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控制系统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血整理)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83c35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e.png)
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以及答案(吐⾎整理)计算机⽹络考试复习资料(吐⾎整理)⼀.填空题1、在数据报服务⽅式中,⽹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在虚电路服务⽅式中,⽹络节点只在连接建⽴时选择路由2⽹络协议是通信双⽅必须遵守的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个⽹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部分组成3.局域⽹的英⽂缩写为LAN,城域⽹的英⽂缩写为MAN,⼴域⽹的英⽂缩写为WAN4.两个最重要的⽹络参考模型是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5.ISO的全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个OSI参考模型全称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6.计算机⽹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络具有资源共享功能、信息传递与集中功能和综合信息服务功能7.OSI采⽤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开放系统互联OSI参考模型共有七层,它们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层以及应⽤层。
两个主机之间进⾏传输时,每层都有⼀个接⼝,通过协议的有关规定达到传输数据的⽬的8.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向下直接与⼆进制⽐特流相连接,向上与数据链路层相接。
设⽴物理层的⽬的是实现两个⽹络物理设备之间的透明⼆进制⽐特流,对数据链路层起到物理连接的作⽤9.超⽂本的含义是:该⽂本中含有链接到其他⽂本的连接点10.⽹络按地域分类分为三⼤类型:局域⽹(LAN)、城域⽹(MAN)、和⼴域⽹(WAN)11.⽹络的传输⽅式按信号传送⽅向和时间关系,信道可分为三种单⼯、半双⼯和双⼯12.Internet采⽤了⽬前在分布式⽹络中最流⾏的客户/服务器模式13.试例举四种主要的⽹络互连设备名称:中继器、集线器、⽹桥和路由器14.结构化布线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六个⽅⾯内容:户外系统、垂直量竖井系统、平⾯楼层系统、⽤户端⼦区、机房⼦系统和布线配线系统15.对⼀般⽹络管理⽽⾔,实现⽹络安全的最简单的⽅法是:⼊⽹⼝令密码确认、合法⽤户权限设定和定期安全检查运⾏⽇志记录16.路由器在七层⽹络参考模型各层中涉及⽹络层17.计算机⽹络由通信⼦⽹和资源⼦⽹组成18.在典型的计算机⽹络中,信息以包为单位进⾏传递,其主要结构有包头、数据、包尾19.服务是各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组原语,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格式及意义的⼀组规则20.数据链路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帧21.⽹络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包22.传输层的信息传送格式是报⽂23.TCP/IP⽹络模型的四层结构,从底到上分别是链路层、⽹络层、传输层、应⽤层24.按传输技术可将⽹络分为两类,即点到点⽹络、⼴播式⽹络25.从通信的⾓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两⼤类,即⾯向连接服务、⾯向⽆连接服务26.计算机⽹络中的三种信道连接⽅式分别为点到点连接、共享信道、信道复⽤27.ATM⽹络采⽤星型拓扑结构28.⼴域⽹⼀般由主机和通信⼦⽹组成29.在⼴域⽹中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分组30.在⼀个计算机⽹络中,当连接不同类型⽽协议差别⼜较⼤的⽹络时则要选⽤⽹关设备31.在计算机⽹络的定义中,⼀个计算机⽹络包含多台具有⾃治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32.常见的计算机⽹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状33.常⽤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线。
2016年工业网络与通信技术复习题11.25
![2016年工业网络与通信技术复习题11.25](https://img.taocdn.com/s3/m/c89986d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4.png)
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1.现场总线PROFIBUS决定数据通信的是(主站)PROFIBUS-PA总线两端各有一个(无源的总线终端器)MBP数据传输技术可以用于(PROFIBUS-FMS、PROFIBUS-DP、PROFIBUS-PA)S7-300CPU最多可以扩展到(8)个模板。
2.主站发送同步命令后,将所编址的(从站的输出数据)锁定在当前状态下. 在一条总线上的设备比经过网桥或路由的设备具有( 更好的)实时性。
3.主站发送锁定命令后,将(从站的输入数据)锁定在当前状态下。
4 PROFIBUS协议主要由3部分组成 DP, PA, FMS。
5 MPI网络的通信速率为:19.2 kbit/s-12Mbit/s。
6.利用OLM模块(只支持总线型、冗余环型、星型)网络拓朴结构.发送同步命令后,将所编址的(从站的输出数据)锁定在当前在的状态下。
7.一个S7-300在最多可以有一个主机架和(3)扩展机架FC和FB的临时变量存储在系统的( 本地数据堆栈)中PROFIBUS总线每个段上最多可接多少个站( 32)。
8.PROFIBUS-DP用了OSI模型中的( 第一、二层和用户接口)。
9. FB有静态变量存储在(背景数据块)中。
一个多主系统中,下面哪个说法正确(主站之间采用令牌方式 )。
RS485 的数据传输采用(NRZ(不归零)编码。
10. PROFINET是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
局部符号可以在(对其进行定义的块)使用。
PROFIBUS-DP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端电阻)每个数字量模块的地址寄存器自动按(4)个字节分配。
背景数据块可以被(所有块)使用。
11. PROFIBUS-DP总线站地址最大可为(126)。
一类主站典型的是(中央控制器)。
主站和从站之间循环通信采用(点对点)通信。
12 点对点连接,严格地来说,点对点连接并不是网络技术。
13 10Base-5使用粗同轴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 米,基带传输方法。
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
![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8d0fd7ca98271fe910ef9ea.png)
一、填空题1.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模拟仪表控制系统、直接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
2. DCS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分散控制装置、集中操作和管理装置、通信系统部分。
3. 寻址过程是命令者与一个或多个从设备建立起联系的一种总线操作。
通常有以下三种寻址方式:物理寻址、逻辑寻址、广播寻址。
4.通信方式按照信息的传输方向分为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方式。
5.在载带传输中的数据表示方法有调幅方式、调频方式、调相方式。
6.在数据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线路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7.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应用较多的拓扑结构是星型、环形和总线型。
8. 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铜芯电缆、光缆。
9.SIMATIC S7系统提供了集成式或插入式总线接口,将分散的设备组成完整的控制系统,再通过的组态编程实现系统控制功能。
10. SIMATIC S7系统硬件包括电源、、通信(CP)、、特殊功能等模块以及编程设备和通信电缆。
11. SIMATIC系统具有三类不同的DP从站:、、智能DP从站。
12.S7-300每个数字量模块的地址寄存器自动按__ 个字节分配,不管实际的I/O点数是否与之相同,每个模拟量模块的地址寄存器自动按__ 个字节分配,不管实际的I/O点数是否与之相同.13.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分层结构为_ 、和工厂管理层三个层次。
14.PROFIBUS-DP系统行为有、清除、三种状态。
15.STEP7块的类型有、功能、、背景数据块、共享数据块以及系统功能和系统功能块16.STEP7的三种编程语言分别是、、语句表。
17.PROFIBUS-DP系统可包括、第二类DP主站设备、 , 三种不同设备。
18.PROFIBUS-DP是一种现场级主从循环的通信, 用于和的通信, 可取代 24V DC 或 4—20mA 信号传输。
19.一个S7-300站最多可以有主机架和扩展机架。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
![无线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b3a1bb548d7c1c709a14534.png)
1.无线局域网通信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 红外线方式无线局域网。
红外线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而导致基于红外线方式的无线局域网系统只能在无障碍物的视距内进行工作。
红外线局域网采用小于1 μ m 波长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太阳光的干扰大;支持1 ~2Mbps 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
(2) 基于射频方式的无线局域网。
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超过10000 次。
将电信息源(模拟或数字)用高频电流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 ,形成射频信号,经过天线发射到空中;远距离将射频信号接收后进行反调制,还原成电信息源,这一过程称为无线传输。
扩频包括:直接序列扩频和调频扩频,无线局域网主要应用扩频微波技术。
2.802.11MAC 报文可以分成几类,每种类型的用途是什么?答:(1)802.11MAC报文可分成数据帧、控制帧、管理帧三类。
(2)数据帧:用户的数据报文;控制帧:协助发送数据帧的控制报文;管理帧:负责STA和AP之间的能力级的交互,认证、关联等管理工作。
3.试述AP直连或通过二层网络连接时的注册流程。
答:(1)AP通过DHCPs erver 获取IP 地址;(2)AP 发出二层广播的发现请求报文试图联系一个无线交换机;(3)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4)AP 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配置;(5)AP 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户数据报文4.干扰实际吞吐率的因素有哪些?答:①不稳定是无线通讯的本性②无线环境不停的保持变化③物理建筑的构成④AP的位置⑤共享介质:用户数、数据量5、什么叫虚拟载波侦听,它有什么效果?答:虚拟载波监听的机制是让源站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通知给所有其他站,以便使其他所有站在这一段时间都停止发送数据。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碰撞的机会。
“虚拟载波监听” 是表示其他站并没有监听信道,而是由于其他站收到了“源站的通知” 才不发送数据。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资料(精简版 列出重点知识点)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资料(精简版 列出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01a2145727a5e9856a617d.png)
第一章概论,讲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控制的特点、优点和问题;与模拟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问题以及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模拟系统类似,主要的差别是用计算机系统取代了模拟控制器。
2.计算机系统主要包括:.A/D转换器,将连续模拟信号转换为断续的数字二进制信号,送入计算机;.D/A转换器,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指令信号转换为连续模拟信号(直流电压)并送给直流电机的放大部件;.数字计算机(包括硬件及相应软件),实现信号的转换处理以及工作状态的逻辑管理,按给定的算法程序产生相应的控制指令。
3.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结为:.实时数据采集,即A/D变换器对反馈信号及指令信号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实时决策,即计算机按给定算法,依采集的信息进行控制行为的决策,生成控制指令;.实时控制,即D/A变换器根据决策结果,适时地向被控对象输出控制信号。
4.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5.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6.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性系统规模有大有小系统类型多种多样系统造价有高有低计算机控制系统不断推陈出新7.按功能分类1)数据处理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DDC)3)监督控制(SCC)4)分散型控制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按控制规律分类1)程序和顺序控制2)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3)有限拍控制4)复杂控制5)智能控制按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2)闭环控制9.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控制算法软件网络硬件11.硬件平台运算处理与存储部分:CPU,存储器(RAM,ROM,EPROM,FLASH-ROM,EEPROM以及磁盘等),时钟,中断,译码,总线驱动等。
输入输出接口部分:各种信号(模拟量,开关量,脉冲量等)的锁存、转换、滤波,调理和接线,以及串行通讯等。
复习题
![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d6cf180b4e767f5acfceaf.png)
复习题(和利时DCS)一、填空题1、DCS控制系统的特点:(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2、HOLLiAS—MACS网络由(系统网)和(控制网)组成。
3、HOLLiAS—MACS系统软件包括:(工程师站)组态软件;(操作员站)在线软件;现场控制器运行软件等。
4、下装包括:控制程序和算法下装到(控制站),图形和报表下装到(操作员站)。
5、DP主站指(主控模块),地址10-73;DP从站指I/O模块,模块地址从(8)开始。
6、I/O单元由(I/O模块)及对应端子模块共同构成。
I/O模块与对应端子模块通过DB25预制电缆连接,完成现场信号的采集、处理与控制。
每个I/O单元通过PROFIBUS-DP现场总线与(主控单元)建立通讯。
7、主控机笼单元SM150底板上DN表示(域号),CN表示(站号)。
8、二进制10000转化为十进制是(16)。
9、和利时MACS V6 SM系列主控模块型号是(SM220),控制站地址从(10)开始,I/O模块地址从(8)开始,每个SM131 I/O机笼有(14)个槽位,(12)个I/O模块和(2)个电源模块,I/O模块地址计算时组地址编号从(2)开始。
二、选择题1、每个I/O机笼可以安装(D )个模块。
A、12B、8C、10D、142、和利时MACS V6.5.1SM系列主控模块型号是(A)A、SM220B、SM201C、FM801D、SM4123、一般情况下,1个I/O模块配1个端子模块;冗余配置时,2个I/O模块配(B )个冗余端子模块。
A、2B、1C、3D、44、SM硬件产品包括(ABC)。
A、SM模块B、SM机笼C、SM机柜D、Autothink组态软件5、主控机笼单元SM150前面板上设有(ABCDE)A、控制站号拨码开关B、域号拨码开关C、控制网接口D、冗余系统网接口E、掉电保护功能以及终端匹配电阻6、现场控制站的站号由下面哪个拨码开关设定?(B)A、DNB、CNC、RN1D、RN2E、TR简答题1、HOLLiAS—MACS系统硬件的组成?答:由工程师站、操作站、现场控制站、系统网络、控制网络等组成。
电大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1精选全文
![电大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1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0d65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0.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大机考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复习资料1单选1.性能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性能测量、(B )、性能管理控制和提供性能指标。
A性能记录B性能分析C性能检测D性能诊断2. Windows系统内置的( A)用户帐户属于管理员帐户A Administrator Bsu C root D Power User3.网络服务故障主要包括3个方面:服务器硬件故障、网络操作系统故障和(B )。
A人为故障B网络服务故障C诊断故障D文件故障4. (C )的计费是根据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所使用的全部网络流量(发送和接收)统计数据来收取用户费用的一种计费A基于服务B基于时间C基于网络流量D统一费用5.访问控制服务,与(B)相关。
A加密机制 B.访问控制机制C数据完整性机制D公证机制6. IPsec有两种工作模式: ( C )模式和隧道模式。
A接入B分发C传输D汇聚7.每年99%的服务可用性意味着数据和服务每年的计划外停机时间不得超过0.1%,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例,一年的停机时间不得超过(A)。
A 8.76小时B 4.38分钟C 4.38小时D 8.76分钟[考点解析] 若MTBF为平均无故障时间,MTBR为平均修复时间,则系统的可用性为[*]假设一年以365天计算,则服务系统每年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之和为365×24×60分钟,即MTBF+MTBR=365×24×60分钟。
若服务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即[*]则每年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为:MTB=0.9999×365×24×60分钟。
每年的平均修复时间为:MTBF=(1-0.9999)×365×24×60=52.56分钟,即每年的停机时间必须小于53分钟。
同理,如果服务系统可用性达到99.9%,那么每年的停机时间为:MTBF=(1-0.999)×365×24×60= 525.6分钟,即停机时间必须小于8.8小时。
网路管理与维护期末复习题
![网路管理与维护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9bbf1fff00bed5b9f31d40.png)
1、网络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2、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四个主要版本中,不能作为域控制器来部署的是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
3、在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过程中可选择使用FAT或FAT32文件系统,在完成安装之后,是用Convert.exe程序转化成新版本的NTFS 分区而不损害文件。
4、可以指派组策略设置或委派管理权限的最小作用单位是组织单位。
5、域、域树和域林的关系?答:域树是由多个具有连续的名称空间的域组成。
6、当前网络操作系统按其功能分为哪三种常见的系统结构?答:网络结构、服务器结构、主从式结构。
7、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了哪两种安装方式?答:升级安装、全新安装8、活动目录使用域名系统(DNS)来为服务器目录命名。
9、活动目录的特性有哪些?答:(1)增强信息的安全性,可扩展性,可伸缩性,层次性,简化管理,智能信息复制能力,域其他目录自检具有相互操作性域DNS紧密集成及基于策略管理是系统管理更加清晰。
(2)活动目录的新增特性:活动目录的限额全局组成员缓冲,用户与计算机账户的不同定位选择,更多选择用户对象,保留查询通过备份手段,添加辅助,域控制器的能力,播放功能及LDAP通信的安全性。
10、在创建DNS服务器的过程中,什么是正向搜索区域,什么是反向搜索区域?答:(1)正向搜索区域:在创建DNS服务器的过程中,正向搜索区域是指一个计算机将DNS名称转换成为IP地址,并提供可用的服务器。
(2)反向搜索区域是一个可以将IP地址转换成DNS名称的数据库。
11、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DHCP服务器提供给客户端的默认租约期是8天。
12、IPV4地址中,一个C类IP地址最多允许的网络个数是2,097,152(2的21次幂),每个网络最多容纳的主机数是254(2的8次幂减2)个。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654152b52acfc789ebc9f0.png)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一、简答题1. 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
2. 根据采样过程的特点,可以将采样分为哪几种类型?3. 简述比例调节作用。
4、简述积分调节的作用5、简述微分调节的作用6. 采样保持器LF398工作原理图如下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
7. 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什么?8. 为什么会出现比例和微分饱和现象?9. 什么是振铃现象?如何消除振铃现象?10.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11. 简述网络控制系统的特点。
12. 简述故障诊断技术所包含的内容。
13. 连续控制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4. 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
15. 简述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所包含的信号形式。
16. 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的稳态误差是否只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有关?17. 增量型PID控制算式具有哪些优点?18. 如何利用试凑法调整PID算法的参数?19. 与应用了传统的通用计算机的数字产品相比,嵌入式系统有哪些特点?20. 尖峰干扰是一种频繁出现的叠加于电网正弦波上的高能随机脉冲,如何防治尖峰脉冲干扰?21. 什么是硬件故障冗余系统?22. 简述开关量光电耦合输入电路中,光电耦合器的作用。
23. 回答下述电路中克服共模干扰的工作原理。
24. 什么是采样或采样过程?25. 线性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是什么?26. 何为积分饱和现象?27. 等效离散化设计方法存在哪些缺陷?28. 何为最少拍设计?29. 嵌入式处理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0. 针对实际系统可能发生的故障,通常从哪几个方面对故障进行分类?31. 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32. 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33. 什么是信号重构?34. 写出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引入零阶保持器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有何影响?35. 阶跃响应不变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36. 如何消除积分饱和现象?37. 给出常规的直接设计法或离散化设计法的具体设计步骤。
网络教育期末复习资料《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练习试题
![网络教育期末复习资料《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练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34352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0.png)
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一、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1. ATP的功能主要有()。
(A) 停车点防护(B) 超速防护(C) 列车间隔控制(D) 测速测距(E) 车门控制正确答案:A B C D E2. 根据我国铁路实际情况,CTCS分为()。
(A) CTCS-0级(B) CTCS-1级(C) CTCS-2级(D) CTCS-3级(E) CTCS-4级正确答案:A B C D E3. CTCS-2列控车载设备控车模式包括()。
(A) 设备制动优先(B) 进路制动优先(C) 线路制动优先(D) 限速制动优先4. CTCS2-200H ATP车载系统硬件主要包括()。
(A) 安全计算机(B) 应答器信息接收模块(C) 连续信息接收模块(D) ATP车载设备的记录器(E) 人机界面正确答案:A B C D E5. LKJ-2000型监控装置的特点包括()。
(A) 车载存储线路参数(B) 采用连续平滑速度模式曲线控制(C) 实时计算取得速度控制值(D) 装置主要控制过程全部采用计算机实现(E) 采用了图形化屏幕显示器正确答案:A B C D E6. CTCS-2系统提供点式信息的地面设备有()。
(A) 模拟环线(B) 数字环线(C) 应答器(D) 轨道电路7. 目标距离模式曲线是根据()等确定的反映列车允许速度与目标距离间关系的曲线。
(A) 目标速度(B) 目标距离(C) 计轴信息(D) 线路条件(E) 列车特性正确答案:A B D E8. CTCS2-200H ATP车载系统硬件主要包括()。
(A) 安全计算机(B) 应答器信息接收模块(C) 连续信息接收模块(D) ATP车载设备的记录器(E) 人机界面正确答案:A B C D E9. 无源应答器设于各闭塞分区入口处,向车载设备传输信息有()。
(A) 定位信息(B) 进路参数(C) 线路参数(D) 限速信息10. 在列车未超速情况下,CTCS2-200H ATP系统人机界面的速度表示盘上显示的速度有()。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1411c0767f5acfa1c7cd95.png)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 被控对象(或生产过程)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 实时数据处理、 实时监督决策、 实时控制及输出。
2、所谓计算机控制,就是利用 传感装置 将被监控对象中的物理参量(如温度、压力)转换为电量(如电压、电流),再将这些电量送入 输入装置 中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量,并且在计算机的显示装置中以 数字、图形或曲线 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被监控对象的变化过程。
计算机还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随时进行分析、统计和显示并制作各种 报表 。
如果需要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则由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根据采集到的物理参量的大小和变化情况以及按照工艺所要求该物理量的设定值进行判断;然后在 输出装置 中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并且推动 执行装置(如调节阀、电动机) 动作从而完成相应的控制任务。
3、若ωmax 为被采样的连续信号的最高频率,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采样周期必须满足 T<π/ωmax 4、人机接口的作用:一是输入程序或数据,完成各种操作控制;二是显示生产过程的工艺状况与运行结果。
5、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可以使被控量具有较高的精度6、为使传感器特性与A/D 变换器特性相匹配,通常应在传感器与A/D 之间加入调理电路。
选择D/A 变换器字长时,要求计算机系统输出的最小信号应小于执行机构的死区。
7、计算机网络有两个基本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8、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用的有:星型结构、环型结构、总线型结构、树型结构、组合型结构。
9、某8位A/D 转换器的输入电压为0~+5V ,则输入模拟量为3V 是输出的数字量是99H 10、平均值滤波是对信号y 进行m 次采样;则滤波器的输出=)k (y ∑=mi i y m 1)(1 11、在微机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分别汇流法单点接地,这样接地的目的是避免构成地回路。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99a4ad84868762cbaed503.png)
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复习题一、填空题1.主断使能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CCU 和TCU2.请翻译下列几个和MVB组件相关的单词MVB repeater 中继器Gateway网关3.CRH380BL动车组高压急断回路(Emergency off loop)的功能是紧急情况下切断车组来自接触网的高压电。
4.制动系统中继器位于T2车,网关位于TP和TPB车。
制动系统中继器位于T2车,网关位于TP和TPB车。
5.在主界面的自动状态时,车内显示器将滚动地显示列车的运行信息和实时的速度、车内外温度等内容6.受电弓不能正常升起的原因:蓄电池电压不足、总风压力不足、(网络系统通讯不良)、受电弓本身故障、3车或6车(17XMB2N)负线端子排及短连片松动。
7.警报蜂鸣器用于检测系统,热轴箱预警和警报检测系统,抗蛇形检测系统,乘客紧急警报,非转动车轴检测8.M VB总线传输的三类数据是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督)数据。
9.CRH5A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控制空气开关为17Q08。
10.CRH380A动车车辆信息控制装置采用贯穿列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11.CRH380A动车组在头、尾车司机室内各有二台显示器,能实时显示车辆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及记录相应的运行数据。
12.传输线有光纤传输线和自我诊断信息传输线2种。
13.CRH380BL型车线电压互感器监测接触网电压,传送给车组的CCU 和TCU 控制单元14.CRH5型动车组车内照明控制主要包括:全灯控制、半灯控制、灯光关闭控制,每节车或整列车命令开关15.牵引/制动手柄最小牵引力位的角度为10 °16.CRH5A动车组辅助变流器控制空气开关为17Q08。
17.CRH5A动车组速度设定手柄LV有4 个位置。
18.DJ回路是一个三级硬线回路,由通过自动车构的列车级电线和一个本地车辆级电线构成。
二、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下CRH380BL动车组从CCU会接替主CCU(A )A.主ccu相应的网关故障B.某个TCU故障C.某个KLIP站故障D.某个BCU故障2.对于CRH380BL型动车组HMI说法不正确的是(C)A.全车共8个HMI,3个CCU柜HMI,1个乘务员HMI,4个司机室HMIB.HMI通过MVB与列车进行数据交换C.司机室的2个HMI相互之间无通讯3..CRH5型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复位操作,可通过(C )操作来实现。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c0f189daef5ef7ba0d3c48.png)
练习一1.第7题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 )。
A.IEEE 802.3B.IEEE 802.4C.IEEE 802.5D.IEEE 802.6答案:B2.第8题ADSL技术能够支持的最大数据上传速率是多少( )。
A.A.56Kb/sB.B.128Kb/sC.C.1Mb/sD.D.8Mb/s答案:D3.第9题带宽是对下列哪种媒体容量的度量(????)A.快速信息通信B.在高频范围内传送的信号C.传送数据D.上述所有的答案:C4.第12题ARP协议完成()的映射变换。
A.域名地址与IP地址之间B.物理地址到IP地址C.IP地址到物理地址D.主机地址到网卡地址答案:C5.第13题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其中TCP协议是(???)。
A.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B.一种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C.一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D.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答案:A6.第14题当数据分组从网络底层移动到高层时,其首部会被逐层()。
A.加上B.去除C.重新安排D.修改答案:B7.第16题运输层的主要功能是(????)。
A.进行链路差错控制B.完成路由选择C.提供端到端逻辑通信D.实现域名服务答案:C8.第20题每个输入信号源的数据速率假设为9.6Kb/s,现在有一条容量达153.6Kb/s的线路,如果采用同步时分复用,则可容纳()路信号。
A.2B.4C.8D.16答案:D9.第21题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
A.时分多路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波分多路复用D.空分复用答案:B10.第22题以下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A.10.20.30.40B.172.16.26.36C.192.168.200.10D.202.101.244.101答案:B11.第26题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称为()。
A.VLANB.VWANC.VPND.VNET答案:A12.第27题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库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6f043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3.png)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题库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A、 PANB、LANC、MAND、 WAN2、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 AA、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B、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3、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C、语法、语义、同步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4、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 AA、建立通信线路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5、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A、终端、电缆、计算机B、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C、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6、宽带传输通常使用的速率为 CA、0~10Mbit/s B. 1~s C. 5~10Mbit/s D. 0~400Mbit/s7、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 DA、电信号传输系统B、文字通信系统C、信号通信系统D、数据通信系统8、网络接口卡的基本功能包括:数据转换、通信服务和 BA、数据传输B、数据缓存C、数据服务D、数据共享9、完成通信线路的设置与拆除的通信设备是 CA、线路控制器B、调制解调器C、通信控制器D、多路复用器10、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 DA、调制解调器B、交换器C、路由器D、集线器11、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A、物理层B、网络层C、会话层D、表示层12、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3、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A、交互管理B、透明传输C、死锁处理D、文本压缩14、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B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15、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CA、工作站B、网卡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16、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 A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17、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 A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18、网络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是指 DA、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设备B、网络系统中各种具体软件C、网络系统中各类管理人员D、网络系统中具体可以操作的数据19、Intranet技术主要由一系列的组件和技术构成,Intranet的网络协议核心是 CA、ISP/SPXB、PPPC、TCP/IPD、SLIP20、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以 BA、功能模块设计为中心B、数据分析为中心C、系统拓扑结构设计为中心D、系统规模分析为中心21、市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节点构成的物理连接线路;这种市话网采用 B 技术;22、A、报文交换B、电路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交换23、在点到点的数据传输时钟同步中,外同步法是指接收端的同步信号是由 C24、A、自己产生的B、信息中提取出来的25、C、发送端送来的D、接收端送来的26、在数据通信中,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须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B27、A、ARQ B、FEC C、BEC D、CRC28、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 C29、A、IP,ICMP,ARP,UDP B、TCP,ICMP,UDP,ARP30、C、IP,ICMP,ARP,RARP D、UDP,IP,ICMP,RARP31、LA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 A32、A、MAC,LLC等三层B、LLC,MHS等三层33、C、MAC,FTAM等三层D、LLC,VT等三层34、在码元速率为16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8PSK8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速率为B35、A、2400bps B、4800bps C、9600bps D、1200bps36、IBM PC BSC 通信适配器主要是为 A37、A、半双工传输线路设计的B、单工传输线路设计的38、C、全双工传输线路设计的D、混合传输线路设计的39、HDLC的帧格式中,帧校验序列字段占 C40、A、1个比特 B、8个比特C、16个比特D、24个比特41、ANSI的高级通信控制过程ADCCP是 B42、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协议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协议43、C、面向字计数的同步协议D、异步协议44、在网络层中,可以采用有效的办法防止阻塞现象的发生;在阻塞控制方法中,直接对通信子网中分组的数量进行严格、精确的限制,以防止阴塞现象发生的方法为 C45、A、缓冲区预分配法B、分组丢弃法C、定额控制法 D、存储转发法46、分组头用于网络控制,其长度随分组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到少包含前 B47、A、四个B、三个C、五个D、八个48、OSI应用层,在进行文件传输时,为了避免不同文件结构之间的映射、转换等问题,需采用的方案为 B49、A、系统文件B、虚拟文件C、实际文件D、索引文件50、OSI运输层中差错恢复和多路复用级属于运输层协议等级的级别 D51、A、0 B、1 C、2 D、352、Netware 386 网络系统中,安装只使用常规内存的DOS工作站,所使用的信息重定向文件是 A53、A、B、C、D、54、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两个系统的同等实体按协议进行通信;在一个系统中,上下层之间则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 B 来定义接口;55、A、服务原语B、服务访问点C、服务数据单元D、协议数据单元56、ALOHA网是一个报文分组 C 网;57、A、光纤 B、双绞线C、无线D、同轴电缆58、在DQDB双总线子网的访问控制中能够提供等时服务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是 B59、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B、预先仲裁访问60、C、分布式排队访问D、时分多址访问61、令牌总线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是由 C 定义的;62、A、IEEE B、IEEE C、IEEE D、IEEE63、MAC层是__D__所特有的;64、 A.局域网和广域网 B.城域网和广域网65、 C.城域网和远程网 D.局域网和城域网66、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站点侦听到总线媒体空闲时,它是__B_67、 A.以概率P传送 B.马上传送68、 C.以概率1-P传送 D.以概率P延迟一个时间单位后传送69、在CSMA的非坚持协议中,当媒体忙时,则__C___直到媒体空闲;70、 A.延迟一个固定的时间单位再侦听 B.继续侦听71、 C.延迟一个随机的时间单位再侦听 D.放弃侦听72、采用全双工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的方向性结构为 AA. 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B.出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位D.以上均不对73、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B% B. 70% % %74、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DB. 10MbpsC.75、采用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用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一个码元表示的二进制数的位数为 D位位位位76、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C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77、RS-232C接口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 DTR 信号的连接方向为 ADCE B. DCEDTE C. DCEDCE D. DTEDTE7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用的连接器类型为 B连接器连接器连接器 RJ-45连接器79、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范围分别为 BA.+5V至+15V 至-15VC. 0V至+5VD. 0V至-5V80、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 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C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81、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B82、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C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端系统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83、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DA.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84、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BA. 1倍倍倍85、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 B86、 A. 采用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A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87、若信道的复用是以信息在一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身分,则这种复用方式为 CA.异步时分复用B.频分多路复用C.同步时分复用D.以上均不对88、由于帧中继可以使用链路层来实现复用和转接,所以帧中继网中间节点中只有A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网络层C.物理层和网络层D.网络层和运输层89、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90、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 ;A. 单工B. 半双工C. 全双工D. 上述三种均不是91、从通信协议的角度来看,路由器是在哪个层次上实现网络互联 CA. 物理层B. 链路层C. 网络层D. 传输层92、有关计算机的缩略语MPC,NPC和分别意指 DA.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电子邮件B.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环球网C.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浏览器D.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和环球网93、下面协议中,用于传输控制的是 CA. URLB. SMTPC. HTTP94、域名服务器上存放有internet主机的 CA. 域名B. IP地址C. 域名和IP地址地址95、计算机通信子网技术发展的顺序是 CA. ATM->帧中继->电路交换->报文组交换B.电路交换->报文组交换->ATM->帧中继C.电路交换->报文分组交换->帧中继->ATMD.电路交换->帧中继->ATM->报文组交换96、使用同样网络操作系统的两个局域网络连接时,为使连接的网络从网络层到应用层都能一致,连接时必须使用 DA.文件服务器 B. 适配器 C. 网卡 D.网桥97、在数字式数据通信中,影响最大的噪声是 DA. 热噪声B.内调制杂音C.串扰D.脉冲噪声98、“0”比特后的代码为: B99、国际电报电话委员会CCITT颁布的与OSI的最低__C____层协议相对应;A. 1B. 2C. 3D. 4100、标准是___B___;A. 逻辑链路控制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C. 令牌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D.令牌环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101、局域网具有的几种典型的拓扑结构中,一般不含___D___;A. 星型B. 环型C. 总线型D.全连接网型102、为采用拨号方式联入Internet网络,___D__是不必要的;A. 电话线B.一个MODEMC.一个Internet账号D. 一台打印机103、下面协议中,用于电子邮件 email 传输控制的是___B___;A. SNMPB. SMTPC. HTTP104、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的 C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GA. 组成结构;B参考模型; C.体系结构; D.基本功能;;F.MAP/TOP;IP;H.;/OSI;105、采用Go-back-N方法,接收窗口内的序号为4时接收到正确的5号帧应该 A 106、 A.丢弃 B. 缓存 C. 递交高层采用Go-back-N法,接收到有错误的5号帧后接收到正确的6号帧,此时对6号帧应该 A108、A.丢弃 B. 缓存 C. 递交高层采用选择重发法,序号采用3比特编码,接收窗口大小为3,窗口内最小序号为6并且接收缓冲区全空时,接收到正确的6号帧后紧接着接收到正确的0号帧,此时对0号帧应该 B110、A.丢弃 B. 缓存 C. 递交高层111、采用选择重发法,接收窗口内的序号为4、5,当接收到有错误的4号帧后接收到正确的5号帧,此时对5号帧应该 B112、A.丢弃 B. 缓存 C. 递交高层113、采用选择重发法,序号采用3比特编码,接收窗口大小为3,窗口内最小序号为6时接收到正确的0号帧,此时对6号帧应该 C114、A.丢弃 B. 缓存 C. 递交高层115、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通信传输线路上,在线路两端连有防止信号反射的装置; 这种连接结构被称为 A ;A、总线结构B、环型结构C、星型结构D、网状结构116、在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中,工作在第三层以上的网间连接设备是 B ;A、集线器B、网关C、网桥D、中继器117、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 C ;A、二进制数表示B、八进制数表示C、十进制数表示D、十六进制数表示118、在TCP/IP协议簇中,UDP协议工作在 B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互联层D、网络接口层119、 B ;A、A类地址B、B类地址C、 C类地址D、 D类地址120、 D ;A、254B、 252C、 128D、124121、在Internet域名体系中,域的下面可以划分子域,各级域名用圆点分开,按照 D ;A、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B、从左到右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C、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4层排列D、从右到左越来越小的方式分多层排列122、计算机接入Internet时,可以通过公共电话网进行连接;以这种方式连接并在连接时分配到一个临时性IP地址的用户,通常作用的是 C ;A、拨号连接仿真终端方式B、经过局域网连接的方式C、SLIP/PPP协议连接方式D、经分组网连接的方式123、在调制解调器上,表示该设备已经准备好,可以接收相连的计算机所发送来的信息的指示灯是 A ;A、CTSB、RDC、 DTRD、 DCD124、在10Base T的以太网中,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最大的网段长度是 D ;A、2000mB、500mC、185m D. 100m125、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B ;A、IPB、HTTPC、FTPD、Telnet126、帧中继技术是在 B 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的一种技术;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27、ISDN的B信道提供的带宽以 B 为单位;A、16Kbps B\64Kbps128、帧中继网是一种 A ;A、广域网B、局域网C、ATM网D、以太网129、电子邮件地址中没有包含的信息是 C ;A、发送邮件服务器B、接收邮件服务器C、邮件客户机D、邮箱所有者130、下列文件中属于压缩文件的是 C ;A、 B. C. D.131、在Internet/Intranet中,不需要为用户设置帐号和口令的服务是 D ;A、B、FTP C、E-mail D、DNS132、数字签名是数据的接收者用来证实数据的发送者身份确实无误的一种方法,目前常采用的数字签名标准是 A ;A、DSS标准B、CRC标准C、SNMP标准D、DSA标准133、计算机系统安全“桔皮书”Orange Book将计算机安全由低到高分为四类七级,其中的最高安全级为 A ;A、A1级B、B1级C、C1级D、 D1级134、.报文交换技术说法不正确的是 DA服文交换采用的传送方式是“存储一转发”方式B.报文交换方式中数据传输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C.报文交换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地D.报文交换方式适用于语言连接或交互式终端到计算机的连接135、若在一个语音数字化脉码调制系统中,在量化时采用了128个量化等级,则编码时相应的码长为 C 位;8136、能从数据信号波形中提取同步信号的典型编码是 DA.归零码B.不归零码C.定比码D.曼彻斯特编码137、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相继组建了自己国家的公用数据网,现有的公用数据网大多采用AA.分组交换方式B.报文交换方式C.电路交换方式D.空分交换方式138、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 C ;A.集散系统B.电子大学网络C.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D.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39、移动式电话归属于 A 领域;A.广播分组交换B.远程交换C.信息高速公路D.电子数据交换140、计算机网络通信采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但传送效率最高的是 A A.同步方式 B.异步方式C.同步与异步方式传送效率相同 D.无法比较141、有关光缆陈述正确的是 AA.光缆的光纤通常是偶数,一进一出B.光缆不安全C.光缆传输慢D.光缆较电缆传输距离近14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做 CA. ASKB. FSKC. PSKD. ATM143、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比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 A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144、下列属于广域网拓扑结构的是 B ;A、树形结构B、集中式结构C、总线形结构D、环形结构145、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下列设备中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C ;A、PSEB、PADC、HOSTD、NCC146、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区别是 D ;A、硬件连接方式不同B、系统拓扑结构不同C、通信控制方式不同D、计算机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工作方式不同147、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开始于 A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初期C、20世纪60年代中期D、20世纪70年代148、电路交换是实现数据交换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 C ;A、无呼损B、不同速率的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C、信息延时短,且固定不变D、可以把一个报文发送到多个目的节点中149、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 C ;A、10-4B、10-5C、10-6D、10-7150、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更好B、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更便于集成化C、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更便于微形化D、数字通信系统比模拟通信系统的信道利用率更高151、UTP与计算机连接,最常用的连接器为 A ;A、RJ-45B、AUIC、 BNC-TD、NNI152、在OSI模型中,NIC属于 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53、同轴电缆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的抗干扰能力 C ;A、弱B、一样C、强D、不能确定154、在OSI中,为网络用户间的通信提供专用程序的层次是 D ;A、运输层B、会话层C、表示层D、应用层155、在OSI中,完成整个网络系统内连接工作,为上一层提供整个网络范围内两个终端用户用户之间数据传输通路工作的是 C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56、在OSI中,为实现有效、可靠数据传输,必须对传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完成这项工作的层次是 B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运输层157、在OSI中,物理层存在四个特性;其中,通信媒体的参数和特性方面的内容属于 A ;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158、智能大厦系统的典型技术组成包括结构化布线系统和3A系统;3A系统是指楼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 A ;A、办公自动化系统B、消防自动化系统C、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D、安保自动化系统159、用于高层协议转换的网间连接器是 C ;A、路由器B、集线器C、网关D、网桥160、桥接器互连反映了数据链路层一级的转换,下列功能属于桥接器的是 B ;A、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变更帧的格式B、可以对不同格式的帧进行重组C、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变更帧的内容D、只能对相同格式的帧进行重组161、在OSI网络管理标准体系中,访问控制功能所处的功能域是 D ;A、故障管理B、配置管理C、性能管理D、安全管理162、在TCP/IP中,解决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的层次是 B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163、信号传输率为1200Baud,每个码元可取8种离散状态,该信号的数据传输率是 BA、1200bps B. 3600bps C. 9600bps164、ATM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 C ;A、频分多路复用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独占信道165、Bell系统的T1载波标准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 B ;A、频分多路复用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独占信道166、一个8相的PSK调制解调器,其波特率为1600波特,可获得的数据传输率为 BA、1600bps B. 4800bps C. 3200bps D. 12800bps167、就同步方式而言,异步通信属 C ;A、自同步B、外同步C、群同步D、内同步168、数据交换网使用的是 A ;A、分组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帧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169、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是 B ;A、经济代价大B、传播延迟时间长C、易受干扰,可靠性差D、传输速率低; 170、对语音信号进行脉码调制PCM时采样频率应 A ;A、≥8000次/s B. ≥4000次/sN,N为每个码元状态数 D.≤8000次/sC. ≥8000次×log2171、若帧序号采用3位二进制码,对于GO-back- N的有序接收方式,发送窗口最大尺寸是D .A. 1 C. 8 D. 7172、在数字通信中广泛采用CRC循环冗余码的原因是CRC可以 C .A.检测出一位差错B.检测并纠正一位差错C.检测出多位突发性差错D.检测并纠正多位突发性差错173、若信息位为8位,要构成能纠正一位错的海明码,冗余位至少 D位位位位174、因特网在通信子网内实现数据报操作方式对端系统 C .A.只提供数据报服务B.只提供虚电路服务C.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服务D.不提供服务175、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之间存贮转发分组的网络设备是 DA.网桥B.网关C.集线器D.路由器176、CSMA技术中,算法规则为1如媒体空闲,则立即发送; 2若媒体忙,等待一个随机重发延迟后再重复1.该算法规则称为 A .A.非坚持性算法B. 1-坚持性算法坚持性算法CD算法177、某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若要分成8个子网,其掩码应为 C .二、填充题1、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后的电信号为调制信号;2、CCITT对DTE—DCE的接口标准中,通过公用数据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建议是 X 系列;3、网络中各种被共享的资源按特性可以分为四类:硬件、软件、数据和通信 ;4、在OSI中,完成相邻节点间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 ;5、因特网提供服务所采用的模式是客户/服务器 ;6、信息网络与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不同;信息网络的目的是进行信息交流 ,而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 ;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一种分层结构;8、通信协议具有层次性、有效性、可靠性 ;9、在网络系统中,丢失、被监用、被非法授权人访问或修改后对组织造成损失的信息是敏感信息 ;10、____1980____年,我国正式参加了ISO的标准工作.11、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12、计算机网络系统由负责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组成;13、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联机系统,实质上是联机多用户系统;14、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15、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16、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部分是由光纤及其附属设备组成;17、树型拓扑结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 ;18、串行数据通信的方法有三种: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19、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 ,它是频率恒定的连续信号;20、保持转达发式集中器可提供字符级的缓存或缓冲能力;21、两种最常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 ;22、为了防止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计时漂移,它们的时钟必须设法同步 ;23、I PX/SPX协议提供了分组寻址和路由选择功能;24、I P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逻辑地址;25、保持转发式集中器可提供字符级的缓存或缓冲能力;26、I PX/SPX协议提供了分组寻址和选择路由功能;27、抽象语法是对数据结构的描述;28、局域网软件主要由网卡驱动程序和网络操作系统两个基本部分组成;29、网桥独立于网络层协议,网桥最高层为数据链路层;30、网络安全中,脆弱性是指网络系统中安全防护的弱点;31、I SP是掌握Internet 接口的机构;32、微软公司提出的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技术其简称为 ODBC ;33、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物理信号的能力;34、T oken Bus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与其相应的物理规范由标准定义;35、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地址被转换成物理地址;36、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从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37、通信线路连接有点对点和分支式两种连接方式;38、为抽象语法指定一种编码规则,便构成一种传送语法;39、数据传输有两种同步的方法: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其中异步传输采用的是群同步技术;40、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为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41、帧中继是以___分组交换______技术为基础的____高速分组交换_____技术;42、R S-449标准的电气特性有两个子标准,即__平衡 __方式的RS-422电气标准和非平衡 _方式的RS-423电气标准;43、调制解调器按其特性分类有人工___拨号____式和自动_ 呼叫应答式两类;44、数据链路层的最基本功能是向该层用户提供_ 透明的 _和_ 可靠的 _的数据传输基本服务;45、在中,两个DTE之间的虚电路分为_ 虚呼叫电路或虚电路,交换虚电路_和_永久虚电路__;46、对于路由选择算法而言,固定路由选择属于___静态路由选择____策略,分布路由选择属于__动态路由选择__策略;47、O SI的会话层处于___运输第4___层提供的服务之上,给__表示第6_层提供服务;48、O SI环境中负责处理语义的是___应用第7___层,负责处理语法的是____表示第6_ 层,。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725d023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d.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带答案全套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材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从物理结构看,计算机网络可看做在各方都认可的通信协议控制下,由若干拥有独立_操作系统的计算机、_终端设备_、_数据传输_、和通信控制处理机等组成的集合。
2、计算机网络资源包括:_硬件资源、_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3、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一-美国的ARPA网投入运行,它标志着我们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4、计算机网络是由_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的。
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一些网络_网络节点和连接这些网络节点的通信链路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则是由_用户资源和通信子网两个子网组成的。
5、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又称为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混合节点。
6、访问节点又称为端节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主要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常见的访问节点有用户主机和终端等。
7、转接节点又称为_中间节点_,是指那些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这些节点拥有通信资源,具有通信功能。
常见的转接节点有:集中器_____________ _、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
8混合节点又称为全功能节点,是指那些即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换节点的网络节点。
9、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
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一物理线路_,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逻辑链路是具备_数据传输控制_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_硬件_和_软件_,就构成了逻辑链路。
只有在逻辑链路上才可以真正传输数据,而物理链路是逻辑链路形成的基础□—。
10、从逻辑功能上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两个子网:_用户资源_子网和通信子网。
信设备_。
12、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_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各类网络_应用系统_。
13、网络通信协议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使用通信协议访问网络。
经典控制理论复习题
![经典控制理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3c19e73f242336c1eb95eef.png)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根据如图所示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
2-2 试求二级RC 网络的传递函数)()(s U s U r c 。
2-3 试求系统的传递函数)()()(s R s C s =Φ。
2-4 系统结构图如下所示,求信号X (s )的表达式。
2-5 求如图所示系统的输出C (s )的表达式。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3-1如图所示系统,已知未加入测速反馈时,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输出为1,而过渡过程的瞬时最大值为1.4,要求:1. 确定系统结构参数K,a 和时域性能指标tp, ts ,δ%;2. 为改善系统的性能,引入测速反馈bs ,求使0<δ%<5%的b 值范围。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4-1 设单位反馈系统中开环传递函数为2)3()(+=s s Ks G ,求满足以下条件的K 值:1. 单位斜坡输入下稳态误差25.2≤ess;2. 单位阶跃响应下无超调。
4-2设某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2()(2*a s s s k s G ++=, 反馈通道1)(=s H ,a 为大于0的常数,闭环根轨迹具有重极点-4。
1. 概略绘制闭环系统根轨迹(0<K*<∞=, 分析闭环系统稳定性;2. 如果改变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 (s )=1+2S,用根轨迹法试分析H (s )改变后系统的闭环稳定性,研究H (s )的改变所产生的效应。
4-3 设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s s a s s G1. 概略绘制闭环系统根轨迹(0<a <∞);2. 当r (t )=1.2t 时,确定a 值范围,使系统稳态误差ess≤0.6;3. 当系统一个极点为-1时,求出系统的其他各个极点的值。
4-4 某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4)1[()1(4)(++-=s K s s K s G1. 概略绘制系统的根轨迹(0<k <∞);2.求系统阶跃响应中含有分量eat-cos (βω+t )时的K 值范围(其中α>0,ω>0);3.求系统有一个闭环极点为-2时的闭环传递函数。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
![计算机控制系统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be50ebd64783e09122bf4.png)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复习题答案一、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的关系;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特性;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回答题:1.画出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答:典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图如下:2.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控制过程;答:(1) 数据采集及处理,即对被控对象的被控参数进行实时检测,并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2) 实时控制,即按已设计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实时向执行器发出控制信号。
3.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和被控对象组成,计算机系统又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4.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答: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连续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⑴计算机控制系统是模拟和数字的混合系统。
⑵计算机控制系统修改控制规律,只需修改程序,一般不对硬件电路进行改动,因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⑶能够实现模拟电路不能实现的复杂控制规律。
⑷计算机控制系统并不是连续控制的,而是离散控制的。
⑸一个数字控制器经常可以采用分时控制的方式,同时控制多个回路。
⑹采用计算机控制,便于实现控制与管理一体化。
5.简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类型。
答:(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3)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4)分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二、知识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基础。
具体为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过程通道与接口;掌握采样和保持电路的原理和典型芯片的应用,掌握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并行接口、串行接口、A/D和D/A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选择控制用计算机系统。
回答题:1.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A/D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2.给出多通道复用一个D/A转换器的原理示意图。
3.例举三种以上典型的三端输出电压固定式集成稳压器。
答:W78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W79系列,如W7805、7812、7824等4.使用光电隔离器件时,如何做到器件两侧的电气被彻底隔离?答:光电隔离器件两侧的供电电源必须完全隔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传感器。
2定义: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3特点:(1) 结构网络化:NCS 最显著的特点体现在网络体系结构上,它支持如总线型、星型、树型等拓扑结构,与传统分层控制系统的递阶结构相比显得更加扁平和稳定;2) 节点智能化:带有CPU的智能化节点之间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输和功能协调,每个节点都是组成网络的一个细胞,且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功能;(3) 控制现场化和功能分散化:网络化结构使原先由中央控制器实现的任务下放到智能化现场设备上执行,使危险得到了分散,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4) 系统开放化和产品集成化:NCS的开发遵循一定标准进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只要不同厂家根据统一标准来开发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之间便能实现互操作和集成。
4与传统点对点结构系统比较;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操作与控制,具有高的诊断能力,安装与维护方便,能有效减少系统的重量与体积,增加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使用大量广泛分布的廉价传感器与远距离的控制器、执行器构成某些特殊用途的NCS,这是传统的点对点结构的控制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5 网络控制系统评价标准;(1) 网络服务质量(QoS, Quality of Service):包括网络吞吐量,传输效率,误码率,时延可预测性和任务的可调度性。
2) 系统控制性能(QoP, Quality of Performance):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超调和震荡等。
6 NCS中的基本问题;1、时变传输周期2、网络调度((1)指一个节点多久可以传输一次信息,以及以多高的优先级传递信息,发生在用户层或传输层以上;(2)调度控制环的采样周期和采样时刻,以尽量避免网络中冲突现象的发生;(3)至于数据如何更有效地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以及当线路堵塞时应采取何种措施,这些问题在网络层由线路优化和堵塞算法考虑。
)3、网络时延4、单包传输和多包传输5、数据包时序错乱6、数据包丢失。
7、节点驱动方式(NCS的节点有两种驱动方式:时钟驱动和事件驱动。
时钟驱动:网络节点在一个事先确定的时间到时开始动作,事先确定的时间为节点动作的依据,如节点的采样时刻。
事件驱动:网络节点在一个特定的事件发生时开始动作,如网络节点通过数据网络从另外一个节点接受数据。
NCS中的传感器一般采用时钟驱动,而控制器和执行器可以是时钟驱动,也可以是事件驱动)8、时钟同步。
7 NCS研究容1、对网络的控制:围绕网络的服务质量,从拓扑结构、任务调度算法和介质访问控制层协议等不同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满足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减小网络时延、时序错乱、数据包丢失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运用运筹学和控制理论的方法来实现。
2、通过网络的控制:指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设计相适应的NCS控制器,保证NCS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建立NCS数学模型用控制理论的方法进行研究。
3、NCS整体性能的优化与提高(综合控制):综合考虑提高网络性能和控制性能的基础上,优化和提高整个NCS的性能.基于网络的智能控制 1.通信的含义:所谓通信,就是指采用某种特定的方法,通过某种介质(如传输线)或渠道将信息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过程。
2通信的类型存在两大类通信方式:非电通信和电通信。
其中电通信可分为三种类型:1.模拟通信2.数字通信:3.数据通信:数据通信与数字通信的不同之处是:数字通信的信息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数据通信的信息源发出的是数字信息。
3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一个最基本的通信系统,是由信息源、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信道、通信控制部件、信息宿等部分组成。
4 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一)按数据位的传送方式分,有:1.并行通信方式:将一个二进制数据的所有位同时传送的方式,特点:传送速度快,线路成本高。
2.串行通信方式:将一个二进制数据逐位顺序传送的方式,特点:线路投资省,传输速度比并行通信的速度慢。
适用于长距离传送。
(二)按信息的传送方向分,有:1.单工(Simplex)通信方式:只允许信息沿一个方向(而不能作反向)传输。
2.半双工通信方式:允许信息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在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的传输,3.全双工通信方式。
允许信息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传输,(三)按连接方式分:1.总线连接的通信方式:将两台计算机的总线通过缓冲转换器直接相连。
2.调制/解调连接的通信方式:将计算机输出数据经并/串转换后进行调制,然后在双芯传送线上发送;而接收端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然后经串/并转换使数据复原,3.过程I/O连接的通信方式:利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功能传送数据的4.高速数据通道连接的通信方式:采用二进制串行高速传送的方式,它在高速数据通信指挥器的控制下,对要通信的计算机存进行直接存储器存取操作,实现数据通信,5 数据传输原理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各功能站处理的信号均为二进制数据信息,这些由“0”和“1”组成的数据信息,最普通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一系列电脉冲信号来表示。
具有固有频带且未经任何处理的始电脉冲信号,称为:“基带信号”。
6 数据信息的传输有两种基本形式1、基带传输,即直接利用基带信号进行传输;2、频带传输,即将基带信号用交流或脉冲信号调制后再传输。
(一)基带传输1.基带信息的几种表示法:(1)单极性波形(2)双极性波形(3)单极性归零波形(4)双极性归零波形(5)交替双极性归零波形 2 基带传输的特点:(1)基带信号传输,要求信道具有从直流到高频的频率特性。
因此,在信息高速传输的NCS中,不能采用常规的传输介质,而应采用具有很高通频带的同轴电缆或光缆。
(2)基带传输是按照数字信号波形的原样进行传输的,它不需要调制解调器,因而设备投资少,维护费用低。
但信号传输距离有限,仅适用于较小围的数据传输。
(二)频带传输(调制与解调)数据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上远距离传输时,必须采用调制与解调手段。
所谓“调制”,是在发送端用基带脉冲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个参数(如振幅、频率、相位)进行控制使其随基带脉冲的变化而变化,即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模拟传输系统传输的交流信号。
所谓“解调”,是在接收端将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与调制相反的转换,使之恢复到原来的基带脉冲信号。
1.常用的调制方式有三种:(1)振幅调制(2)频率调制,频率调制可分为两种形式:•相位连续调频信号•相位不连续调频信号(3)相位调制相位调制所产生的调制波称为“调相信号”,它可分为两种形式:•绝对移相调相信号•相对移相调相信号7 数据通信的技术指标1,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时间传送的信息量。
数据传输中有三种速率:)数据信号速率:(2)调制速率:(3)数据传输速率2.信道容量——信道所具有的最大传输能力 3.误码率——二进制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8.多路复用技术即把多路信号在一条信道上进行传输,以提高传输效率。
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1.频分多路复用(FDM)技术2.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9.同步技术是指接收端按照发送端所发送的每个码元的起止时间来接收数据,即收、发端的动作在时间上取得一致。
第二节通信网络一、通信网络的概念通信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数据传输及资源共享的系统。
处于网络中的每个单元称为站或节点(统称站点)通信网络可分为三大类:1、紧耦合网络(又称多处理器系统) 2、局域网络(L简称LAN,又称局部网络)3、广域网络(简称WAN,又称远程网络)二、工业控制局域网络的特点1、具有快速实时响应能力(响应时间一般在0.01-0.5秒以)2、具有恶劣环境的适应性3、具有极高的可靠性4、具有合理的分层网络结构(可分为三层,即现场总路线、车间级网络和工厂级网络)三、局域网络的拓朴结构(a)星形(b)环形(c)树形(d)网形(e)总线形四、网络控制方式常用的控制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查询方式适用于有主节点的星形网络控制,,网络中的主节点就是一个网络控制器广播方式是一类在同一时间网络上只有一个节点发送信息而其它节点处于收听信息状态的网络控制方式。
广播式通讯控制技术不需要网络控制器广播方式有三种形式:令牌传送方式自由竞争方式时间分槽方式存储转发方式存储转发方式也称环形扩展式。
五、网络的信息交换技术通信网络使用的信息交换技术通常有三种:1.线路交换2.报文交换3.包交换第三节差错控制技术一、差错及其类型两种差错类型:随机差错突发差错二、传输的可靠性传输的可靠性与传输速度密切相关通常传输的可靠性指标用误码率来表示三、降低误码率的措施降低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度,保证传输质量的措施有两种:1.通过改善通信网络及各站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来降低误码率2.在误码率不够理想的情况下,由接收端检验误码,然后设法纠正误码。
这种措施即为“差错控制技术”,是降低误码率常采用的措施。
四、误码检验最常用:奇偶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两种方法。
(一)奇偶校验是一种以字符为单位的校验方法。
这种校验方法首先将所要传输的信息按字符进行分组,并在每组(每个字符)信息前面加上一个奇偶校验位(冗余码)构成码字。
奇偶校验位可以是0或1,其作用是保证码字中为“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
若码字中为“1”的个数为奇数,该码字称为“奇校验码”;若码字中为“1”的个数为偶数,该码字称为“偶校验例如:字符“R”的ASCII 码为1010010,为使其传输时具有检错能力,应在该字符的七位信息码前加上一个校验位。
R信息码前加一个为“0”的校验位,构成码字01010010(R 的奇校验码);R信息码前加一个为“1”的校验位,构成码字11010010(R的偶校验码)。
(二)循环冗余校验--是应用最为广泛,纠错能力很强的一种误码检验方法。
循环冗余校验是基于系统循环码的误码检验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发送端按照系统循环码的编码方法,发送可以被g(x)除尽的码多项式对应的码字(先发送码字中的信息码,后发送冗余码)。
接收端设有检验电路,它用来接收码字,并判别收到的码字是否能被g(x)整除。
如果可以被整除,则认为传输正确,此时接收端向发送端作出肯定应答,通知发送下一个新的数据信息;如果收到的码字不能被g(x)整除,则认为传输过程发生差错,此时接收端向发送端作出否定应答,要求重新发送一次该码字。
五、纠错方式在数据信息传输中,实际应用的纠错方式最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重发纠错方式:2.自动纠错方式3.混合纠错方式:是上述两种纠错方式的综合第四节网络协议在计算机通信网络中,对所有的站点来说,它们都要共享网络中的资源。
但由于挂接在网上的计算机或设备是各种各样的,可能出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型号也不尽相同,它们在硬件及其软件上的差异,给相互间的通信带来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