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合集下载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一、名词解释1、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又称为社会性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

是保证政府职能部门的运行,发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与协调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政权巩固的物质条件。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包括三个部分,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含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外交支出(含对外援助支出)。

3、国防支出——指国家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而用于陆、海、空军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

具体来说,国防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其他支出。

其中,除民兵建设费外,其他各项支出均属中央预算专用科目。

国防支出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

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中央军委负责管理。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具体组织实施。

二、简述题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和国防的纯公共产品属性?行政管理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权力的国家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

国防是指国家制止和抵御外来威胁、攻击、侵害、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所预先采取的各种防护手段和措施。

行政管理和国防都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成本,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

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及分类.

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及分类.

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及分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

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

”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

弗里德曼对教育的外部性作了经典性的阐述:如果大多数公民没有一个最低限度的文化和知识,也不广泛地接受一些共同的价值准则,稳定而民主的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而教育对文化知识和价值准则这两个方面,均会做出贡献。

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上其他成员也会从中得到好处。

由于无法识别受到利益的具体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相当大的“邻近影响”。

不同教育阶层的外部性强弱与政府承担责任的差异

不同教育阶层的外部性强弱与政府承担责任的差异

不同教育阶层的外部性强弱与政府承担责任的差异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这三个教育层次相比,初等教育具有较大外部性。

因此政府公共教育资金普遍按照在初等教育尚未普及时,公共财力优先用于初等教育,在初等教育普及之后,加大中等教育公共投入的原则进行教育资金的分配。

中国研究开发支出的结构存在的问题1、财政投入不足,研究的财政拨款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小2、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不足,是科研的规模、创新能力等受到制约3、人均科研费用偏低,降低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才流失严重4、奖励制度不完善公共部门安排财政补贴支出的理由1、外部效益内部化的需要,通过补贴,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消费者需求,消除生产或减少消费产品所造成的效率损失2、生产者亏损补贴的需要,自然垄断产品采用边际成本定价,低价亏损,需政府补贴,以维持生产着的经营3、维护市场价格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需要,市场价格需稳定的产品4、稳定社会的需要政府职能范围鉴定与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压缩之间的关系行政管理支出是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行使其职能的保证,政府的职能范围直接决定了行政管理支出的水平,政府职能范围明确,有利于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缩减;行政管理规模的压缩也有助于政府明确职能,提高效率,但过度缩减也会影响政府职能的行使。

自然垄断产业基础设施经营中如何引入竞争机制1.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多元改制,并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2.尽快完善行业法规。

为了制止垄断行为,维护自由和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经营者合法权益,明确政府监管机构的职能,对市场准入条件、定价、服务质量等作出法律规定,以规范自然垄断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自然垄断行业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打破一家独大的局面。

4.加大市场执法力度。

整顿和规范涉及自然垄断行业的市场秩序,应紧紧抓住直接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通过财政政策如何稳定农产品价格1、政府增加对农产品的价格补贴,使农产品能更好地应对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适应市场环境2、政府扩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减少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的影响3、在农产品价格过高时,征收相应的附加税,过低时政府利用财政支出购进农产品,在价高时进行低价卖出4、利用财政支持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的建设,增强农产品的信息汇通。

教育外部性研究探微

教育外部性研究探微
认 为 对 教 育 而 言 , 的 外 部 性 是 普 遍 的 , 由 于 正 正 。
于 儿 童 自己 或 者 家 长 , 且 社 会 上 其 他 成 员 也 会 从 而
中 得 到 好 处 。 由 于 无 法 识 别 受 到 利 益 的 具 体 个 人
( 家 庭 ), 以 不 能 向 他 们 索 取 劳 务 的 报 酬 , 或 所 因 此 , 在 相 当 大 的 “ 近 影 响 ”。 范 先 佐 认 为 : 育 存 邻 教
身 的 发 展 动 力 , 益 几 乎 全 部 外 在 化 了 。 袁 志 刚 认 收 为 : 育 的 外 部 性 就 是 “ 社 会 收 益 大 于 个 人 收 教 其
王 凯 认 为 : 国 西 部 地 区 科 技 教 育 事 业 的 外 部 我
经 济 很 大 程 度 上 削 弱 了 其 对 地 区 经 济 的 积 极 推 动

育 的 功 能 , 没 有 讨 论 教 育 外 部 性 的 必 要 。 本 文 教 就 育 外 部 性 是 指 : 社 会 再 生 产 中 , 育 活 动 对 自 身 在 教 之 外 的经 济 主 体 产 生 的 收 益 或 成 本 , 种 收 益 或 成 这 本没 有通 过 当事 人 以货 币 的形 式得 以补偿 。
加 在 他 人 身 上 的 成 本 或 收 益 没 有 通 过 当 事 人 以 货 币 的 形 式 得 以 补 偿 。 外 部 性 导 致 市 场 失 灵 , 而 使 进
稀 缺 的资 源 无 法 通 过 市 场 配 置 达 到 帕 累 托 最 优 。 教 育 被 普 遍 认 为 是 具 有 “ 大 ”“ 正 外 部 性 ”的 现 很 象 , 教育 外部 性 的研 究还欠 系统 。 但
面 均 会 做 出 贡 献 。 结 果 , 童 受 到 的 教 育 不 仅 有 利 儿

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外部性问题

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外部性问题

二 运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原理说明 国家应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补贴
( 一)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和市场失灵 经济学 中,作为市场失灵的表现之~ , 外部性 ( 或者外部影响)指生产者或消费者 在 自己的活动中对他人或别的厂商产生了一
种有力 影响 或不 利影 响。 种影 响带来 的利 这 益 ( 益 )或有 害 影响 带来 的损 失 ( 收 成本 ) 圃 都 不是 消 费者 和厂 商本 人所 获得 或 承担 的 。 三者协调发展。 例如 , 杠河 流 的下游 , 民们 每天靠 捕 渔 鱼 为生 ,当一 家钢 厂 向河 中排 放废 水 时 , 负

Q1
Q2
大 学 教 育 的数 量
坝 代 商 业 MOD R U IE S E NB SN S
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外部性 问题
万 坤 沈 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 院 辽 宁沈 阳 1 0 4 0 3 1
的外部性 就 出现 了。这里 , 商的 私人成 本 厂 低于 他给全社 会带 来 的成本 。 当一 个房 主重 新修理他的房子并种植一个惹人喜爱的花园 时, 就产生了正的外静 陛。所有的邻居都 因 这一活动而收益, 而房主在作出重新修理房 子和 美化 的决定 的时候可 能并没有 把这些收 益考 虑 存 内。这里 , 房主 的私 人收 益低于 全
} 会 的收 益 。 L
【 文章 摘 要 】 我 国大学生 就业制度 也 经历 了由 “ 包统 分” 到 “ 需 见 面 , 向选 择 ” 统 , 供 双 , 再 到 ‘ 向选择 , 自主 择 业 ” 的 变革 过 ‘ 双
程。笔者 在此从外部性和 需求两方 面分
析 高等教 育 市 场 ,给 出政 策建 议 。
三 、总 结
通过 以 L 分析 ,笔者 认 为 高教 目前 存 在 以下 问题 :…方 面 ,国家在 大力实 行扩 招 政 策 的 同时 ,学 杂 费 等各 项 费 用 却年 年 增 加, 已经到了一 个中等收入家庭难以维持的 一 程度,所以难以形成有效需求。另~方面, 一 由于 外 部影 响 , 等教育 需要 国家 的大量 财 高 政 补贴 , 目前的 现状是 用于 教育 的 支出的 而 增加速度远远低于我国 GD P增长速度。三 是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够密切 , 学术科研成 果 不能 够及 时 的 、完美 的服 务于 社会 生产 。 企业 对 大学 的支持 不 够 。 政府 一 方面应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财 政支持, 让高等教育市场尽可能的达到有效 均衡 。另一方 面要 发挥 宏观调 控职 能 ,处理 好企 和大学 的 关系 ,使生 产 、科研 、教育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

外部性案例分析外部性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为对非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第三方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未被市场价格体现的。

外部性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它对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都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外部性对市场和社会的影响。

案例一,环境污染。

在工业化进程中,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会选择不负责任的生产方式,导致大量的废气、废水排放到环境中。

这种环境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企业并不为此付出成本。

这就是生产负外部性的典型案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限制和处罚,从而内部化环境成本,促使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

案例二,教育外部性。

教育外部性是指个人接受教育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会波及到整个社会。

比如,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会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市场价格无法完全体现的。

因此,个人接受教育的决定不仅会影响自身,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教育资源、制定教育补贴政策等方式来内部化教育外部性,从而促进社会的长期发展。

案例三,健康外部性。

健康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会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

比如,一个人接种疫苗可以不仅保护自己,也可以减少周围人的感染风险。

然而,个人的健康行为往往并不会考虑到周围人的利益,这就产生了健康外部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供免费疫苗接种等方式来内部化健康外部性,促使个人更加关注自身健康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综上所述,外部性对市场和社会都有重要影响,它可能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失灵和社会福利的减少。

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外部性的存在,通过内部化外部性,促进市场的有效运行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际上出现了一种人才结构上相对过剩的危机。 ( ) 三 缺乏 团队精神
高校作 为一个社 会组 织为了生产“ 服务 ” 个产品 , 这 建 立了由机构 、 人员 、 职权 、 制度和文化等要素组成 的相 互 协作 的开放系统 。 目前 , 学校 内部机构的组织方式 为 :
些资金的使用来看 , 一部分是高校为 了培养学 生所必需
) 男, , 湖北仙桃人 , 讲师 , 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学、 发展经济学等教学与研究。
7 ・ 8
维普资讯
行政管理主要为直线式 , 业务管 理 主要为职 能式。这种

般 而言 , 市场失灵 由三 种原 因造 成 : 息不对称 、 信
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方 式 , 主要特 点是条 其 块分割 , 各部 门充 分强调 自身的职 能。但 是在市 场经济
条件下 , 社会对学 生 的要求 发生 了变 化 , 先计划 经济 原
外部性问题 以及市场势力 , 些都会带来 配置无效率 和 这
生产无效率。理论 上 , 只有 当价格等于边 际成本时才 能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 是由于存在控 制市场力量 的垄 但 断行 为 , 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 因此带 来效率 损失 , 要在市
年 的学 费是 4 3 7 0元 。国家按人 头每人 投入 60 3 0元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 中国社会正在 以前所未 有的速 度发生着深刻 的变化 , 社会经济体制 由计划经济 向市场

这样算来 , 学校每年培养一个学生 的费用是 1 1 . 万元左
经济转变 , 民生活 水平 显著 提高 , 会生产力 得 到 巨 人 社 大的释放。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 断完善改进 的过程 , 任 何事物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 响 , 处于 市场经济环境 中

论教育的外部性

论教育的外部性

摘要:教育的外部性,是指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教育的外部性具有正向性、多样性、持续性、不易量化性等特性。

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类、归纳,可以更好地为解决教育外部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

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

”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在对外部性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第一种定义。

教育外部性是外部性外延发展的产物,与医学外部性、思想政治外部性、政府行为外部性等一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样影响着人们的教育理念。

论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含义 特征与表现

论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含义 特征与表现
2、长期性: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影响往往具有长期性,它不仅影响到受教育 者本人的现在,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甚至后代。
3、不确定性: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其产生的结果 可能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4、复杂性: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影响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它涉及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
综上所述,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是相互关联的概念。外部性是经 济活动对外部的影响,而网络外部性和网络效应则是这种影响在网络环境下的特 殊表现。在实践中,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影响,以实现经济活动 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二
一、外部性理论的内涵
外部性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或决 策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得到 补偿。外部性理论涉及到社会、环境、资源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经济现象以及 制定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4、政治影响力:高等教育能够提升人们的政治素养和参与度,推动社会的 民主化进程。同时,也可能产生精英统治的现象,使得社会的权力更加集中。
5、就业效应:高等教育的扩大能够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就业机会,但 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就业压力。
6、社会阶层流动:高等教育被视为社会流动的重要机制,它能够提升弱势 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然而,现实中高等教育的机会往往并不 平等,这也成为一种社会不公现象。
3、促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外部性理论对于促 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 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溢出效应,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在 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外部性因素,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

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

从高等教育产品的性质看高等教育的供给编者按:该文是参与今年本刊2期《问题争鸣》栏目关于“如何完善高等学校运行机制提高我国高校运营效率”讨论的稿子。

该文作者认为“由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而由市场提供的高等教育则是私人产品”。

“由于目前高等教育供给相对供给不足,所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应该是在当前条件下的合理选择”。

这就对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提出的“政府退出高校经营市场”论(见本刊2009年第2期刘芳博士的《如何提高我国公立高校运营的效率——一个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不同观点。

欢迎各方学者继续踊跃参加讨论。

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并不具备完全公共产品的属性,本文认为由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而由市场提供的高等教育则是私人产品。

因为其所具有的外部性,要求政府在高等教育的供给上必须负有主要供给者的责任。

同时也因为其不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就使市场供给具备了可能性和合理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由于高等教育供给相对不足,所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应该是在当前条件下的合理选择。

标签:高等教育;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经济学视角高等教育是否是公共产品的争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

对高等教育属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到底是由政府还是市场来提供这一产品的不同观点的产生[1]。

本文认为要想明晰高等教育的提供主体,首先要明确高等教育的属性,而要明确这一属性,必须从公共产品的性质出发来界定。

一、公共产品及其外部性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公共产品是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

非竞争性是指,就某种商品而言,多一个人消费既不会增加生产该商品的边际成本,也不会降低边际效用;非排他性是指,某商品并不存在这样一种机制能有效地将未付费的消费者排斥在外,国防就是符合这一属性、最典型的公共产品。

首先,对一国公民来说,国防不会因为人口的增加和减少对其成本和效用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享有国防带来的保护,新成员的加入并不会增加国防支出也不会降低国防对原有公民所产生的保护程度;其次,国防不能把任何一个公民排斥在其保护范围之外,不会因为个体对国防的贡献程度的差异而提供不同等级的保护。

浅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效应特征

浅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效应特征

才所给 社会带来的外 部性效应是 明显不 同的 ,因此高 等教育的外 部性具 有差异性 。 ( 四)外部性具有难 以度量 性。高等教 育的外 部性不仅仅体现 在经 济 方面,在社会方 面的外部性效应 也十分明显 ,很 多国内外 的学 者运用 相 关模 型对高等教 育的投资收益率 进行对 比分析 ,但 却一直很难找 到一 一 个科学合理 的模 型,因为这种估 量分析往往是在集 中在某一方面 ,某一‘ 阶段进行的估量分 析,很难 能够代 表高等教育外部 性动态 的全部 。高等 教 育的外部性效应体 现在多方面 ,具有多样性 的特 征,不仅体现在 经济 方面,还体现在政 治、文化 、社 会等各方面 ,所 以从这方面 来看,除 了 经济领域 ,很 多方 面是难 以进行 具体的数字度量 的,因此高等教 育的外 部性具有难以度量性。 ( 五) 外部性具有 连续性。高等教 育正的外部性效应是主 要方面 ,对 经济 、社会等 各方面都有影 响,因此国家不遗余 力的发展高等 教育 ,集 聚 各 种 力 量 兴 办 高 等 教 育 。 高 等 教 育 的直 接 受 益 者 是 接 受 高 等 教 育 的 个 人,个人在接 受到高等教 育以后,把这种成果 会传达到社会 ,对社会带 来 正 的外 部 性 效 应 ,这 种 外 部 性 效 应 不 是 阶 段 性 的 ,是 具 有 持 续 性 的 , 并且随着时 间的推移 ,这种 外部性效应 的表பைடு நூலகம் 会越来越突 出,这突 出表 现在人力资 本的存量 的增加 ,当接受高等教 育的人把其 学到的知识技 能 运用到 实践 中,这 明显可 以增加人力资本 的存量、 当然 也不可忽视高 等 教育的外部性 效应对社会 的持续性的影 响,比如社会风气 的改变 、社会 价值观 的改进等等 ,这都 是有具有连续性 的,不会突然 中断,因此 高等 教育的外部性具有连续性 。 结合 以上对于 高等教 育的外部性 效应 的特征 的分 析来看 , 在经济 学 中,认为 外部性经常 导致 社会资源配置 的低 效率 ,在 高等 教育领域 同样 存在着这样 的 问题 ,高等 教育的外部性 同样 也会导致 教育资源配置 的低 效率 ,不利 于高等教 育的健康发展 ,当然对 于产生 负外部性的主体应 该 采取一定 的措施来遏制 负外部性 的不利影 响,这是很 明显需要去研 究和 分析 的 ,因为 负外 部性 的 问题 解决 了 ,高等教 育资源 配置 才能 得 以优 化 。但 是对 于 高 等 教 育 的 正 的 外 部 性 问 题 , 却 被 忽 视 了 , 都 会 认 为 正 的 外部性 问题是高等教 育的有利方面 ,不需要解决 ,但 事实上 ,正 的外部 性 问题 同样 也会产 生高等教 育资源配 置的低 效率, 这 也必须 引起高度 重 视 ,对 于 产 生 正 的 外 部 性 的 主 体 ,如 果 长 时 间得 不 到 一 定 的 补 偿 , 那 么 提供 高等教育 的相 关主体 ,会没 有积 极性可 言,一旦这些主体减 少高等 教 育的供给 ,使得 其小于社会 需求 ,这对 国家和社 会都会产生非 常大 的 损 失,因此 国家在 着力规避高等 教育的负外部性 的同时 ,必须 明 白高等 教 育的正的 、负的外部性 问题 的实质是 同一个 问题 ,即外部性会 导致资 源配置 的低效率 ,更何况高等教 育的负外部性 问题 的根源之一 也是高等 教育的正的外 部性而引起 的,所 以也必须解 决高等教育正 外部 性会 引起 的供 给 不 足 问题

教育的外部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筛选理论

教育的外部性——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和信号筛选理论
的影响。根据外部性作用 范围及 对象 的不同 , 育的 外部性 主要 表现 雇 主和 受教育者信 息不对称 的状况下 , 育避免 了在人 才配 置中一 定 教 教
在对 家庭 、 地区 ( 或社区) 以及整个社会三个领域 , 从而确定教 育在 这三
个领域 中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 二 、 于人 力资本理论教 育的外部性 基 1 人力 资本理论框 架下教 育的正外部性 、
四、 讨论
1教 育 的 溢 出效 应 、
具有流动性 , 因此就导 致教育具有溢 出效应。。 那些生活在没有为教育的成本做贡献的地区的人I 当一个受 门,
而为教育 投入资金的社区 多可持续的社会收益 。最重 大的影 响当然是 对经济 发展 的作用 , 主要 过教育的人搬迁到本社区时获得了公共收益 , 却损失这些收益。结果是一种资金分配的低效率, 原因在于, 如果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 包括 。 技术变革的增加 , 特别是技术的普及 。 人员外流 , 么对投入教育的社区来说 , 那 就会产 生社会收益损失。教育的 2 人 力资本理论框 架下教育 的负外部性 、 这种外部性仍待更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 受教 育者家庭的负外部 性。受教 育者 的家庭要 为受教 育者 溢出效应是明显的 , 1对 接受教育而付出相应的成本 , 首先表 现为 受教育者 因为 受教 育而放 弃 2 教 育的作 用及其 外部性表现 可能处于两种理论极 端 中的某一个 、 的收入。十六周岁以上的受 教育者 如果继续 接 受教育 。 就意 味着 家庭
教育的 外部性
高 校 管 理
教 育 的 外 部 性
基 于人 力资本理论和信 号 筛选理论
董 关 鹅
( 河南科技 学院人 文学院
河南新 乡 4 3 o ) lo 3

高等教育外部性分析

高等教育外部性分析

第二个问题
• 高等教育投入比例偏低: • 我国2005年高等教育投入经费占GDP的比 重约为1.46%, • 而同期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德国1.8%,英国1.6%,美国 2.1%,法国1.5%,日木1.2%, • 但,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基数很大,与我 国相比,他们对教育投入总量的绝对值远 大于中国。
根据效率要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 教育人才产品应该为Q*点,教育成本应该 为P*点, 由此可得出高等教育具有正外部性。
• 教育的正外部性主要表现: • 第一,加快社会技术进步与信息传播; • 第二,减少劳动力市场交易中的交易费用,这对 劳动力交易的双方而言都是节约的; • 第三,教育能改善受教育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 健康状况; 第四,降低生育率; 第五,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其子女更好的成 长; 第六,受教育水平提高会大大降低社会犯罪率,提 高社会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教育投入在p0时教育部门生产的人才产品为r1教育的边际成本等于教育的边际收入即mcmpr24教育部门通过对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产品进行培养人才产品对他人家庭集体和社会的福利做出了贡献这样把普通的人转变成人才开发了人力资源使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要素禀赋结构得到优化其他部门如企事业单位直接使用人才产品的边际收益为mer即边际外部收益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需要不断增加
由于对高等教育师资队伍投入的不足,就会影响教 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创 造力和想象力,对培养高等教育人才产品是不利 的; 也会影响高等教育人才产品的质量,影响高等教育 的边际收益。
克服负外部性的几点建议:
• 1、稳定甚至降低学杂费在高等教育经费中 的比例,防止教育返贫; • 2、多方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尽早回收家庭教育成本; • 3、协调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避免高 等教育对它们的挤占;

高等教育市场中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基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效应

高等教育市场中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基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效应

2 高 等教 育 的 正 外 部 性 决 定 高 等 教 育 市 场 需 要 政 府 发 挥
作 用
到 最佳 的 资 源 配 置 状 态 。高 等 教 育 市 场 本 身 不 具 有 自发 机 制 , 此 在 高 等 教 育 领 域 , 府 的 介 入 显 然 完 全 有 可 能 对 政
而且 有 必 要 , 府 的 适 度 干 预 能 够 有 效 防 止 市 场 失 灵 带 来 政
变政 府 管理 职能 。
1 经 济 学 中的 外 部 效 应 释 义
下 的资 源 配 置 将 偏 离 帕 累 托 最 优 的 状 态 。 等 教 育 具 有 _高 2 外 部 正 效 应 的 本 质 特 征 , 的 外 部 正 效 应 的 承 受 者 为 社 它 会 , 要 表 现 为 其 科 技 发 明 可 以 推 动 社 会 生 产 力 水 平 的提 主 高 , 善 人 民 的生 活 质 量 , 过 传 播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 高 人 改 通 提 口素 质 , 人 类 社 会 创 造 一 个 良好 的 文 化 氛 围 , 进 社 会 为 促
经济的巨大发展t 。
在 现实 生 活 中 , 个 生 产 者 或 消 费 者 的 经 济 行 为 发 生 单
的 私人 成 本 和 收 益 与该 行 为 的 社 会 成 本 和 收 益 一 致 , 无 既 成 本 外 溢 , 无 收 益 外 溢 , 种 理 想 的 状 态 并 不 成 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也 这 般 而言 , 个 生 产 者 或 消 费 者 的 经 济 活 动 常 常 给 社 会 上 的 单
随 着 我 国高 等 教 育 发 展 规 模 越 来 越 庞 大 , 级 政 府 面 各 对 日益 增 长 的 高 等 教 育 支 出 也 越 来 越 感 到 力 不 从 心 。高

高等教育外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高等教育外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高等教育外部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虽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术,以使其在未来的职业中获得成功,但是高等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如此。

事实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重要的外部性影响。

一、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外部性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市场交易的成本或收益会影响到该市场之外的其他人的利益。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正向外部性行为,即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仅可以提高个人的收益,也可以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存在多种外部性效应,如:1.人力资本外部性由于人力资本是一种与人类有关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而这些人力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个人生产率,此外,人力资本的增加还提高了社会的总体生产率。

因此,高等教育的投资不仅仅能够增加个人的工资,还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率。

2.外部经济效应高等教育对社会有利益的最重要渠道是所谓的“外部经济效应”。

高等教育所能培训出的优秀人才能以其有才能的方式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和企业创造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创新的外部经济效应在现代经济中,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高等教育的创新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大学教授、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发明创新、研究成果的应用和产业技术创新等方面。

因此,高等教育所导致的创新外部性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重要。

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促进尖端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会拥有独当一面的专业技能,这些人才可以在各种不同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尖端技术领域。

高等教育的质量越高,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越具有创造力,能够创造出更加先进的尖端技术,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成人高等教育的外部不经济性探析

成人高等教育的外部不经济性探析

不 经 济 。本 文 在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存 在 问 题 阐述 基 础 上 , 析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的外 部 不 经 济 性 , 过 建 立 模 型 对 成 人 高 探 通 等 教 育 的外 部 不 经 济 性 、 人 高等 教 育 和 本 科 教 育 的关 系进 行 研 究 , 提 出建 议 。 成 并 关 键 词 : 部不 经 济 性 ; 校成 人 教 育 ; 科 教 育 外 高 本


成 人 高等教 育的现 状和存 在 问题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 的高 等成 人 教 育 获得 巨大 发 我 展 。“ 发展 高校成 人 教 育 , 表 着 教 育 改革 与发 展 的 代 潮 流 与方 向 , 是传 统学 校教 育 向终 身教育 、 终身 学习发 展 的一 种新 的教 育制 度 , 于 提 高全 民族科 学 文化 素 对 质 , 2 世纪 的 中 国成 为人 人 皆学 之邦 , 设 一个 学 使 1 建 习型 的社会 , 促进 全面 建设小 康社 会 目标 的实现 , 实现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兴 , 义极 其重 大 。 意 ” 在 成人 教育 获得 迅 速发 展 的同 时 , 成人 教 育特 别 是 成人 高等教 育 出现 了一 系列 的 问题 : ( ) 一 教学 体系 陈 旧 , 缺 时代 特点 。 我 国的高 校 欠
收 稿 日期 :0 9一I 20 I一2
经 济学家 罗森 ( re .R sn 和瓦 里安 ( ai ) HavyS oe ) V r n 等 a 坚持认 为 教育 就 是 私 人 产 品 , 是 由政 府 ( 政 府 参 但 或 与) 提供与 生产 。我 国学者 蔡 防 ( 9 8 等 也 对 教育 服 19 ) 务是公 共产 品或者 准 公共 产 品这 一 结论 提 出质 疑 , 胡 鞍钢 ( 0 3 等认 为教 育就 是一种 私人 产 品。 20 ) 虽 然看法 不一 , 是对 基 础 教 育 的 属性 基 本 上 认 但

论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含义、特征与表现

论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含义、特征与表现

论高等教育外部性的含义、特征与表现
乐志强
【期刊名称】《煤炭高等教育》
【年(卷),期】2006(024)006
【摘要】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是指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所带来的市场之外的有利影响,而这种有利影响的接受者并未付出任何成本的现象.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既有一般正外部性的特征,又有其独特性;既有教育外部性的一般表现,又有其特殊性.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乐志强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成人高等教育有效教学的含义及特征 [J], 陈龙根;陈晶晶
2.浅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效应特征 [J], 覃文杰;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J], 吴跃文
4.论同一性的含义、特征及其表现 [J], 张春荣
5.电信网络外部性的一个注释及管制实践含义 [J], 陆伟刚;刘志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教育的外部性

论教育的外部性

‎‎‎‎论教育的外‎部性摘要‎:‎教育的外部‎性,是指教‎育的举办和‎产出除了达‎到国家和个‎人的教育目‎的外,还会‎给其他社会‎团体和个人‎带来经济、‎非经济的影‎响,但教育‎却不能向受‎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直接补偿‎或不必要补‎偿。

教育的‎外部性具有‎正向性、多‎样性、持续‎性、不易量‎化性等特性‎。

对教育的‎外部性进行‎界定、分类‎、归纳,可‎以更好地为‎解决教育外‎部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育外部性‎;外部性教‎育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促进个人‎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是‎教育正外部‎性的众多影‎响之一,然‎而教育外部‎性也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使用无法达‎到帕雷托最‎优,影响到‎国家对教育‎补贴的政策‎,以及个人‎对教育的投‎资。

因此理‎清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及‎性质,分析‎其影响,找‎出适用于教‎育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对于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具有巨大的‎价值。

‎一、‎教育外部性‎的界定‎外部性是任‎何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问题,最初‎由马歇尔在‎1890年‎《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部性的概‎念,经过庇‎古、科斯等‎人的批判补‎充,外部性‎理论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充,为解释‎和解决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纵观众多‎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界定,无‎非从两个角‎度:‎一‎是从外部性‎产生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二‎是从外部性‎接受主体的‎角度来定义‎。

前者代表‎性的定义首‎当推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定义:‎“‎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

”第二‎类如兰德尔‎的定义:‎“外‎部性是用来‎表示…当一‎个行动的某‎些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当今社会,外部性对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外部性是指有关市场结构和经济环境下学校活动的各种相互联系的外来因素,它决定着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势和结果。

外部性是由内部变量环境所形成的,其包括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宏观社会政策的实施、发展态势、市场政策和经济状况等。

特别是金融危机带给了高等教育系统前所未有的外部性影响,包括波动资金供应、加剧竞争、新兴市场大幅上涨等。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重塑,消费者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性干扰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机构理念受到了市场的充分反馈,因此高校被迫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带动的办学方向。

错综复杂的外部性环境必然决定着教育机构的各项发展规划,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及高等教育能够把握机遇,转变发展方向及增强内部凝聚力,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另外,随着信息化发展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带来了虚拟实体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兴起,使得高等教育和社会人才培养更加多样化,外部性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外部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会对高校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冲击,是影响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关键因素。

为了应对外部性带来的挑战,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特别侧重于加强内部凝聚力,深入发掘内部资源,以改善外部性环境,促进学校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高等教育的外部性
几乎多有的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的伴有外部性,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被普遍认为都是具有“很大”“正外部性”的现象。

卢卡斯认为,劳动者接受教育后,本人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会提高,同时通过“潜移默化”,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

但他并不因此获得额外的报酬,高等教育也是同一个性质的。

高等教育外部性指的是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所带来的额外的成本或收益,而这种有利影响的接受者并未付出任何成本的现象。

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传递不通过价格机制,其接受者无需付出成本,其他受益者并不需要对高等教育的外部收益进行付费;第二个特征,在个人获得收益的同时,其他人也获得了收益。

比如:教育程度的提高使我们的收入增加,增加的同时也会为国家交一些税,具有外溢性,这两种收益具有不可分割性。

但它具有特殊性,它是高等教育外部性的极端表现。

高等教育服务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变得拥挤,它的效用虽然为全社会成员所共享,但是在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

因此经济学家又称它为俱乐部产品,即如果学生不服学费就不能享受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排他性。

第三个特征,引起他人效用的增加或者成本的减少。

由于高等教育外部性的接受者无需付出成本,因此会使效用得到增加,其成本相对减少。

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税收收入。

一般而言,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其入水平也是比较高的,因其缴纳的税收特别是个人所得税也是比较多。

哈佛大学毕业的学子都是比较顶尖的人才,一般都是进入比较尖端的各行各业,其年收入也是一个很大数字,那么所证得税收也是比较高的。

(2)增加社会内聚力,公共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一种共同文化准则,这种准则可以低交易成本、缓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社会冲突。

就比如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就比较重视和平发展的观念,也是促进世界和平的一股力量。

(3)减低犯罪率,改善社会治安状况。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法律意识较强,因此相对更少的选择犯罪。

(4)降低人口出生率。

提高教育水平,特别是妇女的受教育水平,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口出生率。

(5)改善社会健康状况。

教育使人们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水平。

(6)保持和发扬民主自由。

受过教育的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政治思想觉悟,参政议政的能力比较强。

从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是对经济、社会、政治展开来讨论的。

高等教育对于经济的正外部性来看,高等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在经济方面都会产生一定正的外部性,在这方面,人力资本理论体现这一观点。

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揭示了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一种政策工具。

高等教育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持和人力资本。

而且还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各方面的人才。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的正外部性来看,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和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较多的联系在一起。

柯恩认为。

教育的社会收益中有外部收益,即那些归因于教育投资而本人不能获得的收益。

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很难用数字来表现出来,在上一段的(2)(3)(4)(5)的侧面才可以看得出来。

并且高等教育对于社会价值的正外部性表现为对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最主要机构是大学,是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引领社会真善美的追求,坚持一种公平、正义、人权、自由的社会价值体系。

高等教育对于政治的正外部性来看,尽管现在很多大学都想摆脱政治来崇尚学术自由,但是总会无可避免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

把教育当作政治的工具也是许多教育哲学家的观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杜威,都认为教育受政治的影响和控制。

而且现在国家队高等教育在政治上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延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培养政治人才。

就比如美国的很多位总统大部分都是毕业于美国的名校,他们中很多是学习政治、法律的。

在很多人看来高等教育是只有正外部性或正外部性远远大于负外部性,不然世界上很多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上大学。

但是高等教育也是有自身固有的负外部性的:
其一:高等教育一直被看成是“脱贫致富”、“出人头地”的法宝,很多父母就算是砸锅卖铁,也想让孩子接受高等教育。

但是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加上农民增产不增收而高等教育的学费呈现“几何级
数”增长之势的多重压力下,“教育返贫”现象严重。

2004年,据甘肃省农业
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甘肃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数量占返贫总数的50%。

“教育”已成为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一大因素。

据调查,青海贫困农民的年纯收入在800元以下,而从1994年至今,中国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升至5000—8000元,学费猛增约20倍,而国民收入增长不到4倍。

近年在青海省属各大专院校就读的学生,每年学费和生活费等各项支出约需
1万元,一个家庭供养一个本科生,最少需要4万元,省外就读花费更高,相当于贫困农民50年收入。

教育返贫现在发生更多的是西部地区,他们大部分生活贫困,但是却要支付高昂的学费。

(虽然看起来不多,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
其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而需求膨胀,社会竞争日益炽热化,社会压力沉重,导致公众对高等教育“极端的非理性”,因此“应试教育”弊端难愈。

而我们现在一直倡导着素质教育,这与中国未来提倡素质教育相违背,不利于中国的教育方面的改革。

其三:教育资源浪费。

高等教育部门在国家计划指令下进行人才产品的生产,以应试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落后,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造成教育成本增加,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对于找工作都是比较眼高手低,但是他们在大学接受的教育又不能与实际的工作要求相符合。

一些高水准的工作岗位的确招不到人,导致资源没有充分利用。

其四:是最重要的一点,从以下的表格可以看出来,从社会收益率的角度上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呈递减趋势;从个人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初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最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略高于中等教育;由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不是特别明显,高等教育在收益率上明显是少于初级和中级教育,但是投入的成本却是比初级和中级的成本多的多。

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略高于社会收益率,这可以看得出来高等教育已经更多的属于私人物品的外化了。

这让我联想到德国这一个非常治学严谨的国家。

它仅仅依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慢慢的振兴发展起来的国家,现在已经是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了。

但是它的教育体制更值得我们思考的。

虽然德国的高等教育非常发达,但是只有14%的人数比例上大学继续升造,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接受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

而德国的
经济的繁华、精致高质量的产品是与那些接受非常专业知识的职业教育人才紧紧相联系的。

这说明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是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国家教育体系中所欠缺的。

教育收益率的国际比较
像刘琼老师说的那样,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存在的两个严重的问题:(1)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总收益中,有75%以上被内化为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高等教育的外部性很不明显。

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提高私人效用,其私人物品属性较强。

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很低,高的个人收益与低的费用收取不协调,
这种比例关系严重不对称。

所以今后在不断完善针对困难学生的自主系统的前提下,我国应适当提高高等教育的私人缴费标准,但是也要尽量减少教育返贫现象(2)在高等教育内部,与本科教育相比,研究生的外部性更弱,其私人物品属性更加明显。

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存在不同的有效率的交易治理机制。

对于高等教育这种准公共物品来说,应该是市场与政府共同调节,但是高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私人属性更大,则应该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

虽说现在今年的研究生的学费是自费,但是政府拨款支出比例还是相当大。

由此可见,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较强的私人属性,在管理的体制上,应该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增加学校的自主权。

政府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行对高等教育的支持。

由于高等教育的学费相对较低,政府承担了大部分的支出,学生应该相对承担适合的私人缴费,最好体现出“谁受益、谁缴费”的原则。

而且现在当地政府利用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使高等教育依赖政权,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独立,成为政权的另一个附属。

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教育的私人属性比本科教育更明显,对研究生教育可以实行更为开放的管理模式,比如,在课程设置、招生规模、缴费等方面,赋予学校更多的权限,让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灵活把握,相关部门只需在宏观上进行指导调节。

由于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不是很明显,越是接受更高的教育自我受益更大,其中的费用更是要得益者自己承担。

当前我国已经走向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这其中的过程也必然会涉及高等教育的外部性问题,探索这些问题,也有利于变革高等教育体制,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