □ □ 2” 中的每个“□”内,填入+,-,×,÷中的某一个(可重复使用),然后计算结果.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展示自己写的结果.(学生积极踊跃发言,问答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的结论.设计意图:从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可类比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的顺序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按照乘法的运算规律运算,注意其中的带分数和小数,带分数可以拆分计算,小数可化为分数计算,先观察在灵活运用运算规律.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的结论.预设结果:生:我的结果是.你能帮小优同学算出这个答案吗?预设结果:无括号运算: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在无括号的情况下,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追问:若将上述式子添加括号该如何计算?预设结果:有括号运算:师生活动:让学生尝试解答,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乘除后算加减.归纳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指出先做什么运算,则与小学所学的混合预算一样:按照“先乘除,再加减”的顺序进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设计意图:根据预设的结果,或者可以展示其他同学的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运算的顺序来计算有理数的运算.设计意图:在同一个式子的情况下,有括号和没有括号运算下的运算情况是不一样的,同时可根据学生自己写的式子来演算,这样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典例精析:例2 (1) -8+4÷(-2);(2) (-7)×(-5)-90÷(-15)学生活动: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练一练:1.计算(1)(肇庆期中) -8-÷2×| 5-9 |;(2)(湛江期末) 13×(-5)-(-3)÷;师生活动:1.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2小组内批阅.3.对板演的内容进行评价纠错.知识点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例 2 某公司去年1~3 月平均每月亏损 1.5 万元,4~6 月平均每月盈利 2 万元,7~10 月平均每月盈利 1.7 万元,11~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3 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师生活动:师提问:盈亏情况在有理数当中所代表的的含义是什么?生:盈利就是正数,亏损就是负数.然后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设计意图:规范解题步骤,注意混合运算中的符号问题.设计意图:为了提高运算适度,要灵活运用运算律,还要能创造条件利用运算律,如拆数,移动小数点等,对于复杂的有理数运算,要善于观察,分析,类比与联想,从中找出规律,再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至此,便可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稳操胜卷.设计意图:有理数计算产生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服务于实际生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案,新教材)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2有理数的减法(2)---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能够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探究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2.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3.通过对于同一个算式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思维和转化思想.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能够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1:下表是某水文站记录的潮汛期某河流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上周末的水位恰好达到警戒水位.单位:米).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了?小组探究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河流的水位是上升还是下降,得出以下两种计算方法:(1) 0.20+0.81-0.35+0.13+0.28-0.36-0.01;(2)0.20+(+0.81)+(-0.35)+(+0.13)+(+0.28)+(-0.36)+(-0.01);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怎样计算?点出课题,本节课学习——2.1.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运用加、减法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1. 计算: (-20)+(+3)-(-5)-(+7).学生活动:探讨上式有加,也有减法,可以先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按顺序把减法化为加法计算.师生活动:减法变成加法后,运用加法运算律,将正数和负数分别相加. 引导学生注意: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号直接去掉;括号前是“-”号时,将括号连同它前边的“-”去掉,括号内要变号.师生共同活动:(-20)+(+3)-(-5)-(+7)=(-20)+(+3)+(+5)+(-7)(减法变成加法)=[(-20)+(-7)]+[(+3)+(+5)](加法运算律,正负数分别相加)=(-27)+(+8)=-19活动二: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问题2.怎样将a b c +-,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学生活动:讨论归纳,根据相反数意义和减法法则,统一为加法:()a b c a b c +-=++-. 问题3.上面的算式:(-20)+(+3)-(-5)-(+2),怎样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上面的两种书写形式怎样读?学生活动:学生试着写,试着读;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再分组换数字写和读.师生活动:师生共同用简单的方式写出上面的运算(-20)+(+3)-(-5)-(+7)=-20+3+5-7=-20-7+3+5=-27+8=-19.例2. 计算: 14-25+12-17.学生活动:统一成加法,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负数分别相加;教师活动:提醒学生在式子中,要每两个数之间都视为有一个“+”省略没写,运用加法运算律具有把共同特点的数放到一起加.14-25+12-17=14+12-25-17=26-42=-16.活动三:探究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4.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 b .对于下列各组数,a b :2,6;0,6;2,6;2, 6.a b a b a b a b ======-=-=-(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你能用,a b 的算式表示上述各组点A,B的距离吗?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画数轴,探究结果.教师活动:再换几组数字,你能归纳A,B两点间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师生共同活动:A,B两点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为:AB=()a b a b ->,即AB=a b -. 例3.如图,在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数a 、b ,且20a b +=.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则点A 表示的数为( )A .4B .4-C .8D .8-学生活动:由20a b +=可得2a b =-,再根据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列式求得b ,进而求得a 即可教师活动: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如下:∵20a b +=,∴2a b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212b b --=,解得:4b =,∴8a =-,点A 表示的数为8-.故选:D三、强化巩固1.解答课堂导入中的问题1.学生解答对比,教师评价.2.练习1、2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3.拓展训练:如图,将一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 ”和“6cm ”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2-和实数x 的两点,那么x 的值为( )A .3B .4C .5D .6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解答.(参考答案:将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 ),刻度尺上的0cm 和6cm 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2-和实数x 的两点,∵0到6之间是6个单位,∴(2)6x --=.∴4x =,故答选:B )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般统一为加法,再利用加法运算律,把具有某些特点的数结合在一起,再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也可以从左向右依次按加减法法则进行.2. 数轴上A,B两点的距离与数,a b 的关系为:AB=()a b a b ->,即AB=a b -. 学生小组合作对思想方法总结: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对于“+”“-”既可以看作性质符号(正、负),又可以看作运算符号(加、减),对于同一个算式可以给出不同的解释,体现了数学的发散思维和转化思想,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 1. 课本习题2.1第5题的2、4、6、8小题;2. 课本习题2.1第6、7、10、11题.选做作业:课本习题2.1第5题的2、4、6小题;2.课本习题第8、9、12、13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RJ上册精品教案 第1章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备课素材示例●置疑导入展示世界杯图片:问题1: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某届世界杯中,德国队在第一场上半场赢了2个球,下半场输了1个球,德国队在本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问题2:若我们把进一个球记为+1,失一个球记为-1,则德国队本场的净胜球数如何用算式表示呢?【教学与建议】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找准新知识的起点,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建议:学生单独完成,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此算式的特征,进而引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回答下列问题:“飞天英雄”翟志刚在太空行走时穿着厚厚的太空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船舱外温度太低,达到-100 ℃,而舱内的最低温度比舱外温度约高118 ℃,要想知道舱内的最低温度,该怎样计算呢?●悬念激趣动物王国开运动会,小蚂蚁充当火炬手.小蚂蚁从某点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假设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小蚂蚁爬行的过程记录如下(单位:cm):+6,+11,-7,-4,-6.问:小蚂蚁最后能回到出发点吗?【教学与建议】教学: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导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建议: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讨论算法.两个有理数相加,既要考虑符号,又要考虑绝对值.【例1】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为正的是(C)A.4.1+(-5.5) B.(-6)+2C.-3+5 D.0+(-1)【例2】计算:(-3)+(-4)=__-7__.步骤:(1)根据数轴确定两个加数的正负;(2)根据数轴确定是用绝对值相加还是相减;(3)根据法则计算结果.【例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对a +b的值的判断错误的是(A)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aD.大于b【例4】若有理数a,b对应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__<__0(选填“=”“>”或“<”).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解答实际问题时,(1)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分别用正、负数表示;(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实际问题确定答案.【例5】“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写成算式是(B)A.(-3)-(+1)=-4 B.(-3)+(+1)=-2C.(+3)+(-1)=+2 D.(+3)+(+1)=+4【例6】一艘潜艇所在高度为-80 m,一条鲨鱼在潜艇上方30 m处,则鲨鱼所在高度为__-50__m__.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活动1 新课导入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定义是什么?答: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与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加法运算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活动2 探究新知教材P 16~18 内容.提出问题:(1)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 ,再向右移动3 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2)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5 m ,再向左移动3 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3)一个物体先向左移动3 m ,再向右移动5 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4)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3 m ,再向左移动5 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5)一个物体先向右移动5 m ,再向左移动5 m ,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多少?请列算式表示;(6)一个数同0相加,结果是多少?(7)你能归纳一下有理数加法法则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同号两数相加,取__相同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相加__.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__大__的加数的符号,并用__较大__的绝对值减去__较小__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0__.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这个数__.4.(1)若a >0,b >0,则a +b__>__0;(2)若a <0,b <0,则a +b__<__0;(3)若a >0,b <0,且|a|>|b|,则a +b__>__0;(4)若a >0,b <0,且|a|<|b|,则a +b__<__0.◆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 18 例1.例2 计算:(1)(+3)+(+8); (2)⎝ ⎛⎭⎪⎫+14+⎝ ⎛⎭⎪⎫-12;(3)⎝⎛⎭⎪⎫-312+(-3.5); (4)-3.4+4; (5)(-2.8)+2.8; (6)|(-19)+8.3|.解:(1)原式=+(3+8)=11;(2)原式=-⎝ ⎛⎭⎪⎫12-14=-14; (3)原式=-(3.5+3.5)=-7;(4)原式=+(4-3.4)=0.6;(5)原式=0;(6)原式=|-(19-8.3)|=|-10.7|=10.7.例3 一只蜗牛爬树,白天向上爬了1.5 m ,夜间向下爬了0.3 m ,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多少米?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1.5+(-0.3)=+(1.5-0.3)=1.2(m).答:蜗牛一共向上爬了1.2 m .练习1.教材P 18~19 练习第1,2,3,4题.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D)A .(-2)+(-2)=0B .(-6)+(+4)=-10C .(+12)+(+3)=-15D .(+21)+(-2)=193.有下列说法:①若两个加数都是正数,其和一定为正数;②若两个数的和是正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正数;③若两个加数都是负数,其和一定为负数;④若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加数一定都为负数.其中正确的有(C)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A 地的海拔为-21 m ,B 地的海拔比A 地高68 m ,则B 地的海拔为__47__m.5.已知m ,n ,,n 互为相反数,+n +,n 互为相反数,∴m +n =0.又∵x 的绝对值等于6,∴x =-6或+n ++n ++n +x 的值为-6或6.◆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问题.1.作业布置(1)教材P 24 习题1.3第1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法(1)【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2.会作简单的加法计算;3.感受到原来用减法算的问题现在也可以用加法算.【对话探索设计】〖探索1〗(1)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2)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运出200吨化肥,两天总的结果一共运进多少吨?(3)某仓库第一天运进300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200吨化肥, 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4)把第(3)题的算式列为300+(-200),有道理吗?(5)某仓库第一天运进a吨化肥,第二天又运进b吨化肥,两天一共运进多少吨?〖探索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下面的数轴检验你的答案.在足球比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若某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即红队进5个球,失2个球),红队净胜几个球?〖小游戏〗(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前进5步,又前进-3步,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若是后退-1步,又后退3步呢?〖练习〗1.登山队员第一天向上攀登,第二天又向上攀登(天气恶劣!),两天一共向上攀登多少米?2.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补充作业〗1.分别用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表示下面每小题的结果(能求出得数最好):(1)温度由下降; (2)仓库原有化肥200t,又运进-120t;(3)标准重量是,超过标准重量; (4)第一天盈利-300元, 第二天盈利100元.2.借助数轴用加法计算:(1)前进,又前进,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2)上午8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8时下降,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3.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他的位置记为.然后又上升,这时他处在什么位置?有理数的加法(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法的实际意义;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3.感受数学模型的思想;4.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对话探索设计】〖探索1〗1.第一天赢利,第二天还赢利,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2.第一天亏本,第二天还是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再向左运动, 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用数轴检验你的答案.〖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1条是: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并把绝对值_________.这条法则包括两种情况:(1)两个正数相加,显然取正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3)+(+5)=+8;(2)两个负数相加,取_____号,并把______相加.例如(-3)+(-5) = -(3+5) = -8.答案"-8"之所以取"-"号,是因为______________,"8"是由_____的绝对值和______的绝对值相______而得.〖练习〗1.上午6时的气温是,下午5时的气温比上午6时下降, 下午5时的气温是多少?2.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蓝队胜黄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3.第一天向北走,第二天又向北走,两天一共向北走多少km?4.仿照(-3)+(-5) = -(3+5)= -8的格式解答:(1)-10+(-30)=(2)(-100)+(-200) =(3)(-188)+(-309)=〖探索2〗1.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2.第一天赢利,第二天亏本,两天合起来算,是赢利还是亏本?3.正数和负数相加,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前半部分是: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减去_________________.例如(+6)+(-2) = +(6-2) = +4.答案"+4"之所以取"+"号,是因为两个加数(+6与-2)中__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答案"+4"的绝对值4是由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__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到.又例,计算(-8)+(+3)时,先取______号,这是因为两个加数中,______的绝对值较大.然后再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得_____,于是最后得到答案是______.计算的过程可以写成(-8)+(+3) = -(8-3) = -5.〖议一议〗有人说,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实质就是把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的减法运算.他说的对不对?〖练习〗1.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3:1, 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2.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右运动,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3. 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 把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如下:-3.5,+1.2,-2.7.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标准重量多少?4.仿照(-8)+(+3) =-(8-3) = -5的格式解题:(1)(-3)+(+8)=(2)-5+(+4)=(3)(-100)+(+30)=(4)(-100)+(+109)=〖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第2条的后半部分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例如(+3)+(-3) = ______,(-108)+(+108) = ______.〖例题学习〗P21.例1,例2P22.练习2(按例1格式算.)〖作业〗P29.习题 1, P32.习题 8,9,10【备选素材】用一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显然□+■=0,(1)■■+□□□=(■+□)+(■+□)+ □=_____.这表明-2+3=+(3-2)=1.想一想:答案为什么是正的?为什么转化为减法运算?(2)计算■■■■■+□□□□□=_____.(3)计算■■■■■+□□=(■■+□□)+ ■■■=______.这说明-5+(+2)=-(___-___)=_______.(4)计算■■■+□□□□□=?有理数的加法(3)【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能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对话探索设计】〖复习导入〗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2.猜一猜:在有理数的加法中,这两条运算律仍然适用吗?3.(1)计算30+(-20)=__________=______,-20+30=___________=_____;(2)[8+(-5)]+(-4)=_______=______, 8+[(-5)+(-4)]=_______=______.你猜对了吗?〖试一试〗你会用文字表述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吗?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这两条运算律吗?〖例题学习〗P22.例3〖例题探索〗P23.例4.你认为例4的两种解法哪一种比较好?〖练习〗P23.练习1〖作业〗P23.练习2,P30.习题2【备用素材】1.(1) 两个数都是负数,它们的和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2) 两个数的和是负数,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吗?为什么?2.(1)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红队以4:1胜黄队,这说明红队进_____球,失______球,净胜_______球;而黄队则进_____球,失______球,净胜_______球.(2)某赛季,申花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2个球(5比3);第二场比赛输了3个球(1比4),两场比赛该队净胜几个球?3.某地,去年9月1日的平均气温是28℃,第二天平均气温比第一天上升了2℃,第三天平均气温比第二天上升了-5℃(下暴雨!),问第三天平均气温是多少,请画出(温度计)示意图.4.各举两个反例说明以下的说法是错误的:(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2)两个数的和是0,这两个数都是0.*(3)若a>0,b<0,且|a|<|b|,则a+b=-(|a|-|b|).5.(1)小学所遇到的加法运算,两个加数的和会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吗?(2)a+b会小于a吗?为什么?6.若用Δ表示+10,用▢表示-10,用◇表示+1,用◆表示-1.则ΔΔ◇◇◇表示_________;▢▢▢▢▢◆◆◆◆表示_______.ΔΔ◇◇◇+▢▢▢▢▢◆◆◆◆=(Δ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结果表示的数是_______.7.有一批食品罐头,标准质量为每听454克.现抽取10听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单位:克):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质量444 459 454 459 454 454 449 454 459 464若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y用正数表示,不足的用负数表示,依照上表的数据列出这10听罐头与标准质量的差值表(单位:克):听号 1 2 3 4 5 6 7 8 9 10y分别用上面两个表格的数据求出10听罐头的总质量,比较这两种方法.8.小钱上周五以收盘价买进股票1000股,每股20元.下表为本周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按收盘价即交易结束时的价格计算):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价(元) +0.6 -1.3 +1 +0.7 -2(1)到本周三收盘时,小钱所持股票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股票最高价出现在星期几?是多少元?(3)已知小钱买进股票时付了4‰的手续费,卖出时又付成交额4‰的手续费和3‰的交易税,如果小钱在本周末以收盘价卖出全部股票,他的收益如何?9.小京同学在计算16+(-24)+22+(-17)+(-56)+56时, 利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先把正负数分别相加,得16+22+56+[(-24)+(-17)+(-56)].你认为这样算能使运算简便吗?你认为还有其它方法吗?10.用简便方法计算:(1)1033.78+(-26)+(-39)+(-38);(2)12.7+(-24.6)+(-29.1)+6.8;(3)1.3+0.5+(-0.5)+0.3+(-0.7)+3.2+(-0.3)+0.7;(4)(-109)+(-267)+(+108)+268;。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对数的大小比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能会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判断符号,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符号的判断和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5元,又卖掉2本书,每本书3元,请问小明最后赚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优质教案
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情感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获得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教学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0)+(+3)-(-5)-(+7)①(-7)+(+5)+(-4)-(-10)②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③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教学说明】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栏目二中的思考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然后由学生小组交流并归纳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比谁算得对,算得快【分析】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答案】(1)-1;(2)1;(3)-5050例2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笔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分析】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则总额为:银行存款增加3,且增加了1625元-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1625(元)例3计算:1-3+5-7+9-11+……+97-99【分析】抓住算式的结构规律,可以考虑两两结合.解:原式=(1-3)+(5-7)+(9-11)+……+(97-99)=-50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式子-6-8+10+6-5读作,或读作.(2)把-a+(+b)-(-c)+(-d)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3)若|x-1|+|y+1|=0,则x-y= .(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 - + + .2.(1)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n等于()A.4B.8C.-10D.-2(2)使等式|-5-x|=|-5|+|x|成立的x是()A.任意一个数B.任意一个正数C.任意一个负数D.任意一个非负数(3)-a+b-c由交换律可得()A.-b+a-cB.b-a-cC.a-+c-bD.-b+a+c(4)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M>N>H>GB.H>M>G>NC.H>M>N>GD.G>H>M>N3.计算题.4.股票交易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金融活动,它可以促进投资和资金流通.南京某证券交易所的一种股票第一天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3元,第二天的最高价比开盘价高0.3元,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1元,第三天的最高价等于开盘价,最低价比开盘价低0.2元.一天中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差,叫做这天股票的涨幅.计算这三天的平均涨幅.【教学说明】这4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评讲.【答案】1.(1)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负6减8加10加6减5(2)-a+b+c-d(3)2(4)-8 7 4 62.(1)D(2)D(3)B(4)B3.(1)-1(2)25/24(3)-52 74.0.4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教学说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习题的训练,巩固有理数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教师要认真归纳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本节课教学时针对性指导.训练以学生自主解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解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给学生指明解题方向.成功名言警句:2、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1.2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新知探究
例1的运算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写为
(-20)+(+3)-(-5)-(+7)
=-20+3+5-7
=-20-7+3+5
=-27+8
=-19.
大胆探究:在符号
简写这个环节,有
什么小窍门吗?
新知探究
➢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符号简写方法:
1. 一个数前面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例3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B,C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解: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 ,点C表示数−3.
(2)因为|(−
)−(−3)|=|−
+3|=| |= ,
所以B,C两点间的距离是
.
归纳小结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
(1) (−52)−(+37)+(−19)−(−24);
(2) (+2
)−(− )−(−3 )−(+5 ).
解:(1) (−52)−(+37)+(−19)−(−24)
=(−52)+(−37)+(−19)+24
=−52−37−19+24
=−108+24
=−84.
随堂练习
(2) (+2 )−(− )−(−3 )−(+5 ).
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时,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5.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通过有理数加法的学习,增强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的素养。
2.激发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提高对有理数概念及其加法法则的理解,培养数学抽象和模型构建的核心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1有理数的加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有理数的定义,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2.学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加、零与任何有理数相加的情况。
3.能够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值计算。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加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数学应用和问题解决的素养。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的训练,提高数据处理和推理的素养。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中,增强合作交流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有理数加法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加法法则的理解整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对于正有理数、负有理数的分类能够较快掌握,但在异号相加的规则上,尤其是绝对值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更加细致和具体。
我尝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加法,如温度变化、收支情况等,学生们对这些例子很感兴趣,能够更好地将数学与实际联系起来。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在将问题抽象为数学运算这一步骤上,学生们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
数学人教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优秀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1)(终极版)教学目标:1.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必要的讲解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如果把向西走20米记作—20米,那么向东走30米应该记作()米,—10米表示向()走()米,+50米表示向()走()米。
0米表示()。
我们把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以后,我们知道除0以外任何一个有理数都由()和()两部分组成。
2.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
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
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3.问题: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
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方向。
二、讲授新课:1.发现、总结: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明确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50米,写成算式就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写成算式是(+20)+(―30)=―1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写成算式是:(―20)+(+30)=( )。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理数的加减法》
教案设计:《有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包括同号数相加减、异号数相加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有理数加减法的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异号数相加减时符号的确定和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约5分钟)●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温度变化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升降如何用有理数表示,并引出有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复习旧知:快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数轴表示及正负数的基本性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明确目标:告知学生本节课将要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讲授新知(约15分钟)●概念讲解:详细阐述有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特别是同号数相加减和异号数相加减的符号规则和计算步骤。
●示例演示:通过具体例题,逐步展示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强调运算顺序和符号处理的细节。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有理数加减法的规律,如“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 合作探究(约15分钟)●分组探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不同的有理数加减法题目进行探究。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思路,探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汇报分享:各组选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全班共同讨论和纠正可能的错误。
4. 巩固练习(约10分钟)●课堂练习: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即时反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疑惑。
●集体订正: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体订正,强调易错点和注意事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4.2.2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交流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课件,准备好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35元,打八折后,小明又还了5元,问小明最后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引出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关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综合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发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2.3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教案
第3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复习导入 1.在小学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运算顺序是先算__乘除__,再算__加减__,如果有括号,先算__括号__里面的. 2.观察式子3×(2+1)÷⎝⎛⎭⎫5-12 ,里面有哪几种运算,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来计算? 【教学与建议】教学:复习四则运算顺序后提出问题,及时让学生体验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建议:学生先计算,再小组讨论结果.●置疑导入 如图所示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输入x →+2 →×(-3) →÷16 →+5 →×x →输出小明认为当输入的x 为正数时,输出的值为负数;当输入的x 为负数时,输出的值仍为负数. 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请你分别选择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输入该程序,看输出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教学与建议】教学:利用一个新颖的数值运算程序,提出疑问,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游戏.建议: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板演.*命题角度1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按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进行计算.(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2)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3)若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例1】计算-113 ÷(1-4)×⎝⎛⎭⎫-13 的值为(C) A .-113 B .113 C .-427 D .427【例2】计算:(1)15 ×(-5)÷⎝⎛⎭⎫-15 ×(-5);(2)(-15)÷⎝⎛⎭⎫13-112-3 ×6. 解:(1)原式=-25;(2)原式=1085 .*命题角度2 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合理准确地使用计算器的功能键,使得运算顺序符合题目要求.【例3】用带有符号键(-) 的计算器计算-5.13+4.62的按键顺序是__- __5.13__+ __4.62__= __,结果是__-0.51__.【例4】用计算器计算:25.6×(-0.5)+20.6.解:原式=7.8.*命题角度3 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审清题意,列出正确算式,再按照四则运算顺序和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写出结果.【例5】已知某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为寄一件物品不超过5 kg ,收费13元;超过5 kg 的部分每千克加收2元.圆圆在该快递公司寄一件8 kg 的物品,需要付费(B)A .17元B .19元C .21元D .23元【例6】根据实验测定:高度每增加1 km ,气温大约降低6 ℃.某登山运动员从地面开始向上攀登某一座山峰,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当他距地面的高度为2 km 时,与地面气温相比,2 km 高空处的气温有什么变化?(2)过了一会儿,运动员在攀登途中发回信息,报告他所在位置的气温为-15 ℃,如果此时地面气温为3 ℃,求此时该登山运动员所在位置距地面的高度.解:(1)与地面气温相比,2 km 高空处的气温下降了12 ℃;(2)根据题意,得[3-(-15)]÷6×1=3(km),则此时该登山运动员所在位置距地面的高度为3 km.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1.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2.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谨慎进行,最后要有验算的好习惯.3.培养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及符号的确定方法.◆活动1 新课导入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____a +b =b +a ____;加法结合律:____(a +b )+c =a +(b +c )____;乘法交换律:____ab =ba ____;乘法结合律:____(ab )c =a (bc )____;乘法分配律:____a (b +c )=ab +ac ____.◆活动2 探究新知1.教材P 36 例8.提出问题:(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与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一样吗?(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3)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 37 内容.提出问题:用计算器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 知识归纳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无括号,先算__乘除__,后算__加减__,有括号的要先算__括号里面的__.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一般按式子所表示的顺序输入,特别注意符号键(-) __的使用.◆活动4 例题与练习例1 教材P 36 例9.例2 计算:(1)⎝⎛⎭⎫-316 ×⎝⎛⎭⎫-157 -247 ÷⎝⎛⎭⎫-335 ; 解:原式=196 ×127 +187 ×518=387 +57=437 ;(2)-227 ×⎝⎛⎭⎫227-43 ×722 ÷⎝⎛⎭⎫-2221 . 解:原式=⎝⎛⎭⎫227-43 ×227 ×722 ×2122 =⎝⎛⎭⎫227-43 ×2122 =227 ×2122 -43 ×2122=3-1411=1911 . 练习 1.教材P 36 第2个练习.2.教材P 37 练习.3.计算(-6)÷35 ×53 -53的结果等于(C ) A .0 B .-723 C .-1813D .15 4.在算式1-|-2□3|中的“□”里,填入一个运算符号,使得算式的值最小,则这个符号是(C )A .+B .-C .×D .÷5.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2,则a +b 3+cd -x =__-1或3__. 6.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1+5÷⎝⎛⎭⎫-16 ×(-6); 解:原式=-1+5×(-6)×(-6)=-1+180=179;(2)-8-⎣⎡⎦⎤-7+⎝⎛⎭⎫1-13×1.2÷(-3) . 解:原式=-8-⎣⎡⎦⎤-7+⎝⎛⎭⎫1-25×⎝⎛⎭⎫-13 =-8-⎝⎛⎭⎫-7-15 =-8+715=-45. ◆活动5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2.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4.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1.作业布置(1)教材P 38~39 习题1.4第8,9,10题;(2)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2.1.1有理数的加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学过正数的加法,但是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到超出正数范围的加法情况,此时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呢?二、探究新知一个小球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师:根据题意列出对应的式子:(1)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再向右运动5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运动结果是什么?(2)如果小球先向左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加数加数和(+3)+(+5)=+8,(-5)+(-3)=-8)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3)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3米,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4)如果小球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5米,两次运动后小球从起点向__左__运动了__2__米.加数加数和(+5)+(-3)=+2,(+3)+(-5)=-2)师:你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中发现了什么?归纳: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5)小球先向右运动5米,再向左运动5米,小球从起点向__左(右)__运动了__0__米.师: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归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总结归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三、课堂练习试一试身手:口答下列算式的结果:(1)(+4)+(+3);(2)(-6)+(-5);(3)(+3)+(-7);(4)(+9)+(-4);(5)(+8)+(-8);(6)(-3)+0;(7)0+(+2);(8)0+0.【答案】(1)7(2)-11(3)-4(4)5(5)0(6)-3(7)2(8)0学生逐题口答后,师生共同得出.方法总结:1.先判断类型(同号、异号等);2.再确定和的符号;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教师规范写出解答,注意解答过程中讲解对法则的应用.解:(1)(-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12.(2)(-4.7)+3.9(两个加数异号,用加法法则的第2条计算)=-(4.7-3.9)(和取负号,用大的绝对值减去小的绝对值)=-0.8.教师点评法则运用过程中的注意点: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下面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以及教材第28页练习.(1)(-0.9)+(+1.5);(2)(+2.7)+(-3);(3)(-1.1)+(-2.9).学生练习,四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师生评价.本节课教师可根据时间的情况,多安排一些练习,以求通过练习达到巩固掌握知识的目的.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教材P28练习第1,2,3,4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分类、辩析、归纳、化归等).如在探究加法法则时,有意识地把各种情况先分为三类(同号、异号、一个数同0相加);在运用法则时,当和的符号确定以后,有理数的加法就转化为算术的加减法.第2课时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悉地进行加法运算.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运用.难点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来简化加法运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1.计算(口算):(1)39+15=__54__,15+39=__54__;(2)(-98)+(-12)=__-110__,(-12)+(-98)=__-110__;(3)(-24)+(+24)=__0__,(+24)+(-24)=__0__;(4)(-23)+(+17)=__-6__,(+17)+(-23)=__-6__.问题3:通过以上的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加法交换律:a+b=b+a.探究活动(二)2.填空:(1)(-15)+(+26)+(+9)=[__(-15)__+__(+26)__]+(+9)=(-15)+[__(+26)__+__(+9)__]=__20__.(2)(-2)+(-12)+(+12)=[__(-2)__+__(-12)__]+(+12)=(-2)+[__(-12)__+__(+12)__]问题4:请你们猜想一下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仍然成立么?使用这些运算律有什么好处呢?请小组开始讨论.归纳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加法的结合律:(a +b )+c =a +(b +c ).师生共同分析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出规范完整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听明白,从中体会认识运算律的作用.例1 计算:16+(-25)+24+(-35). 【答案】-20 例2 灵活运用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简便运算 (1)(-25)+(+56)+(-39)+(+28); (2)(-1.9)+3.6+(-10.1)+1.4;(3)13 +(-34 )+(-13 )+(-14 )+1819 ; (4)(-337 )+12.5+(-1647 )+(-2.5).【答案】(1)20 (2)-7 (3)-119(4)-10问题:回顾以上各题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总结归纳: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师投影展示教材例3.学生独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会直接进行计算,不会想到第二种解法,在学生完成以后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不足部分记为负数,那么10袋小麦对应的数分别为多少?它们的和是不是最终结果呢?学生讨论后解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理解这种解法,学生在计算中能否自觉运用运算律解决问题.根据情况可对这一题和这种解法进行板书或讲解.三、课堂练习 1.计算:(1)23+(-17)+6+(-22);(2)(-2)+3+1+(-3)+2+(-4).2.上周五股民新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答案】1.(1)-10 (2)-3 2.34元 四、课堂小结1.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例3中解法2解决问题的数学现象,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五、课后作业教材P3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开始时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接着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2.1.2有理数的减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2.能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运算;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温度计,提出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度吗?2.你能列式求这个结果吗?学生观察后先回答问题1得出结果,然后再列出算式5-(-5)=10.二、探究新知1.探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师:这里的计算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5-(-5)=10,而我们还知道5+(+5)=10.即5-(-5)=5+(+5).观察这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讨论,教师不必急于归纳.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计算:9-8,9+(-8).15-7,15+(-7).观察比较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归纳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用符号表示:a-b=a+(-b).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2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①减号变加号;②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三、课堂练习师:出示教材P32例4. (1)(-3)-(-5); (2)0-7;(3)7.2-(-4.8); (4)(-312 )-514.【答案】(1)2 (2)-7 (3)12 (4)-834计算(口答): (1)6-9;(2)(+4)-(-7); (3)(-5)-(-8); (4)(-2.5)-5.9; (5)1.9-(-0.6); (6)-25 -(45 );(7)0-(-5); (8)0-5.【答案】(1)-3 (2)11 (3)3 (4)-8.4 (5)2.5 (6)-65(7)5 (8)-5师生共同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教师示范前两题,给学生一个规范的过程,同时结合法则讲解法则的运用,剩下两题学生尝试完成,体验法则的运用.练习:教材32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思考:以前我们只能做被减数大于减数的减法运算,现在你能做被减数小于减数的减法运算吗?这时的差是一个什么数?五、课后作业教材P32练习第1,2题.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的新型师生关系.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重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省略括号的形式并读出来.难点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将加减法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并读出来.一、导入新课一口深3.5米的深井,一只青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7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1.25米又下滑了0.2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又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65米.问题:小青蛙爬出井了吗?学生回答.二、探究新知师:投影展示教材例5.计算(-20)+(+3)-(-5)-(+7).学生完成.说明:学生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去进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本身也需要将减法统一成加法,可以先让学生感受这一方法.师:提出新的问题,可否将其先统一成加法,然后再进行运算?学生讨论后回答.师:让学生尝试新的思路,然后与刚才的方法相比较.师:进一步提出,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了加法运算律的应用.让学生再重新尝试做一做.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探索统一成加法以后的省略括号的书写形式及读法.师:出示例子(-20)+(+3)+(+5)+(-7)并指出,这个式子是否可看作-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便,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20+3+5-7.可以读作(1)负20,正3,正5,负7的和.(2)负20加3加5减7.注意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读法,尤其是第一种,学生可能不习惯,但在后面讲到多项式时还会涉及类似的问题.例6计算:14-25+12-17.解:14-25+12-17=14+12-25-17=26-42=-16.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a,b.对于下列各组数a=2,b=6;a=0,b=6;a=2:b=-6;a=-2,b=-6.(1)观察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你能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2)利用有理数的运算,你能用含有a,b的算式表示上述各组点A,B之间的距离吗?一般地,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三、课堂小结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四、课后作业教材P34练习第1,2题.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探求新知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考虑运算顺序的问题,这是所有混合运算必需首先解决好的问题,然后再从引例的角度遵循减法法则,让学生尝试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通过运算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必要性,而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充满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中去发现与探究.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渗透了转化的思想.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2.2.1有理数的乘法(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1.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重点运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及对法则的理解.一、导入新课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水位下降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位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位多少米?生:26米师:能写出算式吗?生:……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a.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3×3=9,3×2=6,3×1=3,3×0=0.规律: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__积逐次递减3__.b.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那么应有:3×(-1)=-3,3×(-2)=__-6__,3×(-3)=__-9__.c.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3×3=9,2×3=6,1×3=3,0×3=0.规律:__左右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为3,若另一个因数逐次减少1,乘积也相应减少3__.d.要使c中的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成立,那么应有:(-1)×3=__-3__,(-2)×3=__-6__,(-3)×3=__-9__.(2)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角度进行观察总结归纳,得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乘负数,负数乘正数的规律.(3)利用(2)中的结论计算下面的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3)×3=__-9__,(-3)×2=__-6__,(-3)×1=__-3__,(-3)×0=__0__.规律:__随着后一乘数逐次减1,积逐次加3__.(4)按照(3)中的规律,填空,并总结归纳.(-3)×(-1)=__3__,(-3)×(-2)=__6__,(-3)×(-3)=__9__.结论:__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__.2.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文字叙述.(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讨论:(1)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0;(3)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4)若ab<0,则a,b应满足什么条件?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共同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板书,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依据.教师出示例2,引导学生完成.4.倒数计算并观察结果有何特点?(1)12×2; (2)(-0.25)×(-4). 【答案】(1)1 (2)1要点:有理数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思考:数a (a ≠0)的倒数是什么?(a ≠0时,a 的倒数是1a)巩固:口答,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1,-1,13 ,-13 ,5,-5,0.75,-213 .例2 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km ,气温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解:(-6)×3=-18. 答:气温下降18℃. 三、课堂练习 计算: (1)4×(-9); (2)-11×5; (3)(-0.3)×(-0.6);(4)(-12 )×23 ;(5)-98×0; (6)(-0.2)×(-13).【答案】(1)-36 (2)-55 (3)0.18 (4)-13 (5)0 (6)115四、课堂小结1.有理数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求解步骤;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五、课后作业教材P40练习第1,2,3题.本节课在引入时采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先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开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义量的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求积的问题,与小学算术乘法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与多媒体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出法则.第2课时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及多个有理数相乘1.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运算; 3.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方法.重点1.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以及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问题.难点逆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2.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积极性.计算(-5)×89.2×(-2)的过程能否使用简便方法,这样做有没有依据?小学里数的运算律在有理数中是否适用?2.导入运算律:(1)通过计算①5×(-6),②(-6)×5,比较结果得出5×(-6)=(-6)×5.(2)用文字语言归纳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3)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ba.这里的a,b表示有理数,讲解“a×b→a·b→ab”的过程.(4)分组计算,比较[3×(-4)]×(-5)与3×[(-4)×(-5)]的结果,讨论,归纳出乘法结合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c).(5)全班交流,规范结合律的两种表达形式:文字语言、公式形式.(6)分组计算、比较,5×[3+(-7)])与5×3+5×(-7)的结果,讨论归纳出分配律.用文字语言归纳: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用公式的形式表示为:a(b+c)=ab+ac.(7)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d)=ab+ac+ad.3.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确定下列积的符号,试分析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规律?2×3×(-0.5)×(-7),2×(-2)×(-0.5)×(-7),(-2)×(-3)×(-0.5)×(-7).当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__负__;当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__正__.结论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_负因数的个数__决定;结论2:有一个乘数为0,则积为__0__;三、课堂练习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1.(-4)×8=8×(-4).乘法交换律:a×b=b×a.2.[(-8)+5]+(-4)=(-8)+[5+(-4)]. 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例3 用两种方法计算 (14 +16 -12)×12. 比较上面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量小?计算:-47 ×3.59-47 ×2.41+47×(-3).师:这道题直接进行计算显然比较麻烦,同学们想一想,有没有简便方法呢?生:同学相互讨论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乘法的运算律;2.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规律. 五、课后作业教材P43练习第1,2题.新课引入设计,期望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环境中.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和发挥的机会,让他们始终处于主动愉悦的学习状态,对探究新知具有新鲜感和满腔热情,借助于多媒体手段,生动直观地分析问题.2.2.2 有理数的除法(2课时)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2.经历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3.会化简分数.重点正确运用除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难点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适当的方法求商.一、导入新课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倒数的意义.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探究新知(一)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推导师提出问题: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填空: (-4)×(-2)=8 → 8÷(-4)=____; 6×(-6)=-36 → -36÷6=____; (-35 )×(45 )=-1225 → -1225 ÷(-35)=____; -8×9=-72 → -72÷9=____.问题: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吗? 与小学学过的除法法则一样,对于有理数除法,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一):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用字母表示为a ÷b =a ·1b(b ≠0).师指出,有理数除法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教师点评:法则(1)所揭示的内容告诉我们,有理数除法与小学时学的除法一样,它是乘法的逆运算,是借助“倒数”为媒介,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进行(强调,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除数不能为0);法则(2)揭示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步骤:第一步,确定商的符号;第二步,求出商的绝对值.(二)有理数除法法则的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例4. 计算: (1)(-36)÷9;(2)(-1225 )÷(-35). 师生共同完成,教师注意强调法则:两数相除,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教师出示教材例5. 化简下列分数: (1)-123 ;(2)-45-12. 教师点拨:(1)符号法则;(2)一般来说,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法则的后一种形式,在确定符号后,直接除.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则往往将除数换成倒数,转化为乘法.三、课堂练习 计算: (1)24÷(-6);(2)(-4)÷12 ;(3)0÷34 ;(4)(-78 )÷(-47).【答案】(1)-4 (2)-8 (3)0 (4)4932教师分析,学生口述完成. 四、课堂小结小结: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五、课后作业教材P45练习第1,2题,P48习题第6,8题.学生深刻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对学好本节内容有比较好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并总结除法法则,同时也让学生对比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加深印象,并应该讲清楚除法的两种运算方法:1.在除式的项和数字不复杂的情况下直接运用除法法则(二)计算;2.在多个有理数进行除法运算,或者是乘、除混合运算时应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统一用乘法的运算律解决问题.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1.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运算顺序,能够熟练运算; 2.能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按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一、导入新课问题1: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问题2: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 二、探究新知教师投影出示教材P45页例6 (1)(-12557 )÷(-5);(2)-2.5÷58 ×(-14).你能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然后交流,师生再共同分析.教师提出问题,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讨论后回答: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问题1:下列式子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归纳: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运算.三、课堂练习教师投影展示教材P46例7.教师先示范(1),然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2).过程中注意联系讲解法则的运用.教师出示例8.例8某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提示,可记盈利为正数,亏损为负数.本例题教师可让学生上黑板板演,以便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讲解和纠正.教师布置学生练习:教材47页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交流,教师安排学生板演.布置自学任务,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师布置学生互相交流,然后完成教材47页练习3.四、课堂小结小结: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五、课后作业教材P47习题2.2第4,9,10题.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符号出现问题,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混淆,异号两数相加也往往弄错符号.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掌握,形成能力.因此,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着重强调易错点,不断加强训练,才能确保计算准确无误.2.3有理数的乘方2.3.1乘方(2课时)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方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3.让学生经历探索乘方的有关规律的过程.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一、导入新课师:我们知道,边长为2 c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2×2=4(cm2);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体积为2×2×2=8(cm3).2×2,2×2×2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生思考回答,为了简便,我们可以将它们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同样:(-2)×(-2)×(-2)×(-2)记作什么?读作什么?(-25)×(-25)×(-25)×(-25)×(-25)记作什么?读作什么?a·a·a·a·a·a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提出:师:怎么表示a·a·…·a,\s\do4(几个a)) (n为正整数)呢?生归纳总结:可以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师:对于a n中的a,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a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二、探索新知师: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作幂,相同的因数叫作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作指数.一般地,在a n中,a取任意有理数,n取正整数.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a n看做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一个数可以看做是它本身的1次方.师:出示教材例1.提出问题:怎样进行乘方的运算,你能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上面这个例题的运算吗?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尝试解决.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例1.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观察以上运算的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
2.1.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2.1.1有理数的加法(1)----加法法则(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2.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体会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问题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气温为33o C问题2.李明同学经常对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并卖出积攒的可回收物.下表是他某个月零花钱的部分收支表这里,“结余12.0”和“结余-3.2”是怎么得到的?--,18.5+(-6.5),12.0+(-15.2).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就要计算3(3)从本节课开始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今天开始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加法法则(板书课时)二、合作探究活动一:有理数的相加有几种情况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小学加法运算有正数与正数相加,正数与0相加,0与0相加,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还有哪些情况?学生活动:讨论归纳,有负数与负数,负数与正数,正数与负数,负数与0,0与负数相加.活动二:两个同号有理数加法借助具体情境和数轴来讨论有理数加.问题3.一物体沿一条直线做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8教师活动:指出如何利用数轴解决问题. 观察它们是符号相同(“+”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它们和的符号及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8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两个符号相同(“-”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师生活动:共同总结法则,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不变,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绝对值的和.活动三:两个异号有理数加法(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异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4)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可以怎样表示?-+=-.学生活动:画出数轴,得出:(5)32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是异号的两个数相加,观察和的符号及和绝对值,让学生归纳说出结论.师生活动:共同总结法则,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相加,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绝对值较大的数与较小数的差.问题4.把上面(3)(4)中的5、3换成其它数据,试一试上面结论是否成立.师生活动: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检查结果(让学生体会上述结论对任何有理数都适合).活动四: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与0相加学生利用数轴容易归纳结果.活动五: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师生共同归纳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 活动六:有理数加法法则应用例1.计算:()()39++-;()80-+; ()128+-;()4.7 3.9-+;1122⎛⎫⎛⎫-++ ⎪ ⎪⎝⎭⎝⎭. 师生共同活动:确定一个数先要确定符号,再确定绝对值;按照法则进行计算.例2.请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一下“()()321++-=”的意义.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畅言,体验生活中实际意义.例3. 股民张大爷上周交易截止前以收盘价每股50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弄清题意,体会有理数加法实际应用.(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50+(+4)+(+4.5)+(-1)=57.5(元).(2)星期一:50+4=54(元),星期二:54+4.5=58.5(元),星期三:58.5+(-1)=57.5(元),星期四:57.5+(-2.5)=55(元),星期五:55+(-6)=49(元).∴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57.5元,最低价49元.教师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理解为每天都是在50元的基础上涨跌,体验有理数与生活相关联.三、强化巩固 1.练习1、2、3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2.计算:(1)(-0.9)+(-0.87); (2)⎝ ⎛⎭⎪⎫+456+⎝ ⎛⎭⎪⎫-312;(3)(-5.25)+514; (4)(-89)+0.抽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答案:(1)(-0.9)+(-0.87)=-1.77;(2)⎝ ⎛⎭⎪⎫+456+⎝ ⎛⎭⎪⎫-312=113;(3)(-5.25)+514=0;(4)(-89)+0=-89.) 教师订正并强调: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和的绝对值.3.已知|a |=3,b 的相反数为2,则a +b =________.学生交流完成,教师订正,并强调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漏解. 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学思想方法总结:体会到了有理数与实际生活的广泛应用,体验分类、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的应用.五、作业布置必做作业:1.课本练习第4题2. 课本习题2.1第1题的(1)(3)(5)(7)(9) 选做作业:1.课本习题2.1第1题的(2)(4)(6)(8)2.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的冲锋舟加满油沿东西方向的河流抢救灾民,早晨从A 地出发,晚上到达B 地,约定向东为正方向,当天的航行路程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4+,9-,8+,7-,13+,6-,12+,5-,2+.(1)请你帮忙确定B 地位于A 地的什么方向,距离A 地有多少千米? (2)救灾过程中,冲锋舟离出发点A 最远处有_____千米.(3)若冲锋舟每千米耗油0.5升,油箱容量为30升,求冲锋舟当天救灾过程中至少还需补充多少升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讲授的。
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运算。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接触过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对有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有理数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数学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能够灵活运用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和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运用实例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案、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感知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及时给予反馈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规则进行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 2.1.2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01
2.1.2有理数的减法
章节名称
人教版(2024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
学科
数学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设计者
所属学校
教学目标
通过不同例题的对比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合理地进行混合运算,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
3、
例1、计算:
分析: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
例:计算(-20)+(+3)-(-5)-(+7)
解法1:(-20)+(+3)-(-5)-(+7)
=(-20)+(+3)+(+5)+(-7)
=[(-20)+(-7)]+[(+5)+(+3)]
=-(20+7)+(5+3)
读为:负20加3加5减7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面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成它的相反数.
练习、把下列各式先写成省略加号的和式,并用两种方法读出:
1、(-5)-(+8)-(-19)+(-3)
2、(-11)-(+8)+(+4)-(-12)
3、
随堂
练习
练习2、 计算:
(1)、1-4+3-0.5 (2)、-2.4+3.5-4.6+3.5
(3)
(4)(-7)-(+5)+(-4)-(-10)
人教新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2.1.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
2.1.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一)复习: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747-4-74-7-4.2.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已知a=-5,b=+3,|a|+|b|=.4.已知a=-5,b=+3,|a|-|b|=.(二)导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过正数及0的加法运算,引入负数后,在有理数范围内怎样加法运算呢?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与负数有关的加法运算,例如:李明同学经常对家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并卖出积攒的可回收物.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零花钱.如表是他某个月零花钱的部分收支情况.收支情况表日期收入(+)或支出(-)/元结余/元备注2日3.518.5卖可回收物8日-6.512.0买中性笔、记号笔12日-15.2-3.2买科普书,同学代付你知道结余如何求吗?怎样列式子计算8日及12日的结余呢?这样的算式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在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上行走,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问题1:如果小企鹅先向东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1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一共向东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2)+(+1)=+()(米)问题2: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西行走1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两次行走后,小企鹅向西走了米.用算式表示:(-2)+(-1)=-()(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问题3:(1)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两次一共向西走了米.用算式表示为:(-3)+(+2)=-()(米)(2)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3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两次一共向东走了()米.用算式表示为:-2+(+3)=+()(米).(3)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企鹅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一共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2)+(+2)=(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二: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想一想:如果小企鹅先向西行走3米,然后在原地休息,则小企鹅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解:小企鹅向西行走了米.写成算式为:(-3)+0=(米).要点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三: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显然,两个有理数相加,和是一个有理数.【典例剖析】例1:教材P27【例1】【解题反思】一、法则挖掘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师生活动:学生逐题作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归纳总结【方法技巧】1.先判断加数的类型(同号、异号);2.再确定和的符号:同号取相同的符号;异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3.最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二、和与加数的关系借助数轴,思考以下问题:1.以任何一个点为起点(任意数),往正方向移动任意距离(加上一个正数),终点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两个数的和)在起点的哪边?2.以任何一个点为起点(任意数),往负方向移动任意距离(加上一个负数),终点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两个数的和)在起点的哪边?3.根据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能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验证你的结论吗?【归纳总结】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正数,和比这个数大,任何一个数加上一个负数,和比这个数小.【设计意图】1.通过对法则的深度挖掘,帮助学生熟悉法则,使学生明晰做有理数加法运算时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并养成“算必有据”的习惯.同时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转化为小学学习过的数的加减运算,渗透了化归思想.2.借助数轴,研究和与加数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引入负数之后,有理数加法运算的结果与小学阶段得到的认知(和大于等于任意一个加数)是不同的.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4-2)=;蓝队共进球,失球,净胜球数为=.要点归纳:在解与有理数加法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时,先利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再列式计算.三、检测反馈1.如果规定存款为正,取款为负,请根据李明同学的存取款情况填空:①一月份先存入10元,后又存入30元,两次合计存入 元,就是(+10)+(+30)= .②三月份先存入25元,后取出10元,两次合计存入 元,就是(+25)+(-10)= .2.计算:(1)(-2.2)+(-3.8).(2)413+(-516). (3)(-516)+0. (4)(+215)+(-2.2). 3.解决问题:某潜水员先潜入水下61米,然后又上升32米,这时潜水员处在什么位置?【拓展提高】4.若|x |=3,|y |=2,且x >y ,则x +y 的值为 ( )A.1B.-5C.-5或-1D.5或1 5.(1)a +|a |=0,a 是什么数?(2)若|a +1|=2,那么a 的取值为多少?四、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实例出发,经过比较、归纳,得出了有理数加法法则.今后我们经常要用类似的思想方法研究其他问题.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要同时注意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五、布置作业P28练习,P34T1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整个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基本上由5个问题统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探究.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大部分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能多样化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以问题为主线,能减少教师占用课堂时间,把主要时间交给学生去探索新知识,避免教师“讲得太多”.第2课时【教学目标】1.能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灵活熟练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3.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4.经历对有理数的运算过程,领悟解决问题应选择适当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2.计算:(1)6.18+(-9.18).(2)(+5)+(-12).(3)(-12)+(+5).(4)3.75+2.5+(-2.5).(5)12+(-23)+(-12)+(-13). 3.有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后,还要研究加法运算律,我们以前学过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有理数的加法它们还成立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加法运算律问题1:观察下面的算式,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符合这样的结论吗?试试看!(1)(-8)+(-9)(-9)+(-8)(2)4+(-7)(-7)+4(3)6+(-2)(-2)+6(4)[2+(-3)]+(-8)2+[(-3)+(-8)](5)10+[(-10)+(-5)][10+(-10)]+(-5)问题2:通过上面的计算和对比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要点归纳: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思考】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吗?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后,能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吗?【归纳总结】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典例剖析】例1:教材P29【例2】思考:怎样使计算简化?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解:(1)8+(-6)+(-8)=[8+(-8)]+(-6)=0+(-6)=-6.(2)16+(-25)+24+(-35)=(16+24)+[(-25)+(-35)]=40+(-60)=-20.要点归纳: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加法交换律又运用加法的结合律.例2:计算:(1)(+66)+(-12)+(+11.3)+(-7.4)+(+8.1)+(-2.5).(2)(+325)+(-278)+(-3512)+(-118)+(+535)+(+5512). (3)(+614)+(+12)+(-6.25)+(+13)+(-79)+(-56). 思考: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要点归纳:(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将带分数拆开,计算比较简便.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括号;相加的若干个数中出现了相反数时,先将相反数结合起来抵消掉,或通过拆数、部分结合凑成相反数抵消掉,计算比较简便.(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探究点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例3:教材P29【例3】【解题引导】1.求10袋小麦的总重,可以使用什么方法?2.根据相反意义的量,在给定质量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如何来表示这10袋小麦的重量?3.计算10袋小麦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时,使用哪种表示重量的方法更简便,为什么?【解题反思】对比两种解法,哪种方法更简便?解法2中,使用了哪些运算律?解法1中能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吗?为什么?三、检测反馈1.P30练习T12.P36T93.计算:(+1)+(-2)+(+3)+(-4)+…+(+99)+(-100).四、本课小结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五、布置作业P30练习T2,3;P34T2;P35T8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过去不少人错误地认为,推理训练是几何教学的目的,代数可以不讲理由.其实,计算本身就是推理.计算法则、运算性质都是进行计算的根据.学生要知道每进行一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这样通过运算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教学时,要求学生明确每一步变形或计算的依据,鼓励学生提供多种计算方法.2.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本节课中有理数运算律的探究、例题的讲解、习题的完成、知识的总结尽可能全部交给学生完成,教师所起的作用是点拨、评价和指导,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课题有理数的减法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编者单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
2.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体验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使学生养成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第 2 页第 3 页学情分析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学环节一、复习引入复习提问1、有理数加法法。
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通过复习法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的变化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记作+4.5千米—3.2千米+1.1千米—1.4千米请你们想一想,并和同伴一起交流,算算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千米.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是1、把式子(-3)-(-5)+(-9)-(+6)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
第 4 页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二)推进新课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动手吧!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如:(-20)+(+3)-(-5)-(+7)有加法也有减法=(-20)+(+3)+(+5)+(-7)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20+3+5-7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或者“负20加3加5减7”.师生完整写出解题过程(20)(3)(5)(7)203572073527819-++----=-++-=--++=-+=-跟踪训练:请将下列各式中的减法都化为加法并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和的形式.(1)(5)(21)(13)(1)+----+-(2)(3)(5)(9)(6)---++--动手动脑,你最棒!通过实例引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1.2 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有理数的减法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应变能力、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难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教学方法:1.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加号的和的形式.2.在例题的讲解中,让学生进行板书并讲解,让学生会做、会讲,真正地理解、认识到易错点,同时教师重点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和每一步的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一口深3.5 m的深井,一只青蛙从井底沿井壁往上爬,第一次爬了0.7 m又下滑了0.1 m,第二次往上爬了0.42 m又下滑了0.15 m,第三次往上爬了1.25 m 又下滑了0.2 m,第四次往上爬了 0.75 m 又下滑了0.1 m,第五次往上爬了0.65 m.请问小青蛙爬出井了吗?(二)新知初探探究一加减法统一成加法1.计算:(-20)+(+3)-(-5)-(+7).问题1这个算式中既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你能把它改写成加法运算吗?解:(-20)+(+3)+(+5)+(-7).问题2根据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计算出结果.解:(-20)+(+3)-(-5)-(+7)=(-20)+(+3)+(+5)+(-7)=[(-20)+(-7)]+[(+3)+(+5)]=(-27)+(+8)=-19.追问在计算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运算律?答: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小结: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a+b-c=a+b+(-c).2.算式(-20)+(+3)+(+5)+(-7)是哪几个有理数的和?说出这些有理数.答:-20,+3,+5,-7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写为-20+3+5-7.我们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上面的运算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写成:(-20)+(+3)-(-5)-(+7)=-20+3+5-7=-20-7+3+5=-27+8=-19.任务一意图说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在做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时,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然后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探究二例题讲解1.把下列算式改写为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1)(-40)-(+27)+19-24-(-32);(2)(-9)-(-2)+(-3)-4.解:(1)(-40)-(+27)+19-24-(-32)=-40-27+19-24+32.(2)(-9)-(-2)+(-3)-4=-9+2-3-4.问题观察以上几个式子,你能发现简化符号的规律吗?小结:省略括号与加号时,数字前“-”号是奇数个取“-”,偶数个取“+”.2.计算:(-2)+(+30)-(-15)-(+27).解:(-2)+(+30)-(-15)-(+27)=(-2)+(+30)+(+15)+(-27)=-2+30+15-27=(-2-27)+(30+15)=-29+45=16.3.计算:14-25+12-17.解:14-25+12-17=14+12-25-17=26-42=-16.[方法归纳]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任务二意图说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把减法都转化为加法,并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同时强调使用交换律的时候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探究三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动物园在检查成年麦哲伦企鹅的身体状况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称体重.已知某动物园对6只成年麦哲伦企鹅进行体重称量,以4 kg为标准,超过或者不足的千克数分别用正数、负数表示,称重记录如表所示,求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编号123456差值-0.08+0.09+0.05-0.05+0.08+0.06 /kg解:(-0.08)+(+0.09)+(+0.05)+(-0.05)+(+0.08)+(+0.06)=[(-0.08)+(+0.08)]+[(+0.05)+(-0.05)]+(0.09+0.06)=0.15(kg).4×6+0.15=24.15(kg).答:这6只企鹅的总体重为24.15 kg.任务三意图说明让学生充分体会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时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与开始前后呼应,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三)课堂小结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1)减法变加法:a+b-c=a+b+(-c); (2)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3)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2.省略括号法(1)省略括号;(2)同号数放在一起;(3)进行加减运算.板书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本节课内容]1.有理数的加法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本节课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非负数的加减运算.3、掌握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的规律.4、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5、能够应用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知识讲解]一、有理数加法:正有理数及0的加法运算,小学已经学过,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看下面的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 5m记作 5m,向左运动 5m记作−5m;如果物体先向右移动 5m,再向右移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移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 8m,写成算式就是(−5)+(−3) = −8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 5m,再向左运动 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 2m,写成算式就是5+(−3) = 2探究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如下:3+(—5)=—2;5+(—5)= 0;(—5)+5= 0.如果物体第1秒向可(或向左)走 5m,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向左)运动了 5m.写成算式就是5+0=5 或(—5)+0=—5.你能从以上7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例题例1、计算(-3)+(-9); (2)(-4.7)+3.9.分析:解此题要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1) (-3)+(-9)=-(3+9)=-12(2) (-4.7)+3·9=-(4.7-3.9)=-0.8.例2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解:每个队的进球总数记为正数,失球总数记为负数,这两数的和为这队的净胜球数.三场比赛中,红队共进4球,失2球,净胜球数为(+4)+(—2) = +(4—2)=2;黄队共进2球,失4球,净胜球数为(+2)+(—4)=—(4—2)= ( );蓝队共进( )球,失( )球,净胜球数为( )=( ).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0,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再请你计算一下,[ 8 +(-5)] +(-4),8 + [(-5)]+(-4)].通过这两个题计算,可以仍然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果都为-1,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满足结合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式子表示为:上述加法的运算律说明,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例题例1 计算:16 +(-25)+ 24 +(-35).若使此题计算简便,可以先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将正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解: 16 +(-25)+ 24 +(-35)= (16 + 24)+ [(-25)+(-35)]= 40 +(-60)=-20.例2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 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91 91 91.5 89 91.2 91.3 88.7 88.8 91.8 91.1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解: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 905.4.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 = 5.4.答:总计超过 5千克,10袋水泥的总质量是 505千克.三、小结: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的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①加法交换律:a+ b = b + a②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有理数的加减法(二)学习目标1、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难点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长春某天的气温是―3~4º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地气温,单位:º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4―(―3).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4―(―3),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之与(―3)的和得4,因为与―3相加得4,所以这个数应该是7,即4―(―3) = 7. (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4+(+3) = 7 (2)由(1),(2)有4―(―3) = 4+(+3) (3)从(3)式能看出减―3相当于加哪个数吗?用上面的方法考虑:0―(―3) =___, 0+(+3) =___;1―(―3) =___, 1+(+3) =____;―5―(―3) =___,―5+(+3) =___.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计算: 9-8=___, 9+(- 8)=____;15-7=___, 15+(-7)=____.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例题计算:(1) (-3)―(―5); (2)0-7;(3) 7.2―(―4.8); (4)-3.解:(1) (-3)―(―5)= (-3)+5=2;(2) )0-7 = 0+(-7) =-7;(3) 7.2―(―4.8) = 7.2+4.8 = 12;(4)-3=-3+(-5)=-8.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通常也会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例如:(+2)-(-3)-(+4)+(-5)可以写成(+2)+(+3)+(-4)+(-5)将上面这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即为:(+2)+(+3)+(-4)+(-5) = 2+3-4-5对于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①读作“2加3减4减5”;②读作“2、3、-4、-5的和”例1.计算(-20)+(+3)-(-5)-(+7)解:(-20)+(+3)-(-5)-(+7)= (-20)+(+3)+(+5)+(-7)=-20+3+5-7=-20-7+3+5=-27+8=-19说明:计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三、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与方法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如利用加法运算律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等等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4.4-(-4)-(+2)+(-2)+12.4解法1:-4.4-(-4)-(+2)+(-2)+12.4=-4.4+4+(-2)+(-2)+12.4=(-4.4+12.4)+4+[(-2)+(-2)]= 8+[4+(-5)]= 8+(-1)= 7此解法是将和为整数、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解法2:-4.4-(-4)-(+2)+(-2)+12.4=-4.4+4-2-2+12.4=(8+4-2-2)+(--)= 8+(-1) = 7此种方法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别相加使计算简化四、小结:①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 = a+(−b)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即:a+b−c = 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1有理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3与-2;|3|与|-3|;|-3|与0;-2与|+1|;-|+4|与|-3|.(二)引入新课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三)进行新课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1.同号两数相加(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5+3=8用数轴表示如图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5)+(-3)=-8用数轴表示如图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4)+(-5)=-( ),…取相同的符号4+5=9……把绝对值相加∴ (-4)+(-5)=-9.口答练习:(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2)(-20)+(-13)=?2.异号两数相加(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5+(-5)=0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就是 5+(-3)=2.(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就是 3+(-5)=-2.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最后归纳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8>5(-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8)+5=-3.口答练习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4)+7=3(℃)3.一个数和零相加(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3)一个数和零相加.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四)例题分析例1 计算(-3)+(-9).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解:(-3)+(-9)=-12.例2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解: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五)巩固练习1.计算(口答)(1)4+9; (2) 4+(-9); (3)-4+9; (4)(-4)+(-9);(5)4+(-4); (6)9+(-2); (7)(-9)+2; (8)-9+0;2.计算(1)5+(-22); (2)(-1.3)+(-8)(3)(-0.9)+1.5; (4)2.7+(-3.5)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1.3.2 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能运用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或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加法的运算性质简化加法运算.情感与态度:知道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并能运用加法运算律使加法计算简便合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的概念。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1)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2)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二)基础知识讲解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依据,运算步骤如下:(1)先确定和的符号;(2)再确定和的绝对值.2.运算规律是:同号的两个数(或多个数)相加,符号不变,只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即可.如(+3)+(+4)=+(3+4)=+7.(-3)+(-4)+(-13)=-(3+4+13)=-20.异号两数相加,首先要确定和的符号.取两数中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作为和的符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作为和的绝对值.如(+3)+(-4)=-(4-3)=-1.3.运用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把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就可以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起来先运算,使整个计算过程简便而又不易出错.(三)例题精讲例1 计算(+16)+(-25)+(+24)+(-32).剖析:此小题逐个相加当然可以,但较麻烦.可以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正、负数分别结合,再相加.解:(+16)+(-25)+(+24)+(-32)=[(+16)+(+24)]+[(-25)+(-32)]=(+40)+(-57)=-17.说明:在进行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时,一般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起来,再相加,计算较为简便.若是在同一加法的算式里有相反数,要首先结合相反数.例2 计算(-2.1)+(+3.75)+(+4)+(-3.75)+(+5)+(-4).剖析:仔细观察算式,发现(+3.75)与(-3.75),(+4)与(-4)互为相反数,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解:(-2.1)+(3.75)+(+4)+(-3.75)+(+5)+(-4)=[(-2.1)+(+5)]+[(+3.75)+(-3.75)]+[(+4)+(-4)]=2.9+0+0=2.9.说明:计算时,若把相加得零的数结合起来,计算较为简便.例3 计算(-2.39)+(+3.57)+(-7.61)+(-1.57).剖析:此题把正、负数分别结合,并非简单算法.用“凑整法”,分别把(-2.39)与(-7.61),(+3.57)与(-1.57)相结合,较为简便.解:(-2.39)+(3.57)+(-7.61)+(-1.57)=[(-2.39)+(-7.61)]+[(+3.57)+(-1.57)]=(-10)+(+2)=-8.说明:计算时,把能凑成整数的两个或多个数相加,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例4 计算(+3 )+(-5 )+(-2 )+(-32 ).解:(+3 )+(-5 )+(-2 )+(-32 )=[(+3 )+(-2 )]+[(-5 )+(-32 )]=(+1 )+(-38)=-36 .说明:在含有分数的算式中,一般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较为简便.例5 计算下列各题:(1)0.2+(-5.4)+(-0.6)+(+6);(2)(+ )+(+ )+(- )+(- );(3)(+3.15)+(-2.64)+(-6.31)+(+2.85)+(-9.36).剖析:(1)小题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可使计算简便;(2)小题前三个数结合相加为零;(3)小题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五个数相结合凑为整数.解:(1)0.2+(-5.4)+(-0.6)+(+6)=[0.2+(+6)]+[(-5.4)+(-0.6)]=6.2+(-6)=0.2(2) (+ )+(+ )+(- )+(- )=[(+ )+(+ )+(- )]+(- )=0+(- )=-.(3)(+3.15)+(-2.64)+(-6.31)+(+2.85)+(-9.36)=[(+3.15)+(+2.85)]+[(-2.64)+(-9.36)]+(-6.31)=-12.31.说明:灵活地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迅速且易于检查.如在(1)小题中,把正数、负数分别结合;在第(2)小题中主要是把其和为零的数结合;在第(3)小题中,则是把和为整数的两数结合在一起.因此,不同的题选择的结合方法不尽相同,要根据题中数的特点决定.例6 若|y-3|+|2x-4|=0,求3x+y的值.剖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以得到|y-3|≥0,|2x-4|≥0,所以只有当y-3=0且2x-4=0时,|y-3|+|2x-4|=0才成立.由y-3=0得y=3,由2x-4=0,得x=2.则3x +y易求.解:∵|y-3|≥0,|2x-4|≥0,又∵|y-3|+|2x-4|=0.∴y-3=0,y=3 2x-4=0,x=2.∴3x+y=3×2+3=9.说明:此题利用了“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非负”这个性质.因为几个非负数的和仍是非负数,所以当几个非负数的和是零时,这几个数全为零.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