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治疗指南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中国荨麻疹治疗方案指南(2023版)
简介
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荨麻疹的治疗方案。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与困扰。
在制定本指南时,我们结合了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旨在为荨麻疹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诊断
荨麻疹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和皮肤检查。
典型的荨麻疹症状包括刺激性瘙痒、红斑丘疹和水肿。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非药物治疗措施
1. 避免诱发因素:尽量避免激发荨麻疹病发的环境或物质,如过敏原、刺激性食物等。
2. 温水浸泡:荨麻疹急性发作时,冷热敷患处可缓解症状,但应避免过度刺激。
药物治疗
1. 口服抗组胺药物:推荐使用非扩血管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以缓解瘙痒和减轻皮疹。
2. 局部激素药膏:轻度荨麻疹患者可外用激素药膏,但长期使
用需谨慎避免副作用。
3. 其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其他药物
如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随访与复查
治疗期间,医务人员应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患者症状缓解后,仍需定期复查,以监测疾病的复发情况。
结论
本指南提供了中国荨麻疹治疗的方案指导,旨在帮助医务人员
为患者提供专业和有效的治疗。
但需注意,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
体情况个体化制定,并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慢性荨麻疹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最佳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长时间的瘙痒和红肿,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目前认为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希望能给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首先,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抗组胺药物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抗组胺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减轻瘙痒和红肿。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非那甘胺、氯雷他定等,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中药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方式。
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多由外感风邪、湿热之邪侵犯所致,因此在治疗上,常常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黄芩、连翘、地黄等中药都有一定的疗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此外,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还可以采用光疗法。
光疗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皮肤,改善患者的症状。
光疗法可以分为窄谱紫外线疗法和光致敏剂疗法,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疗方法进行治疗。
最后,对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一些食物、药物、环境因素都可能诱发慢性荨麻疹的发作,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发因素,以减轻症状。
总的来说,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使用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慢性荨麻疹的困扰。
荨麻疹诊疗指南
消除或减轻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副作用
*
荨麻疹的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病因治疗 抗组胺治疗 针对组胺及其H1受体的的治疗 针对迟发相的炎性介质及其受体的治疗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介质
慢性荨麻疹治疗环节
*
病因治疗
详细询问病史是为病人发现刺激因素和可疑病因的最重要的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临床的筛选变应原方法,特异性IgE的检测只适用于少数IgE介导的荨麻疹患者 对物理性荨麻疹患者,通过减轻其物理刺激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例如对压力性荨麻疹进行减压) 对与感染和/或炎症介质相关的慢性荨麻疹,如有关抗生素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相关性荨麻疹有较好的疗效 对寄生虫病和癌症或者食物和药物不耐受引起的荨麻疹,灭虫、去除肿瘤病灶、避免食用或服用可疑食物或药物也起到治疗作用或者至少对患者是有帮助的 鼓励患者记日记(食物日记)是找到刺激因素或可疑病因值得推荐的方法 发现有可疑药物,应该完全避免(包括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或必要时用另一种药物代替 建议对物理性荨麻疹的治疗避免接触相应的物理刺激 清除FcεRIα自身抗体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要尽可能避免特异的食物过敏原。应注意到有一些天然食物成份或某些食品添加剂可以引起非变态反应性荨麻疹(假过敏反应)
*
自身血清皮试(ASST)阳性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机制 该试验的敏感性约为70%, 特异性为80% ASST操作简便,可在门诊常规使用 方法:在未受累部位(通常可选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05 ml新鲜血清,以皮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 风团直径至少较盐水产生者大1.5mm即为阳性 ASST只是筛查诊断,并不能确诊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确诊需要进行体外实验 在试验前,病人应签署知情同意书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导致的荨麻疹 给予甲状腺素或甲状腺粉治疗可在12周后显著缓解临床荨麻疹的评分
对于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指南
对于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指南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皮肤发红、起疹子、瘙痒等症状。
荨麻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荨麻疹的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荨麻疹药物以及治疗指南。
一、非处方药治疗1.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荨麻疹治疗的首选药物。
常见的非处方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的作用,减轻病情和瘙痒感。
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选择适合的抗组胺药物,并按照说明服用。
2. 局部药物对于局部发作的轻度荨麻疹,可以使用局部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可使用含有肾上腺素的外用药膏,通过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收缩血管,减轻皮肤红肿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使用含有糠酸倍氯米松、短效皮质激素等的外用药膏,具有抗炎作用。
二、处方药治疗1. 抗组胺药物对于严重的荨麻疹症状,非处方抗组胺药物可能无法满足治疗需求。
此时,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药,如非脱氢法罗替定,这是一种广谱抗组胺药物,对症状缓解效果较好。
2. 糠酸倍氯米松糠酸倍氯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消除瘙痒、减轻红肿等作用。
但是,糠酸倍氯米松属于处方药物,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长。
3. 免疫调节剂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荨麻疹,药物治疗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此时,免疫调节剂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免疫反应,减轻荨麻疹症状。
免疫调节剂需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因其潜在的副作用风险较高。
三、其他治疗方式1. 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作与过敏反应有关,因此,避免接触和使用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是预防和控制荨麻疹发作的重要手段。
2. 温水浸泡对于荨麻疹引起的瘙痒,可以尝试用温水浸泡或冷敷局部皮肤,以缓解症状。
但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避免刺激皮肤。
3. 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荨麻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选择。
在接受中医诊治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个体化的中药方剂,以调理人体气血平衡,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荨麻疹又称皮肤过敏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出现丘疹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下面介绍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轻度荨麻疹,口服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等症状。
对于严重荨麻疹,可以采用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快速缓解症状。
2. 避免诱因荨麻疹的发病与体内外诱因密切相关,如食物、药物、化妆品、换季等,要尽量避免接触或食用这些诱因。
3.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荨麻疹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病,在治疗上可以采用中药汤剂清热解毒,调整体内环境,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恢复正常机能的效果。
4. 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等因素诱发荨麻疹。
此外,要避免受凉、过度刺激皮肤等情况,保持心情愉快、心理平衡也是缓解荨麻疹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及时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采取药物治疗、避免诱因、中医治疗、生活注意事项等全方位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篇字数:301字)-----------------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
针对不同症状的荨麻疹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下面将一一介绍。
1. 红斑型荨麻疹治疗红斑型荨麻疹症状较为明显,瘙痒感强烈,需要采取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口服的抗组胺药、抗炎药和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也可以配合使用外用药膏缓解症状。
2. 水疱型荨麻疹治疗水疱型荨麻疹症状较为轻微,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的治疗方法,只需要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即可。
3. 接触型荨麻疹治疗接触型荨麻疹是由于皮肤接触过敏源引起的,采用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因此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般通过加强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
4. 亚诊断型荨麻疹治疗亚诊断型荨麻疹症状较为轻微,病变持续时间较长,需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避免诱因、调节生活方式等措施。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肿、瘙痒、丘疹和水肿,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将介绍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轻度的荨麻疹,可以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来减轻症状。
过敏原包括食物、药物、化妆品、花粉等,患者需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以减轻症状。
另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使用冷敷或温水浸泡的方法来缓解瘙痒和不适感。
其次,对于中度到重度的荨麻疹,患者需要就医并接受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抗组胺药可以有效减轻症状,如赖诺啶、氯雷他定等,皮质类固醇可以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减轻症状,但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副作用。
此外,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轻过敏反应,改
善患者的症状。
免疫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中医针灸、按摩、艾灸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改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盲目尝试。
总之,荨麻疹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要密切关注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摆脱荨麻疹的困扰。
中医皮肤科荨麻疹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尊麻疹尊麻疹中医称为“痞瘤”或“瘾疹”,俗称“风疹块二发病的主要原因是风热或风寒搏于皮肤,亦有因禀赋不耐,服了某种食物、药物所引起,或肠内有寄生虫所致。
【诊断】1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皮疹为局限性大小不同的扁平隆起,颜色可为鲜红、淡红或白色。
随皮肤瘙痒而骤然发生,又常迅速消退,不留痕迹。
急性者皮疹不断成批发出,至1周左右停止发生。
慢性者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或数年。
2 .自觉剧烈瘙痒,局部灼热,吹风受凉或遇热时更加严重。
3 .发作时如有腹痛、腹泻、便秘、胸闷、气急等全身症状者,表示内脏有同样病变存在。
4 .皮肤划痕呈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常增高。
【治疗】一、辨证论治首先除去病因,尽可能找出引起过敏的药品、食物及其他因素,以后避免服用和接触,有寄生虫的应予驱虫治疗。
1.风热型皮疹鲜红、灼热,口渴烦躁,受风或在温暖环境下发作或加重,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或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举例:消风散加减。
荆芥、牛劳子、防风、蝉蜕、生地黄、知母各IOg,生石膏30g,生甘草5g。
2.风寒型皮疹淡红或白色,受凉即发,接触冷水时尤易发作,在温暖环境下减轻或消失,舌淡苔白,脉浮紧或沉缓。
治法:散风寒,和营卫。
方药举例:桂枝汤加味。
桂枝、荆芥、防风、苏叶、川号各10g,麻黄5g,白芍15g,甘草3g,生姜2片,红枣4枚。
以上两症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
便泻,热证加黄苓、黄连、木香;寒证加白术、茯苓、砂仁。
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
气急加桔梗,重用麻黄。
因饮食诱发,加山楂、神曲、蕾香。
肠寄生虫诱发者,加乌梅、使君子肉、土楝根皮。
病久气虚,卫阳失固,加生黄芭、党参。
面色少华,稍劳即发,脉缓无力再加附子。
血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妇女常在经期发作,加当归IOg,生首乌ISgo久发不愈加僵蚕、地龙。
二、中成药消风颗粒每服10g,每日3次。
脱敏丸每服IOg,每日3次。
三、局部治疗选用具有止痒作用的药,如解毒搽剂、止痒洗剂、止痒扑粉等。
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皮肤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瘙痒、发红和肿胀等不适症状。
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避免诱发因素:慢性荨麻疹往往会受到一些诱发因素的影响,如食物、药物、环境等,因此,患者需要注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的接触,以减轻症状。
2.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光治疗:对于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光疗也可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4.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症状持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因人而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诱发因素的接触,以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荨麻疹治疗指南(2023版)
中国荨麻疹治疗指南(2023版)中国荨麻疹治疗指南(2023版)概述本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关于荨麻疹治疗的指导,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本指南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家共识,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指南。
诊断荨麻疹的诊断应基于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以下特点对于荨麻疹的诊断很关键:- 突然出现的病情- 皮肤上出现丘疹、水泡或肿块,伴有瘙痒- 丘疹出现快速消退的现象- 可能伴有其他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腹泻等)如上述特点出现,且其他病因得以排除,则可以诊断为荨麻疹。
治疗原则荨麻疹的治疗目标是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原则包括:- 避免诱发因素:对确定的过敏原、刺激性物质等进行避免,以减少荨麻疹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刺激性洗涤剂和热水,使用舒缓性护肤品。
- 药物治疗: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物、口服或局部使用的类固醇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治疗药物,根据病情和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选择高效、非镇静作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例如赛庚啶、非洛地平等,口服或局部使用。
- 类固醇药物:对于病情严重、反复发作或难以控制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或局部使用的类固醇药物。
- 其他药物:如有需要,医生可酌情选择其他辅助治疗药物,如抗白细胞介素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预防预防荨麻疹的复发或加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避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性物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等-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敏食物或刺激性食物- 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需特殊注意请注意:本指南仅提供一般性的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决定。
参考资料:1. 中国荨麻疹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版)2.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2017 update)。
荨麻疹治疗最佳方法
荨麻疹治疗最佳方法荨麻疹,又称风疹、风团、风团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和水肿。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过敏反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因此,治疗荨麻疹成为了患者和医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荨麻疹的治疗最佳方法,希望能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急性发作的荨麻疹,首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如瘙痒、红肿等,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这些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严重的急性发作,医生还会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以快速控制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该注意避免诱发荨麻疹的因素。
荨麻疹的诱发因素多种多样,包括食物、药物、环境因素等。
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自己已知的过敏原,如海鲜、花粉等,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疲劳等,也对减少荨麻疹的发作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慢性反复发作的荨麻疹,患者还应该积极寻找诱发因素并加以避免。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尝试记录自己的饮食、作息、环境等情况,以便找出诱发荨麻疹的因素。
一旦找到诱发因素,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
此外,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如环孢素、美罗培南等,以减少症状的发作。
总的来说,荨麻疹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等多种手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或盲目寻求治疗,以免加重症状。
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少荨麻疹的发作。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治疗方法对荨麻疹患者有所帮助,帮助他们尽快摆脱疾病的困扰。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引言: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皮肤出现红色、瘙痒、隆起的疱疹,通常会消失和重新出现。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一直在不断研究和发展,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最新的诊疗方法。
第一部分:定义与病因一、定义荨麻疹是一种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特征为皮肤隆起的红色疱疹,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二、病因1.免疫介导荨麻疹: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包括IgE介导的变态反应、药物过敏等。
2.非免疫介导荨麻疹:与体温变化、运动、应激等因素有关。
3.特发性荨麻疹:病因未知。
第二部分:临床表现一、急性荨麻疹1.全身性瘙痒2.皮肤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3.结局良好,一般数小时至数天会自行消退二、慢性荨麻疹1.持续或反复出现荨麻疹疱疹,持续超过6周2.结局不一,有的会痊愈,有的会持续数年第三部分:诊断一、根据病史和症状1.病史:详细询问发作时间、消失时间、出现诱因等。
2.症状:红色、隆起的疱疹,伴有瘙痒。
二、实验室检查1.皮肤划痕试验:用尖锐器轻轻划破皮肤后观察是否出现红色、隆起的疱疹。
2.血清IgE水平测定:可用于判断是否过敏反应引起的。
第四部分:治疗方案一、避免诱因1.避免与过敏源接触2.避免剧烈运动、高温等刺激二、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如非那根、氯雷他定等。
2.变应原免疫治疗:适用于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如单克隆抗体药物。
3.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慢性荨麻疹,如环孢素A等。
三、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具体的药方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
四、其他治疗1.冷敷或温水浸泡:可以缓解瘙痒、减轻红肿。
2.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对于因精神压力引起的荨麻疹可进行心理辅导和应激管理。
结语: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24版)是根据最新的临床实践及研究成果制定的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诊疗方法。
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
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症状。
该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慢性荨麻疹治疗方案。
避免诱因慢性荨麻疹往往与过敏反应有关,因此,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是治疗的第一步。
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花粉、药物、化妆品等,患者应尽量远离这些过敏原。
另外,避免受到紧张情绪、寒冷刺激等诱因也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1.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症状的常见选择,包括非处方药物如扑尔敏和氯雷他定,以及处方药物如西替利嗪和那必利。
这些药物能够减轻瘙痒、红肿等症状,并且副作用较少。
2.双重抗组胺药物:某些慢性荨麻疹患者对单一抗组胺药物可能反应不佳,此时可以考虑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抗组胺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例如,联合使用非处方的扑尔敏和处方的西替利嗪。
3.局部药物:在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中,可以考虑使用局部药物治疗。
例如,使用外用类固醇药膏可以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
4.免疫抑制剂:对于慢性荨麻疹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包括环孢素、硫唑嘌呤等,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和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1.光疗:光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患者的皮肤,可以缓解慢性荨麻疹症状。
常见的光疗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和激光治疗。
2.中医治疗:中医药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
中药治疗包括内服和外用,常用的中药有绿豆、甘草、金银花等。
但需要注意中药的使用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心理治疗:由于慢性荨麻疹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可能出现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治疗也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轻情绪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定期复诊: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复诊,及时向医生汇报症状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
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IgE介导的变态反应、非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激活和补体系统的激活。
在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中,抗原与IgE结合后激活肥大细胞,导致组织中的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荨麻疹的发生。
非IgE介导的肥大细胞激活则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的激活有关。
在补体系统的激活中,C5a等活性物质也能够引起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从而诱发荨麻疹。
四、诊断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
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约20%的患者伴有血管性水肿。
慢性荨麻疹是指风团每天发作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6周。
在诊断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皮疹的疾病,如药物过敏、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IgE水平、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五、治疗荨麻疹的治疗主要包括避免致敏因素、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在避免致敏因素方面,需要对可能引起荨麻疹的食物、药物、物理因素等进行排查和避免。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
免疫治疗主要包括抗IgE抗体、抗IL-5抗体等。
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口服免疫调节剂。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病情观察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实验室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荨麻疹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IgE水平、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
皮肤过敏原测试和食物过敏原测试也可以进行,以帮助确定过敏原。
对于复杂病例,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或流式细胞术等特殊检查。
鉴别诊断是诊断荨麻疹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荨麻疹需要与其他皮肤病和过敏反应鉴别,如药物疹、接触性皮炎、寄生虫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在鉴别诊断过程中,应结合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六、治疗荨麻疹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
对症治疗是控制症状和减轻病情的主要方法,包括口服或局部应用抗组胺药、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病因治疗是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避免接触过敏原、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等。
慢性荨麻疹治疗指南
04
非药物治疗与自我管理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以减轻焦虑和压力,改善荨麻疹症状。
放松技巧
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有助于缓解身体的紧张状态,降低荨麻疹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触发因素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 ,如某些食物、药物、化妆品等
抗炎治疗
外用或口服抗炎药物,减 轻皮肤炎症反应,改善荨 麻疹症状。
光疗
针对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 ,光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 治疗手段,但需在专业医 生指导下进行。
03
慢性荨麻疹的药物治疗
一线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作为首选的一线药物治疗,通过 阻断组胺受体来减轻瘙痒和荨麻 疹症状。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 等。
外用皮质类固醇
对于局部症状的缓解非常有效, 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等,但长期 使用可能导致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
二线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剂
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对于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但需注意 监测免疫功能。
生物制剂
如抗IgE抗体,可用于严重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缓解症状。
药物联合治疗
,以减少荨麻疹发作。
健康饮食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 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免
疫系统,减轻荨麻疹症状。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有助于调节身体的免疫和代谢功
能,降低荨麻疹发作的风险。
自我护理与病情监测
皮肤保湿
定期使用温和的保湿产品,以保持皮肤水分,减轻瘙痒和 红肿症状。
避免过度搔抓
抗组胺药物与外用皮质类固醇联合
01
适用于中度至重度慢性荨麻疹,通过口服药物缓解全身症状,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偏方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偏方
慢性荨麻疹是指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组织内水肿,病程超过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病因常不确定。
临床表现为患者不定时地在躯干、面部或四肢发生风团和斑块。
发作从每日数次到数日一次不等。
★偏方一
益母草30克,麻黄10克,连翘15克,黄芪15克,藿香10克,浮萍15克,荆芥10克,地肤子15克,海桐皮15克,黄芩10克,赤小豆30粒,甘草10克。
7剂,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日1剂。
★偏方二
取鲜桃仁500克,与1000毫升的白酒一起放入瓷瓶中密封浸泡数日(在夏季和秋季可浸泡7日,在冬季和春季可浸泡15日)
即成。
在荨麻疹发作时,可用棉签蘸少量的桃仁酒涂抹在患处。
孕妇忌用此方。
★偏方三
天仙藤15克,钩藤12克,首乌藤15克,鸡血藤15克,粉丹皮10克,金莲花10克,金雀花6克,萼梅花6克,莲子心10克,合欢花15克,合欢皮15克,荷梗10克,莲须10克。
配合楮桃叶水剂浸浴,每日1次。
药物可引起本病。
青霉素、磺胺类、痢特灵、血清疫苗等,通过免疫机制引发荨麻疹。
而阿司匹林、吗啡、阿托品、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荨麻疹。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过敏反应,主要症状包括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和刺痛感等。
以下是治疗荨麻疹的一些方法:
1. 避免诱发因素:了解自身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冷热刺激、过敏原、压力等。
2. 冷敷:用凉水或冰块敷在患处,能缓解瘙痒和肿胀;避免使用热水,因其可能加重症状。
3. 避免激发因素:避免穿戴过紧或摩擦刺激的衣物,不搔抓或揉擦患处。
4. 药物治疗: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能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如顺铂乐)也可缓解症状。
5. 中医治疗:可选择中医药治疗,如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6.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敏原食物,如海鲜、贝类、花生、牛奶等;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7. 忍受症状:荨麻疹一般会自行缓解,若症状轻微,可选择忍受症状,避免过度治疗。
应注意,以上方法仅为一般治疗方法,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荨麻疹治疗方案
荨麻疹治疗方案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症状为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疱疹及出现丘疹等现象。
以下是荨麻疹的治疗方案:1. 避免诱发因素:荨麻疹的发作往往与外界刺激有关,如食物、药物、过敏源等。
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这些诱发因素,以减轻症状。
2. 寻找过敏原:如果反复发作,建议进行过敏原测试,寻找具体的过敏源。
一旦发现过敏源,应尽量避免接触。
3. 使用抗组胺药物:抗组胺药物可以减轻荨麻疹的症状,如瘙痒、疼痛等。
常见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苯海拉明等。
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合自己的药物。
4. 使用抗炎药物:对于严重的荨麻疹症状,可以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症状。
5. 局部用药:对于局限于特定皮肤区域的荨麻疹,可以考虑使用局部激素药膏或霜剂进行涂抹。
患者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时间,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
6. 光疗:对于顽固性荨麻疹,可以考虑采用光疗治疗。
光疗是一种通过照射特定波长的光线,激活皮肤细胞,减轻炎症反应的方法。
常用的光疗包括紫外线B照射、光致敏剂疗法等。
7.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荨麻疹已有悠久的历史,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包括防风通络散、白芷、苍耳子等。
患者可以咨询中医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自己的中药。
8. 饮食调理:荨麻疹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海鲜、花生等容易引发过敏的食物。
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减轻荨麻疹的症状。
总之,荨麻疹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同时,患者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接触过敏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加快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疹的评分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 以指甲或钝器在皮肤划过皮肤后,局部 隆起,呈现风团性划痕,血清组胺水平 增高。
• 迟发性皮肤划痕症约在皮肤划痕3-6小 时后出现风团红斑,持续24-48小时, 可同时伴有即刻型皮肤划痕症。迟发型 皮损不只是一条,常沿划痕形成小段或 点,损害较深或宽,甚至向两侧扩散成 块。局部可有发热、压痛感。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由于皮 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 出现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 痒,有时可伴有腹痛、腹泻和气促 等症状
花粉、动物的羽毛及皮屑、粉尘、烟、气雾剂、挥发性化学品等
摩擦、压力、冷、热、日光照射、运动等
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等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肥大细胞活化及活化后事件决定荨麻疹的发生发展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 自身血清皮试(ASST)阳性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机制; • 该试验的敏感性约为70%, 特异性为80%。; • ASST操作简便,可在门诊常规使用
• 方法:在未受累部位(通常可选前臂内侧)皮内注射0.05 ml新鲜血清,以皮内注射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
• 风团直径至少较盐水产生者大1.5mm即为阳性 • ASST只是筛查诊断,并不能确诊自身免疫性荨麻疹,确诊
药物
变态反应性(青霉素、磺胺类药、呋喃唑酮、 血清制剂、各种疫苗制剂) 直接促组胺释放(吗啡、可待因、 可卡因、奎宁、阿司匹林等) 其他药物
感染
吸入物 物理因素
系统性 疾病
隐性感染是慢性荨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包括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 多见)、真菌、病毒(呼吸道病毒、肝炎病毒等)、寄生虫等。幽门螺 杆菌是否引起荨麻疹尚有争论
感染性荨麻疹
• 细菌感染
• 慢性感染,以鼻窦炎、中耳炎、牙周病、扁导体炎等常见 • 高热、大块风团的表现可能是金葡菌败血症,应重视
• 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常引起荨麻疹血管炎 • 其他如EB病毒及其他上呼吸道病毒也可出现荨麻疹
• 皮肤真菌感染
• 例如念珠菌感染
• 寄生物中的旋毛虫感染(点免疫联结法可确诊)
水源性荨麻疹 胆碱能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诊断与鉴别诊断之流程图
荨麻疹性血管炎
• 荨麻疹性血管炎又称“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 基本损害为风团,持续时间较一般荨麻疹长,可持续24小
时以上 • 皮损疼痛,瘙痒不明显,消退后常遗留鳞屑和色素沉着 • 伴发热、关节痛、血沉快及持久而严重的低补体血症; • 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降低 • 组织病理学特征: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伴真皮浅层水肿 • 一般抗组胺药物无效
• 获得性: • 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 生风团或斑状水肿; • 重者可有手麻、唇麻、胸闷、心悸、腹痛、腹泻、 晕厥甚至休克等; • 冰块激发试验阳性。
冰水试验(激发试验)
热性荨麻疹
• 局部热性荨麻疹 • 局部皮肤受热后可在数分钟后出现风团; • 可见血清组胺浓度增高。
• 延迟性家族性局部热性荨麻疹: • 风团在受热后1-2小时发生,边缘锐利,于4-6 小时最明显,持续12小时; • 幼年开始发病。
慢性荨麻疹是指上述风团伴瘙痒几 乎每天发生,并持续6周以上者。 少数慢性荨麻疹患者也可表现为间 歇性发作(每周至少发作两次,持 续至少6周)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分类 食物
病因
鱼、虾、蟹、贝壳类、蛋类、以及部分动物肉(牛羊肉等) 植物或水果类(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胡桃、可可、大蒜、 西红柿等) 奶制品 腐败食物(不新鲜食物分解产生碱性多肽可促进组胺的释放) 食品添加剂
迟发性压力性荨麻疹
• 皮疹发生于皮肤受压后4-6小时; • 表现为局部深在疼痛性肿胀,易发生于掌、跖或臀部,
通常持续8-12小时; • 发作时可伴寒战、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不适和
轻度白细胞增多。
冷性荨麻疹
• 家族性 • 罕见; • 皮损非风团,为红斑或红斑性丘疹,可有灼痛感, 持续数日; • 冰块刺激无组胺释放。
感染荨麻疹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可显著缓解荨麻疹的症状 • 在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如果第一次的三联治疗失败,治疗
需重复,如果仍不成功,需进行长期的四联疗法 • 对一些病例可做耐药菌株试验可帮助指导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 尽管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有20%的失败率 • 在治疗开始后4-6周应进行呼吸试验或胃镜检查复查 • 患者服用抗生素或质子崩抑制剂可能会导致假阴性,需注意
振动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 多发生于组织疏松处如面部(嘴唇、 眼睑)、舌、咽、喉、手、足、外 生殖器或肢体某侧;
肥大细胞活化数小时内,花生四烯酸通过 脂氧合酶途径和环氧化酶途径合成白三烯 和前列腺素
肥大细胞脱颗粒前后
内容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分类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咪唑斯汀用于荨麻疹的治疗 常见问题解答
分组 特发性荨麻疹
物理性荨麻疹
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感染相关性荨麻疹 其他
亚型 急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
冷性荨麻疹 迟发压力性荨麻疹 热性荨麻疹 日光性荨麻疹 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振动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运动诱导的荨麻疹
组胺
TNF-α
脱颗粒 蛋白酶
血管扩张、真皮水肿
肥
蛋白聚糖
大
细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合成
胞
活
活化的肥大细胞在6-24小时内产生大量的细胞
化
因子和趋化因子,在荨麻疹的迟发相中起作用。 IL-1和TNF-α是炎症初期产生的细胞因子,可
以活化内皮细胞,趋化白细胞,使得其他的细胞
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
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