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角度看我国枢纽机场现有发展模式与不足

合集下载

从民航发展看我国机场建设与规划存在的不足(下)

从民航发展看我国机场建设与规划存在的不足(下)

规划 )一旦审批 通过 ,各 级领导 和部 门、各驻 机场单位
都应坚 决的执行 。机场总 体规划一 般还要 纳入机场所 在 城 市的城市规划 内 ,保 障机场与城 市 的协 调发展 。批复 后 的机 场总体规划一 般需 要保持相 对的稳定性 ,否则将
的机场没 有编制 要求 。进入 “ 五” 以后 ,行业 管 理部 门开 八
总体规划一般 由机场 当局 委托编 制 ,机场 当局 的意 志将 或多或少地在 机场总体 规划 中体 现。 由于 区域 内各 机场 存 在相互竞争 的关系 ,也 存在相互 攀 比的现象 ,谁 也不 肯落后 ,对机场 的定位往 往过高 ,且缺乏 认真研究 ,以 此为基础编制 的机场 总体 规划 ,往往偏于 乐观 ,机 场的 远期规划规模 大多偏 大 ,体现在 本期工程 项 目的建设规 模上往 往比较超前 ,特 别是在 当前 民航发 展一 片乐 观 的 形势下 ,立 项建设 的规模将很难 科学确定 。当前 在民航 “ 十一 五”规划 的指导 下 ,加快 编制全 国各大 区域 性民
总体规划编制 内容及深度要 求》 (0 2年 1 2 20 月 1日下发) , 机场总体规划的管理和编制工作才真正走入正轨 。
发展规 划和 区域 内各机场 功能协作 分 工等 性质和作 用把
握 不足
由于缺乏上一 层次 的规划文件 的指导 ,尤其是 机场
所 在地 区的 区域 性民航机 场发展规 划的支撑 ,对 区域 内
作 用 2 .机 场 当局 对 机 场 总 体 规 划 的 重视 程 度 不 够
和协作 分工 ,是 当务之急 。
机场 的总体 规划 ( 总平 面规划是 其中 比较 关键 的一
部分 )是指导机 场建设发 展的基础性 文件 ,是 实施机场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与建议通用机场是指用于民航航班之外的一般航空活动的机场。

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将分析我国通用机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目前,我国通用机场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600多个通用机场,其中大多数是小型机场。

这些机场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热点城市,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通用机场的运营模式也多样化,如租赁、招商引资等方式,为地方经济带来了不少利益。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机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配置不均衡。

大多数通用机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数量相对较少。

这导致东部地区通用机场的运载能力过剩,而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其次,通用机场设施滞后。

不少通用机场的跑道、停机坪等设施已不能满足当代航空安全要求,这给通用飞行的发展带来一定风险。

再次,通用机场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一些通用机场在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资源配置平衡。

应调整通用机场的地理分布,提高中西部地区通用机场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以满足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需求。

其次,加大通用机场设施建设力度。

要加大对通用机场的投资力度,提升其设施的安全性和先进性。

同时,鼓励民企和社会资本参与通用机场的建设和运营,加强公私合作。

再次,提升通用机场的服务水平。

要提升通用机场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相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流程,提高机场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此外,我还建议加强通用机场的管理和监管。

应加强对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

另外,还应加强对通用机场的市场监管,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国通用机场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资源配置平衡、设施建设、服务水平提升和管理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推动我国通用机场的进一步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民航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民航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民航事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引言:民航事业是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加强国际交流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对当前民航事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民航事业发展现状1. 总体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航空运输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国内外民航事业呈现出快速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全球航空客运量连续多年保持着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内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率。

2. 运力扩张: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各国航空公司加大了飞机采购力度,不断扩充飞机运力。

与此同时,航空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航空器制造技术不断提升,飞机的燃油效率以及运载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3. 技术创新:航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成为推动民航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航空信息化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航空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航空电子设备、航空导航系统等的应用使得民航事业更加先进、便捷和安全。

4.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航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各国纷纷放宽航空市场准入限制,鼓励民营航空公司的发展。

政府还加大了对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了机场和航空枢纽的建设标准和水平。

二、未来趋势展望1. 快速增长:未来民航事业依然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将会翻倍。

特别是中国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为全球民航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2. 航空技术的全面应用:航空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全面应用,包括无人机技术、航空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等。

无人机的运用将为快速、便捷的转运任务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并可能改变货运业务模式。

3. 低碳环保:在全球环保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航空业将更加注重低碳环保发展。

航空公司将采取更多的节能减排措施,如购买更加燃油效率高的飞机、实施减少飞行阻力的措施等。

4.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民航事业中。

机场商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机场商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机场商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与时俱进,我国机场在开发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主要源于当下民用机场的非航业务在机场整体收入中占比不高,与国际一线机场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强和旅客消费能力的提高,其中的商业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需要机场重点对非航业务中的商业开发区进行优化、改造和扩建,提升商业开发区的布局水平,丰富商业业态,提供给旅客满意的消费体验,促进非航收入持续提高。

因此现阶段提升机场商业区域的规划水平,推进国内机场商业化发展,提高机场运营效益,成为我国机场在商业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关键词:机场商业;开发模式;业态分析;问题;建议引言机场是自带超级流量的消费场所,机场商业的成功逻辑从来不是短线,疫情的冲击及防控的需要不应使得机场商业的服务体验降级,相关业者需考虑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

1我国机场商业服务中的特点及业态分析1.1对机场商业开发区的业态分析对机场商业开发区的业态分析,主要是指针对机场特定消费者的需求,分析当前我国机场商业服务中存在的商业服务特性,并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零售业态。

此业态提供的商品主要是满足旅客购买当地特色产品作为纪念品,或者提供旅客紧急需要的商品,例如衣服、箱包或食品等必需物品。

第二,餐饮业态。

旅客会调整用餐时间,以便提前到达机场,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办理登机手续及等待安检,进而选择在机场餐厅就餐。

第三,休闲娱乐业态。

由于旅客到达时间与机场登机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旅客产生一些休闲娱乐行为,可以在机场商业服务区域选择参观、观影、电玩、美容美甲、按摩等服务。

此外,由于机场的航班出行具有严格的天气限制特点,若有天气异常而出现航班延误时,多数旅客也会选择机场的休闲娱乐服务项目,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1.2我国机场商业服务的特点我国机场在商业服务开发中,所拥有的商业服务产品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有形和无形两大类。

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业成为了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运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本文将对航空运输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状目前,全球航空运输市场正在快速发展。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规模在过去的20年中翻了一番,2018年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收入达到了8800亿美元。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也在蓬勃发展。

据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了1.6万亿吨公里,年旅客运输量达到了6.2亿人次,其中,民航运输占比为95%。

在运力方面,我国民航飞机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民航运输机队规模为3904架,排名全球第二。

二、发展趋势1. 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将继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全球航空运输市场将继续增长。

据IATA的预测,到2037年,全球航空运输市场的收入将达到2.8万亿美元,年度旅客数量将超过47亿人次。

2. 低成本航空与高端精品航空将蓬勃发展低成本航空作为一种经济实惠的旅行方式,未来将蓬勃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旅游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精品航空也将发展壮大。

未来,这两种航空模式将共同存在,且各自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3. 航空物流市场将逐渐成熟航空物流市场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将逐渐成熟。

随着电商的持续发展,航空物流将成为电商物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我国航空物流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4. 航空安全与环保将成为行业关注重点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业的环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航空公司将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降低碳排放。

同时,航空安全也是行业的重要关注重点。

各国将加强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旅客的安全和航空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5. 5G技术将助力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5G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助力航空业的数字化转型。

航空运输领域存在的短板与发展策略

航空运输领域存在的短板与发展策略

航空运输领域存在的短板与发展策略一、背景介绍二、存在的短板1.安全性问题2.环境影响三、发展策略1.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a.引入无人机技术b.推动数字化转型及物联网应用2.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a.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与数据交换机制b.加强多边合作,推动标准统一3.优化运营模式与资源配置a.提高航班效率和管理水平b.改善供应链和客户体验【正文】背景介绍航空运输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航空运输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航空运输领域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存在的短板1.安全性问题尽管航空运输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航空事故的发生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影响,不仅给乘客带来困扰,也对整个航空行业形象造成了损害。

2.环境影响航空运输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其对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贡献。

飞机燃料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增加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此外,飞机尾气中含有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发展策略1.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a.引入无人机技术:无人机可以在特定区域内进行货物运输或监测任务,在航空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无人机,可以减少成本、缩短时效,并提高安全性。

b.推动数字化转型及物联网应用:将航空运输领域数字化转型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可以实现航空运输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例如,使用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飞机状态、气象条件等,并提前预警潜在风险。

2.加强国际合作与标准统一a.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与数据交换机制:航空运输领域各国之间应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与数据交换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互通,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b.加强多边合作,推动标准统一:航空运输是一个跨国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多边合作会带来更大的益处。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建设对策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建设对策

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建设对策第四章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一节发展机遇一、经济全球化与“航空世纪”来临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融入大规模国际分工之中,2000到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以上,国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80%以上。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航空运输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乃至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民航业成为对国家整体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基础行业之一。

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我国重要的门户机场,航空业务量逐年提高,2005年,在世界机场中排名第14位,在国际航空运输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与亚洲一些大型机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民航业进入增长“黄金时期一从2002年起,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期,未来10-15年GDP增长率将保持在7%.9%。

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渊、珠江三角洲快速发展,“开发大西北”和“东北振兴”使这两个地区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人均GDP突破千美元大关,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上升将极大刺激旅游、服务业的需求。

“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将继续保持年1.4%的较高增长速度,到2010年城镇人口将达6.86亿。

中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民航业带来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民航业将进入增长“黄金时期”。

首都机场作为国内机场的龙头老大,应在2010年全面完成枢纽机场的更新改造、市场资源、航线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整合工作,打造世界一流的枢纽机场,适应我国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需求,增强首都城市功能,带动首都经济圈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北京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沟通与联系,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三、世界民航格局调整东北亚已成为世界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也是全球航线结构交叉密集地区。

未来5.10年,亚太地区航空市场将空前繁荣。

同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商品和人员等的流动上,会越来越多的依赖航空运输。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中国民航业总体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经过新中国50年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先进的交通运输方式,我国民航业伴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

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航空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航线网络不断扩大,机队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机场、空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

航空运输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1、运输规模扩大、地位上升。

建国之初,我国民航规模很小,基础薄弱。

仅有12 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和40个能起降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0多万吨公里,旅客运量仅1万人。

到199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93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30倍;旅客运量5755万人,比1978年增长24倍。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航空运输增长最快,地位不断上升。

在国家整个交通运输总量中航空的比重逐步加大,其中旅客周转量“六五”时期占2. 29%,“七五”时期占3.41%,“八五”时期占6.27%,1996年占8.2%,民航已经成为我国旅客运输方式的重要力量,特别是长途客运和国际客运的主力。

我国民航在世界上排列位次也逐年提前,其中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由1980年第35位上升到目前的第10位,旅客周转量由第33 位上升到第7位。

2、航线网络迅速扩展。

到1998年底,定期航班航线总数达到1122条,通航里程218 万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960条和194万公里。

其中,国内航线有983条,通航全国135个城市,较多地开辟了省会(首府)、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点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中西部边远地区的航线,现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等大城市为中心枢纽,连接全国各地的航线网络格局;一些幅员较大的边远省区形成了区域航线网络。

国际航线已达131条,地区航线8条,国际通航34个国家的64个城市,有43个国家的57家航空公司通航我国的13个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对外开放城市为起点、连接世界五大洲,以沿边开放城市沟通邻国重镇的国际航线网络。

关于机场的调研报告

关于机场的调研报告

关于机场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机场运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机场作为枢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机场运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次调研主要围绕机场的规模、服务质量、运营模式和创新等方面展开。

二、机场规模调研发现,全球范围内机场规模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首先,机场的货运量和旅客吞吐量都在不断增加,这表明机场的运营需求日益增强。

其次,越来越多的新建机场和现有机场的扩建工程也在进行中,用以满足航班数量的增长和机场运营的需求。

最后,机场的特长运营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如免税商店、休息室等,使其成为更具综合性的交通枢纽。

三、服务质量在服务质量方面,机场运营商越来越注重提升旅客的体验。

调研显示,机场提供的便利设施不断增加,如免税购物、商业区、餐饮服务、休息室等,提供各种舒适的场所给旅客使用。

此外,机场运营商还借助技术手段,提供在线预订、自助报到、行李追踪等服务,提高操作效率和旅客满意度。

另外,安全是机场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发现,机场加大了监控设备、检测仪器以及应急措施的投入,提升了安全性。

四、运营模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场运营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

目前,公有、合作经营和独资经营成为机场运营的主要模式。

公有模式通常由政府主导,具有公共服务性质;合作经营模式则是政府与私人投资方合作共同运营机场;独资经营模式是由一家公司独自经营机场。

此外,一些机场还引入了公私合作的PPP模式,以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

五、创新趋势调研发现,机场在运营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

其中,智能科技是主要创新方向之一。

例如,一些机场已经建设智能停车场,通过车牌识别技术提高停车效率;还有一些机场引入机器人导航员和AI人脸识别系统等,提升安全和便利度。

此外,可持续发展也是机场创新关注的领域,例如,机场鼓励绿色建筑、推广电动车、提供可再生能源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航空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航空机场综述机场的定义:提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备装置,主要由飞行区、旅客航站区、货运区、机务维修设施、供油设施、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

机场的分类方式有很多,包括按服务对象划分、按航线性质划分等。

在我国机场的分类主要依托航空运输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从2008年《关于加强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到2018年《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航空运输机场的分类处于持续调整和变化之中,结合民航“十三五”规划,我们认为我国运输机场大体上可以分为5类:大型国际枢纽、国际枢纽、区域枢纽、其他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

二、航空机场行业产业链航空机场行业上游主要为机场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如机场高端设备制造(飞机牵引设备、飞机除冰车、飞机启动气源设备等)、中端设备制造(飞机客梯车、飞机食品车、飞机电源车、飞机加油车、飞机清洗车等)、低端设备制造(行李传输设备、旅客登机廊桥、垃圾车等)。

此外,机场项目承建企业、机场服务供应商等也是航空机场行业上游行业的重要参与者。

机场项目承建流程主要分为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其中,施工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由专业工程项目承包者提供专业工程项目服务和非专业工程项目服务。

机场服务供应商主要为航空机场提供安保、物业等相关服务。

航空机场行业中游主要为航空机场运营企业,航空机场运营企业受到民用航空管理局及政府的严格监管,中国民航局负责拟定相关价格、收费政策及监管实施,国有企业或政府具备机场的经营管理权。

航空机场行业下游主要为各民用航空公司、个人旅客和企业等。

民用航空公司为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航空机场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机场使用费用和运营收费政策由中国民航局决定,下游服务对象并不具有市场定价权。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_范文模板及概述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_范文模板及概述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范文模板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国际航空枢纽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国际间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积极推进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包括五个章节。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接下来是现状与发展章节,其中包括背景介绍、历史回顾以及目前我国国际航空枢纽现状的详细分析。

然后是探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经济影响和环境问题以及竞争与合作关系处理等方面。

接着是展示发展策略与推进措施,探讨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措施、各方合作与协调机制建立以及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最后,结论部分对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并探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同时,通过分析政府政策引导、各方合作与协调机制以及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支持等方面的推进措施,提出相应建议,为未来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该主题,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 现状与发展2.1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背景国际航空枢纽是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成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推动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2.2 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历史回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已成为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在未来几年将加快推进新一批国际航空枢纽项目的建设。

机场行业报告分析

机场行业报告分析

机场行业报告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作为航空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行业也随之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机场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机场行业的发展现状。

1. 机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大型国际机场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迪拜国际机场等,不断进行扩建和改造,以满足旅客和货物的需求。

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加快了机场建设的步伐,以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2. 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机场竞争的加剧,各大机场纷纷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服务。

例如,机场智能化设备的应用、VIP贵宾厅的建设、无人机巡检等,都为旅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出行体验。

3. 航空公司与机场合作日益紧密。

航空公司和机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的合作日益紧密。

航空公司的发展也带动了机场的发展,机场的发展也为航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双方合作共赢,共同推动了整个航空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机场行业的发展趋势。

1. 机场智能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了机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机场运营效率,提升旅客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未来,机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机场数字化转型。

2. 绿色环保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各行业的共同追求。

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需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

未来,机场将更加注重环保建设,推动机场的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区域一体化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机场作为连接各国的重要枢纽,将更加注重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未来,机场将更加注重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的发展。

4.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场也将更加注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

例如,机场安检的自动化、机场信息咨询的智能化等,都将成为未来机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的发展建议姜巍【摘要】当今全球航空运输竞争日益激烈,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当前及未来民航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制高点.在我国民航强国的战略要求下,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成为促进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和理想平台.本文通过统计全球15个大型航空枢纽的各项发展指标,分析总结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特征,对标我国十大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水平,并提出我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建议,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枢纽机场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实现我国航空大国航空强国梦.【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19【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航空运输;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作者】姜巍【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北京1006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620 引言当今世界上,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正逐步发展为国家最重要的竞争力。

国际航空枢纽通过高效率、高集中度的联程联运服务,加快了人员、货物等要素流动,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因此成为了聚合全球高端资源的关键平台。

随着我国民航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水平、发展能力的提升,我国提出了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战略,并将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作为实施民航强国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引擎。

《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布局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十个国际航空枢纽,通过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促进城市、国家贸易往来,促进旅游与文化交流,对于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学术界及政府对于国际航空枢纽等定义趋于定性描述,通常被认为是全球航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并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及更加完善的国际航空网络,服务国际航空客货运输功能突出等[1]。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本文通过量化的指标对全球大型航空枢纽的发展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

1 全球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阿联酋、新加坡和我国香港有效地打造了国际航空枢纽,这些大型航空枢纽主宰着全球空运市场[2]。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借鉴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借鉴

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及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借鉴国际航空枢纽是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发展对于促进国际贸易、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争相竞逐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从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一、国际航空枢纽发展特征分析1.地理位置优势:国际航空枢纽往往位于交通要冲或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便于连接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如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迪拜的迪拜国际机场等。

2.先进的基础设施:国际航空枢纽需要拥有先进的航空设施,包括现代化的航站楼、跑道、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等,以确保航班的安全和便捷。

3.航空公司集聚效应:国际航空枢纽往往能够吸引多家航空公司在此设立基地或枢纽,形成航空公司集聚效应,提高了机场的航班密度和航线网络。

4.便捷的中转服务:国际航空枢纽通常配备完善的中转设施和服务,满足旅客的中转需求,提高了旅客的舒适度和转机效率。

5.多元化的航班网络:国际航空枢纽拥有丰富的航班网络,覆盖全球各大城市,方便旅客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快速便捷地出行。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国际航空枢纽需要加大对航空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航站楼、跑道、航空交通管制系统等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优化航线网络: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应当积极扩大航线网络,增加国际航班的覆盖范围和频次,吸引更多航空公司在此开设枢纽,提升枢纽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3.提升服务水平:我国国际航空枢纽需要加强中转服务和联程配套服务,提高旅客的转机效率和舒适度,同时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作,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4.推动产业集聚:我国国际航空枢纽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吸引航空公司和相关产业在枢纽周边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枢纽的经济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特征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先进、航空公司集聚效应等特点,对我国国际航空枢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枢纽发展现状

枢纽发展现状

枢纽发展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交通枢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交通枢纽作为连接不同交通方式的重要节点,扮演着促进人员和物资流动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就枢纽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枢纽的定义与分类交通枢纽是指集中连接不同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交通节点,以便实现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交通枢纽可以分为国际、国内和区域性枢纽。

国际枢纽通常位于国家或地区的门户城市,是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国内枢纽则是连接不同城市或地区的关键节点,而区域性枢纽则是连接同一地区内不同城市或地区的交通节点。

二、枢纽的发展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地纷纷加大对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推进,提高了交通枢纽的运输能力和效率。

2. 运输模式的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的运输模式如高铁、航空货运等不断涌现。

这些新模式的运用使得交通枢纽的发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提高了物流的效率和便利性。

3.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交通枢纽纷纷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了运输调度和管理的效率。

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交通流量,提前预测和应对交通拥堵等问题。

4. 贸易和物流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贸易和物流的需求不断增加。

交通枢纽作为物流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

一些国际枢纽如新加坡、杜拜等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和物流业务。

三、枢纽发展对经济的影响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交通枢纽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枢纽周边的商业、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

2. 优化资源配置:交通枢纽的发展可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

货物和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从一个交通方式转移到另一个交通方式,提高了运输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陕西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陕西航空枢纽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白平陈俊俊刘芳琴来源:《现代企业》2021年第08期随着内陆地区对于航空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依赖程度逐渐上升,各省份对于航空枢纽的建设也愈发重视。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就地理位置而言,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是进行西部经济建设的重要关节。

近年来,陕西通过不断地建设以及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初步形成以西安为核心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体系。

但是,陕西航空运输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对这些现象进行探讨。

一、陕西航空枢纽发展的现状对于内陆陕西而言,航空无疑是通往世界、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最便捷的通道。

做强民航业,在新条件下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是陕西省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举措,对于陕西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枢纽加强区域和国际航空联系,航线网络化、全方位的快速建设,为对外开放提供重要渠道。

陕西已形成了“一枢纽四支线”的机场格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陕西省唯一的国际机场,一直以来主要依靠腹舱载运,占比85%。

目前客货运航线347条,通达29个国家55个城市,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28个城市。

在2019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4722.0547万人次,同比增长5.7%,增量达256.7236万人次,为陕西增量最大的机场。

从增速来看,2018年通航的延安南泥湾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68.6240万人次,同比增长77.5%,为陕西增速最快的机场。

随着航线逐渐增加,年旅客吞吐量从少到多,客、货运等指标稳步增长。

陕西在发展航空枢纽经济有众多竞争者,距离西安航空距离589公里的重庆、641公里的成都、682公里的武汉等都在发展航空经济。

成都、重庆的机场跑道多于西安,成都的客貨运量大于西安,各家航空经济目标基本定位于亚洲第一航空物流枢纽经济,使得中西部地区航空业成为产业竞争非常激烈的前沿阵地。

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了解全球机场发展趋势和机会

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了解全球机场发展趋势和机会

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了解全球机场发展趋势和机会机场发展趋势分析——了解全球机场发展趋势和机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作为各国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机场的发展趋势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体系以及航空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全球视角,分析机场发展的趋势,并探讨其中的机遇。

一、机场运输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航空交通的需求逐年攀升。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旅客量将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长,到2037年将达到48亿人次。

这就意味着全球机场将面临巨大的运输需求压力。

二、机场扩容升级势在必行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全球范围内的机场扩容升级工作亟待推进。

机场的扩容升级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容量的增加、跑道的改造扩建以及飞行器地面通行能力的提升等。

特别是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机场容量不断被扩大,以适应更多的航班和旅客。

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机场,在未来几年将成为重点发展的区域。

三、机场数字化转型的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机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的热点。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机场运营效率、增强安全保障水平,并改善乘客的旅行体验。

通过数字化平台,机场可以更好地管理航班时刻表、安检流程和行李运输等环节,大大提高了运作效率。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机场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如电子商务、智能停车系统和智能机场设施管理等。

四、机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机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

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了机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许多机场开始采取可再生能源、能源回收和节能减排等措施,以实现绿色发展。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也为机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五、机场投资合作的前景随着机场发展需求的增加,机场投资合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由于机场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周期长,许多机场开始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机场项目。

机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机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

机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与展望一、机场建设的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商业活动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机场的建设也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

机场建设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机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国际航线和国内航线的开通,机场的建设比例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各地的机场从原来的仅有几个到现在的近300个,随着国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还将不断扩大。

2、机场运营技术不断更新机场运营技术是保证机场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营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的机场运营技术发展不断,改进并应用到实际的机场中去。

如一些先进的机场,在运营管理上采用了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机场运营更加安全、稳定、快速和节能。

3、航空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航空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借此实现资源共享和运维效率提升。

一些大型的航空公司还和机场进行战略合作,加强了运营的互动性,提高了机场的综合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4、机场建设质量有所提高近些年来,我国机场建设质量明显有所提高。

机场建设过程中,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验收环节,均得到了相关检验部门的严格监督和管理。

同时,机场建设项目的审批,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证,加强了机场建设质量的保证。

二、机场管理的现状机场管理是保证机场安全、高效和稳定运营的重要因素。

机场管理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机场管理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国家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各地机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机场管理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从而保证了机场管理的顺畅和有力。

2、机场管理经验不断积累国内一些大型的机场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而保证了机场管理的高效和稳定。

这些机场除了不断提升管理层的素质,还引进国外的优秀管理经验,进行不断的学习和交流。

3、机场管理技术不断更新机场管理技术不断更新并且应用到实际的机场中去,机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机场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城市候机楼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候机楼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候机楼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民航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

同时,由于地面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机场间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如珠三角区域香港机场、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三大枢纽机场之间,长三角区域内上海机场(包括虹桥和浦东)、萧山机场和禄口机场之间均存在激烈的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夺客源,2005年白云机场率先在东莞建设国内第一座异地候机楼并投入运营。

随后,城市候机楼、异地候机楼的服务模式在珠三角区域和长三角区域迅速发展起来。

一、城市候机楼的作用及定位(一)扩大机场腹地机场腹地大小是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扩大机场腹地范围,是机场谋求发展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扩大机场腹地范围的措施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和建设城市候机楼。

1、交通基础设施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如高铁和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显著扩大机场的腹地范围。

一般情况下,机场腹地是指1.5小时地面交通通达区域,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建成能够显著提高地面交通效率,扩大机场辐射范围,将机场辐射半径由原先的120~150公里延长至200~300公里。

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需要巨额投资且往往不能获得收益或成本回收期限很长,需要由政府承担,而机场主要扮演策划、建设和推动的角色。

2、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将空运与高铁、高速公路等其他客运方式对接,能够缩短旅客场站通达时间,降低旅客场站通达成本,为旅客提供一站式的运输服务,扩大机场腹地范围。

3、建设城市候机楼城市候机楼能够为旅客提前办理航班查询、值机和行李托运等登机手续,能够有效缩短旅客在登机流程中的等候时间,提升旅客的服务体验。

此外,城市候机楼还承担多式联运旅客聚焦、转运的职能。

通过与多式联运体系的整合,城市候机楼(尤其是异地城市候机楼)能够显著扩大机场的辐射范围。

以上三个途径中,改善交通设施需要当地政府的规划和投资,机场只是起到建议和推动的作用;而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和建设城市候机楼,机场完全可以独立规划和实施,因而日益受到国内机场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世界角度看我国枢纽机场现有交通模式与不足机场是民航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发挥航空运输规模和网络效应的基本节点,是空间组织和优化的基本载体,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政府对民用航空业的管制政策逐步放松,世界航空运输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竟争,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近年来世界航空运输以平均每年2倍于GDP的增长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要的产业之一,在区域和城市交通体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民航组织统计和预测,从年旅客吞吐量来看世界航空客运总量由1989年的11亿人次到1998年的15亿人次,发展到2003年的35亿人次;根据预测,未来还会以平均5%的速度增加。

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增长刺激了机场业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机场改扩建或新建大型机场的高潮,并出现了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机场体系。

枢纽航空系统是当今世界大型航空公司和枢纽机场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航空运输生产组织形式。

它具有优化航线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机场繁荣等多重作用。

枢纽航空系统由中枢航线结构和枢纽机场共同构成。

枢纽机场作为航空公司中枢网络的核心,不仅提供了基础设施服务,还成为了航空市场竞争参与者,依托基地航空公司的枢纽网络,枢纽机场大大拓展了市场覆盖范围,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同时随着航空公司全球化和机场联盟的出现,枢纽机场的竞争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将面对更大范围的激烈竟争, 应对更多难以预计的风险。

枢纽机场最初含义是航空公司运作技术领域的概念,是各国骨干航空公司开始通过某些机场运作中枢——辐射航线结构,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出现在美国的一种新的航线布局模式,即客流量较小的城市之间不直接通航,而是都与一个枢纽机场通航。

通过枢纽机场进行航班衔接、中转旅客和货物,以实现客货快速运输的目的。

这样一来,航空公司就可以以高质量航线网络瓜分本国市场,强化自身竞争优势,取得垄断;之后一些大型航空公司纷纷将各自网络通过枢纽机场对接,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

枢纽机场就是能提供一种高效便捷、收费低廉的服务,从而让航空公司选择它作为自己的航线目的地,让旅客选择它作为中转其他航空港的中转港。

枢纽机场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现象,而是机场业发展成熟到一定规模的产物。

由于航空公司中枢运作成本大风险高,每个枢纽机场内部都是枢纽化和反枢纽化并存的,在两种趋势对抗和互补中,枢纽机场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完善。

随着国内机场业迅猛发展和规模急速扩大,我国机场在世界机场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旅客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在世界机场中比重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总周转量——包括旅客数、旅客公里数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而我国总周转量仍将极速增长,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在册数量呈现指数式爆炸性增长,从2000年至2005年,还在百架之下,到2010年已接近2000架,预计到2020年将有4000架。

我国机场业建设发展产生了全新的变化,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枢纽化运营已成为大型机场发展的战略选择。

结合国内机场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索建立符合枢纽化运营规律的机场管理体制和机制,成为大型机场枢纽建设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纵观世界各国,随着航空公司商业模式的变革与超级枢纽的不断出现,其枢纽机场已有一整套成熟完备的发展模式,世界范围内的航空枢纽布局基本形成了类似倒立的大三角格局。

在传统航空运输发达的北美与中西欧地区,由于航空公司的大象起舞,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主导市场,航空枢纽的格局已经确定且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枢纽机场来实现其航线网络化运营模式。

在国际枢纽机场发展的今天,已经出现并形成了超级枢纽集群:如在中西欧地区形成了法兰克福,希思罗,戴高乐,阿姆斯特丹四大超级枢纽的格局;在美国形成了纽约,迈阿密,洛杉矶三大门户枢纽,亚特兰大,芝加哥,达拉斯,丹佛四大国内枢纽的格局。

而我国民用机场通过建国以来60余年的建设,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近20年的发展,已经走出了探索期,并逐渐缩小了与国际的差距。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门户机场在建设国际枢纽航空港,全国干线机场规模不断扩大,支线机场也在蓬勃发展之中。

目前我国已形成华北,华南,东北,西南,西北五个机场集中网络格局,其中有各自中枢机场与支线机场。

然而民航业务持续增长也为机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许多机场存在超负荷运营的情况,机场设施不堪重负,前期规划设计面临着许多新问题。

枢纽机场已成为多功能的运输,物流中心,但它的核心业务仍是航空运输量。

机场如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强化运作和适应能力,探寻面向未来的机场发展,仍是摆在规划者眼前的一道难题。

我国机场布局建设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大型机场容量饱和与中小机场吞吐量不足造成机场体系发展不均衡,产生结构性矛盾:大型机场,例如西安咸阳机场,由于先期预测性不足,造成设计容量一再突破,机场持续超负荷运转,不得不二次扩建,而一些支线机场开通的航班却寥寥无几,客流量也稀少,几乎无法形成预期的良性网状结构。

支线机场通畅性不强,这一点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尤其突出。

由于我国机场网络体系不完善,机场布局和建设难以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快速变化和新形势发展需要。

从政策上来说,我国机场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自主管理度;机场区域土地运营服务等资源分割眼中,管理机构不拥有完整的控制权,协调难度较大。

大型机场在体制和机制上停留在传统经营性机场运营模式阶段,机场管理定位未确定,在一些业务领域与航空公司还存在竞争关系,难以承担协调管理主体角色。

下面以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为例,讨论其机场运营模式所具有的的优势。

对我们制定相应的机场政策也有参考价值。

【这段最后要删掉!!!】位于德国的心脏地带,同时又位于欧洲的中心法兰克福机场,欧洲第三大,全球第九大繁忙机场,其中52%都是中转旅客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所有机场中中转比率最高中转旅客数量最多的机场。

据统计,在所有中国旅客中,有70%的旅客通过法兰克福机场抵达德国,30%通过法兰克福机场中转至欧洲其他国家作为欧洲枢纽机场,法兰克福机场不断增开航线,连通全球更多城市2010 年,入驻法兰克福机场的112 家航空公司能够抵达106 个国家的266 个城市。

法兰克福机场枢纽运营的突出特点如下:(一)重视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为主,携手做大航空市场;枢纽机场运营的核心是机场(主要是基地航空公司以及它们的战略合作伙伴)的航班集群(BANKS)的质量。

目前世界上组织质量最高的枢纽机场有能力连续保障10 个以上的航班集群,法兰克福机场就是这一典型的成功范例,它生动地展现了汉莎航空公司在法兰克福/慕尼黑复合中枢的营运效率高质量的航班集群保证了法兰克福作为主要欧洲中枢的牢固市场地位和经济利益,同时又使法兰克福成为世界主要航空公司第五第六和第七航权的集中地,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法兰克福的市场资源。

法兰克福机场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及其所在星空联盟航空公司的运营基地,是星空联盟在欧洲的最大枢纽机场法兰克福机场70%的客源是由星空联盟成员贡献的,而汉莎航空一家就给法兰克福机场贡献了60%左右的旅客吞吐量。

为此,法兰克福机场努力满足汉莎航空的需求,允许汉莎持有法兰克福机场10%的股份,同法兰克福机场保持密切沟通和紧密合作,就机场未来发展进行磋商,共同决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运营更加高效。

【加一段:我国机场政策如何改进??】枢纽机场的交通,对其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英国的希斯罗机场为例,它在在多模式交通的发展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希斯罗机场航班范围广泛,辐射直达欧洲和世界各大城市。

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给它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使之成为“轮辐式”航空网络大型枢纽。

希斯罗机场还是一个大型综合地面交通枢纽,具有英国东南部最大的长途汽车枢纽场站功能和公共汽车枢纽场站功能,未来还将成为铁路枢纽。

希斯罗机场还有一条城市轨道线路,该地铁线穿过伦敦主要酒店区,商业区和旅游景点,并可以与其余线路方便换乘。

还有与火车站相连的机场专线。

由于大力发展机场轨道快线,使得由机场至市区的时间远远短于乘坐私家车,增大其便利性。

希斯罗机场还有20条常规公交线路。

【这段还要删!!!!!!】以及法兰克福机场,它拥有发达的中枢航线网络及高效的旅客中转服务。

中枢轮辐式枢纽机场的中枢航线是将网络内的人流货流集中至枢纽机场,再分别集散至各自目的地的航线网络模式。

这完全取决于机场基地航空公司,及其联盟成员的航线网络。

汉莎航空公司定位法兰克福机场和慕尼黑机场,作为其在欧洲的主要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内枢纽机场。

通过这两个机场,把欧洲许多商业中心与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的汉莎航空枢纽相连,有的城市每天都有几次航班往返。

汉莎航空乘客可以在众多新的欧洲目的地中进行选择,并可从德国的几个机场直接起飞通过这种沙漏形的航班网络,形成了法兰克福机场强大的中转能力及中枢轮辐式航线结构。

可以说,只有中转旅客占比达到至少30%以上,才是一个真正的中枢轮辐式网络通过中枢轮辐式航班网络,汉莎航空协助法兰克福机场在进出港航班时刻资源上形成了4 个高效的航班波,国际中转旅客的最短衔接时间仅为45分钟,居世界国际枢纽机场之首。

此外,汉莎航空公司助力法兰克福机场成为欧洲惟一成功推出空铁联运服务的机场。

借助于发达的区域铁路和高速铁路网络,以汉莎航空公司为主导,与法兰克福机场德国铁路管理局三方共同合作与协调,通过明确的客运资源分析,在斯图加特火车站和科隆火车站为乘坐汉莎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提供了零米支线飞行服务。

该服务的实现需要机场和航空公司提供联程票务系统旅客信息和引导系统,火车站应配备行李输送系统,以及飞机和列车航班时刻表的协调等合作空铁联运的成功,不仅扩大了法兰克福机场自己的辐射范围,现有机场200 公里服务半径内覆盖了3800 万人口,这个数字占到了德国人口数量的一半,为法兰克福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我国通过对上海浦东机场的分析,与欧洲知名的机场中枢对比,可以发现正在缩小差距。

浦东机场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市东部, 面积40 k m,距市中心约30 k m。

1999 年9月建成通航。

目前, 浦东机场日均起降航班达600 架次左右, 航班量已占到整个上海机场的六成左右。

抵达和离开浦东机场的方式有: 机场巴士、私人小汽车、出租车和磁悬浮列车。

地铁2 号线也已延伸至浦东机场,地铁5号线、地铁7号线也都以浦东机场为终点。

总体来看, 这一交通走廊的综合交通体系已经在规划中初成体系。

在目前可以获得的交通方式中,与出租车相比,巴士的费用具有很大优势。

但是机场巴士也存在很大弊病,其运行速度受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行驶速度较低,服务水平低下,到达中心城区所需时间较长,对于携带行李较多的航空乘客而言,大巴所设站点过多引起不便和不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