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情绪情感和社会功能的发育讲座课件
第四讲 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ppt课件
![第四讲 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6b55c0650e52ea5418980f.png)
解决问题: 蹒跚学步的孩子是 否能到处找你,以 满足他(她)的需 求比如缠着你牵住 他的手?
通力合作: 设想一个孩子需要 你帮助解决的问题 ;让他最心爱的玩 具也参与进来
52
三、婴幼儿社会功能发育评定
(一) 婴幼儿气质的评定 婴幼儿气质量表分为中国婴儿气质量表(CITS)(用于4~8个月)和中国幼儿气 质量表(CTTS)(用于1~3岁)。CITS和CTTS,气质维度共有9个:即活动水 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特点、持久性、注意分散、反应 阈。根据9个气质维度的得分情况,又将儿童气质分为5个类型:易养型(E型)、 难养型(D型)、启动缓慢型(S型)、中间偏易型(I-E型);中间偏难型(I-D 型)。
Ø 通过情绪反应,适当地促进了自己的社会交往 。
4
(二)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情绪
对待行为的 态度
实际应用
父母可以通过对某些活动的奖励给婴幼儿以喜悦、 欢欣的体验,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
心理活动
5
(三)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
愉快的情绪
激活婴幼儿的 智力和心理活动
推动、组织 婴幼儿的认知加工
41
(二)环境因素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各种有害因素的反应较为敏感,尤其是有遗传易 感素质的个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疾病。
42
1. 家庭因素 在婴幼儿期,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就是家庭,他们对于家庭环境依赖性 很强。对家庭的依赖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需要和依赖。
43
家庭背景因素 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 亲子关系和养育态度 亲子关系对幼儿情绪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婴幼儿亲子关系不良将导 致情绪障碍。 家庭环境因素 愉快、和谐的家庭生活,充分的亲情给予将对婴幼儿情绪发展有较 大的正面影响。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ebf5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f.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内容主要基于《幼儿心理学》第3章“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及第4章“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详细内容包括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情感表达的方式、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基本阶段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为婴幼儿的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提供适宜的支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及其在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重点: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影响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家庭和社会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相关的教学视频、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小组讨论时所需的白纸和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短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四个阶段和社会性发展的里程碑。
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讨论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个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分析。
6.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小组内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各自的分析和结论。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四个阶段2.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里程碑3. 情感表达方式4. 影响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支持策略。
2. 答案要求:包括对案例的详细分析、应用的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支持策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文献,加深理解,为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6c41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a.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掌握情感表达的途径。
2. 培养学生关注婴幼儿情感需求,提高情感教育的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会有效的促进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教育策略的运用。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表达途径的理解、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发展PPT、案例分析视频、教具模型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感表达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表达途径,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某一情感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共同探讨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阶段特征2. 情感表达途径3. 情感教育策略4. 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5. 社会性发展促进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位婴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情感教育策略。
2. 答案: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深入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前沿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教育策略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表达途径的理解、社会性发展的促进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策略在实际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针对某一情感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5. 作业设计:分析一位婴幼儿的情感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情感教育策略。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ppt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d9a0790b1c59eef9c7b40a.png)
3-4周起
无选择的社会 性微笑
5-6个月起 有选择的社会 性微笑
(2)焦虑
• 焦虑是一种预料到威胁性刺激又无能为力去应付 的痛苦反应,是处于失助状态下不能采取有效行 为去对付时产生的情绪。 • 婴幼儿在6-7个月后就开始害怕陌生人,当其与妈 妈或主要养护者分开时,还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高 兴,这种反应就是婴幼儿的分离焦虑。 • 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6-8个月(此时,婴幼儿正形 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18个月时达到顶峰, 在整个婴幼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
(4)受挫
• 婴幼儿正处于一个有自主性、有个人爱好、会玩耍的独立 个体,但由于生理、心理上的限制以及父母对他们不成熟 的独立意识的要求的阻止,孩子不可避免地要受挫,从而 感受到不愉快的负面情绪。 • 受挫的原因有多种,如限制、玩具的操作或使用不熟练、 同伴的粗暴对待或拒绝、身体或体能发育的局限等等。 • 受挫是不可避免的,在挫折中也能增长婴幼儿的知识和经 验,但2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进行专门的挫折教育,应尽可 能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可以应对生活中的事情。
恐惧发展经历的阶段:
①本能的恐惧:出生就有的本能的、反射性的反应 ②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约从4个月开始 ③怕生: 6-8个月起 ④预测性恐惧: 1.5-2岁起 • 当婴幼儿表现出害怕时,育婴师不可讥笑或吓唬, 而应该亲近或安慰。育婴师可以预先告诉婴幼儿 可能出现的变化,让其对可能性的危害性刺激有 相应的准备,并有做出相应选择的机会。
0~3岁的宝宝怕什么?
• 新生儿至1岁
宝宝心里话:“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熟悉的人都到哪儿 去了?”“天啊,周围怎么这么大的声音?这样的吵闹声 会伤害到我吗?”“是什么东西在我眼前一闪一闪的呢? 我真的不知道。”…… 典型恐惧: 环境因素的突然改变。当宝宝发现熟悉的照料者更换 时,当他听到声音突然变大时,当他感觉自己的身体猛然 下坠时,当他看到了刺眼的光线(如闪光灯的)时,这些 都会令宝宝感到害怕,直到他18个月大后,这种情况才会 得到缓解。 恐惧解析: ●0~1岁是亲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在出生后的 第一年里,孩子所依恋的对象将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因此在更换照料者的时候,需要特别小心。 ●很多的干扰,如噪音、闪光灯的光,都是小宝宝无 法躲避的,他能作出的反应,只能是因为害怕而哭闹。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18a2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8.png)
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对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了解和 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引导婴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 习惯,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教育质量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是衡量婴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促进婴幼儿的情 感及社会性发展,可以提高婴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为婴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支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 的温暖和安全感。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关注孩子 的情感需求。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
家长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包括快乐、悲伤、愤怒等,以培 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
12-24个月
宝宝开始懂得一些简单的人际 交往,如分享、等待和轮流。
情感表达与识别
01
02
03
面部表情
婴幼儿通过面部表情来表 达情感,如开心、生气、 悲伤等。
声音和动作
婴幼儿也通过声音和动作 来表达情感,如尖叫、挥 舞手臂等。
情感识别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逐渐 能够识别他人的情感,这 有助于他们建立更好的人 际关系。
课程内容
本课件包括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概述、影响因素、发展阶段、教育方法 和实践案例等内容,以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
情感发展
婴幼儿的情感发展对其未来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了解和掌握婴幼儿 情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满足婴幼儿的情感需求,促进其健康成 长。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2024年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
![2024年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7b4e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6.png)
2024年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婴幼儿心理学》第3章“婴幼儿情绪与社会功能发育”的内容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绪表达与识别的重要性;社会功能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亲子互动、同伴交往及角色扮演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
2. 掌握婴幼儿情绪表达与识别的方法,提高与婴幼儿的情感沟通能力。
3. 了解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重要性,学会促进婴幼儿社会功能发展的有效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绪识别与表达、社会功能发展的具体策略。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绪发展PPT、视频资料、案例分析。
2. 学具:婴幼儿情绪卡片、角色扮演道具、小组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引言(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短片,引发学员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婴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社会功能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具体案例,讲解如何识别和应对婴幼儿的情绪问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讨论,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婴幼儿情绪卡片,并提出相应策略。
5. 角色扮演(10分钟):学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加深对婴幼儿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2. 婴幼儿情绪表达与识别方法3. 社会功能发展关键因素及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绪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2. 答案示例:针对某一婴幼儿哭闹不止的情况,进行情绪识别,判断其需求,然后通过拥抱、安抚等手段进行情绪调节,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情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员是否掌握了婴幼儿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的关键知识。
2. 拓展延伸:推荐学员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参加线上课程,深入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领域的前沿动态。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PPT课件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acd762da38376bae1fae7f.png)
丰富化
深刻化
? 情绪体验继续分化 ? 引起体验的动因不断增多
?情绪
2.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首先表现为幼儿情绪的冲动性、易变性 逐渐减少
?其次表现为情绪逐渐从外露到内隐 3.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 幼儿的情感更多地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逐 渐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相联系 。
2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 及异常发育 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 评定
3
第一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4
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
(一)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 ?婴儿的情绪反应是和养护者进行沟通的有效信号, 通过向成人传递情绪信息,得到最合适的哺育 。 ?通过情绪反应,适当地促进了自己的社会交往 。
★情绪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
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
★积极情绪多的、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情绪体验以
及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绪状态的儿童更受 人欢迎,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8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
源和成分。
★婴儿对自身不同的情绪体验,促使其形成和加
13
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 (一)情绪情感发育具有阶段性
1. 情绪出现的顺序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次级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骄傲
14
2. 情绪的社会化发展
(1)社会性微笑
反射性微笑 最初的
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
初生 五周左右 四个月左右
15
5
(二)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92b16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f.png)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六章“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涵盖: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社会功能发展的内涵与影响因素;情绪调节策略在婴幼儿期的应用;以及促进婴幼儿社会技能发展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期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掌握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3. 学会运用情绪调节策略,促进婴幼儿情绪及社会技能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婴幼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应用;社会功能发展的个体差异与教育对策。
重点:婴幼儿期情绪发展的阶段特征;促进社会技能发展的有效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绪发展PPT课件;案例分析视频。
2. 学具:学习笔记;婴幼儿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情绪表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思考,导入新课。
a. 学生观察图片,分享感受。
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婴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和社会功能发展的内涵。
a. 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重点内容。
b.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疑惑。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则关于婴幼儿情绪调节的案例分析视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a. 学生观看视频,分组讨论。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运用情绪调节策略,促进婴幼儿社会技能发展。
a. 教师呈现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b.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5. 随堂练习:设计婴幼儿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的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b. 教师批改并反馈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期情绪发展:a. 阶段特点b. 情绪调节策略2. 社会功能发展:a. 内涵b. 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婴幼儿情绪发展的阶段特点。
b. 论述社会功能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对策。
2. 答案:a. 阶段特点:婴儿期情绪表达以生理需求为主,逐渐出现社会性情绪;幼儿期情绪表达逐渐丰富,出现自我意识情绪。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fc7c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6.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第八章,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概念、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阶段、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策略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掌握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培养策略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婴幼儿,关注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难点:如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培养策略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课件、案例资料。
学具: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关注和思考。
2. 理论讲解:介绍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发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培养策略。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理解和培养策略。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1. 基本理论2. 发展过程3. 影响因素4. 培养策略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你熟悉的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答案:请根据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关注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进行实际观察和分析,提高关爱婴幼儿的能力。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6b5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理论知识,重点探讨03岁婴幼儿情感的发展特点、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以及相应的教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因素。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婴幼儿在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3. 培养学生关爱婴幼儿,关注其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键期。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婴幼儿在情感及社会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教材、《婴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婴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反应图片,引发学生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关键期。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婴幼儿在家庭、幼儿园等环境中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设计相应的教育方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案例,并提出教育建议。
2. 答案:(1)案例描述:描述案例中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状况。
(2)问题分析:分析案例中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3)教育建议: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婴幼儿情感及社会性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参观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3. 例题讲解的深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98ccf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b.png)
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第四章“婴幼儿的情感及社会性发展”,详细内容包括: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掌握婴幼儿情感表达的方式。
2. 了解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认识到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婴幼儿情感发展案例视频、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婴幼儿情感发展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婴幼儿的情感表达。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介绍婴幼儿情感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讲解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案例,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感发展特点与阶段2. 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3.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及影响因素4. 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在婴幼儿成长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提出教育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能否运用所学分析案例并提出教育建议。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国内外婴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婴幼儿情感表达的种类及方式。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3bedef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f.png)
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婴幼儿期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进行深入讲解,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婴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第三节“情绪与社会功能的发育”。
具体内容包括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表现和促进策略。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基本特点和阶段。
2. 掌握婴幼儿情绪表达的方式和影响因素。
3. 学会引导婴幼儿社会功能发展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功能发展的促进策略。
教学重点: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情绪与社会功能发展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情绪发展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婴幼儿情绪发展手册、观察记录表、实践操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讲解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
(2)分析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
(3)介绍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表现和促进策略。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讲解如何识别和应对婴幼儿情绪问题。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婴幼儿情绪引导和社会功能发展场景。
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阶段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2. 婴幼儿情绪表达的种类及影响因素情绪表达的四种方式影响情绪表达的因素3. 社会功能在婴幼儿期的发展社会功能的发展表现促进社会功能发展的策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的婴幼儿情绪问题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答案:(1)案例描述: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和婴幼儿的基本情况。
(2)问题分析:分析案例中婴幼儿情绪问题的原因。
(3)解决方案: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深入了解婴幼儿情绪及社会功能发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
![婴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7054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8.png)
当幼儿逐渐能思考问题后,情绪调节过程进入 象征水平,他们把假装游戏作为表达情绪的途 径。
19
谢谢
20
10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表达的发展特征
婴幼儿的情绪表达主要是通过表情来实现,2岁 开始开始用词语来表达情绪,快接近3岁,会经 常讨论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积极主动地控制情 绪,开始用语言来辅助情绪的自我调节。
11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理解的发展特征
1.移情能力的发展 0-1岁,婴幼儿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大都从自身的 感受和体验出发。例如:听到其他婴儿的哭声 自己也会跟着哭起来。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指导
1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
2
婴幼儿会因为某个需要没被满足而嚎啕大哭,甚至满地 打滚摔东西打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3
很多婴幼儿在家里天不怕地不怕,在外面却总是躲在父 母身后,不叫人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是为什么 呢?
4
现
嚎啕大哭,打滚摔东西打人
象 窝里横
对自己或他人情 绪识别和表达所 产生
14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理解的发展特征
2.同情心的发展 2岁开始,幼儿能理解他人的情绪,并试图弄清 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 例如:看到同伴哭了,幼儿过来安慰他,并询 问导致哭的原因。
15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的特征
情绪调节的发展特征
婴儿调节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注意机制和简单运 用技能的发展,并使其能够协调运用注意集中 和注意分散来调节自己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 如婴儿通过转头、吸吮手指等策略缓和自己的 情绪。
社会性情绪
5
社会性情绪发展及其特征
社会性情绪概念
第四讲 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
![第四讲 婴幼儿情绪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发育](https://img.taocdn.com/s3/m/d0beab9f172ded630b1cb6e8.png)
ppt课件
4
(二)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情绪
对待行为的 态度
心理活动
实际应用
父母可以通过对某些活动的奖励给婴幼儿以喜悦、
欢欣的体验,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
ppt课件
5
(三)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
愉快的情绪
激活婴幼儿的 智力和心理活动
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唤醒状态, 是一种先天情绪,是婴儿好奇心、 求知欲的内在来源。
ppt课件
23
(四)兴趣
1. 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 (0~3个月)
2. 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 (4~9个月)
3. 新异性探索阶段 (9个月以后)
ppt课件
24
(四)兴趣
1.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0~3个月) 婴儿最初的兴趣是由反射引起,这种最
ppt课件
7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
源和成分。
★婴儿对自身不同的情绪体验,促使其形成和加
强对自身形象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ppt课件
8
二、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2.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ppt课件
41
(二)环境因素
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对各种有害因素的反 应较为敏感,尤其是有遗传易感素质的 个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诱 发疾病。
ppt课件
42
1. 家庭因素
在婴幼儿期,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就是家 庭,他们对于家庭环境依赖性很强。对 家庭的依赖不仅是物质方面的,也有心 理方面的需要和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反应,是 婴儿最普遍、基本的情绪反应之一。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婴儿啼哭的原因
第1周:主要有饥饿、寒冷、裸体、疼痛和睡 眠受到打扰等。
2~4周:喂奶中断、烦躁、第一次增加非流汁 的食品等。
1~2个月:常因大人离开或拿走玩具等引起啼 哭。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阶段总结
年龄
情绪表达/调节
情绪理解
出生~6个月
所有基本情绪出现。 积极情绪的表达受到鼓励并更为经常的 出现。 通过吸吮和回避方式调节消极情绪。
婴儿可以对快乐、愤怒、伤 心等面部表情加以区分。
7~12个月
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消极的基本情绪更 经常地出现。 婴儿通过滚动、撕咬或远离令人不安的 刺激物等方式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 婴幼儿通过情绪反应向别人表达他们的需要。
★情绪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着儿童与成人、儿童
与同伴间的社会性交往 。
★积极情绪多的、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情绪体验以
及善于向其他孩子表明自己情绪状态的儿童更 受人欢迎,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目录
第一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第二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影响因素
及异常发育 第三节 情绪情感及其社会功能发育评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情绪情感发育的规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笑的意义
笑是婴儿出生之时就具有的一种能力,是婴 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笑是积极、愉快等 正性情绪的表现,也是与成人交往、沟通的 基本手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恐惧 1. 恐惧的发展阶段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恐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笑
1. 笑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0~5周) 自发性的笑
☺ 第二阶段(5周~3.5个月) 无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
☺ 第三阶段(3.5个月之后)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能更好的再认他人的基本情 绪。 社会参照的出现。
1~3岁
出现次级(自我意识的)情绪。 通过转移注意力或者控制刺激物的方式 调节情绪。
能体验到复杂的情感,自我 表现意识增强,幼儿开始谈 论情绪和掩饰情绪。同情反 应出现。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基本情绪的发育(五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为意识提供最初的来
源和成分。
★婴儿对自身不同的情绪体验,促使其形成和加
强对自身形象不同的看法和评价。
★情绪特征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恐惧的发展变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情绪的社会化发展
(1)社会性微笑
反射性微笑
最初的 社会性微笑
社会性微笑Βιβλιοθήκη 初生 五周左右 四个月左右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 利用一定的策略调整自身情绪状态,从而达到个体 所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情绪能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啼哭的类型
♦ 饥饿的啼哭 ♦ 发怒的啼哭 ♦ 疼痛的啼哭 ♦ 恐惧或惊吓的啼哭 ♦ 招引别人的啼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 啼哭的意义
哭是婴儿与成人沟通、交流的信息及寻求保 护的重要方式。在婴儿期,哭声也可能是患病 的征兆,所以哭也常是医生发现婴幼儿患病的 信号。
大声哭闹得到满足和安抚 爬或走以远离不愉快的刺激 咬东西或避开不愉快的事物 开始应用语言表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情绪的社会性参照
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关注父母的表情来决定 自己的行动。随年龄增长逐渐频繁,并推广 到其他人。
视觉悬崖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情绪
对待行为的 态度
心理活动
实际应用
父母可以通过对某些活动的奖励给婴幼儿以喜悦、
欢欣的体验,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情绪情感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的作用
愉快的情绪
激活婴幼儿的 智力和心理活动
推动、组织 婴幼儿的认知加工
二、情绪情感发育的特点
1.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2.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情绪情感发育的阶段 (一)情绪情感发育具有阶段性
1. 情绪出现的顺序
初级情绪:愤怒、悲伤、快乐、惊讶、恐惧 次级情绪:尴尬、害羞、内疚、嫉妒、骄傲
一、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五点)
(一)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
➢ 婴儿的情绪反应是和养护者进行沟通的有效信 号,通过向成人传递情绪信息,得到最合适的 哺育 。
➢ 通过情绪反应,适当地促进了自己的社会交往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