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对策

【摘要】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状态经营的,不能及时给银行带来正常利息收入甚至难以收回本金的银行资产。目前国际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有:折价出售、不良资产剥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通过不良资产的证券化,对于加快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链接与融合,拓宽金融调控空间、扩大投资者选择范围、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并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处置手段不能很好地满足快速、批量处置巨额不良资产的要求的问题,最后共同探讨我国推行商业银行不良产证券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1 资产证券化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在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研究比较早。在理论研究方面,Arrow和Debreu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以严密的数理统计研究方法,证明了经济主体可以利用各种有价证券来防范金融风险,将金融风险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为金融资产证券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随着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国外关于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已经从产品设计进入到了风险预测,产品定价和证券化资产组合管理的研究阶段。GreenBaum和Thacker(1987)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模型,预测银行将把优质资产证券化,保留不良资产,同时提出银行税务管制的增加导致了证券化的兴起。Henderson(1988)提出证券化将融资过程分解,将融资过程的不同阶段的不同风险分散,并由能够冲抵和管理这些风险的机构承担,这样就有助于降低系统风险,提高金融市场效率。Morris(1990)等人分别在其著作中重点阐述了资产证券化三大基本原理即资产重组原理、风险隔离原理、信用增级原理。Carlstrom(1993)综述了证券化的动因,从微观层次上来看,是来自证券化参与各方的利益驱动以及政府的金融监管和推动;从宏观层次上来看,主要是由于它提高了经济中资产运营的分配效率和操作效率。Sparks(2002)等人在对政府发起和私人企业证券化的比较研究基础上,建立模型,得出市场结构、政府赞助和抵押物特征是影响抵押贷款利率的重要因素。Mansini(2004)等人通过实证近似计算,研究资产选择的最优方法。Gorton(2005)通过信用卡证券化的实证研究,解释了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现象,从而证明了表外融资的有效性。Loutskina等人提出证券化降低了银行融资条件对贷款供给的影响,低成本融资和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增加使银行愿意出售难变现的抵押物,而不是易变现抵押物,证券化导致了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深化,降低了贷款供给的冲击影响,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2 国内研究现状1

国内对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研究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李勇系统地论述不良资产证券化,论证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持否定观点的学者主要以胡伟献为代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银行不良资产质量差;缺乏大量、持续、稳定的长期资产供给;缺乏完善的不良资产定价机制和规范的金融中介机构;特设信托机构的缺位;不良资产的产权问题难以实现真实出售。更多的学者把国外成功的模式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孙毅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可以在我国实施的。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供给角度分析,我国不良资产比重高,数额大,处置的压力大,有创新的想法和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动机;从需求角度分析,虽然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但在我国个人投资者的实力和需求也是不能忽视的,另外,要考虑国外投资者对我国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的需求。

第二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信托分层结构进行分析。普遍的观点认为,信托是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立足点,是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模式。王丽瑞对信托分层结构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认为信托分层结构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符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且实现了不良资产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能够较好地保护不良资产发起人的利益,同时为国内投资者增加了新的投资产品。信托分层结构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信托分层不能满足证券化流动性的要求;信托分层结构不能保障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本金的安全性。解决的办法可以选择通过对信托产品的标准化评级后,向银行质押来解决信托产品的流动性。

第三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展开,试图在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设计、制度安排、定价等问题上有所突破和进展。尹龙等从制度方面探讨了证券化发展的动因。何小锋等提出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一个核心原理、三大基本原理”。彭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运作机制,包括商用房地产抵押担保证券结构、抵押贷款债务结构和清算信托结构。在这三个基本结构中,商用房地产抵押担保证券结构适合于不良贷款按揭贷款或抵债房地产的证券化,不适合无担保无抵押不良贷款。抵押贷款债务结构适合于任何类型的不良贷款和重组贷款的证券化,不适合抵贷资产。清算信托结构更适合需要以变现方式来处置的不良资产。

总之,目前国内学者对资产证券化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理论创新不足,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资产证券化尤其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更贴近现实的研究。

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相关概念

1.1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指处于非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资产,在此特指那些流动性不强、盈利性有限、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的资产,如银行的呆坏账等。根据银监会2014年2月1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

1陈敏.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探究[J].经济师,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