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建筑工程塔吊基础计算表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报审表
![塔吊格构式基础计算报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0d2883f7f90f76c660371a04.png)
地面粗糙类别:A类近海或湖岸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0.5;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主弦杆宽度c:250mm;
非工作状态:
所处城市:浙江杭州市,基本风压ω0:0.45 kN/m2;额定起重力矩Me:0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30kN;塔吊倾覆力矩M:939.9kN·m;
工作状态:
序号
审核要点
计算过程
结论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非工作状态:Nkmin=Fk/4-(Mkmax×a×2-0.5)/(2×(a×2-0.5)2)=225.4/4-(939.9×3×2-0.5)/(2×(3×2-0.5)2)=-165.19kN;
工作状态:Nkmin=Fk/4-(Mkmax×a×2-0.5)/(2×(a×2-0.5)2)=285.4/4-(939.9×3×2-0.5)/(2×(3×2-0.5)2)=-150.19kN;
需抗拔验算
2
塔吊与承台连接的螺栓验算
非工作状态:
1)螺栓抗剪验算
Nv=1.2Vk/n=1.2×56.82/12=5.68kN<100.53kN;
2)螺栓抗拉验算
Nt=1.2Nkmin/n1=1.2×165.19/3=66.07kN<97.92kN;
3)螺栓同时受到剪力以及拉力时的验算
((Nv/Nvb)2+(Nt/Ntb)2)0.5=((5.68/100.53)2+(66.07/97.92)2)0.5=0.68;<1
所处城市:浙江杭州市,基本风压ω0:0.45 kN/m2,额定起重力矩Me:600kN·m;基础所受水平力P:30kN;塔吊倾覆力矩M:939.9kN·m;
设计示意图
土层参数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75a23def01dc281e43af016.png)
光面钢筋 m 1.5 ~ 3.5N/m
m 2.5 ~ 6.0N/m
1.5 ~ 3.5N/mm 2 2.5 ~ 6.0N/mm 2
23
1036.464
-500.664
2072.929 1666.301 904.779 2571.079 Rk实际>R,符合要求 1542.648 满足要求
0.65% 0.003267
20.000 10.4
30
9.9 0.017 0.044694 0.000675 0.809675
44694395045 67522500
i=(I/A)0.5
λ=H/i f y 2 3 5
λ=H/i f y 2 3 5
最大应力
σ=Ni/Aφ
最大应力
σ=Ni/Aφ 钢构件插入桩深度(不计钢柱顶端阻力)
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应力(光面钢筋取1.5~3.5)
型钢等截面圆钢直径
插入桩长度
h=Ni/(τ×π×d)
型钢上部水平钢板焊接强度验算
焊接强度 塔吊拔力 焊缝长度 焊缝高度,等于6
N/mm2 N/mm2
kN/m2 m m
N/mm2 N mm mm
mm2 KN KN KN N/mm2
颗 mm m㎡ N/mm2 N/mm2
12
42535.38462
153.9904
42689.37502
204528
计算值
60.0 9.3 1.6 20.0 587.0 60.0 186.0 348.0 1242.0 72.0 -9.05 2.0 0.80 1.600
C12槽钢 塔吊水平力引起剪力 扭矩引起的剪力 水平力和扭矩组合作用剪力 槽钢抗剪强度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
![塔吊基础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d7e5e3f5727a5e9856a6137.png)
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一)塔吊基础设计计算 1、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十字梁设计为1100×1500、砼C25,适当配置钢筋,本基础坐落在5根桩上,即本塔吊基础设计, 2、基础十字梁钢筋设计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十字梁所受的荷载为F1=F2=150KN 截面尺寸为1100×1500,砼为C25假如十字梁双排钢筋为5Φ25验算如上草图,M max F ×a =150×3.00=450KN.M 查表:ρ=0.26%As =ρ×b ×h =0.26%×1100×1500=4290mm 2A 设=4908mm 2 >As =4290mm 2故十字梁双排配筋满足要求。
3、 稳定验算以知条件:基础所受的垂直荷载 476KN基础所受的水平荷载 24KN 基础所受的倾翻力矩 1220KN 基础所受的扭矩 185 KN.mm 基础设计重量 610 KN.mm计算塔吊在非工作情况下是否稳定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 OMe =(M+H ×h )/(V+G )≤Le/3=(185×103×24103×50)/(476×103+610×103)=1.28<=2.03L/3 故基础满足要求 五、塔吊稳定验算:(1) 塔吊在工作情况下有荷载稳定验算:K1=[G ×(c-h ×sina+b )-v ×(a-h )÷gt] ÷[Q ×(a-b )]=1.534>1.15 取a =0(2) 非工作下的稳定验算(取W3=2KN/M 风载按12级台风取) K2=[G1×(b+c1-h1×sina )] ÷[G2×C2-b + h2×sina+W3×P3]]=1.39>1.15故:塔吊在工作和非工作下均能保持稳定。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8074c538e9951e79b89279c.png)
塔吊基础计算一、天然基础塔吊在安装完毕后。
其下地基即承受塔吊基础传来的上部荷载,一是竖向荷载,包括塔吊重量F和基础重量G;另一部分是弯矩M,主要是风荷载和塔吊附加荷卸产生的弯矩。
塔吊基础受力,可简化成偏心受压的力学模型(图1),此时,基础边缘的接触压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可以按下式计算:图1塔吊基础受力简图(天然地基)图1塔吊基础受力简图(天然地基)其中:F————塔吊工作状态的重量,单位KNG————基础自重,单位KNG=b×b×h×ρ,单位KNb×h———基础边长、厚度,单位mρ——————基础比重,取25KN/m3e————偏心距,单位me=M/(F+G)M————塔吊非工作状态下的倾覆力矩。
若计算出的P min<0,即基底出现拉力,由于基底和地基之间不能承受拉力,此时基底接触压力将重新分布。
应按下式重新计算P maxF、M可由塔吊说明书中给出,将计算得出的最大接触压力P max和地质资料中给出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相比较,小于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即可满足要求。
二、桩基础对于有桩基础的塔吊,必须验算桩基础的承载力。
根据计算分析,在非工作状态下,塔吊大臂垂直于基础面对角线时最危险。
当以对角两根桩的连线为轴(图2—1),产生倾覆力矩时,将由单桩受力,此时桩的受力为最不利情况。
图2—1桩基础1、受力简图图2—2塔吊基础受力简图(桩基础)2、荷载计算当只受到倾覆力矩时:当只受到基础承台及塔吊重力时:3、单桩荷载最不利情况3、单桩最小荷载若计算出的P2<0,即桩将受到拉力,拉力为|P2|L———桩的中心距。
4、单桩承载力单桩的受压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共同承担的,单桩受压承载力为:单桩的抗拔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承担,单桩抗拔力为:R K2=U P∑q Si L i (2—6)其中:q p—————桩端承载力标准值,KP aA P—————桩身横截面面积,m2U—————桩身的周长,mPq Si—————桩身第I层土的摩阻力标准值,KP A kL i—————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m将计算所得的P1和R K1相比较,|P2|和R K2相比较,若P1< R K1且|P2|< R K2则可满足要求。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3808f14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0.png)
塔吊基础计算QTZ63塔吊天然基础的计算书参数信息:塔吊型号为QTZ63,自重(包括压重)为F1=450.80kN,最大起重荷载为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为M=630.00kN.m,塔吊起重高度为70.00m,塔身宽度为B=1.50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基础埋深为D=5.00m,基础最小厚度为h=1.35m,基础最小宽度为Bc=5.00m。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为H=1.35m,基础的最小宽度为Bc=5.00m。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为: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为: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为:其中,F为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1.2×510.8=612.96kN;G为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1.2×(25.0×Bc×Bc×Hc+20.0×Bc×Bc×D) =4012.50kN;Bc为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c=5.00m;W为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c×Bc×Bc/6=20.83m3;M为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00=882.00kN.m;a为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a=5.00/2-882.00/(612.96+4012.50)=2.31m。
经过计算得到: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为Pmax=(612.96+4012.50)/5.002+882.00/20.83=227.35kPa;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为Pmin=(612.96+4012.50)/5.002-882.00/20.83=142.68kPa;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为P=(612.96+4012.50)/5.002=185.02kPa;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为Pkmax=2×(612.96+4012.50)/(3×5.00×2.31)=267.06kPa。
塔吊天然基础计算
![塔吊天然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3dbbcfe172ded630b1cb634.png)
天然基础计算一、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40,塔吊起升高度H=100.00m,塔吊倾覆力矩M=400.0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40,塔身宽度B=1.60m,基础以上土的厚度D:=2.50m,自重F1=342.00kN,基础承台厚度h=1.50m,最大起重荷载F2=40.00kN,基础承台宽度Bc=6.00m,钢筋级别:II级钢。
二、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内容固定不变)1.最小厚度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7条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塔吊基础对基础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按照下式进行抗冲切计算:(7.7.1-2)其中: F──塔吊基础对基脚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拔力;其它参数参照规范。
η──应按下列两个公式计算,并取其中较小值,取0.00;(7.7.1-2)(7.7.1-3)η1--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η2--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6.70MPa;σpc,m--临界截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宜控制在1.0-3.5N/mm2范围内,取2500.00;u m--临界截面的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 o/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这里取(塔身宽度+h o)×4=9.60m;h o--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βs--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的比值,βs不宜大于4;当βs<2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这里取βs=2;αs--板柱结构中柱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性,取αs=40;对边柱,取αs=30;对角柱,取αs=20. 塔吊计算都按照中性柱取值,取αs=40 。
7种塔吊基础计算
![7种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4a5fe1c0b4e767f5acfcef6.png)
一、塔吊单桩基础计算书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60,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塔吊倾覆力距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0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Ⅱ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Ec=14500.00N/mm2桩直径或方桩边长 d=2.5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m=8.00MN/m4桩顶面水平力 H0=100.00kN,保护层厚度:50mm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1.2×(F1+F2)=366.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600.00=840.00kN.m三. 桩身最大弯矩计算计算简图:1. 按照m法计算桩身最大弯矩: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4.5条,并参考《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1) 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1/m):其中 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b0──桩的计算宽度,b0=3.15m。
E──抗弯弹性模量,E=0.67Ec=9715.00N/mm2;I──截面惯性矩,I=1.92m4;经计算得到桩的水平变形系数:=0.271/m(2) 计算 D v:D v=100.00/(0.27×840.00)=0.45(3) 由 D v查表得:K m=1.21(4) 计算 M max:经计算得到桩的最大弯矩值:M max=840.00×1.21=1018.87kN.m。
由 D v查表得:最大弯矩深度 z=0.74/0.27=2.78m。
四.桩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8条。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 偏心受压构件,其偏心矩增大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 l0──桩的计算长度,取 l0=4.00m;h──截面高度,取 h=2.50m;h0──截面有效高度,取 h0=2.50m;1──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解得:1=1.00A──构件的截面面积,取 A=4.91m2;2──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l0/h<15时,取1.0,否则按下式:解得:2=1.00经计算偏心增大系数=1.00。
塔吊基础计算书
![塔吊基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8db8a61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4.png)
塔吊分项参数计算塔吊是施工场地最重要的施工机械之一,其使用贯穿了整个工程。
在这过程中间隔时间长,不可预见性因素多,为确保塔吊的安全,以下计算都按极限苛刻条件下能保证塔吊正常工作计算。
即:塔吊设置在最大开挖深度处;型钢柱与混凝土灌注桩连接按光滑面锚固。
(计算详值见计算表格) 1.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F=F1+ F2F ——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kn F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kn F2最大起吊重量kn 2.单桩抗压承载力、抗拔力计算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条)F 十。
iV V-A- M =1.2 —±士 弱尹2" Z* ("+”计算结果为抗压,“-”为抗拔)其中 N i ——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 单桩个数,n=4;F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TG ——塔吊基础重量KNMx,My 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 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 方向距离mM ——塔吊的倾覆力矩kN.m3.桩长以及桩径计算 桩采用钻孔灌注桩R =f A +U £ f l >R = N xgk 实际 ppp s ii1U P =n d其中Rk 实际一一实际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KN桩端面承载能力KN桩侧摩擦阻力总和IUp£fsliKNR——单桩轴向承力安全值KN孔一一桩安全系数取2d桩直径m4.桩抗拔验算Ok=入RQk八k实际5.桩配筋计算桩身配筋率可取0.20%〜0.65% (计算取上限0.65%),抗压主筋不应少于6①10,箍筋采用不少于①6@3mm的螺旋箍筋,在桩顶5倍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①6@1mm,每隔2m设一道2①12焊接加强箍筋。
As = S桩截面*配筋率n = 4As/ (n 巾2)其中n ——竖筋根数根As ——钢筋总截面积m①一一竖筋直径m6.桩上部钢支柱计算钢支柱采用 hxbxtwxt = 350 * 350 x 12 x 19, H 型钢。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https://img.taocdn.com/s3/m/02e1d9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7.png)
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塔吊基础计算(格构柱)八、基础验算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 基础承受的水平力: H=71KN 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 M=1668KN.m(一)、塔吊桩竖向承载力计算:1、单桩桩顶竖向力计算:单桩竖向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Q ik=( P + G )/n ± M/a2式中:Q i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第i根桩的竖向力;P—塔吊桩基础承受的垂直力,P=449KN;G—桩承台自重,G=(4.8×4.8×0.4+4.8×4.8×1.3)×25=979.2KN;P+G=449+979.2=1428.2KNn—桩根数,n=4;M—桩基础承受的倾翻力矩,M=1668+71×1.3=1760.3KN.m;a—桩中心距,a=3.2m。
Q ik=1428.2/4±1760.3/3.2×2单桩最大压力: Q压=357.05+389.03=746.08KN单桩最大拔力: Q拔=357.05-389.03=-31.98KN2、桩承载力计算:(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R a = q pa A P+u P∑q sia L i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 pa、q sia—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特征值;A P—桩底端横截面面积;u P—桩身周边长度;L i—第i层岩土层的厚度。
5号塔吊桩:对应的是8-8剖的Z52。
桩顶标高为-6.8m,绝对标高为-1.9m,取有效桩长52m,桩端进入6-1粘土层2.19m。
a=1813.51>746.08KN 满足要求3、承台基础的验算(1)承台弯矩计算Mx1=My1=2×(746.08-979.2/4)×(3.2/1.414)=2268.88KN〃m (2)承台截面受力主筋配筋面积As=1.4×2268.88×106/(0.9×1300×310)=8757.7mm2塔吊承台配筋采用22@180双层双向计27根,Ag=10258.38mm2>As(3)承台截面抗剪切验算实际计算:βfcb0h0+ 1.25fyAsv h0/(s )=(0.05×16.7×4800×1250+ 1.25×310×8757.7×1250/180)×103=28576.7KN >>γ0V=1.0×746.08=746.08KN经过计算承台完全可以满足抗剪要求。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b7f8368a26925c52cc5bfd0.png)
五、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1、弯矩计算:
=217.4-
=95.4
=0.5×(5-1.6)=1.7 =1.6
= ×1.72×[(2×5+1.6)×(217.4+95.4- )+(217.4-95.4)×5]
=802.83
2.配筋计算:
=
=2379
钢筋配筋量应同时满足厂家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扣除基础自重及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面积
净反力,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
×560=672.0
×812.5=975.0
=1.4×1752.6=2453.64
= =1.49> =0.833
则 0.5×5–1.49=1.01
塔吊作用于基础上的水平力标准值( );
基础自重及其上覆土自重标准值( );
基础宽度( );
基础厚度( )。
2.荷载计算:
基础及覆土自重标准值:取地基土容重为16
=5×5×(1.3×底的弯矩标准值:
=1685+52×1.3
=1752.6
3.基底最大应力计算:
偏心距: = =1.277 < =1.667
太和县老城区建设改造工程C区
塔吊天然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13752-9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02
二、基本参数
塔吊型号:QTZ5013垂直力:560
QTZ6015塔吊基础计算
![QTZ6015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7b6aac50508763231121209.png)
附:QTZ6015塔吊基础计算1、塔吊概况本塔吊选型为QTZ6015,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四桩承台基础,借用四根工程桩作为基础桩,塔吊位于SR/SP/S7/S8轴区域,布设位置如下图:2、TC6015A-10E塔吊基础受力塔吊支座反力标准值M1=5100KN.mN=760KNV=117KN荷载系数取1.4承台尺寸见布置图:长:6945mm,宽:6769mm,高:1200mm承台自重:25×(6.945×6.735×1.2)=1403KN塔吊荷载及承台自重主要由四根工程桩来承担。
由于此承台形状为平行四边形而非矩形,需计算各工况后方可确定最大值。
工况一:塔吊大臂沿X方向时:每根桩分担的荷载为:压力\拉力:1.2×14034⁄+1.4×7604⁄±1.4×(5100+117×1.2)(5.315×2)⁄={1377.1KN−3.3 KN工况二:塔吊大臂平行于Y 方向时: 每根桩分担的荷载为:压力\拉力:1.2×14034⁄+1.4×7604⁄±1.4×(5100+117×1.2)(5.163×2)⁄={1397.4KN −23.6 KN工况三:塔吊大臂平行于长斜边时: 每根桩分担的荷载为:压力\拉力:1.2×14034⁄+1.4×7604⁄±1.4×(5100+117×1.2)7.805⁄={1626.9KN−253.1 KN压力: 1.2×14034⁄+1.4×7604⁄=686.9KN 工况四:塔吊大臂平行于短斜边时: 每根桩分担的荷载为:压力\拉力:1.2×14034⁄+1.4×7604⁄±1.4×(5100+117×1.2)7.036⁄={1729.6KN−355.8 KN压力: 1.2×14034⁄+1.4×7604⁄=686.9KN 综合以上分析桩分担的最大荷载为: 压力: F1=1729.6 KN 拉力: F2=−355.8 KN 3、塔吊承台受力计算3.1承台受弯计算板式承台抗弯计算的主要问题是确定外荷载引起的弯矩,在确定弯矩后,即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计算承台的配筋。
塔吊基础计算单
![塔吊基础计算单](https://img.taocdn.com/s3/m/93305b8ecc22bcd126ff0cde.png)
一、工程概况钢筋加工区采用ST60/15塔式起重机,塔身节段组成为1+11+1,吊钩高度41.8m ,最大起吊能力150t m ⋅。
二、荷载根据厂家提供的荷载,进行简化,如图所示:基础尺寸: 6450mm 6450mm 1700mm ⨯⨯基础自重G 6.45 6.45 1.7 2.5176.81t =⨯⨯⨯=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基本承载力0P =14t/m ²。
①非工作状态自重F=60.62t ,剪力Q=11.7t ,最大弯矩M=223.1t m ⋅②工作状态自重F=70.6t ,剪力Q=3.478t ,最大弯矩M=172.2t m ⋅三、编制依据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站前及相关工程(Ⅲ标段)地质资料《基础工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ST60/15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说明四、承载力计算①非工作状态 自重地基应力:2k 2F+G60.62+176.81P == 5.707t/m A 6.45=地基最大压应力:2k max k 2M 221.3P =P +=5.707+=5.707+4.948=10.655t/m 6.45 6.45W 6⎛⎫ ⎪ ⎪⨯ ⎪ ⎪⎝⎭<0 P 地基最小压应力:2k min k 2M 221.3P =P -=5.707+=5.707-4.948=0.759t/m 6.45 6.45W 6⎛⎫ ⎪ ⎪⨯ ⎪ ⎪⎝⎭>0,地基不出现拉应力。
②工作状态 自重地基应力:2k 2F+G 70.6+176.81P == 5.947t/m A 6.45= 地基最大压应力:2k max k 2M 172.2P =P +=5.947+=5.947+3.85=9.797t/m 6.45 6.45W 6⎛⎫ ⎪ ⎪⨯ ⎪ ⎪⎝⎭<0 P 地基最小压应力:2k max k 2M 172.2P =P -=5.947-=5.947-3.85=2.097t/m 6.45 6.45W 6⎛⎫ ⎪ ⎪⨯ ⎪ ⎪⎝⎭>0,地基不出现拉应力。
塔吊基础计算书(CFG桩复合地基)
![塔吊基础计算书(CFG桩复合地基)](https://img.taocdn.com/s3/m/563741f4bceb19e8b9f6ba51.png)
塔吊桩基础计算书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中联QTZ80(5610)自重(包括压重): F1=694.3kN最大起重荷载: 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 M=630.00kN.m塔吊起重高度: H=105.60m 塔身宽度: B=1.60m桩混凝土等级: C20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0 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6.00m承台厚度: Hc=1.350m 承台箍筋间距: S=200mm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承台预埋件埋深: h=0.50m承台顶面埋深: D=5.000m 桩直径: d=0.400m桩间距: a=4.000m 桩钢筋级别: Ⅱ级桩入土深度: 23.0m 桩型与工艺: 干作业钻孔灌注桩二. 基础最小尺寸计算基础的最小厚度取:H=1.35m基础的最小宽度取:Bc=6.00m三. 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条承载力计算。
计算简图:由于偏心距 e=M/(F×1.2+G×1.2)=882.00/(904.8+5778.00)=0.13≤B/6=1.00所以按小偏心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 F──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最大起重荷载,F=754.3kN;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G=25.0×B c×B c×H c+20.0×B c×B c×D =4815.00kN;B c──基础底面的宽度,取B c=6.00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W=B c×B c×B c/6=36.00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M=1.4×630.00=882.00kN.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压力设计值 P max=1.2×(754.3+4815.00)/6.002+882.00/36.00=210.14kPa最小压力设计值 P min=1.2×(754,3+4815.00)/6.002-882.00/36.00=161.14kPa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 P k=1.2×(754.3+4815.00)/6.002=185.64kPa四. 地基基础承载力验算Quk =Qsk + Q pk = u ∑qsik l i + q pk * Ap=1.257 (0.35*35+1.5*40+1.8*50+6.4*70+3*50+9.95*60) +2500*0.126=2021.06kN按规范安全系数标准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 Quk/2 =1010.53 kN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桩间距4m,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布桩m =0.0157取β=0.80fsp,k=m*Ra/Ap+β*(1-m)*fs,k= 0.0157*1010.53/0.1256+0.8*(1-0.0157)*120= 218.81kPa> P K偏心荷载作用:1.2×fsp,k=262.57 kPa >P kmax=210.14kPa满足要求。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22b5da781c758f5f71f674e.png)
水平荷载标准值 竖向荷载标准值 *控制力矩取大值
Mk= 500.00 kN.m
Mk= Fvk= Fk1= Gk= Fqk= Fk=Fk1+Gk+Fqk=
718.82 kN.m 12.16 kN 333.20 kN 1188.32 kN 40.00 kN 1561.52 kN
Fvk'=qsk'*H= Msk=0.5*Fvk*H=
0.40 kN/m2
0.38 kN/m2 0.61 kN/m
24.31 kN 486.26 kN.m
3. 塔 机 的 倾 覆 力 矩
大臂自重产生的向前力矩标 3.1 准值
4. 综 合 分 析 计 算
工作状态下塔机对基础顶面 4.1 的作用
水平荷载标准值 竖向荷载标准值 基础自重 起重荷载
桩身承载力
满足要 求
Qk=Fk'/n= Ra=
2.40 MPa 380.38 kN 1884.96 kN
Qkmax=Fk'/n+(Mk'+Fv k'*h)/L=
626.59 kN
Qkmin=Fk'/n(Mk'+Fvk'*h)/L=
Hale Waihona Puke 134.17 kNfc=
14300 kN/m2
N= ######## kN
5.2 5.2.1
桩基承台计算
角桩轴线位于塔机塔身柱的 冲切破坏椎体以内,且承台 高度符合构造要求,故可不 进行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 力验算
5.2.2
承台暗梁配筋计算 承台暗梁宽度 最大竖向力设计值 最小竖向力设计值 支座反力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319b9f9f705cc17552709cb.png)
塔吊桩基础的计算书计算说明:考虑到本工程最大建筑高度为153.5m,塔吊承台顶面标高为-13.35m,故塔吊按起吊高度177m计算;根据塔吊实际布置位置,塔吊承台桩所在位置土质情况参照13-13`剖面的C10孔。
已知塔吊在非工作状态下出于最不利状态,出于偏安全考虑,当塔吊上升到最大高度时,承台所受垂直荷载为最大独立高度时的取值加上叠加的标准节重量;承台所受弯矩和水平荷载按最大独立高度时取值(最大独立高度时,起升高度为51m)。
故塔吊上升到最大高度时,垂直荷载Fv=1005.6+20.3*(177-51)/3=1858.2KN;水平荷载Fh=146.7KN;弯矩M1=3662.1+146.7*1.35=3860.1KNm;(出于偏安全考虑,计算水平荷载引起的附加弯矩)一. 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QTZ250;自重(包括压重):F1=1858.20kN;最大起重荷载: F2=0.00kN 塔吊倾覆力距: M=3860.10kN.m;塔吊起重高度: H=177.00m;塔身宽度: B=2.10m 桩混凝土等级: C30 ;承台混凝土等级:C40;保护层厚度: 50mm矩形承台边长: 6.00m ;承台厚度: Hc=1.350m ;承台箍筋间距: S=460mm ;承台钢筋级别: Ⅱ级;承台预埋件埋深:h=1.25m ;承台顶面埋深: D=0.000m ;桩直径: d=1.000m ;桩间距: a=3.600m ;桩钢筋级别: Ⅱ级;桩入土深度: 42.20 ;桩型与工艺: 大直径灌注桩(清底干净);二. 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1. 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1858.200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0.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 F=F1+F2=1858.2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 M=1.4×3860.100=5404.140kN.m三.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塔吊基础计算书
![塔吊基础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38b9d581d1f34693daef3e87.png)
矩形板式基础计算书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一、塔机属性塔机竖向荷载简图1、塔机自身荷载标准值k三、基础验算基础布置图G k=blhγc=5.5×5.5×1.6×25=1210kN基础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2G k=1.2×1210=1452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 k''=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0.9×(M2+0.5F vk H/1.2)=77×30+3.8×18.68-47.5×14.1-168×13.6+0.9×(1120.8+0.5×24.162×48/1.2)=870.07kN·mF vk''=F vk/1.2=24.162/1.2=20.135kN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平行基础边长方向受力:M''=1.2×(G1R G1+G2R Qmax-G3R G3-G4R G4)+1.4×0.9×(M2+0.5F vk H/1.2)=1.2×(77×30+3.8×18.68-47.5×14.1-168×13.6)+1.4×0.9×(1120.8+0.5×24.162×48/1.2) =1332.811kN·mF v''=F v/1.2=33.827/1.2=28.189kN基础长宽比:l/b=5.5/5.5=1≤1.1,基础计算形式为方形基础。
W x=lb2/6=5.5×5.52/6=27.729m3W y=bl2/6=5.5×5.52/6=27.729m3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同时作用于基础X、Y方向的倾覆力矩:M kx=M k b/(b2+l2)0.5=957.053×5.5/(5.52+5.52)0.5=676.739kN·mM ky=M k l/(b2+l2)0.5=957.053×5.5/(5.52+5.52)0.5=676.739kN·m1、偏心距验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的最小压力值:P kmin=(F k+G k)/A-M kx/W x-M ky/W y=(618.45+1210)/30.25-676.739/27.729-676.739/27.729=11.634kPa≥0 偏心荷载合力作用点在核心区内。
塔吊基础计算
![塔吊基础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04739b16529647d2728528d.png)
一、基本概况:1、塔吊(型号为TC6015A-10E):最大工作幅度60米,最大起重荷载10吨,塔吊计划搭设高度100米;TC6015A-10E(独立高度60米)基础载荷2、承台的规格尺寸定为:5000㎜(长)×5000㎜(宽)×1500㎜(深),承台采用4根PHC500-125-AB型静压预应力管桩作基础(即同本工程9#楼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21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a’=600KN)。
3、TC6015A-10E基础桩及承台布置详见下图:二、塔吊桩基础承台混凝土结构设计(1)静压预应力桩PHC500-125-AB型本工程中塔吊基础所使用的桩与工程中所用的桩相同,为静压预应力管桩PHC500-125-AB型,D=500管桩,管桩桩身质量必须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桩顶标高根据塔吊桩基础承台确定,满足桩顶锚入承台100mm。
(2)塔吊桩基础承台塔吊桩基础承台设计尺寸5000×5000×1500;承台混凝土采用C35商品混凝土;三、塔吊基础验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1050.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100.00KN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 k=1.2*(F1+F2)=1380.00KN风荷载对塔吊基础产生的弯矩计算:M kmax=5100.00K N·m塔吊基础桩与工程桩相同,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2100KN,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 a’=600KN桩间间距S a=S b=4000㎜,承台边缘至桩心距离S C=500㎜,承台5000*5000*1500㎜+1400*1400*1500㎜+1400*5500*1500㎜(与地下室工程桩承台BCT-1和BCT-2连成一体),C35商品砼,塔身宽度2000㎜附:TC6015A-10E(独立高度60米)基础载荷(一)、桩竖向承载力验算:根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187-2009)的第6.3.2条,基桩的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QTZ5013塔吊基础计算表
![QTZ5013塔吊基础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10b15da26925c52cc5bfd5.png)
145.19 kN/m2 149.17 kN/m2 751.03 kN∙m
fy为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规范 N/mm2
最小配筋面积 Asmin=ρ bh= 15000 mm2 其中: ρ 为基础最小配筋率 0.0015 查表得配筋 26Φ 18 @ 200双向 截面积As (mm2) 6604 mm2
ft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t= c 的取值: 1.8 m bm为冲切破坏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bm=(c+bb)/2= bb==c+2h0= h0为截面有效高度h0=h-as= as为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as= 实际冲击力为fl=Pmax×A= -488478 N 3.76 m 5.72 m 1960 mm
1250.00 kN 0.00 kN 500.00 kN 2374.50 kN 2966.60 kN∙m 1.67 m 0.83 m
e=M/(F2+G1+G2+G3)= 1.25 m e ≤ b/3= e > b/6=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a(m) a=b/2-e 1.25 m 2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 (kN/m ) Pmax=2×(F2+G1+G2+G3)/(3×l×a)= 253.15 kN/m2 Pmax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Pmax/2= 126.57 kN/m2 < 1.2f=
30基础节和基础的交接处还必须验算受冲击承载力,危险截面为交接处向下和 底面成45度的斜截面。
45°
bb
c
c
h0 l
冲击承载力Fl≤0.7β 其中: β
hpft×bm×ho=
10214266 N 0.90 2.20 N/m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l(m)
5.00 宽度b(m)
5.00 高度h(m)
1.25
配重长度lp(m) 基础混凝土强度 3、计算简图
5.00
配重宽度 bp(m)
C35
5.00
配重高度 hp(m)
0.70
F
H
M
配重
G
b
h hp
二、计算过程:
1. 修正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本基础设计不考虑上部覆土)
f = fk+ηb×r×( b-3)+ηd×rm×( d-0.5)=
塔吊基础计算
适用范围: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塔吊基础 一、计算参数:
1、塔吊型号 2、塔吊荷载
ZJ5710 工作状态
标准节尺寸
1.6 m 非工作状态
水平荷载 H1(kN)
垂直荷载 F1(kN)
弯矩M1(kN∙m)
水平荷载 H2(kN)
垂直荷载 F2(kN)
弯矩M2(kN∙m)
31
785
1039
71
725
1668
塔吊在非工作状态垂直荷载较小,弯矩较大,故只计算非工作状态的受力情况
3、假设基础尺寸
基础持力层
粘土 土的重度r=
基础埋深(自然地面以下)d (m)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 =
190
初选基础面积
A=1.4×F2/(fk-rd)=
假设塔吊基础:
19.7 0.7 kN/m2
5.76
kN/m3 m2
1
基础自重
G1=25×b×l×h=
781.25 kN
覆土重量
G2=r×hp×(l×b-lp×lb)=
0.00 kN
配重
G3=25×bp×lp×hp=
437.50 kN
垂直荷载
F2+G1+G2+G3=
1943.75 kN
总弯矩
M =M2+H2×(h+hp)=
1806.45 kN∙m
偏心矩
e=M/(F2+G1+G2+G3)=
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Pmax/2=
82.50 kN/m2
<
f
3、基础抗冲切验算: 塔吊的基础节和基础的交接处还必须验算受冲击承载力,危险截面为交接处向下和 底面成45度的斜截面。
45°
bb c b
c
h0 l
冲击承载力Fl≤0.7βhpft×bm×ho=
3512507 N
其中:
βhp为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其中:
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b =
基础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ηd =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rm =
2. 验算地基承载力:
2.1基础参数的计算:
基础底面积A=b×l=
25.00 m2
2.2基础承载力的计算:
基础上的覆土不考虑
208.12 kN/m2 0.3 1.6 19.7 kN/m3
0.93 m
e
≤
b/3=
1.67 m
e
>
b/6=
0.83 m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a(m)
a=b/2-e
1.57 m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设计值Pmax (kN/m2)
Pmax=2×(F2+G1+G2+G3)/(3×l×a)=
165.01 kN/m2
Pmax
<
1.2f=
249.75 kN/m2
ft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t=
c 的取值:
1.6
m
bm为冲切破坏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bm=(c+bb)/2=
2.81 m
bb==c+2h0=
4.02 m
h0 mm
as为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as=
实际冲击力为fl=Pmax×A=
364650 N
0.94 1.57 N/mm2
40 mm
其中:
考虑冲击荷载时取用的多边形面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l/2-c/2-h0)×b-(l/2-c/2-h0)2=
2209900 mm2
Fl>fl 满足要求
2
4、结论
假设的塔吊基础尺寸能够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5、配筋计算:
地基净反力Pn的计算
塔身边缘净反力 Pj=Pmax(1-(l-c)/6a)=
9375 mm2
其中:
ρ为基础最小配筋率
0.0015
查表得配筋
Φ28 @ 125双向
截面积As (mm2)
13816 mm2
满足要求
3
105.47 kN/m2
地基净反力 Pn=(Pmax+Pj-2G/A)/2= 弯矩 M=Pn×(b-c)2×(2l+c)/24=
103.99 kN/m2 581.03 kN∙m
As =M/(0.9fyho)=
1778 mm2
其中:
fy为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规范
fy=
300
N/mm2
最小配筋面积 Asmin=ρ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