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诊断模板
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后循环缺血定义: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
我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凡明确为梗死或短暂性缺血的患者,不要给与本诊断,而尽量给与确切诊断,诸如: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等等。
本诊断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其实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这是很片面的,因为后循环缺血是个很大的诊断,要给它写鉴别诊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但是缺血总有一个必须的鉴别诊断,那就是出血,其余的可以根据病状加减。
此处总结了眩晕的鉴别诊断:小脑出血:患者一般为老龄,常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于活动中动态下发病,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
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
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颅脑影像学可以明确诊断。
美尼尔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可有或无颈椎病的症状。
颅脑影像学检查无异常,部分患者颈部的突然转动而诱发本病。
基底动脉偏头痛:患者有反复的脑干及小脑功能障碍,在基底动脉偏头痛发作时出现眩晕、复视、步态蹒跚、共济失调、感觉异常、失明及焦虑不安,有些患者有意识丧失。
脑血流的检查发现,在颞顶枕区常有缺血性改变。
经颅多普勒可发现BA及MCA血流速度持续增快。
前庭神经元炎: 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新编)鉴别诊断模板
(新编)鉴别诊断模板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DD) 是医生在面对复杂病症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其他相关信息,识别和排除可能涉及的疾病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详细的鉴别诊断模板,包括四个主要部分:背景介绍、鉴别诊断、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背景介绍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首先要详细了解患者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以便对可能的疾病进行初步筛选。
其次,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全面了解,包括疼痛部位、性质、程度等,以及出现的症状是否符合某种疾病的典型表现。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
二、鉴别诊断在确定患者可能涉及的疾病后,需要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
以下是鉴别诊断需要考虑的一些要点:1.疼痛部位与性质:患者是哪些部位疼痛?疼痛的性质是什么?例如,头痛、牙痛、腹痛等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涉及不同的疾病。
2.病程发展:患者的病程发展如何?是突然发病还是逐渐加重?病程的发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
3.相关症状:患者是否伴有其他相关症状?例如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与某种疾病相关。
4.个人史与家族史:了解患者的个人史(如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和家族史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或继发性疾病。
5.检查与检验结果: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和检验?检查结果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操作方法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操作方法:1.基于症状的方法:根据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按照症状的分类和诊断流程进行逐一排查。
例如,对于疼痛患者,可以按照头痛、腹痛等进行分类排查。
2.基于疾病概率的方法:根据某种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发病率,重点考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例如,对于老年患者,应重点考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等。
3.基于检验结果的方法:通过相关检查和检验结果,排除或确诊某种疾病。
例如,通过心电图检查排除或确诊心肌梗死。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不要只关注患者的某个症状而忽略了其他相关体征和其他方面的表现。
常见的鉴别诊断模板
常见的鉴别诊断:颅内病变:1、颅内肿瘤:患者也可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如言语含糊、偏瘫、吞咽困难等,但起病形式一般为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可行颅脑CT或MRI进一步鉴别。
2、脑出血:发病较急,数分钟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症状和体征,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但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形成症状相似,可行头颅CT加以鉴别。
咯血:1、肺结核:多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咳嗽、咳痰,可有咯血,结核抗体、血沉及肺部CT等相关检查可辅助诊断。
2、肺癌:多为刺激性咳嗽,可有痰中带血或咯血,肺部CT可见肺部肿块,相关肿瘤标志物有升高,支气管镜检查或肺穿刺活检可协助诊断。
3、支气管扩张:有反复发作咳嗽、咳痰特点,常反复咯血,合并感染时咯大量脓性痰,肺部体查有固定湿罗音,胸片可见肺纹理粗乱或卷发征,高分辨CT可辅助诊断。
关节痛:1、类风湿性关节炎:青、中年女性多见,四肢近端小关节常呈对称性梭形肿胀畸形,晨僵明显。
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阳性,X线片出现凿孔样缺损少见。
2、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前者关节囊液可培养出细菌;后者有外伤史。
两者血尿酸水平不高,关节囊液无尿酸盐结晶。
3、假性痛风:系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多见于老年人,膝关节最长受累。
血尿酸正常,关节滑囊检查可发现有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可见软骨呈线状钙化或关节旁钙化。
皮肤感染:1、疖:起初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肿,有触痛表现,随后局部会感到发痒,伴有灼烧感。
之后会破溃并排除少量脓液,然后会逐渐减轻疼痛,炎症逐渐消退。
注意不要随意挠抓或挤压排脓,避免炎症扩散恶化;2、痈:易发于唇部上唇,男性患者偏多,其感染范围和组织坏死程度要严重于疖,会有剧烈疼痛。
当毛囊、皮脂腺周围组织发生坏死时,会快速扩张并波及皮下组织;3、急性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或出现蜂窝组织和筋膜坏死,且伴有发热、乏力等表现。
消化科病历书写鉴别诊断模板
一.急性腹痛腹泻1.急性细菌性痢疾: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解粘液脓血便等症,并可查大便培养进一步鉴别;2.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腹痛、腹胀、腹泻、便血,可有恶心呕吐,发热,大便培养无细菌生长,腹部平片对诊断有一定意义;3.克隆病:表现为腹痛、腹泻,肛周脓肿、窦道、瘘管为其常见表现,肠镜可明确诊断;4.肠道肿瘤:可有腹泻水样便、血便,肠镜可助鉴别。
2.腹痛考虑:1.肠痉挛:为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所致,常表现为一过性腹痛,无器质性病变,肠镜可助鉴别;2.铅中毒所致:患者为加油站职工,长期接触汽油,不排除铅中毒可能,铅中毒可引起腹痛、肠梗阻;3.腹型癫痫:常有头部外伤史、家族史,表现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腹痛,抗癫痫治疗有效,可查脑电图以鉴别;4.肠道蛔虫症:如蛔虫寄生部位肠段的蠕动障碍,可引起阵发性腹痛,腹胀、肠蠕动亢进,大便中可查到虫卵。
3.慢性小肠假性不完全性梗阻:可继发于多种疾病,可由药物引起。
该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停止肛门排气等表现,查体有腹部压痛,无肌紧张,可听到气过水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有时呈高调,发热及白细胞增高少见,腹部平片检查显示肠腔扩张,扩张肠管中液面不多或无液面,经胃管小肠低张造影有鉴别价值。
功能性腹痛:无器质性病变,腹痛呈持续性,且与生理活动无相关性,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其症状不相符,目前研究认为它可能是一种中枢性疼痛,是由于正常的内调节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放大,而非胃肠道本身的功能异常。
二.结肠息肉1.增生性息肉,一般并不恶变,预后良好;2.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炎等病变肠道中,与患者肠镜不符合;3.腺瘤,为大肠的良性上皮性肿瘤,可进展至癌变,切除后容易复发。
三. 克罗恩病可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两者均属炎症性肠病,前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可伴腹泻或便秘;可伴瘘管、口腔溃疡等肠外表现。
内镜检查见跳跃式分布的纵形或匍行性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增生呈鹅卵石样,主要侵犯回肠远段。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
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是用于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工具。
下面是一个详细精确的骨科前交叉韧带鉴别诊断模板:1.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 年龄:- 性别:- 职业:- 身体活动水平:2. 主诉:- 患者描述的主要症状和不适:3. 既往病史:- 是否有类似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史:- 是否有其他骨科相关疾病或手术史:4. 体格检查:- 患者膝关节外观检查:- 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检查:- 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检查:- 患者疼痛程度评估:5. 影像学检查:- X射线检查结果:- MRI检查结果:6.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结果(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7. 鉴别诊断:- 基于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列出可能的鉴别诊断,包括:- 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折- 半月板损伤- 关节炎等8. 辅助检查:- 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诊断,可以考虑以下辅助检查: - 关节镜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 超声波检查等9. 最终诊断:- 基于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给出最终的诊断,例如:- 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轻/中/重)- 骨折(类型:闭合骨折/开放骨折)- 半月板损伤(程度:轻/中/重)- 关节炎(类型: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10. 治疗建议:- 基于最终诊断,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包括:- 保守治疗(如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骨折复位等)- 康复计划和建议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模板,具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建议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因此,建议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眩晕症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眩晕症鉴别诊断病历模板一、基本信息患者姓名就不写啦(毕竟要保护隐私嘛),年龄:[具体年龄],性别:[男/女]。
患者主诉自己老是感觉头晕目眩的,就像在船上晃悠似的,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具体时长]。
二、现病史1. 头晕发作的频率有时候是一天好几次,有时候好几天才来那么一次。
每次头晕的时候呢,就感觉周围的东西都在打转,脑袋也晕乎乎的。
2. 头晕发作的诱因有的时候是突然站起来就晕了,可能是跟体位变化有关。
还有的时候啊,是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晚上就开始晕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累着了。
另外呢,在环境比较嘈杂或者闷热的地方,也容易头晕。
3. 头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头晕的时候还常常伴随着恶心,就特别想吐,胃里翻江倒海的。
有的时候还会耳鸣呢,耳朵里嗡嗡的响,可难受了。
眼睛也有点花,看东西都模模糊糊的。
三、既往史1. 疾病史之前有没有得过什么病呀?比如说高血压,要是血压高起来,头晕也是很常见的。
还有糖尿病呢,血糖不正常的时候也可能会引起头晕。
另外,有没有得过耳部的疾病,毕竟耳朵出问题也可能导致眩晕。
2. 手术史有没有做过什么手术呢?比如说脑部的手术或者耳部的手术,这都可能和现在的眩晕症有关系。
3. 过敏史对什么东西过敏不?药物啊,食物啊之类的。
要是吃错了东西或者用错了药,身体有过敏反应的时候,也可能会头晕。
四、家族史家里人有没有类似的眩晕症状呢?如果家族里有这种病史,那遗传因素可能就得考虑进去了。
五、体格检查1. 生命体征血压量一量,看看是不是正常范围。
心率也得测测,呼吸是不是平稳之类的。
2. 神经系统检查看看眼睛的活动是不是正常,有没有眼球震颤的情况。
手脚的力量、感觉有没有异常。
平衡能力咋样,让患者试着单脚站立一下。
3. 耳部检查耳朵里面有没有什么炎症啊,耳膜是不是完整的。
因为耳部问题常常是眩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辅助检查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得查一查,看看有没有贫血之类的情况。
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也都要查一查,这些指标不正常都可能影响身体状况导致眩晕。
鉴别诊断报告范文模板
鉴别诊断报告范文模板患者信息- 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患者性别]- 年龄:[患者年龄]- 就诊时间:[就诊日期]主诉[患者主诉,例如头痛、发热、腹痛等症状描述]病史[患者已知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信息]体格检查[患者体格检查结果,包括生理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以及特殊体征等]病情描述[根据主诉和体格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描述]鉴别诊断可能诊断1:[疾病名称]- 症状表现:[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表现]- 相关检查结果:[列出与该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解释为何对该疾病提出鉴别诊断]可能诊断2:[疾病名称]- 症状表现:[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表现]- 相关检查结果:[列出与该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解释为何对该疾病提出鉴别诊断]可能诊断3:[疾病名称]- 症状表现:[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表现]- 相关检查结果:[列出与该疾病相关的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解释为何对该疾病提出鉴别诊断]辅助检查[列出患者进行的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最终诊断[在经过综合鉴别诊断后,确诊的疾病名称]治疗建议[根据最终诊断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建议]随访计划[对患者的随访计划进行安排,包括复诊时间、复查项目等]注意事项[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饮食、锻炼、用药等] 结束语[总结整个鉴别诊断报告,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是本次鉴别诊断报告的内容,仅供参考。
请患者在患病期间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遵守医嘱。
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向医生咨询。
祝患者早日康复!。
心悸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心悸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病历模板:
患者信息:
患者姓名:
年龄:
性别:
主诉:
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
现病史:
患者自述在过去数周内经常感到心悸,心慌,并伴有胸闷症状。
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
既往史:
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
无过敏史。
体格检查:
体温:xx℃
心率:xx次/分
血压:xx/xx mmHg
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无其他明显异常。
血液检查:心肌酶、电解质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
胸片检查无肺部病变。
鉴别诊断:
1. 窦性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不齐,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多见于年轻人,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即可。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常感到心慌、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心电图检查一般无异常。
本患者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需考虑焦虑症可能。
3. 心肌炎:心肌炎患者常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等,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肌缺血表现。
本患者无病毒感染前驱症状,且心电图未见明显心肌缺血表现,可排除心肌炎可能。
4. 其他心脏病:患者无心脏病史,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心脏结构异常,可排除其他心脏病可能。
诊断:窦性心律不齐,焦虑症待排。
治疗建议:
1. 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心律变化。
2. 若心慌、胸闷等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
鉴别诊断模板
共济失调鉴别诊断: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中年以后起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可有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得症状与体征,血清中维生素B12缺乏,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踩棉花感,需考虑该病,但患者无明显锥体束损害体征,可进一步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必要时试验性治疗明确。
2、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可出现下肢共济失调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可伴上升性麻木与感觉异常,可进一步查颈椎MRI排除。
3、脊髓压迫症:脊髓压迫症:多有神经根痛与感觉障碍平面,脑脊液动力学试验呈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脑脊液蛋白升高,椎管造影及MRI检查可鉴别,该患者无根痛,但有感觉平面,颈椎MRI发现颈髓病变,需进一步鉴别。
4、多发性硬化:起病较急,可有明显得缓解复发交替得病史,一般不伴有对称性周围神经损害。
首发症状多为视力减退,可有眼球震颤、小脑体征、椎体束征等,与患者不符合,可排除。
5、感觉性共济失调:多症状明显,表现为站立不稳,迈步得远近无法控制,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睁眼时症状较轻,黑暗中或闭目时症状加重,患者体检体征少,有右上肢腱反射增强,故不考虑。
6、小脑性共济失调:多有协调运动障碍,伴有肌张力降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与患者表现不符合,故不考虑。
7、脊髓痨:见于梅毒感染后15—20年,起病隐袭,表现为脊髓症状,如下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等,患者既往查梅毒相关指标阴性可排除该诊断。
脑梗死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急性起病,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恶心、呕吐,头颅CT可见高密度影,该患者不符、2、脑栓塞:由血液中得各种栓子(如心脏、动脉粥样硬化得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得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多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检查可见大片缺血灶,该患者无明确栓子来源,起病相对较慢,影像学检查亦不支持、3、颅内血管畸形: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脑血管畸形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及感觉障碍等,TCD、CTA及DSA检查可明确。
鉴别诊断-模板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鉴别诊断1.腰椎管狭窄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病症,易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中期病症相混淆,但该病的病症与体位明显相关,改变体位可使病症减轻或缓解,同时肢体动脉搏动正常,可资鉴别。
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青年男性,有吸烟史,伴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累及四肢中小动脉,上肢动脉累及较远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见,造影的典型表现为中小动脉节段性闭塞,而在病变的动脉之间,可见管壁光滑的正常动脉,并可见许多细小的侧支血管。
3.动脉栓塞表现为“5P〞征,即突然出现的肢体疼痛、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及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并常具有房颤、瓣膜病等易致动脉栓塞的病史。
肺炎的鉴别诊断1.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病症,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病症。
X线胸片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
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
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2.肺癌常有吸烟史。
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病症。
血白细胞计数不高,痰中假设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
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
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等检查。
3.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相似。
随着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佂。
X线片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4.肺血栓栓塞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较明显,颈静脉充盈。
X线胸片示局部肺纹理减少,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常见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
D-二聚体、CT 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MRI等检查可帮助进行鉴别。
5.非感染性肺部浸润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和肺血管炎等。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1.肺癌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带血肺门附近有阴影与肺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可呈球状分叶状块影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于40岁以上嗜烟男性;常无明显毒性病症多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及进行性消瘦X线胸片示结核球周围可有卫星病灶钙化而癌肿病灶边缘常有切迹毛刺胸部CT扫描对鉴别两者常有帮助中央型肺癌的CT所见有支气管内软组织密度块影附着在一侧增厚支气管壁上肿块轮廓不规整肺段及肺叶支气管不规那么狭窄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结合痰结核菌脱落细胞检查及通过纤支镜检查及活检等常能及时鉴别肺癌与肺结核的并存亦需注意发现临床上难以完全排除肺癌者结合具体情况必要时可考虑剖胸探查以免贻误治疗时机2.肺炎典型肺炎球菌肺炎与浸润型肺结核区别不难而病情进展较快的浸润型肺结核扩大到整个肺叶形成干酪样肺炎易被误诊为肺炎球菌肺炎前者起病急骤高热寒战胸痛伴气急咳铁锈色痰X线征象病变常局限于一叶抗生素治疗有效干酪样肺炎那么多有结核中毒病症起病较慢咳黄色粘液痰X线征象病变多位于右上叶可涉及右上叶尖后段呈云絮状密度不均可出现虫蚀样空洞抗结核治疗有效痰中易找到结核菌有轻度咳嗽低热的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症)在X线上的炎症征象与早期浸润型肺结核相似对这类一时难以鉴别的病例不宜急于抗结核治疗支原体肺炎通常在短时间内(2~3周)可自行消散;过敏性肺炎的肺内浸润阴影常呈游走性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肺脓肿肺脓肿空洞多见于肺下叶脓肿周围的炎症浸润较严重空洞内常有液平面肺结核空洞那么多发生在肺上叶空洞壁较薄洞内有很少有液平面此外肺脓肿起病较急高热大量脓痰痰中无结核菌但有多种其他细菌血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抗生素治疗有效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合并感染时易与慢性肺脓肿混淆后者痰结核菌阴性4.支气管扩张有慢性咳嗽咯痰及反复咯血史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但支气管扩张的痰结核攻阴性X线胸片多无异常发现或仅见局部肺纹理增粗或卷发状阴影CT 有助确诊5.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支病症酷似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且近年来老年人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需认真鉴别两者及时X线检查有助确诊6.其他发热性疾病各型肺结核常有不同类型的发热因此肺结核常是临床上发热原因不明的主要鉴别之一伤寒败血症白血病纵隔淋巴瘤及结节病等与结核病有诸多相似伤寒有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肝脾在等临床表现易与急性粟粒型结核混淆但伤寒热型常呈稽留热有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血清伤寒凝集试验阳性血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败血症起病急寒战及弛张热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常有近期皮肤感染疮疖挤压史或尿路胆道等感染史皮肤常见瘀点病程中出现近徙病灶或感染性休克血或骨髓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有发热肝脾大起病数周后出现特异性X线表现偶尔血象呈类白血病反响或单核细胞异常增多需与白血病鉴别后者多有明显出血倾向骨髓涂片及动态X线胸片随访有助确立诊断成人支气管淋巴结核常表现为发热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应与结节病纵隔淋巴瘤等鉴别结核病患者结素试验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而淋巴瘤开展迅速常有肝脾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确诊常需依赖活检结节病通常不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多为双侧性结素试验阴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必要时应作活检以明确诊断急性胃炎的鉴别诊断1.急性胆囊炎本病的特点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痛或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阳性。
胸闷待查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胸闷待查鉴别诊断病历模板
主诉病史
【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出冷汗3年半加重10天。
【病史】3年前突发发作性胸闷,气短,出冷汗,1-2月发作一次,每次10-20分钟,伴气短,出冷汗,可自行缓解,心电图提示st-t改变。
【既往史】有胸闷,未测血压,此次在当地医院测血压偏低,无高血压,甲亢,无高原居住史。
查体辅查
【查体】BP:110/70mmhg,神志清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
心率;66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1为qR型,avL为Qrst-t段1和avL弓背向上,0.1mv,v4-6的T波倒置血常规:wbc:10.3*10/LN:77.5-86%L:22.5%血糖正常,血沉:46mm/hD 二聚体:2.0(0.44-1.5)结核抗体阴性血气:二氧化碳压27.8 kpa 氧分压:70kpa 心脏彩超:左房39mm,左室内径:58 mm,提示左室功能下降EF;40%二尖瓣反流。
肺灌注:右肺中叶内,下叶背部灌注稀疏。
诊断处理
临床初步诊断:胸闷,气促原因待查。
背部疼痛鉴别诊断模板
背部疼痛鉴别诊断模板【病史采集】1. 年龄、性别、职业、体重等基本信息。
2. 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发病方式等详细描述。
3. 是否有外伤、劳损或其他诱因。
4.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肢体无力等。
5. 是否有家族史,如骨质疏松症等。
【体格检查】1. 观察背部形态、肌肉张力、局部红肿等。
2. 进行叩击、压痛、活动受限等相关检查。
3. 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等身体指标。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以下检查中的一项或多项:1. X线检查:可发现脊椎结构异常、骨折、肿瘤等。
2. CT扫描:更详细地显示脊椎结构。
3. MRI检查:常用于观察软组织结构,诊断间盘突出等。
4. 血液检查:了解炎症指标、代谢异常等。
5. 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可能的诊断】1. 炎症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等。
2. 脊柱结构性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脊柱骨质疏松等。
3. 肌肉劳损或拉伤。
4. 神经根压迫:如坐骨神经痛等。
5. 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等。
6. 肾脏相关疾病:如肾结石等。
7. 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等。
【治疗建议】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 保守治疗:如休息、热敷、物理治疗等。
2. 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3. 物理疗法:如理疗、腰背部加强锻炼等。
4. 手术干预:如对于绝大多数脊柱结构性病变或严重疼痛无法缓解的患者。
【随访】1. 定期随访病情变化。
2. 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康复锻炼,预防复发。
注:以上模板仅作为参考,具体诊断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请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具体诊断和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鉴别诊断模板
下肢静脉血栓鉴别诊断模板(本模板供参考,不得直接使用于临床诊断,具体诊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
)一、患者基本信息:姓名:XXX 性别:男/女年龄:XX岁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主诉:(患者主诉症状,如下肢水肿、疼痛、发绀等)三、既往病史:(包括下肢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如肿瘤、手术史、外伤、长时间卧床、怀孕等)四、体格检查:1. 下肢水肿情况:(描述水肿的部位、程度和对比测量)2. 疼痛:(描述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放射范围)3. 发绀:(描述皮肤颜色改变的部位、程度)4. 温度改变:(描述皮肤温度变化)5. 脉搏检查:(检查股动脉、胫动脉和足背动脉是否有搏动)6. 阻塞现象检查:(如Homans征、Lowenberg征、Payr征等相关检查)五、辅助检查:1. 血常规:(标记性指标如D-二聚体测定)2. 彩超:(扫描肌腱下静脉、髂腿静脉和小隐静脉等部位)3. CT血管成像:(扫描下肢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情况)4. MRI:(如需要进一步观察深静脉血栓情况)5. 骨密度检查:(如需要判断骨质疏松是否存在)六、诊断评估:1. 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性:(高、中、低)2. 其他可能诊断:(如浅静脉血栓、肌肉损伤、血肿等)3. 下肢静脉血栓鉴别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七、处理计划:(根据诊断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如抗凝治疗、外科手术等)八、随访观察:(根据患者的治疗进展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定期随访和观察)以上仅为一份下肢静脉血栓鉴别诊断模板,具体的诊断及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决策和操作。
请谨慎使用,并遵守相关医疗法律法规。
临床各系统鉴别诊断模板
心血管系统(冠心病、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脏游膜病)的鉴别诊断1、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一开始即出现剧烈的、撕裂样、进行性、下行性(向背、腹、腰或下肢放射)胸痛并达高峰,两上肢血压和脉搏有明显差别,发作时有休克表现但血压仍正常或偏高。
可突然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
心电图无AMI表现:且无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
二维超声心动示主动脉根部扩张,壁增厚,可见分离的内膜摆动;x线检查显示主动脉阴影进行性加宽;胸主动脉CTA可显示主动脉夹层。
2、肺栓寨:可发生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休克表现。
可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衰等表现。
心电图出现特征性改变,如窦性心动过速,I导联s波S加深,Ⅲ导联Q波显著,T波倒置,右胸导联T波倒置等改变,可资鉴别。
常有低氧血症,肺动脉CTA 可检出肺动脉大分支血管的栓塞。
3、风湿性心脏病;多发于青壮年,有链球菌感染病史,常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表现。
心脏听诊可闻及三级以上器质性杂音,心脏彩超有助于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有慢性气管炎病史,常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表现。
双肺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于剑下明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4、扩张性心肌病:有胸闷、气急等不适,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甚至端坐呼吸、浮肿、肝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多合并各种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寒、或猝死,查体见心脏扩大,可闻及第三、四心音呈奔马律。
超声见心腔扩大,室壁薄,室璧运动减弱,EF 值降低,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间质纤维化,有助于诊断。
5、急性心包炎:见于青壮年,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可有较剧烈而持久的胸前区疼痛。
疼痛因呼吸、咳嗽加重,疼痛常多与发热同时出现,起病早期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全身症状一般不如心肌梗死严重;心电图无异常Q波,除aVR 导联外,其余导联均有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T波低平或倒置,无异常Q波出现。
高血压鉴别诊断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降压药物效果欠佳,高血压伴有低血钾,肾上腺彩超及肾上腺CT 可见病变。
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参考模板
呼吸系统疾病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
2.急性传染病早期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需结合病史流行病资料,病程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3.过敏性鼻炎一般无发热,无脓性鼻分泌物,常持续打喷嚏,鼻发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鼻拭子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肺炎鉴别诊断:1.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与轻型肺炎相似,但前者发病缓慢,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反复咯血,病灶常位于肺尖,X线检查其病灶有特征性。
干酪性肺炎多有长期发热、乏力和消瘦,X线呈大片密度增高阴影,其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薄壁空洞,对侧肺常有播散病灶。
痰结核菌阳性,病程长,抗结核治疗有效。
2.克雷白杆菌肺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起病急骤,中毒症状重,咳棕色胶冻样痰;严重者可有谵妄、黄疽、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等;X线表现为肺叶实变,其中有蜂窝状透亮区,叶间隙下坠,痰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克雷白杆菌。
3.肺癌患者年龄多较大,起病缓慢,常有刺激性咳嗽和少量咯血,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血自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
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若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迟迟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等,以免贻误诊断。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
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
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三、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1.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
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
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
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
鉴别诊断模板
1、早产儿(适于胎龄儿):指胎龄28~37周,体重小于2500克的活产婴儿。
该患儿系G2P2孕35+4周平产出生,查体:早产儿貌,简易胎龄评分35周。
故诊断为早产儿。
结合患儿出生体重2875g,位于相同胎龄儿出生体重第十个百分位数至第九十百分位数之间,故诊断适于胎龄儿。
2、新生儿产瘤:产瘤临床表现为顶枕部弥漫性头皮与皮下组织肿胀,压之凹陷,边界不清,可超过骨缝,无波动感。
患儿系经阴道分娩出生,入院查体发现其头顶部可扪及约4×4cm大小包块,波动感不明显,边界不清,超过骨缝,故诊断。
3、足月低体重儿:患儿系孕35+4周出生,入院查体呈早产儿貌,胎龄评估35周,故诊断为早产儿。
4、头颅血肿:该类包块系因骨膜下血管破裂引起,其范围不超过骨缝,边界清楚,有波动感,压无凹陷。
结合该患儿头颅包块性质,暂不考虑为头颅血肿。
5、新生儿轻度窒息并心肌损害:此病指婴儿出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的临床症候群。
Apgar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该患儿剖宫产出生,出生时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弱,反应差,Apgar评分第1分钟5分,经积极抢救后,第5分钟10分,故诊断。
患儿入院后查血生化提示CKMB100u/l,考虑合并心肌损害。
6、低血糖:患儿入院时查末梢血糖提示2.0mmol/l,生化室血糖回示1.7mmol/l,故诊断。
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此病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形成肺泡壁透明膜、肺不张,并导致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新生儿肺部疾病。
临床表现生后6小时内发病,最晚不超过12小时,以早产儿多见。
结合该患儿入院后至今未出现呻吟、气促、青紫及进行性呼吸困难,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故不考虑本病。
8、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围生期因窒息、缺氧、缺血引起新生儿脑损伤,有前囟张力增高、呼吸快、呼吸运动不规则、肌张力增高及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结合该患儿出生半+小时,出生时有轻度窒息病史,故需警惕该病发生可能。
鉴别诊断模板
共济失调鉴别诊断: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中年以后起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可有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征,血清中维生素B12缺乏,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踩棉花感,需考虑该病,但患者无明显锥体束损害体征,可进一步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必要时试验性治疗明确。
2、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可出现下肢共济失调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可伴上升性麻木和感觉异常,可进一步查颈椎MRI排除。
3、脊髓压迫症:脊髓压迫症:多有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平面,脑脊液动力学试验呈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脑脊液蛋白升高,椎管造影及MRI检查可鉴别,该患者无根痛,但有感觉平面,颈椎MRI发现颈髓病变,需进一步鉴别。
4、多发性硬化:起病较急,可有明显的缓解复发交替的病史,一般不伴有对称性周围神经损害。
首发症状多为视力减退,可有眼球震颤、小脑体征、椎体束征等,与患者不符合,可排除。
5、感觉性共济失调:多症状明显,表现为站立不稳,迈步的远近无法控制,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睁眼时症状较轻,黑暗中或闭目时症状加重,患者体检体征少,有右上肢腱反射增强,故不考虑。
6、小脑性共济失调:多有协调运动障碍,伴有肌张力降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与患者表现不符合,故不考虑。
7、脊髓痨:见于梅毒感染后15-20年,起病隐袭,表现为脊髓症状,如下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等,患者既往查梅毒相关指标阴性可排除该诊断。
脑梗死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急性起病,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恶心、呕吐,头颅CT可见高密度影,该患者不符。
2、脑栓塞:由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多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检查可见大片缺血灶,该患者无明确栓子来源,起病相对较慢,影像学检查亦不支持。
恶病质鉴别诊断模板
恶病质鉴别诊断模板概述恶病质(Malignant Disease)是指一类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迅速,侵袭力强,易转移,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恶病质鉴别诊断是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并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期。
本模板旨在提供一个用户友好、易于理解的恶病质鉴别诊断模板,帮助医生系统地进行恶病质的鉴别诊断。
模板包含了常见的鉴别诊断要点和相应的评估指标,以及诊断结果的解释和建议。
鉴别诊断要点1. 临床病史•年龄:年龄是恶病质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
•性别:某些肿瘤在男性或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如前列腺癌和乳腺癌。
•症状:患者出现的症状可能与肿瘤的部位和类型有关,如肿块、疼痛、呕血等。
•病史: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和个人习惯等对鉴别诊断也有重要影响。
2. 体格检查•体温:发热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
•体重:恶病质患者常伴有明显的体重减轻。
•肿块:检查患者是否有可触及的肿块,肿块的部位、大小、质地等特点对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淋巴结: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能是肿瘤的转移部位。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可能出现异常。
•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可以辅助鉴别诊断。
4. 影像学检查•X线摄影:X线片可以检查骨骼的异常改变,如骨折、溶骨性损害等。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等特点。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肿瘤图像,包括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等。
•核磁共振(MRI):MRI对于某些肿瘤的定位和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
评估指标1. 恶病质的可能性•高:年龄大于50岁,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可触及的肿块,肿瘤标志物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异常改变。
•中:年龄在30-50岁,体重减轻不明显,肿块大小适中,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影像学检查可疑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济失调鉴别诊断: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中年以后起病,隐匿起病,缓慢进展,可有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征,血清中维生素B12缺乏,患者表现为行走不稳、踩棉花感,需考虑该病,但患者无明显锥体束损害体征,可进一步检查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必要时试验性治疗明确。
2、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可出现下肢共济失调或括约肌功能障碍,可伴上升性麻木和感觉异常,可进一步查颈椎MRI排除。
3、脊髓压迫症:脊髓压迫症:多有神经根痛和感觉障碍平面,脑脊液动力学试验呈部分梗阻或完全梗阻,脑脊液蛋白升高,椎管造影及MRI检查可鉴别,该患者无根痛,但有感觉平面,颈椎MRI发现颈髓病变,需进一步鉴别。
4、多发性硬化:起病较急,可有明显的缓解复发交替的病史,一般不伴有对称性周围神经损害。
首发症状多为视力减退,可有眼球震颤、小脑体征、椎体束征等,与患者不符合,可排除。
5、感觉性共济失调:多症状明显,表现为站立不稳,迈步的远近无法控制,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睁眼时症状较轻,黑暗中或闭目时症状加重,患者体检体征少,有右上肢腱反射增强,故不考虑。
6、小脑性共济失调:多有协调运动障碍,伴有肌张力降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与患者表现不符合,故不考虑。
7、脊髓痨:见于梅毒感染后15-20年,起病隐袭,表现为脊髓症状,如下肢针刺样或闪电样疼痛、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括约肌及性功能障碍等,患者既往查梅毒相关指标阴性可排除该诊断。
脑梗死鉴别诊断:1、脑出血:多急性起病,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恶心、呕吐,头颅CT可见高密度影,该患者不符。
2、脑栓塞:由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多起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高峰,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检查可见大片缺血灶,该患者无明确栓子来源,起病相对较慢,影像学检查亦不支持。
3、颅内血管畸形: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脑血管畸形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及感觉障碍等,TCD、CTA及DSA检查可明确。
4、脑动脉炎:免疫系统异常或遗传因素等可导致颅内动脉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局部疼痛、血管杂音、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血沉增快,DSA检查可见血管狭窄,激素治疗有效,与该患者不符,予以排除;5、低血糖脑病:多急性起病,发病时有心慌、全身乏力、局灶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时意识模糊,使用高糖后症状好转,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需考虑低血糖脑病可能。
但入院时测血糖不低可排除。
6、颅内转移瘤:起病隐匿,有颅内压迫症状,可伴恶心、呕吐等。
头颅CT未发现占位,故不考虑。
7、瘤卒中:颅内占位破裂出血或缺血坏死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混杂密度影,大面积缺血坏死的占位效应可不明显,临床可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该患者高龄,头颅MRI提示混杂密度影需考虑。
多起病缓慢,有肿瘤缓慢生长引起的压迫症状,影像学上病灶分布不符合血管分布区,增强可见强化。
该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病灶符合右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故不考虑该诊断。
8、瘤卒中:颅内肿瘤,尤其是转移性肿瘤亦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但瘤卒中患者多于发病前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原发肿瘤灶症状如咳嗽咳血等,以及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等,头颅CT 或MRI 可见多发病灶,在MRI上可见高低混杂密度影,而该患者否认既往肿瘤病史,目前无充分肿瘤证据,与此患者不符。
9、颅内动静脉畸形:该疾病可表现为动脉-静脉畸形,动脉血流入静脉压力增高可出现脑出血,静脉血流淤滞可导致脑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及感觉障碍等,TCD 、CTA 及DSA 检查可明确。
青年卒中患者应考虑该诊断,该患者需查头颅MRA 或MRV 排除诊断。
10、脑脓肿:脑实质内脑脓肿亦可急性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定位症状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但脑脓肿病史可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病史,头颅CT 或MRI 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与此患者不符,暂不考虑。
脑栓塞鉴别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各年龄段均见,以青壮年多见,多有动脉瘤、动脉畸形等基础疾病,多在动态中起病,起病急,意识障碍少见,头痛剧烈,呕吐多见,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及体征,脑膜刺激征明显,CT 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排除此病。
该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故不考虑该诊断。
2、脑梗死:老年多见,一般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安静中急性起病,意识障碍轻或无,可有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但该患者活动中急性起病,症状持续,病程中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伴有右侧肢体感觉障碍,考虑脑栓塞,可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栓子来源。
3、瘤卒中:颅内占位破裂出血或缺血坏死可在影像学上表现为混杂密度影,大面积缺血坏死的占位效应可不明显,临床可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该患者高龄,头颅MRI 提示混杂密度影需考虑。
但起病缓慢,多有肿瘤缓慢生长引起的压迫症状,影像学上病灶分布不符合血管分布区,增强可见强化。
该患者急性起病,既往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故不考虑该诊断。
4、颅内血管畸形: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脑血管畸形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及感觉障碍等,TCD 、CTA 及DSA检查可明确;5、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病情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高峰,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头痛、恶心、呕吐等,头颅CT 可见高密度影,该患者不符;6、脑动脉炎:免疫系统异常或遗传因素等可导致颅内动脉非特异性炎症,引起局部疼痛、血管杂音、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血沉增快,DSA 检查可见血管狭窄,激素治疗有效,与该患者不符,予以排除;7、淀粉样变性:是由淀粉样物质在软脑膜和大脑皮质小动脉中层沉积到时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特点是反复多部位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多灶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TIA 和脑梗死,TIA 以颈内动脉系统多见。
该患者首次发病,有血管危险因素,故不考虑该诊断。
后循环缺血鉴别诊断: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为局部性缺血造成的短暂性脑或视网膜的神经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缺血部位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 1 小时;可反复发作;无任何急性梗死的证据发现。
TIA 不是良性疾病,它预示患者处于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和其他血管意外的高度危险中,应予积极处理,以减少发生脑梗死的机率。
TIA 应与可以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的疾病相鉴别,如伴先兆的偏头痛、部分性癫痫、颅内结构性损伤(如肿瘤、血管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巨动脉瘤等)、多发性硬化、迷路病变、代谢性疾病(如低血糖发作、高钙血症、低钠血症等)、心理障碍等;与该患者表现不同,可鉴别。
2、美尼尔综合征:年轻女性多发,病人表现为反复头晕,视物旋转,耳鸣,反复发作后症状渐轻,该病人不符。
3、良性位置性眩晕:表现为固定头位发作性头晕,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后症状逐渐减轻,该病人临床表现不支持,必要时查Dix-Hallpike头位试验排除。
4、小脑、脑干梗死:亦可急性起病,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可有头晕、头昏、偏瘫、偏盲、言语欠请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症状多持续数天至数月不等,影像学检查可见急性梗死灶,与该患者不符,暂不考虑;头晕、眩晕鉴别诊断:1、颈性眩晕:也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
病因可能有颈椎退行性变、颈肌和颈部软组织病变、颈部肿瘤和颅底畸形等引起椎动脉受压而发生缺血导致眩晕;椎动脉本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和畸形等更易发病。
颈交感神经丛受到直接或间接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或反射性内耳循环障碍而发病。
反射异常也可引起,如环枕关节及上三个颈椎关节囊中的颈反射感受器受到各种刺激,其冲动可传至小脑或前庭神经核产生眩晕和平衡障碍。
主要临床表现是多种形式的眩晕,其发生与头部突然转动有明显关系,常伴有恶心、呕吐、共济失调等,有时可以有黑朦、复视、弱视等,症状持续时间短暂。
治疗可用颈部牵引、理疗、按摩等;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血管药、改善微循环药及维生素等。
2、梅尼埃综合征:该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剧烈旋转性眩晕,伴耳鸣,波动性或渐进性听力减退或耳聋,患侧耳部胀满感,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症状。
发作期有短时间规律的水平性眼震。
多反复发作,耳聋随发作增多而加重,至完全耳聋时眩晕发作也停止,查体可见传音性耳聋,无其他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
本患者无耳鸣耳聋等症状,故可排除。
2良性位置性眩晕:表现为固定头位发作性头晕,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后症状逐渐减轻,该病头晕持续时间多较短暂,半分钟至数分钟缓解,且伴明显自主神经症状,体位诱发试验阳性,与该病人不相符,暂不考虑。
3.听神经瘤:可出现听力减退、耳鸣、前庭功能障碍等,桥小脑角多见,但患者急性起病,可进一步查磁共振、诱发电位等明确诊断。
4.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锁骨下动脉示供应脑、脊髓、胸背、上肢等部分血液的主要大血管,当它在分出供应大脑血液的椎动脉前发生大部分或全部闭塞时,由于虹吸作用,引起的患侧椎动脉血液逆流,另一侧椎动脉的血液也被部分“盗取”过来,以致产生脑部和患侧上肢缺血的症状。
检查血压时可发现两侧上肢收缩压相差20mmHg,同时还可在锁骨上凹听到说所起血管杂音。
该患者血压正常对称,必要时可完善血管检查明确诊断。
5颅内肿瘤:可直接侵犯或压迫前庭系统,或因颅内压增高使第四脑室底前庭神经核充血、肿胀出现头晕,第四脑室肿瘤可在头位改变时突发眩晕,患者已查头颅CT,未发现颅内占位病变,可进一步MRI检查后排除。
6、前庭神经元炎: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以眩晕最突出,于数小时至数日达到高峰,多为持续性,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一般比美尼尔病轻,无听力改变。
前庭功能检查显示单侧或者双侧反应减弱。
该患者发病前无明显感染病史,且目前症状好转,不考虑该诊断。
7小脑脑桥角肿瘤:患者高龄,需排除肿瘤,基本表现是小脑脑桥角综合征,即多组颅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和后组颅神经)损害,合并小脑与脑干损害。
最具代表性的是听神经瘤,但该病多见于中年人。
该患者仅表现为头昏、无其他脑干和小脑神经受损表现,无神经功能8、听神经瘤,多表现为慢性起病,渐进行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出现一侧听觉丧失,亦可陆续出现同侧三叉神经、面神经、小脑受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