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描写和抒情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11a6d4bb4cf7ec4afed037.png)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叙述,也称为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
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抒情,就是抒发、表述自己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的特征。
补充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情。
不常用,但仍是为写人叙事服务的。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描写和叙述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天空中飘着云。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如棉花一样蓬松而轻柔的云。
前一句是叙述,它告诉我们天空中有什么,有云在飘动。
而后一句就是描写,有形象、有颜色,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图呈现在我们面前,让人好像真的看见了“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因此,成功地描写,可以把客观事物描绘得有形有神,有声有色,从而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和迷人的感受。
一叙述: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展情况。
明确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和地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全貌有解。
使读者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来龙去脉。
点、怎么样地做了什么事情。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表达出来称为叙述。
学习叙述方法,主要应研究以下三个问题:①叙述的人称叙述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事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
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
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现为:“我”是见证人;“我”是重要人物;“我”是主人公;“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
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直接面对读者叙述,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缩短双方的距离;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9f5af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1.png)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是一种叙述事实经历的文体,通常涉及到具体的事件、人物和场景。
与其他文体相比,记叙文更注重客观事实的呈现和描述,但在其中抒情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抒情是指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情感来影响读者的情感。
在记叙文中,抒情可以起到多重作用。
首先,抒情可以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
当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时,他们会更容易地理解和体会文章中所描述的事情,从而更深入地参与到文章的情节中来。
其次,抒情可以加深人物形象。
通过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感受,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决策。
这种深度的理解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故事中来,从而更加容易地接受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最后,抒情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当文章中充满了情感和感受时,读者会更加容易地被吸引和打动,从而更加愿意继续阅读下去,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参与到故事中来。
总之,抒情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增强读者的情感共鸣,加深人物形象,以及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因此,在写作记叙文时,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抒情的作用来提高文章的质量和效果。
- 1 -。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80140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f.png)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情是文学作品中最基本、最基础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是通过描写情感、感受和内心体验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心情。
在记叙文中,抒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加感人、生动,也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记叙文中的抒情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抒情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记叙文讲述的是故事,而故事中往往涉及到人物的情感、内心矛盾等情况。
如果在故事情节中融入一些抒情元素,可以使故事更加生动、感人。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离别时,可以适当加入他的内心独白,表达他的不舍和留恋。
这样,读者也会感受到这种情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
其次,抒情可以增加记叙文的感情深度。
有时候,故事中的事件并不一定引人注意,但是通过抒情的手法,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感受和心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描述某个人物生活遭遇的不幸,可以通过他的痛苦和悲伤来传达出来,这样可以使读者更能理解他的处境,产生更多的同情心和共鸣。
最后,抒情还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感。
记叙文淡泊的叙事风格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心情,而抒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例如:在描述某个人物的成长过程时,通过他的心路历程和内心变化来表达他的成长和成熟,这样可以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
总的来说,抒情是记叙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使文章更
加感人、深刻,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要善于运用抒情的手法,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描写手法
![记叙文描写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f8ae5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f.png)
记叙文描写手法记叙文描写手法介绍如下: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
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https://img.taocdn.com/s3/m/74923ecdd5bbfd0a79567366.png)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阅读天地0412 0832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教学目标:理解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的关系;掌握记叙文的一般文体要求,学会处理记叙文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教学内容:不少同学写的作文常常是“四不像”,文体杂糅,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
就其原因,在于不清楚文体的基本特征,没有掌握好文体写作的基本要求。
【表达方式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
表达方式是文体特征的重要表志,不同的表达方式,决定了不同的文章体裁。
也就是说,写作一篇文章,有其明确的目的,或为叙述事件过程,或为描写事物状貌,或为抒发感情,或为阐述道理,或为解说性状。
尽管在一篇文章中,五种表达手法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总有一种为主体,那一种为主体,就形成那一种文体。
(1)记叙性文章以叙述为主,夹杂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分写人与记事两大类;(2)抒情性文章以抒情为主,夹杂记叙、议论、说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重在抒发情感;(3)议论性文章以议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叙述、说明、抒情,重在阐述道理,表明立场、观点。
(4)说明性文章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要求科学准确、客观明晰。
【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写好记叙文要注意恰当选取有关人物、事件或场景。
选材注意有三:真实、典型、新颖。
具体写作时的操作要领:1、明确记叙六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2、有条有理、线索分明,中心明确、详略得当,用恰当的议论抒情点题。
3、叙事要简洁,情节要集中,情感要真挚,结构要紧凑,人物不宜过多过杂,善用修辞。
【记叙文中的抒情与议论】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
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1、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4065c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1.png)
记叙文的5种表达方式
1、记叙: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
2、描写: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与刻画,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内心感受和思想感情。
3、抒情: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这种感情的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4、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
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
5、说明:常用来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
应该注意的是,记叙文中的说明,。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
![记叙文之5种常见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22361502b9d528ea80c77901.png)
【拔高】隐形的翅膀①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
懂事后,她问父母:“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胳膊和双手,可以拿饼干吃,拿玩具玩,而我却没有呢?”②母亲强作笑脸,告诉她说:“因为你是上帝派到凡间的天使,但是你来时把翅膀落在天堂了。
”她很高兴:“有一天我要把翅膀拿回来,那样我不但能拿饼干和玩具,还会飞了。
”③7岁上学前,母亲请医生为她安装了一对精致的假肢。
那天,母亲对她说:“我的小天使,你的这双翅膀真是太完美了。
”但她却感觉到,这双冷冰冰的东西并不是自己的那双翅膀。
在学校里,缺少双臂的她,成了同伴们取笑的对象。
假肢不但弥补不了自卑,反而让她深切意识到自己的残疾。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觉到残疾的可怕:洗脸、梳头、吃饭、穿衣服……她觉得自己是一只被牵着线的木偶,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依赖父母。
④课余时间,同学们最大的乐趣是荡秋千,而她只能站在远处痴痴地看着那些孩子们在空中飞舞着,欢笑着。
只有他们走完后,她才偷偷坐到秋千上,忘情地荡起来。
这个时候,她会闭上眼睛,听耳边掠过的风声,想象自己找回了失去的双臂,像天使一样在操场上空飞翔。
⑤14岁那年的夏天,父母带她乘船到夏威夷度假。
⑥每天,她站在甲板上,任两截空飘飘的衣袖随风飞舞,每当看到海鸥在风浪中自由飞翔,她都情不自禁地叹息:“如果我有一双翅膀多好,哪怕只飞一秒钟。
”⑦“孩子,其实你也有一双翅膀的!”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她循声看到了一位黑皮肤的老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位老人没有双腿,整个身体就固定在一个带着轮子的木板车上。
此刻,老人用双手熟练地驱动着木板车,在甲板上自由来去,她看呆了。
她了解到,老人是十年前从非洲大陆出发的,如今已经游遍了世界五大洲的70多个国家,而支撑他“走”遍世界的,就是一双手。
“孩子记住,那双翅膀,就隐藏在你的心里。
”船靠岸那天,老人的临别赠言让她整颗心一下子飘荡起来。
⑧她开始练习用双脚做事。
她用脚夹着钢笔练习写字、梳头、剥口香糖,为了让双脚保持柔韧有力,她每天通过走路和游泳的方式来锻炼。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71c88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记叙文有哪些表现手法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等。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具体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4fd41e64693daef5ef73d69.png)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具体在写作时时,时常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他。
1、叙述。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
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分,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即对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神情姿态等外部特征写。
行动(动作)描写:即对于人的具体行动的描写。
语言(对话)描写:即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个性化的人物。
心理描写:即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内心活动的方法。
环境描写是对那些和作品中的人物或和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外界条件的描写,它包括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其作用是:①显示作品背景、点明时间、地点及社会背景;②衬托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③推进情节发展,增加故事的真实感;④突出文章主题,反映社会生活;⑤抒发思想感情,袒露作者胸怀。
⑥渲染气氛。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看,除直接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正面描写)外,还可进行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基本作用是烘托,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3、抒情。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5c58d9184868762caaed5d3.png)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式有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五种。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辅之以说明、抒情和议论。
1、叙述所谓叙述,就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和环境的状况作具体的说明和交代。
叙述是记叙性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用它来展开情节,交代人物活动和事件经过。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同时,议论说理的文章与应用性文体也离不开它以介绍事实材料与交代写作经过。
叙述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
叙述与时间关系最为密切。
无论是人物活动的过程,还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与持续性,即是“过程”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进行。
语句一般按时间顺序排列。
如果叙述有两个以上的头绪,也可以按并列顺序排列语句。
为了说明叙述是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之一,以《雨后》这篇记叙文为例,探讨这种表达方式及作用。
雨后杨启璋哗——哗,铺天盖地的暴雨,不停地泼洒下来,象天河决了口。
村外公社的大鱼塘,大水漫过了坝堰。
一群群去年放养的胖头鲢鱼,摆头甩尾,吐着水泡,顺着鱼塘溢出的水流,争先恐后地游进鱼塘附近一片地势低洼的玉米地里。
6月的雨,来得猛,去得也快,不消半个时晨,又现出朗朗的日头来。
鱼塘的溢水一停止,玉米地里也就断了流。
溜进来的鱼儿们进不得,退不得,在一个个小水坑里噼里啪啦地甩着尾巴。
一群放学的孩子沿小路朝这边跑来,火焰般的红领巾在白的、蓝的小布褂上闪烁。
不知是谁,首先听到了玉米地里的声音。
“二牛,你听,谁在玉米地里?”“该不是野物糟害粮食吧?”“走,进去看看!”稀里哗啦,孩子们钻进玉米地,“啊哈,胖头鱼跑到玉米地来啦。
”“多肥哪,一条至少有半斤!”立即,他们把课本、练习本都集中装到两只书包里,拿空书包作网具,一个个到坑坑洼洼里捞胖头鱼。
“黑子哥,我的书包满了!”“快跑,当心把鱼干死,朝水塘里倒鱼时要轻点。
”一趟又一趟,一书包又一书包……闯进玉米地的胖头鲢鱼又在鱼塘里打开了水花。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babee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c.png)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d8ab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0.png)
《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第一种是记叙,就是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比如说,“昨天我和小伙伴一起去公园玩,我们先坐了摩天轮,然后又去划了船。
”这就是记叙。
第二种是描写,能让我们看到更生动的画面。
像“公园里的花开得五颜六色,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就是描写,是不是感觉花就在眼前啦?第三种是抒情,用来表达我们的感情。
比如“看到这么美的花,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第四种是说明,给我们讲清楚事物的特点。
“这个摩天轮有50 米高,一次能坐20 个人。
”第五种是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次去公园玩,让我明白了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更开心。
”同学们,这五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都很重要哦!《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同学们,咱们接着说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像讲故事,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比如“我过生日那天,妈妈给我做了一个大大的蛋糕。
”描写能让故事更精彩。
“蛋糕上的奶油像雪一样白,上面还插着几朵漂亮的小花。
”抒情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我看着这个蛋糕,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说明能让我们了解一些具体的情况。
“这个蛋糕是妈妈花了两个小时做出来的。
”议论能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从这个蛋糕我明白了,妈妈的爱是最珍贵的。
”大家多体会这五种表达方式,写记叙文就会更厉害啦!《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亲爱的同学们,咱们再深入了解一下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简单地把事情说出来。
“周末,我去了图书馆看书。
”描写能让事情变得更有趣。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一排排书架像士兵一样整齐地站着。
”抒情能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图书馆里,我感觉自己像一条小鱼,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真快乐!”说明能告诉我们一些具体的信息。
“这个图书馆有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图书分类。
”议论能让我们有所思考。
“在图书馆里看书,让我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
”同学们,学会用好这五种表达方式,就能写出很棒的记叙文啦!。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 导学案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fd02c168884868762d659.png)
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抒情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抒情。
学习重点难点:记叙文写作中如何描写、抒情。
学法指导:教学上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点拨加学生例文和名家作品展示的方式,更直观地突破教学重点。
并通过讲练结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抒情。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从同学们的日常写作中看,大家基本上能审清题意,中心明确,但行文空泛,缺少生动的描写,因此,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和抒情。
二、记叙文常用的描写方法1、常见的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2、常见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简介抒情三、思辨与欣赏(一)比较鉴赏,初探记叙文中描写的运用方法。
片段一:掀开那一床被子,阳光就从那儿洒了出来。
那天黄昏,我还在奋笔疾书着,门突然“吱呀”一声轻轻被推开,妈妈捧着我橘黄色的被子进来了,走到床前,轻轻放下,铺展开来,拉直边角,不时拍打着,一阵阵清风从被子中不经意间吹出,我嗅了嗅鼻子,似乎有阳光的味道。
妈妈转过身,微微扬起嘴角朝我笑笑。
就走出房间,合上门,看着每天被妈妈理得平平整整的被子,心里顿时充满了阳光与动力,这不就是妈妈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片阳光,这片爱。
打开那一本作业,阳光就从那洒了出来??这不就是老师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片阳光,这片爱。
片段二:走进教室,阳光就从那儿洒了进来,这儿有我朝夕相处的朋友。
每天有不开心时,总会最先被好朋友看出,她总会关心着我,使出浑身解数让我开心。
有时她会给我讲她的糗事,有时她会向我撒娇,有时她会理智地和我聊天,她对我的安慰总能让我重新燃起希望。
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所有烦恼和疲惫总会烟消云散。
她的言行温暖着我,如缕缕阳光,这不就是朋友对我的爱吗?于是,我收藏起这一片阳光,这片爱。
精彩链接一: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修改版)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4abbfc7fd5360cbb1adb7d.png)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2.说明: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点、构造、功能、作用、成因、关系等所作的客观的介绍。
一般不是感性形象的描绘。
作用:(1)用来把事物的外形、特点、性质、构造、功能等解说清楚,使读者对这一事物有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2)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也常在议论文中与议论交叉使用。
(3)常用于应用文。
例:泡沫塑料内部充满了气孔,所以透气性好,又耐洗易干,即使气温升到200℃,或是降到-32℃时,它也不变,保持着良好的柔软性。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记叙文中议论是以记叙为基础,对记叙的内容进行分析或评论。
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1)在记叙文中常穿插在叙述、描写之中,用以点明或更鲜明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虽然她年纪轻、资历浅,又初来乍到,可是她教学水平高,工作又认真负责,所以她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性格,刻划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记叙文中的叙述、写景和抒情
![记叙文中的叙述、写景和抒情](https://img.taocdn.com/s3/m/292bc92848d7c1c708a14598.png)
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也需要在记叙中 适当地加入描写和抒情。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事物 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彩的描绘和摹写,使记叙内 容丰富,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景物意境鲜明。以叙事 为主的记叙文,如写令人感动的事,就可以采用适当的 心理描写,强调“感动”;写印象深刻的事,则要交代 清楚印象深刻的原因,就可能用到场面描写,将印象深 刻的场景展现给读者。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使人 物鲜活、传神,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注意的是, 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文章中心的需要,做到抓住特点 ,突出重点,恰到好处。
在我人生的储蓄罐中 方誉
我有一个储蓄罐,它虽然不大,但它装了很多东西,有妈妈的爱,爸爸的教导,
老师的鼓励……总之,它的“肚子”里装的东西可多了。
清晨,我就被一股淡淡的清香唤醒,我寻思着是何物,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厨房—— 能有如此异香的只有“厨房重地”了。果然一打开厨房门,就看见妈妈在煮饺子。我看 着锅里一个个翻滚着的饺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娴熟地将饺子捞出锅,我正准备 拿一个来吃,不料,一双筷子“从天而降”,落在了我的头上。“看把你馋的。快去洗 脸刷牙!”等我收拾利索,妈妈早就把饺子放在了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开动了。 “慢慢吃,又没人跟你抢!”妈妈温和地说,“ 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才能长 高、长壮!”“嗯嗯…”我含糊地答应着。这个时候,我趁机将妈妈对我的爱装进了我的 储蓄罐中。
当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遇见奥数这一门数学中充
满神秘的科目时,我开始被它吸引,为之着迷。可是它
实在是太高深莫测了!以至于我想得焦头烂额,磕破脑袋
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00c4f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记叙文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描写方法及作用,欢迎来参考!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1)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三、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
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四、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注意四点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2.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3.要写出气氛。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f9db9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e.png)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文七年级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今天,我懂得了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道理。
事情发生在今天下午:当我正埋头苦干——写作业之时,一支毛笔跃入我的眼帘——它可是曾帮我夺下毛笔字达标等级中的“a”的大功臣呢!我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般开心,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毛笔——这位昔日与我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把它放进水槽中,洗了一遍又一遍。
随后,我便将宣纸、墨、砚放到桌子上去了。
当我手中的毛笔的笔尖触及到那如黑夜般混浊的墨水时,我感觉到一种熟悉的感觉糊上了心头。
提起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几个端正的楷体字,但那黑色的笔迹佉让我感觉到陌生。
这让我十分力不从心,不一会儿,那纸上便布满了一堆歪歪扭扭的“蛇体字”,连我自己也认不出那几个字……“什么嘛!”我气得一下子将笔扔在了宣纸上,墨水立刻将宣纸染成了混浊的颜色——黑色。
忽然,我的脑海中闪过了一幅画面,画面中的我正写着一手端正的楷书,那一笔一画中,都是我满满的`认真和坚定。
要用心做!不管是什么,一定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我重新拿起笔,在另一张空白的宣纸上一丝不苟地写上了几个端端正正的字。
这些字如一缕甘泉,缓缓流入我的心田。
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我铭记着这句话,永远不会忘怀……评语:这是一篇叙事文,文中描写了“我不假思索地拿起毛笔,把它放进水槽中,洗了一遍又一遍”的情景。
描写了“我”的心理状态,而且多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充分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时光飞逝,每段时光都在渐渐消失,每段时光都有许多美好的记忆。
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那一段时光。
那是在一个晚上,当我们刚刚准备吃饭的时候,停电了,我们只好拿了两根蜡烛照亮来吃饭。
吃着吃着,爸爸看着蜡烛突然对我说:“今天晚上停电,没什么事可做,我们就来试试将手指划过蜡烛上的`火焰吧!”我听了,心想:我这么胆小,怎么可能敢。
而且火可是有几百度的温度,这样一碰,手不就烧坏了?于是,我对爸爸说:“你先来试试,不然我可不敢。
”说完,爸爸马上用手指在火焰中滑动。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a5fef8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5.png)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1. “哎呀,记叙文的叙述可太重要啦!”就像我给妈妈讲我在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今天我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可棒啦!”这就是在进行叙述呀。
2. “哇,描写能让事情变得好生动呀!”比如我跟小伙伴说:“那个蛋糕看起来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棉花糖,软软的,好诱人啊!”这就是描写嘛。
3. “嘿,抒情真的能表达出我的心情呢!”像我考了好成绩会开心地说:“我好高兴呀,我做到啦!”这就是抒情呀。
4. “咦,议论也很有意思呀!”我和朋友讨论:“我们应该多帮助别人,这样才对呀!”这就是在议论。
5. “哟,说明能让人清楚明白呢!”我给弟弟解释:“这个玩具要这样玩,看,按这个按钮。
”这就是说明呀。
6.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都好有用呀!”就像我们一起玩游戏,叙述游戏过程,描写场景,抒情表达开心,议论怎么玩更好,说明规则,多棒呀!
7. “叙述就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呢!”我给同学讲我周末去公园玩的经历,“我看到了好多漂亮的花哦。
”
8. “描写不就是给事情画画嘛!”我形容我的新裙子,“它是粉色的,上面还有亮晶晶的装饰呢。
”
9. “抒情不就是把心里的感觉说出来嘛!”我难过的时候会说:“我心里好难受呀。
”
10. “说明就像是给东西贴标签一样清楚呀!”我告诉妹妹:“这是苹果,甜甜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例文引路
珍藏的记忆
时间像清澈的河水,载着悠悠的笑声流去;岁月如乐章里 的音符,奏着一首动听的歌,随风飞入记忆的粉盒。那个难忘的 微笑,永远陪伴在我的身边。 不知是什么原因,从上学开始,我就是那种坐在“最后一 排的人”。也许是我的相貌平平,也许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渐 渐地我的性格也失去了学龄前的活泼可爱,变得越来越内向。坐 在教室那个被人遗忘的角落的我,久而久之,就被一种自卑心理 笼罩起来,与老师形成了一层深深的隔膜,我的40分钟总是在漫 长的等待中结束。 二年级时,我们班要换一位新班主任,同学们便都在期待中 静候着老师的出现。上课铃响后,一位身穿白裙,满面春风的大 姐姐走进了教室。她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潘琳,是你们 新来的班主任。我想,虽然我们现在才刚认识,可我会慢慢了解 你们每个人的,一定会成为你们的好朋友……”
记得那天学的是古诗《画》,整节课我都沉浸在兴奋中。快 下课时,潘老师说:“同学们,这首诗好背吗?”大家不约而同 地回答:“好背。”的确,不知怎么的,我也能背下来了。老师 又问:“哪位同学愿意背一背?”唰——教室里一下子举起了十 几只手,我也慢慢地把手举了起来,可马上又放下来了。没想到 这个举动竟然被潘老师看到了,只见她对我微笑了一下,好像在 说:“不用怕,大胆举手吧!”于是我便坚定地又举起了手,并 流畅地完成了背诵。潘老师露出了赞许的微笑,同学们也热情地 鼓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刻,我真的读懂了老师的微 笑! 从此,我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课堂上经常有我回答问题的声 音,活动中也有我的身影。我开始爱笑,成绩也直线上升……一 切的一切,与以前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知道,这都是因为有了潘 老师那甜美的微笑,因为这微笑中有鼓励,更有期待。 流逝的时间啊,你可以带走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你却载不走潘 老师那甜美的微笑!
【名师点评】一个鼓励和期待的微笑,让 一个内向胆小的学生恢复了活力,变得积极向 上。文章注重描写,前有铺垫,后有烘托,前 后对比,突出了老师的微笑;同时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事情虽小却情感真挚。
四、板书设计
描写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直接抒情 抒情 心理描写 场面描写 细节描写突出重点和中心
间接抒情传达心境 (要求贴切自然,水到渠成)
写作
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
学习目标
1.明确记叙文中描写和抒情的作用。 2.学会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进行描写和抒情。
二、写作导航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也需要在记叙中适当地加入描写和抒 情。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事物存在与变 化的具体状态作精彩的描绘和摹写,使记叙内容丰富,人物形象 鲜明、丰满,景物意境鲜明。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如写令人感 动的事,就可以采用适当的心理描写,强调“感动”;写印象深 刻的事,则要交代清楚印象深刻的原因,就可能用到场面描写, 将印象深刻的场景展现给读者。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想使人 物鲜活、传神,描写也是必不可少的。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则要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将记叙的景和物 呈现在读者面前。描写必须以观察为基础,并且观察要细致,不 仅要把事物的一般性状了解清楚,还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或进行动态描写,或采用静态描写。或二者结合。需要注意的是 ,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文章中心的需要,做到抓住特点,突出 重点,恰到好处。
抒情就是作者借助文字抒发情感,表露爱憎。 具有点名题旨,升华中心的作用。所或结尾,即使 是在文章的中间,也应放在中间段落的开头或结尾 。在记叙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叙述、描写或议论进 行抒情。注意这里的议论,是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抒 发,不需要像一般的议论文中的议论一样有论点、 论据和论证,它仅仅是一个判断,一种认定,起升 华中心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抒情要力求贴切自 然,水到渠成,做到情缘事而发,情由感而生。切 不可突兀生硬,更不能无病呻吟。
谢谢!
再见!