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合集下载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燃烧和灭火》优秀教案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燃烧的条件。

2.知道不同原因火灾的灭火方法及原理。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4.认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5建立尊重事实,逻辑推理应以事实为依据的观念。

二.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四.教具准备:
仪器、药品:小蜡烛(6支)、水、镊子、酒精灯、烧杯、木炭、小木条、剪刀等五.教学过程
六.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七.板书设计
一、燃烧和灭火
1.有可燃物
缺一不可缺一即可
燃烧 2.和空气(或氧气)接触灭火
3.达到一定温度。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燃烧和灭火【省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燃烧和灭火【省一等奖】

《燃烧和灭火》教案设计决问题的条件实验2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实验3将一张小纸片和一根小木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较点燃的难易件。

讨论归纳燃烧的条件生思考。

4、加深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找一名学生到黑板分析每一种物质满足的条件,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结论在白板上写字,方便,清晰明了!5、反思与评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燃烧定义热水中的白磷怎样才能燃烧老师做的实验和书上的实验一样吗这两个实验哪个更好根据物质燃烧时的共同现象和燃烧的条件总结出燃烧的定义找一名学生做实验,出现水火相容的景像。

回忆学过的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如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

出示两幅图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

展示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帮助学生回忆实验现象。

6、拓展与迁移探究灭火原理其原理就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灭火时只需阻止一个条件即可。

多媒体展示1联系生活思考问题①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气炉熄灭②油锅着火了,怎么熄灭③抽烟引起棉被着火又如何扑灭呢2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燃着的蜡烛小组讨论灭火方案,完成实验,并思考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够灭火。

学生思考方法中存在的共性,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问题醒目,便于学生思考;灭火方法归类,学生很容易总结出灭火的原理。

多媒体展示:炒菜时油锅着火、高压水枪灭火、燃气炉着火、森林着火四幅画面。

7、表达与交流火灾中的自救知识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火灾的报道,为了保护自己,救护他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一些火灾中的自救知识。

请观看视频“火场逃生”观看视频普及火场逃生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8、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多媒体展示本节课主要内容学生谈收获明确本节课重点知识9、巩固练习检查学生穿越火线:学生回答学生到白板上。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炒菜时油锅中旳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旳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同步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旳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旳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燃烧旳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着火点) 根据燃烧旳条件推论灭火旳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人工降雨灭火)
想想议议:
下列是某些灭火旳实例,试分析其灭火旳原理
燃烧
灭火 原理
1.燃烧旳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旳 一种发光、放热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2.燃烧旳 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易燃物和易爆物旳安全知识
一.填空 1.燃烧是__可__燃__物___跟_空__气__中__O_2发生旳 一种_发__光__、__放__热___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二.判断(可否举出反例) 1.温度到达可燃物旳着火点,就一定能 燃烧 ( )
2.水能够降低可燃物旳着火点,所以可 燃物燃烧都能够用水来灭火.( )
3.但凡发光放热旳现象都叫燃烧.( )
4. 木 炭 放 入 氧 气 中 就 可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
三.选择

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燃烧与灭火

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燃烧与灭火

课题1、燃烧和灭火阜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王灵柱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二单元接触过一些燃烧现象,并初步了解了氧化反应的概念;并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单元学习中了解到二氧化碳是可以灭火的。

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在这一课题中学生将会对燃烧进行理论层面的认识,并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燃烧与灭火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化学现象。

但是现代的中学生因为家庭人口结构和学习压力的双重影响,对这些化学现象的实际认识是比较缺乏的。

在思维方面,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虽占优势,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感性认识的直接支持。

九年级学生正是处在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的关键年龄,所以本次课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将在思维的引领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2.了解一些基本的火场逃生常识;3.在证明物质燃烧条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设计化学实验方案,并能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2.在实验结束后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逐步树立防火安全意识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探究。

难点:激发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五、教学模式:探究式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七、课前准备:烧杯、镊子、试管、白磷、热水、酒精灯、蜡烛、石块、火柴、木条、纸杯、集气瓶等。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有关燃烧的图片实验探究:根据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的条件分析评价:演示实验形成结论:燃烧的条件→ → →→ → → →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播放有关燃烧的图片【引入】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利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树立防火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

(2)灭火原理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酒精灯、火柴、蜡烛、玻璃杯、镊子、小木条、煤块、酒精、水、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白磷、红磷、铜片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火灾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危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燃烧和灭火。

(二)讲授新课1、燃烧的概念教师讲解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的条件(1)提出问题: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2)实验探究实验一: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煤块,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蜡烛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蜡烛,用玻璃杯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三:在铜片上分别放白磷和红磷,用酒精灯加热铜片,观察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提出问题: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如何灭火呢?(2)学生讨论,结合生活经验,提出灭火的方法。

(3)教师总结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介绍常见的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汽油、酒精、鞭炮等。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相融合,利用传感器进行定量分析,解决了传统实验很难解决的难题,使学生对信息化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四、重难点分析:重点:1.通过微课的学习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在微课学习中生成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难点:1.在微课学习中学会思考,使思维得到提升,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进行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五、教学流程图2.器材:演示实验:蜡烛、火柴、酒精灯、小木条、玻璃片、注射器(一只)、坩埚钳、石棉网、氧气传感器、氧气(一瓶)、二氧化碳(一瓶)、镁条、砂纸、两只烧杯、三只试管、两个橡皮塞、白磷、红磷、热水、湿抹布。

七、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 二、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① 可燃物;① 清除可燃物;② 氧气(或空气);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案例)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教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两部分内容。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课题从燃烧的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并且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的变化”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学情分析通过日常生活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关燃烧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例如,硫、铁丝等燃烧现象和变化原理。

由于缺乏系统的分析,未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不能科学的概括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无法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不能准确应用控制变量等科学思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3)理解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原理,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燃烧条件探究”增强创新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热爱生活,树立安全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3)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燃烧的条件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归纳总结法教学流程图:课前准备:1.微课(时长:6 分20秒)。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公开课一等奖)
回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分析问题,得出 燃烧的定义
根据生活实际,带领学 生分析出,燃烧的个条 件之一,是要有可燃物
听讲,对此感兴趣
回答物质燃烧的现象,思考 燃烧的特征,试着给燃烧下 定义
看 ppt 内容,分析木材,落 叶以及石头的可燃性。
(1)激发兴 趣,集中注意。 新课开始,教师 通过精心设计 的“开场白”, 往往能在最短 时间内,调节学 生的情绪,集中 学生注意力。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主板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与氧气接触 ③达到着火点
§燃烧和灭火 灭火的原理
①清除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 ③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提问:除了有可燃物, 那还需具备哪些条件 呢?引入课本的实验
学生看课本的实验操作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环节二 对比实验得 出燃烧条件
教师活动
介绍红磷和白磷的着火 点---点明着火点指的是 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 度,强调它是物质固有 属性,不会改变。
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活动 听课,思考,理解,记笔记
学生认真的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在本实验中, 铜片及其热水的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 答,铜片--导热,热水---隔绝 空气和提供热量
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 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回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 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回答:氧气(或者空气)
往水中的白磷中通入氧气, 白磷燃烧,再次说明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回答:氧气(或者空气)
《燃烧与பைடு நூலகம்火》教学设计
导入滴个问题;火给我们有利 的一面,也给我们有害的一 面,比如火灾等...........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省级优质课获奖作品)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了燃烧,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

通过微课的研究,学生可以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

在课堂上,需要通过实验探究来解决学生在微课研究中产生的疑问。

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二、研究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难度不大。

因此,本节课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研究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相融合,利用传感器进行定量分析,解决了传统实验很难解决的难题,使学生对信息化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研究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四、重难点分析重点:1.通过微课的研究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在微课研究中生成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难点:1.在微课研究中学会思考,使思维得到提升,学会提出新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进行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五、教学流程图课前准备:1.实验解疑重点再现;2.微课研究获取新知并生成问题。

练检测。

六、微课设计(时长:7分31秒)内容设计:1.播放擦火柴视频,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现象——发光发热;2.播放钻木取火视频、烹饪食物视频、燃烧的木炭取暖照明视频、冶炼钢铁视频、神七升天视频、XXX圣火点燃的时刻视频,让学生了解燃烧在生活中的应用;3.演示“火三角”和火灾图片,提醒学生燃烧也可能带来危险;4.演示用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的视频,同时演示“火三角”;5.提出问题:熄灭蜡烛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总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引言:燃烧和灭火是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主题,学习正确的灭火方法和掌握火灾防范知识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通过灭火教学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火灾的能力。

本文将就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课程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1.了解火的形成和燃烧的基本原理;2.掌握不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4.能够正确地进行火灾应急处理。

二、教学内容1.火的形成和燃烧原理:(1)讲解火的形成和燃烧的基本原理,包括燃料、氧气和点火源的必要条件;(2)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验示范,让学生深入理解火的产生、传播和灭火的过程。

2.灭火器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介绍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具,如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灭火毯等;(2)详细介绍每种灭火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通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灭火器具的使用,提高其灭火的能力。

3.火灾的应急处理:(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判断火灾的危险程度;(2)教授逃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低姿态逃生、避免气道中毒等;(3)讲解火灾报警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方法:教师采用讲解、演示和示范的方式来介绍燃烧和灭火的基本原理,通过图片和视频的辅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火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2.实验教学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展示不同材料的易燃性和燃烧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火灾案例,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培养其应急处理和判断的能力。

4.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灭火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火灾案例,引起学生对火灾和灭火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例如:“你遇到过火灾吗?”“你知道如何灭火吗?”等。

2.知识讲解:(1)介绍火的形成和燃烧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火灾的起因和蔓延过程;(2)讲解不同灭火器材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体现灭火的实际操作;(3)讲解火灾的应急处理,让学生掌握火灾应对的基本原则。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燃烧和灭火(省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燃烧和灭火(省一等奖)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燃烧的概念
②掌握燃烧的条件
③学会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滴水燃烧”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滴水燃烧”的趣味实验,引入“燃烧”概念,再由燃烧带给人类的好处,导入本课课题
生:小组合作完成有关燃烧的实验操作,填写相关的实验现象
师: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从而得出燃烧所需要的初步条件。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现象,交流与讨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师:燃烧的条件是同时满足还是缺一也行呢提醒学生先按要求分析一些实验数据,然后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并实验验证,再归纳总结。

4.让学生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二、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分析与讨论:可燃物都不能燃烧是什么原因
2.实验探究:对比燃烧的条件,请选择合适的方法破坏蜡烛燃烧的条件,观察有没有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灭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演示实验:点燃2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学生:分析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引言:燃烧与灭火是一门重要的安全常识课程,对于学生们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灭火技能和预防火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帮助学生们全面理解燃烧与灭火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3. 培养学生防火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燃烧的基本原理a. 燃烧的三个要素:燃料、氧气和引火源;b. 燃烧的过程:引燃、蜂窝状扩散、强光灼烧、红光燃烧、无火焰气灭。

2. 火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a. 建筑火灾:电器设备火灾、油烟火灾、瓦斯泄漏引起的火灾等;b. 森林火灾:包括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的火灾;c. 交通工具火灾:汽车、火车、船只等交通工具的火灾;d. 灭火器材的使用:灭火器、灭火栓等灭火工具。

三、教学流程:1. 燃烧的基本原理(20分钟)a. 提问:请学生们讨论燃烧的要素是什么;b. 上课讲解:教师出示相关图表或演示火焰燃烧的过程,讲解燃烧的基本原理。

2. 火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30分钟)a. 分组活动: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收集不同类型火灾的实例,了解火灾的分类;b. 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和讨论他们所收集的信息,并总结每种火灾的处理方法。

3. 灭火器材的使用(30分钟)a. 观摩演示:请消防员到校给学生们进行灭火器使用的演示;b. 实践操作:教师将准备好的灭火器材分发给学生们,让他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并评价每组的操作效果。

4. 课堂练习与总结(20分钟)a. 练习问答:教师提供一些火灾情境,要求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处理方法;b. 总结与小结: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总结本次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灭火的重要性和自我防护的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书写作业的规范性等;2. 给予学生练习题和小组操作的评价;3. 考试评分,测试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理解程度。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6.1《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方法以及爆炸是如何发生的等知识简介。

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此设计为第一课时。

二.教学对象分析我担任的教学班的学生基础较好,绝大部分同学具备合作完成探究实验的能力,而且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实验探究有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分析总结得出。

三.教法分析本节课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用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创设“魔术表演”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3.实验探究教学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始终以实验为导向,指导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作用:观察→思考→结论。

4.小组合作的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生之间分工、协作的必要性。

四.学法分析结合上述教法选择,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观察法2、实验探究学习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4、比较、分析、归纳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评价”的科学实验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设计思想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灭火的原理和燃烧的条件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一等奖教案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一等奖教案

初中化学《燃烧和灭火》一等奖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对象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三学生,属于基础一般的学生。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积累,对燃烧的现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特别是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本课的重点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探究、分析后自己总结得出。

二.教学设计思想1、本节课以人类对燃烧的认识历程为主线。

重点学习人类是如何更主动地掌控燃烧与灭火。

2、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

3、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方法等实验。

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人类对燃烧的认识历程②能够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③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很快地想出多种灭火的方法。

④会运用知识快速地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通过总结和设计燃烧条件的实验懂得和运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②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③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及方法。

④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五.教学过程(按40分钟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预算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燃烧的定义及特征引入新课3min【创设情景】通过观看视频和展示三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燃烧和灭火》说课稿(省级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在此实验中,可燃物有谁?那个可燃物达到了着火点?那个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了?
实验右边有个表格,建议大家用对勾和叉子的形式把实验实验背后的对比思想表示出来呢?并分析其中的对比因素。
关注学生预测教材实验的实验现象,并找到实验中对比因素。
关注学生能否自行画出表格中的对勾和叉子。
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
环节三:利用给定装置和药品进行设计对比实验并动手操作
学生能够回顾整个实验,对比实验现象
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
证据推理
板书设计
移除可燃物
降温
隔绝氧气
1.具有可燃物
2.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与氧气接触
控制一个
三者都满足
燃烧和灭火
实验效果评价
在滤纸上燃烧铁粉和炭粒的实验中,铁粉可以燃烧,炭粒也有不明显的燃烧现象,最好找寻表面积小且个头大的炭,最好比我在视频中的炭再大一些,炭的燃烧需要持续加热,只用滤纸的火焰不能使炭燃烧,持续给炭加热炭燃烧,该实验为探究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指出两条路径,即比较不同物质的燃烧、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燃烧。铁粉燃烧类似烟花,学生比较喜欢。
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和表达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过程,初步建立对比实验的表格模型
2)在给定装置和药品情况下,通过设计并操作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应用对比试验思想。
3)通过增大燃烧剧烈程度的学习,学会合理利用火,趋利避害,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评价目标
1)通过提问已学燃烧的现象,诊断学生能否说出可燃物燃烧的三个条件
在具支试管中加热炭块,由于试管空间比较少且密闭,空间内的氧气很快就会被消耗完,看不到任何燃烧现象,需要加热一段时间,大概30s,再通入氧气,炭剧烈燃烧,证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024年一等奖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课件

2024年一等奖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课件

2024年一等奖燃烧与灭火说课稿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火险的预防与处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燃烧的条件,了解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2. 学习并掌握灭火的原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灭火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火柴、蜡烛、酒精灯、实验器材(烧杯、镊子、火盆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火灾现场图片,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引起学生对燃烧与灭火的重视。

2. 知识讲解:a. 燃烧的条件:讲解并举例说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

b.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介绍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光和热,以及新物质的。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燃烧与灭火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燃烧与灭火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燃烧与灭火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燃烧的条件a. 可燃物b. 氧气c. 温度达到着火点2.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3. 灭火的原理及方法a. 消除可燃物b. 隔绝氧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燃烧的条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b. 分析灭火原理,举例说明常见灭火方法。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

但在实验环节,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火灾报警器的原理,探索如何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燃烧与灭火的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于燃烧的条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以及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优质教学设计(内蒙古省级优课)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优质教学设计(内蒙古省级优课)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教学分析(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某些物质在氧气燃烧的情况,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做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2)本节内容为生活中的有效灭火提供理论依据2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通过阅读课本、课外资料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

(2)技能目标:通过分组实验二,学生掌握主要的灭火方法。

(3)素养目标:通过观看安全逃生小视频,学生掌握安全逃生和自救小知识。

3学情分析(1)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能分析出物质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充足的氧气两个条件。

也知道生活中常用的几种灭火方法。

所以我预设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探究一和二。

(2)学生对实验探究有较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以学生自主探讨学习为主,教师为辅。

(3)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收获。

此外,我预测了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对“着火点”概念的理解不到位,多数学生认为降低着火点可以灭火,把降温与降低着火点混为一谈。

因此我增加了一个教师演示实验,进而达到纠正错误观念的目的。

最后通过视频材料还原危险火灾现场以帮助学生了解火灾及自救办法。

4重点难点评论【教学重点】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5【教法】启发提问法,演示实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二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烧不坏气球【引入】气球遇火会怎样?你听说过焼不坏的气球吗?【老师】表演“烧不坏的气球”,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观察表演【老师】在熊熊火焰中气球纹丝不动?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现象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活动2【活动】燃烧定义通过PPT课件展示与火有关的一些图片。

学生观察并思考,得出燃烧定义。

活动3【活动】燃烧条件的探究【提问】燃烧必须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提出猜想:物质着火燃烧可能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要点燃(一定温度)、要氧气……【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燃烧和灭火时【省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 燃烧和灭火时【省一等奖】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具体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③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教学重点、难点①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②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课时安排本课题共需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二、教法分析1、三力教学法:具体模式为:导→ 习→ 评。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和讨论。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题前学生的情况:1、已有的知识:(1)燃烧的本质;(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2、欠缺的东西:(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2)知道灭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3、学习的困难:在探究性实验中对于变量的控制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控制变量”、“如何使用控制变量”、“控制变量是应注意哪些事项”等。

五、教学过程导(一)教师表演烧不坏的手帕,导入新课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1)(二)【投影展示】学习目标请一名同学读出学习目标。

习首先,通过图片帮助同学们回忆学习过的燃烧事例,回忆燃烧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一教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包括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两部分内容。

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课题从燃烧的现象和实验入手,通过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并且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的变化”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学情分析
通过日常生活及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关燃烧的化学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例如,硫、铁丝等燃烧现象和变化原理。

由于缺乏系统的分析,未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不能科学的概括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无法自主设计探究方案;不能准确应用控制变量等科学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
(3)理解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原理,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燃烧条件探究”增强创新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 激发热爱生活,树立安全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
价值 (3)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取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怎样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燃烧的条件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流程图:
课前准备:
1.微课(时长:6
分20秒)
2、仪器:镊子、玻璃瓶、烧杯、试管、坩锅钳、石棉网
3、药品:水、火柴、二氧化碳、蜡烛、白磷、热水、镁带、双氧水、二氧化锰
4、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二、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
① 可燃物;① 清除可燃物;
② 充足的氧气(或空气);② 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