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省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计算了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然后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都会对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影响。
关键词:区域差异;泰尔指数;差异;实证分析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省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和水平已经跻身于经济大省的行列。但是,省经济发展与经济强省还有很大的差距,且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省各个城市间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由来已久。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某一地区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它资源,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应当集中有限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区域或重点部门,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主要以缪尔达尔的累积循环因果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弗里德曼的中心一外围论为代表。
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采用基尼系数、熵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等测算方法对区域经济在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行描述(蔡玉倩,2008;培阳,2012;盖美,2013)[1][2][3]。
学者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
中,一部分是基于全国省级行政的数据,甚至是跨省市的地区数据。周玉翠等(2002)[4]采用人均国生产总值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总体指标,对全国31个省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省际差异明显增大。夏明(2004)[5]对1980-2001 年我国人均GDP 基尼系数按三区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地区间差距主要来自于沿海与陆地区之间差距。
对于省市部之间的差异问题,蔡安宁(2011)[6]计算了1978—2009年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结果表明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商晓梅等(2012)[7]以省11个市为研究对象,选取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6项重要指标,将省11个市分为发达型市、较发达型市、中等型市和落后型市四种类型,并且这四种类型地区经济存在着较大差异。王少剑(2014)[8]以省88个县域为基本单元,分析了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演变,总体差异指数测度表明,省区域经济差异在地区尺度、地级尺度、县级尺度和城乡尺度均表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另一类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形成和变化原因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从生产要素、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等方面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秀秀(2013)[9]研究得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人力资本、第一产业占比、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政府干预程度。曾淑婉等(2014)[10]通过对我国省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对省区经济差异的变动具有解释力,且不同组别的省区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不同。王竞梅等(2014)[11]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均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但影响度不同。
既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省区间和经济地带间的差异,对于省市县之间的差异
问题关注得较少。而且省经济差异问题主要是以、、等发达省市为研究对象,缺少对欠发达地区省区部差距的研究,对其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更少。本文拟用地(市)域经济单元,对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对省经济差异的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
(一)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Theil entropy index),是1967年由泰尔运用信息理论提出的一个不平等系数,用于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由于可分解性,该指数可以将整体差异分解成组及组间的差异,因此广泛运用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泰尔指数越大,代表区域经济差异越大。
T=组间差距+组差距=i i i i i T Y P Y Y ⨯+⨯∑∑)/log(
)/log(ij ij ij i P Y Y T ⨯=∑
Pi 是第i 组的人口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人口中的比重; Yi 是第i 组的收入在所研究总体区域的收入中的比重; Ti 是未加权的组泰尔指数; ∑ Yi ×Ti 是加权组泰尔指数。 Pji 是第i 组中第j 个子区域的人口所占该组总人口的比重; Yji 是第i 组中第j 个子区域的收入所占该组总收入的比重。
(二)泰尔指数的分析
现根据省将11个市级行政区域划分为“一线两厢”三个空间单元作分析:“一线”区域包括、 、 、 和五个市级行政区;“南厢”区域包括、 、 和四个市级行政区;“北厢”区域包括、两个行政区。具体泰尔指数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2003-2012年年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动Theil 指数
从结果可以看出,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在逐渐扩大。2005年之前,区域总体差异主要取决于区域差异,2005年区域间差异的贡献度超过了区域差异。2005-2012年,区域间差异对区域整体差异的贡献度呈波动增大的趋势,超过了区域差异的影响,但总体上二者对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影响呈稳定态势。
三、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
由以上对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分析可知,省存在比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经济增长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主要原因,地区之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就是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很多。为了保证实证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借鉴已有的文献选取了部分解释作用比较突出的因素。
1、技术进步
技术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而技术水平的高低
往往是由技术资源的多寡所决定。不同地区的技术资源存在差异,一个地区投入在研究与开发的经费越多,越有可能获得技术上的突破或创新。
2、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的演变对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增长,实现经济更高更快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刺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则会产生资源的浪费,无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也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换。人口和经济在城市的集中,能够带来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要素的优化配置。从各国各地城市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4、对外开放程度
一个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明显的外部影响因素。通过利用外资,可以带动技术、贸易、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对外开放程度包括对外贸易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
5、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具有创新性、创造性,是推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和增值潜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比物质资本大的多,不但能实现科技进步,还具备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