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循环系统-PPT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PPT课件

临床特征 消瘦、乏力、多汗、活动耐 生长发育落后、蹲踞现象、
力差
脑缺氧发作、杵状指
并发症 肺炎、心力衰竭、亚急性细 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
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1.肺炎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见于左向右分流 型先心病。因肺循环长期充血,肺部易 并发感染;心脏负荷过重,最终因失代 偿而发生心力衰竭。
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 见于分 流量较大的先心。
3.脑血栓与脑脓肿见于法洛四联症。因红 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液粘滞度增大,血 流缓慢,易发生脑血栓,脑血栓继发感 染成为脑脓肿。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房 间 隔 缺 损 修 补 术
室间隔缺损的修补
正常胎儿血循环 1.左心房 2.左心室 3.右心房 4.右心室 5上腔静脉 6.下腔静脉 7.主动脉 8.肺动脉
①管型:最多见,长度约为1cm左右,直 径粗细不等;
分 ②漏斗型:长度与管型相似,但近主动脉 型 端粗大,近肺动脉端逐渐变窄;
③窗型:肺动脉与主动脉紧贴在一起,两 者之间为一孔道,直径往往较大。
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动力学变化 一般情况下 左心压力 > 右心压力 血液自
主动脉 (导管)
体循环减少
肺动脉
肺循环增多 左心房
4.超声动图 : 左房、室内径增大,主动脉内径增
宽见主动脉内血液经,动脉导管入肺动脉 。
法洛四联症
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室 间隔缺损:多为膜部缺损;②肺 动脉狭窄:以漏斗部狭窄多见;
③右心室肥厚:为肺动脉狭窄后 右心室负荷加重的结果;④ 主
动脉骑跨:主动脉骑跨于左、右 两心室之上;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 动脉狭窄最重要。
左心室
(来自右心室血液)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六章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酸碱平衡
血液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对维持生 命活动至关重要。
05
循环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定义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作用来实现。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 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使心跳加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会释放 乙酰胆碱等递质,使心跳减慢、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心肌收缩机制
心脏的神经调节
心脏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通过神经调节来影响心脏的搏动频率 和强度。
心肌细胞通过横桥连接和钙离子触发 的方式实现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03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的分类和解剖结构
血管的分类
根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以 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
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的解剖结构
体液调节的意义
体液调节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理功能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失血、休克等情况下, 体液调节机制会迅速启动,通过分泌激素等化学物质来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的定义
自身调节是指循环系统中的器官或组 织通过自身的生理特性来调节其功能 。
自身调节的机制
原微生物的入侵。
维持内环境稳态
通过渗透压、酸碱平衡等机制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凝固与止血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在损伤 时止血。
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量
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
渗透压
指血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与血浆蛋 白含量有关。
粘滞性
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阻力,与红细胞数量 和变形能力有关。

儿科呼吸系统ppt课件

儿科呼吸系统ppt课件

二、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的特点以婴儿时期最为明显 (一) 呼吸频率和节律 频率快:需O2高,但通气差 节律不齐:早产儿、新生儿更显。 (二) 呼吸类型 婴幼儿 腹隔式呼吸 年长儿 胸腹式呼吸
(三)呼吸功能特点
● 通气差:肺活量、潮气量---小 ● 气道阻力大
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1/R4
● 特点显示:储备能力低,易发生呼衰
儿科呼吸系统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分界线 喉环状软骨下缘 上呼吸道:鼻、鼻窦、咽、咽鼓管、喉 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组织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
(一)上呼吸道 1.鼻:腔狭窄、粘膜嫩、血丰富 2.鼻窦:粘膜相连,开口大 3.咽鼓管:宽、短、平、直 鼻塞 鼻窦炎 中耳炎
4.咽: 扁桃体4-10岁高峰
病 例 一
男,2岁。因“发热1天伴轻咳、流涕” 就诊。既往无特殊疾病史 PE:T38º C P116次/分 R25次/分,神 清精神好,咽腭弓红肿,心肺正常, 腹平软,肝脾不大,余未见异常。 化验:Blood-RT:WBC8.9×109/L,L78% N22%,Hb125g/L,PLT250 ×109/L 诊断:
--Ⅱ型呼衰
(四)血气分析:
通、换气功能●PaO2:80--100mmHg ●SaO2:91-97% ●PaCO2:35-45mmHg 反映酸碱状态●pH 值 7.35-7.45 反映代谢因素●HCO3-:25±3mmol/L ●BE:±3 年龄小通气差、偏酸
三、呼吸道免疫特点
非异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均差
[病理生理]
肺组织 充血,水肿,炎性侵润; 小气道
细菌性肺炎பைடு நூலகம்以肺泡炎症为主;
病毒性肺炎,以间质炎症为主。

小儿循环解剖特点

小儿循环解剖特点

小儿循环解剖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的解剖特点主要体现在心脏结构、血管系统以及血容量分布上。

新生儿及婴幼儿心脏相对较大,占胸腔比例高于成人,心肌顺应性好,心率较快。

动脉导管未闭和卵圆孔未闭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随生长发育逐渐闭合。

此外,新生儿的血液大部分分布在躯干和重要器官,四肢血流相对较少,以适应宫内生长需要。

随着年龄增长,血容量分配逐渐趋向成人比例,向四肢分布增多。

血管壁薄,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易发生血压波动。

总体而言,小儿循环系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但同时也更脆弱,需特别关注保护和护理。

循环系统--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PPT课件

循环系统--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PPT课件

肺静脉
左心房 血量减少 左心室 血流量减少


肺动脉扩张
主动脉血流量减少
肺循环充血
体循环供血不足 14
动脉导管未闭病理生理

周围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舒张压降低


(肥大、扩张) 左心室
分流
肺动脉 (血流增多) 肺动脉扩张 主动脉 体循环 (供血减少)



肺循环充血
发展为肺动脉高压
20
症状 右向左分流型


1.呼吸困难; 2.喂养困难; 3.缺氧发作:因肺动脉漏斗部肌肉痉挛,使流经肺
动脉的血流量骤然下降,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表现突 然发作的呼吸加深加快,发绀明显;严重者发生抽搐、 晕厥、脑血管意外等。 4.蹲距现象:蹲距时下肢屈曲,使下肢动脉受压, 体循环阻力增加,左心室压力升高。同时下肢静脉亦 受压,使静脉回心血亮减少,减轻右心负荷,右心室 压力降低,右向左分流减少,使缺氧症状暂时得以缓 解。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心血管在 胎儿时期发育异常所至的畸形。 具小儿心脏病的首位。室间隔缺损 发生率最高25%~30%。
8
一、概述

(一)病因 环境
其他
遗传
9
一、概述

(二)分类
左向右分流型 (潜在青紫型)
右向左分流型 (青紫型)
无分流型 (无青紫型)
10
一、概述



(三)病理生理 1.左向右分流型: (1)室间隔缺损:艾森曼格综合征 (2)房间隔缺损: (3)动脉导管未闭:差异性青紫 2.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征(肺动脉 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 室肥厚)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学

E.完全性大血管错位
动脉导管未闭当有显著肺动脉高压时发生青紫的部位是
A.左侧肢体
B.右侧肢体
D
C.上半身
D.下半身
E.全身
第二节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病理生理
法洛四联症
❖包括以下4种畸形
➢肺动脉狭窄(最关键)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骑跨 ➢右心室肥厚
法洛四联症血流示意图
法洛四联症
临床表现
1、发绀:出生后发绀逐渐加重为主要表现。
预期目标。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胚胎第2周:形成心脏 ❖胚胎第4周:有循环作用 ❖胚胎第8周:形成四腔心 ❖妊娠第2~8周是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预防先天性心血
管畸形的重要时期。此期间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的影响, 导致心血管发育畸形,导致先天性心脏病。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 <2岁:左侧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侧1cm。 ➢ 3~7岁: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处。 ➢ >7岁: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lcm处。
心率:年龄越小,心率越快。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组 织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但心脏每搏输出量有限,所以只能通 过增加搏动次数来满足需要。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慢,进食、 活动、哭闹和发热可影响导致心率增快,一般体温每增高1℃, 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5次。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1 脐带结扎
3 动脉导管
关闭
2 卵圆孔 关闭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
❖ 脐带结扎:出生后脐带结扎,脐带胎盘血液循环停止。脐血管在血流停 止后6~8周完全闭锁,形成韧带(肝圆韧带和膀胱脐韧带)。
❖ 卵圆孔关闭:婴儿出生后肺循环建立,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液增多 ,左心房压力因而也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时,卵圆孔则 发生功能上的关闭,出生后5~7个月,卵圆孔解剖上大多闭合。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心脏的胚胎发育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4周时心房和心室是共腔的,8周房室中隔形成,成为具有4腔的心脏。

所以,胚胎发育2~8周为心脏形成的关键期,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在这一期。

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进行交换的。

由胎盘来的动脉血液经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至肝下缘分成两支,一支入肝与门静脉吻合,另一支经动脉导管入下腔静脉,与来自下半身的静脉血混合,共同流入右心房。

由于下腔静脉瓣的隔阻,使来自下腔静脉的混合血(以动脉血为主)进入右心房后,约1/3经卵圆孔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流入升动脉,主要供应心、脑及上肢;其余流入右心室。

从上腔静脉回流的来自上半身的静脉血,入右心房后大部分流入右心室,与来自下腔静脉的血液一起进入肺动脉。

由于胎儿肺部处于压缩状态,经肺动脉的血液只有少量流入肺,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而大部分血液经动脉导管与来自升主动脉的血汇合后,进入降主动脉(以静脉血为主),供应腹腔器官和下肢,同时,经过脐动脉回流至胎盘,摄取氧气及营养物质。

故胎儿期供应脑、心、肝及上肢血氧量较下半身高。

2.出生后循环的改变出生后脐血管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小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扩张、肺循环压方下降,从右心经肺动脉流入肺的血流增多,使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增高。

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功能上关闭,到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数闭合。

自主呼吸建立后血氧增高,动脉导管壁受到刺激后收缩,同时,低阻力的胎盘循环由于脐带结扎而终止,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和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血流逐渐减少,高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出生后体内前列腺素的减少,使导管壁平滑肌收缩,导管闭塞,最后血流停止,形成动脉韧带。

足月儿约80%在出生后24小时形成功能性关闭,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婴儿生后一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

医学PPT课件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55p

医学PPT课件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55p
上,主动脉后壁与二尖瓣前叶有纤维连续 • 右心室内径增大,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右室
前壁及室间隔增厚。
TOF超声心动图
左室长轴切面见主动脉骑跨
大动脉短轴切面见右室流出道狭窄
彩色多普勒见室缺分流
并发症 Complications
• 脑血栓:发生率约占4%。 • 脑脓肿:2岁以前很少发生脑脓肿,多发生在年
位臵分级时相性质及有无传导杂音的分类收缩期杂音s1之后开始s2之前结束分为全收缩期杂音早期中期和晚期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s2之后开始s1之前结束分为早中晚三期杂音全期杂音x线检查有无内脏异位症正位胸片的心脏投影心电图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echo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脏解剖结构瓣膜实时运动和功能心腔大小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血流流速方向有无紊流心腔压力及跨瓣和狭窄前后压差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导管检查心内膜活检及电生理测定心血管造影是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其它检查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同位素心肌显象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以上检查方法相对较少返回返回二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p127发病率法洛四联症tof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发绀型先心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
预防和控制缺氧发作:
• 立即将患儿下肢屈起,置胸膝卧位; • 吗啡为首选药0.1-0.2mg/kg.次,皮下或肌
肉注射,或心得安O.1mg/kg.次,稀释后缓 慢静注。 • 缺氧时间长者可发生代酸,应注意纠酸。 • 对缺氧发作频繁者,长期口服心得安预防发作。
手术治疗
• 绝大多数TOF患儿都可行根治术。

左 左心室
头及上臂

路 含
左心房
含 上腔静脉 氧

卵圆孔
右心房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二、房、室增长速度
⊙ 胎儿右心室负荷大,左心室负荷小,故在新生儿 期两侧心室壁厚度几乎相等,约4~5mm。
⊙ 随着生长发育,左心室负荷明显增加,故左心室 壁较右侧增厚为快。
⊙ 6岁时左心室壁厚度达10mm,为新生儿的2倍, 此时的右心室壁厚度不足6mm。15岁时左心室壁厚 度增加到出生时的2.5倍,但右心室壁仅增长原来厚 度的1/3。
三、血管特点
⊙小儿动脉相对地较成人粗。 ⊙动脉与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而成人为1︰2。 ⊙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青春期主动脉直
径超过肺动脉。
四、心率
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
新生儿平均
120~140次/分
1岁以内为
110~130次/分
2~3岁为
100~120次/分
4~7岁为生理特点
一、心腔大小和位置
心腔容积
初生 1岁 2~3岁 7岁 青春期 18~20岁
20~22ml 为2倍(40~50ml) 约3倍(60~70ml)
约5倍(100~110ml) 约140ml 约240~250ml
一、心腔大小和位置
心脏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新生儿及2岁以下多呈横位 以后逐渐转为斜位
8~14岁为
70~90次/分
五、血压
动脉血压 收缩压=(年龄×2)+80 mmHg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mmHg
静脉血压 其高低与心搏出能力、血管功能及循环血量 有关,上、下腔静脉的血液返回右心室受阻 也影响静脉压。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ppt课件

心房与心室
心房负责接收血液,心室负责将血液 泵出。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部的富氧血 ,右心房接收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贫 氧血。
心脏的生理功能
泵血作用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运动,将血液泵 入全身血管,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 营养物质的输送。
调节血压
心脏通过改变心输出量和血管阻力来 调节血压,保持身体各部位得到足够 的血液供应。
血液的调节机制
总结词
血液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等方面。
详细描述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等自主神经 系统的调节作用,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活动。体液调节 是指通过激素、代谢产物等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影 响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自身调节是指心血 管系统内部的各种反馈机制,如压力感受器反射、化 学感受器反射等,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进行精细调节 。这些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状态 。
血液从心脏泵出后,通过动脉系统流向全身各部位,再通过静脉系统返回心脏, 完成血液循环。
03 血管解剖与生理
血管的解剖结构
动脉
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 身体各部位,分为大动脉 、中动脉和小动脉。
静脉
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 返回心脏,分为深静脉和 浅静脉。
毛细血管
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 与组织液交换物质的主要 场所。
循环系统的综合调节
要点一
多种调节方式的协同作用
在循环系统的调节中,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是 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
要点二
循环系统的整体性
循环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部 分的改变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免疫功能
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 体等免疫物质,可以抵御 外来病原体的入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 点
★ 上腔V回流、来自上半身V血
★ 来自下半身V血
下腔V
右心房(混合血,以A血为主)
★ 来自胎盘V血
经 V 导 管
在肝下缘
大经 小
部卵 部

分圆 分 孔
肝 V
左心房
大 部 分
右心室
(含氧量高)
左心室 肝脏 (与门V汇合) 升主A
大 部经 分A
导 管
(再次进行营养和气体交换)
降主A 供应上半身 (以V血为主)
❖ 3~7岁心脏逐渐转为斜位,心尖搏动在左 五肋间乳线上
❖ 7岁以后心尖位置逐渐移动锁骨中线内0.5 ~1cm。
血管特点
⊙小儿动脉相对地较成人粗。 ⊙动脉与静脉内径之比在新生儿为1︰1, 而成人为1︰2。 ⊙10岁以前,肺动脉直径较主动脉宽,至 青春期主动脉直径超过肺动脉。
心率(掌握)
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和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 故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心率逐渐减慢
新生儿期
青春期
心脏重 20~25g 增长12~14倍达成 人水平
小儿循环系 统解剖特点
四个腔的容积(毫升)
初生时 7岁
青春期 18~20岁
20~22 100~110 140 240~250
5倍
7倍 12倍
小儿循环系 统小解儿心剖脏特的点位置随年龄而改变
❖ 新生儿和<2岁幼儿多呈横位,心尖搏动 在左四肋间乳线外1厘米
心脏外形的演变
动脉端 心管
பைடு நூலகம்静脉端
心球
心室 心房
第21天
第22天
心脏外形的演变
第23天
动脉干 心球
心室
心房 静脉窦
动脉干 球室袢 静脉窦
第24天
心脏外形的演变
弓动脉 心房 心室
第35天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 点
正常胎儿循环
❖ 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 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 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 弥散的方式进行的。
(心、脑、上肢)
肺A
少 量

胎盘
脐A
供应下半身(腹腔脏器、下肢)
小儿循环系统 解剖特点
❖ 肺血管阻力高
❖ 营养及气体交换在 胎盘
❖ 胎儿循环通道开放 (静脉导管,脐血 管,动脉导管,卵 圆孔)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
心脏大小 心脏位置 心率 血压
心脏大小
小儿心脏相对比成人大,随着年龄的增长, 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下降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
❖ 心脏的胚胎发育 ❖ 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 ❖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
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 特点
❖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约于第4 周起循环作用,至第8周房室间隔已完全 长成,既成为四腔心脏
❖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就在这一时期
❖ 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胚胎第2~8周
,应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 点
❖ 小儿由于心搏出量较少,动脉壁的弹性较 好和血管口径相对较大,故血压偏低
❖ 新生儿收缩压平均 60~70mmHg ❖ 1岁收缩压平均 70~80mmHg ❖ 收缩压=(年龄×2)+80mmHg ❖ 舒张压 为2/3收缩压 ❖ 高血压 高于此标准20mmHg ❖ 低血压 低于此标准20mmHg ❖ 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约高20mmHg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特点
新生儿 <1岁 2~3岁 4~7岁 8~14岁
120~140次/分 110~130次/分 100~120次/分 80~100次/分
70~90次/分
❖ 进食、活动、哭闹和发热可影响小儿心率 ❖ 应在小儿安静或睡眠时测量心率和脉搏 ❖ 一般体温每升高l℃,心率增加10~15次/分 ❖ 凡脉搏显著增快,而且在睡眠时不见减慢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