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专家共识
2022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2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致病菌之一,由于其耐药严重和易形成生物被膜,特别是近10多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株的出现,使其治疗更为困难;同时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不断问世,有必要加以评估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在《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并以临床诊治和预防的思路和技术为重点,以期为临床医生规范化诊治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eruginosa,PA)是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
PA 下呼吸道感染的种类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合并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于2014年发表了“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1],对规范PA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PA的流行病学、耐药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相关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新型抗菌药物研发上市,需要重新认识PA下呼吸道感染。
感染学组组织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对2014版共识加以修订,在病原检测、诊断、抗菌药物、耐药菌治疗策略、综合治疗以及感染预防控制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更新,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一、PA的微生物学特点假单胞菌属为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与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PA是假单胞菌属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属感染的70%以上。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2021)主要内容(全文)中国多黏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解决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
这类药物在20世纪50年代末问世,起初主要用于治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但随着新药的问世,多黏菌素类药物逐渐淡出临床。
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重耐药(MDR)革兰阴性菌的增多,多黏菌素类药物重新受到重视而重返临床。
虽然现在有各种新药治疗MDR革兰阴性菌感染,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仍然无法被取代。
本共识首先介绍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药学概述,包括结构特点、规范化名称以及剂量单位和换算方法。
多黏菌素类药物包括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注射用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注射用黏菌素甲磺酸钠)和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E(注射用硫酸黏菌素)。
剂量换算方法为硫酸多黏菌素B,1 mg =1万U;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100万U≈80mgCMS≈33mgCBA;硫酸多黏菌素E,1mg≈2.27万U。
剂量应根据各自药品说明书或本指南推荐意见应用。
本共识还介绍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药敏折点和药敏试验方法。
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磁珠凝集法、微量稀释法、扩散法和E-test法。
判断多黏菌素类药物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响应情况。
推荐意见2:针对中国的临床实际,本共识建议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BMD)作为多黏菌素类药物的敏感试验国际通用标准。
此外,也可以使用多黏菌素E(黏菌素)肉汤纸片洗脱(CBDE)、多黏菌素E(黏菌素)琼脂试验(CAT)和品化的肉汤稀释法作为参考。
但不推荐药物梯度扩散法。
本共识建议将多黏菌素类药物的敏感折点定为:敏感(S):≤2mg/L;耐药(R):≥4mg/L。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的药敏结果可以相互替代,测试一种药物可以预测另一种药物的敏感性。
推荐意见3:在我国,革兰阴性菌株对多黏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仍然很低,但质粒介导的mcr耐药是其重要的耐药机制之一。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感染思路分析
文章编号:1001-8689(2020)11-1182-04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感染思路分析池婕(铜陵市立医院,铜陵 244000)摘要:目的 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
方法 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结果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
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f anti-infection of pneumonia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Pseudomonas aeruginosaChi Jie(Tongling Municipal Hospital, Tongling 244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of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s. Methods A successful anti-infection control case of pneumonia caused by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ith participation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was reporte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formulat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strategy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latest literatures. Results The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 drugs was essential according to clinical guidelines and experiments. Aerosol inhalation of antibiotic which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s in lung, and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actively take part in the optimization of anti-infection program.Key words 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Pneumonia; Aerosol inhalation收稿日期:2019-11-21作者简介:池婕,女,生于1989年,硕士,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生理防御屏障受损、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坏死组织广泛存在以及外界或自身菌群侵袭,极容易继发感染。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近百年来,抗菌药物在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多重耐药菌问题的日益突出,给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了58位国内知名专家,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该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ce bacteria,MDRO)是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包括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XDR)和全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
临床常见的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以上是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的概述。
该共识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2 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的监测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的监测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到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
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的检出率分别为0.6%和3.6%,2013年分别为0.2%和3.0%。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细菌
多重耐药菌目标监测主要包括哪些细菌?
关于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多个规范指出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的常见细菌,具体如下:①《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130号):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等实施目标性监测。
②WS/T 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临床常见的MRSA、VRE、ESBLs的革兰阴性细菌、PDR-AB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
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中指出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MRSA、VRE、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
④《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指出: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有MRSA、VRE、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CR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⑤WHO 2017年初发布的12种超级细菌的清单,其中还包括了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和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以上规范和专家共识提到的多重耐药菌既有相似也有不
同。
各医院应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宜由医务部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结合临床微生物学、临床药学、感染科等诸多部门共同制订本院重点监测的耐药细菌列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 概述1.1 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XDR)和全耐药(PDR)。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 流行病学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 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
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MRSA 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3.6%,2013年分别为0.2%、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13 年分别为54.0%、31.8%;XDR铜绿假单胞菌(XDR-PA)和XDR 鲍曼不动杆菌(X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21.4%,2013 年分别为2.0%、14.6%。
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 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
·指南解读·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防控指南》介绍乔甫1,宗志勇1, 2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成都 610041)宗志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部长。
本科毕业于华西医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留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和教授。
2006年获澳大利亚政府全额奖学金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感染与微生物中心攻读博士,2009年获博士学位回国。
现主要从事重症感染的诊治、细菌耐药性研究和医院感染防控。
已发表SCI收录文章80多篇。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
【摘要】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并在最近几年内广泛扩散。
为预防和控制该耐药菌在医疗机构内传播,2017 年世界卫生组织组织编写了《医疗机构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防控指南》。
该文将从指南编写的背景、编写过程、主要防控措施、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能帮助广大感控从业人员落实指南,切实降低这些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世界卫生组织;防控指南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healthcare facilitiesQIAO Fu1, ZONG Zhiyong1, 21.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2.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 R.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ONG Zhiyong, Email: zongzhiyong@【Abstract】 There is a worldwide consensus that urgent action is needed to prevent and control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in health care settings, especially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 and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PsA). In 2017, tofocus on this topi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ganized experts worldwid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control of CRE, CRPsA and CRAB.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background, development process, main measur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guidelines to help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actitioners take actions properlybased on the guidelines.【Key words】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uidelinesDOI:10.7507/1002-0179.201803013通信作者:宗志勇,Email:zongzhiyong@1 背景近年,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不断增加,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耐碳青霉烯的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sA)。
2021版: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全文)
2021版: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全文)摘要:耐药菌的传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耐药问题日益加剧,给医疗卫生造成极大负担。
加强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和诊疗能力建设是医疗机构防控耐药菌感染传播的重要内容。
本共识分析当前临床重要耐药菌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及实验室检测现状,并提出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的专家推荐意见,旨在提高防控意识,规范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明确防控流程。
关键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耐药机制感染防控耐药监测医院感染在过去的二十年,抗菌药物耐药病原菌已经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威胁。
根据《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9)》[1]公布的数据,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 CARSS)2018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M)、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PM-R-PA)、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PM-R-AB)的分离率已达30.9%、1.8%、1.4%、10.1%、18.4%和52.6%。
各种病原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医院内患者尤其是免疫缺陷患者往往是泛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泛耐药菌感染者和定植者均是传染源,医务人员也可能因为泛耐药菌的定植而成为新的传染源,导致在一定范围内的暴发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已提出综合防控措施,包括病原菌监测、手卫生、接触预防、患者隔离、环境消毒等措施[2-4],但国内尚缺乏完善的、针对中国自身国情的临床重要耐药菌综合防控措施技术体系。
本共识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涉及通用策略和个性化策略,供临床参考。
1 术语定义1.1 耐药(resistance)微生物对临床治疗(常规)使用的关键药物的敏感性减弱、丧失[5]。
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临床重要耐药菌感染传播防控策略专家共识3.1 手卫生正确执行手卫生可减少手部微生物(包括耐药菌)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手卫生被认为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最基础、最有效、最经济的策略。
手卫生是减少病原体感染和传播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感染防控的基础措施之一,是整体防控策略的一部分。
规范的手卫生设施包括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液、干手设施、手消毒剂和手卫生流程示意图等。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可及,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的要求。
各医疗机构应依据国家规范,制定本机构的手卫生制度,并实施有关策略。
包括改善手卫生设施,保证手卫生用品充足且便于获取;张贴手卫生警示标识和提醒;开发领导层,提高重视程度并加强管理;增强对各级各类人员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手卫生宣传活动,提高各类人员手卫生意识与技能;加强手卫生监督、管理、考核与信息反馈;鼓励患者参与手卫生改进实践,提高耐药菌感染患者探视人员的手卫生意识;营造医疗机构内良好的手卫生文化等。
落实各项措施,切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依从性和正确性,降低耐药菌交叉感染的风险。
3.2 接触预防3.2.1 基本要求MDRO感染或定植的患者需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预防措施。
根据标准预防原则,应在合理的时机正确地实施手卫生;当执行有喷溅操作(如伤口冲洗、吸痰、气管插管等)、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和有分泌物喷溅的患者时,以及在有证据支持感染或定植源(如烧伤创面)引发传播的环境中工作时,应进行面部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标准预防措施对于防止潜在定植患者的传播也至关重要,MDRO定植通常不易被检测到,即使是主动监测也可能由于缺乏敏感性、实验室缺陷,或由于抗菌药物治疗导致间歇性定植而无法识别。
因此,采取接触预防的同时,不能忽略正确实施标准预防。
3.2.2 管理要求制定MDRO感染防控相关制度,包括①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②MDRO预防和控制措施、③手卫生制度等;开展相关科室的教育培训,对所有医生、护士、医技人员、保洁人员、外送人员分层次分别进行培训和宣教,提高工作人员对MDRO的重视,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涉及到的MDRO防控措施;与微生物室合作,规范标本送检;获取上级行政支持,提高医院领导层面对MDRO 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配备合格、充足的隔离用品;专人负责MDRO 的监测并监督各科室执行各项措施。
《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版)》更新解读
《中国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版)》更新解读一、新共识在 PA 下呼吸道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方面的更新新共识分析了疾病流行病学、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性变迁。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PA 的分离率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占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第 3~4 位;•但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标本分离菌中 PA 占第 1 位,而构成比有下降趋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 MDR-PA 比例较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 MDR-PA 比例更高;•下呼吸道感染中碳青霉烯类耐药 PA(CRPA)的比例上升明显,已经成为当前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题。
▶ DTR-PA 的概念在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中,PA 的耐药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过去,大家对铜绿多重耐药(MDR-PA)、泛耐药(XDR-PA)、全耐药(PDR-PA),包括碳青霉烯类耐药(CR-PA)的概念比较清晰,但是根据新的形势,共识提出了 DTR-PA——难治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这个新的概念。
这一次新共识里面,对于耐药的新形式:DTR-PA 做了重点介绍。
DTR-PA 这个概念最早是在 2015 年由美国 CDC 提出,并做了简单的定义,2018 年,通过一项回顾性队列分析正式阐述了 DTR-PA 的概念及其对于临床治疗的影响。
首先,DTR 是不同于传统的 MDR、XDR,因为 DTR 更加关注一线治疗药物的耐药性,如果出现 DTR 则意味着我们失去了高效、低毒性的治疗药物选择,因此这个概念的区分是更加贴近临床的。
其实 DTR 菌株完全符合 CDC 定义的 MDR、XDR 的概念,但是和 PDR 比较,DTR 提供了更符合临床实际应用的概念,因为 DTR 关注点是细菌是否对所有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而无需扩展到所有的抗菌药物。
▶适应性耐药其次,新共识关注了 PA 复杂的耐药机制。
在新的耐药机制中特别强调了两点:第一是生物被膜的形成,第二是群体感知系统。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是一份旨在总结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的重要文件。
多重耐药菌(MDR)的出现和传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的严重问题,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构成巨大挑战。
本文概述将简要介绍共识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全面的理解框架,为后续深入阅读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本文将回顾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我国在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阐述制定《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共识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和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共识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共识将围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展开,包括但不限于监测与报告、隔离措施、抗菌药物使用、手卫生、环境消毒、患者教育等方面。
共识还将关注特定类型多重耐药菌(如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防控要点,以及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的感染防控策略。
本文将强调共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共识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广泛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鼓励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则,确保共识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二、多重耐药菌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MDROs)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这些抗菌药物通常包括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等。
分类:多重耐药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其耐药机制和涉及的抗菌药物种类。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甲氧西林和其他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诊治专家共识
n对PA感染的诊断不确定且症状在3d内稳定者,推荐疗程8d n如分离菌为MDR-PA/PDR-PA或为重症PA-HAP,推荐疗程 10~14d n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疗程 n欧美指南中通常推荐2周疗程 n治疗的目标应是临床表现好转
而不应将PA的清除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PA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综合治疗
n气道分泌物的引流和廓清 n免疫治疗 n营养支持 n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慢性PA感染)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氟喹诺酮类也有类似的抑制PA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MDR-PA播散的控制措施
注意:如果仅仅是呼吸道分泌物PA分离培养阳性而没有临 床症状和影像学依据,可以暂时不需要抗感染治疗。
l PA是临床最常见的MDR和PDR致病菌之一
PA的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 β-内酰胺酶(AmpC、ESBL、MBL等)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主动外排系统过渡表达 膜通透性下降
膜孔蛋白丢失或表达下降
拓扑异构酶突变(氟喹诺酮类) 靶位改变
16s核糖体RNA甲基酶(氨基糖苷类) 细菌生物被膜形成 其他耐药机制 整合子,MDR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4次/日
u磷霉素 时间依赖性
3~4次/日
PA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局部抗菌药物的雾化治疗 •氨基糖苷类、多肽类、喹诺酮类 •有结构性肺病变的PA感染 •建议在全身应用的基础上应用/静脉治疗的补充 •一般不建议β-内酰胺类抗生素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剂型国外正积极开发,国内尚待获得批准
PA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MDR-PA播散的控制措施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2020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出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共识荟萃了国内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我国大多数权威专家防控方面的宝贵经验,旨在规范和指导我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提高我国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水平。
1概述1.1定义及临床常见类型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ce bacteria,MDRO)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也包括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sistance,XDR)和全耐药(pan-drug resistance,PDR)。
临床常见MDRO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
1.2流行病学不同监测网、地区、医院以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不同时期MDRO的监测结果均可能存在差异。
CHINET三级甲等医院监测结果显示:MRSA检出率在2008年之前持续上升,最高达73.6%,随后开始下降,2010年为51.7%,2013年为45.2%;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0.6%、3.6%,2013年分别为0.2%、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56.3%、43.6%,2013年分别为54.0%、31.8%;XDR铜绿假单胞菌(MDR-PA)和XDR鲍曼不动杆菌(MDR-AB)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1.7%、21.4%,2013年分别为2.0%、14.6%。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识
菌科细菌间传播的耐药。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
• 医院内MDRO 的传播源包括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传播源。 • MDRO 感染患者及携带者是主要的生物性传播源。 • 被MDRO 污染的医疗器械、环境等构成非生物性传播源。 • 传播途径呈多种形式,其中 • 接触(包括媒介)传播是MDRO 医院内传播的最重 • 要途径;咳嗽能使口咽部及呼吸道的MDRO 通过 • 飞沫传播;空调出风口被MDRO 污染时可发生空 • 气传播;其他产生飞沫或气溶胶的操作也可导致 • MDRO 传播风险增加。
与临床沟通中常见问题
选择药敏报告敏感的药物,为 什么临床治疗无效
体外药敏试验只能预测体内治疗效果,并不等同; 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 敏感≠治疗有效。
• 1.可能没有培养出真正的致病菌 ——多部位采集、多次送
检。
• 2.细菌本身因素,同一菌株可能在治疗过程中很快出现耐药,
导致连续药敏结果不吻合(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
临床常见MDR
• MRSA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ESBL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如产Ⅰ型新德里金
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 肠杆菌科细菌) •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2011年)
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 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 主要原因,合理、谨慎地使用抗菌药物可 以减轻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延缓和减少 MDRO 的产生。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
MDR、XDR、PDR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
抗菌药物类别 氨基糖苷类(不包括链霉素) 链霉素 碳青霉烯类 氟喹诺酮类 糖肽类 甘氨酰环素类 脂肽类
噁唑烷酮类
青霉素类 链阳菌素类 四环素类
代表性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高水平)
链霉素(高水平)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多尼培南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万古霉素 替考拉宁
替加环素 达托霉素
利奈唑胺
氨苄西林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因ESBLs目前确实太多,给临床带来很多负担,一一都做到隔离,目 前很多医院都只是纳入多耐菌的统计,而未纳入隔离的要求。)
四、多重耐药菌的同源性分析及耐药基因检测
医院感染疑似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 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 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叶酸代谢抑制剂复方磺胺甲口恶唑青霉素氨苄西林类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赫氏埃希菌蜂房哈夫尼菌克雷伯菌属某种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黏质沙雷菌用于定义肠杆菌科mdrxdrpdr的抗菌药物类别及代表性药物抗菌药物类别代表性抗菌药物固有耐药青霉素类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黏质沙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氯霉素类氯霉素膦酸类磷霉素多粘菌素类粘菌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黏质沙雷菌四环素类四环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若中的某种病原体对某个代表性抗菌药物或这个类别抗菌药物固有耐药则这个或这类抗菌药物需从列表中去除定义这种细菌耐药时不能计算到当中mdrxdrpdr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义标准41mdr对表4中8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耐药机制
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麦迪霉素、交 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对生物被膜形成 无效。
除14元环、15元环大环内酯类外,喹诺酮 类也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 用。
(二)耐药机制
5.其他耐药机制:整合子(integron)是存在于细 菌质粒、染色体或转座子上的一种基因捕获和表 达的遗传单位,可以通过接合、转化、转导和转 座等方法在细菌间转移,成为细菌MDR迅速发 展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在革兰阴性菌尤其是 PA中更为显著。
(二)耐药机制
4、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biofilm)形成: 生物被膜是指细菌附着于惰性物体表面后, 繁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质和纤维蛋白等复 合物,将细菌粘连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样 物。细菌能够通过生物被膜的形式生存, 逃避机体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
密度感知系统(quorumsensing,QS)的细 胞沟通机制在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PA的 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流行病学
PA导致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常少 见;
需要人住ICU、有结构性肺病变(支气管 扩张症、慢阻肺、肺囊性纤维化)的CAP 中PA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原。
总病死率高达61.1%。
(二)耐药机制:
定义: 多重耐药(MDR):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菌药物
(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 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中3 类或3类以上的药物耐药; 广泛耐药(XDR):是指细菌仅对I~2种抗菌药物敏 感(通常指黏菌素和替加环素)。 全耐药(PDR):则是指对目前所有临床应用的 有代表性的各类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二)耐药机制:
2、膜通透性下降 : ①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PA细胞膜上的许多
蛋白具有将抗菌药物主动外排到细胞外的作 用,并与细胞外膜的低通透性共同对耐药起 协同作用,在致PA多重耐药中发挥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在PA细胞膜上常见的有7种外排 系统。外排系统能有效清除除多黏菌素外的 所有抗菌药物,从而导致MDR。 ②膜孔蛋白丢失或表达下降:中国碳青霉烯耐 药P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外膜孔蛋白0PrD2缺 失及表达量下降,导致药物难以进人细菌细 胞内。
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 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 生长。
二、流行病学
(一)流行状况:
近年来,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 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 断增加。
二是PA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全球细菌耐药 监测数据(SENTRY)显示,PA在HAP致 病原中居前几位,同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耐药率逐年升髙。
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
铜绿假单胞菌
下呼吸道是医院内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 位,感染种类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合并感 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和肺炎等,
由多重耐药P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 染病死率髙,治疗困难。
因此规范PA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微生物学特点
(二)耐药机制
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包括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 (如导管插管相关感染等)和细菌生物被膜病 (如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等),常呈慢性过程, 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目前比较认可的是14元环和15元环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虽然其自身没有对抗PA的作用,但能 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及增强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其中红霉素、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均可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 成,可与抗PA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A生物被膜相 关感染。
2012年CHINET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PA 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巳经高于青霉素类和头孢 菌素类抗生素,其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应引 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三、诊断
痰或者经气管吸引标本 分离到的PA,是感染菌?
三、诊断
由于PA在呼吸道的定植极为常见,目前临 床上对PA所致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大困惑是 诊断问题。
(二)耐药机制:
PA是临床最常见的MDR和PDR致病菌之一, 其耐药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1、产生灭活酶 :PA可产生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 其中β-内酰胺酶是耐药的主要机制,具有 重要的临床价值,主要包括C类头孢菌素 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 金属酶(MBL)和肺炎克雷伯菌产的碳青霉 烯酶(KPC)等。
(二)耐药机制
3、靶位改变 :
①拓扑异构酶突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 用靶位是细菌DNA拓扑异构酶 II和拓扑异构酶 IV。PA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由于编码 两类拓扑异构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酶结构改变, 使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稳定结合而失去 抗菌效力。
②16s核糖体RNA甲基酶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耐药的原因之一。
区别定植与感染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非 常重要,否则极易导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 度。
但这恰恰是呼吸道感染临床迄今仍难以解决 的问题。
(一)PA感染的危险因素
(1)皮肤黏膜屏障发生破坏,如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严重烧伤、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或胃管;
(2)免疫功能低下,如中性粒细胞缺乏、 实体肿瘤放化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及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及无 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
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及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 糖革兰阴性杆菌。
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医院感染的主 要病原之一。
一、微生物学特点
PA是假以上。
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μm,长 约1.5~3.0μ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 成双或短链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 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
呼吸消化内科 :王琤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P.aeruginosa’ 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常见的 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可作为正常菌群在体皮肤表面分离到;
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 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