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
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

14
(三)、职位分析书的编写
1、基本内容 职位概要 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 机器、设备及工具 工作条件与环境 任职条件 2、编写要求 清晰 具体 简短扼要
15
三、
(一)、职位评价简介
职位评价
1、定义: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的责任大小、工 作强度、所需任职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 对价值的过程。 2、注意事项:它以某具体职位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人的要 求进行的系统分析,而不考虑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工作 中的表现。 3、意义: 1)确定职位级别的手段 2) 建立薪酬内部公 平性的基础
8级
7级 6级 5级
高级经理
中层经理 专业3级 专业2级 主管级职位
4级
专业1级
技术3级 职员,行政事务3级
3级
技术2级 职员2级
2级
1级
技术1级
职员1级
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
等级分类定义举例 1级: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 一般情况下,办公室一般支持行职 位向一线主管人员或者是部门管理 人员汇报工作。这些职位通过完成 以下任务对其他职位提供综合行支 持服务:操纵办公室中的一些常规 设备(如传真机,复印机,装订机 等);文件存档以及邮件的归类和 传递。这些职位通常要遵守标准的 办事程序,同时处理一些日常的事 务。一些非常规性的事件以及问题 往往交给主管人员或者相关人员来 处理。要求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具备 基本的办事设备知识,并且了解一 般性的办事程序。这些工作包括邮 件处理职员以及传真操作员
19
1、排序法
评价者对职位说明书进行审查,然后根据它们的价值
进行排序。 1)直接排序:按照职位说明书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 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薪酬相关) 2)交替排序法:先从所需排序的职位中选出相对价值
技能薪酬体系名词解释

技能薪酬体系名词解释
技能薪酬体系是一种基于员工技能和能力的薪酬管理方法,它将员工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作为薪酬的主要衡量标准,以此来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提高工作绩效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相关名词的解释:
1. 技能评估:对员工的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薪酬体系中的地位和薪酬水平。
2. 薪酬等级:根据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薪酬等级中,以确定其薪酬水平。
3. 薪酬结构:薪酬体系中不同薪酬等级之间的相对薪酬比例和差距,以及薪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4. 薪酬差异化:在薪酬体系中,对不同技能和能力的员工给予不同的薪酬待遇,以激励员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5. 绩效考核: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在薪酬体系中的地位和薪酬水平。
6. 岗位分析:对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和技能进行分析,以确定薪酬体系中不
同薪酬等级的设置。
7. 薪酬调整:对员工的薪酬进行调整,以反映其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或者反映市场薪酬的变化。
基于员工能力素质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案1.doc

基于员工能力素质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案1基于员工能力素质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案薪酬是对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的回报和内在需求的满足,其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套合理的、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对于企业机制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博思创业认为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员工所创造的价值的基础上,满足员工的内在需求,对企业的经济价值进行合理分配。
一、基于能力素质的薪酬体系设计正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薪酬体系是基于工作或职位而设计的,被称之为职位薪酬体系和绩效薪酬体系。
职位薪酬体系主要是依据职位的工作责任、工作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职位价值评价,确定该职位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依据职位间的不同价值关系确定薪酬水平。
其实,职位价值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任职者的价值,职位价值越大,任职者的价值越大,薪酬水平则越高。
职位薪酬体系更注重的是职位本身,很难将员工个人能力的差距体现出来。
当企业在实际使用职位薪酬体系时,遇到了诸如“同职位员工如何体现他们的差异性”,“应该如何确定每位员工具体的薪酬等级”等难题。
因此,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还是会根据上级领导的主观判断去决定员工的具体薪酬水平。
绩效薪酬体系是将员工的薪酬和业绩之间挂钩,根据员工个人和所在团队的绩效确定其薪酬水平,是一种结果导向的价值分配方式。
该薪酬体系比较适合一些绩效容易量化评价和容易短期达到绩效的职位,例如销售员、销售经理等。
因此,绩效薪酬体系对于主要履行管理职能的一般管理人员和知识型员工显然是不合适的。
随着经济知识化、信息化以及组织结构扁平化和弹性化进程的加剧,以及知识工作者的不断涌现,博思创业认为一种能有效规避以上两种薪酬体系缺点的第三种薪酬体系已脱颖而出,即基于能力素质的薪酬体系(简称“能力素质薪酬体系”)。
能力素质薪酬体系是以人为基础,同时也融入职位的相对价值的思想,通过对所具备的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经验、行为和态度等能力素质来确定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能力薪酬体系

什么是能力薪酬体系能力薪酬体系是指以员工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或者所具备的人格特征为基础来设计基本薪酬的一种薪酬制度。
能力薪酬体系的实施前提1.是否有必要实行能力薪资(1)效果没有定论(2)需要进行多项重大变革,需要付出代价2.必须将能力薪资作为整体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变革的一部分来实施。
能力薪酬体系建立的步骤(一)确定企业支付薪酬的核心能力(二)确定评价核心能力的指标(三)对确定的核心能力指标进行验证和修正(四)实施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能力薪酬体系的优势1. 有效地支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2. 促使员工主动学习,从而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增强企业竞争力3. 通过为员工提供多种职业发展通道,从而避免了单一的职位等级晋升所导致的“拥挤效应”,便于员工进行水平流动但是,能力薪资体系也存在着诸多现实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能力的评价标准难以把握,能力的量化难以实施。
能力薪酬体系挂钩的几种不同方案1.职位评价法在传统的要素计点法中,用与能力相关的部分或全部要素替代传统的报酬要素。
2.直接能力分类法分类者根据员工所扮演的角色,把他们放进某一个单一的薪资宽带中。
在每个薪资宽带中都划分出三四个高低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代表着一种不同的能力水平并且对应着一个特定的薪资浮动上限和下限。
3.传统职位能力定薪法某一职位仍然会被确定在某一薪资等级之中,这个薪资等级的薪资浮动范围不会超过50-60%。
4.行为目标达成加薪法根据基于能力的行为目标达成度来确定加薪水平的做法。
组织通过运用实现拟定的行为目标(而不是整体能力评价结果)来对能力进行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加薪幅度。
5.能力水平变化加薪法这种方法将员工的薪资水平直接与对其总体能力水平的变化情况所做的评价挂钩。
能力薪酬体系设计的一般流程能力薪酬体系设计的一般流程图:(一)如何做好能力薪酬设计的准备工作1.转变经营管理思想2.变革企业文化(二)打造能力薪酬体系1.提炼企业核心能力2.能力分析3.能力分级4.能力评价5.能力薪酬体系的确立。
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的企业薪酬体系

、
何谓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
5%以上的公司至少对一部分员工采用了能 术的人员。 0 他们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
所谓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 指组织根据一 力薪酬。 在中国, 随着企业管理的革新, 很多企 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本身具有较
个人所掌握的和工作有关的能力以及知识的 业也正在尝试使用能力薪酬。 强 的学习知识和创 新知识的能力, 以从事 的 所 广度和深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 基 二、 企业为什么需要构建基于能力的薪酬 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
关键词: 职位薪酬: 扁平型组织: 绩效行为能力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 F7 A
力的界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容易明确界 策和管理中来。 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则与
定, 很容易“ 眉毛胡子一把抓” 。这里所谓的能 此不相适应, 其激励导向是鼓励员工做好分内 传统意义上, 普遍流行的是以职位或工作 力可理解为胜任能力、 才干或素质, 人力资源 的事, 通过严密的统一管理和层层分解的组织 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即根据职位或工作的性质 管理学科中将性格、 动机、 态度等个性特征都 目标来实现职位或某种工 作为胜任能力的一部分。 这里所谓的能力严格 的权力逐渐下放, 员工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和决
作的薪酬水平。而当今社会, 能力的重要性使 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绩效行为能力, 也就是达成 策权 。当然 . 是需 要以员工较强的综合能 力 这 得企业对能力薪酬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好感。 在 某种特定绩效或者是表现出某种有利于绩效 为前提的, 这时采取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无疑
以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 个人为组织做出贡 达成 的行 为的能力 ,而不 是一 般意义 上的能 为鼓励员工自身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动力。 献的能力在薪酬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从企业战 力。绩效行为能力又被称为素质、 胜任能力等 以能力为基 准的薪酬 模式 实际突破 了职 略层面来看, 企业越来越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 等, 是一系列的技能、 知识、 能力行为特征以及 位薪酬模式的局限性, 它强调依据员工具有的 与强化 ,人 的能力成为 企业能力最 重要 的载 其他个人特性的总称, 是那些能够增加价值以 工作能力来确定员工的报酬。 由于能力薪酬抛 体; 从工作层面看, 人的技能和智能在工作中 及预测未来成功的要素。 弃了职位晋升与薪酬高低的关系, 在价值取向 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从技术层面看, 工作 内 目前, 一些欧美企业正在大力发展能力薪 上主要倡导提升个人能力, 即无论你在哪个职
薪酬管理体系4P模式

薪酬管理体系4P模式P1:以战略定位-—Price【根据企业战略,制定薪酬价位】P2:以岗位定级——Position【根据岗位要求,制定级别】P3:以能力定薪——Person【根据个人能力,确定薪酬】P4:以绩效定奖——Performance【根据个人绩效,发放奖金】一、经营环境巨变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与薪酬管理1、薪酬设计中的难与易2、“4P"薪酬设计的理念和模式二、“4P”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之P1:——为职位(Position)付薪3、职位分析与梳理4、如何通过职位评估(重点介绍点因素评估系统) 正确反映职位的价值5、德翰职位评估软件演示三、“4P"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之P2:—-为市场(Price)付薪6、09年主要行业薪酬状况及热点演示7、如何进行薪酬调查并正确使用获得数据8、如何设计有竞争力薪酬方案9、如何通过对不同职类职位薪酬的合理定位优化薪酬总额方案10、薪酬结构的选择与结构参数的确定11、宽带结构12、薪酬定位与结构设计实战案例展示13、如何将员工能力与薪酬挂钩14、如何设计薪酬以吸引和激励知识型员工五、“4P”薪酬管理体系设计之P4:——为绩效(Performance)付薪15、基于绩效的奖励模式的选择16、如何通过薪酬加强销售力六、管理人员的薪酬激励17、管理人员的薪酬战略18、管理人员的短期和长期激励计划19、聘用协议与绩效评估七、福利与非现金奖励八、企业文化与薪酬管理20、整合薪酬、行为、文化和战略21、如何将绩效与年度调薪挂钩薪酬运作模式薪酬的运作模式有高弹模式、高稳定模式和折中模式.在企业的成长期要采用高弹薪酬运作模式,降低刚性薪酬的比例而增加弹性薪酬。
高比例的奖金与津贴会极大地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这也非常符合企业在此阶段迅速提高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成熟阶段要采用高稳定薪酬运作模式,此时企业要维持现有的经营水平。
在本阶段加大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潜力是很低的,企业更加希望稳定现有的人力资源,利用其高比例的产品市场份额获得高利润。
能力薪酬体系

能力薪酬体系
能力薪酬体系是一种基于员工能力和绩效的薪酬管理方式。
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能力评估:对员工进行能力评估,分析其技能、经验、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定位和薪酬水平。
2. 工作分析:对各个职位的工作进行分析,明确其工作内容、职责和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等,以确定每个职位的薪酬水平。
3. 绩效评估: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以确定其薪酬的涨幅和额外奖励的颁发。
4. 薪酬结构:设计一种薪酬结构,将各个职位的薪酬差异化并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职位和能力水平的员工的薪酬需求。
5. 奖惩机制:为员工设置奖励和惩罚机制,以鼓励他们的表现,提高其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能力薪酬体系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同时也是一种公正、透明和有效的薪酬管理方式。
能力薪酬体系

能力薪酬
侧重点
能力来源
能力架构
适用范围
技能工资 关注相对具体的技 能和知识 知识工资
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 求
基于技能的深度和广度的技 技术工人及从事单一工作的 能模块 专业技术人员
与培训密切相关,关注员 工的学习成果
基于培训的学分体系
技术工人及专业管理、服务 和研究人员
胜任力工资
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 关注相对核心和抽 基于文化和战略导向的胜任 值观、战略密切相关,关注员 象的素质和潜质 力模型 工的胜任特质和深层动机
中高层管理者和知识白领
综合经验、技能、 知识、素质等能力因素 任职资格工资 与任职资格体系相关,薪 酬与职业发展密切联系 基于综合的任职资格体系 专业性的管理类、技术类和 服务类人员
能力工资体系的特点
• 1、能力工资评定的依据是能力特征而不是岗 位特征
• 2、在能力工资体系中,员工职位改变但工资 可能不变 • 3、在决定员工工资水平时较少考虑资历因素, 重要的在于员工技能/知识/能力的水平 • 4、员工的职位及薪酬的晋升渠道进一步拓展
一、能力薪酬的形式
“能力”是一个包含了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的有层次 的结构,针对不同能力层次,能力工资也就有着不 同的体现形式 一、能力工资的形式
技能工资 知识工资 胜任力工资 基于任职资格的工资
能力薪酬
(1)技能工资
技能工资一般主要用于从事专业技术劳动的 员工,即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主要用以鼓励他 们在技能专业化上不断深化成为专家,以及在技 能的宽度上不断拓展以具备更多的技能。这些技 能一般都要求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密切联系。技能 工资一般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技能认证和鉴定 机制作支撑。
通用能力评价方式
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的企业薪酬体系

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的企业薪酬体系作者:文静潘玉涛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20期提要当前,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经历一种逐渐扁平化的趋势。
扁平化组织需要员工拥有的能力更丰富和更深入,也需要员工更多地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
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企业在使用传统的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但它并不适用于扁平型的组织结构。
以能力为基准的薪酬模式突破了职位薪酬模式的局限性,它强调依据员工具有的工作能力来确定员工的报酬,适应于当前企业发展需求,有助于拓宽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建设学习型组织。
关键词:职位薪酬;扁平型组织;绩效行为能力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传统意义上,普遍流行的是以职位或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即根据职位或工作的性质及其对组织的价值来决定某种职位或某种工作的薪酬水平。
而当今社会,能力的重要性使得企业对能力薪酬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好感。
在以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中,个人为组织做出贡献的能力在薪酬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从企业战略层面来看,企业越来越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强化,人的能力成为企业能力最重要的载体;从工作层面看,人的技能和智能在工作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从技术层面看,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关系的团队化和复杂化,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职位分析、职位评价等方法受到挑战,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投向对人本身的分析和评价。
同时,越来越成熟的能力分析和评价技术,也为能力薪酬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所有这些,都推动了能力薪酬的发展,使其与职位薪酬、绩效薪酬一起成为现代薪酬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何谓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所谓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指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和工作有关的能力以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制度。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实际上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员工的能力直接决定其创造的价值,因此付给员工的报酬也应当根据其能力决定。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基础的基本薪酬决定体系,传统意义上以职位或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根据职位或工作的性质及其对组织的价值来决定某种职位或某种工作的薪酬水平。
第三章 基于技能的薪酬体系设计

27
三、技能薪酬体系的目的和前提 (一)实施技能薪酬体系的目的 职位之外的替代性激励 现代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从组织内
顾问工程师
深
度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入门级
助理工程师
15
16
登陆NBA的中国球员的年薪
17
在中国登陆NBA的球员中,姚明的薪水无疑是最高的 。2008~2009赛季,姚明的年薪将达到1500万美元。 姚明与火箭队续约的是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从 2006-2007赛季开始,一直到2010-2011赛季。按照约 定,姚明新合同第一个赛季的年薪工资约为1250万美 元(此数为估算值,具体是2006-2007赛季联盟规定 的工资帽的25%),此后每年提高10.5%,预计总价值 将在7600万到8000万美元左右,这也使得姚明跻身 NBA顶级巨星行列。
部而言,使用技能薪酬计划有三个目的:
01
02
03
支持 工作 流程
支持 员工 成长
根据组 织目标 指导员 工行为
28
(二)实施技能薪资体系的前提
管理层的认可
技能薪资体系的实施必须要与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相配合, 核心是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根植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心 中。
技能薪酬会增加人力资源的成本投入,只有当管理层认为 这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非单纯的成本时,技能薪酬才 可能被认可和顺利推行。
2
传统薪酬体系的弊端
传统薪酬体系一般是基于金字 塔型组织结构模式设计的,在 新的形势下,传统薪酬体系表 现出两个方面的弊
技能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

降低培训成本
这两种薪酬体系都能激励员工自 我学习和发展,从而降低企业的 培训成本。
对员工的意义
提高工作动力
通过薪酬体现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可以增强员工 的工作动力和成就感。
提升职业发展机会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规划职业发展路 径,提高职业发展空间。
增强自我价值感
员工通过获得与其技能和能力相匹配的薪酬,可 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技能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
目 录
• 引言 • 技能薪酬体系 • 能力薪酬体系 • 比较分析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是两种不同的薪酬体系,它们在确定员工薪酬时考虑 的因素不同。
技能薪酬体系主要关注员工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而能力薪酬体系则更注重员工的 能力和绩效表现。
薪酬确定基础比较
技能薪酬体系
基于员工所拥有的技能和知识确定薪酬 ,强调员工掌握的技能和技术的市场价 值。
VS
能力薪酬体系
基于员工所具备的能力素质确定薪酬,关 注员工的能力水平、潜力以及绩效表现。
员工激励效果比较
技能薪酬体系
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提高个人和组织的专业水平。
能力薪酬体系
激励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绩效,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03
效果:教师的教学技能、学术能 力和教学业绩得到全面提升,教
学质量高,学生满意度高。
04
06
结论
对企业的意义
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技能薪酬体系和能力薪酬体系都 能激励员工提升自身技能和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员工的技能和能力支付薪酬 ,有助于企业更合理地配置人力 资源,实现人尽其才。
第6章 基于任职者(能力)的薪酬体系

3
二、能力薪酬的本质特征与内涵 1、能力薪酬的本质特征P69 2、能力薪酬的内涵、构成P72-73
4
1、能力薪酬的本质特征P69
能力薪酬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并不以职位的相对价值来评 定任职者的报酬,而是以人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素质水平 作为薪酬支付的根本基础,即以人为能力要素作为薪酬支付的直 接对象,而无须通过职位要素进行过渡和作为中介。能力薪酬的 本质是一种从人出发的、直接以人为中心和基点的薪酬方式。能 力薪酬为员工所提供的诱因主要就在于激励他们通过不断学习来 提高任职技能和能力,而非鼓励他们去追求职位的提升;人们获 得报酬的差异主要来自人配制能力水平的差异,而非职位等级的 高下、职位价值的高低。
22
选出的核心技能及点数 技能 点数 技能 漏洞检查/修补焊接 Longeron捏造 10 最终认可检验 控制板捏造 15 焊接检查 甲壳捏造 15 火焰喷射 终端铸造焊接 20 组装检查 润饰—油漆 20 手工组装安全度 润饰—Ablative/Aubodave 20 使用机器MK13 润饰—表面准备 10 使用机器MK14 MK13组装 15 工具安装 MK14组装 15 NCL检查 完工检查 5 零件去油污 机器检查 20 组织 焊接 15 接受检查
12
基础 技能 技术员D 不同类 型员工
以技能为基础的技术员薪酬结构
24
在实践中,也有企业直接将工资水平与培训计划的课程设置联 系起来,这些被定价的课程等级,即所谓的“课程模块”,本质上 就是技能模块的变形,将技能阶梯模型中的技能类别和条目转化为 培训课程的类别和项目
薪酬标准(元)
14.5 任选课 20学分
21
基础技能 质量课程 商店地板管理 材料处理 危险性材料录像 安全研习班 上岗培训研习班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设计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设计
一、能力与薪酬
二、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概念
(二)基于能力的薪酬
基于能力的薪酬可定义为“依据个体对能力的获得、开发和有效使用来支付报酬的制度,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要有履行职务所必须的技巧、知识、经验、特性和行为。
”在基于能力的薪酬方案中,支付个人薪酬的依据是员工所掌握的能力,薪酬增长取决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和每一种新能力的获得。
与已经用的较为成熟的技能薪酬相比,能力薪酬方案的关键是能力是什么、如何界定、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将能力与薪酬联系起来等等。
其中,技能薪酬体系是一种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基本薪酬决定体系,它几乎有与职位薪酬体系同样长的历史,而能力薪酬体系则是近些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一种基本薪酬决定方式,它实际上是在技能薪酬体系基础上的一种扩展,在很多时候,广义的技能薪酬体系也包括能力薪酬体系。
但是基于能力的薪酬与基于技能的薪酬又是有区别的,能力不等于技能。
三、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的主要内容:
“能力”是一个包含了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的有层次的结构,针对不同的能力层次,能力薪酬也就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技能工资(Skill-based Pay)、知识工资(Knowledge-based Pay)、胜任力工资(Competency-based Pay)和基于任职资格的工资(Qualitication-based Pay)等。
这四种能力的薪酬的特征和适用人群如下表1所示:
四、能力薪酬体系的设计流程与思路
能力薪酬方案的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即从企业使命和价值观中提炼核心能
力,通过对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分级和评价,以形成基于能力的薪酬方案。
图2:能力薪酬方案设计流程。
技能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ppt44张)

④我国企业在实施技能薪酬体系时应特别注意的 问题。 第一,技能的认证问题。 一是技能评价的机构;二是技能评价的要素;三 是技能评价的等级。 第二,技能的利用问题。 一是技能评价的要素。 二是工作的重新设计。 三是业绩的考核。 第三,技能的培训问题。 第四,技能的发展问题。
3.2 能力薪酬体系
3.2.1能力薪酬体系概述 • 全球竞争的加剧迫使公司将提高核心竞争 力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核心竞争能力 的本质就是附加在企业人力资源(资本) 身上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及对这些核心 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共享及不断学习和创 新)的能力。 • 企业薪酬设计就应该向具备这些知识和技 能的员工倾斜。 • 基于任职者的薪酬方案包括技能薪酬体系 和能力薪酬体系。
图3-3 能力分级示意图
4)能力评价 (1) 专业知识评价 (2) 专业经验与成果评价 (3) 专业技能评价 (4) 行为评价
5)能力薪酬体系的确立
图3-4 能力分级与薪等的对应关系 能力薪酬体系的成功推行需要一个条件,即基于能 力的组织文化。 茨威尔认为,组织成功是建立在以下三大基石之上: 组织中领导层的能力、组织中员工的能力、企业 文化是否能培育能力并使之最大化。
• 技能薪酬体系是根据员工所掌握的与 业务相关的技能数量和水平来支付工 资的。 • 这种薪酬方案广泛运用于蓝领员工, 特别是知识工作者,因为他们的工作 很少能提炼出操作性的技能,决定他 们绩效的东西不是知识与技术,而是 某些品质与特征。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知识员工使得更 多的组织采用基于能力的薪酬方案。
案例 2 北方电讯公司(Northern Telecom) 根据对技术人员 和工程师的调查,公司总结出他们工作中所运用的 硬件、软件、客户数据库、文件存档、网络接触面、 书面交流、人际交往等7个主要方面的技能,每个方 面根据其运用到的具体技术划分为4个等级。 组织专家对技术人员和工程师目前具有的技能种类和 每种技能的等级进行评定,确定每位员工的底薪。 员工每提高一级技能或获得一项新的技能在得到评定 委员会的认可后,就可获得相应的加薪。
技能和能力薪资体系

技能和能力薪资体系
开篇案例—同工不同酬的苦恼(3-2)
“出现这种薪酬差异其实也很正常。”深圳金方策咨询公司高 级咨询顾问杨序国说,“但我们也知道,既要强调同工同酬,又要 突显同工不同酬,因为同一岗位的任职者的能力是不同的。”杨序 国提出了下述的五个建议:
关注相 对抽象 的潜能 与特质
10
技能和能力薪资体系
谁在使用这些能力薪酬计划?
对于以上几种主要的能力薪酬计划,特别是技能工资(或知 识工资)计划,在管理实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摘自美国薪酬协会(American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简称ACA)的网站:
www. 。“Pay Practices in Fortune 1000Corporation”, by Edward E. Lawler,
一、建立研发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在职位分层分类的基础上建 立“任职资格体系” ,将具有相同或相近专业资质要求职位归并成 一类(职种与职类),每类具有其独特胜任能力结构组合和描述。
二、统一薪酬标准统一调薪。在任职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对公 司的薪点表进行统一的调整。(薪酬体系)
技能和能力薪资体系
开篇案例—同工不同酬的苦恼(3-3)
三、强化绩效管理。绩效考评结果并不一定就要与员工的考评 周期的薪资收入挂钩,但一定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调薪等 高度关联,这实际上也是薪酬的一种“二次调节”,可以适当解决 薪酬的内部不公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在体育界,替补队员的薪酬往往低于首发队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对于世界著名音乐剧《猫》的演员们来说,却恰恰相反:替补演员的周薪竟然相当于正式演员的1.25倍!正式演员们每周要出演大约20场,从而获得2000美元的周薪;但替补演员们只是在后台静静的坐着,就可以拿到2500美元的周薪。
原因何在?原来,替补演员们虽然不一定上场演出,但他们通常被要求必须掌握五个不同角色的表演。
一旦正式演员们因为身体不适或其他原因无法上场,替补演员们就要随时救场。
因此对他们支付的薪酬不是基于工作量和职位,而是基于他们能够表演五个角色的能力。
什么是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基于能力的薪酬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的产物,早在公元六世纪,苏黎士将军就曾以武艺水平而非头衔作为军饷的分配标准。
而在我国,技术工人以操作水平决定工资的工资制度也很早就已经实施。
现代意义上的能力薪酬体系的实例则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P&G公司的实践。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实际上是基于任职者的薪酬,这种薪酬体系隐含了一项假设:员工的能力直接决定其创造的价值。
因此,付给员工的报酬也应当根据其能力决定。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对员工支付的薪酬主要取决于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而这种价值和贡献的产生可以用投入产出模型来描述:从这个模型出发,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薪酬支付假设:基于绩效付薪:直接依据员工创造的价值大小支付报酬,典型的例子如销售提成和计件工资;基于职位付薪: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于其职位价值,即员工对工作职责的承担和完成,典型的例子如岗位工资制;基于能力付薪:以员工实际表现出来的与工作相关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素质)确定其对组织的价值,典型的例子如技能工资制和科研人员的薪酬。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优势●提供更加宽广的职业发展路径。
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适用于大型企业或拥有金字塔式多层级组织结构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足够多的纵向晋升机会。
但对于扁平化组织或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组织的层级较少,很难提供充足岗位保证员工的纵向晋升,而构建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将能够提供另外一条晋升通道,有助于拓宽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
●支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流程更短,管理跨度更大,更加面向客户,反应也更加灵活。
但同时扁平化组织需要员工掌握的技能更丰富和更深入,也需要员工更多的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来。
而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则与此不相适应,其激励导向是鼓励员工做好份内的事,通过严密的统一管理和层层分解的组织目标来实现整体绩效。
因此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下,更适合采用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
●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对自身发展负责由于员工的能力直接与其薪酬挂钩,因此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能够激励员工持续学习,提升和发展自身能力;同时员工也能认识到,自身的发展乃是由自己所控制的,从而鼓励员工以更积极的态度规划和开展职业生涯发展。
●构建学习型组织,保持组织的竞争力由于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能够激励员工学习,因此整个组织的氛围将是好学的,这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从而保持和促进组织的竞争力。
如何构建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能力”是一个包含了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的有层次的结构,针对不同能力层次,能力薪酬也就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主要包括技能工资(Skill一based Pay)、知识工资(Knowledge—based Pay)、胜任力工资(Competency—based Pay)和基于任职资格的工资(Qualitication—based Pay)等。
这四种能力薪酬的特征和适用人群如下表所示:●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非常类似,所不同的是知识工资更加强调学习和培训。
这两种能力薪酬主要鼓励员工在技能专业化上不断深化成为专家,以及在技能的宽度上不断拓展以具备更多的技能。
这些技能一般都要求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密切联系,并且一般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技能认证和鉴定机制作支撑。
构建技能工资和知识工资,首先需要将一类工作划分为若干技能模块,并将员工按能力高低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模块。
由于每一技能模块都对应一定的薪酬,因此随着员工能力的增长其薪酬也同步上升。
其次,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把技能模块分为必备的核心技能与可选的技能两类。
必备的核心技能可以保证员工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技能,并且将作为各等级之间的划分依据。
再次,定期进行技能评估。
对技能的评估可以采用笔试、操作考试、工作观察法、工作成果绩效验证等方式。
最后,还要完善相应的培训管理,建立相应的培训计划,提供培训机会,实施工作轮换。
技能工资示例●胜任力工资胜任力又称素质能力,主要是指那些能够促使人们实现优秀绩效的“冰山以下”的深层特质和动机,如“成就导向”、“诚信”、“自信”等。
它往往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及战略目标的导向和要求紧密联系。
因此,胜任力工资多被应用于企业中层次相对较高的各种知识性、专业性人才,如中高级管理者、技术专家等。
●任职资格工资任职资格包括了经验、成果、素质和能力等多项要素,通过整合后建立能力等级序列,任职资格工资就是基于能力等级序列的工资体系。
任职资格通常也称为“技术等级”或“内部职称”,与正式的职位体系一起,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平台。
员工的培训、薪酬及职业生涯发展都可以和任职资格体系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基于能力的开发、激励及职业发展系统。
相对以上几种能力薪酬而言,任职资格工资更加综合也更为实用。
与技能工资和知识工资相比,任职资格工资承认员工内在特质和动机的重要性;与胜任力工资相比,任职资格工资认为虽然胜任力能够影响绩效,但仍然离不开岗位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构建基于任职资格的薪酬体系通常需要如下步骤:(1) 划分职位族和职种由于任职资格是以能力等级为基础,因此划分职位族和职种的依据是从事该岗位工作所必需的能力相近,这种划分通常会打破部门的界限。
下表是一个职位族的实际例子:(2) 定义和划分各职种级别首先明确级别定义:明确该职种专业人员从初学者成长为业务专家,中间应该经过哪些成长阶段?每个成长阶段员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每个级别在专业经验、专业成果、能力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其次分析级别差异:包括纵向差异,即高级别的人员能做而低级别的人员做不了的事情;横向差异,即高级别的人员与低级别的人员都能做,但是高级别的人员比低级别的人员做得更好的事情。
(3) 构建任职资格工资体系由于难以获得详细的各级别任职者的市场薪酬信息,任职资格工资体系通常是在职位工资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具体作法是:首先确定一个等级作为能够符合公司要求的基准级别,此级别的工资就是通过岗位价值评估所得到的职位工资;其次根据各等级之间的能力要求差距和市场薪酬的高位和低位数据,确定工资宽带区间;然后,设定相对基准级别工资的调整幅度,如下表所示。
(4) 对员工进行评价和定位根据各等级任职资格条件的要求,对员工进行评价,相应调整其工资。
实施能力薪酬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虽然能力薪酬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关的理论和工具也逐渐丰富,但由于能力本身的难以评估和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能力薪酬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难点。
●能力与绩效密切相关吗?能力薪酬面临的第一项责难是针对其付酬假设的:能力强,绩效一定就好吗?首先,能力的涵盖范围很广,即包括具体的技能,也包括潜在的素质,在这些能力中哪些是真正决定绩效的能力要素?其次,即使确定了与绩效高相关性的能力要素,又怎样能保证员工在这些单项能力要素上强,其绩效就一定会好?毕竟产生绩效是多项能力互相组合后的结果,仅考察单项的技能,并不能完全解释能力与绩效的关系。
能力强的员工在相同的工作上会产生更高的绩效,这是基于常理和直觉的一种判断。
要完全验证这一判断,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并通过采集大量的数据来分析和验证。
就目前而言,尚无法得出具体的、可信度高的模型。
而且这种统计验证的方法,不能适合大多数的企业,因为通常单一企业都没有足够大的样本量。
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实证的方法逐步完善能力薪酬和验证能力与绩效的关系,而不必拘泥于数学上的完全可验证。
毕竟,只要能够通过能力薪酬起到激励员工、提高绩效的作用就已经达到了构建能力薪酬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仅构建能力薪酬显然不足以保证高能力产生高绩效,因此,它必须与能力的构成方式、开发与认定机制以及生效条件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产生系统性的效力,以促进好能力向高绩效的“变现”。
这就要求在建设能力薪酬体系的实际操作中,要系统化思考,建立一条从能力分析、能力开发、能力评估、能力鉴定到能力激励的能力生效价值链。
●如何寻找基于能力的外部市场薪酬参照系实施能力薪酬的另外一个难点在于很难找到基于能力的外部市场薪酬参照系。
在美国,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或技术工种,其工资率往往会有一些专业技术协会进行调查和发布(通常是小时工资率),它们为能力定价提供了最为直接有效的参考。
但在我国,类似的市场数据还较少,政府公布的参考工资价格往往是市场平均价,不能体现各等级的差别。
当前确定能力薪酬水平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准职位转换法,即给所需要定价的能力找到一个类似的基准职位,并对此职位进行市场调查;另外一种是等价职位对应法,即针对内部的职位工资体系寻找等价职位,这种方法更强调内部薪酬的一致性。
但不论是哪一种方法,目前还都做不到针对某一能力模块进行定价,因此最终得到的是一组能力打包的薪酬数据。
●如何克服能力薪酬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能力薪酬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会导致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这一方面是因为能力只会随着学习及经验的积累而不断深化和加强;另一方面员工掌握的能力并不一定在工作中有应用的机会,因此能力的积累速度往往超过业绩的增长速度。
20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实施能力薪酬三年之后,技术人员几乎都达到了能力工资的最高水平。
显然对于技能密集型的摩托罗拉来说,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工资成本,而且降低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而且,由于技术体系本身的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成本,使现代技术和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惊人,基于能力的薪酬方案就得“疲于奔命”地随着技术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这对能力薪酬的时效性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摩托罗拉公司放弃了当时的能力工资计划。
要克服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加强对薪酬总量的控制,一般而言能力薪酬的增长要采用长增长周期、高增长量的方式,以控制薪酬总量不至于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
其次,要加强能力与绩效的关联,使得员工薪酬增长不仅仅依据掌握了多少技能,还要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了多少技能。
如下表所示:注:其中K值为根据薪酬调研所确定的标准薪酬基数最后,还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能力鉴定和评价,以保证其能力不至于荒废。
●如何避免基于能力的论资排辈如果能力评定标准开发不当,由于能力的开发和生效具有长周期性,就会造成基于能力的论资排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