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分析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手术的临床分析作者:曲轶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34期【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手术中超声引导下骨神经与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与骨神经联合阻滞)与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

对比两组镇痛及阻滞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下肢手术;超声;骨神经;坐骨神经;阻滞doi:10.14033/ki.cfmr.2016.34.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123-03超声检查因其无创性、可视性特点,在手术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

硬腰联合麻醉是常用的下肢手术麻醉方式,但其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较短,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现象,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有研究认为,超声引导下骨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效果显著[1]。

本研究以80例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超声引导下骨神经与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实施单侧下肢手术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本研究排除含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对局麻药过敏的患者;麻醉前使用肝素类药物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8岁,平均(46.2±3.0)岁;ASA 分级:ASAⅠ级23例,Ⅱ级17例;疾病类型:膝关节病变5例,胫腓骨骨折23例,踝关节骨折3例,清创术9例;并发症:合并冠心病、高血压10例,合并糖尿病5例。

超声引导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手术麻醉的效果

超声引导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尿病足手术麻醉的效果
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以及深部组 织的破坏,在各种非外伤性截肢中,糖尿病足的截肢率占到了 50%。大量研究显示,使用布比卡因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 阻滞,在高风险糖尿病足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起效时间更快, 效果也比较确切,但是手术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会长时间被 阻滞,但如果于腘窝坐骨神经分叉处给药,和在更高位置的主 干给药相比,支配区域的起效时间更快,因此,研究认为超声 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分叉处阻滞更具实用性,可以完全满足患 者足部所有手术区域的麻醉,且麻醉方式更加简单、可靠,是 一种有效的临床麻醉方法 [2]。
尿病足手术麻醉的效果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11:825-828. [2] 安静 , 刘钟珊 , 闫小强 , 等 . 超声引导下腘窝部坐骨神经阻滞单次注
计文中计量数据时,选择(— χ—± s ) 作代表;分析文中计数资料时,
选择“χ 2”检验,同时计量资料选择“t ”进行检验。给予 2 组 入选对象各项数据客观对照,若其结果有差距,则选用(P< 0.05) 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
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本次研究显示,麻醉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 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0.05),由此可见,超声引导下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 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应用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 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日永 , 徐旭仲 . 超声引导腘窝处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用于糖
表 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n/%)
组别 例数(n) 优

超声引导下腘窝部位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缺血性疼痛术前镇痛的临床

超声引导下腘窝部位坐骨神经阻滞用于下肢缺血性疼痛术前镇痛的临床
3Karin P.W. Schoenmakers, Maaike G.E. Fenten, Jan Willem Louwerens,et al.The effects of adding epinephrine toropivacaine for popliteal nerve block onthe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the duration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Anesthesiology(2015) 15:100DOI 10.1186/s12871-015-0083-z44.Lundblad M, Marhofer D, Eksborg S,et al.Dexmedetomidine as adjunct to ilioinguinal/iliohypogastric nerve blocks for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an explorator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aediatr Anaesth.2015 Sep;25(9):897-905. doi: 10.1111/pan.12704. Epub 2015 Jun 12.
罗哌卡因作为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心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小等优点,常用于外周神经阻滞。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只会产生感觉阻滞而不会造成运动阻滞,这就会消除外科科室的顾虑,对于术前超声下使用罗哌卡因进行腮腺术后镇痛的作用尚无明确报道。
研究目的
1.探讨超声引导下下颌神经合并颈丛浅丛神经阻滞用于腮腺手术术前后镇痛的可行性
7 Vrsalovi M, Vučur K, Car B, rt al.C-reactive protein, renal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J].Croat Med J,2015,56(4):351-356.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必备知识—常用的超声探头
线阵探头 (高频)
• 表浅的神经,不超过6cm --颈丛神经、臂丛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
--坐骨神经(臀下入路、腘窝入路) --胸椎旁神经阻滞等
•分辨率高
--声束宽度约为普通银行卡厚度
凸阵探头 (低频)
• 深层的神经
--腰丛、骶丛神经 --坐骨神经(经典入路、转子间入路、前路) --胸椎旁阻滞
股二头肌 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阻滞—腘窝入路
• 初学者容易操作 • 阻滞坐骨神经分合处
--效果更佳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股
骨前内侧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针
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l局麻药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下肢部分—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大腿外侧皮肤,减轻止血带反应 缝匠肌与阔筋膜张肌之间,寻三角,再追踪 仅有脂肪垫包饶,易损伤,尤其产科
股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最痛的骨科手术 始终显示股动脉,髂筋膜内,外角进针,水分离技术 阔筋膜与髂筋膜之间--生殖股神经股支 三合一?
髂腰肌
隐神经阻滞
感觉神经,用于膝关节手术后镇痛,有利于早期运动 缝匠肌下,股动脉外侧---初学者的福音
外侧
肌 皮 神 经
• 肱二头肌和喙肱肌之间 • 无需阻滞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皮神经
肋间臂神经阻滞
• 胸骨角寻第二肋骨 • 胸小肌和前锯肌之间 • 不走行腋鞘,T2N皮支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02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可以实时监测药物注射情 况,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少。
03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可以减少穿刺次数,降低 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04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 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手术时间
01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可 以更准确地定位神经,减少 手术时间。
3
优点:精确定位, 减少药物用量,降 低副作用
操作步骤
患者体位:仰卧位,双腿伸直 01
02
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臀部,探头 与皮肤接触
03
超声图像显示:坐骨神经、周围组 织、神经阻滞针
04
神经阻滞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 将神经阻滞针穿刺到坐骨神经周围
注射药物:在神经阻滞针内注射药 0 5 物,进行坐骨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的操作手法
03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等周围组织,注意操作深度和角度
04
术后护理:关注患者术后反应,及时
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
01
保持伤口 清洁,避 免感染
02
避免剧烈运 动,防止神 经损伤
03
定期复查, 观察神经功 能恢复情况
:立即停止操作, 血管损伤:立即停止操作,
进行神经修复治疗
进行血管修复治疗
感染:立即停止操作,进 行抗感染治疗
药物过敏:立即停止操作, 进行抗过敏治疗
神经阻滞不全:调整药物 剂量,重新进行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过度:调整药物 剂量,重新进行神经阻滞
02
减少并发症:超声引导下, 可以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和血 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3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 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 重复穿刺的次数。

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李圣君【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在坐骨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含10μg舒芬太尼的0.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为25 mL的0.5%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Ramsay镇静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等.结果两组在麻醉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麻醉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4.2±0.9)min]、感觉阻滞成功时间[(10.1±2.5)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6.7±2.0)min]较对照组[(5.3±1.1)min、(13.4±2.6)min、(8.9±3.1)min]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时间[(603.4±110.7)min]显著长于对照组[(524.6±10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行坐骨神经阻滞不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镇静深度,与罗哌卡因阻滞比较,起效更快,术后镇痛时间更长.%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sciat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Methods From Jan. 2016 to Dec. 2016, 60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lower limb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eachof 30 cases. All patients received ultrasound-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wi th 25 mL of 10μg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0.5%ropivacain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5 mL of 0.5%ropivacaine in the control group.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oxygen saturation and Ramsay sedation scor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as well as anesthet-ic 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heart rate (HR), oxygen saturation (SpO2), and Ramsay sedation score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before and after anesthesia of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onset time of sensory block, duration of senso-ry block, and onset time of motor block were (4.2±0.9) min, (10.1±2.5) min (6.7±2.0) min in observation group, versus (5.3±1.1) min, (13.4±2.6) min, (8.9±3.1) mi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algesia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603.4 ± 110.7) min vs (524.6 ± 102.8) min, P<0.05. Conclusion Sufentanil combined with ropivacaine for sciat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does not affect hemodynamics and sedation depth, but it brings faster onset and longe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than ropivacaine alone.【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7(028)018【总页数】4页(P2991-2994)【关键词】舒芬太尼;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坐骨神经阻滞【作者】李圣君【作者单位】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青海西宁 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是盲探操作,虽然操作简单,但穿刺风险较大,失败的风险相对较大[1-2]。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常见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坐骨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1. 传统方式:患者平躺,并将骶尾部抬高。

医生通过手指触摸找到患者的骶尾肌和坐骨结节。

然后在坐骨结节的外上方约2-3cm处用酒精消毒,然后用针头注射麻药。

2. 超声引导:医生使用超声波仪器定位坐骨神经和相关解剖结构,然后进行阻滞注射。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CT或X光引导: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医生可能使用CT或X光引导以更准确地定位坐骨神经。

无论使用哪种定位方法,医生在进行坐骨神经阻滞前应仔细检查患者的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以确保患者适合接受该治疗。

此外,需要使用无菌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ppt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ppt

PART 03
超声引导技术在坐骨神经 阻滞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技术的原理
01
02
03
超声波成像
利用高频超声波对组织进 行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实时成像,清晰显示坐骨 神经的位置和形态。
实时监测
通过超声实时监测引导针 的移动,确保针尖准确到 达目标位置,提高操作的 准确性和安全性。
动态调整
在注射过程中,超声可以 实时监测药物的扩散情况 ,动态调整注射剂量和位 置,提高麻醉效果。
患者准备
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手术部位,进 行常规消毒铺巾。
超声探头定位
将超声探头置于手术部位,调整探 头角度,清晰显示坐骨神经的位置 和形态。
穿刺针选择与消毒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进行 消毒处理。
穿刺针引导
在超声实时监测下,将穿刺针逐渐接 近坐骨神经,确保针尖准确到达目标 位置。
药物注射
当针尖到达坐骨神经周围时,注射 麻醉药物,同时观察药物的扩散情 况,确保药物充分浸润目标区域。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 坐骨神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
PART 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意义
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超声引导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坐骨神经的解剖结构和周围 组织,有助于准确地进行神经定位,提高阻滞操作的准确 性和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注射过程和药物的扩散 ,从而避免对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总结词
低并发症率
详细描述
相较于传统盲探方法,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如 神经损伤、血管损伤等。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对患者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效果更佳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位置较深,需用低频凸阵探头 将探头在股骨小转子水平横置于
股骨前内侧 短轴平面内技术,探头外侧进针 在股动脉、股骨小转子之间,把
针尖推进至坐骨神经表面,注射 20ml局麻药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女性,37岁,因“车祸伤后昏迷3小时”入院 既往病史: 3年前因“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术” 诊断资料: 1.多发伤:脑损伤,双肺挫裂伤,左股骨远端粉碎性骨 折,骨盆粉碎性骨折 2.失血性休克 手术方式:左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 在超声探头的外侧部位皮肤
处穿刺,经中斜角肌推进 先深后浅,注射局部麻醉药
10-15 ml,可观察到局部麻 醉药的扩散
臂丛神经阻滞--锁骨上入路
• 臂丛中的腰麻? • 打外围,绕神经 • 显肋骨,避胸膜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采用短轴平面内技术,从探头 外侧穿刺
股神经阻滞
闭孔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阻滞
患者:男性,85岁,糖尿病、高血压10余年,
血压最高200/90mmHg,拟行“右足第4、5趾扩创术 ”
椎旁阻滞(PVB)
交感神经阻滞、消除应激反应 显著减少阿片药物用量 抗凝治疗病人仍可考虑 改善呼吸功能/循环稳定/PONV少/尿潴留少 早期康复训练/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缩短
25ml
臂丛神经阻滞--腋窝入路
• 记住解剖位置 • 平面内技术,全程显示针尖 外侧• 轻压闭静脉,注药要回抽 • 血管周技术:桡、正中、尺N • 肌间沟入路最佳组合,定点阻滞 • 肋间臂神经可以皮下注射
外侧
肌 皮 神 经
• 肱二头肌和喙肱肌之间 • 无需阻滞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皮神经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简介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新型的神经阻滞技术,其通过超声引导下将局部麻醉药物精确注入到腰丛、坐骨神经等位置,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镇痛效果。

相比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具有定位精准、安全可靠、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合于高龄患者手术麻醉。

应用效果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定位精准。

研究发现,在进行神经阻滞前,超声引导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腰丛、坐骨神经的位置,使注射局部麻醉药物的精确度大大提高,降低了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风险。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安全可靠。

在这项研究中,没有出现严重的神经损伤或者局部麻醉药物过量的情况,说明这种神经阻滞技术在高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

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提供手术镇痛效果,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到较少的疼痛,提高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它不仅具有定位精准、安全可靠、镇痛效果好的优点,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手术风险。

我们强烈推荐在高龄患者的髋部手术中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引导下腰丛联合骶旁坐骨神经阻滞技术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中的效果比较目的:对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折PFNA手术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

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的98例老年骨科PFNA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参照组采取要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方式在老年骨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T2、T3、T4各指标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12、T3、T4各指标明显低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 0.05);研究组患者T2、T3、T4各指标与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参照组患者T2、T3、T4各指标明显低于T1,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比较如表2,研究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起效时间与维持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机体免疫力下降,同时合并诸多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手术耐受力弱,且有更高的麻醉风险[3]。

所以,在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PFNA手术时,选取合适的麻醉方案至关重要。

通常临床上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但该方法极易造成阻滞平面升高,且有较大的血流动力波动,进而对脏器灌注状态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临床上推出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而为更好确定麻醉阻滞范围,在麻醉过程中可借助超声引导,以便清晰观察神经所在部位,并借助超声显影确定穿刺针位置与深度,进而提升穿刺成功率,最终达到更好的麻醉效果[4-5]。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这表明在老年骨科PFNA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能维持较长的麻醉时间,进而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发表时间:2017-12-04T15:09:30.4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谭兴文[导读] 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作用显著,值得推荐。

武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广元 6384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例行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前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比较两组超声识别、穿刺情况、神经阻滞效果及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识别时间、坐骨神经距体表距离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间及进针深度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的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作用显著,值得推荐。

【关键词】超声;前路;侧路;路坐骨神经阻滞Anterior Sciat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Tan Wenxing(Wusheng people's hospital, anesthesia, Sichuan Guangyuan 638400)[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nterior sciat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in lower extremity surgery.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53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surgery, 27 patients received the lateral approach sciatic nerve block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nterior approach sciatic nerve block. Compared the ultrasonic identification, puncture, the effect of nerve block and the effect of anesth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ime of ultrasonic identification and the distance of the sciatic nerve to the body surfa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 puncture time and the depth of inje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effect of nerve block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no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nterior sciatic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u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ower limb surgery, and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Key words] Ultrasound; Anterior approach; Lateral approach; Sciatic nerve block坐骨神经阻滞是临床下肢手术中常用的镇痛方法,引起具有较好的镇痛性、安全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中[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03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阻滞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01
缩短手术时间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位置,提高手术精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演讲人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0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0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
0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培 Nhomakorabea和推广04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技术原理
01
超声引导: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神经位置和状态
02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03
实时监测: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药物注射位置和效果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精确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精确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评估:通过培训和推广,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谢谢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与其他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手术效果。

应用序贯法研究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有效剂量

应用序贯法研究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有效剂量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A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 Z h u j i a n g Af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S o u t h e r n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2 8 0
经 的感觉 阻滞完 全例数 为 3 9 例 ,占8 6 . 7 %,差 异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 5 . 0 3 1 , P - = 0 . 0 2 5 ) 。胫神 经 的运动 阻滞完 全例
数为 3 2 例 ,占 7 1 . 1 %;腓 总神经 的运 动阻滞完全 例数为 3 9 例 ,占 8 6 . 7 %,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 3 . 2 6 9 ,P - = 0 . 0 7 1 ) 。 结论 应用序贯法研究超声 引导下胴窝 坐骨神经 阻滞 0 . 5 % 罗哌卡因 mL和 1 9 . 5 6 mL ,在外踝 关节或跟骨手术 中具有较好临床应用效果 。
文章编号 :1 0 0 0 — 2 8 1 2( 2 0 1 6 ) 0 5 — 0 0 4 4 — 0 4
应用序贯法研究超声引导胭窝坐骨神经阻滞的 有效剂量
杨 广坤 ,彭德 良 ,廖 荣宗 ,罗富荣 ,李凤仙
1 . 广东佛 山市 中医院 麻醉科 ,广东 佛 山 5 2 8 0 0 0 2 . 南方 医科 大学 附属珠江 医院 麻醉科 ,广东 广州 5 1 0 2 8 0 摘要 :目的 确定 O . 5 % 罗 哌卡 因用 于超声 引导胭 窝坐骨神经阻滞 时的半数有效剂量 ( E D5 0 )和 9 5 % 有效剂量 ( E D 9 5 ) 。 方法 选 择拟行外踝 关节或跟 骨手术患 者 4 5 例 ,在超声 引导下行胭 窝坐骨神经 阻滞 ,定 位成功后 注入 0 . 5 % 罗哌卡 因。 采用 Di x o n 序贯法进行 试验 ,0 . 5 % 罗 哌卡因起始容量 为 3 0mL,若完全 阻滞 ,则下一 例减少 3mL;若不完全 阻滞 ,则 下一例增加 3mL 。注射后在 3 0 mi n内每 5 mi n 评估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的感觉和运动 阻滞情况 。采用 P r o b i t 概率单位 回归 法计算 E D5 0 和E D9 5 。结果 0 . 5 % 罗哌卡因在超 声引导下胭窝入路坐骨神经阻滞 的概率单位模 型为P r o b i t( P )=- 1 . 8 7 7 + 1 . 1 8 4( 1 n 剂量) ,E D5 0和 E D9 5 分 别为 4 . 8 8 mL和 1 9 . 5 6 mL。胫 神经 的感觉 阻滞完全 例数 为 3 0 例 ,占 6 6 . 7 %;腓 总神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孕妇:孕妇不宜进 行坐骨神经阻滞, 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的优势
提高阻滞成功率
01
实时可视化:超 声引导下可实时 观察神经位置, 提高阻滞成功率
02
减少并发症:超 声引导下可减少 穿刺次数,降低
并发症风险
03
提高患者舒适度: 超声引导下可减 少穿刺疼痛,提
高患者舒适度
04
缩短手术时间: 超声引导下可提 高穿刺准确性,
确定坐骨神经的位置。
02
穿刺针穿刺:将穿刺针穿过皮肤,
到达坐骨神经周围。
03
注射局麻药:将局麻药注射到坐
骨神经周围,以阻断神经传导。
04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
情况,判断阻滞效果。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的注意事 项
操作者技术要求
01 熟练掌握超声引导技 术
02 熟悉坐骨神经阻滞的 解剖结构
03 具备良好的操作技巧 和经验
04 熟悉相关并发症的处 理方法
患者体位要求
01
患者应采取侧卧位, 双腿屈曲,双手抱膝
02
患者应保持身体稳 定,避免移动
03
患者应保持呼吸平 稳,避免深呼吸
04
患者应保持放松, 避避免感染
02
术后24小时内 避免剧烈运动
03
术后48小时内 避免长时间站
确定穿刺点: 根据超声图像 确定穿刺点
01
穿刺针穿刺: 将穿刺针插入 皮肤,沿超声 图像引导穿刺
03
注射药物:在确 认穿刺位置正确 后,注射药物进 行坐骨神经阻滞
05
02
消毒皮肤:在 穿刺点周围进 行消毒
04
确认穿刺位置: 通过超声图像 确认穿刺针的 位置是否正确

超声引导下的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腘窝坐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腘窝坐骨神经阻滞1、解剖学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起自L4-L5、S1-S3脊神经腹侧支。

L4的部分前支与L5前支合并形成腰骶干,腰骶干和S1-S3骶神经根形成坐骨神经。

该神经分为两部分,胫神经(内侧)源自L4-L5、S1-S3腹侧支的前支,腓总神经(外侧)源自L4-L5、S1-S2腹侧支的后支。

坐骨神经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进入臀前部(从臀部看为深面)直至梨状肌。

胫神经和胫总神经在11%的情况下可以轻易地通过它们完整的走行路径而被识别出是两条单独的神经。

然而,即使在此情况下这两个部分也是被结缔组织鞘所包绕。

因此,重要的是不要混淆两者之间真正的分隔,而该分隔总是在腘窝处。

图示胫神经(T)和腓总神经(CP)位于同一鞘膜内坐骨神经进入大腿深处的股二头肌,而不是如一些文献中通常描述的那样位于其外侧。

与臀部的情况不同,坐骨神经在大腿相对于中线的位置会受到髋关节外展程度和大腿内侧脂肪聚集程度的影响。

坐骨神经在大腿后侧腿后肌群深面继续走行至腘窝上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在此处分开,两根神经不再并行。

胫后神经为坐骨神经的直接延续,在腘窝中间继续走行;腓总神经转向外侧在股二头肌腱内侧走行。

图示坐骨神经(SN)在腘窝内分为胫神经(TN)和腓总神经(CP),可见腘静脉(PV)、腘动脉(PA)和肌肉2、患者体位仰卧位或俯卧位。

两种体位的声像图相似,但仰卧位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对体型较大的患者。

仰卧位只能采用平面内侧向进针法,而俯卧位还能采用平面外法。

无论哪种体位,都应让患者屈曲膝关节以获得更好的神经图像。

3、探头类型通常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体型较大的患者可使用低频凸阵探头。

高频线阵探头低频凸阵探头4、扫查方法扫查神经的短轴切面,可从腘窝的任一部位开始,推荐从腘窝折痕开始向近端移动扫查,因为腘动脉、腘静脉在此处与坐骨神经的胫神经支关系较密切。

下面4幅图显示探头由远端移向近端时的一系列图像。

图A腘窝折痕处图像,显示腘静脉(PV)、腘动脉(PA)和胫神经(箭头示)图B坐骨神经的胫神经支和腓总神经支(箭头示)图C坐骨神经的两支(箭头示)相互靠拢图D坐骨神经(SN)显示为单一结构5、进针方法可采用平面外法,由远端向近端进针;也可采用平面内法,由外向内进针,此法更容易显示针。

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在高龄糖尿病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在高龄糖尿病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隐神经阻滞在高龄糖尿病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腘窝入路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醉在高龄糖尿病足手术中的安全、有效及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高龄糖尿病足行择期手术患者80例进行对比分析,把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E组)采用常规硬膜外阻滞麻醉,实验组(N组)采用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及维持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情况。

结果两组均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N组麻醉药物起效及持续时间、麻醉后15 min及30 min循环波动、不良反应发生率N组优于E组(P<0.05),因N组无须留置尿管,清醒即可进食和E组比较具有显著优势。

结论对于高龄糖尿病足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腘窝入路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标签:超声;坐骨神经;糖尿病足;高龄[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safety,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ultrasound-guided popliteal fossa approach ischiadic nerve and saphenous nerve block in senile diabetic foot surgery. Methods 80 cases of senile diabetic foot patients for selective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for comparison and analysis,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E group)used the routine epidural block for anesthesia,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 group)used the ultrasound-guided popliteal fossa approach ischiadic nerve and saphenous nerve block,and the anesthesia effect,anesthesia onset and maintenance time,changes of hemodynamic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Both groups obtained a good anesthesia effect,and the onset time and duration of anesthesia drugs,circulation and fracture in 15 min and 30 min after anesthesia and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group N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E(P<0.05),and the indicators in the group N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E because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N did not need to indwell the catheter and could eat food after awakening. Conclusion The ultrasound-guided popliteal fossa approach ischiadic nerve and saphenous nerve block in senile diabetic foot surgery is safe and effective with simple operation and rapid onset,long duration and few adverse reactions,which is a feasible anesthesia method.[Key words] Ultrasound;Ischiadic nerve;Diabetic foot;Senile近年來随着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越来越高,需要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明显增多。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0例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35例的超声组于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丛阻滞麻醉,35例的传统组在传统方法下实施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对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超声组总有效率是97.1%,与传统组的80.0%比对明显较高,且超声组VAS评分明显较传统组低,(P<0.05)。

结论:将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疼痛较轻,推荐选用。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科手术;腰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032-02对于老年人而言,下肢骨折时有发生,通常需行手术治疗,但老年人生理器官功能处于退行性改变的阶段,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1]。

近年来,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逐渐被应用到需行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实施此种麻醉时,有盲视穿刺与超声引导下穿刺两种方法。

本次研究对7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别在传统盲视及超声引导下实施麻醉,在比对麻醉效果的基础上,证实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1.对象以及方法1.1 研究的对象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这一期间因出现下肢骨折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选择7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36:34,62岁~78岁,均值是(70±5.3)岁,所选患者均没有手术、麻醉禁忌症,研究前已经详细告知此次研究,都同意参与。

为了便于对照,随机将70例分成超声组(35例)、传统组(35例),客观比对两组一般资料,未见突出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进入手术室后,两组均对静脉通道进行开放,给予乳酸林格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是6~8ml/kg,以同样的方法给予芬太尼、咪达唑仑,剂量分别是1ug/kg、1~2mg。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6-05-25T16:24:26.69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作者:于澎王朝霞[导读] b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V AS评分、吗啡总用量均低于a组,t统计处理呈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于澎王朝霞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8410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外踝骨折手术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b组和a组。

a组采取自控静脉镇痛;b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就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吗啡总用量和满意率进行比较。

结果:b组满意率高于a组,X2统计处理呈P<0.05。

b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吗啡总用量均低于a组,t统计处理呈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外踝骨折患者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外踝骨折患者;手术Ultrasound 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teral ankle fracture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ultrasound 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teral ankle fracture.Methods:clinical data sources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 2016 January admitted to the 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 surgery in 65 cases patients,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B group and a group.A group adopted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B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und 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12 hours and 24 hours,the total amount of morphine VAS score and satisf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B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X2 statistics was P < 0.05.The patients of the B group after 12 hours and 24 hours,the total dosage of morphine VA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a group,T < 0.05 P was statistical processing.Conclusion:Ultrasound 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lateral ankle fracture is effective,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ultrasound-guided sciatic nerve block;lateral malleolus fractures;surgery 【中图分类号】R74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05-01 行足部手术的患者静脉镇痛虽然有效,但术后疼痛剧烈,静脉镇痛有时无法发挥完善阻滞作用,且静脉镇痛可带来恶心呕吐等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
索诺声超声事业部 肖娟
大纲
解剖基础
入路及进针
解剖基础
坐骨神经 解剖
• 腰骶干(L4、5)以及全部骶 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 • 骶丛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及梨 状肌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 • 骶丛分支有臀上神经、臀下神 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及 坐骨神经,分布于盆壁、臀部、 会阴、股后部、小腿以及足肌 和皮肤。骶丛直接发出许多短 小的肌支支配梨状肌、闭孔内 肌、股方肌。
坐骨神经 解剖
FUJIFILM
坐骨神经 解剖
梨状肌
坐骨神经 解剖
入路及进针方法
骶骨旁入路 声像图
梨状肌下缘处 声像图
臀下动脉 臀大肌
坐骨
坐骨神经
FUJIFILM
臀肌下入 声像图
FUJIFILM
前入路 声像图
腘窝后路
1
声像图
腘窝后路 声像图
胫神经阻滞 声像图
腓总神经阻滞 声像图
坐骨神经
FUJIFIL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