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概述部编本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想象”为主题,通过一组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文素养。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坐井观天》、《ie条件和反义词》、《黄山奇石》和《葡萄沟》。
二、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 《坐井观天》教学目标:- 认识“坐、井”等10个生字,会写“只、个”等15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和青蛙对话时的心情。
- 了解“坐井观天”的故事,懂得要开阔眼界,善于动脑,敢于挑战。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ie条件和反义词》教学目标:- 认识“冷、暖”等8个生字,会写“太、阳”等10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ie条件和反义词的特点。
- 学会运用ie条件和反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运用ie条件和反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3.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 认识“黄、山”等10个生字,会写“石、奇”等15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黄山奇石的美丽景色。
- 学会用优美词语描绘景色。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用优美词语描绘景色。
4. 《葡萄沟》教学目标:- 认识“沟、葡”等10个生字,会写“种、收”等15个字。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 学会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事物。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建议1. 注重生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
2. 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运用ie条件和反义词进行语言表达。
4. 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会用优美词语描绘景色,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事物。
5. 开展课堂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6. 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 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初步体会诗的意境, 感悟诗的意思, 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 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 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 小朋友好, 今天呀, 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 来, 一起来, 咚, 咚, 咚!门开了, 是谁?(李白)对了。
(出示李白头像)2.认识诗人李白。
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 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 这天, 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 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 仰望满天的星星, 觉得美丽极了, 于是, 他展开美妙的想象, 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 你知道了什么?2.请看古诗读准下列字音: 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 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 如:“寺”和“诗”, 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笼(笼罩)(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三、明诗意。
小熊猫提醒大家, 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 1. 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 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 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一)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详解课文《我们的冬天》•描述冬天的特点:寒冷、湿冷、白天短、夜晚长。
•冬天的活动:戴帽子、穿厚衣服、玩雪、做雪人、滑冰等。
•描述冬天的感受:冷,但是也有乐趣。
学习目标•理解冬天的特点和活动。
•学会描写冬天的感受。
•培养发现和分享冬天乐趣的能力。
重点词汇1.寒冷:天气冷,温度低。
2.湿冷:冷并且潮湿。
3.短:时间或长度较短。
4.长:时间或长度较长。
5.戴:把帽子等放在头上。
6.穿:把衣服等穿在身上。
7.厚:性质或程度较大。
8.雪人:用雪堆成的人形。
9.滑冰:穿上冰鞋在冰面上滑行。
10.乐趣:快乐的感觉或事情。
重点句子1.冬天的天气又寒冷又湿冷,白天很短,夜晚很长。
–解释:冬天的天气非常冷,而且湿气也很大,白天时间较短,夜晚时间较长。
2.我们要戴帽子、穿厚衣服,这样才不会冷。
–解释:为了不被冷风侵袭,我们需要戴上帽子、穿上厚厚的衣服。
3.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玩雪,还可以堆雪人。
–解释: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去玩雪,还可以堆雪人。
4.我们还可以去滑冰,滑冰很有乐趣。
–解释:除了玩雪堆雪人,我们还可以去滑冰,滑冰非常有乐趣。
5.冬天冷,但是我们也能感受到冬天的乐趣。
–解释:冬天虽然很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冬天的乐趣。
课文解析本单元的课文《我们的冬天》主要以描述冬天的特点、活动和感受为主题。
通过对冬天的描写,让孩子们了解到冬天的寒冷、湿冷,白天短夜晚长等特点。
同时,还引导孩子们了解到冬天的活动如戴帽子、穿厚衣服、玩雪、堆雪人、滑冰等,以及感受到冬天的乐趣。
本单元的重点词汇有寒冷、湿冷、短、长等,通过学习这些词汇,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冬天的特点。
同时,通过讲解重点句子,帮助孩子们理解课文,并培养他们发现和分享冬天乐趣的能力。
学习指导1.阅读课文《我们的冬天》,并注意课文中描述冬天的特点和活动的部分。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理解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每课知识重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每课知识重点单元分析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
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语文要素本单元最主要的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描写的画面;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习题,仿照文中的句式想象说话。
诗二首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人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开头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帐,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最后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语言明白如话,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两首诗均配有插图。
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
第二幅插图画的是茫茫的大草原上,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的情景。
我会写: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似sì(相似、类似、似乎)野yě(田野、野菜、野外)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我会认:宿sù(住宿、宿舍、宿营)寺sì(山寺、寺庙、寺院)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庐lú(庐山、庐江、茅庐)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多音字:宿sù (宿舍)xiù(星宿)似sì(相似)shì(似的)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近义词:危——险惊——吓反义词:阴——阳低——高理解词语:危楼:高耸的楼房。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核心知识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核心知识点一、字词盘点1.字(1)易读错的字辰(chén)恐(kǒng)笼(lǒng)盖(gài)苍(cāng)茫(máng)街(jiē)梁(liáng)甚(shèn)添(tiān)柴(chái)渐(jiàn)呛(qiàng)烫(tàng)(2)易写错的字危:下部里面是“”,不是“巳”,可以和“苍”一起练习。
敢:右部是“攵”,横画右部要出头,与“夂”区分开,可以和“散”一起练习。
屋:左上部是尸字头,与“房”的户字头区分开。
切:左部第二笔是竖提,和“土”区分开。
旁:最后两笔分别是横折钩、撇。
候:第三笔是短竖,要写好。
(3)多音字①必须掌握的多音字呀{yā(哎呀) ya(好呀)②拓展积累的多音字宿{sù(宿舍)xiǔ(一宿)xiù(星宿)似{sì(好似)shì(似的)藏{cáng(捉迷藏)zàng(西藏)切{qiè(亲切)qiē(切菜)奔{bēn(奔跑)bèn(逃奔)2.词(1)必须掌握的词孩子于是无论船只远方连同岸边同时房屋一切不久出现散步空地唱歌回家赶快旁边火星连忙浑身时候谢谢水汽(2)成语云开雾散微风习习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3)近义词淘气~顽皮藏~躲无论~不管霎时~瞬间悠闲~清闲散步~漫步消失~消散停~止添~加渐渐~逐渐知道~知晓浑身~全身水淋淋~湿漉漉激动~兴奋(4)反义词从前→以后淘气→乖巧藏→露远方→近处霎时→良久暗→亮悠闲→繁忙消失→出现添→减渐渐→忽然暖和→寒冷水淋淋→干巴巴激动→平静(5)词语归类①ABB式的词语:水淋淋类似的词语:笑眯眯喜洋洋②“很x很x”式的词语:很轻很轻类似的词语:很好很好很美很美很大很大很高很高③量词一片雾一朵白云④动词藏起来摇着尾巴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冒出黑烟蹿出火星冲进屋里跑到屋外抱起来⑤修饰词淘气的孩子呛人的烟烫人的火美丽的白云悠闲地散步激动地说⑥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二、佳句积累1.优美句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案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
为止。
活动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语,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敕勒歌
活动一、歌曲导入:
活动一:听音乐,感悟情感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一
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
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
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
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
活动二:看图学习,自由朗读 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 雪人、雪娃娃……)
么?
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
2、(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活动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 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
下,“风吹草低见牛羊”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
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样? 还能看到什么?草怎么样? 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活动三:背诵并练习
2、“敕勒川,阴山下”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 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见”读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天高地阔
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 钟)
么? (草地、天空、蒙古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
包、牛羊等)
的韵律。
(2) “敕勒川,阴山下”一句 5、汇报朗读:找 3 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有何作用?
活动四、重点分析:
(3)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
【课件】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第七单元课件(共11张PPT)
课文内容:
1.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2.看到夜晚山上高高耸立的楼宇,我不由的想起哪两句 诗?( 危楼高百尺 ),( 手可摘星辰 )。这首
诗是( 唐 )代诗人( 李白)写的。
3.《夜宿山寺》中哪两句诗写出了山寺的静:
( 不敢高声语 ),( 恐惊天上人
)。
4.《夜宿山寺》这首诗用( 夸张 )的手法,写出
第七单元
19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
《敕勒歌》
20《雾在哪里》
21《雪孩子》
语文园地七
二类字:
住宿 下雾 失去 冒烟 激动 骆驼
山寺 淘气 添加 够呛 瞧见 骏马
星辰 街道 火柴 烫手 海滩 悬崖
恐怕 桥梁 烧火 终于 椰子
庐山 甚至 渐渐 淋雨 贝壳源自笼盖 躲藏 哎呀 灭火 沙漠
二类字:
宿寺辰恐庐笼盖 雾淘街梁甚至躲 失添柴烧渐渐哎 冒呛烫终淋灭呀 激瞧滩椰壳漠崖 骆驼骏悬
了山寺的( 高 )和夜晚的( 静 )。
课文内容:
5.《敕勒歌》这首诗描写的是( 草原 )的景色。 来到草原,看到天空,田野相接,牛羊肥壮的景色,我 想到了这两句诗:( 天苍苍 ),( 野茫茫 )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6.《雾在哪里》,调皮的雾到过三个地方:( 海上 ) ( 岸边 )(城市上空 )。 7.雾做了一些淘气的事情,在岸边的时候,把(海岸) 藏了起来,同时也把(城市)藏了起来。(房屋 )、 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 ( 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
8.照样子,写句子。 雾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 远方,都看不见了。
雾把树林藏了起来。无论是(百灵鸟)、( 小松鼠), 还是(奔跑的梅花鹿),都看不见了。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秋天的雨》、《小松鼠找花生》、《松鼠和松鸡》2.课外阅读:《秋天的童话》、《秋天的树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外阅读的拓展。
2.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秋天的雨》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特点吗?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动物们是如何感受秋天的?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观察秋天的变化,写一篇小作文。
第二课时:《小松鼠找花生》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小松鼠吗?它有什么特点?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小松鼠为什么找不到花生?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以“小松鼠找花生”为题,编写一个故事。
第三课时:《松鼠和松鸡》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松鼠和松鸡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习课文a.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c.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课堂讨论a.教师提问:松鼠和松鸡为什么成了好朋友?4.作业布置a.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生字词。
b.课外作业:以“松鼠和松鸡”为题,编写一个故事。
第四课时:课外阅读1.导入新课a.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阅读吗?阅读可以让我们了解更多的知识。
2023-2024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检测)(部编版含答案)
部编版二上第七单元基础复习【知识梳理】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上下结构,三点水紧凑,“亡”略扁切:左窄右宽,竖提注意一笔写成。
候:左窄右宽,中间的一竖不要漏写。
敢:右边是反文旁。
野:右边是“予”,不要多加一撇。
步:下面不要写成“少”。
论:右下方是“匕”。
旺:“日”要写得瘦长三、一字组多词。
危(wēi) (危险)(危难)敢(gǎn) (敢于)(果敢)惊(jīng) (惊吓)(吃惊)阴(yīn) (阴天)(阴山)似(sì) (好似)(似乎)野(yě) (山野)(野外)苍(cāng) (白发苍苍)(苍白)茫(máng) (白茫茫)(茫然)于(yú) (于是)(终于)论(lùn) (讨论)(言论)岸(àn) (河岸)(上岸)屋(wū) (房屋)(屋子)切(qiē) (哀切)(斩切)久(jiǔ) (长久)(久远)散(sàn) (分散)(散开)步(bù) (散步)(跑步)唱(chàng)(唱歌)(欢唱)赶(gǎn) (赶走)(赶快)旺(wàng) (兴旺)(旺火)旁(páng) (旁人)(身旁)浑(hún) (浑然天成)(浑水)谁(shuí) (谁的)(是谁)轻(qīng) (轻声)(轻快)汽(qì) (汽油)(汽水)四、多音字。
呀{ya(快去呀) yā(哎呀)露{lù(露珠)lòu(露面)散{sàn(散步)sǎn(散文)奔{bēn(奔跑)bèn(投奔)宿{sù(住宿)xiǔ(半宿)xiù(星宿)五、同音字和形近字久(长久) 步(止步) 汽(汽车) 今(今天) 于(于是) 士(士兵) 夕(夕阳) 止(停止) 气(气体) 令(命令) 干(干净) 土(土地) 于(于是) 步(脚步) 久(永久) 阴(阴天) 茫(茫然) 消(消失) 干(干净) 走(走路) 夕(夕阳) 阳(太阳) 范(范围) 悄(悄悄)六、查字典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组词亏一 2 吃亏亏本申 4 申请重申七、近义词停—止添—加淘气—顽皮无论—不管一切—所有伙伴—朋友浑身—全身悠闲—清闲霎时—瞬间消失—消散八、反义词远—近藏—露暗—亮淘气—乖巧消失—出现激动—平静出现—消失现在—过去悠闲—忙碌九、词语积累不敢惊人相似野外岸边一切船只出现同时水汽浑身旁边出门空地奔跑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十、词语解释霎时:霎时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
理
本文档将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包括以下内容:
课文内容概述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听音辨词”展开。
通过研究和巩固同音字、同音词的拼音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提高识字水平。
词语掌握
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包括:蝌蚪、青蛙、掌声、倒影、银色、展开、泡泡。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词语的拼音、含义和用法。
课文朗读
学生需要逐段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老师可以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同音字拼音
本单元的同音字包括:青、情、亲、清。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同
音字的拼音,以及它们在词语中的应用和意义。
拼音填空
学生需要参与拼音填空练,巩固拼音知识。
老师可以设计相关
练题目,加深学生对拼音的理解和运用。
课文赏析
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含义和背后的寓意,培
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文学欣赏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些知识梳理。
希望
本文档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该单元的内容和研究要点。
请注意,本文档为简要梳理,未对具体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具体教学安排和方法请参考教材和教师指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07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07 第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秋天的雨》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
2. 第二课时:《小小的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小船的形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3. 第三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本课让学生认识冬季的雪景,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 第四课时:口语交际《小兔乖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2. 重点:掌握生字词,能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秋天的天气,引入本课《秋天的雨》;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秋天的美好,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3. 说话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说话练习;4. 学习第二课时《小小的船》: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船的形状和特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5. 学习第三课时《雪地里的小画家》: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雪景,发挥想象,描绘画面,学习生字词;6. 口语交际《小兔乖乖》: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秋天的雨,带给大自然五彩斑斓的色彩;2. 《小小的船》:小小的船,载着我们的梦想,漂向远方;3. 《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地里的小画家,用冰雪描绘出美丽的画卷;七、作业设计1. 《秋天的雨》:请用词语“秋天、雨、五彩斑斓”造句;2. 《小小的船》:请发挥想象,画一画自己心中的小船;3. 《雪地里的小画家》:请用词语“雪地、小画家、冰雪、画卷”造句;4. 口语交际《小兔乖乖》:请同学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七单元知识点课文《古诗二首》一、一类字(会读、会写、会组词、会用):危、敢、惊、阴、似、野、苍、茫“危”部首“撇刀”“野”部首“里”易错字:“野”右边是“予”。
“茫”上下结构。
“似”的读音是sì,组词“相似”“似乎”,还有一个读音“shì”,用于“像XX似的”。
“辰”前鼻音,“惊”后鼻音区分“也、野”:也:也许,也行,也还是野:野兔,野外,田野二、二类字(会读、会口头组词,能用多音字不同的读音组词):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三、词语句子。
1.能背诵、默写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想象: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词语的意思危楼高百尺。
“危”:高。
不敢高声语。
“语”:说话。
恐惊天上人。
“恐”:害怕,担心。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显现,出现。
一、理解诗句。
1.《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
2.理解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意思:天空一片苍色,原野辽阔无边,风吹过,草低伏,草原上的牛羊显现出来。
分析:“天苍苍,野茫茫”描写了草原的静态。
“风吹草低见牛羊”写的是动态的草原。
这句诗动静结合,描绘了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
课文《雾在哪里》一、一类字(会读、会写、会组词、会用):于、论、岸、屋、切、久、散、步“于”部首“一”“切”部首“刀”“久”部首“丿”“步”部首“止”易错字:“切”左边是变化的“七”,不是“土”,qiè“一切、咬牙切齿”;qiē“切菜、切割”“步”上比“正”少横,下比“少”少点。
二、二类字(会读、会口头组词,能用多音字不同的读音组词):雾、淘、于、暗、岸、街、梁、甚、至、切、躲、失三、词语。
1.近义词:淘气——调皮;无论——不论;一切——所有;消失——消除渐渐——逐渐;躲——藏2.反义词:明——暗;消失——出现3.“甚至”:表示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
这道题太简单了,甚至我的小妹妹都能做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以“走进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3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和一篇综合活动课《语文园地七》。
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大自然奇妙有趣的景象。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儿歌、童话;从内容上看,有的写大自然的景,有的写大自然的现象,有的写大自然中发生的事,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童趣。
《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本单元课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七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
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教学目标:1. 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字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背诵《古诗二首》和《数九歌》。
4. 主动积累与大自然现象有关的词语。
5.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6. 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7. 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学生能力,使他们全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想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风娃娃》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
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情趣。
二、单元目标1.会认3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3.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
5.联系生活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
6.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7.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8.积累民谣《数九歌》。
9.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四、课时安排1. 古诗两首………………………………………………… 2课时2. 雾在哪里………………………………………………… 2课时3. 雪孩子………………………………………………… 2课时4. 语文园地八……………………………………………… 3课时一、回忆所学,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课文讲了关于雪孩子的什么故事?2.出示生字,开火车比赛读生字。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10-14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无私。
2.续编故事:《雪孩子回来了》一、学习第10-14自然段,体会雪孩子的无私1.读第10、11自然段,学习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1)树林里都有哪些动物来救火了?(2)兔妈妈回来后对大家说了什么?(体会“激动”一词的意思)2.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
(1)指导读出疑问和感谢的语气。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带领大家了解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1. 《秋天的雨》:描绘了秋天的雨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2. 《丰收的节日》:介绍了秋天丰收的景象,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
3. 《秋天的节日》:讲述了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
3. 能够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2. 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科书。
2. 学具:练习本、文具盒、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感受。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内容理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内容,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4. 实例讲解: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写作练习。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秋天的节日2. 用关键词和符号表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如秋天的雨、丰收的节日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节日"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作业答案:秋天的节日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在这个季节里,有许多有趣的节日。
其中,我最喜欢的中秋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传统的团圆节。
在这一天,家人会聚在一起,品尝美味的月饼,观赏明亮的月亮。
我们还会点燃灯笼,放烟花,庆祝节日的到来。
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就是关于嫦娥和月饼的故事。
相传,嫦娥是一个美丽的仙女,她因为偷吃了不该吃的仙丹,飞到了月亮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运用所学词汇编写简单的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写话,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事和写作的兴趣,以及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
教学内容图片内容观察与描述。
利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故事分享与讨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难点:创造性地表达故事情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词汇卡片。
写字板和笔。
教学过程1. 图片导入:展示图片《贪玩的小老鼠》,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词汇教学:通过词汇卡片复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
3. 编写故事:学生分组,每组根据图片内容编写一个小故事。
4. 故事分享:每组选出代表分享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板书设计图片《贪玩的小老鼠》。
关键词汇列表。
故事编写步骤。
作业设计编写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要求使用至少五个新学的词汇。
家长签字,确认孩子完成作业。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观察细节和创造性表达方面的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为下一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确保教学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此教案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描述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巩固和扩展他们的语文知识。
通过小组合作和故事分享,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学会倾听和评价他人的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课后反思环节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与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个部分涉及到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学生可能遇到的挑战,对于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教学重点与难点详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于观察图片细节,运用所学词汇编写故事。
这一重点的实现,依赖于学生能否细致观察图片并描述出其中的关键元素。
这不仅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考验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单元的40个生字,会写28个字,积累偏旁部首,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朗读时努力做到有感情。
学会带着问题阅读,学会和同学交流阅读的体会。
2.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4)学会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两首》、《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田家四季歌》。
2. 语文园地七。
3. 写字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本单元的40个生字,会写28个字,积累偏旁部首,认识多音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2. 教学难点:(1)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并能借助图画阅读。
(2)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内容。
(3)学会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积累语言。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
“百尺”指虚数,形容楼很高。 诗意:楼很高,伸手就能摘到星星。
2024/11/4
回顾课文——
18、《古诗两首》
《夜宿山寺》——唐代 李白(五言绝句)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后两句形象地说明诗人跟“天上人”之间相距咫尺,进 一步突出楼之高。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总复习
第七单元
2024/11/4
第七单元:想象
学习重点: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2024/11/4
单元学习目标
课文: 1.掌握并认识39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2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敕勒歌》; 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3.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想象说话,体会
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把“雾、风”当成孩子来写——拟人。
2024/11/4
“的”字短语积累
教材中汇总积累
淘气又顽皮的孩子 呛人的烟
烫人的火
很轻很轻的水汽
美丽的白云
茂密的森林 大大小小的野兽
美丽的风筝
飘荡的风筝
高高的树枝
漂流的纸船
可爱的风娃娃 红红的苹果
粗糙的板凳
2024/11/4
语文园地七:日积月累
2024/11/4
把句子写具体——把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
• 例:《狐假虎威》是寓言故事。
•
《狐狸分奶酪》是寓言故事。
•
《狐假虎威》 和 《狐狸分奶酪》都是寓言故
事。
• 练习1:人造卫星能飞上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以“走进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3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和一篇综合活动课《语文园地七》。
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大自然奇妙有趣的景象。
从体裁上看,有古诗、儿歌、童话;从内容上看,有的写大自然的景,有的写大自然的现象,有的写大自然中发生的事,其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充满童趣。
《夜宿山寺》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的奇妙,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
《雪孩子》通过对雪孩子在危机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白兔,却化成了雪水的故事,赞扬了雪孩子舍身救小白兔的事迹和舍己救人的精神。
?
本单元课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五个栏目组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七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
在学习本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
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和大自然对话的过程中,激发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古诗二首》和《数九歌》。
4.主动积累与大自然现象有关的词语。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6.通过品词析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增强语文学习兴趣。
7.通过多方面、多途径提高学生能力,使他们全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到大自然的神奇。
课时划分:
《古诗二首》 2课时
《雾在哪里》 2课时
《雪孩子》 2课时
《语文园地七》 2课时
复习课 1课时
讲评课 1课时知识树构建: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树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集体备课主备人:
二年级语文学科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反思
本单元课文以“走进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安排了3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和一篇综合活动课《语文园地七》。
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大自然奇妙有趣的景象。
在本组的教学中,最感到得意的是,在执教时,我注意强调语文的基础训练,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比如,在复习词语时,强调难点字的读音,在学习课文时,叠词的积累,
以及“无论……还……”?句子的训练。
语言是一种技巧,是一种技能,要想掌握必须通过多次训练,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
但回顾课堂教学,不足之处有:?
(一)没紧紧围绕书本。
上完课后,我觉得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但是回过头一想,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拿着书读的机会很少,大多是看大屏幕。
看着大屏幕读是很方便,而且又有图片可看,但丢掉书本去读书还是不行的吧?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有时候还得让他们多去品读感悟,不能太直接地给了他们答案。
?
(二)有太多理论的说教。
低年级学生重在感悟,有真实的感受就行。
比如在学读问句时,学生有生活体验,知道如何读问句,掌握方法就行,不要说太多深奥的理论,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
?
(三)没发挥范读的作用。
我在朗读指导中注重了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对朗读的指导作用,但回过头一想,老师亲身的示范很少,虽然小朋友们有体验,但老师如果能起个示范作用,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朗读的方法。
(四)注意语言的锺炼。
同样的意思,表达方法不一样,小朋友们理解的深度就不一样。
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提问时语言既要精炼又得适合语文阅读课的本质,能够让小朋友们更明白。
有些地方我也疏忽了,语言组织上不够注意,好像在上自然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克服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有效,让孩子们更愿意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